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大官人(猪油)-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乱之秋,也无人在意面子、排场。一行人跟着朱薛明来到客厅。朱薛明走到一张长约丈余,宽约三尺的长方形桌子前。桌面上放着一副地图,众人围着仔细观看。
  朱薛明指向一处山脉,道:“这里就是敌军试图炸开的通道,对面家伙没日没夜的炸了一个月,前天探子来报,已经快炸开了。此道一通,我等就没办法用天险屏障拒敌,我军将二面受敌,可想而知,败局已定。”
  第247章塞北
  众人闻言,脸色难看之极,不少将领听完“败局已定”,不禁心灰意冷。;他们都知道朱薛明说的全是实话,并非危言耸听。
  “大帅,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大齐国灭亡吗?或者举手投降?”杜爽颇为不甘。
  “不。本帅宁愿战死,决不投降!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炸毁通道,阻止敌军进关,使得他们功亏一篑。”
  此话一出,众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纷纷把目光投向朱薛明。
  “大帅,我们……我们没有炸药啊。”杜爽狐疑道。
  是呀,如果有炸药,还用等到今天吗?众人互相看了看,一脸的失落。
  “我们是没有炸药,但是,对面的家伙多得很,我们可以能抢,抢他们的炸药,再炸毁通道。”朱薛明沉吟,看了众人一眼,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董亚身上。又道:“董将军,你看如何?”
  董亚想了想,担心的说道:“我们如何抢夺他们的炸药?”
  “这个好办,董将军率五千精兵埋伏在通道附近,因炸药威力巨大,一旦爆炸,地动山摇,山石坠落,敌军为了降低伤亡,只派了一千士兵把守,估计通道就这两天炸通,通道一通,董将军率五千精兵杀他个措手不及,抢回炸药立即炸毁通道。”朱薛明胸有成竹的说道。
  董亚闻言一愣,惊诧不已,原来他早就算计好了,就等着老子来呢?狗日的,不是个好东西。
  “大人,卑职初到塞北,不熟悉地形,恐怕难以胜任。”董亚推迟道。
  “这个好办,本帅派向导领尔等前去。大齐安危、边关十万将士全指望董将军了。”朱薛明解释道。
  军令不可违,赶鸭子上架,董亚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董将军听令。”
  “末将在!”
  “本帅命你挑选五千精兵上山埋伏、随机应变,炸毁通道。今晚出兵!”
  “末将领命!”
  董亚黑着脸拱手退下,他心里早把朱薛明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他不敢违抗军令,只好硬着头皮去挑选精兵,安排今夜的行动。
  待董亚离开,朱薛明和杜爽互看一眼,嘴角皆泛起一丝冷笑。
  董亚怒气冲冲回到大帐,张口就骂娘,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刚到边关,朱薛明就给他安排了一个送死的活儿,着实令他想不通。
  董剑见状,吓了一跳。“大哥,怎么了?”
