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水匪海盗吗?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那些大世家大财阀大势力一定会将目光从地面转移到海洋上去的,就连如今,一些嗅觉灵敏的势力都已经开始组建船队,做起了倒腾货物或者运输的生意来,很是赚了不少钱,同时将目光也都定准了李贞的远洋舰队。
一旦远洋船队能够顺利回归,并且带回来大量的珍惜货物,那么这些大势力一定会加大船队的投资,组建更加强大的船队,开始开辟海洋,赚取更多的利润,然后购买或者制造更强大的商船甚至是战舰……
那时候才是真正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商船有了武力,想要出其不意打劫同行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甚至私下里养一批海盗,专门给竞争对视下绊子或者掠取利益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既然可以打劫同行,那自然也就可以打劫海上的固定目标了,尤其是像银岛这样的孤悬海外的孤岛,周遭一百多海里连块露出水面的礁石都没有,更是武装商队和海盗们最喜欢的目标,事后只需要收尾干净,还有谁能查出来点什么吗?
李世民大怒,他如何听不出来吴友德话中隐藏的威胁——你不将银矿给我们,你自己也别想好过,大不了咱们谁也别想在那里开采银矿,否则你敢在银岛开采,那我们就敢化妆海盗给你捣乱。次数不用太多,三五个月给你来一次,你能受得了吗?要是来得更狠一点,我们每一次突袭银岛,就杀光上面的工人,两三次之后,我倒要看看有没有工匠敢继续应聘上岛给你干活。
吴友德看了憋着怒气的李世民,抬眼道:“当然,这都是臣自己的意思,究竟该如何,还得皇上您亲自做决定。”
“不用了,吴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李世民冷冷道,尽管这一刻他很愤怒,被自己的臣子欺负更让他感到无比的耻辱,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很清楚这时候不是发火的时候,李贞已经将诱饵放了出来,那自己这边也必须要配合好,只要世家的力量衰弱,再算总账也不迟。
“皇上。”作为李世民的老搭档以及绝对心腹,杜如晦自然是知道李贞的计划的,见李世民已经答应下来,自然知道是他该出场的时候了:“吴大人的主意,臣是赞同的,但是银岛之事何等重要,我们必须挑选一个合适的接手人,只是不知道皇上准备,将银矿的开采权交给哪一家呢?”
“那爱卿的意思是。”
杜如晦度步出来,恭敬道:“银岛之事太过重要,想要接手银岛,就必须要兼备足够数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相应的兵力,我大唐虽然地大物博,但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商会却不多,最合适也是最强的,无疑便是越王殿下的商会了,只是如今越王殿下正在探索南海以及攻略南洋,恐怕没有足够的精力再接管这件事情了。”
李世民点点头:“爱卿说的没错,贞儿之所以将银岛交给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南海探索以及南洋攻略两样大型活动已经抽调了他将近九成的人手,他手中人手不够了,否则这座银岛早就被他划到自己的口袋里了,何必又交给朕?”
