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贞根本就没有再看王之诚一眼,而是用眼角盯着一个人:“那毕竟是你族叔,你不帮他求情吗?”
    “对……王方翼,方翼,我是你族叔啊,你快帮我和殿下跟前求情啊……否则你就是不孝子……快帮我向殿下求情啊。”王之诚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勾过头来哀求道。
    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王方翼身上,想看看他的反应,同样作为太原王氏子弟,不知道他准备作何反应?
    王方翼的表情相当纠结,双拳是松了又紧,紧了又松,面墙上阴晴不定,整个人都陷入了矛盾之中。他有心出言求情,却怕李贞因此疏远他,但如果不帮王之诚求情的话……王之诚毕竟是他族叔,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王之诚被撞死,恐怕以后就要落一个冷酷无情的名声了——这样的臣子,谁敢重用?
    “算了。”见王方翼的表情,李贞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祭祀仪式已经结束了,你押送着翡翠先回王府吧。”
    “是。”王方翼大松了一口气,立刻领命,指挥着车队进入城中。
    就在王方翼进入城中没有多久,就隐隐听到背后传来一阵撞击声混合着的惨叫声。
    “呼……罢了,骂名就骂名吧。”王方翼苦笑着摇头道,经过今天这事,李贞与世家以及儒家的战争算是全面展开,但这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自己既然已经投入越王府中,那就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至于王氏——王方翼不觉得世家会是越王的对手,等世家彻底失败,说不定自己这一支还会成为王氏仅存的一脉,负责王氏血脉的传承与延续呢。
    李贞也没有看接下来的事情,跟着车队回到了王府之中——他可没有心思欣赏一个人是怎么死的。
    “殿下,这就是你说的玉石?”车队刚刚进入王府,李贞就迫不及待的命令人将车子全部卸了下来——他上辈子虽然也玩过翡翠,但都是小打小闹,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多翡翠原石的。
    长孙无忌随手拿起一枚灰不溜秋,约莫拳头大小的石头,疑惑道:“你确定这里面有玉石?”
    “舅舅何时也学会以貌取人了?”李贞接过原石,笑道:“舅舅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应该也听说过和氏璧的故事吧?”
    “殿下的意思是说,这是石包玉?”岑文本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如此就说的通了,难怪外表会如此丑陋。”
    石包玉在古代并不什么太稀奇的东西,著名的和氏璧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再有就是和田玉(在古代也叫作于阗玉,因为当时那片地方叫做于阗国),大多也都是被包在石皮之中的。
    “但是,殿下就确定这里面一定会产生好玉吗?”长孙无忌迟疑道,玉有好坏,最优等的玉可以价值数十万贯,但劣等的玉却往往一文不名。而且这还是石包玉,谁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万一将石头全部解完,却一块好玉都没有得到,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说不定就会被人借以攻击,说这是老天的惩罚什么的……

第六十四章 乱起来了
    第六十四章乱起来了
    “这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才专门一次性运了这么多原石啊。”李贞却是信心满满,他前世是一个小富二代,在闲暇时候也是玩过翡翠的,虽然不说多么精通,但对于什么样的原石才能出玉,还是很有了解的。
    这一批原石就是他让负责开矿的工匠按照自己的要求挑选的,再加上这时候的翡翠玉矿都还没有被人开采过,能够出玉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李贞虽然不敢保证这批矿石里面全都会出玉,但十块里面有一块还是可以打包票的,至于出来的玉究竟是好是坏,那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不过李贞觉得,以自己从小以来的顺风顺水的好运气,解出来优质翡翠的概率还是蛮大的。何况,就算这一批没有,还不是有下一批吗?就算自己的运气真的衰到了极点,一直都没有解出好玉,自己还不会造假吗?
    “不说这个了,先解石吧。”李贞招呼一声,原本立在旁边玉匠立刻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开始上前解石。
    这时候可没有自动解石机,玉匠们解石用的都是手动的,用金刚砂慢慢的磨,非常费时间,李贞可没有耐心在这里等,便遣散了麾下众人,只带着长孙无忌和岑文本来到书房当中。
    “殿下,您今天做的有点过了。”刚到书房,长孙无忌就皱眉道:“这王之诚毕竟是王家之人,虽然不是嫡系,但在王家却也颇有威望,您今天当着众多人的面,将他活活撞死,如此和世家作对,怕王家不会善罢甘休啊。”
    “和世家作对?那又如何?”李贞闻言,淡笑道:“说的好像我们没有对立一样。在南洋,世家和儒家以及佛门联合起来,与本王为难,要不是最后关头道家蹦出来,说不定我上一次就真的要交代在那里了。”
    “何况……”李贞的笑容越发灿烂:“舅舅你觉得,世家儒家以及佛门,他们还有心情找我的麻烦吗?”