  “妈的,朱薛明这王八蛋想除掉老子,狗日的,真北大营没一个好东西。”董亚气呼呼的叫嚣道。
  董剑闻言一怔,惊恐的望着董亚,道:“大哥,看来我们只有向李卫求救了,他们二人不和,一定会帮我们的。”
  董亚沮丧的摆了摆手,道:“晚了,今夜我就要带兵上山。倘若我这次不死,我一定亲手除掉朱薛明。”
  “大哥,还是……”
  董亚起身,拍了拍董亚的肩膀道:“不用再说,你在军中坐镇,我去挑选五千将士,在我没有回来之前,军中之事全由你来负责,小心提防朱薛明。”
  “大哥放心,你没有回来之前,朱薛明别想调动江北大营一兵一卒。”董剑正色道。
  “好,有兄弟这番话,为兄就放心了。”说完,董亚向外走去。
  董亚吩咐手下集合军队,亲自掉选了五千精兵,这时,朱薛明、杜爽、唐胜、钱江祥带着一群人走了过去。
  “董将军领兵有方,江北大营的弟兄一个个生龙活虎,朱某自愧不如啊。”朱薛明面带微笑的说道。
  “是啊,董将军麾下将士果然不凡,日后我等要向董将军多多取经,还望董将军不吝赐教。”杜爽赞扬道。
  “哈哈哈……小弟怎敢诸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莫要再说了,小弟脸都红了。”董亚谦卑道。
  众人闻言哈哈一笑,朱薛明指了指身边的年轻人道:“董将军,这位小哥名叫李冬,乃当地本土居民,对周围一带地势极其熟悉,就由他来做你们的向导。”
  “小的李冬,参见董将军。”说着,李冬单膝下跪,对董亚行礼。
  “快快请起,”董亚佯装搀扶,
  “董将军,此次一行,多加小心,我等备下庆功酒宴,等候将军凯旋而归。”朱薛明拱手道。
  “末将尽力而为。”董亚回礼道。
  “好,有董将军这句话,本帅就放心了,时候不早了,出发吧。”朱薛明正色道。
  “末将遵命!”说完,董亚转身对五千将士扬声喊道:“尖刀营全体将士听令,开拔!”
  董亚翻身上马,对朱薛明等人一一行礼,然后打马离去。
  朱薛明目送董亚及五千将士,直到他们走出城门,这才调头就走。杜爽紧跟其后,小声说道:“是不是把董亚上山埋伏的消息告知李大人。”
  朱薛明闻言一愣,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杜爽道:“此事不用禀报李大人,不过,应该让对面的那些家伙知道。”
  杜爽大惊,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一般望着朱薛明,迟疑道:“这……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你以为江北大营会听从我们的?哼!董亚这人不简单啊,不然,李大人岂会……”朱薛明说到一半,突然闭口不言,皱了皱眉头,叹息一声。
  “末将明白了。现在董亚已经走了,我们是不是该掌管江北大营。”杜爽问道。
  “没那么简单啊,江北大营全是董亚的亲信,让江北大营的将士短暂时期内听从我们的号令,只有等董亚死了,我们在分化江北大营,对那些不听话的将领,不必留情,统统送往前线。”朱薛明冷冷的说道。
  杜爽闻言,嘿嘿一笑道:“万一董亚没有死,那我们又该如何?”
  “那是他命不该绝,此事日后再议,眼下战局对我们十分不利,敌军随时有可能破城,我等也要为以后多做打算。天下即将大乱,生死有命吧!”朱薛明沉重的说道。
  “哎……”
  朱薛明、杜爽、唐胜、钱江祥互看一眼,皆无奈的摇了摇头。
  黄昏,日落西山,黑暗渐渐笼罩整个塞北。除了夏天,春、秋、冬三季几乎每天都是黄沙漫舞的恶劣气候。尤其是每年春天都能遇到几次昏天黑地的沙尘暴天气。
  古人曾赋诗描写塞北云:“六月披袭塞外行,犹闻山头未消冰,风沙百里无人迹,野鸟山花笑我行。”
  尖刀营一出城,不一会,儿耳孔里、眼窝鼻窝处就会积满沙尘,嘴里满是泥腥味,一遇下雨,全身满是泥点子。气候恶劣,与江南锦绣之地相比,着实令这些出自江南的将士叫苦不止。
  董亚也暗骂这该死的鬼天气,抬头看了看天色,迫不及待的叫来向导询问。
  “天色以黑,我等还要行军多久方能到达?”董亚捂着鼻子说道。
  “回将军,今晚三更便可达到。”向导李冬,二十出头,相貌平凡,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恩。”董亚嗯了一声,便不再理会他。李冬见他苦不堪言的样子,提醒道:“大人,风沙太大,还是带上面纱吧。”说着,李冬取下自己的面纱递了过去。
  董亚连忙接过,低声骂了一句“这该死的鬼天气,”他戴上面纱后,又对李冬说道:“李冬啊,你去过江南没有?”
