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骠骑)-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昆明机场,居里特使的座机在八架P…40N新型战机的护卫下缓缓滑行进入停机棚。
远征军总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昆明卫戍警备司令宋雨航中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以及地区官署大员等前来机场迎接了居里特使,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居里十分高兴。
在欢迎仪式上居里撇开蹩脚的翻译,做了简短并且精彩的演说,虽然在场的人八成听不懂美国特使说得是什么,但是对于表情看似十分亢奋的美国特使,众人还是给予了雷霆一般的掌声。
欢迎仪式结束后,根据居里特使秘书要求,特使想先看看昆明附近驻军的情况,用特使自己的话说就是华盛顿方面也不希望华军承担实在超出能力的责任。
面对居里手法低劣的激将法,卫立煌和宋雨航直接给予无视过滤,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人文皆不同,中国是现存的唯一的四大文明古国,美国是个近代新兴的殖民地移民国家,居里想用他德州那套放牛的“巧计”去刺激卫立煌与宋雨航的军人荣誉感!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居里首先根据宋雨航的安排视察由美援武器装备起来的第一机械化军,训练场龙腾虎跃,旌旗招展口号连天,第一机械化军整齐的军容,士气高昂的官兵给居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居里不是军人,他至多算个猎人,在老家德州用猎枪打过野鸭子。
尤其是那些编排好的徒手格斗和营团进攻看得居里热血沸腾,他敢肯定小日本一定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别说反攻缅甸,就是打到东京去也不是问题。
但是接下来的行程居里可谓是从天堂掉落到了地狱,残破的军服,很多士兵手中甚至握着的是古老的冷兵器,虽然这些士兵同样显得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可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却让居里大吃一惊!
卫立煌和宋雨航见居里一副无比震惊的表情,两人迅速交换了下目光,宋雨航用英语直言不讳道:“相信特使先生都看到了,我们的士兵并不像英国人的军队缺乏训练和勇气,我们缺乏的是武器装备,我们很感觉美国朋友为我们提供的一切,但是数量实在太少了,所以我不得不请求您想罗斯福先生以及国会呼吁,如果让华军真正承担起同盟国成员国的责任的话,请给予我们武器,哪怕是美国给英国的十分之一也好!”
居里在拍照之余向卫立煌索要了一把士兵手中的大刀,说是准备回国做展示用。
回到昆明卫戍警备司令部后,居里正式以特使身份与宋雨航这个委员长全权特使围绕着缅甸问题进行商谈。
宋雨航的年轻让居里十分羡慕,但是宋雨航的直白和固执让居里又有些恼火,他知道这为年纪轻轻的华军将军是蒋委员的亲属。宋雨航清楚地记得美国自1941年《租借法案》生效之后,到1945年共计援助了英联邦300亿美元的军火及战略物资,援助了前苏联总价值为102亿美元的物资。
自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中国后,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共给予了中国8。45亿美元的援助,而且其中近2亿美元的物资在英国人的中转管理下悄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政府的主导政策导致了物资分配比例的严重失调,如此的厚此薄彼的分配方案,让宋雨航一想起来就火,尤其是英国人竟然还截留挪用了大量的援华物资用于印度。
宋雨航清楚中国在于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中是很难和英国相比较的,如果不是为了让远征军尽快出兵缅甸,恐怕居里特使也不会降尊屈贵前来昆明。
在美国已经制订的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方针前题下,注定宋雨航并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居里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并不急于进行实质性协商,居里甚至认为他面前的年轻人很可能是蒋总统放的一枚烟雾弹,中国人最爱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来浪费本来就紧迫的时间。
