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高铸九和陈佩华混在溃兵中朝成子洼老巢逃去。他们知道,只要逃进芦苇荡,八路军就算有日天本事,也休想抓到他们。可惜,八路军不给他们机会。从半城镇杀出的八路军警卫一营、狙击三中队和两边包抄的辎重一团,竟然全部骑马追击,湖匪们的两条腿无论如何是逃不过四条腿的战马的,高铸九和陈佩华情急之下,跳进了一个荷花塘,躲在了荷叶下面。

唐星樱知道刘一民要回去看她,心里高兴,随刘一民走下城墙后,看见赵小曼和晶晶带着警卫班骑马出城追击,起了争胜心,马上也带着警卫班牵出战马,跃马追去。

这一追,竟然捕捉到了大鱼。

高铸九这家伙就是个色鬼,本来八路军大部队急于追歼溃逃的日伪军,他躲在荷塘里完全可以逃条狗命。不料他看见随后追来的赵小曼、晶晶和唐星樱后,竟然色迷心窍,忍不住想看仔细一点,这样一来,晃动的荷叶就暴露了他的身影。

唐星樱是什么人?那是在长征路上两次俘虏敌军先头部队带队军官的红军英雄。高铸九这种土鳖,哪里能逃出她的法眼。一见路过的荷塘有响动,马上就拍马而回,指挥警卫战士将小小的荷塘为主,先是喊话,接着就是开枪射击。这一打,高铸九和陈佩华就受伤了,飘在水面上的鲜血彻底暴露了他们的位置,两个杀人上瘾的湖匪头子,不得不举手投降了。

老位三魏友三和孙乃香、王乃汉、张文博、刘四乱子、刘清扬等人就没有被俘虏的幸运了。这些家伙都是亡命之徒,打败了就象赌红了眼的赌徒一样,还不服输,八路军追上来时还敢负隅顽抗,想卖弄枪法。岂不知他们的枪法虽好,但是在李凌风、王同生率领的狙击三中队战士的眼里,那都是小娃不算球,根本就不堪一击,自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李凌风亲自审问了高铸九和陈佩华,这一审问,才知道这场半城镇保卫战的缘由。李凌风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向刘一民做了报告。这下,唐星樱、赵小曼、晶晶、黄薇四个人倒霉了,一个个被刘一民训得灰头土脸的,连抓获高铸九和陈佩华的战功都被抵消了。

刘一民当即发布命令,成立八路军洪泽湖管理局,任命警卫一营教导员黄文虎担任局长,以警卫一营三连、辎重一团一营三连、二营三连为基础,吸收洪泽湖地区青年渔民,组建洪泽湖水上警备团,负责彻底清剿湖上残匪,保卫洪泽湖。

听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全歼了偷袭半城镇的日伪军,活捉了高铸九和陈佩华,半城镇和周围村子沸腾了,老百姓们全部举着火把涌了出来,帮助八路军打扫战场,抬伤员。

等刘一民处理完公务,院门外已经是人声鼎沸了。新上任的洪泽湖管理局长黄文虎报告说,老乡们听说抓住了高铸九和陈佩华,都在门外等着,要求八路军首长批准枪毙这两个天杀的。要是八路军不想浪费子弹,就请首长批准把这两个天杀的交给老乡们,老乡们要用鱼叉捅死他们。

刘一民原来在榆林北边的锦界镇消灭韩桑杰匪帮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知道土匪罪大恶极,交给老乡们很可能就是碎尸万段。刘一民自己内心里觉得巨匪大恶怎么死都不过分,但是八路军是人民军队,是要打出一个红彤彤的天下来的,什么事情都必须按照抗日民主政府的法令来。因此,他交待黄文虎,要以洪泽湖管理局的名义召开公审大会,让老乡们诉苦,然后依照国民政府的法律和陕西抗日民主特区政府惩处汉奸、土匪的法令进行审判,公审枪毙。目的是要通过镇压这两个巨匪震慑洪泽湖区漏网的残匪,唤起群众起来抗日。

黄文虎听后,就去做老乡们的工作了。

请多多订阅支持。谢谢大家!RO!!

