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毅连忙道:“多洗殿下夸奖,不过刺史什么的,现在还有点太早,毕竟我的经验不足,我还是再沉淀沉淀再说吧。”
    “你不用谦虚,我没有夸张的意思,让你当县令,真的是屈才了。”李贞道:“当然了,不是现在,岭南官场现在还没有落入我的掌控之中。说起来也挺气人的,经过越州清洗之后,其余州县的官吏已经老实多了,短时间内我也抓不住他们的马脚。而且没有了冯家的扶持,他们也重新投了新的主人,现在还不是和他们开战的时候,等银岛争夺战结束,本王再和他们一起算总账。”
    刘毅也笑了:“是,那臣就等着那一天了。”
    “这一天,不会太久远了。”李贞站起身来,开怀大笑:“待本王解决了大唐内部的敌人,就带领你们,去世界各处看看,看看那些不一样的风景。”
    “就像是南洋这样吗?”
    “南洋只是一个开始。”李贞大笑道:“西伯利亚,六大洲、四大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终有一天,大唐的铁蹄将踏遍三山四海,五湖八荒。”
    刘毅热血沸腾道:“臣愿意为殿下的宏图伟业肝脑涂地,上刀山下火海,万箭穿心,死而不悔。”
    “好,那就让我们君臣携手,共同为这一目标奋斗吧。”李贞笑的更加开心:“不过,万箭穿心什么的,就不必了,天下之大,有资格要杀我臣子的人,还没有几个。”
    “是,天下间想要我刘毅命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哈哈哈……”李贞笑的更加开心,心中更加豪强万丈。
    大唐,大唐啊,君臣和睦,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民族自信心空前强烈,无数人为了这个国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不惜一切……
    更妙的是,不但大唐国力强盛,就连外敌也是羸弱不堪。
    美洲距离被发现还有将近一千年,足够自己去布局;
    澳洲即将归入大唐口袋之中;
    非洲蛮夷还在茹毛饮血,那里早晚都是大唐的奴隶养殖地;
    欧洲尚且沐浴在上帝的光辉之下,止步不前;
    拜占庭虽然还在洒落着最后的余晖,但内部也是腐败不堪;
    西伯利亚大荒原虽然没有被征服,但是地广人稀,被大唐吞并是迟早的事情;
    南亚次大陆更是分裂成了十几个国家,征战不休,混乱堪比春秋战国;
    如今大唐所面对的最强敌人,也不过是被经书洗了脑子的***教徒罢了,但如果大唐真心想要倾国一战,没有任何人能够直面大唐兵锋。
    未来,整个世界都将在大唐的铁蹄下,瑟尔发抖。
    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可惜,历史上的大唐错过了,因此导致大唐未来的衰败,但如今李贞来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
    几日后,岭南的冲突再次升级,一些州县的主官也都被牵连在内,很是被杀了好多,就连李贞派遣的官员,都有几个遭了秧。
    一时间,前往越王府的哭诉之声更加响亮,所有人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越王殿下调集大军回转岭南,镇压岭南混乱。
    然而李贞却不为所动,不但没有调集大军回来的迹象,反而下达了一封战书。以高达国侵犯大唐边疆,杀害大唐百姓,占领大唐边境为由,宣布大唐向高达国宣战,大唐将会派十万大军进驻大唐新设州府迦州(迦摩缕波被李贞分成了四个州,一个迦州,一个摩州,一个缕州,一个波州^_^)与高达国交战。
    一时间群情哗然,整个大唐都癫狂了。
    “你们看出来了没有?越王殿下他根本就是一个战争狂魔啊。”
    “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将士刚刚征服南洋,还没有喘口气,就被越王派往天竺,此举大大的不妥啊。”
    “岭南都乱成那样了,越王还有心情打外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暴君,就算将来越王登基为帝,也定然会是一代暴君,大唐要亡了。”
    “秦朝为什么亡,不就是亡在了好战上的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

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战高达国
    第八十九章大唐宣战高达国
    朝野、民间、岭南,全都是地狱此事的议论声,更有报社的特约撰稿人,在报纸上大骂李贞残暴的,更有甚者,连带着将李世民也给骂了进去。对于此事,原本魏征是准备将这些稿件删了的,但李世民却制止了他,套用李世民的原话就是——报纸不是一言堂,报纸允许不同的意见的出现,只有形成两种观点,报纸才会大卖。
    当然,这是表面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就让这些人骂吧,等一切事情都落幕了,就可以好好的打他们的脸了,到时候再惩戒他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人说话了。
    不光是大唐哗然,位于天竺次大陆的众多国家同样是一脸懵逼,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两者根本好没有交集吧?怎么就突然宣战了呢?
