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六驾着车,嘴巴因为打哈气而张得老大,目光凝视着前方漆黑的路,时不时还要引导一下前面的老马。
“师父,你说那段大小姐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啊。”
杨萧闭着眼睛,任凭夜晚的凉风从自己的发间吹过。
“我想不会,如果她还拥有一名厨师的尊严。”
想了想,接着又是补充了一句。
“或者,她想成为一名厨师,她就不会。”
……
第二天因为不是赶集日,杨萧则是把开店的时间定在了早上7点钟,因为除了赶集日之外,张家村的东市还是非常萧条的。
杨萧可不认为昨天火爆的场面今天还会出现,毕竟这是张家村,而不是县城,还有就是年代的定位——初唐。
那种忍饥挨饿的日子的确已经结束了,但毕竟这冷淘的价格过高,一个小村子,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吃这个。
可杨萧还是低估了这张家村的GDP,因为当孙家食舍打开店门的一瞬间,居然还是挤进来一群人,杨萧大概数了一下,估计至少20人。
“张五叔你别挤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能挤。”
“小狗子你不会排队吗?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庄家嫂子,你拿那么大个碗干什么,人家孙家食舍的菜单的都写了,禁止带出店外食用,你不认识字吗?”
……
一阵的骚乱过后,在赵六和张嫂的维护下,很快也是将秩序稳定了下来。
杨萧擦着额头的汗开始一阵的忙活,大概快到中午的时候,今天的五十碗限额也只剩最后一碗。
杨萧一看天气有些热,大致估计了一下,起码得30几度,见这时没人,便打算关门自己吃了。
可就在这时,突然钻进来一名年轻的男子,那人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匀称,上身肌肉略微发达一些,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布服,肩上扛着一根铁杖,铁杖的两头挂着两只大筐,杨萧扫了一眼,估计里面的东西不轻。
张家村一共就那些人,杨萧虽说叫不上来名,但也算认识个七七八八,可这人杨萧是真没见过。
那汉子进来也没看店里摆设,只是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店家,来碗冷淘。”
于是便放下了担子用脖子上挎着的手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口中还碎碎念着天气太热之类的话。
杨萧见状刚想过去驱逐那人,说今天的冷淘已经卖完了,但瞬间便看到了张嫂那恶狠狠的目光,一时也是无奈,只能夹着那“菜单”走了过去。
“客官第一次来张家村吧。”
那人见杨萧过来,打量了一下杨萧的样子,见其很是儒雅,印象还是不错。
“是啊,本打算去清河的,可这路上实在太过炎热,没办法就在这路上休息一下,听旁边的大嫂说你们这里卖冷淘,就打算来吃一碗。”
杨萧笑着将手中的“菜单”推到了那汉子的面前。
“客官,我们这的规矩可能有些不一样,需要您自己搭配,所以您先选一碗面,看看喜欢吃什么样的。”
那汉子一愣,这才是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间店,发现后厨都是开放式的,这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时也来了兴趣。
“好,怎么选?”
杨萧指了指菜单。
“先选择一种冷淘……”
这汉子很爽快,几乎从面到炸酱选的都很随性,当点完了最后一碟炸酱之后,杨萧便将菜单合上,同时伸出了一只手。
“客官,请付钱100文。”
“好。”
那汉子起初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就当他摸向了腰间的钱串时才是惊醒过来。
“什么?多钱?100钱?”
杨萧经历过太多次的惊讶了,表现的及其淡定。
“是的。”
那汉子连忙站了起来,对着杨萧连连摆手。
“兄弟,这个冷淘我就不要了。”
说着便拿起了手中的那根铁杖,挑起两边的担子就要离开。
杨萧自然是不会去挽留他,可就在这时,一声热油炸锅的“滋啦”声突然响了起来,然后便是一阵的酱香传来,显然是孙嫂正在制作炸酱。
那汉子本已走出了店门的身子,在闻到了酱香之后又退了回来。
“兄弟,这味道?”