宋雨航也明白这一点,他要在有限的空间下尽量的发挥,美国人不给难道自己不会争取吗?在历史上美国并未提供给中国美式重装师德武器装备,但是现在宋雨航所指挥的第一机械化军旗下却编制了一个美式重装师。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在下这个决心的时候宋雨航有些忐忑不安,毕竟他就吃过试图去改变历史事件,影响历史进程的亏。
蒋介石虽然委任宋雨航为他的全权代表,但是却没有给宋雨航具体的指示,他只是寄希望于宋雨航拖延时间,等日本人打得英国人的屁股起了火,美国人的条件肯定会在宽松上一些。
宋雨航与蒋介石不同,虽然他们的想法都是将利益最大化,但是相比起来,蒋介石明显的缺乏魄力与胆量。
一旁充当记录秘书的苏娜将宋雨航起草的那份惊世骇俗的“提要”的英文版交给了居里,居里其人不但是名出色的政治家,而且还是金融学家,对于历史还有一定的认知。
居里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份相当于条件书的提要,提要的第一条就罗列了美方要加大驼峰航线运量(拟定于每月2万吨),以保证中国远征军的物资弹药供给。
第二、美方需派遣相当不少于日军战机数量的空军进驻昆明,确实有效地保证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制空权,并提供中国空军1000架新型野战P…51B战机。
第三、打通印缅公路后,美国要在未来的半年内提供大约30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并帮助中国在昆明、重庆等地建设军工设施,初步实现中国美式武器弹药本土补给化。
第四、协同作战时中国军队(包括驻印军)拥有独立的指挥系统,不受英军下辖。
第五、中国远征军在作战期间可以使用盟军所有设施以及物资。
第六、美方拟订对亚洲战区的援助不得少于欧洲战区的40%,并在重工业、技术领域扶持中国,其实最终实现自给自足。
第七、即我方与英方处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彰显大英帝国之大度以及同盟国成员之间的平等互爱精神,英国、葡萄牙必须归还香港及澳门。
居里看过简单的六项条款后的第一印象所谓的“提要”更像一份合同,从第一条到第六条居里认为都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对于这没头没脑带有趁火打劫气息的第七条,居里实在不好置评。
随后宋雨航又口头补充了一系列的为数众多的特殊物资的要求!尤其是那三十个师的步兵武器宋雨航希望能够得到美国最新通过陆军审核的新型卡宾枪,因为新型卡宾枪更加适合亚洲人的体型,如果居里知道宋雨航就是新型卡宾枪的专利拥有者的话,不知将会作何感想。
宋雨航所提的七项里面的六项基本都是罗斯福允诺过的,但是第七项居里实在无法做主,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澳门则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这两个地方现在正被日军占领,如何进行所谓的主权宣示归还?
唯恐中方感觉过于顺利狮子大开口,于是居里只好就一些细节,比如驼峰的运量等技术性问题打转,但是没想到宋雨航一开口就道出了美方的核心保密数据,让居里深信他们内部有人收了贿赂。
在不断地交涉中,居里发现宋雨航身上一点没有东方人应有的矜持,其厚颜的程度几乎于无耻!甚至可能那些街头的流氓无赖都会比他强上许多。
经过了一天漫长的交涉,略感疲惫的居里点燃了一支雪茄,深深的吸上了几口后道:“关于第七条我需要请示总统,另外宋将军的七项是否能够代表蒋先生的意思?”
得到宋雨航点头肯定答复后,居里示意秘书停止记录,然后道:“宋将军,现在全世界在抵抗法西斯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武器,而且大批的美军也急需装备,最终美日之间将决战于太平洋之上!”
宋雨航忽然十分不礼貌的打断了居里的话,微笑着对居里道:“特使先生,我军的训练有素缺乏装备是您亲眼所见,我所指挥的美式装备的第一机械化军在多次的对日作战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果我们能够光复缅甸大量获得足够的武器与物资的话,我军将承担起更多的任务,那么势必将节省大量美国青年的鲜血。”
居里愣了一下,宋雨航的说法让他极为振奋,美国千方百计拉拢中国的最终目的莫过于此,美国出钱出武器,中国出人,大家共同打击共同的敌人!
居里用激动得微微变了声调的声音询问道:“请问这是宋将军您的意思还是蒋先生的意思?”
宋雨航微微一笑道:“是我的意思!”
“哦!”居里脸上顿时显露出失望的表情。
随即宋雨航又道:“但是我可以通过我的关系去影响委员长的决策,毕竟日本人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敌人。”
当晚,在关键性问题上收获巨大的居里向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做了汇报,而宋雨航则向重庆的蒋介石做了相应的报告。
已经换上了睡衣,摘下了假牙准备入睡的蒋委员长被侍从告之昆明有紧急电话!