“所以越王殿下的商会可以暂时排除在外。”杜如晦打蛇随棍上:“除了越王的商会之外,民间还有另外几大商会,其中尤以万通商会规模最大,原本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在万通之外,秋山商会、文同商会、大同商会等等家也都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我们将项目单独交给万通的话,恐怕其他几家未免心生不服。所以臣的意思是,干脆咱们搞一个拍卖活动,看谁家出钱多就给谁家,价高者得。
至于拍卖获得的钱财,则全部存在越王殿下名下,毕竟这银矿是越王殿下发现的,又毫无所求的献给了朝廷,这些钱就当是越王殿下的辛苦钱吧——越王的规矩我们都很清楚,从来不做免费的事情。”
“克明此言有理,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争取在一个月之内办完。”
“是,臣定不负皇命,一定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吴友德无声无息的退了下去,虽然他达到了他的目标,但在他脸上却没有看到一点得逞的表情,反而满面阴云密布,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因为逼迫李家父子交出银矿的开采权,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以他的能力,自然是看到了李贞和李世民的阴谋,也知道这一招很难缠,唯一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但还是那句话,利益动人心啊,面对如山的利润,这世上又能有几个人能如他一般,做到视之如粪土呢?偏偏他虽然智谋无双,但在世家之中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他虽然也算是世家的核心人物,却是以女婿的身份挤进去的,原本世家之中就有人对他颇为不服,现在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怕是更要沦为某些人围攻的借口了。
尤其是昨天晚上,在开会的时候,自己竟然被一群小辈给冷嘲热讽了一通,但是作为长者以及亲人,自己的岳父大人不但没有帮自己说话,反而拉偏架,言语中每一句都在偏袒那些小混蛋们——自己为郑家劳心劳力做了那么多贡献,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这实在是让人寒心。
罢了罢了,反正经过这一战之后,郑家能不能存在还另说,就算勉强存活下来,怕也会元气大伤,没有百年时间休想恢复过来——问题是朝廷会给郑家一百年的恢复期吗?想想都不可能。
也就是说,郑家已经注定要完蛋了,自己可没有为郑家殉葬的想法,为了自己的未来,看来也要重新做一次选择了……不过以自己的身份,贸然投效过去,怕是会被李世民怀疑的……
罢了,为了自己,少不得要对不起世家一回了——自己为世家做了那么多,这一次就当是拿回一点利息吧。
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
第四十一章杜如晦解惑
李世民可不知道吴友德此时已经动了臣服的念头,他现在正愁着呢。
下朝之后,李世民将自己的几个心腹叫到了书房,准备商量索对策。
“陛下,何事如此愁眉不展啊?”房玄龄见李世民的眉毛都纠成一团了,只是在心中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他的顾虑,笑道:“如果陛下为的是越王的事情的话,还请陛下不要多虑。”
“这话怎么说?”李世民闻言,眉头不禁松了一点,他太了解房玄龄了,从来不说假话,而且房玄龄素来以足智多谋著称,看待问题向来透彻,既然他这么说了,那就说明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房玄龄笑道:“陛下所担心的,不外乎越王此计太过凶险。以一座即便以陛下都心动不已的银矿来挑起我大唐敌对势力的争斗,咱们朝廷自己稳坐钓鱼台,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王的诱饵的确可以勾起那些大势力的眼红,但是万一他们看穿了越王的计谋,将计就计,反而容易让我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朕就是担心的这个,那毕竟是一座超级银矿,如果让敌人给得到了,他们的势力一定会突飞猛进,达到一个连我们大唐都只能仰望的境地,到时候我们不但得不偿失,反而还会养肥我们的敌人。如果他们回过身来和大唐作对,即便以大唐的力量,怕也挡不住他们的兵锋,那可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哈哈哈……”
没想到,在得知李世民的担忧之后,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等人突然大笑起来。
这一笑,顿时就把李世民笑蒙了:“诸位爱卿,你们这是何故?难道朕说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倒也不是,陛下的担忧还是很合理的,的确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陛下忽略了几个问题。”杜如晦笑道:“第一个,那就是银岛银矿固然巨大,是一块超级大的肥肉,这点毋庸置疑。但现在的问题是想要吃掉这块肉的人太多了,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想的是独吞这块肉,根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就算我们选中了代理人,将银矿开采权放了出去,这也只能是战争的开始。
臣断定,得到开采权的势力,绝对活不过一个月去,所有人都得死,没有了代理人,那么开采权就再次变成了无主状态。
然后咱们再次选一个代理人,然后他们会再次被灭掉……如此循环往复,大浪淘沙,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存活者。”
李世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难道他们就不会联合吗?”
“不可能联合的。”魏征摇头道:“他们不可能联合在一起的,银岛这块肥肉不但大,而且还十分引诱人,没有什么人能经的住银矿的诱惑的,所有人都想独吞掉,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人联盟分崩离析。
而且各大势力之间理念不同,偏偏目标却是一样,就算他们之间强行联合在一起,也绝对是矛盾重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方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是联合在一起,双方也只会是出工不出力,甚至互相在背后捅刀子,效率反而还不如单干,怎么可能会有人联合?”
