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铁骑踏天下(花猫)-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

战鼓声一响,分排在袁军营寨前的燕军,纷纷握紧手中兵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袁军中军大寨前,黄忠横刀立马,虎眉一挑,喝令道:“进攻”!

轰轰轰!

大地轻微震动,排在前方的铁骑纷纷疾驰而出,马背上的燕军兵卒挥舞着手中兵器,嗷嗷嗷叫着向袁军大寨冲了过去。

就在燕军铁骑后面,数万步卒手持兵器,踏着铁骑奔驰过的蹄印,奔跑着冲杀过去。

三百步。。。。

二百步。。。。

一百步。。。。

守卫中军大寨的淳于琼,看到燕军铁骑进入弓弩射程后,冷声下令道:“射”!

嗖嗖嗖!箭矢穿破空气阻挡,在天空中画出道道直线,飞往正在奔驰中的燕军铁骑身上。

这一排密集的箭雨,足有近千支,射中的燕军就有数百人之多。箭矢穿透燕军盔甲,直射进身体内,刚才还在马背上的燕军步卒,中箭之后纷纷落下战马,哀声不绝。

就在袁军准备射出第二波箭矢之时,骑着大黄马的黄忠吼道:“放箭。”

离黄忠较近的骑兵们,忙从箭壶中抽出箭矢,对着营寨中的袁军就射了过去。

此时,袁军的第二波箭矢也已射出,在破空声下,燕军骑兵不时有哀嚎之音传出。

第一百零八章烟火!

燕军惨叫之声传出后,营寨内的袁军受到了燕军骑兵的回礼,嗖嗖的破空声响起,箭矢一排排的射去,箭头不准的则射在了营寨上的木栏上,箭头有准向的则顺着栅栏的空隙射了进去,将在栅栏内的袁军射的惨叫声不绝。

两波箭雨过后,燕军铁骑在黄忠的率领下,踏着烟尘奔驰到袁军营寨前。

营寨内的淳于琼见此,冲周边甲士喝道:“长枪甲士列阵。”

随着令声一下,弓弩手速速退后,成排手握长枪的甲士到得栅栏前,就在燕军快要进得营寨之时,数不清明晃晃的长枪冒着寒气,从栅栏中伸了出来。

燕军铁骑多是阵战宿卒,对攻取营寨有着很大经验,就在袁军寒枪伸出来时,大部份骑兵已紧勒缰绳,迫使战骑停足当地。唯有少数没有拽住缰绳的铁骑,在近得营寨之前,被袁军长枪刺成刺猬,连人带马一起倒了下去,鲜血溅射一地。

袁军营寨有数十米之高,燕军未携带重型攻城器械,只能暂时与袁军激战于栅栏前。

大将黄忠骑在马上,手起刀落,掌中长刀摆舞生风,顺着栅栏上用尽全力劈砍。

袁军因建营寨时取自附近木材,其并不是上好木头,因此黄忠大刀所砍之处,皆有深深的刀痕印记。

“将士们,用全力劈砍栅栏。”

黄忠见四周士卒多是骑在战马之上,与在营寨中的袁军兵卒隔着栅栏厮杀。知道这样下去,很难攻破营寨。便在劈砍栅栏间。大声朝周围吼道。

四周围攻营寨的燕军将士们。听到主将大吼之后。纷纷舍弃营寨中的袁军兵卒。转而用手中的长枪、钢矛,向栅栏上木头刺去。

袁军营寨中。

淳于琼见不时有燕军倒在栅栏前,在心中正洋洋自得间,却看到燕军舍弃厮杀,手持兵器向着栅栏劈刺。

这座营寨建立之时,就是经他之手操办。淳于琼他自己比任何人都知道这座营寨的坚硬程度。

现在已是秋季,而栅栏上的木材全部用于附近刚伐下来的树木,这些树木都是良莠不齐。若是被燕军狠狠攻击一会。他不能保证眼前这座栅栏,是否还可以如现在这般,依然坚立于他的眼前。

看着燕军越来越狠的攻击,那原本坚硬的栅栏上也出现断裂,淳于琼紧握双拳,下令道:“准备拒马桩、陷马坑,后退到营中,用弓弩射住燕军。”

“诺”!

