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军坚持不了多久了。

但他隆也坚持不下去了,留给他的时间同样不多。

大明此次重兵出击,却没有直接解救大城,而是直扑阿瓦,这本来是个‘围魏救赵’之计,如果他隆不撤军回救阿瓦,明军完全有可能假戏真做。

他隆也曾打算调动南方的五万军队去解救阿瓦,但很快就被他之计否决了,没有这五万大军,即使能拿下大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清缴大城周围的散步,那时,他的主力很可能面临大明与大城的东西夹击。

天色渐进暗下来,又要到撤军的时间了,那空沙旺还是没有攻下,他隆恼怒异常。

继续进攻的话,那空沙旺就像是一座牢不可破的磐石,虽然动了根基,他隆还是推不动它;如果放弃进攻,他隆心有不甘,只要拿下那空沙旺,大军就可一鼓作气,直逼大城。

以东吁军现在的实力,应该能够第三度占据大城,甚至就此灭了宿敌大城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肥肉就在嘴边,他隆已经闻到了肉香,但就是吃不着。

大明,可恶的大明,在最关键的时刻,横插一杠,这一杠插得他隆进退失据。

就在他隆心烦意燥的时候,从北方传来了马蹄声,“哒哒。”马蹄敲击地面,让他隆没来由的一阵心慌。

马上的游骑早早翻身下马,小跑几步,跪倒在他隆面前,“陛下,不好了,阿瓦失守了!”

“奥……嗯?”他隆这才回过神来,他上前一步,一把揪起游骑的衣领,想要把他提起来,好像阿瓦丢失,完全是他的责任,“你说什么?”

“陛下……明军……明军已经占领阿瓦。”游骑吓得一哆嗦,说话也不利索了。

“这怎么可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隆还是不敢相信,也许是不愿相信。

“三天前,阿瓦陷落后,小人就一直往南炮,急着告诉陛下。”游骑见他隆没有处罚他的意思,心中逐渐安定下来。

“庆丰坚持了几天?”他隆松开游骑的衣襟,他怎么也数不出来,明军进入东吁,这才几天,就算各个小城小镇完全没有阻挡明军,光路程就够明军跑的,怎么会这么快就失了阿瓦?

“一天,实际上,明军只用了半天,就攻破了阿瓦城。”游骑不敢隐瞒,他将实际情况报告他隆。

“半天?不可能,你一定是明军的奸细!”他隆瞪着游骑,双眼因发怒而急速充血,阿瓦城有一万多士兵,城中有十五万百姓可以协助守城,粮草又是充足,再不济也可以坚持十天半月,半天就丢了,打死他隆他也不信。

“陛下,明军的火炮太厉害。”游骑将阿瓦城的战况,原原本本说给他隆听,特别是火炮炸毁城门的一节,他说得有声有色,如果这儿不是战场,而是现场作文比赛,没准这位游骑还能获得大奖。

他隆没有奖励这位口才卓越的游骑,他的脑子,一下就懵了,过了好久,他才清醒过来,他已经没法追究庆丰守城不利的事,明军的火炮真的像游骑说的那样厉害吗?还有,“那城内的一万余守军呢?”

“回陛下,城中的守军与庆丰将军,全部战死,而且……”游骑不敢说守军是被明军屠杀的,他们已经死了,就别往他们身上泼脏水了,最好让他们落个殉城的功劳。

“而且什么?说!”他隆见游骑支支吾吾,知道一定还有什么坏的讯息,阿瓦已经丢了,再坏的讯息也坏不到哪儿去。

“陛下,阿瓦城中的权贵,被明军屠杀殆尽,现在城中的百姓,剩下的不到十万。”

他隆背过身,他陷入了沉思,一万守军全军覆没,数万百姓被杀,明军这不仅是救援大城,他们这是要灭了东吁。

他隆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已经决定撤军了。

如果说刚才他还在犹豫,那么阿瓦失守的讯息,就是压垮他矛盾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撤军,东吁的主力还在,还可以与明军一战;如果不撤军,明军一定会向南进攻东吁城,甚至是国都白古。

东吁军的主力都在大城,国内的防守比较空虚,一旦明军占领白古,东吁就要亡国,他无论得到大城多少的土地,都没有意义,失去国都和粮食产地,即使明军放过他的军队,他的十几万大军,也无法生存下去。