第七五四章重合

第七五四章重合

消灭了洪泽湖湖匪和配合湖匪偷袭半城镇的六个中队的日军,整个洪泽湖等于是全部解放了。拥有了洪泽湖控制权,就可以利用洪泽湖上通淮河、下通运河、长江的水路交通优势,机动运送部队,大大提高八路军在苏皖边区的作战能力。因此,半城镇保卫战虽然规模比不上教导师历次大的战役行动,但是主席和八路军总部都发来了嘉奖电,表扬半城镇保卫战抓住了战略关键点,为我军经略苏皖边区奠定了基础。

刘一民自己也是心情激荡,想不到长期祸害洪泽湖区的匪患竟然一朝解决。要是这样的话,苏皖边区的形势就将提前改观,依托洪泽湖区,八路军也好,新四军也罢,就可以在湖区建立坚固的根据地,将来一旦时机成熟,夺回徐州,仅凭一条运河就可以把山东、苏皖和华北平原连为一体,我军主力完全可以依托水路北进南下,实施大规模机动作战。到那时候,恐怕小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欣喜之下,刘一民很想发报问问主席,看是否收到了苏联红军和日本关东军诺门罕战役的进展情况。转念一想,这个时代可不同于自己原来生活的信息时代,日军与苏军在诺门罕发生的冲突除了他们两家自己报道外,具体内情其他人是无法知道的。如果主席他们能够得到苏联方面的通报,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再一想,苏联方面是不可能向中共方面通报诺门罕战役的情况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斯大林很可能对中共是不是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工人阶级先进性都持怀疑态度,至于八路军的战斗力,恐怕也很难入斯大林的法眼。虽然现在与历史上相比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以苏联的国力和斯大林全力援助国民政府的事实,想来斯大林对中共和八路军还不够了解,胜券在握的他是不会向中共方面通报诺门罕战役情况的。除非日军改变历史上诺门罕战役的打法,奇兵突出,打疼了苏联。

想明白了的刘一民,收拾起心情,交待张林风他们组织部队宿营、救护伤员,自己去了指挥部隔壁的唐星樱和孩子们的住处。唐星樱在城墙上说的话让刘一民很震惊,他想不到这坚强的女人心里竟然这么苦,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半城镇保卫战的枪声已经彻底结束,唐星樱也回到了住处,正在哄平儿入睡。小家伙可能是受了枪炮声的惊吓,拱在唐星樱怀里,咋哄都不睡觉。

李韵毕竟经历的战阵少,这个时候还有点紧张,牵着和儿的手站在院子里,两眼紧张地盯着门外,似乎生怕有土匪突然闯进来,危机她的宝贝孙子的安全。和儿毕竟大点,倒是看不出害怕,跟在外婆身边,小眼虎灵灵地看着门外来来往往的战士们、老乡们。

一见刘一民进院,和儿欢呼一声,就扑了上来,刘一民顺手把儿子抱起来,亲了又亲,然后就抱歉地对岳母说:“对不起,让你担惊受怕了。”

看到刘一民,李韵一颗心总算放下了,说了句“谢天谢地,你总算回来了”,就去忙着拿茶缸倒水,想让刘一民喝一口。

刘一民牵着和儿的手,走到唐星樱身边,从唐星樱怀里抱过平儿,在小脸上亲了两下,然后抱着平儿刮下鼻子、亲下额头,边亲边逗着孩子看天上的月亮:“月亮,亮亮;星星,星星”。逗着逗着,刘一民就顺嘴哼开了童谣:“牵牛花,会牵牛,牵着牛儿到处游。一游游到银河边,洗个澡儿乐悠悠”、“小蜻蜓,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小花狗真奇怪,反穿皮袄毛朝外,见了熟人它不叫,碰到生人耍厉害”、“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你也去”。