杨萧昂头点了点后厨的方向。
“我们掌柜做炸酱的味道。”
那汉子显然是被这炸酱吸引住了,想走的身子也是定在了那里,口中又碎碎的念了起来,显然是在做思想斗争,自己究竟要不要吃这冷淘。
片刻之后,那汉子终是放下了担子,然后将铁杖放在了脚边,接着从腰间解下了一串铜钱,及其用力的说了一句。
“兄弟,给我来一碗,就要那大嫂弄的那个酱。”
杨小无奈一笑,看来自己今天是又吃不上了,于是只能应了声,接着就用那最后一块面拉了一碗猫尾,扔进了锅里。
期间,杨萧看到那汉子始终看着杨萧,不时的还发出一阵的掌声,好像杨萧是在给他表演一般,这让杨萧感觉这人好像真有点二。
但杨萧知道,这样的人性格都很直爽,相比于那些聪明的混蛋,杨萧还是更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于是在放肉酱的时候,杨萧还特意多给他加了一些。
刚刚没什么客人的时候,张嫂便把赵六给打发出去取蔬菜了,所以杨萧只能客串了一下赵六的工作,托着大托盘就去给那汉子送冷淘。
当杨萧极富感情的配合“当当”的碰瓷声朗读了一遍那打油诗后,这汉子更是兴奋了,就如同看电影看到了高潮一般,不断的叫好。
弄的还在上菜的杨萧差点没喷出来,好在他克制住了自己的笑点。
与其它客人一样,当吃下这一碗冷淘之后,自然缺不了一阵的赞叹和感慨之声,只不过这汉子表现得更加真实了一些。
杨萧有些无奈,刚想把碗拣走,却发现那汉子放在地上的铁杖上刻着三个字,上面的漆饰已经剥落,但还是可以看清的。
杨萧定睛一看,然后感觉自己的汗毛孔都有些颤栗,因为那铁杖上赫然写着三个字“麦铁杖”。
杨萧大惊,连忙起身问道。
“这位兄弟,敢问尊姓大名。”
那汉子很是爽快,一手直接提起了那根看似很重的铁杖,挑起了担子,飒爽的道。
“哦,我叫麦季才。”
杨萧顿时感觉到一阵眩晕。
“这还真是个神奇的世界,谁都能让我碰到。”
PS:各位上帝,求推荐票和收藏,新书很重要,谢谢了。感谢“奔跑的杠头、hk孤星淚”的推荐票。
第三十三章 麦季才
这麦季才是隋朝大将麦铁杖的三儿子,对于这个人,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记载,因为他父亲死后,这麦铁杖的三个儿子,除了大儿子麦孟才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足迹,最后死在宇文化及之手以外,其他的两个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
然而,当提到麦季才的时候,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麦铁杖。
这麦铁杖可以说是隋末的名人,其年轻的时候便臂力惊人,能举百斤,同时疾步如风,据说可以日行五百里。
在麦铁杖早年的经历里,他其实是盗贼出身,仗着自己日行五百里的特长,以及惊人的武力,这麦铁杖经常在在夜间从南陈出发步行一百多里,到南徐州偷盗,然后当夜再疾驰回来,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当时的南徐州官员曾经多次状告麦铁杖偷盗,但陈后主却认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像他们状告的那样,日行几百里去完成偷盗,第二天再回来上班。
最后双方僵持没有办法,陈后主不得已采取了南徐州官员的计策,悬赏百金来找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诏书送达南徐州的人。
这时麦铁杖不知是计,接下了任务才是证实了他就是那个盗贼。
按照当时的律法,这麦铁杖本该入狱,但陈后主因为怜惜他的能力,于是就放他回了家。
后来麦铁杖加入了隋军,留在了隋朝超级有名的大臣杨素的手下,有一次这麦铁杖战败被俘。
押解途中,敌军那三十几名士兵看他可怜,便给他解了绳子让他吃些东西,但没想到这麦铁杖居然拿起了身边的大刀,愣是把这三十多个人全都杀了,然后割下了他们的鼻子,回到了军中领功,不过却被忽略了。
这麦铁杖不服便跟随杨素,杨素骑马他步行,却丝毫不比他慢,最后杨素终于发现了他的厉害,便将其推荐给了当时的隋炀帝杨广,不过当时的杨广因为麦铁杖不认字,便没有重用他。
直到后来成阳公李彻慧眼识珠,发觉了麦铁杖,从此那麦铁杖便在大隋的军队中大展神威,一度受到杨广的赏识,一直升至大将军。
最后战死在了征讨高句丽的战场上,死的时候才38岁。
麦铁杖的传奇也是让得他的后代也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因此当杨萧听到这人叫麦季才的时候,才会如此惊讶,当然也起了结交之心。
“兄弟,这面冷淘如何?”