虽然放不下那空沙旺的有利形势,他隆还是下令撤军,他要亲自驱逐入侵东吁的明军。

同时,他隆对身边的游骑说:“快去告诉吉伦海将军,大军全部撤回白古,留下一万士兵,加强白古的防守,其余的士兵,立即向北,与我大军汇合。”

吉伦海就是驻扎在大城南部的那五万士兵的将领,他正在勒迈、克龙瓦一线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在大城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第402章初战他隆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刚刚占据彬马那,他隆的七万大军就越过了萨尔温江,和彬马那城隔着锡当河对峙着。

第二十军只有三万余士兵,而且只是先锋,所以林呈祥没打算与他隆决战,他紧守着彬马那城,同时向沐启元送达了他隆的讯息。

他隆派出少量士兵试探,发现林呈祥没有在锡当河沿岸布,遂一举越过了锡当河,在彬马那南面二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彬马那的西面是白古山脉,东面是本弄山,城池就位于两山之间的锡当河谷,属于狭长的地形,北依山势,南望平川,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他隆虽然知道彬马那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但游骑告诉他,明军还有两路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他贸然扎营城北,必然会遭到明军的三面夹击,所以,明知道驻扎南部平原对自己不利,他也不敢将军队移到彬马那城北。

因为从大城撤军的时候,一路急行军,他们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了一天。

城内有三万明军,而他隆有七万大军,如果在明军的援军到来之前,先行消灭城内的守军,再对付明军的援军,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他隆知道,明军的援军距离彬马那,只有一日路程,以东吁军远来疲惫和一路回撤的气势,根本无法在一日之内破城。

他隆没有选择进攻彬马那,而是让士兵们休息,准备待明军的援军到达后再与明军决战。

他期望通过一战而消灭明军的主力,至于失败,他隆没想过,明军的数量和他差不多,但明军深入东吁,是在东吁的土地上作战,必然面临粮草与兵员补充上的困难,又要防备小股东吁军的骚扰,而他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即使明军有火器上的优势,东吁军也不可能失利。

此时,沐启元和陈子壮加快了行军速度,他们放弃了对一些小的村庄和城镇的围剿,一天后,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到达彬马那,合兵驻扎在东南角,与城内的明军互为犄角之势。

他隆自己休息好了,遂决定不给明军休息的时间,他屡次派出军队,向城外的明军叫阵。

但沐起元没有应战,他的士兵长途奔袭,需要休息,他要等待东吁军的气势耗尽,才可能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击而溃之。

沐起元让士兵紧守营寨,毫不搭理他隆的挑衅,就是他隆送给他一套女人的衣服,他也会当着使者的面,欣然披在自己的身上。

东吁军连续挑战了两天,沐起元除了偶尔在营寨内晃悠一下,就是躲在中军大帐品茶作乐,这可急坏了军中的师长旅长们,他们纷纷向沐启元请战,沐启元一概不理,最后,连陈子壮都向沐启元请战了。

沐启元不同意迎战,他们就不走,偏偏不让沐启元安心品茶。

“你们都休息好了?”沐启元看着属下军官们如此求战,口中不说,心中却是高兴。

“报告司令,我们都休息好了!”整齐雄壮,就像是在阅兵。

沐启元微微头,不错,求战欲望强烈,“那弟兄们呢?他们也休息好了吗?”

“报告司令,弟兄们也休息好了,只等司令下令了。”

陈子壮还补了句:“东吁军的锐气折腾得差不多了。”

“那好,明日卯时吃饭,寅时出兵,争取一鼓击溃东吁军,一旦东吁军撤退,各位必须奋勇追击。”沐启元语气一凜,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是,司令,保证击溃东吁军。”这一次,连陈子壮都跟着回答了。

天明之后,沐启元、陈子壮部出动三万大军,而城内的林呈祥,留下一万士兵士兵守城,自领两万主力,与沐启元合兵一处,前来东吁军阵前挑战。

五万明军,在距离东吁军大营不到十里的地方停下脚步,这些明军中,基本上是步兵,只有两侧有数千骑兵。

东吁军没想到连日闭营不出的明军,竟然主动挑战,立即飞报他隆。

他隆顾不上吃早饭,急忙从营中起六万大军,前去迎战明军,大营中只留下一万守军。

两军在彬马那以南的狭窄的平原地带对峙,说是狭窄,那是和西面的白古山脉向比较,其实这一片平原地区,宽度达到二百多里,加上无限的纵深,作为十余万人军队搏击的主战场,还是相当开阔的。

他隆是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明军,他先是打量着对面,想看看明军到底是哪路神仙。

