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总督阁下又健忘了。”郑芝龙毫不吝啬嘲讽的目光,“我已经说过,婆罗洲属于大明,难道东印度公司的士兵,想要驻扎到大明的土地上?大明有的是出色的军人,不需要东印度公司的保护。”
“那司令阁下认为,怎样才能保护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既然是和谈,总不能只顾及大明利益吧?”斯佩克斯准备接受香料群岛的模式了,但他希望由郑芝龙提出来,他好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的股份。
“婆罗洲将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为了保障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我们可以向东印度公司开放一个贸易口岸,让你们进行合法的贸易。”郑芝龙想起来吕宋模式,“但你们必须遵守大明的律法,依法向大明纳税——大明的税率可是很轻的。”
斯佩克斯想了想,既然得不到婆罗洲的土地,就必须剑走偏锋,让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又能为郑芝龙所接受。
自治,斯佩克斯突然灵光一闪,他都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了,被郑芝龙屡次玩于股掌之间,现在终于阴了郑芝龙一把,而且,这个效果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才能体现出来,郑芝龙绝对想不到,荷兰就是这样独立的,先是成为自治省,然后从西班牙独立成国的。
“司令阁下,为了我们的友谊和共同的利益,以及将来可能的合作关系,我建议,让婆罗洲成为大明的一个自治省。”
“自治省?如何自治?”郑芝龙被斯佩克斯弄得糊涂了,他第一次感到斯佩克斯高深莫测。
“婆罗洲可以成为大明的一个省,但必须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大明政府不能干涉他们日常活动,一切事务都必须由他们自己做出决定。”斯佩克斯迅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只要大明不参与婆罗洲的日常管理,它必然会走向独立,一旦大明衰落下去,在东印度公司的威逼和利诱之下,很可能重新回到荷兰的怀抱,这是他能为东印度公司争取的最大最长久的利益了。
“不参与日常管理,那还是我大明的行省吗?除非……除非岛上的官员,都是我大明派遣的。”郑芝龙想想,大明新收复的土地,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对大明也没什么损失,只是斯佩克斯逼着大明这么做,让他觉得有些不爽。
“官员也不能由大明派遣,否则它和大明的其它省份,还有什么不同?”斯佩克斯否定了郑芝龙的如意算盘。
“那官员由谁来任命?”郑芝龙本来准备直接否定算了,但斯佩克斯的话,激起了他的好奇,难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省份?奥,想起来了,好像大明以前的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还有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都是这么干的,名义上属于大明,但是由当地的头人代为管理。
不过,这几个都司后来都发生叛乱,特别是辽东都司,朱由检登基之后,大明硬是用武力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行省,重新由朝廷任命官员。
难道斯佩克斯是要将婆罗洲变成这样的都司?郑芝龙顿时充满了警惕。
“官员由生活在婆罗洲上居民选举产生,由他们代表百姓行使行政管理权。”斯佩克斯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模式,带到了婆罗洲。
“选举产生?这是哪门子的管理方法?”郑芝龙闻所未闻,他怀疑斯佩克斯故意在使坏,既然东印度公司得不到婆罗洲,他也不让大明舒舒服服地得到婆罗洲。
斯佩克斯告诉郑芝龙,东印度公司就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所有的股东选举出管理人员,无论公司有多大,都不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当然,总督是有国王任命的,这斯佩克斯没有告诉郑芝龙。
轮到郑芝龙的心里产生惊涛骇浪了,竟然有这样的管理方法?难怪东印度公司虽然只是商贸公司,却强大到可对抗整个国家。
“可是,这样一来,婆罗洲还是属于大明吗?”
“当然属于大明,他们就像东印度公司一样,需要向本国政府缴纳税收,税赋能确定双方的隶属关系。”斯佩克斯终于找到一个让郑芝龙接受的支了,“为了保障东印度公司在婆罗洲的利益,如果郑司令能同意本人的意见,本人也同意婆罗洲从此属于大明。”
郑芝龙一直在咀嚼斯佩克斯的话,朱由检让他在南洋寻找人才,如果斯佩克斯不是荷兰人,他一定会推荐给朱由检,虽然他还不太明白斯佩克斯所说的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模式。
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小,只要郑芝龙同意斯佩克斯的要求,南海舰队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协议,就基本达成了。
但郑芝龙还需要消化这种在大明从来未见过的管理模式,也不知道朱由检是否会同意这种模式。
这种全新的模式能保障大明在婆罗洲的利益吗?能保障婆罗洲上的汉人利益吗?