麦季才猛的点头。
“真是不错,不瞒兄弟,我一个月送货也不过才赚这十几碗面钱,今天虽然是奢侈了一些,但能吃到如此劲道又极有滋味的冷淘,也算值了。”
说着,这麦季才便挑起货物打算离开。
然而杨萧却拉住了麦季才。
“兄弟,这担子里装的是什么?”
“哦,一些送往清河县的食材。”
“哦?我能看看吗?”
“当然。”
杨萧揭开了担子一看,里面都是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产,其中有很多都是清河不生产的品种,算了算重量,这些加起来至少得两三百斤重。
想到这里,杨萧不免又惊叹了一番这麦季才的力量,以这样的重量若是让杨萧去挑,不要说挑着走路了,恐怕能挑起来就不错了。
一时间杨萧也是想起了麦季才的父亲麦铁杖,难道他还有他父亲的能耐?
“兄弟,我看你这担子里的东西都是些容易腐坏的食材,估计如果放到明天就用不了了,不知你是从哪里运来的呢?”
麦季才笑了笑,那笑容很殷实。
“啊,我是青阳县人,早上从青阳县出来的,一般下午送到清河县的各大酒楼,这样的路我几乎每天都要走一遍,不打紧的。”
杨萧闻言大惊。
我了个去,这麦季才还真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要知道这张家村归清河县管辖,距离清河县城也还有十几公里的距离。
可这青阳县到清河县却有着五十多公里的路,要知道让一个人挑着三百斤的担子走五十公里路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长的距离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走高速都要半个多小时,他却用一双腿走这段路,也只走七八个小时,这也太牛逼了。
估计以这麦季才的能力如果放到现代,恐怕早已经称霸奥运会的马拉松之王了。
想到这里,杨萧不免一阵的惊叹,同时也对这古代劳动力的廉价而感到悲哀。
因为以麦铁杖刚刚所说,他走一趟的酬劳也不过几十钱,这样的收入实在是太少了。
麦季才见杨萧保持着沉思不再说话,也就不再耽搁。
“谢谢小哥的冷淘,我也该上路了,等送完了菜还要赶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呢。”
说完麦季才便打算离开,然而就在这时,杨萧突然又拉住了麦季才,看着他淡淡的道。
“麦兄弟,愿不愿意干一些赚钱多,还不用费腿脚的活?”
麦季才一愣,然后道。
“这位兄弟,我这人天生就笨,除了有一把子力气之外,还真没别的能耐,就连给地里施肥都弄不好,我看还是算了吧。”
杨萧怎么可能放走这么个能人。
“哎……麦兄弟,你先将东西放下,一会儿若是来不及,我就让我徒弟驾车送你去清河,放心,不收钱。”
麦季才一听,这才是放下了担子,然后拱手给杨萧施了一礼,接着憨厚的问杨萧。
“还没问兄弟大名。”
杨萧回了一礼。
“在下杨萧。”
“季才见过杨公子。”
杨萧笑着挥了挥手。
“麦兄弟不要见外,我也不是什么公子,就称我为兄弟便可。”
“对了,刚刚我说的事情,麦兄弟可有兴趣?”
麦季才憨厚一笑,用手抓了抓自己的后脑。
“有是有,只是怕杨兄弟嫌我笨,做不来。”
杨萧摆手。
“没什么做不来的,其实就是我的店里缺个打杂的管事,与你现在所干的差不多,就是平时帮忙收拾下碗筷,买买东西。”
麦季才闻言,这才是笑着应道。
“那我没问题,这样的事我最拿手了。”
不过马上便想到了什么,表情又是黯淡了下来。
“可是我干不了太晚,因为晚上我还需要回青阳县照顾我的母亲,所以……”
杨萧一听这麦季才还是个孝子,而麦季才的母亲,那不就是麦铁杖的妻子吗?顿时笑道。
“麦兄弟放心,你从我这里过了午时便可以离开,不会耽误你的。”
麦季才一听,这还有什么说的,然后便道。
“好,明天一早我就过来,不过今天我得把这个菜送去,然后再跟那边的东家说一下。”
杨萧很欣赏这麦季才的责任心,于是笑了笑。
“嗯,好的,不过你不问我一个月给你多少钱吗?”