    大唐他们当然知道,最近南洋被大唐征服,这件事几乎整个亚洲都知道了,尤其是南亚次大陆和南洋相隔并不远,也就隔了一个孟加拉湾而已,而且在陆上还有相连的部分。
    所以对于大唐征服南洋,天竺是早就收到了消息的,在对大唐的军事实力越发敬佩的同时,对于大唐也越发敬畏。
    至少在这个月,就有三四波天竺各国使者,通过高达国,打算通过南洋到达大唐,在向大唐朝贺的同时,也是为了观瞻大唐军威,看看究竟是否人传说中那样,神威盖世。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大唐竟然说宣战就宣战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经过各方调查之后,天竺诸国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合着原来是迦摩缕波看到大唐兵威锋锐,于是举国投降了啊。
    然而拘摩罗(迦摩缕波国王,也叫鸠摩罗)也是坏,你投降就投降呗,你连带着为什么还要坑高达国一把呢?你明明知道,迦摩缕波是在和高达国之间有矛盾,你投降了也不说一声,直接就将边境的军队撤了?这未免也忒坑了一点吧?
    高达国和迦摩缕波是相邻的两个国家,而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国家,关系好的并没有几个,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领土争端,军事摩擦什么的。
    高达国和迦摩缕波同样是如此,而且两国之间可不只是军事摩擦那么简单,这两个国家是有世仇的,双方是宿敌(戒日王在统一北印度的时候,就曾经和迦摩缕波结盟,联手夹击高达国),自从双方立国以来,这么多年内大小冲突就没有断过,每年都要打上两场。
    所以在看到迦摩缕波竟然将边境军队撤退之后,高达国下意识的认为迦摩缕波是在搞事情,肯定是有阴谋的,于是本着不能让迦摩缕波得逞的打算,高达国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进攻的很顺利,几乎没有费什么功夫,高达国大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往前推进了几十里。一看到这情况,高达国举国沸腾啊,也不管什么阴谋不阴谋的了,直接就率领大军向前继续推进,然后……
    大唐就宣战了。
    一直到这时候,高达国才明白过来,原来拘摩罗真的有阴谋啊。
    谁知道迦摩缕波竟然举国投降大唐了呢?
    他们要是知道迦摩缕波投降的这么快,投降的这么干脆利落,鬼才会攻打你呢?
    拘摩罗你真是太坏了,你自己投降就投降吧,你竟然还带没声的,连带着把我们也坑了进去,直接让我们面对上了如今风头正盛的大唐帝国——嗯,虽然伟大的高达国自然是无所畏惧,敢与直面任何的挑战,但是……
    敢不敢打是一回事,打不打得赢又是一回事啊。
    伟大的高达国的确有胆子抵抗侵略天竺大陆的大唐侵略者的入侵,但是……
    看看地图之后,高达国王明白了什么叫做绝望。
    如今天竺大陆上,最强大的也不过是戒日王朝而已,而戒日王朝有多大?连一个北天竺都没有统一呢,看看地图,也就勉强抵的上一个岭南道加江南道而已,或者还有所不如,和偌大的大唐帝国比起来,也就是个小孩子。
    高达国就更加不堪了,连戒日王朝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与大唐比,就更加不堪,这怎么可能打得过?