“也是,克明,你继续说吧。”经过魏征的解释,李世民终于放松了一点,示意杜如晦接着说。
“是。”杜如晦躬身继续道:“皇上忽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银岛的银矿或许很大,但是想要产生效益,却是需要不少的前期投资。银岛的开采看起来很简单,只需要一些矿工,几个熔炉就能搞定。
但是陛下不要忘了,银岛是一座荒岛而且远离大陆,上面全是银矿石以及一点点浮土,连一口水都没有。
这样的岛屿,人类怎么生存?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给岛上运输生活用水
。可是海上天奇变幻无常,谁又能保证淡水每次能够及时送到呢?水可不比其他,人三天若是不喝水,就必死无疑。
不光是水,还有粮食物资同样需要从大陆上运送,光是这一点投入,就需要大量的财力付出。
只有解决了这些,银矿才可能正常运转起来,但那要需要多少时间?谁也不确定,至少半年之内是不可能有什么产出的。”
“有道理。”李世民大点其头:“你继续说。”
“是。第三个问题,皇上,银子终究只是银子,不能吃不能喝,就连拿来造兵器都嫌软得慌。银子之所以能被所有人喜欢,那是因为银子能买来天下间几乎所有的东西,否则,你纵然有堆积成山的银子,也只有饿死一个下场。也就是说,那些势力想要将银子转化成战斗力,他们还得拿银子换成兵器,但是天底下九成九的兵工厂都被朝廷和越王殿下掌控在手中,他们想要大批量的买兵器,只能从我们手里购买,问题是我们会将兵器卖给他们吗?”
李世民断然否定道:“当然不会,就算是卖,也只会卖一些冷兵器,这个数量还不会太多,至于大炮手雷,做梦去吧。”
“这就是了,就算他们有再多的银子,我们不卖给他们兵器,他们又能如何?何况只要我们有火器在手,他们就算是装备再多的刀枪剑戟,又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对对对,克明说的太有道理了。”李世民慌忙赞同道:“那还有吗?”
“还有最后一点。”杜如晦笑道:“陛下莫要忘了,这终究是用拳头说话的世界,就算最某一方最终得到了银岛那又如何?
现在我们的拳头才是最大的,他们可以用袭扰银岛来威胁陛下,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对付他们呢?
不要忘了,我大唐如今可是有两支强大的舰队的,登州舰队和越州舰队,无论是哪一支出现,都是天下间最强的。
而整个大唐所有的顶尖造船厂都在越王殿下和我们的手中,想要卖给谁不想卖给谁,想卖什么船,不想卖什么船,还不是由我说了算,没有大炮,没有战舰,陛下觉得,以民间那种土大炮和商船组成的舰队,会是我们两大舰队的对手吗?”
“有理有理,是朕想的太多了。”李世民自嘲笑道:“说实话,朕的心态其实也和那些势力是差不多的,很不饿现在就将银矿抱在怀中,所以脑子里有些混乱,还好有诸位爱卿帮朕解忧,否则未来好几天,朕恐怕都要在患得患失中度过了。”
“哈哈哈……”
第四十二章 银矿归佛门,舰队登吕宋(二合一)
第四十二章银矿归佛门,舰队登吕宋(二合一)
半个月后,在杜如晦的住持下,长安城的拍卖会完美落幕,最终夺得银岛开采权的正是财大气粗的万通商会,这个商会背后的势力不是旁人,正是佛门。
没错,这个仅次于李贞的商会的全大唐第二大商会,并不是世家所掌握,而是由佛门的产业,为了银岛的开采权,佛门豪掷三百五十万两,才勉强算是从群狼环视之中,抢走了这一块蛋糕。
拍卖会完美落幕,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才是战争的真正开始,世家、儒家、反动势力、、颠覆者、复辟者、道教、国外财团甚至包括朝廷在内……所有的势力都不会允许佛门安安稳稳的开采银矿的。
关于这一点,佛门也清楚的很,所以在争夺到银岛的开采权之后,迅速组织了五百棍僧护送这一次参与拍卖行动的佛门的代表人物,少林寺第一高手昙宗大师护送银引(银矿开采许可证,类似于盐引的作用)前往岭南。
昙宗是隋末唐初少林寺著名武僧,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当然这个故事是杜撰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不过昙宗和他的十三棍僧,当时的确给了唐军攻破王世充的行动,提供极大的帮助。
事情是这样的,隋末年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为争夺那无上神器大打出手,而而当时势力最大的有三家,太原的李渊、瓦岗的李密以及洛阳王世充,当时少林寺地处王世充的势力范围。
