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贝州,清河城东,韦府。
韦挺的府邸与普通校尉的府邸相比,规模相对要开敞一点,大概有六间房。
虽然他本人并不希望在清河县受到这样的待遇,但清河县的县令和车骑府的都尉还是这样给安排了,想来它们也是知道这李世民将他安插到这里的用意。
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的韦挺靠在床边,手中端着一碗李柔刚刚送来的粥,眉头略有喜色。
“柔儿啊,真是没想到你常年身居宫廷,却还有这样的手艺。”
床边坐在椅子上的李柔已是换回了女装,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梨花长裙,镂空的花边上镶嵌着金色的花线,勾勒出的梨花很立体、真实。
一头青丝高高挽起成髻,其中几率垂下落到香肩两侧,给本就长相极为精致的李柔又增添了几分仙气。
李柔听得韦挺的夸奖无奈的摊了摊手。
“韦叔真是太抬举我了,在宫里这么多年,你若说武功的话,我还能勉强证明一下自己,可若说这做菜,我可真是一窍不通。”
韦挺一愣,然后有些莫明的道。
“那给我调理身体的方子是哪儿来的?我们韦府应该没有这样的人啊。”
听得这话,李柔不由得心中暗道,又被这王八蛋装了一把好逼。
“那个哑巴的弟弟给的。”
韦挺闻言回忆了一下,才是想到。
“啊,杨萧是吧。”
李柔筋了筋秀鼻,不屑的道。
“对,就是那个神棍。”
韦挺见李柔的样子,不禁大笑起来,这可以说是他认识这位小姑娘后,第一次见她对一个男人这么上心,虽然韦挺不知道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柔并不讨厌杨萧。
想到这里,韦挺也没有继续谈杨萧的事,而是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我之前交代你的事,查清楚了吗?”
李柔闻言,也是严肃了起来,出门左右看了看后,关上了房门,这才是低声的回道。
“嗯,那东西应该就在张家村后的阴魂山上。”
韦挺沉默了片刻,许久之后才是低声说道。
“柔儿,这件事先不要声张,我先把它报上去,若是得到允许,我们便去取那东西。”
李柔表情凝重了一点,但还是点了点头。
“对了,除了要准备的东西之外,你还要去帮我找两个人,如果没有他们,估计就算我们找到了东西,也很难活着将它带回来。”
李柔一惊。
“找谁?”
韦挺随手交给李柔一张字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名字。
“这……好,我这就去办。”
说完李柔就离开了韦挺的房间。
韦挺望着离去的李柔,心中不免一阵的酸楚。
“哎……如果建成还在,就好了。”
……
杨萧师徒于中午这个早已迟到了三四个时辰的时间赶到了孙家食铺,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孙家食铺并没有开业。
走进去之后杨萧才知道,孙嫂为了让杨萧好好的休息一天,才没有开门,这弄的杨萧还是极为感动的,不过即便这样,杨萧还是没有逃过张嫂的白眼。
“你小子还知道来啊。”
杨萧刚想说话,钻了一宿坟地的赵六却站了出来。
“张嫂,师父昨天是为了考验我才弄那么晚的,你就别怪他了。”
张嫂一愣,然后看了看杨萧。
“收了?”
杨萧无奈的摊了摊手。
“这小子还行,就收了吧,也省得我们店里老缺人手。”
孙嫂笑了笑看了看杨萧,又看了看瞬间小了自己一辈的赵六,高兴的点了点头。
张嫂也是拍了拍赵六。
“好,既然人都来了,那我们就开门吧,上午耽误的生意也该找回来了。”
杨萧一听这话,顿时一阵头晕,于是马上给喊停了。
“停。”
“师父怎么了?”
这可是赵六学徒的第一天,正是最亢奋的时候。
杨萧想了想,这样的日子不能再继续了,于是出声说道。
“姐,我觉得我们孙家食铺不能再这么开下去了,我们需要改革。”
孙嫂一愣表示不明白杨萧的意思,而身边的张嫂和赵六也不太明白。
杨萧想了想,简单的组织了一下语言。
“张嫂,我们孙家食铺现在的营业额是多少?”
张嫂一愣。
“营业额?”