一听昆明来的紧急电话,蒋介石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自合计该不是宋雨航又捅什么搂子了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尽起雄师
来到书房的蒋介石有些忐忑不安的拿起电话,片刻后,手拿听筒的蒋介石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站在书房门口的宋美龄也松了一口气。
放下电话后,蒋介石一时感慨万千,宋雨航口述的七点中的前六点与他最理想的设想不谋而合,而第七点着实的把他吓了一跳,感叹还是年轻人魄力惊人!竟敢去敲英国人的闷棍。
而宋雨航的所谓美国出钱出武器,中国出兵的计划,似乎与在开罗会议时罗斯福暗示他在战后中国亦可以托管几个东南亚小国家的提议有些直接的关联,所谓的托管势必将要承担起收复的责任,那么中国的国际地位势必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宋雨航看似疯狂的计划却让蒋介石陷入了亢奋之中。
第二天中午,一夜无眠的蒋介石亲切的在官邸会见了由昆明返回的居里特使一行人,落座之后,蒋介石微笑着道:“既然大致条款双方基本认同,剩下的细节就该由专业人士去完成吧!”
蒋介石所谓的专业人士自然是外交部长宋子文了,面对宋雨航罗列出的七点,宋子文只能无奈的苦笑,前六点都还好说,第七点让他感觉莫名其妙匪夷所思。
尤其第七点还是蒋介石反复叮嘱务必需要坚持的,这更另宋子文头疼,所谓的外交其实不过是筹码的交换,英国人不同与美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虽然已经日落西山,但是其对于殖民地的执著达到了令人不可理喻的地步。
对于宋子文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看看被日本占领的香港和日本正在有所企图的印度哪个在英国人看来更重要一些。
大洋彼岸的罗斯福接到了居里的报告后,陷入了沉思,中国青壮派的代表性人物宋雨航所表达的与美国进行全方面合作的信号无疑是这几天内他收到的唯一好消息,欧洲战场的糜烂,非洲战局的扑朔迷离,而美国海军主力现在正在珊瑚岛一线寻找战机,可谓前途未卜。
然而居里所描述的中国部队的装备情况却让他十分担忧,尽快满足中国军队的装备立即提到了罗斯福的日程上了。
罗斯福看了看手表,犹豫了片刻对侍从官道:“去将马歇尔将军请来!”
罗斯福点着了一支清淡的薄荷烟,在袅袅的烟中罗斯福在思考着未来中国的国际定位,以及美国战后的全球部署问题。
很快,马歇尔来到了位于白宫北侧的总统休息间,罗斯福微笑着招呼马歇尔坐在壁炉前的沙发了。
一身戎装表情深沉的马歇尔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否则总统绝对不会这么晚召见自己。
侍从官为马歇尔端上了一杯香浓的法式咖啡,罗斯福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官退去,随后微笑着道:“居里此次的中国之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我们的盟友中国表现出了绝对的诚意,他们甚至表达了派遣部队在太平洋区域代替美军承担起一部分的责任。”
“哦!那到真是一个好消息。”
马歇尔说完后端起了咖啡轻轻搅了一下,放下了调羹道:“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华军的战斗力确实有待评估。”
罗斯福用手抚摩着身旁的一座镏金自鸣钟,直视着马歇尔道:“我的参谋长阁下,不要被我们的盟友英国人对华军的态度蒙蔽了你的眼睛!”
停顿了片刻罗斯福接着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拥有璀璨的文明,他们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我身边的这座自鸣钟就是英国人焚毁了中国皇家的园林抢夺来的,这两个国家与民族之间有着不低于中国对日本的仇恨。”
马歇尔会意的微微皱了皱眉头:“那已经成为历史了!”
罗斯福微微一笑道:“确实是历史,但是却是不容忘记的历史,中国人的特性是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执著,有一个传说,在古代一个中国人为了复仇,让他的儿子自残混进敌人中,但是他的儿子没有成功,他儿子的儿子接替了父亲,刺瞎了自己,混入其中,最后终于完成了复仇,这个人被众多的中国人所崇敬,称为英雄!”
罗斯福的寓言让马歇尔陷入了沉思,罗斯福则自顾继续道:“自由、民主是美国存在的意义,为了平衡这个世界,捍卫自由与民主,美国注定将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在这条路上我们会失去一些朋友,也会赢得一些朋友,更有可能我们孤身奋战!我们亲眼所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而传闻也未必是虚假的!一切都要靠这里!忠诚!对国家利益的忠诚!”