身后四员军候立即出声答道。

果然,不多时,燕军就打破栅栏。数万大军一轰而入,直冲进袁军中军大寨。

黄忠骑在战马上。手中长刀快速收割着袁军的性命,一刀下去,总有人头落地。

袁军留在栅栏前阻挡燕子军的不过数千兵卒,这数千兵卒在燕军铁骑涌入寨中后,虽奋力抵抗,然其兵力寡弱,被越来越多的燕军包隔起来,全部屠杀。

沙场宿将黄忠眼力何等犀利,在燕军剿灭这数千袁军后,就见到前方土地上的干草,在那干草之上,还带暴露在外的湿土。

干草之上带有湿土,很显然这是沙场厮杀中很常见的陷马坑。若在平时,黄忠也许还不会留意到此,只是那伪装的成份太过简单。平常土质经过阳光照射,上面都是一层白色,只有在那白色的土质下,才能挖出湿土。

凭借这么一点,黄忠就从湿土中看出这里埋有陷阱。

其实这也难怪,淳于琼在命令士卒掘土布置陷阱之时,燕军已经在攻击营寨栅栏,在匆忙之中,露出马脚也是无可厚非的。

知道这里埋有陷阱,黄忠当不会让士卒前去送死,遂看了眼袁军营寨,冲左边靠近营帐的小路,刀锋一指,道:“袁军在前方埋有陷阱,大军从此路绕道而过,直取袁潭的中军大帐。”

说完之后,黄忠率先拨动战骑,顺着营寨下的边沿小路,往袁军营帐中而去。身后跟着兴奋不已的燕军铁骑。

淳于琼此时已经退到了中军大帐周围,当他进了中军大帐后,却发现袁绍长子袁潭、与军师郭图俱已消失不见,就连守卫营帐的护卫也尽数不见。

一瞬间,淳于琼就猜到袁潭肯定是见机不妙逃走了。

而能说动袁潭逃走的,恐怕就是那个向来与他不和,前时又被他狠狠气了一通的郭图。

“将军,燕军绕过陷马坑,向这里杀过来了。”

帐内突然间闯进来一名甲士,神色慌张的说道。

此时的淳于琼既气袁潭胆小,又恨郭图拐走袁潭,让他一人置身于危险之地。

燕军没有撞进陷马坑,可还有拒马桩,淳于琼并不担心燕军会迅速占领这里,遂道:“搬出拒马桩,横于道路之上,先行拖延住燕军。”

“诺”!

得了命令的甲士,马上出帐去传令。

可就在中军大帐内,淳于琼在甲士出去后,脸上闪过一抹惊慌。刚才是有他麾下兵卒在,他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慌乱,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军心不稳。

没有兵卒在场,淳于琼在惊慌之余,快速想着对策。现在燕军已经攻破中军大寨,那左右二寨也必是被攻破了。没有了左右援军的他,继续留在此地,只有死路一条。

燕军铁骑战力惊人,他可不想被稀里糊涂的被杀。淳于琼环视大帐,心中在惊乱间,已思到一条对策。

快速走出大帐,淳于琼又恢复了那种沙场大将气概,对着身边的亲兵道:“你等前去点燃烟火,向城中的主公求援。其余人等随本将前往后营,保护粮草辎重不失。”

“诺”!

数名亲兵立即前去放火,其余人等则是跟随淳于琼,径直退往后营。

淳于琼去后营的目的与袁潭一样,都是想借后营中的那条道路逃走。当初在建立营寨之时,郭图便令兵卒在那里开辟了一条小道,可快速退回南皮城。

此时的这座营寨已经被燕军攻破,再死守下去,也不过是死路一条。淳于琼当然不想死在燕军的铁蹄之下,便冠冕堂皇的说出守卫后营之话,又让兵卒给袁绍点燃信号。其中之意,再明显不过,他想借放烟火之事,让袁绍对他败兵一事,不会追究。

否则淳于琼即使逃回南皮城,也必会被袁绍问罪。

杀杀杀!

