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羽翼大明(白沙)-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负隅顽抗的可能,雁家兄弟那是领着头冲进去的,不过此刻听这个动静,这贼人还真没让人失望。

没多少时候,几声短促的惨叫过后,锦衣卫的官兵们,一阵欢呼,刘大夏和钱无病都听到了。钱无病依然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装稳重,倒是刘大夏略略有些赞赏的看了钱无病一眼,这样的速度和效率,钱无病的属下倒也称得上“精干”二字了。

“大人,已经肃清贼人,宅子里总计二十三人就擒,有两名贼人负隅顽抗,一名被当场格杀,一名身负重伤!”雁七衣袂上带着一块血迹,从宅子走了出来,肃然向钱无病禀报道。

钱无病皱了皱眉头:“不是说了要留活口的么?”

雁七讷讷的回道:“贼人身手不错,老九打的性起,一时没有收住手!”

两人说话的时候,被捆好的宅子里的众人,一个一个的被锦衣卫们从宅子里押送了出来,而站在门边的陈琰,也终究不负重望,指认出了三人曾经都和他朝过面,这还不包括躺在地下一死一活的两个人。

这三人迅速从人群中分离开来,特殊的身份,给了他们特殊的待遇,早已经有准备的锦衣卫,为他们送上了准备好的脚镣手铐,这三人要是那种死硬的白莲教徒,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会后悔为什么没在官兵冲进门来的那一瞬间抹了脖子,此刻,他们就是连自杀,都不可能了,娄五羊训练出来的人手,第一时间就将他们的牙口,衣缝搜了个遍,生怕那里藏着毒药。

“抓人的事情办完了,老夫可以回去交旨了吧!”刘大夏冷冷的说道,“剩下的事情,你们锦衣卫不用再顶着老夫这块牌子了吧!”

“来几个人,护送刘大人去交旨!”钱无病点点头,大声吩咐道:“其他的人,全部押回南镇抚司,连夜审讯!”

吩咐完,他才扭过头来,对着刘大夏说道:“老大人放心,剩下的事情,卑职一定办得妥妥当当,将反贼的余党一网打尽!”

“你最好办到!”刘大夏点了点头,回头上了自己的轿子,揉了揉太阳穴,这交旨容易,后面的事情,就有些头疼了。

这宅子是焦芳的一个族人暂住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焦芳是脱不了干系的,动静这么大,没准一会儿焦芳就得到了消息。刘大夏琢磨,要不要先发制人,直接上个弹劾折子?

说起来,正德朝的大臣们,还真够苦逼的,见皇帝那可真叫一个难。若是不皇帝召见,刘大夏就算是兵部尚书,直接见到皇帝的机会也少的可怜,难得今天有这个交旨的机会,直接面陈皇帝,他觉得总比在内阁自己的折子被压住的好。

好了,不说刘大夏这一头,回头看看钱无病的这一头。

在宅子里留下几个人守株待兔之后,被抓到的人犯,被送到南镇抚司里,自然有娄五羊带着他的弟子兼属下们在等候着他们,以他们的手段,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会拷问出来,而趁着这个空档,钱无病终于回到家里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连着几天没有回家,他突然回到家里,家里的几个女人喜笑颜开,那股热闹劲儿,弄的好像过节一样,只差没给他摆酒接风洗尘了。当然,也许是这几天钱无病叫他们不要出门给憋的,反正,这股热情,钱无病感觉有些吃不消了。

孙倩和李凤儿自然是关心这几天他在外面干了什么,贼人抓到了没有,还有,她们的禁足令,是不是可以取消了。钱无病在贼人的口供没出来之前,自然不敢打包票,这禁足令当然继续还得实行下去。

听到钱无病的回答,两个叽叽喳喳的女孩,顿时就蔫了,倒是一听到钱无病回来就迎了出来的小侍女苏苏,依然一脸笑意的站在两个女孩身边,看着主人们嘘寒问暖。

只要少爷回来就好,少爷回来,她这个除了伺候人的小丫头,才不会整天无所事事了。小丫头很满足,主人不回来,就连四娘姐姐也不见人影,一个人呆在院子里,真是无聊死了。

197。第197章新军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其实,还有一句话,叫做双喜临门的,中国人就是这么矛盾,你要较真的话,几乎每句俗话俚语,都能找到相反意思的存在。