罗斯福将手按在了心脏的部位!
马歇尔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道:“谢谢你总统先生,我明白了!”
罗斯福点了点头道:“由我们提供武器装备训练的华军第一机械化军就是个例子,他们非常骁勇善战,在与日军的多次战斗中未尝败绩,如果我们可以武装大量的这样的军队的话,那么在太平洋战场上我军就可以扭转乾坤,进攻日军作为依靠的各个要点岛屿,最为主要的是我们将节省众多美国青年的宝贵生命,为此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后罗斯福又与马歇尔谈了许多,其中包括未来英美联军的指挥问题,和即将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太平洋战场的反攻等等。
面对深夜同样难眠的还有丘吉尔,中国人苛刻的条件给他的感觉就好像被人抽了一个耳光一样,虽然香港现在被日本人所占领,但是要让英国放弃那颗曾经属于女皇皇冠上的珍珠,丘吉尔实在为难,不仅是他,议会的大多数议员恐怕也不会同意,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沦落到受人要挟的地步?
就在丘吉尔左右为难之间,日军已经完成了战役前的部署,进攻由英帕尔的第15师团,第32师团,第49师团,以及战车部队一部,采用参谋副长矶村武亮的方案稳扎稳打依托前进,在通往英帕尔的路上日军修建了十五座补给中心,从后方运来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
日本人已经亮出了獠牙,英军东南亚最高司令长官蒙巴顿下令英印部队向英帕尔高原一线收缩防御,最终英国人在香港与印度之间,艰难的选择了印度!
美方为了突显诚意,将驻印的第9、第10航空队投入驼峰航线,努力加大驼峰航线的运量,但是距离中方要求的每月2万吨还是相差甚多。
面临盟友的危难,中国作为同盟国成员国自然责无旁贷,9月8日,军委会正式下令远征军出兵缅甸,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命令上并未注明行动日期?
中国远征军准备第二次远征缅甸,昆明附近的远征军部队全部行动了起来,以往最清闲的后勤部则成了最忙碌的地方,领取弹药、被装、物资的人都挤到了马路上,不得以昆明卫戍警备司令部派出了宪兵维持秩序,一时间滇西、缅甸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在昆明卫戍警备司令部内,宋雨航对着地图在苦苦思索,中国军队出兵缅甸首先就要突破腾冲、龙陵、松山一线的日军防线,他清楚的记得历史上被称为松山战役的“松山之战!”
在历史上只有一个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和后续增援而来的第二师团守备的阵地,现在变成了由第二师团、第五十五、第五十六,三个师团共同守备,那么守备松山的还将会是拉孟(松山)守备队的1400余人吗?
而且根据近期情报显示,日军还从东南亚方面抽调了第2师团准备加强龙陵、腾冲一线。
最让宋雨航无奈的是中国远征军和历史中描述的相同,不多不少依然是全军20万人马!
9月9日,最让宋雨航担忧的事情发生了,罗斯福下令史迪威带领中国驻印军中的新22师从北路印缅边境的列多开始反攻,配合美军第四十黑人机械化工兵师修建一条经鬼门关、新平洋、孟关、密支那、八莫,于中缅边境的芒友市连通原有的滇缅公路。
宋雨航不否认中国驻印军的两个整编师从列多向北做攻击前进无疑是支奇兵,但是罗斯福是政治家,不是军人!
凡是懂得军事的人都能看出来,奇兵是奇兵,但是时机不对,如果日军已经陷入英帕尔一线,又有国内出兵的Y部队在滇西牵制,驻印军方可建功!可是现在日军的部署尚未调整完毕,代号X部队的中国驻印军如果贸然的过早发起进攻,很容易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可以说这是罗斯福下的黑手,他不相信蒋介石能够任凭他的二万精兵覆灭,为了掩盖这个赤裸裸的目的,罗斯福将他的美军第四十黑人机械化工兵师当做了陪葬品,相信这将是一场隆重的葬礼。
蒋介石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二师精兵覆灭,在大骂英美无义、狼狈为奸后,冷静下来的蒋介石给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下达了出兵命令,命令最后中蒋介石直言:兹国民革命军第一机械化军系国家精锐,此军在使用方面尤其慎重,不可妄用分兵,强令攻前使其伤亡惨重,需在关键时刻,一股摧敌,定胜负于乾坤之用。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军誓师
接到电报的卫立煌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心道:“我的委员长大人啊!您这个不给了我卫某人一个太上皇吗?”