燕军绕过陷阱后,开始长驱直入,直往中军大帐而来。

沿途上,得淳于琼将令的袁军兵卒在恐慌之余,按其命令,搬出拒马桩摆在当路。

燕军前部多为骑兵,这些拒马桩一出,立时将燕军挡在前面。

袁军摆下的拒马桩,前后足足有三层之多。幽州战骑虽然可以跳跃过一个马桩,但想跳跃过三个马桩,非得马失前蹄,兵卒死亡。

身为领兵大将,黄忠在思虑了一下,便下令让部分骑兵下马,徒步使用弓弩,向躲在马桩后面的袁军射出箭矢。

一时间,箭雨不断,一波一波的箭矢射划过天际,直射袁军兵卒。

就在箭雨如飞之时,黄忠命令已经上前的数百步卒,让他们快速冲到前方,将那些拒马桩从横着的方位,搬成竖立着的形态。这样可以使燕军铁骑冲过。

步卒在得到命令后,快速上前,趁袁军还击着箭矢的工夫,将那些横在道路中间的木桩,全部搬成竖着的。

当袁军前部兵卒发现燕军将马桩搬移方位时,成排的铁骑顺着被移动出来的位置,快速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杀”!

黄忠的大黄马“腾”的一下跃起,跳过最后一道横着的马桩,手中大刀一晃,朝着惊慌的袁军杀了过去。

后面的燕军跟着黄忠,如风一般窜了过来。

惊慌之中的袁军们,见到燕军铁骑成山海一般压过来,在没有主将指挥的情况下,快速后撤。

没有了马桩的阻挡,燕军铁骑就是平原中的杀器。

杀杀杀!

败局早已注定的袁军们,被燕军铁骑四处追赶。营中凡是能躲的地方,俱有袁军奔逃的身影。

杀声汇聚成一片,惨叫声不时响彻袁军大寨。

军心已乱,士无必死之心,将早已遁走!近七千袁军就在这座袁军大寨中,被燕军到处屠杀。

血流成河,残肢断臂散落在血地之中。

不到两个时辰,燕军就将七千袁军屠杀于此。

一身血迹的黄忠在扫平袁军后,见到后营中那座高台上,有冒起狼烟,忙问旁边的军司马,道:“那坐烟火台上的狼烟升起多长时间?”

“禀将军,大概有近两个时辰了。”

军司马一愣,不确定的回道。

古时以烟火为号,袁军放出烟火的用意,不外乎是请求援兵。而要请求援兵,只有南皮城的袁绍大军。

而此时袁军营寨中飘起两个时辰的烟火,他却没有注意到。这令黄忠暗骂自己大意,遂令甲士提着水,上到高台之上,将烟火浇灭。

虽然刘鹏早有安排,但黄忠还是担心若因为他的疏忽,让袁绍率领兵马出援,导致燕军大营有失,那他可就难辞其咎。

黄忠顾不上清理战场,便匆匆召集兵马,出了袁军营寨,往刘鹏方向而来。

第一百零九章旗开得胜!

袁军营寨前,刘鹏骑在赤兔马身上,耳听前方三座营寨的厮杀声,眼观袁军辕门前的动静。

“主公,看来黄将军已经扫平袁军,寨中的厮杀声归于平静。”荀攸捋着小胡须,口中贺道。

“公达,左右二寨的厮杀声不如先前惨烈,看来子义、张颌二人也快平定袁军。可南皮城为何还无动静?袁军营中的狼烟升起多时,袁绍却为何不来相救?”

刘鹏微微闭着眼睛,淡淡问道。

其实在心中,他已经猜到袁绍为何不出来救援了,只是这种猜测毫无根据,需要佐证一下。

“依在下判断,袁绍定是接到袁军逃回的败兵之言,知道我军分兵攻打营寨,才紧守南皮城,避免与我军野战。”荀攸神色中带着自信,晃着身子回道。

隆隆的铁骑声由远及近,正准备说话的刘鹏,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烟尘飞扬,前方黄忠率领麾下甲士,正策马奔驰而来。刚经历过血腥杀戮的燕军将士,没有丝毫的疲惫感,虎虎生威,兵器上的血迹更加助长他们的精神。

“末将来迟,请主公恕罪。”

黄忠策马疾驰而来,到得刘鹏身前,忙下来请罪。

“起来吧!你攻破袁军中军大寨,为本将立下大功,何罪之有?”