    “额……”长孙无忌和岑文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苦笑,看来是自己白担心了,这时候的世家哪里有心情找李贞的麻烦?
    现在整个天下都为银岛银矿疯狂了,虽然明知道这是大唐的阴谋,大唐是准备坐山观虎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但他们就是忍不下自己的欲望,也息不了对银岛的贪婪。
    如今整个天下为了银岛,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各家底蕴尽出,世家的歃血盟、儒家的春秋阁、佛家的佛怒堂……可谓是手段尽出,底牌尽显。
    各大势力之间互相交战:佛家与儒家打,儒家与世家打,世家与佛门打……各家内部也同样不平静,七宗五姓之间互相拖后腿,儒家各家教派之间互相背地里捅刀子,佛门几大宗派暗地里互相下黑手……
    先是少林昙宗大师在前往岭南的路上遭遇伏击,五百棍僧全军覆没,昙宗大师身中十六刀,甚至被人砍了脑袋,银引也消失不见。
    紧接着有消息传出,银引出现在附近一个小帮派手中,于是第二天早上,那个帮派上至帮主,下至做饭的老妈子,全都消失不见,甚至整个帮会总坛都被人翻了一遍,甚至连房顶上的瓦都被全部揭走,但是并没有人得到银引的消息。
    然后,银引出现在岭南泉州,又传出了七宗五姓中的赵郡李氏家主弟弟李明心在泉州造船厂附近出没,想要购买大船出海的消息。
    于是当天夜里,李明心住的客栈就被不明人士围攻,幸得李明心当天去看朋友,借宿在朋友家,因此逃得一命。但那个客栈却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里面不论是客栈掌柜伙计,还是寄宿的客人,所有人都被屠戮一空,泉州刺史大怒,下令彻查,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查到凶手到底是谁。
    ……
    总而言之,整个天下都l乱成了一团,但是也让朝廷看清楚了自己的敌人到底有多可怕。
    别的不说,光是佛门就轻易聚齐了一万僧兵,这些僧兵各个装备精良,甚至还有少量手雷以及轻型火炮作为火力支援——而这一万僧兵如今已经加入了银矿争夺战之中,已经全部装船开往岭南,准备在岭南和敌人做一个了断。
    而这还不是他们的极限,佛门能在华夏传承数百年,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点底蕴?所以就在这一万僧兵出发后没有多久,整个大唐的寺庙都动员了起来,这些寺庙大多都是大中型寺庙,都有护院武僧,此时这些武僧也都开始汇聚,或三五一伙儿,或百十成行,逐渐往岭南汇聚,如果让他们全部汇聚起来,至少可以纠结五万可战之兵。
    还有儒家的春秋阁,谁也不知道儒家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股势力,春秋阁中弟子各个精修武艺,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但是每一个都是高手,就算是放到军中,当一个校尉也是绰绰有余,如今这三千精锐也都出发往岭南赶来,看样子是准备在岭南结束这一切了。
    最后是世家,谁也没有想到,世家竟然将手伸的这么深,整个大唐各地府兵,居然有一将近十万人被他们调动,在天下各地捣乱,攻击寺院,拆毁书院……
    不过随着战况的越发激烈,有更多人的将手渐渐的伸了进来,比如复辟者,颠覆者以及复仇者等等等等,甚至连一些国外势力的代言人,也都逐渐参与进了这场战争之中。
    如今整个天下都将目光都汇聚到了岭南,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岭南才是最合适的战场,不只是因为岭南距离银岛最近,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天下十道中,也只有岭南道是处于空虚状态的。
    因为整个岭南的大军都被李贞派往了南洋,虽然还有一部分地方部队防守,但既然是防守部队,自然是分布在整个岭南的,即便李贞可以将他们全部调集起来,但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何况,李贞也不会这样做。

第六十五章 冰种艳阳绿以及李贞的赏赐
    第六十五章冰种艳阳绿以及李贞的赏赐
    所以说,现在的岭南堪称是没有一兵一卒的,甚至连李贞的近卫部队,都被派遣了出去,剿灭整个岭南的土匪去了,整个越州城,也只有少量的城防部队在防守着。
    而没有了君队驻守的岭南,自然是最好的战场,不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赢家都可以获得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而不用担心被朝廷立刻清算,甚至还可以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举干掉李贞这个公敌,为天下万民泄愤。