杨萧反应了一下。
“就是每天能卖多少钱,赚多少钱,食物成本和人工成本是多少。”
张嫂还是有些蒙,但大概意思是明白了,想了一会才说道。
“自从开卖‘老燕京炸酱冷淘’以后,我们基本每天都能卖掉100碗,收入是1000钱,也就是一贯。”
“至于其他的菜,我们以前还能卖一些,但自从有了这冷淘,就很少有人吃了。”
“所以除去料钱以及我的工资,孙嫂的店一天大概能赚到500钱左右。”
杨萧点了点头,他知道,孙嫂的店以前基本每天也就能赚100钱,而且还是在夏季。
等天冷了,冷淘卖不动的时候,那时的营业额更是惨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看到了巨额利润的张嫂,才会逼迫杨萧去拉面,毕竟过了这段热的天气之后,就算杨萧的冷淘再好吃,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生意了。
杨萧想了想,然后看了看墙壁的四周,并没有类似于现代的菜谱,于是问道。
“张嫂,我们店除了冷淘以外,还卖什么?”
张嫂基本都没有想,顺口就说出了十几种,可见其对报菜名这种业务有多么的熟练了。
不过这些词汇落到杨萧的耳中就有些老掉牙了,烧土鸡、拌青豆菜、清炒厥菜等等,都是一些浅俗易懂的菜名。
杨萧半路喊停了还在想菜名的张嫂。
“行了张嫂,你说的这些菜,我们以后一个都不卖了。”
张嫂、孙嫂和赵六都是一愣。
“那我们卖什么?”
杨萧笑着道。
“冷淘啊?”
“只卖冷淘?”
杨萧点了点头。
“对,暂时就只卖冷淘,不过……”
张嫂三人都是来了兴趣,他们三个都知道,杨萧这脑子里装的东西都很新奇,谁知道这家伙又想出了什么鬼点子。
“不过什么?”
杨萧见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却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让张嫂和孙嫂坐在椅子上等着,然后喊过赵六,便钻进了厨房。
……
片刻之后,只见赵六学着酒楼里店小二的模样,手中端着一个大托盘走了出来。
“二位客官久等了。”
说着赵六将托盘放了下来,只见圆形的托盘中,中央摆着一只青瓷碗,碗中已经放好了刚刚过了冷水的冷淘。
接着在其四周围着青瓷碗摆放了八个小瓷碟,其中一个瓷碟中放着炸酱,六个瓷碟中分别放了葱丝、胡萝卜丝、黄瓜丝、银耳丝、芦蒿和藕丝。
至于这最后一个碟子里,则是一些碧绿色的酱汁,这东西孙嫂和李嫂并没见过。
然而,还没等他们问,便是见到那赵六突然大声朗诵起了诗句,而且每说一句便将一种食材倒入碗中,在倒入食材的时候,还故意让那瓷盘和瓷碗碰撞一次,那种当当的碰瓷声非常的清脆,并不厌耳。
清河春色好,缓步孙家移。
夏浪热如虎,冷淘解温宜。
槐叶初新装,水转浪花词。
风翻吹槐树,惟有冷淘情。
PS:大纲和细纲大致完成了一大部分,今天开始加更,每天保底两更,早9:00,晚上8:00,不定期会爆发或者3更,希望大家收藏之余再砸几张推荐票,谢了。
第十八章 改头换面
其实在现代已经有很多饭店会提供一些这种服务了,特别是一些卖东北特色菜肴的饭店,更是花样百出。
记得有一次杨萧在一家东北及其有名的土菜馆吃饭时,当时他点了一道铁锅焖鱼。
那条鱼很大,在他们饭店的价格也很高,以当时的菜价大概是300元左右,虽然味道并不是很好,但他们上菜的形势还是让杨萧大吃了一惊。
因为那道菜居然是由人,用八抬大轿抬来的,当时他们口中就喊着“上硬菜了”。
然后将菜抬来,又及有节奏的念了一些有趣的东北话,具体杨萧也没太记住,只知道在他们的口中,他们这些用餐的人居然都变成了“大姑和大姑父”,来他们家串门,所以给俺们上的硬菜。
杨萧知道,大唐是一个及其崇尚诗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知道出了多少有才华的文人墨客,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等等,不胜枚举。
因此,杨萧则是将宋代陆游的《春日杂题》中的一段,改编成了一首质量并不过关的打油诗,这样在上菜的时候念出来,瞬间便提高了这冷淘店的档次。
张嫂跟李嫂傻傻的感受着赵六全新服务,虽然感觉很二,但绝对算得上是一种新潮的享受。
“可以吃了吗?”
