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羽翼大明(白沙)-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无病含笑转过头,朱云娘一脸的笑意站在他的身后,濛濛的雨丝打湿她的发髻,打湿了她的脸庞,几滴细小的水珠,从她双颊下轻轻滴落。
钱无病伸出手,温柔的替她拭去面庞上的水珠:“为什么叫我木头?”
一记熟悉的白眼飞了过来,不过,那张俊俏娇嫩的小脸却是纹丝不动,任凭钱无病有些粗糙的手指在她脸庞上划过。
“走吧!我们回家!”
钱无病牵起她的手,微微笑了笑,朝着雨丝深处的长巷走去。
……
“扶桑刀利!”
“我知道!”
“扶桑金多!”
“我知道!”
“我都想要!”
“我还想要呢?”
王岳眼皮子都不抬的对着老代王说到:“要什么对你媳妇儿说去,和我说有个屁用啊!”
“哎哎哎,你这老货,说话凭点良心成不,咱们这算是亲戚了吧,亲戚不就是应该互相关照的么,没看见我那毛脚女婿又带了这么一大帮分食的来了么,这胳膊肘儿可不兴往外拐的!”老代王理所当然的说道。
“就叫起女婿来了,真是个老不要脸的!”王岳讥笑道:“账目你媳妇儿那里也有一份,应该分给你们代王府多少银子,我可一两都没少!”
“就是看到了我才这么说啊!”老代王有些痛心疾首:“这个钱无病,办事太不靠谱,那么多银子,都砸在东番那个不毛之地去了,若不是我老婆女儿盯着,没准我代王府这一份都悬乎,对了这账目得做两份,一定得做两份,一份咱们自家看,一份送到宫里头去!”
“这个还用你教,你当我这么多年活到狗身上去了?”王岳自傲的扬起头:“都做的妥当了,能抹的都抹了,要不然,单凭咱们一只船队,一年赚这么多银子,哪怕宫里有着份子,也会放心不下!”
他笑了起来:“只不过,咱们这船队往外面这一跑,倒是有些人叫苦连天,说咱们霸道,前些日子,我还听说有人琢磨着上几分折子,说什么咱们这船队是‘与民争利’什么的,不就是咱们赚得多了他们没的赚了吗,这点心思,谁不知道!”
“说道这个,还是无病孩儿有眼光,早早将这买卖和宫里扯上关系,这些人就算要攻击咱们,也投鼠忌器!不过,暗地里他们搞些小动作,也着实惹厌!”
“这些事情,不用多操心!”老代王虽然以贤良著称,但是,也不是拘泥不化的人物:“这银子到咱们手里,可比落在那些蠹虫手里不知道能多办多少事情,别的地方我顾不了,我大同军镇,多少城池要修缮,多少士卒要粮饷,多少百姓要周济,这都是花银子的事情,问他们要,他们能给吗?锦衣卫指挥使,这么杀气腾腾的名号,总不能是谁都可以欺负的软脚蟹吧!”
“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好!”王岳点点头:“无病孩儿这不是带了一群帮手来了么,想从咱们这里分润点好处去,光是拿点银子出来可不成,过两天,让这帮小崽子,折腾折腾那些眼红的家伙,反正打了小的,在京城的那帮老的可不会善罢甘休,让他们尽情去折腾!这恶人,不能让无病去当!”
两个老人,在秦淮河边慢慢走着,旁人看起来,就是闲聊一般,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短短的几句,就决定了多少家的兴衰。
“丫头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做,就算将他们小两口凑在了一起,这名份上也是个问题,你总不能拿我无病孩儿在火上烤吧!”
“随她的心意,这郡主,做不做有什么打紧的,你当我说的客气话啊!”老代王看了王岳一眼:“实在不成,让王府里报个病故上去,丫头这辈子没享受到做郡主的好处,难道在这事情上,还让个郡主的名分拖累她不成!”
“你当初就不该认她,让她在外面逍遥自在多好!”
“我不是想补偿他们娘俩的吗?谁知道有今天呢,好了好了,不和你说了,我到了,进来坐会不?”
“不用了,你还是和你媳妇儿去商量打算拿多少嫁妆出来吧,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咱们家无病可是见过银子的,别弄的那么孤寒!”
“做梦!”老代王眼睛一翻:“先让钱无病拿一百万的聘礼来再说,这么又聪明又漂亮,还能当贤内助的老婆,他小子哪里去找?”