  “小的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塞北。不过,小的常听过往客商提起锦绣江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呢!”
  “哈哈哈……江南比这鬼地方好太多了,犹如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古人有诗云:雁去雁来空塞北,花开花落自江南。等打完仗,老子带去你看看江南的花花世界。”
  “小的谢过将军。”李冬兴奋的说道。
  “哈哈,你小子不用这么客套,老子看你很顺眼,以后就跟着老子干吧,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董亚初到塞北,若没有一个熟悉底细的当地人帮忙,日后定会吃不少苦头。董亚见李冬为人实在,便动起了收编他的心思。
  “行啊,小的全家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反正没地方去,小的就跟着将军干了。”
  “怎么回事?”
  “一个月前,小的全家都被凌云国的大炮炸死的。小的要报仇,杀光他们。”李冬激动嘶吼道。
  “好?是条汉子,即日起,你就是本将军的传令官,以后谁也不敢欺负你。”董亚正色道。
  “谢将军提拔。”李冬连忙下跪道谢。
  董亚见状,笑了笑,又问道:“凌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炸山的?”
  “回将军,好像是一个月前,估计现在就快炸通了。”
  “有多少敌军把守?”
  “这个……具体多少人,小的不清楚,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把守,因为炸山的动静很大,山石滑落,容易误伤。”
  他们二人一问一答,也解除了董亚心中的顾虑,万一把守的敌军太多,他这五千人马等于白送,倒不如走走过场,待
  山道炸通的时候,撤兵回来。
  想到这里,董亚心里有了主意,敌军人少就打,人多就撤,反正朱薛明没安好心,老子也不用傻乎乎给他卖命。
  第248章危在旦夕
  京城,大内皇宫被一种怪异而紧张的气氛笼罩,八王爷和李卫谈完话之后,随即来到皇宫向成德皇帝禀报边关事态。、不料,八王爷与成德皇帝的对话让送茶的小太监听了去,自古太监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嘴巴又贱又快,擅于搬弄是非,胡说八道,造谣生事。
  送茶的小太监得知消息后,便开始对他的好朋友吹嘘,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之间。成德皇帝要弃城南下的消息像风一样刮遍了整个皇宫,无论太监、宫女,还是皇妃、公主都紧张的要命。
  他们比谁都清楚,大齐国一旦灭亡,皇亲国戚一个都别想活着,至于那些大臣倒是无所谓,只要不跟随成德皇帝,无非就是换个主子,再不济也就是罢官、告老还乡。所以,他们并没有这些皇亲国戚诚惶诚恐
  这几天,皇妃、公主每天都在打听消息,他们不敢当面去询问皇帝,只能通过皇帝身边的太监打探成德的意向。
  成德并没有公开明言此事,他含糊不清的态度让人惶惶不可终日。流言蜚语满天飞,说什么都有,就连皇子、王公大臣都相信了传言。
  这一天,上书房之中来了不少人,八王爷、十王爷、老太傅、六部尚书、二皇子、三皇子、以及九门提督。大齐国掌权的人都来了。
  他们低首坐在大堂两边,一言不发,心情阴霾。此时,他们都知道大事即将发生,平时互相勾心斗角的日子,很有可能在今天结束。
  成德皇帝看了看他们,语气略显虚弱的说道:“诸位爱卿,大齐国危在旦夕,朕之过也,唉……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诸位爱卿一直以来不予余力辅佐朕。北方边关不久将失守,凌云国与逆贼周天霸的叛军长驱直入,皇城危矣。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看法。”