张嫂懵懂的看了看杨萧,又看了看赵六。
杨萧笑着点了点头,这张嫂才是细致的搅拌了一下,然后吃了一口,然而就因为这一口,张嫂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孙嫂见状也来了兴趣,然后又从筷笼里抽出了一双竹筷,挑起一口吃了进去,接着那表情也和张嫂一样,愣在了那里。
“臭小子,你这身上还有多少绝活啊,这里面放了什么,简直比之前的更好吃了。”
张嫂说完,孙嫂也是一个劲的比划着,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感受。
杨萧笑了笑,便将那个还沾有绿色酱汁的瓷碟递给了张嫂。
“这是青槐树的树叶制成的青槐汁。”
张嫂与孙嫂顿时了然。
“啊,原来是青槐树的树叶,我就说这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呢,真没想到,这冷淘只是加入了些树叶的汁料便如此美味,还真是……”
张嫂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赵六笑着给打断了。
“张嫂,当然没这么简单了,这汁料里还有别的,是师父自己调出来的。”
张嫂白了牛逼哄哄的赵六一眼。
“又不是你做的,你牛什么。”
孙骚和杨萧见赵六被说的样子,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在惊讶过后,张嫂则有些郁闷了。
“我说小子,你这冷淘的味道确实不错,但看你里面加的配菜和酱汁,成本也太高了一点啊,若是卖10钱的话,我们也没多少利润了。”
杨萧闻言点了点头,然后伸出了两根手指,低声的道。
“这就是我要改革的第二点,品质与价格。”
“这样一碗冷淘,我的定价还是保守一些,100钱一碗。”
张嫂三人闻言顿时惊得站了起来。
“什么,100钱?”
杨萧尴尬一笑。
“是啊,毕竟我们这里不是县城,人均收入还是有限的,100钱虽然不是很高,但都还吃得起,就不要再高了,你们也不能太黑了是吧。”
张嫂见杨萧为难的样子顿时升起了一种想敲他一棍的冲动,大声的道。
“是太贵了,谁会花100钱吃一碗冷淘啊。”
杨萧这才是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又狡猾一笑,同时目光看向了孙嫂。
“姐,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
孙嫂对杨萧可以说是及其的信任,并没有掖着藏着,想了想便伸出了五根手指。
“500钱?”
孙嫂摇了摇头。
“五贯?”
孙嫂又摇了摇头。
杨萧见状,眼角都是乐开了花。
“不会是五两白银吧。”
孙嫂笑着看向了自己的这个弟弟,从腰间掏出了一个小布包,直接递给了杨萧。
杨萧打开一看,顿时眼睛就直了,因为这真是银子,一大块结结实实的,这还是杨萧第一次见到这在古代流通了两千多年的东西。
在大唐千钱等于一贯,而十贯才能换一两白银,也就是说孙嫂手中这五两银子,等于五万钱,这在大唐的平民百姓手中,绝对是一笔巨款。
张嫂见孙嫂把这钱都交给了杨萧,顿时就要去抢,但杨萧怎么会让她得逞。
张嫂一下落空便去游说孙嫂。
“孙嫂,你真打算让这小子乱来啊,那可是你的棺材本啊。”
孙嫂笑了笑,示意自己相信杨萧,张嫂见状,也不能再说什么,就嘱咐杨萧别乱来。
杨萧自然知道张嫂是一片好心,然后拍着胸脯说道。
“放心吧,剩下的就交给我吧,这几天你与我姐就在家里学习拉面和炸酱就可以了,这几天孙家食铺停业。”
张嫂也已经习惯了杨萧这样子,懒得再理他,只问了句。
“那什么时候开门卖你那贵的要死的冷淘啊。”
杨萧算了算日子,片刻之后眼中露出一丝狡猾的目光。
“下一个赶集的日子,就是孙家食铺称霸张家村冷淘界的日子。”
杨萧的话说的及有激情,可是放在张嫂他们眼中就跟二逼没什么区别。
当然会称霸了,因为张家村就你一家卖冷淘的。
……
武德九年七月,今天的天气相比于往日,似乎更加的清明了一些。
寅时三刻的太阳已经挑起了老高,借着日出的余晖,每月两次的张家村集市如往常一样揭开了它喧闹的面纱。
村东头几百米的土路上商贩云集,各种商品的叫卖声,还价声,此起彼伏,虽然杨萧不知道唐鼎盛时期的长安西市究竟是什么样,但张家村的东市,也的确算是人头涌动,热闹至及了。
然而,相比于东市的喧闹,孙家食铺的门前却略显冷清,除了门前招牌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绢布挡住了招牌之外,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不过就在人们还在为集市的各种新奇的东西而迷惘究竟要如何选择的时候。