当然,这也就是随便感叹一下,对于在家里舒舒服服休息了一晚上的钱无病来说,一大早起来,那可真是神清气爽心情好。

到了衙门,第一桩喜事就来了,也不知道是昨天晚上的那些贼人太过于怂包,还是娄五羊的拷问技术一夜之间神功大成,总之半夜不到,就有人受刑不过,一股脑儿的全招了——并不是每个白莲教徒都像被忽悠的陈琰这样死心眼的。当然,别说死心眼了,就是块石头,在这个地方,也得老老实实的开口。

锦衣卫里的职差,其实分的很细。专门负责缉盗的,放在六扇门里被称作“神捕”也不算怪事情,专门鉴别尸首的,到哪个州县的仵作行当里,基本上都可以稳坐头三把交椅,还有专门伪造鉴定文书腰牌的,专门打造兵器暗器的,甚至连专门打板子的的职差都有,这样的技艺手段,基本上都是世代相传的,外人学不去,学去了也没多大用处。

当然,这用刑拷问的这种人,在锦衣卫内更是不乏市场,娄五羊就是家里传下来的手艺,像他这样的,肯定还有一些,只不过钱无病根基尚浅,这些人或者被其他的人网罗了去,或者还在观望,来不及效忠于他而已。

拷问出来了口供是好消息,但是,口供的内容可就有点令人高兴不起来了,果然如同钱无病猜测的那样,朱厚照每次到自己的府上会李凤儿的时候,还是落在了某些人的眼里,虽然不知道李凤儿到底是什么人,但是这些贼人时刻盯着自己的宅子,总归是有些想法的。

钱无病每次出门,至少是雁九和慕四娘贴身护卫,有时候还会有几个锦衣卫,这些人想下手,也无从下手,倒是孙倩和李凤儿身边从人虽有,却是给他们找到了可乘之机。这两人又是一副清贵的派头,他们还有比这更好的目标了吗?照着他们的打算,那是将二女掳掠走了之后,来拷问出来为什么朱厚照为什么隔三差五就去钱府的原因。

至于得到这些原因之后,这些人打算做什么,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个白莲教的反贼,实际上是白莲教红阳分支中被排挤出来的几个家伙,这些家伙,在自己教中都不受重要,流窜到了京城,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居然打算在京城扎下根基来,发展自己的势力,指望有一天,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若是能够挟制皇帝,那这事情,十成里头就算成了八成了。

这要作死,也没有这样的作法的。钱无病真是有些无语了,这种事情,这些人能想得到,怎么就不想一想,在他们之前,白莲教那么以造反为终身事业的厉害人物,难道他们会想不到?

不过,也真不能小瞧了这些白莲教徒发展信徒的能力,当然,他们发展信徒的手段就不说了,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魑魅伎俩,或者装神弄鬼,或者绑架勒索,赌局下套之类的,但是,经营了一两年,居然他们也小有了规模。

据他们招供,被他们称作“九十五爷”的首领,一直行踪诡秘,总是有事情才出现,甚至有时候有事情也不出现,只是令人带来命令,这一次锦衣卫将他们包了饺子,这个白莲红阳的小小分支的几个首脑,几乎全军覆灭,唯独这个“九十五爷”却是不在其中,而这次掳人的命令,则是在九十五爷亲自下的。

钱无病到衙门的时候,审讯还在持续,这些人发展的信徒,那是肯定随着他们的招供,一个都跑不掉的。问出一个人名和住处,立刻就有锦衣卫前去拿人,这方面锦衣卫做的熟门熟路,相信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入夜的时候,这一支白莲的分支连根带泥全都会被锦衣卫拔出来。

这是第一桩喜事,第二桩是钱无病高高兴兴的将自己拿到反贼们的成果去觐见朱厚照的时候,朱厚照喜笑颜开的告诉他的。

也不知道昨天刘大夏和朱厚照之间是怎么谈的,朱厚照的这个“大明武夫演武大试”,刘大夏终于捏着鼻子同意了,唯一令朱厚照有些遗憾的是,这事情虽然他是的主意,但是兵部却是要去了这个名义,否则的话,就算这些被选拔的出来的“武夫”们,朱厚照给他们授职,兵部是一概不认的。

当然,朱厚照可以直接下中旨,直接任命一批“传奉官”,不过,以成化年间传奉官臭了大街的名声,这样的官职,哪怕是皇帝亲自下令举办的大试中授予的,也实在是没有多少的吸引力。

