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骠骑)-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三十五章 以追击的名义

“张师长!”

作为军界后辈,宋雨航很少用这么严肃正式的口气对人说话,尤其是张灵甫这号的黄埔前辈学长,不过,今日不同往常,张灵甫担负的任务也异常特殊,是以,宋雨航拿出了中国军队副总参谋长,远征军司令长官的做派。

张灵甫事前怎么都没想到,宋雨航会将这个任务交到他手里,按照他本来的计算,虽然74师进入远征军序列,毕竟是半路出家的,今次这个危险不大又出头露脸的事,远征军内部有的是老人想去,74师能跟着第一军后面喝点汤水就不错了,好歹也算走出国门么,谁想到,在进入东北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上,宋雨航竟点了他的将。

听到宋雨航的话,张灵甫啪站的笔直,努力挺起胸脯,用感激的目光看向宋雨航。

此时的宋雨航吸取了教训,身上穿的好似一头大狗熊,对张灵甫点点头,这才交代,自己为什么要点他的将?没别的,张灵甫身上有一个优点一个缺点,优点是这员战将肯打仗时候肯思考,能从大局考虑,为了大局可以不惜性命,至于缺点,就是张灵甫为人有些独,做事好冒进,所谓出头椽子先烂,后世的历史,就是这个毛病,要了张的老命。

“不过。”宋雨航看着有些郁闷的张灵甫,嘿嘿笑道:“这次闪击乌兰巴托,我就看中你这个两个长项,你的任务就是,用最快速度,将乌兰巴托给我拿下来,把那个乔巴山抓到我面前,哦,不用了,用叛国罪直接枪毙,解除外蒙所有武装。”

说到这里,宋雨航盯住了张灵甫:“这次任务不大容易,大冬天的奔袭几千里,虽然我把远征军大部分卡车配给你,可卡车到了草原上能不能开动,能开多远,我也没数,反正。”说着,有些忙横的一挥手,对张灵甫再次重申命令:“我不管,两个月内,你必须给我枪毙了乔巴山!”

张灵甫用力一磕军靴,对宋雨航行了各标准的军礼,大声道:“保证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总司令枪毙我好了……”

“放屁,我要外蒙,要外蒙的稳定,可是,你张灵甫给老子记住了,你的脑袋比那个乔巴山值钱多了,我枪毙你干啥?”

宋雨航虽然大骂,可听在张灵甫耳中,心里热乎乎的,大手抹了把脸,对宋雨航又敬了个礼,便头也不回的大步走了。

目送74师的将士在风雪中踏上征程,宋雨航正待离开,突见一群宪兵押着个人来到面前。

来人大约四十多岁,虽然衣装有些狼狈,可仔细看看,便能发现,这人平时也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目光来看,估计还是个颐指气使的人物。

皱皱眉,这明摆着是处置俘虏,怎么官司打到堂堂的远征军司令长官面前来了?宋雨航有些不满地看了看苏娜,没这个女人的同意,即便是一群宪兵,也断然不可能通过韦阿大的警戒线来到他面前。

苏娜介绍了一下,被抓的人叫闫英俊,是满洲国警察厅长,作为伪官员被抓。

听到这里,宋雨航眉毛一挑,一摆手:“这些汉奸还留着做什么?枪毙。”

谁想到,闫英俊一挺身,奋力叫起来:“我不服,我是满人,我姓叶赫那拉,为皇上办事有什么错?”

听到这话,宋雨航迟疑了下,满洲国,满人,这档子事够烂的,有时候真说不清楚对错。

见到宋雨航犹豫,闫英俊抓住机会声音更大的道:“历朝历代,警察总要有人管吧,我来管,总好过一群贪官污吏,总好过一群草菅人命的土匪,总好过一群日本人,我当这个官问心无愧!”

咦?

宋雨航感觉有趣,当伪官吏的人多了去,被抓后哪个不是面如死灰的,今天这位真是奇葩啊。转头看看苏娜,果然,自己的情报部长面上有些不忍,看来姓闫的是打动了自己的夫人。

转头问了下,苏娜告诉宋雨航,这个闫英俊说的基本属实,钱也捞可还有个限度,至于实权,闫英俊基本没有,就是个牌位,大权都在警察厅次官手里,可以说根本没干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嗯,也可以说,这些事都没轮到他去做。

上下打量一番闫英俊,宋雨航突然问道:“给你一个城市,你能管理么?”