新的孙家食铺却拉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只见杨萧和赵六,居然将店面上的整张外墙,都拆了下来,露出了里面的“新装”。
PS:求推荐、求收藏、求书评。
第十九章 第一位客人
杨萧拿到孙嫂的那五两银子之后,可以说是将刚刚翻新不久的孙家食铺又再次翻新了一遍,而这次翻新可以说是大刀阔斧,能动的地方他都给动了。
第一个就是孙家食铺的名字,杨萧觉得实在是太土了,于是再不动根本的情况下,杨萧将其改成了“孙家食舍”,一字之差,却显得书香味极浓。
至于门面,杨萧则是在原有的的基础上将正面的木墙全部拆掉,将原本的单开门扩张了一倍成了双开门,门边则安装了两扇镂空的雕花木窗。
站在远处去看孙家食舍,显得特别的典雅,这与对面的王家食铺一比,就好比书院与草堂,那边只是面积大罢了。
完成了门面的装潢,孙家食舍的内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店内的装潢,为了让店内看起来光洁明亮,杨萧基本上都是选用了颜色略浅的木材,不但铺设了简易的地板,还将桌椅都翻新了一遍。
而且杨萧还在店内的墙壁上挂了几幅从集市上低价购买的字画,虽然不是出自什么名家之手,但挂在这里糊弄糊弄这些平头老百姓还是没问题的。
改动最大的自然是后厨,在古代本来及其封闭的后厨居然让杨萧给改成了开放式的,整个后厨几乎都暴露在了食客的眼皮之下。
为了说服赵六等人,杨萧的说法是,这样可以让食客看到我们制作的全过程,看到后厨干净整洁,他们自然更喜欢吃我们的东西。
至于后厨的设施,杨萧也是大为改动,最特别的就是制作冷淘专用的炉灶、面案与巨型煮面锅,以及负责炸酱的炒勺等厨具,揭示按照现代面馆的标配制作出来的,虽然因为技术原因稍有差池,但也都可以克服。
而最特别的改动,就算是入门后正对着的一个圆形的吧台了,用杨萧的话来说,这是个点餐台和收银台,也就是点菜和收钱的地方。
寅时刚过,孙家食舍正式开业。
杨萧、孙嫂、张嫂、赵六都是出现在了各自的岗位上,可生意却并没有随之而来。
当杨萧打开大门后,围观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可却没有人进来,可见这些人看到这样装修的店面,还都是保持着观望的姿态。
赵六站在门口刚想去吆喝几声,却被杨萧一个眼神给制止了,在他看来,这算是掉价。
片刻之后,一些孙家食铺的老顾客发现这改了名字的孙家食舍重新开业了,遍打算进来吃碗冷淘。
可是当他们进店之后,听杨萧说一碗冷淘居然已经飙升到了100钱,遍吓得马上转身离开,头都不回。
要知道,在之前,吃一碗孙家冷淘可是只需要8钱,就算后来推出了那什么“老燕京炸酱冷淘”,也不过才10钱。
100钱一碗的冷淘,他们还是真不敢去尝试。
眼见进来又出去的人多了,孙嫂与张嫂面色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甚至连那个及其相信杨萧的赵六也开始面露难色。
可杨萧却并不在意,依然坐在店内安静的等待着。
“天价冷淘”的出现,犹如病毒一般开始在人群中发酵、蔓延,一些没有事的人甚至都围到了孙家食舍的门前去围观,他们也想看看,究竟谁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然而这个人在大家等待了将近两个时辰之后,终于来了,而且来的人还是个当地的名人。
恶霸,姜二。
姜二身高185往上,体格肥硕,面部横肉纵横,可以说与那个王家食铺的老板王仁冲极为相像,就是穿着非常的随便,一身长衫穿在他的身上,就成了一副典型的地痞形象。
当孙嫂与张嫂离大老远看到姜二走来的时候,心都是咯噔一下提了起来。
杨萧见孙嫂和张嫂表情变得精彩了不少,也是来了兴趣,便询问他们这姜二的来历,后来杨萧才知道。
这姜二在张家村如果认第二恶霸,那怕是没人敢认第一,因为张嫂说这家伙的叔叔就是清河县兵曹姜陆威,官职比韦挺还要大上一级。
所以,这姜二仗着他叔叔的权势,在张家村是作威作福。
虽然没有欺男霸女或是杀人放火,但也是个惹事的好手,特别是吃霸王餐的功夫,更是张家村一绝。
可以这么说,这张家村还没有姜二没欠过钱的饭店。
杨萧见孙嫂面露难色便安慰了她一下,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放心吧,没事,我来对付他。”
说完,杨萧便迎了上去。
“来客官里面请,请吧台点餐。”
姜二本来还打算先找个地方坐下,然后把自己惯用的台词说一遍,可还没等开口,杨萧便率先说了一句。
可就这一句,弄的姜二有些不知所措了,什么吧台?什么点餐?