平儿刚满周岁,已经会走了,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经过刘一民的逗弄,平儿总算是从惊吓中回过神来,两只虎灵灵的眼睛开始跟着刘一民的手势往天上乱瞅。

刘一民逗的兴起,把平儿举起来,一上一下抛开了,把孩子逗的嘎嘎直笑。

爷俩正逗的起兴,和儿在一边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慌得李韵、唐星樱都跑了过来,连问怎么了。

令刘一民啼笑皆非的是,和儿竟然手指着刘一民向外婆和妈妈告状,说是爸爸要弟弟不要他了。

看着和儿哭的声嘶力竭的,刘一民有点哭笑不得,这小小娃家都知道嫉妒,何况大人呢?

把情绪恢复正常的平儿交给李韵去哄着入睡,刘一民抱过和儿,把儿子脸上的泪珠擦掉,又去端了盆水,把儿子衣服脱了,从上到下细细致致地擦洗一边。换了水,用肥皂给和儿洗了头,闻了闻,儿子从上到下都是一股清香味。刘一民这才让儿子穿上衣服,去把写字本拿来,让他看看。

和儿好像是打了胜仗一样,蹦蹦跳跳地跑去把自己的写字本、算术本拿了过来,让父亲看。

刘一民看了看,觉得很满意。儿子启蒙早,还不到四岁,就能认识这么多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算的可以。这种程度比自己小时候也丝毫不差,搁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算神童了。只是儿子毕竟都是由李韵和唐星樱教育,字的笔画架构有点柔。

刘一民当即让和儿坐下来,手把手教儿子写字,重点纠正和儿的用笔力度。

这一写就一下子写了两个多小时,看看儿子坐不住了,小屁股在凳子上乱扭,刘一民这才停手。告诉儿子以后只要爸爸在指挥部,每天吃过晚饭就必须去找爸爸,拿上写字本和算术本,爸爸一定抽最少两个小时指导和儿学习。爸爸还要教和儿学英语、学日语、学画画、学制作小飞机、小坦克、小军舰模型,指导和儿练功。爸爸有一支很小很小的小手枪,爸爸要教和儿学射击,让和儿象爸爸一样,当一个无敌神枪手,把和儿培养成世界上能文能武、最有本事的小伙子。

这话一说,不光和儿高兴,连唐星樱都是一脸喜气,走过来收起儿子的写字本、算术本,把儿子抱起来在小脸上亲了几下,抱着走向母亲住的房间。

等唐星樱忙乎完,夜已经很深了。

唐星樱看了刘一民一眼,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这才抬头说道:“谢谢你来看我们母子。夜深了,你回去休息吧!”

说完,唐星樱不再理刘一民,快步走回自己的住室,关上了门。

刘一民看着窗户上灯光映出的唐星樱的剪影,心里五味杂陈,想想倪华,想想唐星樱,只觉得都是自己不好,让两个美丽的女子陷入情爱之中不能自拔,心里都是那么苦。要是自己此时进到唐星樱屋里,倪华日后知道了恐怕心都冷了;要是自己今晚就这样走了,说不定下次战斗自己两个儿子的母亲就会变成烈士。

刘一民在院子里踯躅,最后他似乎下了决心,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唐星樱的房间。时间不长,李韵就听到女儿的房间里传来了呼喊声,似乎闺女正在把女婿往外推,边推边喊着“你走、你走,我不想见你这背良心的负心汉。我就是个可怜的女人,被你抛弃的女人。你个负心贼,没良心的!你让我死了算了!我不想活了,我活够了。”

李韵停了一会儿,嫌吵得慌,就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到女儿房间门口轻声说道:“星樱,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明天你还要忙呢。别把孩子吵醒了,吓着他们。”