为了抵御唐军,王世充把柏谷屯改为擐州,令侄子王仁则驻守在那里。这柏谷屯在少林寺西北约二十五公里处,是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赐给少林寺的,是少林寺从一处重要产粮地。王仁则占据了柏谷屯,少林寺的僧众也就断绝了斋粮的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唐军大举包围洛阳,在轩辕关下,李世民和王世充的部队展开了激战。这轩辕关位于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阙口处,是洛阳通往东南许昌、南阳方向的咽喉要道。王仁则所守的擐州城即柏谷屯,地形险要,是扼守十八盘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李世民夺下十八盘后,又攻打擐州城,但久攻不下。
少林寺寺主志操眼光远大,他审时度势,认为李渊深得民心,必将一统天下,而王世充、王仁则之流残暴如虎狼,难成大事。于是,他与众僧商议,要协助秦王李世民夺取擐州城,众僧早就不满王仁则欺压百姓的恶行,当即一拍即合。经过谋划,一群少林僧人潜入城内,买通了守城军官赵孝宰;另一群少林僧人则埋伏在城外,待机而动。四月廿七日这天,少林僧人里应外合,杀入擐州城。武艺高强的昙宗等人擒住王仁则,赵孝宰等人打开城门,唐军与少林僧人一拥而人,夺取了擐州城。
当然,这只是官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王仁则占了少林寺的地盘,夺了他们的田产,少林寺心中不忿,便里应外合之下,联合唐军与擐州城的守城军官,一举夺下了城门,活捉王仁则,擐州城被攻破。
不过别管当时少林寺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确给李世民攻打擐州城,消灭王世充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于是三天后,秦王李世民派上柱国李安远亲至少林寺慰问,并接见了立功的十三位僧人。这十三位僧人分别是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场、大将军僧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李安远还宣读了李世民的亲笔信。李世民手书原件,后由唐玄宗交一行禅师转送少林寺,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少林寺内。
佛门之所以选择昙宗护送银引,除了昙宗武功的确高强之外,也是考虑到这一方面——人家可是对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的,看在这些功劳上,朝廷就算不给佛门支持,至少也要做到作壁上观,不要给佛门添堵吧。
只要朝廷不出手,其余势力固然强大,但想要应付过去,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佛门得到银引之后,后果究竟会如何,咱们以后再说,现在我们先将目光投到吕宋群岛上去。
折贺曾经是吕宋群岛最大的岛屿吕宋岛西部一个部落酋长的儿子,也是这个部落里有名的勇士,深受所有族民的爱戴,不出意外的话,他就是下一任的族长,但如今他却只是一个丧家之犬。因为他的部落被敌对部落阿卡拉部落消灭了,所有亲人都被杀死,族民全都成为了奴隶,只有他因为当时出门在外,侥幸逃过一劫。
但是作为部落中有名的勇士,他却并没有被敌人如此轻易的放过,在他回来之后,立刻就掉入了敌人给他设的陷阱之中,好在他的身手不错,以一条胳膊几乎被废为代价,从陷阱之中逃了出来,并且杀死了两个敌人,夺取了他们的武器装备。
可惜虽然他成功逃了出来,但这也只是延缓了他的死亡罢了,因为陷阱被触发,在他逃走之后不过半刻钟,敌人就追了上来。
阿卡拉部落是一个人口超过一千人的大部落,光是可战之兵就有超过三百人,而他却只有一个人,就算一路上凭借着设计的陷阱杀掉了十几个对方的人,但这只能更加激怒对方罢了,而且因为断臂一直都在不停的流血,实际上他自己也已经快要到达极限了。
好在他的部落距离海边不远,折贺凭借着熟悉地形的经验,最终还是成功的甩开了敌人,一个人逃到了大海边。
