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分,都是一等一的好货,绝对的价值连城。
    比如手里这颗猫眼宝石,足足有李贞的拳头大小,单手也只是堪堪拿住而已,只要对着灯光看,蜜黄色的宝石中间便会出现一条竖着的明亮光点,宛若猫咪竖起的眼瞳,非常的传神。李贞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光是这块宝石,就能在长安城里换一座不错的宅子了。
    除了猫眼之外,还有各色宝石,金玉雕刻,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一件金丝软甲,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罕世珍宝,这要是拿出去给那些将军们争夺的话,只怕将军们都会打起来。
    不过这些宝物都不是李贞最喜欢的,最令李贞喜欢的东西只有两件,第一件是一把连鞘短剑——短剑是相对于大人们来说的,放在李贞手里已经算是比较长的剑了。这短剑并无特别之处,甚至看起来还灰扑扑的,没有一丝神兵利器的风采,原本李贞也没怎么看在眼里,但当李贞看到李渊拿着短剑轻而易举的斩断了牌桌的一条腿之后,立刻双目放光,直接把短剑揣进怀里,任谁来要都不给。
    另一件宝物则是一张软弓,这软弓既然能被李渊收藏,自然也是一件宝物,可是相对于削铁如泥的短剑‘藏锋’,又或者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甲来说,却是差了不止一筹。而李贞为什么会如此的看重一把并不出彩的软弓呢?盖因为这把软弓是李贞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适合他的一把弓了。

第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
    第四十九章天生神力
    其实不用李渊教导,李贞就知道想要在这个年代建功立业,一身过硬的功夫是少不了的。可是他的年纪也太小了,暂时还不太适合练武,如果强练武艺,说不定骨骼都会变形。何况李贞也不是很喜欢与敌人近身搏杀,在李贞看来,如果能在最远的距离射杀敌人,为什么要把人放到近处呢?于是弓箭就自动的进入了李贞的眼中。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李贞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进行着某种改变——当然不是发生变异,而是李贞发现自己的力气比刚来的时候要增加了不少,毕竟他只有三岁,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刚穿过来的时候李贞真的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甚至连做饭的大勺都拎不动,做饭还需要玲珑的帮忙。但没过多久,他就能独自做菜了。就在昨天,他甚至直接一个人提着一大盒饭菜从自己的宫殿一路走到大安宫居然都不带喘的。要知道这一路的路程可并不短啊,何况还有沉重的食盒,就算是放在上一世,一些宅男们只怕都没有这样的力气吧?
    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力气的增加呢?也没有听说过历史上的李贞是一个大力士啊?难道是穿越的副作用?这就更不对了,自己是魂穿,身体并没有穿过来,就算有副作用也应该是作用是灵魂上面吧?怎么跑到身体上来了?
    可除了穿越之外,李贞实在是想不出自己力气增大的原因了,就连太医检查了n遍之后,也只是给了一个天生神力的评语,然后就是各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李世民也是笑得睁不开眼,抱着李贞狠狠的亲了几口。
    尽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力气大增,但对于自身的变化李贞还是很满意的,之前就说了,想要在这个年代建功立业,没有一身过硬的武艺可是不行的,而武艺的基础就是力气——战场厮杀中,越是简单的招数越是实用,反而花哨招数一般会死的很快,可是没有了花哨招数作为遮掩,光是直接硬碰硬的话,没有力气可拼不过敌人。而有了力气,只要随便学上个三招两式的,再在战场上见见血,一个猛将就诞生了。
    当然了,这是别人的路子,李贞的力气变大之后,却依旧准备学习弓箭。以他现在的力气增幅程度,等长大之后就算是拉开十石强弓也不是没可能,这样的弓箭在战场上根本就不是弓箭了,而是一把超远射程的狙击步枪啊,再练好箭法,至少一千米之内是别想有人能从他箭下活下着。
    可尴尬的是他现在的力气正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也就堪比一个瘦弱的成年人,这样的力量自然是拉不开强弓的,可一般的软弓相对于他来说又太轻了,根本起不到练习箭术的目的。以至于李贞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把合适的弓来,他都打算定制一把了,谁想这时候李渊居然送了一张半软半硬的弓给自己,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可算是帮了他大忙了。
    “崩!崩!崩!”