闫英俊自傲的抬起头,“有何不可?”

“很好。”宋雨航点头,“送去军需队,作随军苦力,先干一年改造下,然后送去印尼。”

看着闫英俊被带走,宋雨航却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才对苏娜下令:“甄别所有伪官吏,罪大恶极的必须镇压,至于那些可以放过的,一律送入军需队进行改造。”

宋雨航这个决定并非是一时冲动,事实上,对东北地区的占领和稳定,早在他的头脑中思索了很久,东北被占领十四年,经过日本人十四年的建设,早与当初张学良父子时代的东北大不相同,中国军队要进驻东北,就需要得到当地官吏的配合,否则,这种接收和融合就会造成社会的剧烈动荡,甚至生出许多乱子来,是以,抓大放小,正好符合了现在这种局面下的情势。

处理了伪官吏,宋雨航登上自己的座车,跟在了第一机械化军的尾巴,施施然渡过了黑龙江。

过了黑龙江不远,就是所谓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就是海兰泡,1900年,俄国人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事件,将居住在海兰泡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屠杀一空。

到了海兰泡,宋雨涵看到的是一副大战之后的惨象,就在不久前,日本关东军强行渡江,一举击溃驻守海兰泡的俄国红军大约两个营,然后在城中“征集”一番物资后,又迅速沿着结雅河北上,才十万人口的小城,经过十万日军的“征集”,那副景象是要多凄凉有多凄凉。

可是,最让城中俄国百姓感到吃惊的,是就在日军离开后不久,竟然又见到滚滚征尘,这一次,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军人,他们自称是中国远征军,渡河追击一股穷凶极恶的日本败兵。

海兰泡的市委书记是个五十几岁的党棍,经历了帝俄时代,远东共和国时代,最后成功进入俄共内部,一步步爬上了现在的宝座。这个人心思一转,立时吓得倒退几步,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一句话。

见到此人变颜变色,唐自强双眼微眯,只要此人有所异动,身后的士兵就会让他永远闭嘴。

只是,唐自强面相小觑了此人,经历过列宁时代的肃反,又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中不仅成功保命更迈上了人生的巅峰时代,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看不出现在的形势?

当即,海兰泡的市委书记“热情洋溢”的欢迎了“伟大的”中国同志,并努力表示自己其实祖上也有中国血统,只是误入歧途,让自己有家回不得,最后,他试探着询问:中国同志有什么特殊需要没有,尤其是将军们,是不是需要美丽大方的俄罗斯姑娘来一起喝几杯?

这下子,轮到唐自强有些应付不来了:找姑娘?笑话,他的部队还有任务呢,可眼前这人杀也杀不得,放了又不成,算了,这种倒霉差事还是送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吧。

接到了唐自强的礼物,常天放气得直骂娘,可是,骂娘也没用,唐自强坐上坦克一溜烟的早跑了,说是追击日军,其实第一师的目标乃是在海兰泡北面横亘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不过,中国远征军的将军们身上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善于学习。

常天放骂了一阵后,有样学样,直接将那个市委书记上交,好像打发累赘一样扔给了身后的远征军总指挥部,自己跟上唐自强的脚步也跑了。

关于这次进攻西伯利亚,宋雨航早盘算好了,其实只要驱赶着关东军前进,短时间里,远征军的主要不是战斗,而是到处接受地盘,对于完全没有战斗任务的部队来说,这种近乎于行军似的打法是最轻松的,只要控制好了节奏,未来一个月内他还是很安逸的。

所以,别看宋雨航调动了远征军大部出境,实际真正需要作战的,只有第一军,其他各部的主要任务是接管城市,建立前进基地,同时接收各地的机场,为空军转场做好准备。

当宋雨航接到那个累赘的时候,突然一个想法涌上来,哦,不是想法,是他前世看过的一本小说,作为一个让他童年感动不已的主角,保尔·柯察金的名字是如此鲜明。

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宋雨航拉着市委书记安德鲁·卡捷耶夫同志,一起来到了指挥车上,不仅提供给这个饥饿的布尔什维克热乎乎的烧牛肉,更允许安德鲁同志随意饮用成瓶的烈酒。