    虽然国土大并不代表着军事实力就强,比如泥婆罗,一个弹丸小国,就曾经打赢过戒日王的军队。但不要忘了,大唐可是刚刚征服了南洋啊,那边可也是有几个狠角色的,但都被大唐灭了,这样的国家,你说战斗力不强,那是骗傻子呢。
    拘摩罗你丫的真是太坑了,你自己死了,还非要带着老子下地狱,真尼玛的坑啊。
    一想到自己被拘摩罗坑了,高达王就满是怨念,甚至下意识的就想要求和……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你就算不想打也不行了,毕竟大唐的战书都已经递交了,你们自己也接下了,这无论如何都是要做过一场了。
    至于直接投降,那是不可能的,好歹咱们高达国曾经也是北天竺的四大王国之一(第一个是萨他泥湿伐罗国,也就是坦尼沙王国,戒日帝国的最初级形态;第二个文是羯若鞠阇国也就是穆克里王国;第三个是羯罗拿苏伐剌那国也就是高达国;第四个是摩腊婆王国)好吧?虽然被戒日王朝打废了,但咱们好歹也是个腕儿啊,怎么也不能轻易的认输投降,怎么也得做过一场之后……再看情况,看看究竟是该投降,还是该继续打。
    所以,为了伟大的羯罗拿苏伐剌那,高达国全军备战。
    且不提高达国此时的整军备战,岭南这边,李贞也迎来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个能人——王玄策,历史上曾经一人灭一国的绝代狠人,在历史上,他一个人从泥婆罗借了七千尼泊尔骑兵,然后率领着这样一支军队,打进了人生地不熟的玛卡达国,一举灭掉了篡权者(具体情况就不说了,网上有,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救出了自己的使团,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了一个天竺妖僧。

第九十章 天竺局势
    第九十章天竺局势
    即便在后世,李贞对王玄策这个狠人也是相当的敬佩的,要不是后来他在政治上出现重大错误(给李世民敬献了那个妖僧,间接导致了李世民的死亡),以他的能力,做到宰相不敢说,但一部尚书还是没问题的,怎么也不可能到头来,竟然只是一个朝散大夫。
    “臣,王玄策,见过越王殿下。”王玄策一上来,就是一个大礼,倒是让李贞有些不知所措。
    古代的很人们不是都很有个性的吗?怎么到了你这里,居然如此……如此的……谄媚呢?
    你的节操哪里去了?
    但是李贞又如何知道,王玄策此时内心的苦闷?
    他当然也是有节操的,而且节操也不小,要不然也不会在茶楼中怼萧瑀了。
    但是他就算再有节操,还能与自己的大志相比吗?
    可怜王玄策空怀屠龙术,却没有识货之伯乐,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越王殿下看重了自己,不好好表现一点怎么行?
    只要能让越王重用自己,谄媚一点又怎么了?节操掉一点又算得了什么?节操掉了,还是可以捡起来的嘛,又不是碎了一地。
    “玄策快快请起。”尽管心中疑惑,但李贞还是连忙将其搀扶了起来:“本王得玄策,如虎添翼矣。”
    王玄策感到很激动,拱手再次行礼:“臣以后定为殿下效死,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那倒不至于,不过你此次出使天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稳住戒日王,至少不能让他缠手大唐和高达国的战事,这一点你能做到吗?”说到这里,李贞忽然笑了起来,道:“当然了,如果你能将戒日王弄死,那么此次征服天竺的头功,本王就给你了。”
    “臣,一定竭尽全力。”王玄策道,至于他口中的竭尽全力,指的是稳住戒日王,还是干掉戒日王,对于王玄策来说……当然是后者了。
    在来越州的路上,王玄策已经研究过了天竺的局势,对于整个天竺的态势已经了然于胸。
    天竺的局势可以说非常类似于中原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算计,互相谋划。
    这是类似于战国时期的地方,但不同于战国时期的是,中原的战国时代尽管打生打死,但都属于华夏族,算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战争。如果某一个国家面临异族的入侵,所有华夏族国家虽然做不到团结一心,共抗外敌,但也绝对不至于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的,甚至还会赠送一点粮草或者补给什么的。
    但天竺不同,这是一个多民族混杂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突厥人,中亚人、西亚人、欧洲人,甚至还可能有匈奴人……
    这是一处真正混乱的地方,各民族之间互相拆台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互相支援?也难怪几千年来,天竺大陆的统一次数只有寥寥几次。
    对典型的就是戒日王朝和高达国,戒日王朝和高达国属于两个敌对的国度,双方互相争战,各有死伤,可以说是世仇。
    如今高达国和大唐宣战,戒日王国内看笑话的不在少数,恨不得落井下石,在背后捅高达国一刀,又怎么可能帮忙抵抗大唐的入侵?