按照明朝的祖制,大官的任命要经过“部议”、“廷推”(相当于朝廷“集体讨论”),小官的任命由吏部铨选。到了成化一朝时,明宪宗才不管这些繁琐的程序,为了确保自己喜欢或得到过好处的人能顺利、快速上位,干脆让宦官“传旨”,直接任命官员,不管他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可见“传奉官”就是指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程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

大明一直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这官爵,那是天下公器,皇帝此举,无疑是将官爵变成了“个人私器!”说一千道一万,朱厚照若是直接任命官职的话,只有两个去处可以不被大臣们诟病,这一个是东厂,也许现在要加上西厂了,这些人,本来就是皇帝的家奴,为皇帝办事,皇帝直接任命无可厚非;另外一个,自然就是锦衣卫了,这是属于皇室的爪牙,和大臣们一般都是处于对立面的,锦衣卫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监察百官,他们内部的官员任免,大臣们要是还在哪里嚼舌头,那就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成化年间的传奉官泛滥成灾,拿不起刀枪弓箭的武将,一字不识的文官大臣,真是不要太多,朝政那是一片混乱,朱厚照若是稍稍有些为君之心,断断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再犯一次宪宗犯过的错误的。

于是,这“大明武夫演武大试”,就成了兵部提议,皇帝恩准的一项盛事了,和武举恩科不同,这次大试的对象,是所有大明的官兵,这没有军职的,还是不要凑热闹了。

“朕已经命造作局打造牌子了,刘尚书也提议,既然是大明武夫,那就不能仅仅在京师一地了,得给大明所有的官兵都一个机会,不管南军北军,边军驻兵,都可以派员参加,让他们先自个在家里选出些厉害的角色,然后到京师里由朕和兵部最后决断,看谁有本事,将朕的牌子夺走!”

朱厚照兴致勃勃的说道,“先前朕打算造两百个牌子的”大明武夫”,眼下看来不够用了,朕一口气,叫他们铸造了三千个,“威武将军”的牌子,还是不用变,造十个金牌就够了,不过,刘尚书还给朕提议,这士卒和将军之间,可不能忘记了,所以朕打算再造两百个“忠勇校尉”的牌子,这一下,应该够用了!”

“这是我大明武人的盛事啊!”钱无病由衷的送上了恭贺,然后问道:“比试完了呢,陛下打算如何安置这些人,重新发回原来的所在么,别忘记了,这三千多人,可是大明军中挑出来的佼佼者,发回军中,未免有些可惜了!”

“钱卿你的意思呢?”朱厚照一愣,显然他根本还没有想过比试完了应该怎么办?而刘大夏估计就算想过,肯定心里也打着小算盘,不会给朱厚照说,钱无病非常肯定,他都能看到这一点,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不可能看不到。

“五个手指伸开是一个巴掌,五个手指捏拢了,是一个拳头,陛下您想想,是一个巴掌打人疼呢,还是一个拳头打人疼?”钱无病微笑的提醒道。

朱厚照眼睛一亮,“你是说,让这些人自成一军?成为朕的拳头?”

我就说吧,皇帝根本就不笨!就是懒得想事情。钱无病暗暗点头,他才提了个开头,朱厚照就立刻明白他的意思,这也算闻弦而知雅意了吧!

“不成,这法子不行,眼下京里有京营二十四卫,三大营,十二团营,人员已经够臃肿了,眼下又没有战事,朕就算成了这一支新军,又拿什么名目供养,朝廷天天都在喊没银子,你没见户部尚书给朕哭穷的样子,叫他们掏银子出来,户部尚书那老头,非得在我面前寻死不可!”

朱厚照摇摇头,一副遗憾的样子,这提议听起来的确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统帅全大明精挑细选出来的军将,这拳头打出去,可够大明的敌人疼上一阵子了,可惜的是,军队烧钱,能打的好军队,更烧钱,他实在没有把握,让户部掏出这笔银子来。

“若是这些人成了陛下的亲军,而所有的银子开销,不用朝廷出的话,陛下您觉得,大臣们还有闹腾的么?”

钱无病看着朱厚照,很是认真的说道。

198。第198章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三千虎贲,尽握帝手,不再有百官的擎肘!

朱厚照面对这样的****,实在是没有大的抵抗力,百万军中胜出的佼佼者,使用得当的话,以一当十也不是难事,这样的一只新军放在京师,放在他的身边,哪怕是昔日的蒙古敌寇再抵京师门户,他也有信心带领这支人马,给予敌人重创。

“再养一支亲军,这银子从内库出么?”面对钱无病的建议,朱厚照有些痛苦的摇摇头,内库的家底如何,他是清楚的很,这修建豹房的银子,都是刘瑾四下里张罗来了的,要是内库充盈,他用的着犯这个难么?