    “嗯,不错,轻重合适,太顺手了。”连续拉了三个满圆,李贞非常满意的放下软弓,抱着一堆宝物缓缓睡去。
    李贞做了个好梦,李世民却还在挑灯夜战,今天的奏折很多,他需要仔细翻阅,以免错过大事,有时候还要考虑良久,才能写下评论,非常的耗费精神。
    “陛下。”李世民刚批改完一份奏折,正准备打一个盹的时候,王亭初却带着一份情报走了进来:“天字三号传来了消息,八殿下在大安宫表现的非常好,太上皇非常高兴,甚至连藏锋剑金丝甲以及龙角扳指都赐给了八殿下。”
    “噗!”李世民正在喝茶,闻听此言立时就是一口水喷出,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什么?龙角扳指?父皇怎么会把这东西赐给贞儿呢?朕曾经多次向父皇讨要,父皇都没有给啊,现在却给了贞儿,父皇是在表达什么意思?”
    “这。。。。。。奴才不知。”王亭初倒是有点猜测,但事关皇家家事,他又怎么敢胡乱掺和,不过在心中却自有思量,看来以后要多亲近这位八殿下了,。
    “算了,你去把袁天罡和李淳风给我叫来。。。。。。明天下了早朝再让他们过来吧,另外再把贞儿也叫过来。”王亭初能想到的事情,李世民自然也能想到,也因此,打算看看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意思,而且镇元子的事情他都还没来得及向两人印证,趁着这个机会一起办了。
    “是。”王亭初应了一声,便缓缓退下,而李世民则继续批改奏章,虽然依旧专注,但却能看得出来了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有的奏章只是匆匆看了两眼便随手批阅,根本没有了之前的细致,看来龙角扳指对他的冲击真的很大。
    李贞却不知道那个李暠传下来的扳指究竟对李世民造成了多大的冲击,他现在睡的很香,甚至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他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暴揍小鬼子,猛砍占城佬,侧踹棒子鸡,腚墩北极熊。最后回到中原开发江南,建造大船,征服大海,环游世界,大发横财,建造军舰,炮击阿姆斯特朗,强睡罗马皇妃,刀劈大食哈里发,将大唐战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大唐真正打造成了一个万世之国。
    正当李贞志得意满的时候,站在泰山之巅大叫着还有谁的时候,突然一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脚直接把李贞踹飞,李贞就这么在惨叫中醒了过来。
    睁眼一看,自己果然正躺在地上屁股上还隐隐作痛,李贞都没有看周围情况,直接破口大骂:“谁特么的踹老。。。。。。老祖宗,皇爷爷,原来是您啊,孙儿不知道皇爷爷驾临,有失远迎,实在是罪该万死。”
    好悬啊,差一点就把老子这俩字说出来了,幸亏及时刹住了口啊,不然今天一顿打是跑不了了。
    “不用,你刚才说什么?老什么?”李贞自以为逃过去,但李渊显然没有那么好糊弄。
    “老祖宗啊,您是孙儿的爷爷,叫一声老祖宗也没什么。”李渊不好糊弄,李贞也不是好惹的,直接一口咬定,直接刚才说的就是老祖宗,根本没提老子俩字。
    “行了,别装傻充愣了,你父皇要召你,传旨太监就在外面候着呢。”提起李世民,李渊的表情不是怎么好看,显然对李世民的怨恨还没有消失。
    “是。”对于他们爷俩的事情,李贞也不好插口,只能装作没有看到。

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讲解
    第五十章忽悠,哦不,是讲解
    走出宫殿,李贞才发现太阳已经高高挂起了,已经快要中午了,更是不敢怠慢,加快速度和小太监迅速离去。
    李贞的脚程很快,不多时就已经到了李世民的书房。但到了书房之后他才发现,等着自己的并不只有李世民一个人,还有两个穿着道袍的道士,其中一个要年长一些,满面沧桑,须发之间也已有了些许白色,另一个倒是年轻一些,但也已蓄了须,应该有二十多三十岁的样子。
    “轰隆!”看到这两个道士,李贞的脑子中就是一蒙,因为他突然想到了唐朝非常出名的两个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风。
    这俩牛鼻子可真是不得了啊,别的不说,光是俩人合伙著作的那本千古名著《推背图》就足以令世人惊叹,号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算尽了中华往后一千多年里所发生的主要大事,甚至连太平天国运动都算出来了。
    当然,这俩人虽然厉害,李贞最多保持住良好关系也就是了,但李贞此刻却生出了扭头就跑的冲动。
    为何会如此?