  此话一出,鸦雀无声,在座之人,无不是眉头紧皱,失落至极。
  付太傅更是老泪纵横,心痛不已,他一心为大齐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不料,他竟然亲眼看着大齐国走上亡国之路,他也成了亡国之奴。
  “老臣誓死追随皇上……皇上啊……”付太傅跪地而泣,痛彻心扉。
  “老太傅……朕……朕知你心,朕愧对付家……”成德心头一酸,不禁泪如雨下。
  八王爷、十王爷急忙搀扶付太傅。好言相劝道:“老太傅精忠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我们刘家对不起你们啊。”
  “不,老臣全家愿以死谢恩。”老太傅正色道。
  八王爷见状,眉头一皱,心说:怎么越说越严重了,目前还没到以死谢天下的地步。
  其余王公大臣、皇子等人见状,纷纷下跪表忠心。
  “臣,誓死追随皇上……”
  “儿臣,誓死追随父皇……”
  至于这些王宫大臣是否真心追随成德,不得而知。倘若他们现在不表忠心,只怕等不到改朝换代,他们就先行一步了。
  成德皇帝擦了擦眼泪,正色道:“诸位爱卿都是大齐国的忠臣,朕心甚慰,今日传唤诸位爱卿,试想商议一下眼前局势,拼死一战,杀身成仁,还是暂避川蜀,养兵蓄锐,来日再战。”
  此话一出,众人似乎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落水后抓到了救命草,希望之火熊熊燃烧。
  “皇上,臣弟以为,暂避川蜀为上策,其一,川蜀有天险可做屏障,抵挡敌军,而却,又有四皇子刘振镇守。其二,南疆由我大齐名将朱宏霸镇守,安全可靠。”
  成德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六部尚书。
  “臣赞同八王爷!”
  “臣附议……”
  “臣附议……”
  “………………”
  六部尚书纷纷表态赞成八王爷。付太傅不但举双手赞成,还极力夸奖八王爷,弄的八王爷老脸不由得一红,鸡皮疙瘩掉一地。心说:这么多年了,头一次被老太傅夸奖,怪慎人哩!
  二皇子上前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听说四弟镇守川蜀,练兵有方,善待百姓,修桥铺路,极受当地人敬仰。据说,他麾下兵马已有五万。”
  “呼……”六部尚书惊呼一声,他们没有想到,一直不被看好的四皇子,竟然有这样本事,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提起四皇子刘振,成德皇帝欣慰的笑了笑,道:“四皇儿的确有些本事,为了减轻川蜀百姓课税负担,施行一道以兵养兵的政策,士兵除了日常训练外,还要去开荒种田,很好啊,朕支持。”
  众人见成德皇帝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便知四皇子刘振在成德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了。
  众位官员议论纷纷,对四皇子极力褒奖、赞美并且表态支持四皇子施行的政策,除了三皇子脸色平淡、无喜无忧之外,众人皆眉开眼笑。
  “四皇儿能有此举,朕心甚慰,不但如此,朕还听他说,说什么来着。”成德费力的想了想,一见众人满脸期待之色,尴尬一笑道:“胡公公,把四皇子的密折给朕拿来。”
  就在胡公公去拿奏折的当口,众人又低声议论起来。成德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众人,如今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川蜀十分有作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以前四皇子上的折子成德只是随便看了看,并没有受到他的重视。可眼下时局不同了,四皇子一下成了复国的希望。
  不一会儿,胡公公双手拿着奏折小跑进来,呈给成德后,又小跑出去了。自从上次小太监散布谣言,弄得人心惶惶,成德便下了一道圣旨,商议国事的时候,任何太监、宫女不得在傍窃听。违令者,斩立决!