他想到在坤甸遇上海鲜馆的东主陈达的事,他突然有了主意,但他认为,这是大明自己的事,完全与荷兰人无关,也不需要征求斯佩克斯的意见。
郑芝龙原则上同意了斯佩克斯的意见,但在具体的细节上,还要斟酌一番。
双方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第二次和谈,离开邦加岛之后,郑芝龙立即向京师的方向传出信鸽,以求得下一步的和谈方案,特别是婆罗洲的管理问题,郑芝龙自己不太明白,只好问计朱由检。
第449章南洋急报
傍晚的时候,朱由检终于将厚厚的一叠奏章批完,他信步出了御书房,高大的围墙阻挡了他的兴奋。
皇后周玉凤快要进入临产期,婉儿、王美玉几乎同时中标,都幸福地怀上自己的孩子,他的后妃中,只有胡心雪的肚皮暂时没有动静。
朱由检总算对自己的身子有了信心。
这几年来,朱由检虽然有了一后三妃,但他们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让朱由检暗暗着急,他甚至怀疑,一个后世的灵魂与古代的肉身结合,能否产生一个和谐的身体。
如果一切都是正常的,那为何后妃们的身子迟迟没有动静?难道真的是今古不匹配的问题?
假如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那自己创立的伟业,到底要让谁来继承?
周玉凤及时怀孕,打消了朱由检的迷茫,随后婉儿、王美玉先后不周玉凤的后尘,则让他完全忘记了曾经的担忧。
现在的朱由检,完全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期待之中。
草草用过晚膳,朱由检步行至坤宁宫。
“参见陛下!”
坤宁宫的宫女太监们见惯了朱由检的突然来袭,他们也不急着给周玉凤送信,而是先行跪拜朱由检。
“都起来吧,皇后身子不便,不用再参拜了,免得影响皇后休息。”朱由检大手一挥,让宫女太监们退下,各自去忙自己的事。
“是,陛下!”
宫女太监们随即散开,早有宫女采儿去告诉周玉凤。
朱由检直接进入周玉凤的寝宫,周玉凤正懒洋洋地歪靠在床榻上,见朱由检已经入了寝宫,她两鬓羞红,就要挣扎着起身,“臣妾叩见陛下!”
“凤儿不用多礼!”朱由检紧走两步,来到周玉凤的床沿,一手拖住周玉凤的后肩,顺势在床沿坐下,“早就说过,凤儿身子不便,就不用多礼了。”
“陛下,礼不可废!”周玉凤虽然这样说,却是歪靠在朱由检的怀中,一也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
“等身子……等生过孩子,哪怕你每天都跪在朕的面前。”朱由检在周玉凤的鼻翼上轻刮了一下,“现在呀,千万不要伤了朕的孩子。”
“臣妾倒是想每天跪在陛下面前,就是不知道能否天天见着陛下。”周玉凤闭上凤目,在朱由检的怀里拱了拱,让身子舒服。
“嘿嘿。”朱由检只得苦笑,自己每天是否回宫都说不定,“这样吧,朕要是回宫,就让凤儿来参拜参拜,如何?”
一直立在宫门口等着伺候二人的宫女采儿,听到此处,“噗嗤”笑出声来,旋及觉得不对,赶紧掩口而止。
周玉凤微微抬起头,略略瞪了采儿一眼,“小妮子,让你笑,一会让你好受。”
“皇后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采儿口中虽然讨饶,却连下跪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向周玉凤福了一福,便转过身面对宫墙,兀自笑个不停,虽然没出声,两翼单薄的嫩肩却是抖个不停。
“凤儿不用生气,犯不用和一个宫女一般见识。”朱由检轻拍着周玉凤的脸蛋。
“哼!”采儿回过身,却又不敢对朱由检使脸色,只好有些愠地怒转回身。
周玉凤有些恼了,“陛下在此,小妮子还敢翻了天不成?先出去。”声音不大,却透出一股威严。
采儿再不敢贫了,她忙给周玉凤叩头赔罪:“是,皇后娘娘,奴婢这就出去,奴婢在外面伺候着。”
朱由检在周玉凤的额头上摩挲了一会,示意她不要生气,对胎儿不好。
周玉凤显然没有真正生气,“我那生他的气呀——这小妮子,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了,陛下面前,也敢出言无状。”
朱由检也不管采儿,“凤儿,要不要起来走走?”