灰色布装,不着铠甲,纹丝不动,俨如天兵下凡。

他隆倒吸一口凉气,从军容上看训练水平,这些明军不动如山岳,似乎比他的东吁军精锐,还要强悍些。

不过他隆很快就不再惊叹了,与明军相比,他的部下,都是百战之师,战场经验丰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对面是东吁军队主力,沐启元不敢大意,明军早就布防完毕,最前面是一支六千人的枪手阵,枪手们分成三排,每排两千士兵。

在他们的身后,三万士兵也是分成三排,随时用燧发枪组成新的巨大的枪手阵。

在枪手们的侧后方,是明军的火炮与山地跑,火炮太过笨重,明军的配备没有增加,每个军只有二十门,但明军增加了大量便于携带的山地炮。

与山地炮几乎并列在一起的,还有明军的秘密武器,暂时隐藏在人群中,还用白布单覆盖着。

他隆听说明军的火器厉害,但他没有亲眼见过,不知道明军的火器,是真的厉害,还是打了败仗的东吁将军们,为了推卸责任而编撰出来的。

他没有全线攻击,而是先派出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做试探性进攻,他隆想亲眼看看明军的火器。

五千士兵,列成十列纵队,身上穿着超过十斤的铠甲。

他们先是气宇轩昂地出列,随后向对面的明军跑去,速度越来越快,在距离明军还有两百步的时候,东吁军示威似的放缓脚步,他们根本不像是来战场打仗,而是来旅游,或者与明军谈判的。

枪手们一直在注视着对面这支东吁军。

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不过对面都是移动速度不快的步兵,根本不具备骑兵的速度与冲击力,沐启元决定将他们放到八十步再打。

距离越近,燧发枪的命中率越高,东吁军撤退逃跑的机会就越小。

前进中的东吁军没有放箭,还没到弓箭的射程,但最前面的士兵,已经开始张弓,只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他们他们立即就会搭箭射击,他们才不管对面的明军在做什么。

“砰。”

“砰。”

“砰。”

……

燧发枪响了,游荡在最前面的数百东吁弓箭兵,就像是和明军商量好的,枪声一响,他们就立刻扑倒在地,不知道真的受伤还是假装的。

后面的东吁刀盾兵大惊,他们还没看清明军出手,己方已经倒下数百士兵。

东吁兵忘了前进的步调,明军只得停止射击,燧发枪射程内的东吁太少,不要浪费子弹,刚才射击的枪手们,抓紧时间蹲在地上装填弹药。

在一波枪声之后,战场诡异地静谧下来。

醒悟过来的东吁军,立刻挥舞着战刀,向明军猛扑过来,他们是东吁最精锐的军队,在与大城的作战中,几乎未尝败绩,大城的军队只要见到他们,就只会龟缩在城内。

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一定要向明军找回来,在军官的刺激下,他们忘记了刚才的死亡,也忘记了明军的燧发枪。

但他们只是刀盾兵,身上没有弓箭,只有战刀。

战刀对敌,必须面对面,一刀下去,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最直接的杀戮,最快意的恩仇,最血腥的胜利。

明军不是没有战刀,但明军的战刀,早就成为士兵的摆饰,更多的时候,只是威慑敌人的武器,只有在屠杀伤兵的时候,才能用得上。

现在明军杀人,依靠的还是燧发枪。

燧发枪的射程,不仅远远超过对手的刀枪剑戟,也超过对手的弓箭,这是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精心打造的杀敌利器。

我射得着你,你却攻不到我。

在战场上,看着同伴一个个倒在对手的枪下,凡是有血型的士兵、有战斗力的军队,都会在第一时间猛扑过来,哪怕是成为对方靶子,他们要为同伴复仇,不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侵略性的。

朱由检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诠释了战场的动态。

东吁士兵越是威猛,就会死得越快,明军的燧发枪,在八十步的地方,交织成一道致密的火力网,只要进入这个火力网,只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哪怕像东吁军这样身穿铠甲。

不,不是躺着出去,是根本出不去。

如果他们不想上天堂,就只能下地狱。

枪手们刚刚完成三波射击,对面的五千东吁精锐,已经伤亡殆尽,枪手们的眼里,已经没有站立的东吁士兵了。

枪声逐渐稀疏,终于停息下来。

谁也不知道,枪声下一次什么时间响起,又能给东吁军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他隆阴沉着脸,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惨痛的失败,五千东吁军全军覆没,但他没看到明军有伤亡,以前别说看到,根本就没听说过。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样的对手。