“未必要从内库出的!”钱无病笑了起来,他的心里早已经有了腹稿,只要得到皇帝的应允,将南京四海会馆开在北京来,又有何难事,在南京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靠山也不过是一个镇守太监王岳,尚且能做的有声有色,这到了北京,自己背靠皇帝,要是这还做得比南京差了,那他就真能抹脖子上钓去了。

南京那边老丈人的来信告诉他,眼下这四海会馆,每月的盈利银子,都在一万上下,一万两银子,养一支人数三千的人马,哪怕是御林军,也绰绰有余了,当然,至于那些武器铠甲战马之类的开销,暂时没算在里面,这些银子是大头,不过,也不是非得一步到位的不是。等到盈利大起来,自然可以慢慢去归置归置。

“看来,你是有主意了?”朱厚照苦思冥想了一会,不得其法,见到钱无病脸上的笑容,恍然大悟起来,分明是这家伙早就胸有成竹了。

“不敢说有主意,不过,臣到是愿意为陛下试一试,筹办这些军资!”

“如果是你们锦衣卫的那些手段,就不要说了!”朱厚照显然想到一边去了,“你有这份忠心是好的,但是,若是锦衣卫做的太过分,百官们弹劾起来,朕就算护住你,也是要头疼一阵子的!”

“当然不是,不过,这其中要确实也有要用的锦衣卫的地方!”钱无病笑着摇摇头,将自己在南京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当然,最重要是,他将这四海会馆正常运转之后的盈利,没做任何保留的,告诉了皇帝。

“有这么多?”朱厚照有些不可置信的低呼了一声,“岂不是你的这点产业,每年的尽入等于朝廷一个州府的赋税了?”

大明按照税粮的多寡划分地域行政规划,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而以京师的粮价,一两银子,可购买两石粮食,京师以外的粮价自然更低,朱厚照惊叹一个小小的四海会馆的的收益和朝廷一个州府的赋税相当,还是有根据的。

“陛下,我大明的赋税,本来就低,但是,令人发指的是,商税更低,太祖高皇帝曾制定商税为三十税一,在臣看来,这点钱对于商人们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但是,就是这点钱,他们也不愿意交纳朝廷!”

“姑论吾邑,千金之子比比而是,上之而巨万矣,又上之而十万百万矣,这是臣听江南一个有点名声的读书人说的!”钱无病顿了顿,说道:“在民间这些商人的富裕程度,可是远远的超过了陛下的想象了,大富者百万千万身家,中富者数十万身家,这绝对不是臆测之言,就臣的那点产业,没几万两的身家,也只能大厅里转转,连上二楼喝杯茶的资格都没有!”

“加赋,加赋!一定要加赋!”朱厚照喃喃自语道,有些咬牙切齿的样子,臣子百姓们富得流油,他做皇帝的,修个屋子还得奴才四处去找钱,这对比起来,落差太大了。

“这是朝廷大事了,臣不敢多言!”钱无病看看朱厚照:“不过,臣想,就是三十税一的商税这些商人都不远缴纳,若是强行加赋,只怕更不可能了,这赋税一道,乃是国之根本,陛下还是慎重点好!”

“那怎么才能把他们的银子,变成朕的银子?”朱厚照有些走火入魔的了,光是听这话,若不是知道他是皇帝,钱无病准以为这是哪座山寨的山大王,专做没本钱的买卖的。

“无非是一个愿意,一个不愿意而,他们不愿意,咱们大可投其所好,变得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讨银子不就是了!”

钱无病娓娓道来:“像臣的四海会馆,虽然说是会馆,其实,主要还是为各地的商人办事,为他们提供方便,说白了,是帮他们赚更多的银子的,这样的事情,这些商人们不仅不抗拒,反而趋之若骛,天下人哪里有人嫌弃自己银子多的呢!无利不早起啊,陛下!”

“他们得了好处,咱们得些抽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以前是臣做个小小的庄家,如今换成陛下来做这个庄家了,陛下要做,当然要做大明第一的大庄家,将这买卖做到极致,然后用这些盈利银子充实内库,那时候,陛下想做什么,也不用束手束脚了!”