他没有功夫休息,因为他知道,虽然自己暂时甩开了敌人,但有自己的血迹在,敌人很快就会循着血迹追踪过来。他必须在敌人到来之前包扎好自己的手臂,然后想办法找到船逃到对岸的岛上去。
那里是另一个大部落穆木图部落的地盘,阿卡拉部落还没有那个胆子去冒犯人家——至于他自己,去了最好的下场也不只是成为一个奴隶,最坏的下场就是被对岸抓起来,成为他们的食物。可惜,折贺没得选择,一边是必死无疑,一边是还有一线活命的机会,为了活着,他只能拼一把。
包扎简单,他的手臂虽然断了,但却并没有彻底断开,只是被阿卡拉部落的机关射一个对穿罢了,只需要用药草堵住伤口,再包扎一下就可以了。在刚才逃跑的途中,他已经顺手采集了足够数量的药材,将药材捣成糊糊状,忍着剧痛敷在断臂上,撕开衣服,将断臂裹住,这就是他疗伤的步骤了——至于接下来能不能活下去,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手臂的包扎是痛苦的,虽然只是短短一小会儿,但已经将折贺那已经不多的精力消耗殆尽,虽然他知道自己此时不能躺下,但是意识已经模糊,躺在地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在昏过去的一刹那,他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天神保佑,希望阿卡拉部落今天不要找到这里来吧……
不过,那海面上驶来的那些是船吗?好大啊……
看来我真的是够晕的,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船……
当折贺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是在洞窟之中,而是躺在一间房间里,身上盖着厚厚的‘毛布’,好暖和啊。
再感受了一下身下,好软和的毛布,也不知道是哪个部落的产品,如果拿出来卖的话
,一定可以卖一个大价钱。
这里是哪里啊?难道我被阿卡拉部落抓到了吗?
阿卡拉部落有这么富裕吗?
给犯人都住这样的房间,盖这样的毛布,太奢侈了吧?
“吱呀……”开门声响了。
“哧溜!”原本就心中就十分紧张的折贺顿时就如受惊的猫咪一般,瞬间就缩到了墙角,将被子挡在身前,紧紧的盯着进来的人。
“&;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来人看到折贺,说出了一连串他听不懂的话。
这和昏迷前看到的那一支庞大的舰队并不是幻觉,正是远洋舰队,也就是李贞派遣,刘仁轨率领的远洋探索船队。他们披荆斩棘,遇到了无数的危险,经历了重重磨难,途中甚至还沉没了一艘商船,不过最终还是成功的抵达了吕宋群岛。
和折贺说话的也不是别人,而是刘仁轨的书童刘列,就是他在海岸上探索的时候,在礁石的岩洞中发现了昏迷的折贺,当时他的伤口已经发炎,浑身滚烫无比,已经是命在垂危。
刘列考虑到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上岛正需要一个向导引路,便将折贺救了下来,经过随船大夫的救治,终于帮他成功退烧,将他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
如今已经是三天后了,刘列习惯性的过来看折贺的情况,却惊喜的发现折贺已经醒了过来,道:“你终于醒了,这真是太好了,我还以为你要多几天才能醒来呢。”
当然,这话折贺是听不懂的,在他耳朵里,刘列的话就是在叽里咕噜,和他们所说的语言完全不同。
“你是谁?是你救得我吗?”看刘列不像是坏人,反而还可能是救了自己的恩人,折贺问道,当然了,他的话在刘列耳朵里也如同天书。
“额……哈哈哈……”
两个人很快就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不由都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刘列端来了饭菜,闻着香喷喷的饭菜,折贺不由流出了口水,天可怜见,他们部落虽然也掌握了取火的技能,也会吃熟食,但何曾见过这般精致,这般香气袭人的美食?
“这个……吃的。”放在折贺面前,一通手脚比划之后,终于让折贺明白了,这菜是给自己吃的,折贺大喜,直接用手抓起来就吃,连旁边的筷子都不用了——虽然给他筷子他也用不了。
“额……”刘列也无语了,不过看他吃的挺开心,便也懒得提醒他,何况学筷子也不是一时会儿就能学会的,便不再理会。
出了折贺的房间,刘列迎头就碰到了刘仁轨,连忙行礼:“少爷。”
刘仁轨道:“阿列,怎么样?我听说你救回来的那个土著醒过来了?情况如何?究竟能不能走路?”