刘鹏淡淡一笑,伸手做了一个起来的姿势,淡淡说道。

“末将攻下营寨之时,发现袁军的烟火台已经着了两个时辰!此事都是末将疏忽,请主公降罪。”

黄忠可不敢起来。忙将他所犯错事说出。低头领罚。

袁军的烟火升起的两个时辰中。刘鹏都有看见,但他没有派人通知黄忠,就是在等袁绍率兵来援。此时岂会因为这点事情而降罪黄忠。

“无碍,本将看那烟火缭绕,以为袁绍会来救援,岂料那厮竟龟缩于城中,不曾出城。你攻破营寨有功、本将向来赏罚分明,等回燕地之后。就会论功行赏,你且先率大军援助子义、张颌二人。”

半跪于地,等待降罪的黄忠,这次听明白了!原来自家主公也早注意到烟火了,听其言中之意,竟是盼不得袁绍出城来援。这样一来,他没有及时灭掉烟火之事,也就不重要了。

至于赏赐,黄忠这些年跟着刘鹏,从一介小吏做到一郡太守。现在已是燕军上将,威名传遍天下。就连各路诸侯对他都是毕恭毕敬。

因此他也不想功名之事。只想报答刘鹏这些年的只遇之恩。同时他也看清天下大乱,各方豪杰志士无不寻找明主。而他所侍之主,有人主之风,又有雄主之姿。只期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做一个从龙之臣,从而留名青史。

“诺”!

黄忠站起身,抱拳一礼。上马提起大刀,带着麾下兵马分别从左右二营杀了过去。

当黄忠率领大军到得左营之时,太史慈率领兵马已经扫平袁军,正派麾下军士打扫着战场。

而在右营之中,张颌身为新降将领,为在燕军占有一席之地,他亲自率领兵马冲锋,没有大将指挥的袁军兵马,被燕军铁骑一个冲锋,就溃散的不成体统。

已经溃散的袁军,无力抵抗燕军虎狼之师,遂伏地乞降。

黄忠、太史慈二将在攻下袁军营寨后,并没有俘虏!只有张颌攻下的右寨之中,尚有袁军俘虏两千多人。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南皮城外三十里处,燕军正搬运着袁军营中的各种辎重。

其中战甲、兵器、粮草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物资。当初袁绍派出这三万兵马之时,为的就是多坚持一些时日,所以在临走之前,在战甲、兵器、粮草之上,全部按六万大军的消耗,发放了一个月的供给。

可仅仅一日时间,这三万兵马就被燕军吞掉,连带着辎重也成了燕军的战利品。

此战,燕军不仅灭了袁绍的三万大军,还打通了燕军通往南皮城的道路。

将所有辎重拉走之后,刘鹏嘴角扬起一丝不屑之笑,道:“传令下去,将这三座袁军营寨,给本将一把火烧干净。重新建立燕军营寨,本将要在这里,攻取南皮城。”

“诺”!

身后众将纷纷应声准备。

此处地形适合建立营寨,山势雄高,三面俱有天然屏障,乃是去往南皮城的要道。

燕军有十几万大军,靠这三座小营寨是万万不能容下,因此刘鹏才要烧掉袁军的营寨,重而建立自己的燕军大寨。

九月,是北方气候干燥的季节,袁军砍伐的木材,被燕军放火点燃。

冲天烟火眨眼升起,三座袁军营寨俱在一瞬间被大火点燃,不消片刻时间,大火蔓延到三座营寨上。

袁军苦心建立的营寨,就这样被刘鹏一把大火焚毁。

回到燕军营地。

首战告捷!燕军将士充斥着自信的曙光。仿佛从这一战中,就看出燕军占领南皮,攻灭袁绍的大捷。

是夜,刘鹏举办庆功宴,诸将都在当场。

营中各种香味肉食,美酒佳酿、俱被拿出来犒赏将士。

在席间,刘鹏为表彰张颌在此战中的功劳,当下许其为虎威将军,先行归顺黄忠统领,在班师回到燕地后,再行任命。

跟随韩馥多年的张颌,为其征战沙场多次,也不过是一个别部司马!刚降于燕军,立了点功劳,就被刘鹏封为将军,这中间的差别让张颌感激不已,在心中庆幸自己那日明智的选择。

韩馥只是一州之牧,没有开府的权利,可刘鹏不一样,他手中有开府自任杂牌将领的权利。因此给张颌一个杂牌将军之称,不过是顺手为之的一件小事而已。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是让张颌感激涕零,在酒宴间,频频为刘鹏敬酒。