    大家不要忘了李贞的身份啊——他可是穿越客啊,而且还是魂穿,而这两位偏偏是那种非常有本事的道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那种,指不定就能看出原本的自己已经身死,现在的只是灵魂附身的情况。
    所以如果要给李贞这一世最怕见到的人排一个名次的话,眼前这两个道士绝对能占据前两名——万一真被看出来了,李贞实在是想不出知道真相的李世民会爆发出怎么样的火力来?自己又要承受多大的酷刑?
    凌迟?
    车裂?
    炮烙?
    五马分尸?
    开口笑?
    又或者都来一遍?
    。。。。。。
    想想都可怕好吧?
    要不要提前自杀啊?
    正好皇爷爷给了一把短剑,难道皇爷爷一句预料到这件事了吗?
    赏我短剑就是为了让我自戕用的?
    可用剑自杀好疼的说。
    难道要咬舌自尽?
    可是咬舌自尽貌似也很不靠谱啊。
    要不服毒?
    我身上又没有带毒药,早知道就先藏一颗孔雀胆了,一见事情不对头,直接服毒自杀。。。。。。
    “贞儿,在发什么呆呢?见了父皇怎么也不行礼了?”李贞正胡思乱想呢,李世民略带不悦的声音将他从内心世界唤醒。
    “不管了,走一步是一步吧,万一他们两个没能看出来呢?”李贞抛开脑中烦恼,恭恭敬敬的给李世民行了一礼:“见过父皇,儿臣给父皇请安了,也见过两位道长。”
    “见过殿下。”花白头发的袁天罡当先回礼。
    “见过殿下。”李淳风好像也在愣神,一直到袁天罡开口,才仿佛惊醒过来,连忙不迭的跟着行礼。
    “父皇,不知父皇叫贞儿来这里有什么事?”李贞给袁天罡和李淳风问过好之后就远远的跑开,直接站在李世民的身后,怯生生的问道,他实在是怕了这两个人,能有多远就离开多远,最好永不相见。
    “二位爱卿不要误会,贞儿或许是初见生人,有些害羞。”李世民被李贞的举动迷惑了,想了半天才憋出了这么一个勉强说的过去的理由。
    “臣不敢。”俩道士赶紧道。
    “嗯。”李世民摸了摸李贞的脑袋安慰道:“贞儿莫怕,袁爱卿和李爱卿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也是朕的肱骨之臣,他们这一次过来主要还是向你询问镇元子大仙的事情。”
    “我当然知道这俩人都是有大本事的,正是因为他们有大本事,我才不敢接近他们啊父皇。”李贞心中吐槽不已,面上却表现的非常合格:“嗯,孩儿知道了,两位大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殿下,臣的第一个问题,不知这位镇元大仙究竟是何来路?为何臣与小徒翻遍了道家典籍,竟是没有找到一点这位大能的记载?臣这次来主要还是请殿下与臣详细讲解一下。”袁天罡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怀疑李贞在瞎编——或者说曾经怀疑过,但自从李贞的事迹传到他耳中之后,心头的那点怀疑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一个三岁幼童,只是被水呛了一下,醒来后就突然变成了一个智慧超绝的博学之人,不但发明了众多神奇的东西,还一举通过了数位大学士的考核——这期间要是没有发生点什么的话,打死袁天罡,他也是不会信的。
    “这个简单,且听我慢慢道来。”不就是讲故事吗?在这个时代,小爷还真没怕过谁。
    “话说这个镇元大仙啊,原名镇元子,又名与天同君,号称地仙之祖,道场在西贺牛洲五庄观,乃是先天生灵之一,尊贵无比。
    天生就自带至宝地书天地胎膜,防御无敌,又有神通袖里乾坤之术,缩日月拿千山,威力非凡。
    更有先天灵根人参果树相伴,这人参果树乃是天地十大灵根之一,又是先天五行灵根之一,来历不同凡响。其果实名为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
    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忽悠,哦不,是讲到这里,李贞刻意注意了一下周围人的表情,和他预想的一样,所有人——包括侍奉的宫女太监在听到这里之后,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痴迷的表情来,看来不管出身高低贵贱,人们对于长生都是十分向往的。
    心中偷笑几下,李贞继续忽悠,哦不,是讲解:“这镇元大仙修为精深,便是观音菩萨也要逊他三分,而且辈分也是极高,乃是天地初生的第一批生灵之一,也曾经在紫霄宫听鸿钧讲道,不过却算不得鸿钧道祖的弟子。镇元大仙不但修为强横,更难得的是有情有义,他与另一位大能红云道人交情极好,后来红云道人被鲲鹏暗杀,镇元大仙追杀鲲鹏为友报仇,无奈鲲鹏本就以速度见长,又潜伏在北冥几不出世,镇元大仙也无可奈何。。。。。。”

第五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
    第五十一章忽悠,接着忽悠
    李贞巴拉巴拉的忽悠。。。。。。哦不,很是说了一大通,都觉得口干舌燥了方才暂时停了下来。只是李贞说话时候表情十分认真,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更是将在场所有人都忽悠,哦不,是说的痴迷不已。
    袁天罡和李淳风的素养都很不错,尽管有很多问题,但一直都没有打断李贞的忽悠,哦不,是讲解,反而是默默记在心中,等李贞讲完才开口询问:“敢问殿下,这镇元大仙如此神通广大,为何在道家却没有记载呢?还有殿下刚才说的红云道人,这位能与镇元大仙为友,想必也是一方大能,可是很惭愧,刚才下官与小徒回忆了许久,却是毫无印象,还请殿下解惑。”
    李淳风也躬身道:“还有一个问题,殿下刚才说镇元大仙曾在紫霄宫中听道,不知这紫霄宫是何等地方?其主人又是何人?”