  成德笑眯眯翻开奏折,朗声道:“全民皆兵,组建民兵营,农忙之时,下地干活,闲暇之余,进军训练。每天吃喝全由军中支付,表现优异者,赏纹银十两!哈哈哈……真是太好了,四皇儿真是我大齐国之幸。”
  “皇上,臣觉得四皇子殿下机智过人,目光独具,这两条政令极其符合我国民情。如若早几年实施,怎会落到这般田地。都怪我等平日勾心斗角,忽略了真金,真真贻笑大方。”兵部尚书朱宏伟自嘲道。
  他这番话,说出来众人的心声,若不是成天把心思用在算计他人的身上,又怎会走上亡国之路。
  众人低头不语,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过错。
  成德见状,赶紧转移话题,这件事他也有责任,身为一国之君,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可造之材。
  “诸位爱卿,四皇子刘振镇守川蜀功不可没,朕要当面重赏他。至于南下之事,诸位爱卿都赞同八王爷的看法,朕也同意。五日后,诸位爱卿随朕移驾川蜀。”
  “臣谢主隆恩……”
  呼啦一声,众位大臣齐声跪拜谢恩。
  这些大臣们各念一本经,离开上书房后,便一脸忧虑急匆匆向宫外行去。
  第249章断袖之癖
  众位大臣各念一本经,离开上书房后,便一脸忧虑急匆匆向宫外行去。。
  出了皇宫,三皇子刘兴心事重重,漫不经心的闲逛。二皇子刘伟见状,好奇问道:“三弟,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为何总心事重重?”
  三皇子刘兴一惊,随即答道:“三哥,你也知道,大哥经常照顾我,这突然就走了,我心里难受啊。”
  二皇子刘伟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三弟放心,此事一定会水落石出,真凶跑不掉。”
  “恩!”三皇子刘伟点了点头。
  “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你要振作起来,我们兄弟团结一心,抗击外敌才是当务之急。”二皇子刘伟语重心长的说道。
  “二哥,我明白。”
  “明白就好,二哥就不啰嗦了,五日后就要南下了,我先回府准备一下。”说完,二皇子刘伟拱了拱手,转身而去。
  三皇子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我做错了?不,我没有错,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什么都可抛弃。我只要那把椅子……”
  城门楼子底下面围了一大群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来凑热闹。
  “安静……安静……”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大声叫喊。看他那身洗得发白的长褂,便知是个寒酸的读书人。
  “喂!这上面写的什么啊!”这个时代,能上学读书的人很少,一般百姓都目不识丁,所以,这位寒酸的读书人成了众人的焦点。
  “大家都听着,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救国大英雄李大人身中剧毒,寻天下有才之士,解其毒,且赏银万两。”
  “啊……”
  众人闻言大惊,皆倒吸一口凉气,沉默了片刻,随后,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城门楼子边上有一家茶铺。俗称大碗茶,过往百姓、客商、江湖好汉、累了歇脚的地方。
  茶铺生意清淡,原本喝茶歇脚的人都跑去看热闹了,茶铺里一名身穿白衫老者独饮。老者刚放下手中的茶碗,便看见一对年轻男女急匆匆向他走来。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老者谈谈的问道。
  “老爷,大事不好了,李大哥身重剧毒,快……快不行了。”青年男子急促的说道。
  “什么?小豆子,你胡说什么呢?”老者闻言一怔,怒道。
  “是真的,告示都贴出来了,不信你自己去看。”名叫小豆子的男子说道。
  见小豆子并没有说谎,老者又看向他身边的女子,只见那女子点了点头。老者想了想,眉头一皱,厉声道:“小豆子,去揭榜。”
  “好哩!”小豆子兴奋的大叫一声,撒腿向人群跑去,随后便听见他大声叫喊。
  “让开……让开……”
  “哇……这小子竟然敢揭榜……”
  “俺滴个娘啊,这小子喝高了吧……”
  众目睽睽之下,小豆子神奇无比的接下告示,大摇大摆的走出人群。众人惊诧不已,以为这小子来捣乱的。不少人为了一探究竟,偷偷摸摸跟在他们身后。
  小豆子展开告示给老者看了看,然后小心翼翼收了起来。
  “走,去李府!”说着,老者向城内行去。小桃红、小豆子二人紧跟其后,不时,还对那些跟踪他们的人做一做鬼脸,甚是淘气。
  这位老者正是郭建红,江都县令冯月清的师爷,也是李卫昔日的干爹。
  一行三人来到李府,说明来意之后,门卫急忙跑进府内禀报,不一会儿,钱紧、马三走了出来。定睛一看,老者一袭白衣,满头银发,手拿折扇,相貌平凡,却透着一股儒雅气质。
  年轻男子二十出头,剑眉星目,身材魁梧,脚步沉稳,分明就是一个练家子。在看那位小丫头,摸样俊俏,娇小可爱,美人一个
  “敢问老先生家住何处。”钱紧见看老者面相不像北方人士,故,有此一问。
  郭建红微微一笑道:“老朽江南人士,云游到此,见贵府张贴告示寻求名医,老朽略懂医术,前来一试。”
  钱紧躬身拱手道:“先生请!”