说完,顺手把房门关上,自己回房间休息了。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时间不长,传出了唐星樱低低的啜泣声。再下来,哭声停止了,慢慢的,房间里传出了年轻夫妻的偶偶细语。

唐星樱说刘一民心里没有自己和孩子。按理说,不管刘一民和倪华如何相爱,那也是先认识唐星樱后认识倪华,是唐星樱先爱刘一民在先,倪华等于是横刀夺爱,唐星樱没有半点对不起倪华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不是红军战士、八路军干部,就当自己是这个时代的普通妇女,就当刘一民是普通男人,就当刘一民有两个妻子,那自己咋说也是先进门的,倪华应该主动给自己端茶倒水才行。抛开这些封建的观念不说,唐星樱也是为了不让同志们说闲话,为了维护刘一民,才主动离婚的。刘一民要是有良心,就不应该那么快和倪华结婚。就算和倪华结婚了,就算是唐星樱主动拒绝刘一民上门,刘一民心里就没半点愧疚?就想不到她孤儿寡母的艰难?就不能悄悄地回家来看看?人家那些偷偷相好的咋活了?说到底,都是刘一民寡情薄意,不爱自己,不爱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说到恨处,唐星樱委屈的不停地小声啼哭,说是自己瞎了眼,爱上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男人。人前头同志们都喊自己是唐主任、唐政委,哪里会知道自己天天晚上以泪洗面,过的是生不如死的日子。看着刘一民和倪华出双入对,就想着自己的男人成了倪华的男人,天天晚上鸳鸯并卧,幸福的象盛开的花儿一样,心里难受的就象刀扎一样。有心想向上级报告调到陕西或山西去工作,离开这伤心地,可恨自己没有出息,整天怕刘一民出事儿,舍不得离开,只盼着天天呆在刘一民身边,看着,护着,枪林弹雨的,子弹又不长眼睛,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同志们知道的,说自己对刘一民一往情深,不知道的说自己死皮赖脸,恐怕倪华就是这种心思。这让自己咋活人么?唐星樱是那种没有骨气的人么?想想这种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还不如死了好。要不是想着两个儿子小,早就站在阵地上让小鬼子飞机炸死、炮弹崩死、子弹打死、刺刀捅死了,让刘一民一辈子心里难受。

到最后,唐星樱哭着说自己好后悔,当初光想着为了救刘一民,憋着一口气象中央打了离婚报告。想着离了刘一民,天塌不下来,她照样能带着孩子过。谁知道这一离婚,没有了丈夫,还真是天塌了。现在才算是知道啥叫孤儿寡母了,啥叫孤苦无依了,啥叫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想想自己真悲惨,逃婚出来当红军,跟着刘一民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头来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就算自己不懂事,贸然打了离婚报告,中央难道就不会不批准?不会派人做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刘一民就不会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向中央报告不同意离婚?说到底,刘一民还算贪图倪华漂亮、学识高、气质好,把自己当成了一块破抹布给扔了。有些领导说不定也是看中了倪华的家世背景,一心想着和蒋介石搞,想通过倪华争取美国援助,把自己和儿子当成了牺牲品。

唐星樱边哭边诉说,眼泪把刘一民的胸膛都打湿了。

刘一民这才知道唐星樱的心里是这样苦。这女子,唉,实在是一个金不换的好女子,都是自己不好,辜负了她。

愧疚不已的刘一民,早已把那些清规戒律忘到了脑后面,搂着唐星樱,低声下气地赔不是,好言好语劝解,一再给唐星樱保证,自己心里这辈子都不可能没有她,不可能没有和儿、平儿,一定会保护妻儿幸福安康,把孩子培养成可造之材。要不是打小鬼子,他就带着唐星樱、倪华和孩子们远走国外,找一个风景优美的欧洲小镇、美洲小镇或者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把家安下来,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老婆孩子,一家人过富足安宁的日子。可惜现在不行,小鬼子杀人放火,必须得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不然的话,自己就枉活一世了。