中夜之时,燕军大营中的庆功声才缓缓消散。

旗开得胜的喜悦,并没有让刘鹏沾沾自喜,相反他更清楚,必须得在各路诸侯反应过来前,将袁绍攻灭。否则一旦外兵入冀州,他将面临两线作战的艰难。

夜缓缓沉寂、燕军大营归于平静。

第一百一十章王成的密信?

翌日!

大胜过后,总是会让人身心放松!刘鹏也不例外,在军中很少晚起的他,当太阳光芒照进大帐时,他才从美梦之中悄然醒来。

在用过膳食之后,军师荀攸将昨日未来的及清点的辎重数量统计出来,上报与刘鹏。

“公达,传令下去,大营向前移动三十里,就建在昨日袁军的营寨之地,那里距南皮不足三十里,正适合本将屯兵。”

刘鹏套上金甲,悬起腰间佩剑后,淡淡的吩咐道。

对于重建营寨一事,荀攸昨日得令,今早在刘鹏未醒来前,就派了五千人前去搭建营寨,相信不过一两日,就会建好。

“主公放心,营寨一事在下清早就派军士前去搭建了,不出三日,主公就可率大军屯进。”

既然营寨一事有了着落,刘鹏也就不再关心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哨骑可有探南皮城袁绍的动向?”

“禀主公,昨日大战,袁绍长子袁潭见势不妙逃走,随其逃走的有军师郭图,及大将淳于琼!袁绍在得知营寨失陷后,便派军士关闭城中四门,不许百姓随意出入,因此我军哨骑进不到城中,便未探出其动向。”

荀攸将早上得到的探报一一道出。

袁绍如此做派,完全是一幅闭门防御的态势。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本来兵马就不多的袁绍,在折了这三万兵马后,城中守军最多不超过四万。

四万良莠不齐不齐的兵卒,对上燕军十几万百战精兵;袁绍要是不闭城门。刘鹏可真就看不懂了。

经过一场大胜。燕军士气高涨。此时出兵攻城,刘鹏有六成的把握取下南皮城。

不过他还想借袁绍大军试一下阵法,因此也就不急于攻城,反正南皮城就在眼前,他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

“公达,八门金锁阵研究的如何?可能布置出来?”

荀攸在这些日子中,虽然没有彻底将其参悟透彻,但其中的精髓却也是掌握了那么几分。回道:“主公。八门金锁阵中的绝杀阵,乃是一大杀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这八门中,只有一条生门,只要我军扼守住生门,待敌军进入阵中,必叫其有来无回。”

“如此,那本将就要一饱眼福了。”刘鹏听荀攸说的如此自信,不由的升起一股好奇神色。

“布置此阵,需步骑三万,阵中还需一智勇兼备的将领为阵眼。方能指挥甲士,运用阵法杀敌。”荀攸微微一笑。说出了阵法的需求。

刘鹏脑海中将众将过滤了一下,道:“高顺乃是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就让他做这个阵眼吧!至于这三万步骑,可从黄忠、高顺二人营中挑选。正好今日闲暇,你就去挑选军士,准备演练阵法。”

“诺”!

荀攸也正想先行演练一下阵法,省的临战出现其他问题,遂回道。

有了刘鹏的将令,黄忠、高顺二人分别从营中挑选出精兵,将其交给荀攸,而高顺本人,也跟着荀攸一起操练阵法。

过了午时,荀攸布下的八门金锁阵才有了一个雏形。

阵形外围,全是手持铁枪与盾牌的步卒,其中休门三千长枪步卒,生门五百弓弩手、两千长枪兵,两千临阵待命的铁骑!伤门五百弓弩手,外加两千长枪步卒。

杜门一千铁骑,一千长枪步卒;景门一千步卒,一千大刀步卒;死门与生门同样重要,是克敌于此的重要门户。因此由高顺麾下将领田豫亲领三千陷阵营守卫,另有两千铁骑相辅!