麦季才摇了摇头。
“无所谓了,兄弟能看上我,我就很知足了,这钱兄弟就看着给吧。”
杨萧点了点头,然后笑到。
“好,就这么定了。”
拜别之后,麦季才便挑上扁担离开了。
杨萧望着麦季才离去的背影,苦笑了一番。
“真是不知道在这清河县还能遇见谁,怎么这些人的背景都这么牛逼呢?”
第三十四章 送鱼
接下来的三四天,孙家食舍的生意依然不错,慕名来吃冷淘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除了张家村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村、里的人。
当然,店里可不会因为人多了就增加每天的限额,杨萧的规定始终没变,那就是每天只卖50碗,且不可打包外带。
即便,在中午关店的时候收到了很多的流言蜚语,甚至是恶意的辱骂,杨萧也没有贯病,依然直接选择了关店,门外则挂上了“售罄”的牌子。
起初张嫂他们还不明白,为什么杨萧有钱不赚,不每天多卖一些,但现在却一点一点明白了杨萧这所谓的“饥饿营销”是什么。
生意这样的持续升温,也是让所有人的工作热情都开始持续增高。
孙嫂如今的烫伤基本已经完全恢复,做炸酱的功夫也日益精湛,弄出的炸酱几乎没什么瑕疵。
张嫂的工作热情已经到达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地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孙嫂给张嫂涨了工资,而涨幅居然是孙家食舍10%的股权,也就是说张嫂已经成为了孙家食舍的股东。
当然这主意肯定是杨萧出的,因为杨萧认为,张嫂绝对有这样的资格,可以这么说,没有张嫂也就没有如今的孙家食舍。
为了孙家食舍,张嫂可以说是把所有能操的心都给操了,当然其中大部分是操在了杨萧的身上。
赵六在成为了杨萧的徒弟之后,可以说对杨萧是言听计从,无论杨萧让他做什么,他都从不废话,义无反顾的去完成。
而且杨萧发现,这小子还真有些成为厨师的天赋,因此杨萧便教他拉面,想来这家伙若是学会了拉面的功夫,那么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至于麦季文,他离开孙家食舍的第二天一早便来了,而且特别的能干,可以说几乎除了做冷淘之外的其他活都让这家伙给包了。
而且凭借他的脚程,这孙家食舍取货的工作也快了不止一星半点,只不过这家伙就是食量大点,几乎每天都会吃三人份的食物。
但孙嫂很喜欢他,也让杨萧多照顾照顾他,平时剩下的边角料也会让麦季文拿回去给他母亲吃。
当然,杨萧自己最近也没有闲着,通过他反复的实验,如今他也是可以完全的驾驭那鬼醋了。
他发现这种醋,无论用来制作什么菜肴,都需要调配相应的比例,多一分则呛人,少一分则无味,而如果比例正好的话,那制作出来的菜肴,用杨萧的话来说就是“超级好吃”。
而除了这鬼醋的研究之外,杨萧还重点关注了那系统的第二个任务。
“主线任务:利用鬼醋诠释一种新的菜肴(已完成),使孙家食铺的声望达到一万点(2546/10000)。”
诠释新菜肴,这点在杨萧从清河回来的时候便已经完成了,但声望却还是遥遥无期。
只不过杨萧发现,这声望似乎每天都在变化,而且变化的规则并不是卖多少碗面,或者是增加了多少营业额。
虽然杨萧还没搞懂,但杨萧可以确定,只要“西湖醋鱼”在孙家食舍推出,那么必定会让这声望直线上升。
到时,那系统的奖励——阴阳眼,杨萧也自然会得到。
可能是因为那鬼醋的惊艳,对这“阴阳眼”杨萧已经有所期待了。
……
从清河县回来的第五天,这天杨萧起的很早,而且还顺道拉来了赵六,因为今天卯时之前,赖皮鱼五会来给杨萧他们店里送鱼。
所以,杨萧也会在今天正式推出“西湖醋鱼”这道菜,当然这道菜只会装在盘子里,而不会去雕什么船坊。
今天是赖皮余五第一次给杨萧送货,所以这家伙是自己亲自来的。
当然这赖皮余五也是有目的的,首先他是想看看这孙家食舍究竟是什么来头,到底有什么能耐会出这么高的价钱买自己的鱼。
其次就是赖皮余五也想摸摸这杨萧的底,毕竟他们是合作关系,而且自己还担了了那么大的风险。
如果这趟他看出来杨萧的确有这个能力,那么他与杨萧合作也会安心许多,若这杨萧只是个吹牛逼的狂妄之人,那么他这次就算认赔,也不可能再给他送什么鱼了。
大概寅时三刻,一辆装载着三只大木桶的马车驶进了张家村,经过与两位早上起来务农的村民打听,赖皮余五找到了孙家食舍,见还没有开门,就将车停在了门口。
而赖皮鱼五则是打量起了这个看着不是那么显眼的食舍。
不过通过观察,他发现在孙家食舍的门前还有另外一家铺子”王家食铺”。
想了想然后他突然想到,他们天天都给送鱼的天满楼,以前的大厨,郑东昌在被挤走之后,就是去了张家村的一间二层的酒楼当大厨。
而通过观察,他发现这集市里就只有这一间二层的酒楼,如果郑东昌真的来了这里当主厨,那他们对面的孙家食舍不是死定了?