  钱紧在前方带路,郭建红、小桃红、小豆子三人跟在身后,马三却死死盯着小豆子,这三人来路不明,身怀武功,绝非常人,以防不测,马三只能时刻留意他们。最让马三不放心的是他们自称懂得医术,却连个药箱都没有,不禁让人小心提防。
  小桃红和小豆子一进李府,便被眼前富丽堂皇、豪华奢侈的装饰惊呆了。李大官人是个很会享受的人,对于自己的府邸更是不惜花费重金打造修饰。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其豪华奢侈的程度绝不下于皇亲国戚的府邸。
  郭建红到没有表现出震惊的样子,路过之处,无非就是随便看了看。一行人来到李卫房门前,钱紧轻轻敲了敲门,恭敬的说道:“大人,郎中请来了。”
  “这是第几个了?”李卫无奈的问道。
  “第八个?”
  “唉!让他进来吧。”
  钱紧闻言,转身对郭建红拱手道:“先生,请!”
  郭建红刚准备迈步,却听见马三冷冷的说道:“你们二人留在门外,先生一个人进去就行了。”
  小豆子和小桃红脸色一变,刚要反驳,郭建红厉声道:“你们再次等候,不得无礼。”
  “哦!”小豆子和小桃红嘟囔着脸应了一声。
  郭师爷看向钱紧又道:“老朽看病有一个规矩,任何人不得在侧。如若不答应,老朽告辞!”
  钱紧和马三对视一眼,犹豫不决,李大官人因遇刺中毒,并非正常得病,倘若出现意外,他们二人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那他进来吧。”李卫扬声道。
  钱紧皱着眉头推开房门,郭建红面无表情走了进去。只见李大官人躺在床上痛苦不堪,脸色蜡黄,瞳孔缩小;满头大汗;呼吸困难。
  郭建红脸色巨变,暗叫糟糕,惊愕之余,他又十分惊讶,按说一般人中黑寡妇一个时辰之内就暴毙身亡了,可他却能坚持这么多天,就算不惜名贵药材帮他续命,也不可能活过三天。不但如此,他还能开口说话,若不是亲眼所见,老夫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此等离奇之事。
  半响,李大官人睁开双眼,看了看郭建红,由于瞳孔缩小;看东西模糊,并不能看清郭建红的全貌,只能略微看清轮廓。
  “喂,老子是不是没救了?”