然而人就是这样,平时在自己去惯的地方总可以大展身手,装逼、摆谱,全部手到擒来。
可是当换了个新鲜的环境,听到些新的词汇,当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反而会不知道如何处事,甚至连走去哪里都不明白了。
就与现代去了一家高级餐厅,发现菜谱上面都是英文而不会点菜了,是一个道理,不会,还生怕别人看出来。
杨萧的一句话弄的姜二一头雾水,他今天在集市上转,发现这孙家食舍新开业了,而且还围了这么多人。
听说这里出了个100钱一碗的天价冷淘,没人敢试,便打定主义去装一把逼,不但能赚到些眼球,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还能立个棍,给自己增加点威严。
可谁知道一进来就弄不明白了。
杨萧见这姜二额头已经是出现了细密的汗珠,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这种人还是不能激怒的。
于是便引其向吧台走去。
“客官这边请。”
姜二看了看那个奇怪的台子,也是知道了这个就是吧台,于是又牛逼了起来,点了点头便跟杨萧走过去了。
来到吧台前,杨萧顺势钻了进去,接着从下面拿出了一本画册,交给了姜二。
姜二一愣,心道:这吃个饭还要看书吗?
当打开之后,姜二更加的蒙逼了。
我擦,这是什么鬼东西,我是来吃面的。
只见第一页上是用水墨体画出的四碗面,每碗面的形状都略有不同,有细的、有粗的、有宽的还有三角形的。
瞬间姜二额头的汉水更加的浓密了。
PS :各位,求推荐和收藏,然后更新时间更改下,早上7:30,晚上也是7:30,谢了。
第二十章 智斗恶霸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要脸的动物,特别是大男子思想及其泛滥的古代,面子更是比什么都值钱。
在古代因为面子死于非命的认绝对不在少数,其中还有很多的大官都是因为面子而去顶撞皇帝,最后被无情的杀害,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些人要的,无非就是因为个面子。
而现在的姜二,自然也是一样,到饭店来吃霸王餐,却不会吃?这多丢人啊,所以硬着头皮也要装明白,面子不能丢啊。
可是这姜二忽略了一点,其实外面的那些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吃。
杨萧见那姜二尴尬的看着他找人画的菜谱支支吾吾也说不出来什么,知道差不多了,于是便出声说道。
“客官,我们店里的冷淘,是可以凭客官的口味进行私人定制的,也就是说你喜欢吃什么,我们就放什么。”
这样一说,姜二也是明白了一些,点了点头。
“就是说这几个面,我要选一个对吗?”
杨萧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家伙应该不识几个大字,于是指着那四碗面开始给其介绍。
“这细的名叫,柳条,粗一点的是猫尾,宽点的叫带穗,而这三棱的叫三方。”
“他们的价钱都一样,您可以任选。”
姜二明白了这种新奇的点菜模式,回头看了看外面的人,又是牛逼了起来。
“就来这柳条吧,这么细的冷淘,口感应该不错。”
杨萧点了点头。
“好的,那我们看一下配菜。”
说着便将菜牌翻到了下一页。
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画了二十几种蔬菜,这些蔬菜姜二几乎有一半都叫不上来名字,但有一些却一眼便认了出来。
“就要银耳吧。”
杨萧闻言,露出了狐狸一般的微笑。
“客官,需要选择六种配菜。”
“六种?”