要知道就在郑东昌被打败之后,清河县不知多少知名酒楼要请他过去,而且给的价钱甚至比天满楼给的都要高。
只是郑东昌为了面子,都统统给拒绝了,无奈之下才来到这小村庄。
在赖皮余五看来,如果这郑东昌真的坐镇王家食铺,那么对面则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赖皮余五则越发的感到自己似乎是中了什么圈套。
无奈之下,赖皮余五只能是拉住了一名扛着锄头的中年男子问道。
“大哥,向你打听点事,这王家食铺的大厨,你知道是谁吗?”
那中南男子看了看王家食铺,想了想然后恍然道。
“啊,你说王仁冲的店啊,我知道,他好像是从其他地方请过来了一个很厉害的厨师,好像叫什么东昌。”
赖皮余五头皮一麻,接道。
“郑东昌。”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听说之前好像在清河县城里的大酒楼当过大厨。我听东头的大亮说过这郑东昌做的菜很好吃,比之前那个厨子弄的好多了。”
赖皮余五顿时心灰意冷,望着车里那五十多条鱼,心都快碎了,要知道自从接下了杨萧的这比生意,他可是极为开心的,甚至都规划好了自己赚钱后的未来。
但现在看来却都如同泡沫一般,一捅就破啊。
然而就在那赖皮余五心灰意冷之时,那中年大哥又是说道。
“不过就算再厉害他还是输给了对面孙嫂的弟弟,好像叫什么杨萧,要知道那小子做的冷淘在我们张家村都已经卖疯了,而且他每天只卖五十碗,若是去晚了,都吃不到。”
“什么。”
赖皮余五顿时大惊,瞬间有了一种从地狱飞回天堂的感觉。
“你是说对面的孙家食舍吗?”
“是啊、是啊,他们的冷淘现在已经是街知巷晓了,有些外村的人都特意跑来吃,特别是一到赶集的日子,估计你就算这个时间来都买不到。”
赖皮余五更加的惊讶了,心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孙家食舍究竟是怎样内有乾坤的。
第三十五章 惊人的新“设备”
杨萧与赵六走到孙家食舍的时候,已经卯时三刻了,足足比赖皮余五晚到了一个时辰。
当赖皮余五看到杨萧的时候,虽然左一个公子,右一个公子的叫着,但心中还是怒骂杨萧臭不要脸,告诉自己每天都必须在卯时之前将鱼送到,可他自己却睡大头觉。
不过杨萧却并不以为意,检查了一遍鱼,发现的确都是不错的货色,满意的点了点头。
“成色不错,好了都抬进来吧。”
说完杨萧打开了店门,那赖皮余五便和手下的人将鱼抬进了杨萧的后厨。
当赖皮余五进到孙家食舍之后,还真是发现这里的确内有乾坤,不说别的,就那个奇怪的圆形台子,和这开放式的厨房,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这时,他们发现杨萧的后厨居然还有三个很大的方形木盆,他知道这是用来放鱼的,因为木盆的缝隙用油灰和桐油封得很细致,里面还放了清水。
赖皮余五用手试了试水温,发现都是经过太阳暴晒的温水,不免有些惊讶,这杨萧居然还懂得养鱼的技术。
木盆之外,赖皮余五还看到在这些木盆中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木管,木管外的地上还有一个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个用泥塑出来的空心圆凳,圆凳一侧连接着一个楔形的木管,木管的另外一面则连接着方形木盆中的那三组木管。
圆凳的上面被掏出一个洞,从洞中伸出一跟木棒,木棒则被架在一个木架子上,而木棍的中心则有一个犹如二胡弓的拉动器。
看着杨萧这里的东西,赖皮余五刚想出声去问,但怕涉及到商业机密,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一切都让杨萧看在了眼中,于是一边让人往木盆中放鱼,自己则一边问赖皮余五。
“余五,你弄来的鱼一般可以让活多久?”