……
钱无病到了南京,或许,没有多少人关注,钱无病也不希望引起别人太大的关注,不过,该知道的人,总归是知道的。
昔日号称“天下首富”的沈百万沈家,虽然几经波折,如今已经破败,但是沈家发家的门路,却是江南这些大家族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乡野百姓传闻沈家是有聚宝盆,才会有这令人咂舌的财富可以取用,但是,真正知道内情的,都知道,沈家之所以发家,那是因为海贸。
如今在江南,家产十万余银的,不过是称之为小富,中富动辄数十万到百万银以上,而能够称之为豪富的,无不家产在百万以上,而这些称之为豪富的,除了庞大的田产和各种买卖以外,海贸基本上已经成了他们家族的重要财富来源,四海船队兴盛起来,利益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就是他们。
有了庞大的财富,当然要会使用才成,官子两个口,指望官家关照自己,还不如自己就是官家。这些豪族在修桥铺路沽名之余,也没有忘记拿出银子来,资助那些贫寒学子,而这些贫寒学子一旦科举出头,成了朝廷官员,对昔日恩主的照顾自然会不遗余力,至于家族内的子弟,他们更是不遗余力的培养,就这样,一代两代三代,几代人下来,这些豪族在江南,俨然已经是庞然大物,其利益关系从综复杂仿佛一张大网。
而这张网,就是王岳都不敢轻易去触碰。
但是,如今敢碰的人,从北京千里迢迢的来了,一场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在这烟雨濛濛的江南,即将悄悄的展开。
496。第496章右佥都御使
陈静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使。
这是一个文文静静的中年人,年近不惑,收拾得十分清爽,在南京六部及各大衙门里头,像这样年纪的官员,除了兵部以外,实在是不多见。众所周知,南北六部,在南京的,除了兵部因为掌管南直隶以及南京的防务,还有些实权以外,其他的衙门,基本上的给北京退下来的那些官员养老的,一帮子胡子花白的老头中间,出现这样一个年富力壮之辈,一般来说,不是他犯了过错,就肯定是另有所图了。
虽然是养老之地,但是在这里混上几年资历,再走门路被调到京中或者干脆直接外放,也不是不可能的,陈静文无疑就是走的这样的路线。短短的十多年间,从一县主簿到一道监察御史,然后到如今的右佥都御使,他几乎走完了大多数人一辈子能够走的路,对于一个出身贫寒的学子,他不容得他不骄傲。
但是,他的志向并不仅仅在于此,在这暮气沉沉的地方,又怎么能是他发挥才能的地方,天下之大,可不仅仅指这江南一隅,这里,只不过是他陈静文的一个歇脚的地方,他也只不过是一个过客,天子脚下,金銮殿上,那才是他发挥毕生所学的地方。不过,若是在这里也能做出点成绩来,对于他的仕途,无疑也是极有好处的。
所以,陈静文几乎是南京都察院里最活跃的一位官员,犯在他手下的那些贪官污吏,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久而久之,他居然有了一个“陈青天”的名号。而陈静文也对得住这一个名号,除了他是南京都察院里最活跃的以外,他同样也是南京都察院里最清廉的一位,其持身之正,束己之严,哪怕是那些被他拿下的贪官污吏,在咒骂他矫情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对付这个人,银子根本没多大作用,他就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如同往常一样,陈静文从衙门里悠悠哉的走了出来,案牍劳顿了一天,这个时候,几乎是他最惬意的时刻。顺着衙门外的长街走过去,走不了几条街,便是一个菜市场,这下午的蔬菜和上午那些刚刚采摘下来还带着露珠的蔬菜,价格自然是有区别的,回家的途中,有时候他会捎上几把青菜,或者买上几个铜板的女儿最爱吃的糖豆,然后回家一家人其乐陶陶,这几乎成了他的日常。
脑子里还在翻腾白日里那些卷宗上的事情,他强制着将这些东西从自己脑海里赶了出去,应天府的丝绸价格跌落两成和这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可没有多大关系,那些卖菜的老农可不会因此少收他几个铜板。
“陈大人,割斤鲜肉呗,算是小的孝敬你的!”路边一个屠户笑呵呵的朝着他打着招呼,他微笑的摇摇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这屠夫他不记得名字,不过,好像是因为城里那些锦衣卫,征市肆门摊税的时候,他给这些贩夫走卒们说了话,这市肆门摊税收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才轻松了一些。
这事情他根本就没记在心上,不过,这些贩夫走卒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他在其中为他们说了话,每每见到他,都要提孝敬二字,他都有些过意不去。难道这些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他陈某人的规矩么,凡是认识他的人,他可不会照顾他们的买卖。
“来一包糖豆!”那个在街角卖糖炒豆子的老汉还在,他走了过去,从怀里摸出四个铜板,虽然这四个铜板一包的糖豆,略略有些昂贵,不过,想想女儿那天真无邪的笑脸,他觉得非常值得。
油纸包好的糖豆揣在怀里,卖糖豆的老汉,额外给他送了一个铜板的糖豆,这个他倒是没拒绝,照顾了这老汉这么多次买卖,送一点点,优惠老主顾,也是情理当中,若是这也拒绝,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陈大人!”掉头要走的时候,有人叫住了他,他回过头来,不认识此人。
来人笑了笑,朝着那高高招展的茶幡下的铺子指了指:“还真是陈大人,我家少爷说了,若是小的没认错的话,就请陈大人过去歇歇脚!”