看着不对等的伤亡,他隆竟然忘记了下达撤军的号令,任由明军将他的五千士兵屠尽。

第403章东吁的象兵

其实,这也不能怨他隆,整场战斗,还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在他隆想看看东吁军到底有什么斩获的时候,战斗就以远远超出他想象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地结束了,别说他隆,就是东吁军的其他将领们,也没有从战斗中醒悟出来,他们谁也没有提醒过他隆。

“陛下,是否用骑兵试试?”他隆身边的一位将军终于出言提醒了。

“骑兵?”他隆还没完全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陛下,骑兵速度快,可以试试,也许能冲破明军的阵地也说不定。”

“不错,骑兵速度比步兵快得多,也许明军的火枪根本就来不及发射。”他隆恶狠狠地盯着对面的明军,“传令,将三千骑兵全部放出去。”

东吁并不盛产战马,加上东吁、大城的地形,都是丘陵为主,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他隆的手里只有三千骑兵,战马主要是给了游骑。

他隆见识了明军的火器,知道小打小闹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要将三千骑兵全部投放战场,一旦骑兵冲破明军的防守阵型,他的步兵,就会像大海中的潮水一样,迅速将所有的的明军吞没。

明军在等待他隆,燧发枪实在不适合进攻,只有等待对手进攻。

东吁仅有的三千骑兵,开始在阵前列队。

他隆默默地看着这些骑兵,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带来一惊喜,在与明军的第一场战斗中,他已经完败,要想延续他不败的神话,现在就指望这些骑兵了。

“哒哒哒……”

三千骑兵开始加速,他们距离明军的枪手,只有不到三里的路程,必须让马匹的速度尽快加到最大,将骑兵的速度优势充分发挥起来。

“司令,东吁的骑兵来了!”

沐启元早就看到了,在光秃秃的平原上,马匹一览无余,更别说马匹奔跑时给地面带来的震动。

这是沐启元第一次在战场遇上对手的骑兵,他不敢轻敌,“注意距离,只要东吁的骑兵进入燧发枪的射程,立即射击。”

最前面的六千枪手,已经在心中计算百步的有效射程。

马蹄撞击地面的“哒哒”声,沉重撞击他们的心脏,好在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比刚才的步兵还少,他们总算稍稍安心。

作为双方的主帅,他隆和沐启元,都将目光盯在三千骑兵的身上。

他隆期望骑兵能快突破明军的防守,他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明军的阵地出现一破绽,他立刻就会催动全军,直到将明军彻底击溃,北部被明军侵蚀的土地,会重新回归东吁,根据战况,东吁极有可能还会占据大明的部分土地,作为对明军擅自入侵东吁的补偿和惩罚。

沐启元虽然经历过多次战斗,但主要是在云南对付当地的土著,而且双方都是冷兵器,他的士兵被整编为十九军之后,只参加过乌斯藏平叛,燧发枪对付骑兵,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而明军的燧发枪手有六千,足足是东吁骑兵的两倍,燧发枪对付骑兵,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枪手完成一波射击,就会有六百东吁的骑兵中弹,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半,只需要三波射击。

沐启元不能确定燧发枪的命中率,为防万一,他让两侧的骑兵做好准备,一旦东吁的骑兵突破枪手的阵地,骑兵必须立即出动,截住东吁的骑兵。

南方的战马不足,加上地形上以山地为主,明军中骑兵也很少,沐启元只有两千骑兵,这可是他的宝贝,但他顾不得许多了,就是这些骑兵折损殆尽,他们也要阻挡东吁的骑兵,不能让他们冲破防守阵型,他隆的数万大军,正在虎视眈眈。

沐启元还有火炮,但还没到关键的时候,骑兵并不是东吁最厉害的军种。

“哒哒哒……”

东吁骑兵毫无滞涩,已经冲到距离明军只有百步的地方。

“砰砰砰……”

枪手们早就盯着百步死亡线,他们一直在等待东吁的骑兵,当第一匹东吁的战马抵达这条死亡线的时候,第一排枪手,在传令兵的提醒下,毫不犹豫地完成了齐射。

数百进入射程的东吁骑兵,顿时从马背上坠落下来,不是士兵伤亡,就是战马伤亡。

这些从马背上坠落的骑兵,无论士兵有没有死透,他们很快就会死透,后面的战马根本来不及收脚,倒在地上的伤兵,顿时被马蹄踩城肉沫血浆,连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了。