    “你们没有听过很正常的,因为老爷爷他们根本就没有降临过凡间,你们怎么可能知道他的名号?”李贞继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其实不光是老爷爷,还有更多是大能都是你们不知道的,你们所知道的神话传说只是真正的神话的一部分而已。
    道教所拜祭的最高神三清放在洪荒也只是二流人物,是洪荒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当年也是和镇元大仙在紫霄宫听道的,不过他们运气不错,被鸿钧道祖收为了徒弟。
    所以说在他们之上还有鸿钧道祖以及众多混沌生灵,就算和他们平辈的也有不少,比如佛教的准提和接引二位圣人,妖族的女娲娘娘,地府的平心娘娘,哪一个都不逊于三清。
    这还是从境界上来算的,若是从辈分上来论,那就更多了,幽冥血海的冥河老祖,妖族的东皇太一与帝俊,巫族的十二祖巫,包括镇元大仙以及红云道人还有那鲲鹏都和他们一个辈分,紫霄宫中三千客,谁也不比谁低下。”
    “什么?”听到这里,袁天罡直接站起来面带震惊的问道,此时的他哪里还有之前的半分素养?就差直接揪着李贞的衣襟喝问了。也怪不得他如此,自己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中居然是个二流人物,这换做任何人只怕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就算是佛教只怕也是如此。
    “哦,老臣失仪,还望陛下赎罪。”袁天罡站起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失态了,赶紧整整衣服躬身告罪。
    “袁卿不用多礼,其实朕刚才也被惊到了。”李世民苦笑一声让袁天罡坐下,又对李贞道:“贞儿啊贞儿,你还真是语出惊人啊,连三清都被你说成了二流人物,那你说说你口中的混沌生灵都有谁?洪荒又是什么?”
    “洪荒是混沌破碎后的产物,也就是盘古所开辟的那方天地。至于混沌生灵,顾名思义就是混沌尚未破碎就诞生的生灵,说起这个,还得从盘古开天时候说起,话说盘古开天,三千神魔前来阻止。。。。。。”
    李贞再次开始了他的忽悠,哦不,是讲解大业。这次他的讲解,呼,总算是说对了一次,这次他的讲解更加的漫长,因为他直接把后世某网文网站上所总结出的洪荒人物关系谱给说了出来。这里面光是出现的人物就不下一千,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李贞从中午一直讲到了下午太阳落山,说的口舌都要冒烟了,才总算是勉强讲了一个大概。
    李贞差点累死,听的人却目眩神驰,在这期间他们为红云道人让座而可惜,为鲲鹏的阴险而痛恨,为人族被巫妖食用而感同身受。。。。。。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无一例外的,听了李贞的讲解之后,所有人都对于李贞口中的那个洪荒世界仰慕不已,其中尤以袁天罡和李淳风为甚。
    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啊,道教三清之上居然还有一位鸿钧道祖,而且鸿钧道祖竟然也不是最强的,杨眉老祖居然比鸿钧道祖还要强,曾将鸿钧道祖的所有法器都收光了,还有魔祖罗睺。。。。。。这名字听听就很碉堡啊。。。。。。
    唯一可恨的就是佛门居然也有两位圣人,准提和接引真是卑鄙,居然靠着发誓从天道那里借来无尽功德成就的圣位,真是无耻至极。
    袁天罡想起佛门的二位大圣就恨得牙痒痒,你还要不要点脸了?这还是李贞没有讲封神大劫的缘故,要是让袁天罡知道了佛教就是趁着道教三清内斗的时机,可劲儿的吸道教的血才发展起来的话,估计这老头会直接和佛教拼命。