    别人想弄死李贞,这点李贞身边的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岑文本建议道:“殿下的计谋的确是好的,只是随便抛出去一个诱饵,就让各大势力互相咬成了狗……只是殿下,如今岭南军队加起来不足一万,而且还都是防守在各处,越州的城防官兵更是不足五百……”
    岑文本欲言又止,他担心自己说的太直白了,以李贞的傲气反而听不进去,甚至和自己对着干,那才真的叫弄巧成拙了呢。
    李贞笑道:“先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本王在纳谏上虽然比不上父皇,但忠言与谗言,我还是能听得出来的。”
    “那臣就直言不讳了。”岑文本笑道:“如今整个岭南已经变成了四战之地,偏偏我们的兵马又都不在岭南,而殿下又是仇人满天下,天下各大势力无不欲除殿下而后快,岭南对于殿下来说,已经是第一等的危险之处。
    殿下处于这等险地之中,实在是安危难料。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的意思是,殿下何不暂避南洋?那里是我们的地盘,有几十万大军守护,量各大势力也不敢在南洋闹事。”
    长孙无忌也道:“臣附议,殿下乃是大唐未来的储君,此事已经板上钉钉,实在是不宜再呆在岭南了,否则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臣等定然万死难辞其咎。”
    “舅舅和岑先生说的都有道理,按说两位都是贞的长辈,说出这般话,也是为真考虑,贞应该听从两位的吩咐才是。”李贞首先是肯定了两人的心意,但紧接着话音一转:“但是,两位仔细想一想,如如今大唐各大势力都打成了狗,正准备在岭南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偏偏在这等紧要关头,我却避居南洋……你们觉得对于那些一心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人来说,他们会怎么想?还会拼的这么狠吗?”
    “这……想来是不会的。”长孙无忌摇头道。
    当然不会,各大势力之所以愿意上李贞的钩,虽然是因为银矿的利益无法拒绝,但是李贞待在岭南同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李贞在岭南,一直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各大势力才会如此没有顾忌的拼杀。
    相反,如果这时候李贞突然离开岭南,那对于一些势力来说,一定会对李贞的举动产生一些错误的解读——他们可不会想到李贞是在躲避危险,在他们看来,李贞这时候去南洋,一定是去调集军队了,至于调集军队的原因?
    这个还用说吗?
    肯定是带领大军回转岭南,一举将所有势力荡平。
    在有可能随时都会出现的几十万大军的威胁下,这些势力不但不会再次内斗,反而会抱成一团,共同抵御李贞的大军。甚至因为团队抱团,他们之间说不定还会产生情义,万一真的团结在了一起,那李贞可就真的弄巧成拙了——虽然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却不能不防。就算他们没有结盟,但以各大势力结合起来,就算李贞真的调集南洋大军回来,也绝对不会是他们的对手的。
    “但是殿下您的安危……”岑文本也知道李贞说的在理,但以岭南现在的局势,李贞的场景真的很危险,却是不能不防。
    “岑先生不用担心,我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弱。”李贞自信一笑,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李贞麾下又怎么可能会只有那么一点点势力?
    不说已经暴露出来的血龙卫、天网以及内卫,隐藏在暗中的势力究竟有多少,除了李贞之外,谁也不清楚,但是绝对不会在少数,有这些势力在暗中守护,李贞可不觉得自己会有什么危险。
    “可……”岑文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长孙无忌给拉住了,岑文本之前并没有进入李贞的核心层,对李贞的底蕴知道不多,但作为李贞之前的对手,长孙无忌却对他暗中的势力有所了解,知道李贞在暗中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势力网络,堪称耳目遍布天下,既然李贞有如此自信,那就说明他是有自保的把握的。
    李贞见状,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就在这时,前院传出一阵喧哗,李贞大喜:“看来本王的运气不错,这么快就解出来上品玉石了,真是老天保佑,二位先生,还请随本王去看看。”
    “是。”
    三人快步来到前院,发现院子中已经围满了人,各种赞叹声不绝于耳。
    “好漂亮的玉石啊,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绿的玉石。”
    “说的你好像见过多少玉石一样?”