“走路应该不成为问题,不过……”想起折贺那敏锐的动作,刘列无语道,没听说过昏迷三天的人刚醒来就有这么强的反应的。
“不过什么?”
“他好像听不懂我们的话。”刘列苦恼道:“这吕宋的土著和南洋的土著还不一样,南洋的土著虽然也有土语,不过毕竟也和咱们中原有交流,言语上还是有共通之处的,只要待一段时间,虽然不能写文章,交流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吕宋这里不同,几千年来孤悬海外,根本没有和外界交流过,早就创立了一个独属于他们自己的语系,想要学会他们的语言,就算是再强的语言天才,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交流才能成。”
刘仁轨点头道:“这样啊,的确有点麻烦,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麻烦,我们先上岛探索就是了,另外你们通译组也需要努力,争取早日和他们顺利交流,就算不学会他们的话,也要让他们学会我们的语言。”
“是,我会努力的。”船上不养闲人,刘列能被选中登上远洋船队,不只是因为他是刘仁轨的书童,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语言天才,精通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这也是他能登上船的最主要原因。
海外拓展殖民,不仅仅需要的是征服和杀戮,还有统治,想但是要统治当地,自然就需要和当地进行交流沟通,这就需要用到专门的通译官了,否则以普通人的学习能力,想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行了,带我去看看我们未来的向导吧。”刘仁轨道,以后船队想要在吕宋展开工作,折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加深加深感情。
“是,少爷请。”
第四十三章 勘探队出发
第四十三章勘探队出发
房间内的折贺正吃的香,忽然有听到开门声,连忙警惕抬起头来,看到刘列带着刘仁轨进来,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肉,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土著虽然野蛮,但同时也是淳朴的,只要你能赢得他们的友谊,他们自然会将你当成最推心置腹的朋友。
“折贺,这是我家老爷。”经过刚才的交流,两人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名字,刘列介绍道。
“……”折贺歪着脑袋,他只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根本不知道刘列在说什么。
“哦……”刘列拍了拍脑门,忘了这一点了,连忙指着刘仁轨慢慢道:“老……爷……”
折贺立刻就明白,刘列是介绍人给自己,指着刘仁轨跟着刘列念道:“老……耶?”
“不是老爷,是老爷,老……爷……”刘列不厌其烦的重复教导。
“老……爷……”折贺很聪明,只是几遍之后,就已经将两个字念的很准了,虽然依旧很慢,但发音还是很标准的。
“很好,就这样,慢慢的让他适应吧。”刘仁轨见状,满意的点点头,离开了房间——连语言都不想通,这还怎么交流?
“是。”
刘列负责教折贺说话,刘仁轨则下了船,来到了岛上。
此时距离救下折贺已经是三天过去,船队早就在岛上的海岸边扎下了营地,不过毕竟是上万人的安置,和两百多艘船上的物资转移,尽管船队加班加点的忙碌,但一直到现在营地都还没有彻底完工。
刘仁轨刚刚下船,负责指挥调度的罗汉生便迎了上来:“刘大人。”
“罗老,情况如何了?”
“别的都好说,庇护所也已经差不多修建完成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粮食不多了。”罗汉生道:“我正准备组织人手再出去打一次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可是要在这里待好几个月呢,一万多人不能光是靠打猎为生啊,光是吃肉,时间短了倒还罢了,时间长了人也会受不了的……”
“这倒是一个麻烦事情。”刘仁轨皱眉道,这个情况他也是了解的,在登上岛屿的第一天,船队中就开始探索周边的环境,发现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异常的丰富。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动植物物里面只有有数的几样是他们所认识的,剩余的一个也不认识。
其中动物倒还好说一点,只要是温血动物,肉里一般是不会有毒的,问题是植物啊,除了认识的那几样之外,剩下的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毒,万一有毒的话,死的可就不是一两个人了。
“看来这事儿还是要落在那个这折贺身上啊。”刘仁轨想了想道:“先让大家忍两天吧,等折贺能够和我们交流之后,请他带我们辨认那些植物。”
“我也是这么想的。”罗汉生点着他那花白的头,赞同的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