“你家少爷是谁?”陈静文皱了皱眉头,他很不喜欢这样的“偶遇!”
这个似乎是仆役的人,笑了笑,不张扬也不谄媚:“说起来咱们少爷还和陈大人有同窗之谊,陈大人稍稍移步,不就知道了吗?”
这里的茶楼,好吧,说茶楼那是粉饰,充其量这就是一个茶铺子,临街的铺面一家人打理的,这里不是什么高档的场所,自然也不会有多贵的茶水,陈静文摸了摸怀中的钱袋,估计自己应该付得起茶资,迈动脚步,随着这人朝茶铺走去。
“陈大人!”进门陡然一暗,不过,那靠窗处站起来朝着他打招呼的身影,似乎有些熟悉。
“呵!”他哑然失笑,原来有些狐疑的心思重新放落心中:“是子文,怎么你也会到这种地方来,难道是山珍海味吃腻了,特意来这里清清肠胃的么!”
微微有些发胖的中年人笑了起来:“他们说你每日里从衙门里这般走着回家,我还不信,今日看到了,这才相信,你说这到哪里说理去,你好歹也是四品大员啊!”
那个仆役说两人有同窗之谊还真没有说错,当初陈静文在徐家家塾,这一位可没少欺负他,只不过后来两人一人接手了徐家全盘的生意,另外一人却是在科举出头中了举人,这才两不相扰。儿时的那些纠葛,自然影响不到两人之间的交情,尤其是徐家在他的仕途上,没少出力,这一点,陈静文还是很感激面前这个人和他的父亲的。
中年人姓徐,叫徐子文,据说他们徐家和魏国公徐家,还有着亲戚关系,不过魏国公府有没有承认,就不知道了,反正每年徐家送进魏国公府里的年节礼物,冰炭孝敬,那倒是很多人都见过的。
“做官做成你这个样子,我都寒心啊!”徐子文打工招呼,也不文绉绉的喊他陈大人了,“要不我给我侄女送到应用的到你府上去,别瞪眼,我知道你这臭脾气,我疼我侄女儿,和你可没一文钱的关系!”
“各人各人的活法!”陈静文翻了翻白眼:“你若是不想害我,就不用搞这些了!”
“我知道,你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这浑身铜臭味的,都不敢在你身边多呆!”徐子文笑嘻嘻的,一点都不以为意。
“你今天是特意在这等我的吧!”陈静文喝了一口面前的茶水,摇摇头:“有话就直说,你知道我的脾气的,若是一些违背我本心的事情,那就不要开口了!”
“果然是将来要出阁入相的人,一眼就看穿了我这点心思!”徐子文伸出大拇指:“我们徐家,将来还指望着陈阁老能眷顾一二的,哪里敢坏了你的修行,你放心,不是就你心中装着这黎民百姓的,咱们徐家也不是为富不仁的人,咱们心里头,也是有着诸位乡亲街坊的!”
陈静文笑了,这话他可不大相信,尽管他是也受了徐家的恩惠,但是,这种话,对于一个在官场混了十多年的人来说,能当真听吗?
“你说来听听!”
“应天府这个月生丝的价格,下跌了几乎三成,这个你知道吗?”徐子文挪了挪身子,靠前说道。
“有过耳闻!”想想白日里看到的卷宗,陈静文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谷贱伤农的道理,我想不用我说了吧!”徐子文说道。
“每年都这个时节,这生丝的价格,都有些波动的吧,市面上秋熟粮食价格还要跌几分呢?”
“但是,若是这不是市面上自有的行情,而是人为的操纵呢?”徐子文咂咂嘴:“这事情,我也有几分私心,谁叫咱们徐家家大业大呢,不过,你们都察院不就是专门管这个的吗?”