    “这颜色,按照殿下给的色谱,应该已经是艳阳绿色了吧?”
    “差不多,再看种水,差不多已经是冰种了,太漂亮了。”
    “可惜,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玻璃种帝王绿。”
    “那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见到?没有听殿下说吗?玻璃种帝王绿可是极品中的极品,百万块翡翠中也难以见到一个。”
    “……”
    终于,有人看到了李贞。
    “殿下来了。”
    人群立刻分开一条通道:“参见殿下。”
    “都免礼吧。”李贞挥手道,走过人群,来到场中央。
    前院中央一片狼藉,其中有十几个翡翠原石已经被解开,但是这么多被解开的原石中,只有四个是真正的翡翠原石,比例几乎是四分之一,这还是李贞精挑细选出来的,否则比例还会更低。
    而在四个原石中,其中三个都只是带有一点点绿色,体积很小,大的最多也就做两个印章,小的甚至只能打一个戒面,价值不大。
    不过李贞的眼睛并没有在三块翡翠上停留多久,确切的说,他的眼睛只是在三块翡翠上停留了一小会儿,直接就被最后一块吸引住了,再也挪不开脚,一抹绿色悄然绽放,明明如今是寒冬腊月,但那一抹绿色却让人看了心神舒张,仿佛置身春天之中。
    要说李贞不激动,那是假的,要知道他上辈子虽然也玩过翡翠,但开的最好的一次也不过是糯种豆青绿罢了,至于冰种艳阳绿翡翠,更是只在珠宝店的展览台上见到过几次而已,以他的身家,根本就买不起,何况人家也不会卖。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拥有冰种翡翠的一天,果然,想要咸鱼翻身,穿越是最佳方法。
    可惜,冰种艳阳绿虽然也很好,但这并不是李贞想要的,因为他挑选这一批翡翠是为了给李世民祝寿用的,而作为一代帝王,除了玻璃种帝王绿之外,又有什么翡翠能配得上他?
    “好漂亮的颜色。”岑文本和长孙无忌同样被这绿色吸引,情不自禁的上前拿起来赞叹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望之如沐春风……果然是温润如玉啊。”
    长孙无忌同样赞叹道:“好漂亮的玉,这等玉石,恐怕就算是陛下身边,数量也不会太多吧?”
    “岑先生和舅舅如果喜欢的话,就赠与你们吧。”虽然心中失望,但是面上李贞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见长孙无忌和岑文本真的很喜欢,便大手一挥,将翡翠送给了他们。
    “殿下不可,这礼物太贵重了。”听到李贞要将翡翠给自己,岑文本连忙推脱:“何况,这翡翠是要献给陛下的,臣等哪里有资格受用?”
    “无妨,冰种艳阳绿虽然也是珍品,但还配不上父皇的身价。”李贞挥手道:“这块翡翠舅舅和岑先生尽管拿去分了便是,等本王解出玻璃种帝王绿的时候,再让舅舅和岑先生一起品鉴。”
    岑文本这才放下心来,乐呵呵道:“如此,臣就谢殿下赏赐了。”
    长孙无忌同样道:“谢殿下赏赐,臣等着看到帝王绿那一天。”
    赠送我完翡翠,李贞忽然有问道:“对了,谁解出来的翡翠?”
    “殿……殿下,是……是小人。”一个少年站出来,磕磕巴巴道。
    “干的不错,本王重重有赏。”李贞笑道:“给他二十两银子。”
    “是。”立刻就有随从掏出两枚银锭子,赏给了少年。
    “谢……谢殿下。”少年大喜,连忙拜谢,他还属于学徒,跟着师傅是没有钱赚的,就算以后出师,一般的玉石雕件做一个也不过几两银子的工钱罢了,这是市场行情,如今只是解出了一个冰种艳阳绿,就被赏赐了二十两银子,这对他来说,可是难得的意外之喜啊。
    “还有你们,不要以为本王只会赏赐他。”李贞见其他工匠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便说出了自己的奖惩条例:“本王在这里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这么多翡翠原石,只要你们能解出带颜色的翡翠,每个人就可以得到赏钱一百,如果能解出入了品的翡翠,赏钱一千,如果能像他这样,能解出高等翡翠出来,赏银十两银子……如果你们谁能给本王解出玻璃种帝王绿,赏银一千两……”
    “什么?一千两?”所有人都惊呼起来。
    一千两什么概念?