“那一年,能得多少银子?”朱厚照盘算着,在南京钱无病尚且一年能赚个十几万两,这到北京来,这样的产业,又可以打着皇家的幌子,这少说也得翻个五倍十倍的吧,真要有这么多银子,这新军的军资不仅够了,还有富裕,毕竟这人就三千,就算这三千人全部用银子包起来,一年也花不了几十万两银子吧!

“这个。臣不敢妄言,不过,料想新军的军资,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朱厚照看着钱无病,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内容,钱无病这个时候给自己提这样的建议,若是没有私心,那他就是圣人了,不过,如果真的能给自己赚上大把的银两,又不坏民生,这样的银子,让他赚一点又有何妨,就当是自己的恩赏了。

“一百五十万两!”他决定狮子大开口:“趁着这演武大试还有些时日,你把这桩产业,给朕立起来,要人,朕给你,要地,朕给你,算是皇家的产业,你来打理,第一年,你给朕的内库送上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就够了,若是你有本事,赚的多的,那就当朕打赏你了,咱们第二年重新再订过;若是你没本事,少十万两,你这头上的官帽子,咱们就往下降一降,眼下你是正五品吧,你自己算算,若是明年你只缴纳上五十万两,你就老老实实的给朕当个没品的校尉吧!”

“这……这也太多了点吧!”钱无病弯着指头算了算,有些愁眉苦脸,还真是这样,这小皇帝怎么一下这么精明了?

“不多,你不是说,中等商人也有数十万的身家么,大商人百万千万的身家都正常么,你一年只要吃空一个大商家,这差事就算是办妥了!”朱厚照笑了起来:“不过,你说的是要这些商人心甘情愿的掏出银子来,朕可不想听到什么不好的风评,不然的话,一样要唯你是问。”

好像,还是多了点!钱无病很有些欲哭无泪了,他可没想到,他和皇帝的眼光,居然相差这么远,也是,他看得见的,就是自己的这一摊子,皇帝看的可是整个天下。在他想来,一年三五十万两,在京师弄个四海会馆,还是有这个把握的,再多,那就得看运气了。

“好了!”朱厚照见到钱无病那副悲苦模样,心下有些不忍,毕竟钱无病是恪守臣子的本分,为自己献计献策,这一下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若是不给他点好处,只怕下次再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这钱无病就会一本正经的和那些无味的官儿一样:“臣惶恐,臣不知道!陛下乾坤独断,陛下圣明了!”

少不得他画了一个大饼给钱无病:“这新军,肯定是朕亲自统帅的,不过朕平日里事物这么繁忙,也得找个人在朕繁忙的时候,替我操练操练他们,若是你不怕事情多,这事情上,你也给朕分分忧吧!”

这可是实在的好处了!比起身多赚少赔的事情可是实在多了,统领一军,那是实实在在的权柄,哪怕只是名义上替皇帝统领。

“可是臣在锦衣卫里的差事……”磕头谢恩之后,钱无病又有些担忧的问道。

“先干着吧,做个牢头儿,你还上瘾了不是,没有谁稀罕你那位置,再说了,这新军要演武之后人选在定下来,朕现在都不着急了,你还着什么急,先办好手上的差事吧!”

两人从一见面起,说的就是这事情,眼看这事情说完了,钱无病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陛下,那些白莲教的反贼都招了,除了首领叫“九十五”的一人走脱,其他的悉数落网!“

“办的好!”朱厚照也挺高兴的,“问出他们对付凤儿的原因了么,是不是朕牵连了她?”

“想来应该是这样的!”钱无病点点头:“那个首领对陛下的行踪似乎很是清楚,不像是外人所为,臣推测,此人不是朝廷官员,也至少在朝廷里有内线!”

“知道了!你去吧!”朱厚照脸一黑,愣了一下,才意味索然的挥了挥手。他知道钱无病说的委婉了一些,这个内线,应该就在宫里才是。看来,不管是宫里,还是豹房,也得清理一下了。

199。第199章内府衙门来人

皇帝知道了!又没有特别的旨意,那这白莲教反贼的事情,应该就是可以告一段落了。

那就一切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吧,接下来这件事情,锦衣卫知会大理寺,让他们派员审理这案子,至于这些白莲教徒被大理寺断案判成什么样,那就不是钱无病关心的事情了。倒是当日在大庆寿寺有过一面之缘的大理寺少卿楼卷云,因为这事情往来了南镇抚司几次,和钱无病居然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转眼间进入了三月,天气变得有些不大正常起来,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这三月的天气,一会儿出门得穿着棉袄出门,一会儿太阳晒得人恨不得穿着短褂子才好,着实有些让人心浮气躁。