唐星樱这个时候哪里能挺清楚刘一民说的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只是蜷曲在刘一民怀里哀哀地哭。刘一民看看不是办法,就说干脆自己带着唐星樱和儿子回西安去,向中央报告,不当教导师长了,就留在西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候中央的批评和同志们的批判算了。

这一说,唐星樱惊醒了,捂着刘一民的嘴不让他胡说,说要真是那样,她就成红颜祸水了,小鬼子巴不得刘一民不当教导师长呢,那样子他们就少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再也不用天天惧怕打败仗了。她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中国又多了一个愿意为国家战死的烈士。要是刘一民为了女人和孩子退出战场,那位成为民族罪人的。

看看唐星樱的情绪好转,刘一民趁热打铁,情话说了一箩筐,说是只要两个人相爱,有没有婚姻形式不要紧。两个胖小子在那里站着,谁能割断这种血脉相连的关系?说不定将来唐星樱还会再给自己生几个小子或姑娘呢!

唐星樱害羞了,照着刘一民胸脯上打了几下,说他还嫌自己不够丢人,真要是再生孩子出来,见了同志们恐怕都要羞得捂着脸了。

刘一民嘿嘿直笑,说是现在是战争年代,谁会在乎这些。要真是唐星樱再生几个孩子,恐怕大家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喝喜酒、吃喜蛋,祝福的话儿多的弄几个箩筐都装不下。

说着说着,刘一民就不老实了,双手开始不安分了,弄得唐星樱鼻息沉重、脸红心跳,像一条光滑洁白的美人鱼,在刘一民怀里扭来扭去。直到一声声曼吟声起,和那远处传来的夏夜的蛙鸣混合成了小夜曲,刘一民才安然入梦。

第二天早上起来,刘一民一看表,已经上午10点了。再一看,唐星樱还在海棠春睡,长长的秀发堆在枕边,白里透红的鹅蛋形脸上一脸的恬适,酒窝里、眉眼里都是说不出的一汪春意,看上去要多美有多美。

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刘一民没有半点后悔,反而有一种自里到外的舒畅感。虽然他知道自己可能又把事情办砸了,再一次欠下情债,但唐星樱本来就是他的爱人,带着儿子千山万水地跟着他征战,应该得到她应该得到的。至于倪华知道了会怎么样,刘一民现在顾不上想那么多,他不能让唐星樱解不开心结而去故意撞小鬼子的枪口。那样子的话,不说他自己不会原谅自己,儿子们长大后不会原谅他,恐怕就是倪华知道了也不会原谅他。

刘一民没有再打扰唐星樱,轻手轻脚地下床穿衣。

走出屋子洗脸的时候,岳母李韵已经把早饭收拾好了,看着刘一民狼吞虎咽地吃完,交待他有空就回家吃饭。和儿天天吵着要爸爸,别让孩子失望。

回到指挥部后,张林风一眼就从刘一民的脸上看到了喜气,感觉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勃勃生机。只不过没有问这喜气从何而来,只是忙着向他报告,叶挺军长要到半城镇来看刘师长,估计夜里赶到。RO!!

第七五五章叶挺军长

第七五五章叶挺军长

一听说叶挺军长要到半城镇来,刘一民赶紧交代张林风给高原发报,要他务必派出精锐部队护送叶挺军长。又要张林风通知李凌风和王同生,率领狙击三中队乘坐缴获日军的巡逻艇前去迎接,保持与叶军长的电台联系,确保沿途安全。

交代完,刘一民又喊来李小帅,要他告诉黄文虎,多打点湖鲜回来,准备款待叶挺军长。

刘一民不知道,就在他因为高敬亭被冤杀一事愁思的时候,项英给叶挺发了电报,询问高敬亭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商量就以叶项名义处决高敬亭?