    在这个一斗好米不过十文钱的情况下,一千两就是一百万钱,也就是可以买十万斗好米,一斗米大概是十二点五斤,十万斗就是一百二十五万斤。就按照一个人一顿饭一斤大米(干米一斤,煮成米饭的话,就有两斤多了)来算,一天三顿也不过三斤米,一百二十五万斤大米,足够一个人吃四十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天。
    人一辈子就算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三万六千天寿命罢了,一百二十五万斤大米,足够十个人从出生吃到死亡还都能有剩余的。
    如果换做军队,节省一点的话,这么多大米足够十万人吃上整整半个月。
    就算不买粮食,买地的话,也完全可以买几十亩上好的田地,在家舒舒服服的做自己的小财主。
    如果用来做生意,也足够在长安城中,买下一个小脚店了。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这回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红了,不光是玉匠们,就连围观看热闹的小厮仆役都是一个表情,那就是羡慕嫉妒恨,如果李贞能给他们一个转职的机会的话,相信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丫鬟,小厮,仆役,随从的身份,转职成为一个玉匠,这辈子别的不用做,只需要开出一块玻璃种帝王绿,就足够自己一家人逍遥快活一辈子了。
    “殿……殿下,此言当真?”为首的老玉匠声音都是哆嗦,面对李贞的诱惑,即便是他也不淡定了。
    李贞还未开口,一旁的侍卫就怒斥道:“大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殿下做事向来言出必践,你算什么东西?也配来质疑殿下?”
    “是是是,是小老儿不会说话。”老玉匠立刻给了自己两个耳光:“殿下言出必践,我居然敢怀疑殿下,真是罪该万死。”
    “行了,别打了。”看着一个老头子在自己面前自扇耳光,李贞看得心里不舒服:“本王说的自然是真的,如果你们还有所怀疑,本王这就起草契约,将这一条列入契约之中。”
    老玉匠连连摆手:“不不不,契约就不必了,我们自然是相信殿下的。”
    “那就算了,你们继续干活吧……”
    “啊……出玉了。”李贞正准备离去,忽然听到一声惊呼,只见一个玉匠举着一块原石跑了过来:“殿下,出玉了,绿色的,绝对到达帝王绿了。”
    “什么?真的出帝王绿了?”
    “前面的快让开,让我看看。”
    “到底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被称为帝王绿啊?”
    “就是不知道种水怎么样,一定要是玻璃种啊。”
    “别挤别挤,后面的干嘛呢?挤什么挤?”
    “……”

第六十六章 极品玻璃种帝王绿翡翠
    第六十六章极品玻璃种帝王绿翡翠
    “真的是帝王绿吗?”所有人都癫狂了,纷纷冲了上来,想要看看所谓的帝王绿究竟是什么颜色的。
    “真的出帝王绿了?”李贞也不淡定了,接过翡翠,只是扫了一眼,李贞就看出来了,这绝对是帝王绿了,而且还是顶级的帝王绿。更重要的是,这块原石很大,比两个海碗扣起来还要大一点。
    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块原石的表面只是开了一个天窗,也就是说,如果里面不是那么坑爹的话,这块原石中至少能得到一半的翡翠,足够给李世民打造一套帝皇配饰了。
    “快,快将石皮都被我剖开。”李贞连忙指挥道,接下来只需要确定种水了,只要种水够好,哪怕只是冰种,李贞也认了,除非以后能开采出更好的,不然这一块就是他的目标了。
    随着原石被剖开,李贞的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喜色也越来越浓,当整块翡翠都被剖出来后,李贞直接大手一挥:“来人啊,给他一千两银子,不,给他两千两。”
    为何李贞这么高兴?