    和袁天罡注意神仙不同,李淳风更关注李贞口中那一件件的先天至宝,量天尺、落宝金钱、诛仙剑、太极图、盘古幡、混沌钟、五方旗、山河社稷图、洛书河图、天地人三书。。。。。。各种各样听过没有听过的神奇异宝,光是听名字就很嗨啊,要是我自己能得到一件的话,那。。。。。。
    李贞的讲解彻底撕碎了袁天罡师徒的世界观,但他们对李贞的话却并无有多少怀疑,因为李贞讲的太详细了(虽然李贞只是大致的讲了一些),简直就跟亲眼见过一样(可见李贞的讲故事水平,以及后世众多某点作者们的编故事能力),短时间内肯定是编不出来的,再加上李贞本身的种种神奇,这让屋内众人对李贞的话深信不疑。
    “看来,咱们得更改道家众神谱了。”袁天罡苦笑着对李淳风道:“这忽然多出来这么多的神仙,也不知道我的那些师兄师弟们会不会接受?”
    “应该没问题。”李淳风用的是不确定措辞,语气却相当的肯定,谁家不希望自己家里多出来几个强横一点的长辈啊?现在好了,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牛逼的大能者,个个都和自家老祖扯上关系,谁敢说他们就不是道教的神仙?
    唯一的问题就是百姓的认可度,毕竟一下子冒出这么都牛逼人物,而且个个都是没有听说过的,虽然本领确实通天彻地,但若论熟悉程度还是老牌神仙比较吃香吧?
    “这个简单。”知道了袁天罡师徒的苦恼,李贞主动出主意:“咱们把我刚才讲的内容编辑成为故事,交给全天下的说书人去传播,这样过不了一百年,百姓们就会认可这些神仙了。”
    “这个办法好,多谢殿下解忧。”李贞的方法一说出口,李淳风就大呼好计,袁天罡也是面露喜色,连声道谢。
    “陛下,臣等迫不及待想回去安排此事,还望陛下准许。”袁天罡急不可耐的向李世民告退,想尽快回去编纂故事。
    “袁卿且先等一等。”李世民连忙拦住他,开玩笑,叫你们来可不只是让你你们听故事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们办呢。
    袁天罡呵呵一笑:“陛下不必着急,这件事小徒也知道,您直接问小徒就可以了。”
    “都已经听了一下午了,难道袁卿还在乎这么一点时间吗?”李世民故作不满,又对李贞道:“好了贞儿,父皇还要和二位爱卿论事,你就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李贞困惑的退下,真是奇了怪了,有事情你们不早点解决,就这么直接听我讲了一下午的故事?现在人家想走了,你才想起还要解决事情,早干嘛去了?
    在心中吐着槽,李贞独自一人回到了大安宫,麻将已经做好了,今天应该可以教皇爷爷麻将了吧?

第五十二章 两种结果
    第五十二章两种结果
    李贞在大安宫教李渊打麻将,却不知李世民和袁天罡师徒正在谈论着他。
    “你们也退下吧。”李贞刚走,李世民便挥挥手将伺候的宫女太监也给赶走了。
    “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我那皇儿究竟如何?”李世民坐回皇位,面色转为严肃:“究竟有没有那。。。。。。?我大唐的国运又将走向何方?”
    “这个。。。。。。”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由袁天罡硬着头皮道:“启禀陛下,其实臣与小徒在之前曾经联手为大唐观过一次气运。。。。。。”
    “哦?如何?我大唐是否可以传承万代?”李世民情不自禁的扶案而起。由不得他不紧张,袁天罡的望气看相之术尤其厉害,李淳风的数术也是天下一绝,如今两人联手为大唐观望气运,纵然不能全中,只怕也能中个七八成了。
    “臣等为大唐观望气运,发现大唐当传国290年,共历二十一帝,而且期间应该还会被人篡位一次。”说到这里,袁天罡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俗话说最是难测帝王心,万一皇上知道了大唐的气数,会不会大发雷霆杀人灭口啊?