兵者,凶也!国之利器!三军亦动!风气云涌!
远征军的出兵仪式不同于前次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在卫立煌刻意的安排下显得十分低调,卫立煌深知此次出兵之艰难与勉强。
会议室内闷热浮躁的空气仿佛就如同在坐的将军们的心情一样,所有人的心都跟明镜一样,这趟去是给英国人减轻压力去了,日军三十万大军云集缅甸不单独是图谋缅甸那么简单,但是此刻让自保都略微显得勉强的远征军出兵缅甸,万一日军大部回援怎么办?英国人能指望上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卫立煌也感觉到了下面的人心浮躁,就连重庆的委员长都没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卫立煌看了一眼闷头抽烟的宋雨航,他原本想依仗的第一机械化军看来也不好指望了,现在卫立煌只能希望宋雨航能够向他当时承诺的那样,在关键时候伸一把手。
卫立煌清了清嗓子,下面的军师长们立即肃静了下来,卫立煌环顾左右推了推眼镜,朗声道:“正值民族国家多难之时,我等身为党国军人,以服从为最高天职,国土沦丧人民涂炭,惟有以死报效,纵使战死沙场不过马革裹尸而已!本总司令此次奉委员长令出兵缅甸,抱定成仁之决心,希望诸位为民族、为国家,挺身赴难,慷慨无畏。”
卫立煌的表态让宋雨航有些热血沸腾,这次比历史上提前了半年的远征军第二次出征与历史上的真实背景却有天壤之别。
历史上1944年1月中国驻印军X部队新22师、新38师从北路投入反攻,5月日军第15军集中兵力进犯英帕尔,5月11日中国境内的Y部队20雨万人投入反攻。
而当时驻印的中国军队已经有后续空运去的新30师、14师、50师等诸多部队,可是现在这些部队还是国内等待换装。
此刻日军云集了30万大军,挥重兵于英帕尔,又以3个师团试图阻击中国远征军于滇西,此战对于中国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如日军攻陷英帕尔,那么印度的沦陷就是迟早的问题了,一旦印度沦陷,中国所有对外援助的路线将全部被日军掐死。
而日军占领英帕尔后,很可能立即掉转枪口对准滇西,呼应中国派遣军以重兵再度进犯昆明!届时昆明、长沙、常德、衡阳两面多点处处受制于日军,国内精兵被牵制在滇西,一旦诸多防御点中的一点被突破,势必将全线溃败。
宋雨航看得出来,眼下的局势对于远征军来说是个死局,一个只能胜不能败的死局。
卫立煌随后下令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所部两路并进,六个军程双斜纵列气势汹汹直扑怒江。
而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则随司令部机动!
时局以明,从英美高层到重庆的军委会,在到远征军的将军们,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危机越大存在的机会同样越大!如果中国远征军能够一击功成切断入印日军的后路,那么势必将会影响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战局发展。
一时间,无数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小小的滇西一地!
为民族国家之存亡,中国远征军誓死一战存必胜之意!日本严防死守待英帕尔尘埃落定回戈一击。
大军出征,旌旗飘扬日月同耀!
左路霍揆彰第二十集团军与右路宋希濂第十一集团军相互呼应,大军渡江可谓是百舸争流,千帆齐进!
滇西的高原,作为中国战区海拔最高的战场,这里所将要发生地一切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汹涌湍急的怒边到处都是临时渡口,江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除了先头部队山地步兵旅使用橡皮艇在渡江外,其余部队都在等待军工兵团在搭设浮桥,作为重装机械化部队,宋雨航深知他的部队对公路的依赖性。
卫立煌站在山坡上遥望站在江边的宋雨航,转身对身旁的参谋道:“去请宋军长过来一下,就说我有事!”
没过一会儿,宋雨航的吉普车就来到了山坡山,卫立煌见宋雨航会意的一笑道:“估计下午的时候你的浮桥就可以搭设完毕了,到时候远征军司令部都要沾你的光过江了。”
宋雨航啪的敬了一个礼道:“第一机械化军宋雨航奉命前来!”