    实在是因为这块翡翠实在是太好了,两个海碗扣起来那么大的原石,竟然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是石皮,里面想竟然全都是翡翠,而且还是最顶尖的极品玻璃种帝王绿,价值连城。
    看到这一幕,李贞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给父皇制作的配饰的原材料有了,而且绰绰有余,不光可以给父皇做一套配饰,或许还可以给母妃(不是口误,就是母妃,因为这时候燕妃俗人已经被册封为皇后,但因为李贞迟迟脱不开身,无法回长安去,册封大典也只能一拖再拖,所以李贞叫母妃也不算错误)做一套,相信有了这两套翡翠配饰,父皇和母妃对自己的怨念应该不会那么大了。
    “是。”立刻就有侍卫从身上取出一叠银票,数了二十张,递给了那个工匠。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嗝!”工匠非常兴奋,心脏都快要跳停了,然后‘嗝’的一声,抽了过去。
    “额……”看着慌乱的人群,李贞额头上滴下了好大一滴汗珠,十分无语。
    “殿下,现在怎么办?”那个侍卫也无语了,那个玉匠太兴奋了,一看到银票,直接就抽了,银票都还没有接过去呢,看着手中的银票,侍卫不禁问李贞道。
    “给他开一个票据,等他醒来后,让他去库房支两千两银子就是了。”李贞可没有等下去的闲心。
    “是。”
    珍之又重的将翡翠送到岑文本手中:“岑先生,这块翡翠就劳烦您老暂且保管着,一定要挑选出最好的工匠,打造出最好的配饰出来,如果余料还多,就再打造一套皇后饰品出来。”
    岑文本郑重的接过翡翠,保证道:“是,殿下放心,老臣一定会好好保管,玉在人在,玉亡人亡,哪怕是老臣丢了性命,也绝对不会让翡翠出现一点点问题。”
    “有劳岑先生了。”李贞看长孙无忌的脸色不好看,果断结束了这个话题——至于长孙无忌为啥不好看,因为李贞说的很清楚,如果翡翠余料尚多,便再打造一套皇后饰品出来。
    既然是皇后饰品,那自然是给皇后佩戴的。
    如今贞观一朝一共只有两个皇后,一个是已经亡故的长孙氏,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一个是已经册封但未有经过册封大典,已有皇后之实,暂时还无皇后之名的燕妃,也就是李贞的母亲。
    这套饰品既然是与皇帝配饰同等地位,那自然不会给一个亡故之人,何况李贞的母亲也是皇后,他更不会直接忽略过燕妃,而将饰品给长孙氏了。
    这也是长孙无忌最不爽的地方,李世民和长孙的感情多好?在长孙亡故之后,李世民也曾经在私底下隐隐表露过不再封后的意思,谁知道时间才刚刚过了六年,你就转头封了一个皇后——说好的不再封后呢?你这个大屁&;amp;amp;amp;amp;amp;amp;眼子。
    当然,长孙无忌也只是为妹妹抱不平而已,作为大唐重臣,而且已经倒向李贞这一边,他太明白燕妃封后的意义了,这意味着李贞将会从庶子的身份变成为嫡子,地位和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平齐,这对李贞的未来是绝对有利的。这会将他成为储君的最后一块短板被补齐,如果以后就算李世民真的暴毙,来不及册封太子,李贞也有资格争夺皇位,而且支持者绝对很多很多,多到其余几个嫡子根本无法抗衡的地步。
    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李贞又得到了一个喜讯,中南半岛上最后一个国家,或者说是南亚次大陆上第一个国家,迦摩缕波国的国王向大唐大军递交了降书,彻底投降大唐——虽然在地缘上,迦摩缕波距离中南半岛很近,但它的确是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因此有了这么一个说法,不是为了凑字数的,我发誓。
    “殿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回来报信的是房遗爱,因为这一次战争的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大唐在南亚次大陆上的征服之路,迈出了第一步。至于接下来唐军的行动究竟如何,是继续进攻,还是回转岭南,都需要得到李贞的指示,因此一般人没有这个资格来,只能让他的心腹亲自来得到李贞的授权。
    在李贞的所有的心腹中,房遗爱算是事情比较少的,所以只能由他回来了,而毫无疑问,他是支持继续进攻的:“根据迦摩缕波王所说,在迦摩缕波东边,是另外一块面积丝毫不下于南洋的半岛,名字叫做天竺半岛,那里自从一百年前最后一个笈多王朝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统一过那里,混乱了一百多年了,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比春秋战国还要乱很多——我们要是这时候去,统一天竺不要太简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天竺,有一个戒日王朝,他们在国王戒日王的带领下,已经统一了整个北天竺,并且有向南方扩充的意思。”

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从天竺开始
    第六十七章大唐的征服,从天竺开始
    “戒日王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