    “什么?我大唐日益强盛,传国竟然不到三百年?而且还会被人篡位?此人是谁?”李世民大怒,在某一刻他真的产生了杀人灭口的想法,但他毕竟不是普通人,而是可以位列帝王金字塔最巅峰的绝代帝王,尽管是在愤怒之中,也依旧能保持相对的冷静,冷声问道:“告诉朕,究竟是谁?朕要灭了他的九族。”
    “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袁天罡也不敢卖关子,连忙解释道:“刚才臣的那番言语只是三年前的观望结果,如今情况又大不相同。”
    “怎么个不同法?”李世民的心头怒火这才平息了一些,听袁天罡的意思,事情应该还有转机。
    “不瞒陛下,就在听闻了八殿下的事情之后,臣等心知有异,就联合道家数位天师共同重新推算了一遍天机,这一推算之下,却是大吃了一惊。”袁天罡想起之前的推算结果,依旧是眉头紧皱,李淳风也是苦笑摇头不已。
    “究竟是什么结果?”
    “臣。。。。。。臣等。。。。。。臣等竟然推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袁天罡结结巴巴的将推演结果说了出来:“第一种结果是大唐只有五十年国运,传帝也当只传五代。”
    “什么?”李世民更加惊骇,连声问道:“那第二种呢?”
    “第二种的情况要好很多,不,不能说是好很多,应该说是上上大吉,大吉大利啊。”说起第二个,袁天罡紧张的心松弛了不少,语气却更加激动:“第二个结果是大唐当传国万载,百世不衰,疆域无尽,万国来朝。”
    “好!!!”李世民大喜:“果然是上上大吉,大吉大利啊。哈哈哈!!!”
    高兴过后,李世民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第一个结果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相反结果?你们找出原因了没有?到底哪一个才是大唐真正的气数国运?两种情况,哪一种出现的概率更高一点?”
    “一卦两签的奇异之事从未出现过,臣与道家诸位师兄翻遍了所有的易术典籍,用了各数术方法推算验证,都没有找到原因。”说到这里,袁天罡神情激动起来:“但就在今天,臣见到了八殿下之后,所有的困惑尽皆迎刃而解,原来如此怪异的卦象是应在了八殿下身上了。”
    “贞儿?”李世民大惊:“难道贞儿会是祸乱我大唐,将我大唐带入万丈深渊的罪魁祸首不成?”
    “这。。。。。。”袁天罡不愿意撒谎,但如果他说实话的话,却很有可能会害了李贞。
    “究竟怎么回事?李卿,你说。”李世民对于袁天罡的吞吞吐吐很不满意,直接点名李淳风:“你们从贞儿身上看到了什么?”
    “是无畏。”李淳风的回答很简单,但也很高深莫测,至少李世民一时半会就没有弄明白他的意思。
    “什么意思?无所畏惧不是好事吗?”
    “无所畏惧当然是好事,但过度的无畏,却未必就是好事了。”李淳风详细解释道:“而八殿下正是那种绝对无畏的人,至少臣没有从八殿下眼中看到任何一丝畏惧之心,哪怕是在面对陛下你,殿下虽然表现的很乖巧,但眼底深处却是古井无波,在讲洪荒众神的时候也是如此,没有一点敬畏,也不见一丝对众神的敬仰,仿佛只是在说一个普通的故事一样。”
    袁天罡也跟着道:“而且殿下不但没有畏惧之心,更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他的阻挠,任何人都不能让他停下脚步,能让他停下的只有他自己。。。。。。更重要的是,臣与小徒都在殿下的眼中看到了无尽的威严与漫天的血海,这说明殿下定然会成就千古无一的绝世伟业,但这千古伟业是以无尽的尸山为基血海为骨搭建而成。看到这一幕,臣也就明白了,正是因为没有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所以殿下行事可以无所顾忌,就连屠杀也动摇不了他的心。如果殿下能止住自己的杀戮欲望,则定然能成就万世伟业,可如果征伐过甚,前隋之事只怕为时不远。”
    “陛下,老师说的一点没错,臣与老师之所以与会一次性的推算出两种结果来,是因为就连上天都不知道殿下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征战欲望,也因此才降下了两种结果,就是为了惊醒世人,惊醒陛下。”李淳风也在旁边补充道。
    “。。。。。。”李世民沉默良久,张口却问了另一个问题:“听了你们的意思是,朕之后,贞儿会成为大唐新皇?这已经注定了吧?”
    “这。。。。。。正是如此。”袁天罡不知道李世民问这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