    或许有戒日王以及其余少数目光长远的人,看出了其中隐藏的危机,但在国内大多数都反对支援高达国的情况下,即便以戒日王的威望,也要考虑一下民心所向。
    所以,李贞给他的第一个目标其实很简单就能做到,只要以重礼买通戒日王国上下大小贵族,就算戒日王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达国被大唐灭国,而不可能会有别的一点办法。
    但这个目标太简单了,简单到越王随便派遣一个使者就能办到,又何必轮到自己出手,这未免也太不能彰显自己的本事了。
    想要将自己的能力展示给旁人,让旁人知道自己的能耐,当然要挑选高难度的任务了,也就是弄死戒日王。
    只是大唐毕竟乃是泱泱大国,暗杀或者挑拨离间之类的手段以及阴谋诡计,肯定是不能行的了,因为这未免太落大唐的威风了,而且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会被外国嘲笑的。
    既然不能阴谋暗杀,那也只能用堂堂正正的阳谋,让戒日王不得不死——这倒是有点难度了,不过没关系,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而且越是有难度的事情,越是能彰显自己的能耐,事成之后的收获也就越大,自己也越能进入越王殿下的法眼。
    李贞可不知道这会儿王玄策此时的心法,或许是心理作用,他现在越是看王玄策就越是觉得顺眼,不禁笑道:“玄策且虽本王来,本王再给你一件法宝,有这件法宝在,天下之大,你大可以去得。”
    “多谢殿下。”尽管不知道李贞准备给他什么,但既然李贞都说的这么郑重,想来是十分珍贵的宝物了。
    “便是此物。”从侍卫手中接过一个托盘,李贞将东西交给了王玄策:“此物名为连珠火铳,正式名称是贞观十二式冲锋枪,一次性可以发射几十发子弹,有此物在,玄策就算是面对百万大军,也足可以全身而退了。”
    “臣,拜谢殿下。”王玄策多多少少也是一个官,在鸿胪寺当差实在是闲的蛋疼,逐渐便滋生出了八卦心里,对于朝野上下一些事情都有所了解。而作为大唐军工业最巅峰水准,他虽然没有听过冲锋枪这个名字,但也是听说过火枪的威力的。
    虽然不知道这冲锋枪比之火枪相比有多强,但光是听到连发这称呼,他就意识到了这种枪究竟有多强。
    看到王玄策珍重的将枪收了起来,李贞才大笑道:“没错,就应该是这样,本王送出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收回来过,玄策此举,甚合本王心意。”
    “殿下过奖,是臣不知礼节,还请殿下恕罪。”王玄策汗颜,他最近一段日子都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中,没想到自己在越王面前出了这么大一个丑,实在是失败至极。

第九十一章 臭弹研制成功
    第九十一章臭弹研制成功
    “没什么。”李贞不在意的挥挥手:“不说这些了,本王让御厨为玄策你准备了丰盛的洗尘宴……今天一定要好好的和玄策喝几杯。”
    “臣惶恐……”见李贞对自己这么好,王玄策反倒是有点战战兢兢起来,趋势献殷勤,非奸即盗。自己和越王素不相识,越王却一见面,又是夸奖又是送宝物的,这要说越王没有图自己点什么,打死王玄策他都是不相信的。
    但是自己一清二白,浑身上下加起来不过几十两银子,除此之外也就有几本买来解闷的书以及换洗的衣服了,自己也没带别的东西啊——越王殿下又能图自己什么呢?
    不管怎么说,还是小心一点味好,不论如何,就算这辈子无法伸展大志,但也至少要保住性命啊。
    李贞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热情,反倒是让王玄策内心起了嘀咕。
    如果让他知道王玄策已经对自己产生了防备,怕是要委屈死了——天可怜见,就你那点破东西,本王能图你什么?
    本王之所以这样对你,还不是你历史上的战绩太惊人了?让我心生敬佩吗?
    要不然你以为你一个普通的鸿胪寺闲官,又岂能入得了本王的法眼?
    除了你的一身能力之外,本王还能看得上你什么?