“你是说,有朝廷官员牵涉其中,打压这生丝的价格,从中牟利?”陈静文严肃起来。
“不光是生丝,这药材,硝石,还有糖霜,今年的行情可都差的要死,尤其是糖霜,估计到了明年,咱们应天府的人想吃点甜食都为难了,这样的价格,没人会再做了,比起往年来,连往年一半的价格都没,不过,我徐家没这买卖,倒是不怎么关系,我关心的是这生丝!”
“这价格跌了,不是对你更好,比起往年更低的价格收购生丝,徐家可是自己作坊的!”
徐子文摇摇头:“要是这样,我还来找你干什么,这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哪怕咱们这些本分商人,用市价买,人家也未必敢卖给咱们!”
“是谁?”陈静文一脸慎重,连徐家这样的豪族,都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插手此事的人,背景靠山可想而知。不过也是因为如此,他的斗志更加熊熊燃烧起来,这样的大老虎,若是倒在他陈静文的手里,那不用怀疑,不出月余,他陈静文的青天之名,便会响彻大江南北。
“问问他们!”徐子文朝着街面上指指,那边,两个飞鱼服的锦衣巡街校尉,正从街道那一边走过来。
497。第497章左佥都御使
这事情很好查,甚至不用动用徐家的资源,单单都察院派出几个人,街头巷尾一打听,再找些个这些行当里做熟了的商家一问,陈文静就知道徐子文并没有诳他。
既能为这些无辜百姓仗义执言,又能还恩主家的人情,而且,事情一旦做好,还能扬自己清名,这样的好事,陈文静怎么能放过。
不过,陈静文很是很小心,官场沉浮这么久,他知道哪些事情能碰,哪些事情不能碰,他是清廉,是想做事情,但是他脑子并不糊涂,脑子不清白的人,在县城这个级别的官吏中,或许有不少,但是,到了府城这个级别,那就极为罕见了,至于能够做到四品,还愣头青一样在官场中横冲直撞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这样的人,不是倒在他的对头手里,就倒在他的同僚手里,决无例外。
其实,陈文静还是出生得早了一些,再过个三二十年,大明朝还真的有这样一个奇葩,海瑞海刚峰,可惜的是,陈文静并不是海瑞,他挺在乎自己头上这顶官帽子的。
顺着锦衣卫的线查下去,很轻松的就找到了源头,锦衣卫他倒是真不怎么在乎,但是,这锦衣卫后面的庞然大物,可就让他有些感到棘手了。
四海楼!这一切都是四海楼搞的鬼?
他似乎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锦衣卫有参加在其中。锦衣卫嘛,这个他倒不担心,一纸弹劾上去,然后朝中找几个同年清流声援一下,锦衣卫也就那么一回事,内阁不向着他们这些文官清流,难道还向着他们不成。还真以为眼下的锦衣卫是太祖年间的做派了,哼!但是,这四海楼似乎牵涉到了镇守太监王岳,这事情就有些不大好办了。
是的,陈文静忌惮是王岳,所谓县官不如先管,既然他在南京任职,这个镇守太监,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不要将所有的官员都想得那么有节操,前几年刘瑾当道的时候,这天下争着上杆子巴结刘瑾的还少了去了?宦官们性子阴狠,睚眦必报,弹劾锦衣卫胡作非为是可以,但是将王岳捎带上了,陈文静自问,这后果怕是有些他承受不住。
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小小的试一试,看看王公公的动静。陈文静微微笑了起来,徐家不是看不过去么,那就,先闹一闹吧!看看王公公的反应再决定如何做!
趴伏在案前,陈文静提起了笔。
“这是谁又犯在陈大人手里了?”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人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陈静文头都没抬,这么慎重对待和王岳有关的事情,多少他也是吸收进来的这人的教训,得罪了刘瑾,然后在黑牢里转了一圈出来,还这么活蹦乱跳的主儿,实在是不多。
“搅乱市价,囤积居奇?”来人看了看他落在纸头上的几行字:“你终于也是闲的无聊了,连这种事情都管起来了,这些事情,应该归应天府衙管吧!”
“这事情,应天府衙可未必敢管?”陈文静淡淡的说道:“应天府敢管锦衣卫的事情么?”