姜二一惊,这样的选择瞬间就让他觉得很超值啊,想想这多花一点钱也是应该的了。
知道选六种,姜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又选了三种自己能叫上名字的,还选了两种自己不认识的。
等其点完,杨萧又是翻了一页。
“请选择酱汁。”
姜二似乎已经熟悉了这个套路,听了杨萧的介绍,就点了“青槐汁”。
等姜二点完酱汁之后,杨萧便将其翻到了最后一页。
“最后,请选择炸酱。”
姜二听到最后,终于是松了口气,听杨萧推荐说这“烂肉酱”不错,干脆就选了这个。
点餐的过程可以说吸引了外面所有的人,姜二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外面的那些人正用一种及其羡慕的目光看着自己,那种就餐体验,是其这么多年第一次享受到啊。
这可比吃霸王餐爽多了。
就在这时,杨萧突然说道。
“客官,您的菜单已经交给了后厨,请先付餐费,100钱。”
姜二闻言,马上回道。
“啊,好。”
随手掏出100钱的钱串便交给了杨萧。
然而刚交了钱,姜二便意识到了不对,自己可是吃霸王餐的啊,给了钱可不是丢了面子。
刚想说些什么,杨萧却又及其有礼貌的把姜二让到了一处很似不错的位置上,然后又让赵六端来了一碗面汤。
“客官,再吃冷淘之前喝一碗热面烫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天啊!
姜二彻底蒙逼了,这样的服务,走进饭店几乎整个饭店的人都围着自己转,这样低声下气的与自己说话,这简直就是皇上的待遇啊。
想到这里,即便是姜二再不要脸,也没脸再去要那100文钱了,于是只能笑着向杨萧点了点头后安静的喝起了面烫。
……
“我噢……我擦……”
姜二是喝起了面烫,可外面围观的村民崩溃了,这什么情况,张家村最知名的恶霸,吃人不吐骨头的姜二,吃遍了张家村所有饭庄霸王餐的姜二,居然花钱吃饭了?
而且还是花了100钱去吃一碗冷淘,最可怕的是,他居然还如此的安静,没有一点地痞流氓的样子,这还是姜二吗?
外面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姜二和孙家食舍内的任何人,因为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热情去对待孙家食舍的第一个客人。
外面的人通过那开放式的后厨,可以看见里面的人是如何操作的。
杨萧拉面,张嫂是水案负责将早就洗好的配菜进行切丝装碟,孙嫂则负责炸酱的制作和煮面的工作。
片刻之后,姜二的面烫便见底了,所有人都可以见到,姜二已经热的不行了。
顶着本就炎热的天气,又喝了一碗面汤,这样的配置弄的本就肥胖的姜二连衣衫都湿透了。
眼看姜二就要坐不住了,这时只听赵六一声大喝。
“客官久等,冷淘来了。”
说着,只见赵六拖着一个圆形的托盘从后厨走了出来,托盘上整齐的摆放着一只青瓷碗和八个瓷碟,赵六将早已摆好的面碗放到姜二的面前。
“客官您的冷淘。”
说完,便开始一碟一碟的将配菜和酱料倒入姜二的面碗之中。
每倒一碟,口中还念起了杨萧改好的那首打油诗。
清河春色好,缓步孙家移。
夏浪热如虎,冷淘解温宜。
槐叶初新装,水转浪花词。
风翻吹槐树,惟有冷淘情。
劲道十足的朗读在配上那当当的碰瓷声,让这一碗面条变得不一样了起来,就在赵六读完,带着范说了句。
“菜以上齐,客官慢用。”之后。
现场居然响起了一片的叫好声,这样的气氛弄的姜二更加的神气了,要知道他可是第一个体验这种服务的人。
带着这样的好心情,姜二拿起了那双比普通竹筷长很多的筷子搅拌了一下碗中的冷淘,然后一口吃了下去。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姜二的表情凝固了。
而同时凝固的,还有外面看热闹的村民,他们可是最急切想知道这味道如何的人,有些人甚至都开始咽起了唾沫。
然而片刻之后,只见那姜二突然从沉默中恢复了过来,什么都没说,只是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面前的冷淘,最后恨不得将那冷淘碗都给舔干净。
姜二吃完,刚刚放下碗筷,赵六便恭敬的给姜二送来了一张草纸,示意是给姜二擦嘴用的。
姜二高兴的接过草纸,擦完之后才牛逼哄哄的站了起来,看着外面的众人高声大笑。
当姜二穿过人群的时候,面对那扑面而来的议论之声,姜二只是的淡淡的道。
“这100钱花的,爽。”
说完,便扬长而去。
然而就在他离开的一瞬间,杨萧等人便是见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