卫立煌先是一愣,随即尴尬的还了一个礼后道:“安逸啊!你啊!总是这么认真。”
宋雨航微微一笑回应道:“军人上下级之间礼数不可妄废,否则玩忽起来后果不堪设想,私下卫兄你是我兄长军界前辈,但是只要戎装在身,你就是我的上级,你的命令我就要无条件执行!”
卫立煌点了点头指着江边对宋雨航道:“54军现在正在渡江,但是你也看到了,船少又慢,恐怕等你的部队都过了江,54军的后续部队还得靠你的浮桥通过,现在我军的战略意图日军已经知晓了,时间就是一切,所以我希望你的部队渡江后能做攻击前进,能够配合54军抢占腾冲!”
宋雨航点了点头道:“是!我部必责无旁贷!”
这时,几架图着鲨鱼标志,隶属于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的P…40N型战斗机呼啸着低空掠过!
宋雨航似乎隐约听到了卫立煌在嘀咕前途未卜之类的话……
宋雨航记得历史上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集团军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即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全军于5月11日黄昏后强渡怒江成功;次晨开始仰攻高黎贡山,日军第56师团步兵148联队主力步兵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
可是现在受英美苏欧洲国际战局的影响,在历史上中国远征军本应发生在1944年5月11日的抢渡怒江与中国驻印军会师缅甸的决策整整提前了8个月!
让宋雨航担忧的是,与历史中一样,由于时间紧迫,位于滇西发起反攻的中国远征军Y部队的六个军只有第八军完成了美式武器的换装,其余的五个军的中国士兵都还穿着草鞋。
人数、武器装备均劣于日军的中国远征军,防御已经十分艰难了,竟然还要发起进攻?宋雨航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军事是不能打,但是政治上必须打的仗,牺牲局部,换取整体利益。
傍晚,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全部渡江完毕,第54军后续部队叶佩高的第198师随后开始渡江。
宋雨航与第198师师长叶佩高在浮桥桥头碰了面,细高身材略显白净的叶佩高给了宋雨航一种特别的感觉,让宋雨航觉得此人像文人多过像军人。
经过询问宋雨航才知道,下午的时候方天的军部就带着龙天武第14师和潘裕昆第50师已经渡江北去了。
方天又名天逸,字天一,别号空如,运九,江西赣县人。生于1902年7月9日。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第11期。
方天的自傲自然容不得所谓的第一机械化军插手,总司令卫立煌虽有吩咐交代,但是之前集总霍揆彰早已有吩咐,龙陵、腾冲、松山这三个同线三点的支撑要点是日军的固守之地!右路的第十一集团军的目标是滇缅公路的控制要点松山和龙陵,那么第二十集团军就要全力拿下腾冲,从侧面呼应第十一集团军。
其实无论是霍揆彰还是方天,他们都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一旦第二十集团军扫清了腾冲的外围,很可能最后等到吃胜利果实的时候就轮不到他们了,所以只要第二十集团军下属的部队动作迅猛些,那么还是能吃上果子的。
此刻卫立煌还不知道,一个灾难性的事故已经发生了,1943年9月5日,一架中国军用飞机因为机械故障被迫在腾冲附近迫降,飞机上的一份远征军密码本已经被日军获得,这使得中国远征军的大部分电文被日军截获,远征军的行动部署也暴露无遗。
所以远征军刚一渡江,日军就有针对性的加强了部署,并且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各一部火速增援腾冲、龙陵、松山一线。
腾冲城是滇西地区最为坚固的城池,腾冲城墙全系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
腾冲城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其制高点可以牵制腾城整个正面,防御时两地互为依托。
而且日军防御工事经过了两年多的经营,不但在两地筑有坚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奉命死守待援军到来。
作为远征军总司令的卫立煌明白,要攻击腾冲城必先攻占来凤山,只有攻占了来凤山才能最后围歼腾城守敌。
中国军队的反攻一开始就遭遇了麻烦,日军好像提前知晓了远征军的作战计划一样,历史上由一个多联队固守了腾冲此刻已经部署了日军三个主力步兵联队,腾冲的守敌已经比历史上多了数倍,大感兵力充足的腾冲守将藏重康美大佐开始实施历史上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实施的那份计划!
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灰坡
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启用藏重康美作为腾冲守将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藏重康美其人十分擅长山地作战,其所指挥的部队就是自北海道多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