惊门由两千步卒,五百盾牌长枪兵守卫,开门乃是八门中最容易被攻破的一门;由三千陷阵甲士,连同一千铁骑守卫。

剩下的步骑分步于阵眼四周,保护主将指挥阵法时不受到敌军危害,在开门与生门遇到猛烈攻击时,需快速驰援。

各门之间,都有手指令旗的骑兵用旗语传令,而这些骑兵则是听命于阵眼中的高顺。

现在的八门金锁阵虽是一个雏形,却也有了一丝威力,阵法之中,高顺居于高台上,四周插着各色令旗。在高台周围,密密麻麻的步骑围着高顺。

在阵法外形上,很难找出其中要害。

刘鹏观察多时,却是从其中看出了一点端倪,这八门金琐阵,最脆弱的地方就是阵眼,只要阵眼被拔,整座大阵就会处于崩溃之中,到时这八门甲士无人指挥,必会被敌军攻破。

而阵法之间,看似变化莫测,其实都是按九宫八卦的方位而变,只是在九宫之上,稍微做了一点改动。

在袁绍军中,最具才华的就属许攸这个小人,其余如郭图、审配等人,这些人虽有才华,但想看破这个阵法要害,恐怕亦是不能。许攸杂学颇多,对兵法也是一知半解。

其最拿手的,无非就是揣摩人心,在兵法之上,或许都不如田丰。

在观察了一会阵法后,刘鹏便回到了中军大帐。

“主公,子义求见!”

帐外,典韦憨声禀报道。

刚回到大帐的刘鹏,正想找太史慈呢,其人就来了,遂道:“传他进来”!

话音一落,大帐中闪进一个人影,仔细一看,却是身穿戎装的太史慈,其走进大帐,低声道:“主公交代之事,末将已经办妥,现李历已被末将拿下,其麾下部曲也被在下派兵卒接管。”

“此事做的好,头前带路,本将要去见一下李历”!刘鹏靠在主位上,站起身子说道。

“诺”!

太史慈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刘鹏脸色阴冷,神情似有雷霆之怒,跟着前面带路的太史慈快速走了出去。

李历现任太史慈副将,就在不久前,他见其武艺低微,兵法谋略更是不堪;但考虑到冀州旧部的人心,才勉强任其为副将,协助太史慈掌管大军。

可任刘鹏没有想的是,就在他北征袁绍的时候,幽州的王成发来书信,信中言明冀州旧部闵纯、耿武、李历有不轨之心,这三人常在闵纯府邸密谋如何掌握军队,等待时机迎回韩馥。

幸好王成这些年布置在各州郡的探子广多,闵纯等人密谋之时,被府中一个下人发现。这个下人在很早以前,就被王成收买,只要其得到重要消息,就可拿消息换回赏钱。

下人得知闵纯等人密谋后,忙出府将此事告知王成在冀州的负责人,冀州负责人得到这个消息后,不敢怠慢,在赏了下人一些钱财后,忙派快马将消息传回幽州。

当幽州的王成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密使执书信来冀州拜见刘鹏。

这一来一去,消息传到刘鹏手中之时,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不过得到这个消息后,刘鹏只是在心头气愤了一会儿,便装作无事之样,以前该怎样,现在依然怎样。

只是在暗中,刘鹏给冀州的田丰去了一封书信,信中对闵纯等人之事只字未提,只是隐晦的表达了一下冀州内部存有隐患。他没有写清楚,就是担心书信落入闵纯等人手中。

到时以闵纯冀州别驾的权利,加上耿武手握精兵,这二人说不定会在冀州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因此他才不得不暗示田丰,以田丰的谨慎,在得到书信之后,必会详加揣摩。