周玉凤依在朱由检的怀里,哪里肯起来?她闭着眼睛慵懒地答道:“不用了,臣妾刚刚散步回来,身子都有些乏了。”
见周玉凤真是疲乏的样子,朱由检也不忍打扰,他像搂着孩子似的,一动不动。
时间仿佛静止了。
周玉凤不舍朱由检的怀抱,朱由检不忍扰了周玉凤的清梦。
过了好久,周玉凤忽地睁开眼睛,“陛下……”
“凤儿,醒了?”朱由检低头看着周玉凤漂亮的凤目。
“嗯。”周玉凤轻轻哼了声,她迟疑了半响,到底还是说出来了,“陛下,臣妾身子不便,婉儿、玉儿也好不了多少,晚上就让采儿侍寝吧,这小妮子等了很久了。”
“不用,凤儿,朕今晚就留下来陪凤儿,看看凤儿是怎么虐待朕的皇儿的。”
“皇儿?”周玉凤轻轻念叨一声,“臣妾真希望是皇儿,陛下,你说,真的是皇儿吗?”
“一定是皇儿。”朱由检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尽管他不是医生,也不会透视眼,实际上他也希望皇后生的是儿子。
周玉凤还有些不放心,“陛下,万一要是公主呢?”
“是公主也没关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嘛!”朱由检轻抚着周玉凤的小腹。
“噗嗤!”周玉凤被逗乐了,“陛下,孩子还没出生呢!这么就考虑出嫁了?”
“再说,凤儿还年轻,将来还可以给朕生下一大堆皇儿。”朱由检也是憨憨地笑。
“陛……下……”周玉凤笑得花枝乱颤,眉宇间却是饱含春色,“臣妾又不是……怎么会生出一堆皇儿?”
“哈哈,哈哈……”朱由检脱靴上床,挤在周玉凤的衾被边。
“陛下……”
“咋了?凤儿?”
“陛下身子重,要是压坏皇儿,那怎么得了?”周玉凤嘴上说着,身子却往朱由检身边靠了靠,又缓缓闭上凤目。
“那……朕打地铺!”朱由检在周玉凤精致漂亮的脸蛋上抚了抚,好像永远摸不够。
“陛下身子金贵,当心地下湿气侵染身子,那臣妾可是罪人。”周玉凤伸出胳膊,环住朱由检的腰身,小手也贴上了朱由检的胸脯,“陛下还是让采儿去侍寝吧!”
采儿是周玉凤从坤宁宫带出来的陪嫁丫头,如今又随着周玉凤回到坤宁宫,算得上是周玉凤的贴身丫头,朱由检想了想,无论身段还是脸蛋,都是上乘,但朱由检不愿辣手摧花,“雪儿不是在吗?”
“雪儿身子也是不便,月事……”
“采儿还小。”
“婉儿那时,还没采儿大呢!”
“没见过这样的皇后,将朕向宫女的房里推。”朱由检在周玉凤的脸上轻捏了一把。
周玉凤已经幸福的一塌糊涂,明知自己身子不便,还要腻歪在自己身边,她不知道其他的皇帝是否也是这样,在朱由检的身边,她已经满足了,发自内心的满足,红莹莹的小嘴还不忘调侃一句:“没见过这样的皇帝,送到嘴边不吃。”又向宫门外叫了声:“采儿,伺候陛下沐浴。”
采儿打了一个激灵,她顾不上羞怯,上步入宫,“奴婢伺候陛下沐浴更衣!”