因为兵部的行文天下,三月里,已经有各地选出来参加进京演武的武人出现了,这些人在兵部报道后,就自寻住处,有同乡同袍的就投同乡同袍,没有同乡同袍的,就寻个客栈旅店住下,倒是京城里,随着这些人的到来,出了不少打架斗殴的乱子,让顺天府和兵马司的人一阵好忙。

都是些桀骜不驯的武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过人的技艺,几杯酒下肚,几句话不和,打起来是正常的事情,加上他们个个都有军职,顺天府和兵马司也没有怎么为难他们,大多也就是训斥几句,关上一夜就放了,当然,也有闹的过分的,那个时候,自然有兵部的人出现,要么要么直接发回原籍,要么就是取消演武的资格,出了这样几个例子后,这些军官们,也都老实多了。

新军的事情,目前仅仅限于钱无病和皇帝两人知道,尚且不是那么着急,不过,四海会馆的事情,却是再也耽搁不得了。钱无病一个六百里加急,发回南京四海会馆,透露出要在京师里再开一家分号的意思,顺便丢出了“皇商”这个大幌子,四海会馆的那些大小会馆股东,顿时就坐不住了。

南京虽好,但是毕竟不是王都啊,论起人物****,或许比北京要强一些,但是论起商路运转,物资聚散,和比起来还是要差许多的。不说别的,光说每年由南而上的漕粮漕银的运输,就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一国之都,天下中心,对于这些商人们的吸引力,那还真不是一般的小。

在北京这边有会馆有产业的,那是迫不及待的启程前往北京,原来在北京只有小猫三两只的,也连夜商议着,纷纷派人过来买房买地,这样跟捡钱一样的买卖不搀和一下,那才是脑子坏了呢。

商人们很现实,若是钱无病眼下不文一名,别说六百里加急,就一千里加急,三千里加急,他们也肯定是稳如泰山,不闻不问的。但是钱百户几个月不见,再次相召的时候,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小的百户,而是堂堂的正四品大员,锦衣卫的镇抚。这样的身份,就算以前他们和钱无病能平等对话,此刻也必须开始要学会仰望了。

有这样的人物做靠山,据说还和内廷衙门搭上了关系,这样的买卖,就算不叫上他们,随便叫个人也能发财啊,钱百户,不,钱镇抚这是念旧情的人,这才想到招呼咱们一声,要是这样的机会不抓住,那岂不是太对不住人家这份情意了,不过,人家这么重情意,咱们也得会做人才是啊!

所以,这大半个月以来,钱府里着实热闹,人来人往,几乎每天都有那么几拨人来拜访。孙倩在南京的时候,看惯了这些人的嘴里,倒是不以为然,而李凤儿却是很少和这些大商贾接触过,听钱无病和这些商人高谈阔论,居然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月中的时候,内府衙门派来了人,钱无病接待了这几个宦官。领头是一个姓王,精瘦精瘦的,走路都好像能飘起来,等到他自我介绍的时候,钱无病这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官儿,居然是内官监的一位少监。这可是宫里数着着的人物了,没想到朱厚照将这样的人派来给钱无病打下手,看来朱厚照对钱无病许诺的“钱景”还是很上心的。

内府衙门,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习称“二十四衙门”。同时,还有数十个诸如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之类的机构。十二监包括:司礼监、衙用监、内官监、御马监、司设监、尚宝监、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印绶监、直殿监、都知监。四司包括:惜薪司、宝钞司、钟鼓司、混堂司。八局包括:兵仗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浣衣局、银作局。

这内官监可算得上是内府衙门里的大块头,据钱无病所知的,那位七下西洋彰显大明国威的郑和郑公公,就是内官监的出身,不管是内府衙门哪一位,就连八虎包括刘瑾,对于他们的这位前辈,也是很景仰的。

内官监负责宫廷营作,下辖十作:木作、石作、瓦作、搭材作、土作、东作、西作、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另辖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里冰库等事务。凡建造宫室、陵墓以及御前所用器具,都由该监掌理,因而外厂甚多,各有提督、掌厂等官负责。

好吧,这么说吧,这内官监基本上就是给皇家管银子进出的,内廷开销买东西的大多都是由他们,当然,若是赚银子给内库的买卖,他们也不惮于插手一下。钱无病一直很不厚道的猜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只怕给内廷赚银子才是他那数万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