  见李卫还是以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郭建明哑然失笑,道:“真是个妖孽,你是没得救了。”
  “操!你不错,敢说实话,老子早知道没得救了,这帮鳖犊子天天哄我骗我,哼!早死早投胎,老子这辈子值了。”李卫自言自语乱说一气。
  “呵呵,你小子到想得开啊。如果有来世你想干什么啊?”郭建红并没有着急给他治病,反而聊起天来,他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时候的人会放弃一切,说出来的话可信度十分高。
  “来世?”李卫迟疑了片刻,天真无邪的望着屋顶,嘴角泛起一丝诡异的弧线。发自肺腑的说道:“如果有来世,老子要当*男猪脚,我是最强的。”
  郭建红虽然听不懂他口中的*是什么,但从他傲慢、得意以及眼中闪烁的**裸的淫光,便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志愿。
  “看你这样子老夫怪心疼的,就让老夫救你一命吧。”郭建红话锋一转,起步向李卫走去。
  “真的假的?”李卫狐疑道。
  郭建红笑而不语,来到李卫身边,刚准备替他把脉,却见李卫一声怪叫,满脸惊恐,瞪大了眼睛。原来面前的老郎中是他日思夜想、苦苦寻觅发誓要千刀万剐,即便死了也要挫骨扬灰的郭师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送上门来了,李大官人一时之间,气愤中带有兴奋,兴奋中带有惊喜。正所谓:百感交集。
  “巴嘎……”
  “嘘……”郭建红一把捂住他正要说话的嘴巴,又急忙说道:“你想死,你就叫!”
  李卫一声“巴嘎”惊动了门外之人,钱紧、马三心头一紧,惊出一身冷汗。
  “大人……”
  “我没事……”
  钱紧、马三闻言长吐一口气,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时刻留意屋内动静。
  李卫面目狰狞,咬着牙,瞪着郭建红道:“你滴,老王八犊子的嘎活,良心大大滴坏了。”
  郭建红一脸不屑之色,白了他一眼,并不理会他。郭建红从环中取出一个药瓶,取出两个红色的药丸。
  “张开嘴。”
  “巴嘎……”
  郭建红闻言眉头一皱,冷冷的说道:“你帮老夫一次,老夫救你一命,咱两扯平了。张开嘴!”
  “滚犊子,你滴,死啦死啦滴,我滴……呜……咳咳……”
  趁李卫说话的当口,郭建红趁机将药丸塞进了他的嘴里,紧接着撕扯他的上衣。
  李卫见状,大惊失色,心说:没有想到郭师爷这么大年纪还好这口,断袖之癖,不是我的强项啊。
  “哦!学噶……你禽兽不如滴。我滴不是花姑娘……”
  第250章孽情
  “闭嘴,老夫现在运功帮你化解药力,逼出你体内的毒药。、你若再敢胡言乱语,你……你就听天由命吧。”郭建红厉声一喝,双手放在李卫腹部,暗暗运功,李卫跟个傻子似的呆呆的望着郭师爷,他不明白郭师爷为何要救自己,难道他内疚了,还是他……不不,他愿意,老子也不会同意。因为我是纯爷们!
  就在李卫胡思乱想的时候,丹田传来一阵剧痛,痛疼之后随即变得火热,如同一团烈火在他丹田燃烧。随着郭建红双手变得越来越红,李卫腹部冒着阵阵青烟,身体大量出汗,夹杂着一股恶臭气味弥漫整个房间。
  李大官人原本蜡黄脸变得青一阵红一阵,口中还渗出黑色的液体。
  持续了半柱香的功夫,郭建红这才收回双掌调息了一阵。睁开双眼看了看昏迷不醒的李大官人,叹息一声道:“你的人情老夫总算还了,日后我们互不相欠。”说完,起身离去。
  郭建红疲惫不堪,打开房门,一丝恶臭顺着门缝飘了出来,众人无不是眉头一皱,下意识捂住口鼻。
  郭建红看了看众人,微微点了点头。
  马三、钱紧急忙冲了进去,“呃……好臭……”
  “大人,大人……”他们二人喊了几声,见李卫昏迷不醒,调头就走。
  “先生,大人为何昏迷不醒。”马三拦阻郭建红等人的去路,冷冷的问道。
  郭建红耷拉着眼皮子,虚弱道:“两个时辰后就会醒来,准备一些药水给他沐浴。”说完,他就欲离开。
  马三可不相信他的话,“既然这样,那先生就在府上休息两个时辰吧,等大人醒来,尔等在行离去。”
  郭建红笑了笑道:“如此甚好,老夫着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