    只可惜,这一次天竺要提前灭在了本王的手里了,你的成名之战恐怕要不见了,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的补偿你吧。
    然而李贞却是料错了一件事,王玄策此次出使戒日王朝,不但没有错过一人灭一国的成就,反而这一次他立下的功劳更加巨大,因为历史上他一人灭掉的只是一个屁大的小国家,但这一次,他搞掉的却是——戒日帝国。
    当然,这是后话,以后再表,我们将目光放到眼前。
    热闹的酒宴过后,李贞并没有立刻回去休息,而是来到了城外。因为就在酒宴上,他得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消息,这个消息如果属实的话,那以后大唐的征战将会更加的所向披靡,甚至都不需要热武器,光靠着冷兵器就能称霸全世界。
    来到城外一个没有名字,但在大门上绘有两颗绿色骷髅头的奇特工厂,李贞亮出腰牌,走进了工厂之中。
    这个工厂防卫十分严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已经不足以形容其防卫森严了,防卫等级达到了一步一岗的程度。方圆一百丈内不允许有任何生物存在,哪怕只是一只苍蝇,只要接近一百丈内,面临的都将会是铺天盖地的攻击。
    可以说句不夸张的话,这里的防御比皇宫还要森严,就算是皇宫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城外如此森严的防御,自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但对于面对这样的防御——想知道的没有能力闯进去,而有能力闯进去的却都已经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
    因为这东西本就是李贞从世家手中夺过来的,名字就叫做臭弹。
    没催,就是之前在吕宋,刘仁轨对付图遮部落的大杀器,二十颗臭弹下去,直接让十万大军失去了战斗力,只能躺在地上任人宰割——而刘仁轨所使用的的臭弹,还是李贞让人稀释了五倍后的效果,否则真让纯粹的臭弹上去,那是震慑会死人的。
    而臭弹,也就是世家最倚重的底蕴,让他们可以和朝廷叫板的底气所在。
    也是李世民明明知道世家罪行累累,但却不敢和他们开战的原因。因为这臭弹的威力实在是太强了,可以轻易的灭掉一支精锐大军,不管这支大军是普通的府兵还是精锐的玄甲军,碰上臭弹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活活的臭死过去。
    如果将后世最臭的臭鼬弹的臭度比作是一的话,那世家手中的臭弹的威力至少得相当于五,臭鼬弹已经足够让人失去战斗力了,而臭鼬弹的威力再乘以五,那威力——真的是能臭死人的。
    实际上李贞也没有敢亲自尝试一下纯臭气弹的威力,他也只是闻了一下经过稀释二十倍之后的臭弹,就这也导致了他整整三天没有吃下去一口饭,鼻孔里的味道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才消散,在这半个月内,李贞连一点味道都没有闻到。
    当年世家的炼丹师也是在无意中炼出这东西的,据说当时东西出现后,整个炼丹房中,只有炼丹师活了下来,其余都被生生的给臭死了。
    至于炼丹师为什么能活下来,不是因为也有什么特殊能力,只因为他是一个瞎鼻子(嗅觉失灵),闻不到味道,自然也就不会晕过去了。尽管如此,炼丹师的眼睛还是被臭弹给熏瞎了。
    炼丹师最后凭借着记忆写下了丹方,然后就被世家给杀害了,没有落到一个好下场。再后来世家遍请炼丹师,花费了大量的代价,最终炼成了三份臭弹,但随即丹方也遗失了。
    前两份都在关键时刻用去,只剩下第三份,一直被冰库封存着,留作对朝廷的威慑。一直到李贞的出现,世家感觉到了威胁,于是结合七种钥匙,请出了最后一份臭弹,准备在南洋给李贞来一个狠的。
    却不料卢家早已经被收买,运输路线被李贞得知,派遣麾下精锐劫走了臭弹,并且秘密押送到来这个化工厂之中,交给了研究员们,让他们试试,看看能不能研究出配方来。
    原本李贞对此并不抱希望,如果这东西的配方这么容易研究出来,那臭弹早就烂大街了,世家也不会将这最后一罐臭气给保存的这么完好了。
    然而事实很令人惊喜,化工厂的研究员们只是用了短短几个月,就成功的分析出了臭弹的成分,并且找出了制作方法。
    这效率,连李贞都感到惊讶。如果臭弹真的能够批量制造,那对于大唐的作战能力提升是相当的有效的——废话,一颗臭弹扔出去,方圆几十丈内所有敌人瞬间失去战斗力,自己只需要走过去收割人头就好了,这还打个屁的仗啊?

第九十二章 臭弹以及蓝酸
    第九十二章臭弹以及蓝酸
    当然了,李贞也知道,天下万物相生相克,天下没有无敌的武器,任何东西用的次数多了,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克制方法。
    但李贞也没打算靠着臭弹一种武器吃遍天下,毕竟大唐又不只有臭弹。不过如果这东西如果是在敌强我弱,或者两军相持,难分胜负的时候用一个,倒是可以成为扭转战局的无上利器,相当于是一个战略威慑性武器。
    “真的研制成功了吗?”刚走进工厂,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就迎了上来,李贞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寒暄,而是开口就问了这个问题。
    “殿下,真的已经炼制成功了。”道士叫做王思远,这个名字别看平平无奇,实际上人家在大唐的名声,丝毫不下于李淳风、袁天罡以及孙思邈。
    不过不同于李淳风袁天罡精通数术推演,孙思邈擅长医学,这个王思远最擅长的却是炼金术——也就是化学的前身。
    李贞也是花了好大的代价,提出了无数的许诺,这才将他从道观之中挖了出来,并且专门为他建设了一个研究所,等来到大唐之后,更是给他建设了一个化工厂,对他可谓是看重到了极点。
    “效果如何?”