朱由检细看采儿,柔顺婉转,杏腮上已是一抹猩红,想到以三女的身体状况,自己怕是要苦上数月,又因为周玉凤的坚决推荐,也就在周玉凤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算是同意了。
周玉凤恋恋不舍起抽回环抱朱由检腰身的玉臂,随着朱由检的离去,心里却是一种说不清的空落。
采儿欢喜得像要飞起来,这一刻她已经等得很久了,今晚多亏皇后娘娘成全,她低着头,向周玉凤投去感激的一撇。
正在这时,寝宫外人影一闪,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奔过来,在宫门口停下了,“陛下,国防院急报,是南洋的讯息。”
“南洋?”朱由检皱皱眉头,难道与荷兰人谈判破裂,打起来了?他接过快报,飞快地浏览一遍。
“自治省?”朱由检轻轻念叨着,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忽地眼睛一亮,“有了。”发现小太监还在门外,便一挥手,“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小太监答应一声,闪出了坤宁宫。
“陛下……”周玉凤被朱由检弄得一惊一惊的,李春烨既然半夜追到坤宁宫,必定有什么军国大事发生。
“没什么,凤儿不用担心。”朱由检看向采儿,“走采儿,给朕引路。”
“是,陛下!”采儿迈着小碎步,跟在朱由检的后面出了周玉凤的寝宫,她真想上去挽住朱由检雄壮的臂膀,却又不敢上前,连手都不敢拉一下。
快到采儿的房间时,朱由检停下脚步,“采儿,先给朕冲杯热茶,朕要去书房处理一封信件。”在坤宁宫,朱由检没有独立的寝宫,只有隶属于他使用的一个书房,用于临时处理政务,书房内侧有一张永远准备好的床榻,如果困了,可以在此临时休息,但朱由检从来没有使用过这张床。
“是,陛下!”采儿答应一声,却没有移步,难道陛下要在书房……
直到朱由检已经入了书房,采儿才醒悟过来,她快速冲了一杯热茶,给朱由检送过去。
朱由检喝了口热茶,又展开一张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摊开一张白纸,挥笔自如,一气呵成:
一、原则同意在婆罗洲设立自治省;二、岛上应该有不少于五千人的大明驻军;三、建立汉人为主的地方官府,所有的主要官员,一律为汉人;四、开放南部的坤甸、北部的巴加为贸易口岸。
(多谢冬临渊、布伯、douyuntao、秋雁长风、书友17101240、悠悠闲人ln、木泊云、原是儒医的红票,多谢朋友们订阅支持)
第450章婆罗洲
朱由检又对即将发给郑芝龙的急件仔细查看了一遍,确信没有误差,这才收拾起来,他要感谢斯佩克斯,给自己、给婆罗洲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一种他几乎要遗忘了的管理体制。
如果选举制度在大明内地突然空降,必然会遭到士林的猛烈反对,这些大明的精英阶层,实际上也是大明的特权阶层,他们受到圣贤书的影响,是及其保守的,任何新鲜的事物,凡是圣贤书没有记载的,又损害他们特权地位的,他们一定会不惜用死谏来阻挡这些新生事物。
婆罗洲远离大明的核心统治区,又是新收复的土地,现在对大明的影响是及其微弱的,它根本就在大明士林的视线之外,即使曾经建立过超大帝国的蒙元,也未能征服婆罗洲,那里最多只是他们名义上的属地。
如果在婆罗洲上实行选举制,岛上必然营造出一种以商人为主流的政治文化,商人将成为岛上的政治精英,普通百姓既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参加选举活动,这将有利于提高岛上商人的地位。
士农工商,连商人都可以担任省长、知府等,按职业划分的不平等,必然会在政治生活中逐渐消失,即使不平等任然存在,那也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有穷人与富人之分,这完全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渐消除的。
荷兰人在岛上建立了初步的商人文化,已经为大明打下了基础。
婆罗洲将成为大明的政治试验田,它对整个大明的影响是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即使选举制度失败,岛上经济衰退,朱由检也可以接受,反正有大明这颗大树,一个婆罗洲暂时还不会成为大明的晴雨表。
如果婆罗洲上建立的选举制度成功了,说明汉人也适合选举制度,它将为朱由检,为大明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让农耕社会瓦解,迅速建立起现代国家,就像日本的明治维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大明不再依靠体量上的庞大,而是以列强著称。
朱由检也曾考虑过,现在婆罗洲上的汉人很少,他们不太可能脱离大明而独立,岛上的汉人需要大明的绝对支持,而大明的海军和自己的后世经验,恰好可以为婆罗洲的即将建立的选举制度保驾护航。
在政治体制上,大明到底要走向何方,朱由检曾多次考虑过,但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也就是说,他也弄不清什么样的体制最适合大明,他只知道,现在的皇权绝对不适合大明,数百年一个轮回,根本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的,愚民政治以及走进了死胡同,一旦与西方的现代制度大碰撞,大明就会被击得粉碎。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体制才适合大明?是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吗?