到了这个时候,叶挺也意识到了事情办的草率了。刘一民和中央的电报,一个说建议调高敬亭到教导师任旅长或旅政委,一个说调高敬亭到中央党校学习、另行安排工作,说明他们都很看重高敬亭。特别是刘一民,在给中央的电报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糊涂、张云逸和邓子恢糊涂,并说自己要拿高敬亭的人头去巴结蒋介石,这话说的太过分了吧?刘一民为什么敢这样说呢?他不知道这是一种武断指摘么?扯他娘的蛋,老子搞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时候,刘一民还是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呢,他就敢这样说自己?

这个时候和历史上不一样了。历史上由于项英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叶挺被扣押审判,新四军军部许多档案资料散失,加上高敬亭原四支队一批干部受到打压清洗,高敬亭之死成了迷案,既搞不清到底杀的对不对,也搞不清是谁下令处死的。加上处死高敬亭的布告和向中央的报告都是以叶项名义发的,直到去世时,他还怀疑是项英错杀了高敬亭。现在由于刘一民的插手,事件的真相已经大白。特别是刘一民题写的“红军骁将、抗日英雄,高敬亭烈士英灵永存”在山东《大众日报》上发表后,八路军各部首长都给新四军发来唁电,悼念高敬亭。这样一来,不但制止了历史上那种对四支队干部的继续审查,也给新四军领导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项英连续给叶挺和江北指挥部发来电报,要求他们向中央如实报告高敬亭事件情况,等候中央派人调查。

叶挺负气之下,就给发了封电报,说是高敬亭事件可能确实有处置不当的地方,但是他无愧于心,新四军必须统一指挥。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

在电报中,叶挺提出自己不当这个新四军军长了,谁愿意受这窝囊气就让谁来当。要是刘一民想来当,就请派刘一民来当好了,他叶希夷被党委屈的次数多了,不在乎多这一次。

在回电中没有客气,对叶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出,无论高敬亭是否被冤杀,叶挺都不应该在没有征得中央同意的情况下,下令处决高敬亭这样级别的干部。这个事情早在遵义会议时候刘一民同志就提出过,除非发生叛逃,对团以上干部执行死刑必须报中央批准后方能执行。虽然中央没有就此下过明确命令,但经过长征到达陕西的红军部队后来都按照刘一民的这个建议执行。因此,从到西安至今,几年时间没有发生过冤杀骨干干部的事情。新四军没有经过长征,对这个问题认识上没有八路军那样清晰,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中央军,不经过蒋介石批准,军长、集团军司令官、战区司令官也没有权力枪毙师长一级的干部。日军也是这样,师团长直属天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就没有权力处分师团长。特别是拿着蒋介石的批准命令处决红军将领,简直是匪夷所思!刘一民同志救护高敬亭,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应该有的损失,并不是他想当新四军军长。以教导师的实力,顶住几个新四军。要是刘一民同志真的原意出任新四军军长的话,以他的战功,相信蒋介石也无话可说。叶挺同志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指挥者之一,资历深,战功大,现在又是新四军军长,胸怀要宽广,意志要坚定,不要动不动就说辞职的话,更不应随意离队出走。特别是一气之下就离队出走,极为不妥,要是搁在、刘伯承、刘一民等人身上,是要受严肃处分的。现在刘一民同志正在苏皖边区指挥作战,目的就是要为新四军主力北上打基础,建议叶挺同志主动去见见他,与他敞开心扉好好谈一谈,相信会有所助益。

读完电报,叶挺的脾气没有了,把自己关在住处,一个人深思了整整一天,决定去见见刘一民,听听他的批评意见。这才有了叶挺军长的半城镇之行。

洪泽湖的夏夜,风是凉爽的,吹的人身上的毛孔都是凉爽的。

由于消灭了湖匪,刚刚成立的八路军洪泽湖管理局和洪泽湖水上警备团把缴获的日军的巡逻艇、汽艇和湖匪的钢板划子、大木船全部用了上来,已经开始边扩军边训练了。

湖匪被消灭了,洪泽湖安静了,再也不怕有湖匪带着鬼子来烧杀抢掠了,湖区老百姓的抗战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一天之内,要求参军的青年把八路军各个招兵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些刚参军的新战士们热情高,又都是本地的渔民,水上功夫了得,缠着老战士们学习射击、投弹,老战士们也让新战士教他们学习游泳。虽然已经是夜里了,码头附近的湖边还是热闹非凡。