    王思远信誓旦旦道:“这个殿下放心,我们用生猪实验过,二十头猪,有十头被直接熏死,还有十头也都被熏晕了过去。”
    “猪恐怕不行,等过段时间,我给你送一批死囚过来,直接用人试。”李贞摇头道,用猪做实验,肯定是不行的。
    别看猪很笨,其实猪的嗅觉是狗的好几倍,只是猪的驯化度不高,不如狗聪明,所以人类只能选择狗当警犬军犬。如果哪一天猪变聪明了,那各大军区和警局中的狗狗都会被淘汰,改为使用军猪警猪,办案和作战效率应该会提高很多。
    所以王思远直接用猪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猪的嗅觉要远超人类,可以熏死猪的臭气,未必就能熏死人。
    “不管怎么说,殿下还是去看看再说吧。”王思远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被李贞很准确的捕捉到了,但李贞也并没有在意,这个王思远哪里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他竟然拥有一颗圣母心,对于杀戮非常的看不惯,更不用说,李贞如今竟然用活人做实验了,心里自然是不舒服。
    不过也没什么,王思远的圣母心并不重,只是轻微有一点点而已,尽管心里不舒服,但该用的时候他还是会用的,以后只需要对他做好心理引导就可以了。
    来到了一个实验室,李贞注意到,这实验室光是墙壁就足足有三尺厚,整个实验室没有一个窗户,而是用的手臂粗细的牛油蜡烛照明。当然,这里毕竟是实验室,为了避免蜡烛引燃什么东西,这些蜡烛外面都是用玻璃筒罩着的,直接通到最外面,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尽管外界的光照射不进来,但在巨量的蜡烛面前,实验室内的光芒并不比外界低,恍如白昼就是眼前最好的写照。
    整个实验室中,除了蜡烛不合时宜之外,整个实验室就真的仿佛是后世的实验室一般,充满了科幻感,就连做实验的器皿,大都是用玻璃做成的,研究员们穿着宝色大褂,带着口罩和防护眼镜,在实验室中来来往往,要不是他们那一头三尺青丝,李贞还真会觉得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一般。
    王思远从保险柜中,慎之又慎的拿出了一个玻璃瓶子,来到李贞面前:“殿下,就是这些了。”
    玻璃瓶子中盛满了幽绿色的液体,充满了邪恶的感觉,令人第一眼看去,就仿佛置身地狱之中一般,情不自禁的汗毛竖起。
    “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看到王思远竟然用玻璃瓶子装臭弹,李贞顿时就吓了一大跳:“这要是万一掉了,那死的可就不只是一两个人了啊,整个实验室说不定都会死在这里,我大唐将要失去一大批优秀的化工人才了。”
    “殿下这点放心就是,属下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的。”王思远笑着指着自己的鼻子,笑道:“属下们在进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封住了自己的嗅穴,我们现在是闻不到任何味道的。而臭气想要伤害眼睛,首要前提是要入侵到眼睛里面,只要在玻璃瓶摔碎的第一时间我们能闭上眼睛,再加上防护镜的保护,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冲出实验室了。”
    “原来如此,还是你们有妙招。”李贞恍然大悟,嗅穴又叫迎**,位于鼻子的两边,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这个穴位的作用,主要是就是管鼻孔通气的,只要封住这里,鼻子将会失去嗅觉——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是衣服天才。
    “多谢殿下夸奖,只是一点小聪明罢了,比不得殿下的大智慧。”王思远谦虚道。
    “不说废话了,还是说臭弹吧,这东西能实现量产吗?”李贞说起了自己此来最关心的话题,如果臭弹能实现批量生产,那对于大唐未来的战略影响将是巨大的,说不定大唐都要为此调整自己的战略。
    “这……恐怕不行。”王思远为难道:“因为臭气的提取,需要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