赖皮鱼五一愣,然后想了想道。
“最多三天,还得是鲶鱼,其他的一般两天就不行了,一些体质较差的,估计一天都活不到。”
杨萧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这套“设备”。
“你是不是想问我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赖皮余五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然后看向杨萧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杨公子,不是、不是。”
杨萧挑了挑眉笑着拍了拍赖皮余五的肩膀,然后说道。
“我这套东西是昨天有一位得道的道人教授与我的,他说用这套东西来养鱼,可以让鱼活很久,如果喂养得当的话,就算活上一月,也不是不可能的。”
赖皮余五闻言,如果他戴了眼镜的话,恐怕现在已经掉了下来。
“一月?天啊,那不是说即便我把红河的鱼运回清河,也是可以的吗?”
杨萧笑着点了点头,因为在大唐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出来给鱼打氧的东西。
而捕鱼的人不可能让每条鱼都住单间吧,毕竟一条渔船或者一架拉鱼的马车能有多大的地方?
所以鱼会以一大群一支木桶的形态存放,然后运输,这样水中鱼的密度就会增大,水中的氧气自然不足,因此鱼才会出现死亡。
这也是超市卖鱼的为什么会弄一堆管子往里吹气的原因。
杨萧当然不会给他讲这些,不过就算讲恐怕他也听不懂。
于是杨萧让赖皮余五就站在那里不要动,接着回头问那两个他带来的工人。
“鱼都装好了吗?”
“好了。”
杨萧点了点头,然后从后面找出来一个小马扎,就是那种小的凳子,东北烧火炕时坐的,一屁股便坐在了上面。
接着开始拉动那根犹如二胡弓的拉动器,然后便听到了一阵嗡嗡的声音,接着便见到那三个木盆中的水,开始呼呼的冒泡,就好像有风吹进了水中。
片刻之后,那些放进水中都有些低迷的鱼,都是有节奏欢快的游动了起来。
“这……”
赖皮余五顿时惊讶的站直了身子。
要知道他可是天天跟鱼打交道的,这代表了什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当然如果自己也又这样一套设备的话,那么以他的能力,必定会真正的统治这清河县的鱼市,如此一来,他的好日子还会远吗?
想到这里,赖皮余五便有种冲动,他想从杨萧这里买走这门技术。
但他知道,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有相当高的价值的,杨萧怎么可能轻易的就卖给他呢?因此心中也有些郁闷,毕竟这也算是心痒难耐啊。
杨萧之所以给余五看,当然就没有想要隐藏的想法,这套东西必然会教给他。
当然也不会白白便宜余五,他自然也需要付出代价,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得必有失吗。
想到这里,杨萧突然笑了笑,看向了那望眼欲穿的赖皮余五。
“想要这东西吗?”
赖皮鱼五闻言,顿时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心脏都有要跳出来的冲动。
“给……给我吗?”
杨萧笑了笑,点了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赖皮余五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他知道自己碰到了贵人,现在不表忠心更待何时。
于是他赖皮余五突然挺直了腰板,对着杨萧道。
“杨公子真乃大才,我余五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杨公子不要怪罪,以后若是有什么事,还请杨公子多担待,只要能用得上我余五的,上刀山下火海,一定在所不辞。”
杨萧看着赖皮余五,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表情严肃了很多,语气略显低沉的道。
“我现在就有件事让你去办,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赖皮余五一愣,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公子请讲。”
杨萧用手随意的拨弄了几下木盆中的水花,惊得那鱼都四散游去,接着目光一凝看向余五。
“我要你在三个月内拿下整个清河县鱼市八层的交易份额,成为清河县鱼市的一哥,你能做到吗?”
余五闻言,瞬间石化,以他现在的能力,最多也就在河货这边拿到三层左右的份额,其中自然还有很多是他强取豪夺来的。
能弄成这样,这余五便使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能力,如果是整个清河县鱼市的八层,那么就是说,除了河货这边自己需要接手全盘之外,还要涉及海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