“锦衣卫啊!”来人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很难说这表情是什么意味。
“对了,伯安,要不要凑凑热闹,好歹我们二人,是这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都察使不是都打趣说我们两人是这都察院的哼哈二将么?你以前和锦衣卫这帮人打过交道,多少也算是知己知彼了!”陈静文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这人。
这是今年调到都察院的左佥都御使,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公子王守仁,此人先前在南京吏部做主事,后来因事获罪,押解到京师问罪。后来不知道此人走了谁的门路,刘瑾一倒,居然脱罪不说,在外面转了一圈,居然又回到了南京来了。不过其父也从京师调到了南京,大抵是受了他的拖累,两父子为了避嫌,他于是从吏部调到了都察院。
经过了这一番事情的王守仁,似乎终于消停了许多,每日里到衙门来,要么就是手拿一本经卷,一杯清茶混到天黑,要么就是找些相熟的,研究些学问上的东西,一副消沉模样。
陈静文自然不会鄙夷他的行为,只不过,他始终认为,这官员吃着朝廷的俸禄,总应该在其位谋其政,就这么虚耗时日,尤其是这位曾经敢为不平事和当场巨宦叫板的同僚,这样消沉,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我哪里是和他们打交道,明明是被他们一铁链子锁着进京好不好!”王守仁摆摆手,似乎饶有兴趣:“说说,怎么回事情,能恶心一下他们,听起来似乎不错!”
陈静文理了理思路,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都察院可以都察百官,但是,锦衣卫并不在这百官之列,他能做的,也不过是拿“弹劾”说事,只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多少就有些大了,堂堂四品右佥都御使的弹劾,总不能那么不值钱,逮个百户千户的也写进奏折,这起码也是要弹劾南京镇抚司衙门的同级官员。他可没有个做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能有给他分担下压力,那当然最好不过。
“是风闻?”王守仁听完,微微点了点头。
“不算是风闻了,我也派人查实过,均是属实!”
“哦!”王守仁摇摇头:“这么大的事情,说起来,应该是怨声载道才是,我怎么好像没听到多少传闻?”
“这帮锦衣卫威逼恫吓,无所不用其极,凶神恶煞一般,苦主们哪里敢声张,尤其是他们对的,大多数是这市井小民,对于官绅,他们还是没有那么大胆子骚扰的,积沙成塔,每人盘剥一些,累计起来数量就大了!”
“这个,先等等,我得查问清楚再说!”王守仁点点头,既不同意也不反对,“若是真的属实,这折子,就算咱们两人联名的,到都察院这么久,难得做一次正经事情!”
“我也没打算眼下就这么递折子上去!”陈静文笑了笑:“伯安你看我是那么鲁莽之人么,不过是先拟的草稿而已,伯安你尽管派人去查问,你我齐心,毕竟给这应天百姓还一个公道!”
……
王守仁今天离开都察院特别早,不过也没有人过问,南京各大衙门里的做派,基本上就是这样,衙门里有人办事就行,尽管,衙门里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办。都察院的都察使,十天半月在都察院衙门看不到人影的事情,也是有的,在这里,你要做事,没人拦着你,你要偷懒,也不会有人拦着你。
陈静文说的事情,他还真有点感兴趣。当然,不是为了锦衣卫的恶名,而是因为这事情,涉及到了四海楼。
相对于一直没机会进京师任职的陈静文来说,王守仁的消息,要稍稍比他灵通一些,至少,他知道四海楼是有着皇商的名头的,既然有着皇商的名头,那么这么败坏皇家声誉的事情,就这么堂皇而之的被锦衣卫干出来,要么这锦衣卫的指挥使对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实在是不满意,不想干了,要么就是这其中另有玄虚。
锦衣卫如今的代指挥使钱无病,和他还有些渊源,准确的说,他王守仁还欠他那么一点小小的人情,而王守仁自诩自己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光的,若是那钱无病真是凶横残暴,其蠢如猪,那也担当不起他为对方赠的字。
眼下这事情,王守仁有两个判断,要么就是锦衣卫的人,瞒着上面在下面胡作非为,如果是这样,也不用这么麻烦的弹劾,直接给钱无病一封信,这些胡作非为的家伙,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当然,顺便他也算是还了这个小小的人情。
如果不是上面这个情况,那么,估计就应该是四海楼的经营策略了,王守仁很好奇,究竟这四海楼是用的什么法子,能够压低这市价而又不让这些商人们到处鼓噪。嗯,这点可以确认,若是商人们闹起来,只怕南京城里早就满城风雨,而他也不用从陈静文嘴里才得知此事了。
嘴上说的天花乱坠,说什么关心民生,爱惜百姓,这些东西王守仁不信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多少实惠,那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的时候,善政未必真的就是善政,而恶政,也未必百姓不喜。就如同锦衣卫,恨他们的,恨不得将天下污秽的词句全部加在他们身上,但是,公正的看来,锦衣卫虽然不时有做过头的地方,但是,对于朝廷,对于社稷,他们也并非全然一无是处。
至少,王守仁就知道,在军中,多有军前效力的锦衣卫,在边陲干着最危险的活儿,更有隐姓埋名,深入大漠蛮荒,为朝廷打探军情的锦衣卫,他们用性命换来的情报,成为将军手中,内阁案头决断的依据,这些人,也许死在异乡他国,他们的身份都不为人知,但是,谁又能否定,他们全部都是大明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呢?