双方的士兵都没有去寻找完整的尸体,他们甚至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骑兵仍然冲锋,枪手仍然阻击。

都是固定的动作。

但地面上人马的尸体太多,东吁骑兵尽量避开这些障碍,速度就稍稍缓了下来。

速度越慢,越有利于枪手瞄准,燧发枪的命中率,逐渐得到提高,在阵后观测的沐启元,估计燧发枪现在的命中率,应该不低于一成半。

“哒哒”的马蹄声,“砰砰”的枪声,伤兵的惨叫声,还有漫天飞舞的血花、士兵从马背上坠落、战马突然倒地不起,交织成一幅立体而有声有色的画面。

但战场并不紊乱,只是重复着同样的画面,在东吁骑兵没有死绝之前,绝对没有改变。

沐启元不需要改变,他们希望用同样的方法歼灭东吁的骑兵,他隆太渴望改变了,他期待东吁的骑兵能早早冲破明军的防守阵地,哪怕是进入弓箭的射程也好,在东吁的骑兵中,弓箭手应该没有死绝。

战斗一旦开始,就不会完全按照个人的想法进行下去。

他隆失望了,东吁骑兵就像是撞上潮头,只要进入某个特定的区域,就会自动坠马向明军表达深深的敬意。

如果从东吁骑兵进入燧发枪射程的时候开始,他隆就上一支“玉溪”香烟,他准保发现,在这支香烟还未燃尽的时候,他的三千骑兵,已经全部向明军礼膜拜了。

从远处望去,如果看不到伤兵在地面上蠕动,那现在的两军阵前,就已经完全恢复了安静,就像明军和东吁军都未来到这块低缓的谷地一样。

宁静很快就被打破,明军的步兵开始收割东吁的伤兵,他们将人马的尸体向两侧挪挪,将中间的道路让出来,免得东吁军再次出击的时候,被这些障碍物绊倒。

引诱对方进攻,明军不遗余力。

受伤的东吁士兵,都被补上一刀,如果估计是东吁的将领,还被割下脑袋。

对面不远处,东吁士兵和他们的国王他隆正在注视着明军的一举一动,但明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向来是目中无人,他们的眼中只有敌人的尸体,如果敌人没有死透,在他们到来之后,也会成为一具新的尸体。

东吁的士兵震撼了,他们仅有的三千骑兵,在自己放个屁的时间,就全部在明军面前报销了不说,明军还当着他们国王的面,残杀了失去反抗能力的伤兵。

残忍,真是太残忍了,比东吁军残杀大城的百姓时,更加让人不能忍受。

愤怒,必须愤怒。

东吁士兵开始出现骚动,也许是震惊,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恐惧。

但是,他隆没有说话,士兵们既不敢擅自出击,也不敢撤回大营。

三千骑兵,不但没有冲破明军的阵地,还集体为国捐躯了,他隆的脸色要多阴沉有多阴沉,如果不是在战场上,身边又这么多士兵看着,他隆保不准就会流下无根之水了。

他已经连败两阵,如果不能在士兵面前找回来,他在大城王朝身上积累起来的威望,就会被明军毁于一旦。

看来,要出宝贝了,他隆的心中巨浪滔天,大明,是你逼我的。

他隆唤过身边的一名将军,耳语一番。

“是,陛下。”将军离开他隆,亲自去传达他隆的军令。

“咚咚哐,咚咚哐……”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间似乎还夹杂着梆子、唢呐的声音。

明军士兵都被远远传过来的声音所吸引。

“东吁军怎么了?难道打了败仗还要庆祝?”

“我们辛辛苦苦清理出战场,正等着进攻呢!”

“不会是有人反水,要投降了吧?这么快就投降吗?”

……

明军士兵很快就发现他们错了,东吁军不是投降,而是来送礼的,从东吁军队阵后,缓缓冒出千头大象,每头大象的背上,都坐着一个东吁人。

象背上端坐的不是美女,而是男子,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同样的长枪。

“象兵?”

士兵们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这真是传说中让明军吃尽苦头的象兵?