朱由检原本还在回避这个问题,以人的正常生命值计算,那不应该是他考虑的问题,至少现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选择,必须考虑本国的文化、历史、现状等,探索社会制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是平坦还是陷阱,必须不断调整、修正,虽然朱由检有后世数百年的经验,却不能为大明提供一条永久的道路。
按照朱由检的理解,将来的政治制度,除了极度落后或者自然资源极端丰富的国家,还会存在君主掌权,现代国家基本上只有三种模式。
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选举制。
日、法、德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发达国家韩国、巴西等,基本上都实行这种政治体制,这是最主要的体制,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虽然落后的国家采用这种政治体制后,并没有让国家走上发达之路。
这种制度的优,是名义上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因为自己的国籍而感到骄傲,国民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宽容性强,不管国家是发达还是落后,国民的生活不会压抑,因为他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不管行政官员是否听取。
但这种制度也有自身的不足,由于每个公民的意见、性格、需求等不一样,国家又强调个性的独立,因而很难找到找准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种模式虽然能预防独裁人物的出现,但国家的大政方针缺少灵活性,对国际国内的热变化,反应比较慢,容易在争吵中错过采取措施的最佳时机。
朱由检根据后世的经验,这种模式要深入人心,没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酝酿,国民素质积累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很难深入人心,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所绑架,给民族、国家带来重大的灾难。
泰国街头“红衫军”与“蓝衫军”的对立,差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动乱,台湾街头“百万民众倒扁运动”的闹剧,成为国际的笑料,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朱由检研究过这种模式的成功国家,早期的探索者,都是以古希腊文化为底蕴建立起来的商业文化,适合的土壤在欧洲,至于其它成功的国家,如韩国、巴西等,都有一些共同。
他们本身都是地区强国,或者由超级大国保护,在建立这种模式的初期,很少能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这些国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国民基本不会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二是以苏联、东欧为代表的苏东制。
亚非与拉美地区也有不少国家实行这种体制,中央王朝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也是这种体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体制吸引了大量的国家走上独立之路。
但这种体制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抛弃,证明这种体制只能适应特殊的阶段,特别是受压迫民族在他们取得独立的过程中,一旦国家走上发展的正轨,这种模式绝对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至少也会拖累社会进步的速度。
三是以中央王朝为代表的体制。
这种体制逐渐被称为“中央王朝模式”,其实探索最早、实行得最为成功的,倒是淡马锡岛上的新加坡,只是中央王朝在国际上影响太大、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而已。
这种模式的优,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家政局稳定,国家政策具有连续性,由于精英人物不是集中在商界,而是在政界,他们能根据国际和国内不断净化自身的领导层,修正国家对外对内政策,甚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动用全国的力量,也就是举国体制,如新加坡的卫生环境、中央王朝的两弹一星、特区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等。
但这种模式的缺同样突出,由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国家,没有彻底的选举制,领导人的更迭基本上是采用内定的方法,更加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个人的政治和利益诉求常常被严重压制,社会矛盾难以通过领到人物的更替而得到化解。
这样的社会,虽然国家在科学、文化、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进步,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快,百姓也能从社会进步中得到红利,但由于个人生活得比较压抑,容易滋生反对派,从而被敌对的国家所利用,如新加坡的总理之争、中央王朝一度出现的港独、台独、藏独等。
现在的婆罗洲,荷兰总督斯佩克斯希望它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但朱由检根据斯佩克斯的要求,果断将它纳入自己的思路,让它成为大明的政治试验田,就像后世的历史上,改革的总设计师那样,先让国民看到改革的成功,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婆罗洲上的选举制度完善之时,大明统治的核心区,国民的教育水平应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也许可以在全国推广这种选举制度。
如果这种选举制度真正在婆罗洲得到落实,那么大明将士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选举制度的国家,尽管采用选举制度的只是大明的一个自治省。
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采用选举制,但那是一个具有部分国家性质的商业公司,不知一级政府,更不是国家,而且东印度公司的最高领导——总督还是任命,选举的只是东印度公司的中层执行领导。
这个大明新的土地,叫做什么自治省呢?绝对不能叫婆罗省,更不能叫加里曼丹省,一定要取个汉话的名字,甚至将来的岛名都要修改。
朱由检盯着地图,他突然眼睛一亮,坤甸,这是汉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一百多年后,两个叫陈兰伯、罗芳伯的汉人,在这里建立了“兰芳共和国”,比美利坚合众国还要早上几年,这是世界上以第一个实行选举、共和的国家,国名就是取自这两人的名字。
“兰芳共和国”由于国力较小,又没有得到中央王朝的足够支持,所以被荷兰人灭国。
现在朱由检来了,他要改变这快土地上的历史。
“兰芳共和国”是不会存在了,它只会是大明的自治省,名称也无法使用“兰芳”,朱由检无法解释它的来源,现在的陈兰伯、罗芳伯应该还没有出生。
“兰竹”,朱由检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梅兰竹菊,是汉人公认的四大君子花,叫兰竹省,容易为大明的士林所接受,而且这绝对是一个汉化的名字。
朱由检正在得意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忽然感觉到门口人影一闪。
第451章第三只手
“陛下,夜深了,皇后娘娘求陛下早安寝。”采儿很小心地立在朱由检的身侧。
朱由检抬头瞄了采儿一眼,低眉顺目,婉转依人,他心中暗叹,怎么忽略了经常在眼前晃悠的小美人?工作上的事情,永远也做不完,明天的事,还是留到明天吧!