所以,王守仁决定亲自去看看!去看看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当然,他不会想陈静文那样,派几个人出去,随便找几个人问下,就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心。
扬手招过一顶停在街角的青布小轿,他钻了进去:“去牛市,四海楼!”
498。第498章皆大欢喜
早就听说过牛市的繁华,但是,王守仁也仅仅是听说而已,亲身到此,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四海楼的存在,大量商人出没于此,同时,也带动了牛市周围的消费水准,在同道面前消费一掷千金,无疑是最能体现自己实力的一种做法,于是,各种高档的青楼酒肆茶铺应运而生,虽然晚上这里比不上十里秦淮的纸醉金迷,但是,白日里,比起秦淮河两岸,这里却是稍胜一筹。
王守仁在距离四海楼半里地的一处酒肆前下了轿子,没办法,所有骑马的,坐轿的到这里就算到了地儿了,剩下的路程,得自己一步一步的走过去。经历了数次将这这不甚宽阔的街道堵塞得水泄不通的事情之后,如今四海楼立下了这个规矩,这一点,倒是和后世的步行街,有些类似了。
王守仁不紧不慢的在这繁华喧嚣的街道上走着,放眼四周,街上的行人几乎都是和他差不多打扮的人,青衫道袍之类的,偶尔有几个穿着浮夸,浑身披金戴银的,一看就是恨不得将全身家当都穿在身上的暴发户,王守仁很敏锐的发现,就是街边这些铺子里的伙计,看着这几个人的时候,眼中露出的都是一丝鄙夷的神色。
是的,鄙夷!
王守仁微微笑了起来,能在这里开铺子的,想必都是有些底蕴的,看着这些人做作的显摆模样,似乎鄙夷一番也是正常的,真正的富翁大豪,哪一个不是低调奢华,也许,一套看起来不起眼的褂子,就能比这些暴发户全身的零碎加起来还要值钱,这些人,还真没什么显摆的。
进入四海楼的大厅,王守仁找了一方靠着窗户的椅子坐下,足足可以容纳上百人之多的打听里,这样的桌子很多,乍一看,有些纷乱的感觉,但是待到坐下以后,王守仁发现,这些桌椅摆放其实还是很有学问的,无论哪一张桌子,似乎都可以一览无遗的看到大厅中间那个小小的方台,而若是有人在这方台上发布什么消息,丝毫不担心这厅里有人看不到他。
“盛惠纹银二两!”一壶清茶,几盘小点心送了上来,训练有素的仆役,笑着对王守仁说道。
王守仁噎了一下,二两银子,一般的酒楼都可以吃上一桌中等的席面了,这点茶水点心,这也忒贵了一点了吧!
大概是看出王守仁的犹豫,那仆役笑着解释道:“这位员外,这二两银子,可不是这茶水点心钱,茶水点心是咱们楼里免费赠送的,不过是入门费而已,您是做大买卖的人,很快您就知道,你这银子花的值不值得了!”
将银子丢给仆役,王守仁摆了摆手,既然都是这规矩,他也入乡随俗,二两银子,虽然有些肉疼,但是也还承受得住。
低头喝茶,厅子中间的方台,蹭蹭蹭的走上了一人,站在上面,大声喊了一句:“景瓷一船,青花玲珑瓷百对,叫价壹万贰仟两,当日交割,有意者丁丑桌详谈!”
王守仁抬起头来,只见方台上那人,又将这话,重复喊了两遍,然后才回到自己的桌子,想必,那就是丁丑桌了!
“这个呆逼!蠢的一逼吊着!”身后传来一句嘟哝声:“还壹万贰仟两,八千两都未必有人要,天天浪费银子在这里吆喝,真是人傻钱多!”
王守仁笑了起来,这骂人的话,他听的亲切,在南直隶,骂人蠢货常常就是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