大象不仅体重吓人,力量巨大,而且皮糙肉厚,刀砍不透,枪刺不入,连弓弩都不能伤它分毫,惹怒了它,还会追着用脚踩人,一旦被它追上,十有八九被踩成肉渣。

象背上还有一名手持长枪的东吁士兵,随时给你最为致命的一刺。

东吁人把大象训练成坐骑后,常常在关键时刻投放战场,屡试不爽,明军就吃过不少苦头,为了杀死一名象兵,往往要付出十数人甚至数十人的代价。

前排的明军士兵,心生恐惧,在大象面前,燧发枪恐怕也得变成烧火棍,他们纷纷扭过头,将求救的目光投向沐启元,但沐起元面色平静,就像来的是东吁的步兵一样。

第404章象兵的克星是火箭

象群缓缓向明军靠近,它们每靠近一步,明军士兵就多了一份恐惧。

不是他隆有意恐吓明军,增加明军士兵担惊受怕的时间,大象体重太大,缺乏战马的奔跑能力,如果不是因为发怒狂奔,它们甚至都比不上步兵的速度。

沐启元看到象群的时候,心中一阵悸动,来了,终于来了,东吁人最为厉害的兵种,终于现身战场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法子能否对付象兵,既然出征东吁,象兵迟早是要遇上的,如果越不过这道坎,明军的伤亡,就会大大增加。

沐启元一挥手,传令兵使劲挥动令旗,最怕远处的传令兵看不到。

两侧的山地炮开始撕开盖在上面的伪装,黑乎乎的炮管,指向东吁军,在山地炮的左近,大口径的火炮,也褪下他的炮衣,开始向战场瞄准。

象群的出现,战场瞬息出现了巨大的逆转。

东吁军完全沉静下来,他们满怀期待地想看看,到底是死在大象蹄下的明军多,还是被象兵长枪刺死的明军多。

明军则出现了巨大的恐惧,尤其是战马,本来它们站立时保持纹丝不动,见到象群,它们不安地躁动起来,有的用马蹄踏地,焦虑不安,有的昂首张望,又抖动着耳朵,发出凄厉的悲鸣声,有的拼命甩动着尾巴,像是要随时逃跑似的。

马背上的骑兵,拼命勒住马缰,还是控制不住,到底有几匹受惊的战马,远远离开了战场。

东吁的象兵还在一里半之外的时候,沐启元就下达了备战的命令,随着传令兵手中的令旗猛烈挥动,炮手们开始装填炮弹。

“报告司令,开花弹装填完毕。”

“开炮。”

“是。”

火是发射开花弹中最便宜的程序,炮手燃引线,就等着开花弹自动出膛,然后再根据落调整炮口,争取提高开花弹的准确率,将开花弹的最大效率发挥出来。

黑乎乎的开花弹,因为速度太快,在高速飞行的时候,与空气摩擦,产生尖利的呼啸声,象背上的士兵,首先听到了这种刺耳的声音。

原本他们以为是明军的投石机投出的石块,但石块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会产生这种怪异的声音,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开花弹落地,再次发出巨大的爆炸声,那是火药的二次爆炸。

象群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这么接近的爆炸声,顿时惊慌失措。

这一轮炮击,象兵的直接损失不大,开花弹多是在地面上爆炸,高高端坐在象背上的士兵,除非被开花弹直接砸中,这比大乐透摸到五百万巨奖的可能性大不了多少。

地面上的象腿非常粗壮,除非开花弹直接砸在象腿上,否则,开花弹爆炸时发出的碎片,只能在战象的粗腿上留下几道浅浅的割痕,冲击波对大象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对象群最大的威胁,乃是声音,开花弹巨大的爆炸声,惊扰了一贯安逸的战象,他们四处转悠,企图寻找这个无形的“敌人”,因为找不到,战象变得焦躁不安,甚至将背上的象兵掀翻在地。

近百门火炮与山地炮,一共射击了三轮,象兵没死几个,战象失去行走能力的,一只手都可以数得出来,除了几头被过度惊吓的战象执拗地离开象群,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他隆刚刚见到明军的火炮群,他惊呆了,这么多的火炮,要是落在人的身上,就是佛祖也被打成筛子。

他缓缓闭上眼睛,除了为象兵祈祷,他实在无能为力了。

“陛下,明军停止炮击了。”

“嗯?”他隆奋力撑开上下眼睑,果然,明军的开花弹停止发射了,“为什么?明军没有弹药了吗?”

“不知道,不过……我们的象兵损失不大,陛下请看,除了几头战象退出战场,其余的象兵,还在向明军攻击。”

他隆再次将目光投向象兵,象兵果然在前进,明军的炮火一停,战象更加神闲气定了,好像开花弹压根就没出现在战场。

“对,明军的火炮对战象无效。”他隆狂喜,该死的明军,终于尝到厉害了,“准备,一旦象兵冲破明军的防守阵型,全军务必压上,我要一战而溃明军。”

“是,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