刘一民站在湖边,静静地看着远处驶来的船队。他知道,那是李凌风、王同生率领的狙击三中队护卫的叶挺军长的船队。

自从穿越以来,刘一民见了多少开国元勋,早已经没有了刚穿越时那种激动了。现在,他自己也是从长征路上走来,成了八路军一支强大的主力部队的首长,这要是将来写在历史上,那也是赫赫威名。

张林风一脸渴望,对刘一民说道:“师长,叶军长可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指挥,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他。”

刘一民一下就笑了,说张林风怎么象上海滩上崇拜明星的小青年一样,可以当叶军长的影迷了。

说的张林风不好意思,摘下军帽,挠挠头,又赶紧戴好,不停地朝远处驶来的船队张望。

船队就要靠岸了,一身戎装的叶挺站在甲板上,也正朝着岸边火把簇拥下的刘一民观望。

刘一民整整军装,快步迎了上去,大声喊道:“叶军长,欢迎你!”

叶挺想不到刘一民这么热情,沉重的心情稍有缓解,也挥手喊道:“刘师长,你好!”

船靠岸后,叶挺飞步上岸,和刘一民两个又是敬礼、又是握手,然后飞身上马,在刘一民引领下,向半城镇的指挥部赶去。

这天晚上,叶挺就住在半城镇。考虑到叶挺一路急赶,刘一民没有和他连夜交谈,安排好食宿后,就让叶挺一行休息。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刘一民陪着叶挺视察了随师部行动的师野战医院,视察了唐星樱创办的苏皖地区妇女干部培训班,视察了新成立的洪泽湖水上警备团,在湖边和战士们一起座谈,吃了午饭。

下午,刘一民在指挥部和叶挺进行了深入交谈。

刘一民先请叶挺将军谈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情况。这个切入点选的很好,人么,都对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念念不忘,特别是刘一民这个被誉为抗日英雄、无敌战将的后辈问起,叶挺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讲开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过,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这些内容,刘一民在后世的电影、电视、书刊和网上资料中看了很多,周副主席、朱老总、贺老总也都给他谈过,现在由叶挺再一次亲口说出来,听的刘一民还是血脉喷张。

叶挺打开了话匣子,不但讲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连去苏联疗养和欧洲的事情也都讲了出来。

看看天要黑了,到了吃饭时候,刘一民干脆把叶挺请到了唐星樱住的院子,就在院里支起桌子,亲自下厨,叮叮咣咣操弄开了,蒸螃蟹,炖甲鱼,烧龙虾,溜鱼片,只听得厨房里哧哧溜溜直响,忙活了好长一阵子,满满两桌子菜总算齐整了。

刘一民、叶挺和随叶挺来的张云逸、邓子恢坐了一桌,陪同的是李凌风、王同生、张林风和率领辎重一团的辎重旅政委吴文非。唐星樱领着和儿和母亲陪着赵小曼、晶晶、黄薇坐了一桌。

都是战友,刘一民没有那么多客套,上完菜洗完手,刘一民端起酒杯就说:“叶军长、张参谋长、邓主任,我的手艺不好,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来,我们几个喝一个,祝贺一下。”

张云逸和刘一民比较熟悉,他当过中革军委副参谋长、作战局局长,又是白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征路上在遵义、成都就和刘一民认识,到西安后更是熟悉,也是日后历史上的开国大将。邓子恢没有参加过长征,没有见过刘一民,但是他是历史上新中国的副总理,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