只要不打草惊蛇,迫使闵纯等人提前闹事,刘鹏就要办法将其灭掉。

对于窝藏在燕军之中的李历,刘鹏可不会心弱,在收到王成书信的当夜。他就曾深夜召见太史慈,命其在近日内,派人将李历秘密羁押,对其麾下的部曲也要加以控制。

李历表面上虽统领着燕军一些兵甲,但这些兵甲多是跟随刘鹏东征西战的悍卒,他们才不会真心听命于李历,在得到太史慈的命令之后,这些兵卒立即倒在了太史慈一边,并将李历从其家中带出来的数百部卒趁庆功时灌醉,用绳子将其绑缚起来。

而李历本人,在昨晚喝了一些酒水后,回到营中,便被太史慈安排的兵马拿下,羁押在太史慈自己的大帐隔壁。

本来刘鹏是想让太史慈秘密解决掉李历,但后来考虑到他只是从王成的信中,听过闵纯、耿武、李历三人谋划,并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人?

?为弄清楚李历等人到底纠集了多少冀州旧部,刘鹏才令太史慈将其活捉。

一路经过燕军营帐,直到左军太史慈驻地之时,前面领路的太史慈才回过头对着前方的营帐指了指,恭谨的说道:“主公,就是这里。”

跟在其身后走了一路的刘鹏,缓和下脸部表情,对着跟在身后的侍卫门淡淡吩咐道:“恶来、子义随本将进去,其余人等留在此处,不许任何人靠近。”

“诺”!

侍卫们都是常年跟随刘鹏的人,听其命令之后,快速形成一个队列,把守在大帐四周。

刘鹏带着二人大步踏进营帐,见帐中有四个甲士正在看守被绑缚住的李历。

太史慈知道刘鹏在此,定是有要事要问,遂挥手将甲士们打发出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自裁?

此时的李历发丝凌乱,年过四十的他,看起来神形憔悴,双眼微仲,身上的盔甲早被卸下,外面只穿了一层薄衣,身子蜷缩在大帐一角。

“李历,本将待你不薄,汝却与闵纯等人勾结,欲谋于本将!汝这贼厮端的是不忠不义,亏的本将先前还认为你是一个可造之才。现在看来,是本将错把鼠辈看成了豪杰。”

刘鹏慢慢走到李历身前,眼神中带着怒火,喝骂道。

“刘鹏,汝强占冀州,端的是不为人臣!某只恨没有在汝睡着之时,将汝首级割下,以净大汉天下。”

蜷缩在一角的李历,缓缓站起身子,眼神中充满了不甘示弱之色。

“天下乃有德者居之!本将镇守幽州苦寒之地,粮草来之不易,但是汝主韩馥带兵劫了本将军粮,致使燕地数万兵卒得不到吃食!本将这才愤而起兵,南下冀州攻灭韩馥,为大汉扫平逆贼,净清天下。”

刘鹏嘿嘿一笑,神色正昂的回了几句,接着话锋一转问道:“本将现在只想知道汝等谋划,可还有其他人参与?”

“没有,就某一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历不屑的笑了笑,大义凛然的回道。

“李历,据本将所知,汝在冀州尚有家小,若你不能说出其他人的名字,那么你的家小就会受到牵连。”

刘鹏才不信李历之言,转而使出了他的看家本事。

说到家小,刚才还大义凛然的李历顿时神色一变;他在邳城中上有老母。下有两子一女。老母年近七旬。两子也都未长大成人。女儿虽年过十六,却不足以担起家中重担。

但与冀州大业相比,这些太过微小。李历自始至终都相信韩馥会借得兵马,重整旗鼓,夺回冀州。

“奸贼,要杀就杀,何必废话!某在九泉之下亦会看着汝这恶贼是如何被乱刀分尸的!”

关键时刻,李历还是选择忠于韩馥。抛弃家小。

刘鹏这次却是有点惊讶了,他知道这个时代不缺乏愚忠之人,可未想到,眼前这个才能平庸之辈,竟也有此豪气。

“子义,派人去邳城,将李历老小斩杀,一个不留”!刘鹏看着李历一脸赴死的表情,微微一笑,轻轻说道。仿佛杀死李历一家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诺”!

太史慈微微一震,忙领命而去。

“奸贼,你不得好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