今晚对采儿来说,可是洞房花烛,自己不能给她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那就给她一份永久的记忆吧。
想到这,朱由检起身拉住采儿的小手,“采儿,走,朕要去沐浴。”
“是,陛下。”采儿顺势靠上朱由检的臂膀,鸵鸟般的想要将脸蛋都埋到朱由检的怀中,只是趁朱由检不备的时候,才敢偷偷瞟上一眼,她心中入小鹿乱撞,既有深深的期待,又有一丝淡淡的恐惧,但无论如何,属于她的那一刻就要来了。
来到周玉凤惯常使用的浴室,朱由检看到在一侧的小方凳上,放着一叠衣物,借着昏黄的烛光,分明是明黄色,他估计,那是为自己准备的睡衣。
浴室的木桶里,飘出淡淡的水汽,朱由检伸手一摸,水是温的,现在已经是夏季,不用太烫,比体温稍高些。
朱由检正要宽衣入桶,却听见怀中的采儿蚊子似的哼了一声:“陛下,采儿为你更衣。”
从来只听说懒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连伸手都不用,只要张张口,一切有人代劳,朱由检笑笑,做皇帝就是好,至少现在能体会到后世不曾有过的幸福。
采儿柔嫩的小手开始攀上朱由检的腰身,一阵摸索,终于将朱由检的上衣褪尽。但到了下衣,采儿迟疑起来。
朱由检知道采儿不是熟手,也就不再为难她,“采儿,还是朕自己来吧!”
采儿见朱由检的大手就要行动,她受惊似的低叫了一声:“陛……下,还是奴婢来吧!”她微闭起双目,两支小手在朱由检的腰身上摸索起来。
朱由检只觉得光滑的腰眼上麻梭梭的,他忍住心里的异动,任凭采儿的小手在自己的身上忙碌着。
约莫半响时间,采儿终于完成了她应该完成的任务,方才睁开羞得不能再羞的双眼,微微扫视了一遍,见朱由检已经光身,心中稍定:“陛下先去浴桶泡会,奴婢一会来给陛下搓背。”
朱由检跨进浴桶,见采儿欲进不退,“采儿,你也进来泡会吧!”
“奴婢……”采儿瞪大双眼,烛光下就像是两盏蒙住黑绒线的灯烛,身子还向后微退了半步。
“都啥时候了。”朱由检怕惊着采儿,只好哄着她,“再说,进了浴桶,搓背也方便些。”
“奴婢……奴婢……在浴桶外,也可以为陛下搓背。”采儿见朱由检没有下一步的行动,心中的恐惧减轻了些。
“采儿今晚就是朕的人了,朕自然会疼爱采儿。”朱由检柔声道,“采儿不用害怕,这是在坤宁宫,朕又怎么会乱来呢?”
“可是……可是……”采儿僵在朱由身前五步的地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连舌头都不太利索了。
“采儿,来吧。”朱由检将采儿招招手,“难道采儿身上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疤痕,现在不敢见朕?”
“陛下……”采儿娇声抗议,连一直微低的螓首也勇敢地抬起,两道怒目直视着朱由检,恨不得将朱由检舀口水吞下,双手不自觉落到大襟褂裙的第一颗纽扣上,又迟疑下来,却是没有解开。
“采儿,下来吧。”朱由检已经紧闭起双目,微靠在浴桶的后沿,“莫让朕等久了!”
采儿见朱由检似乎生气了,她再顾不上害羞,双手熟练地解开褂裙上所有的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