安德鲁·卡捷耶夫虽然是个市委书记,只是这个时代的苏维埃俄国,喊出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不要说火药钢材了,就是日常的粮食蔬菜都少得可怜,完全的配给制度下,作为市委书记每天也只能吃个半饱,现在见到一桌子的美食和烈酒,早忘了恐惧和党性,甩开腮帮子就塞,端起硕大的杯子,咚咚咚就朝嘴里倒了半瓶白酒。

看见宋雨航的笑容,周围的韦阿大苏娜等人早在肚子里笑喷了,他们知道,这个什么市委书记一定是要倒霉了。可是,当他们看到安德鲁同志如此吃相,依然惊呆了,这,这还是俄国的干部么,分明与中国的饥民没什么区别啊。

宋雨航不仅不制止安德鲁,更不住为眼前的老毛子倒酒,可他心里却在冷笑:都说战争期间苏联饥荒日益严重,前线作战士兵的口粮全靠美援,至于后方早就顾不上了,又加大了对农民的粮食征集力度,以至于在1943年就闹起了农民起义,只是被苏军迅速镇压,倒是生活在德战区的苏联农民,似乎活的还好些。现在看,这些东西估计不是谎言。

等到安德鲁吃够了,宋雨航对他下了一个命令:集中海兰泡所有俄罗斯族居民,立即建设从海兰泡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铁道。

安德鲁同志立时惊呆了,天啊,这么个冰冷的季节,竟然要修铁路?眼前这个中国将军不会是疯了吧,还是他准备整死海兰泡的所有俄罗斯人?

见到安德鲁犹疑,宋雨航立时变了脸,当即下令将之逮捕,“拉出去枪毙!”

即使安德鲁不懂汉语,见到两个大兵如狼似虎的冲上来,立时吓得跪在地上,抱住宋雨航的腿大哭起来,嘴里叽里呱啦的喷的飞快,含义就是他一定听命从事,保证最快完成铁路建设。

宋雨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派人护送安德鲁前往海兰泡,当着群中宣布这个命令。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整个城市里的居民且不说,只是那些个布尔什维克就站出来反抗。

跟随过去的梁超当即下令镇压,赏了这些人一阵枪托后,梁超下令搬上来热腾腾的饭菜,大瓶的烈酒,那股饭香味还有烈酒的浓郁味道,让整个城市广场都笼罩其中,引得下面那些俄罗斯人不住的吞口水。

终于,第一个人站出来后,又有许多人接二连三的站出来,对这些主动站出来的,梁超立即下令配给粮食和酒,至于少数不肯合作的,梁超冷笑一声,只是下令押走,从那一刻以后,再没人见过他们。

至于安德鲁同志,被中国远征军委任为海兰泡临时管制委员会主席,日后,随着中国远征军控制的地盘逐渐扩大,这个管制委员会的权力也在不断扩大,安德鲁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族人赶去修建铁路,当海兰泡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修完,又开始修筑海兰泡到中国境内的铁路,在可以冻掉手指的严冬,不知多少俄罗斯人倒在铁路沿线,以至于后世的俄国人称这条铁路为“伤心路”。

这些都是后话了,宋雨航没时间去思考这些个东西,随着战事不断扩大,似乎东条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现在的日本关东军就是一群蝗虫,早已遍布整个远东,而且他们与中国远征军极有默契,往往日军前面占领“征集”完成后撤走不到一个小时,中国远征军的锋锐就开始入城,然后是建立政府进行人口登记这些琐碎的工作,让他们暂时“没有时间”去追击残敌。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中国军队越境追击的事情,在事情发生后第四天,总算传入克里姆林宫,但是,与这份情报一齐送到那位俄罗斯暴君斯大林面前的,还有一份中国远征军发出的宣言。

以一支军队统帅的名义发布宣言,而非是一国政府,这种事在西方社会简直不可思议,或者说,是这支军队要进入军阀化的倾向了,可是,宋雨航就这么干了,他以远征军最高司令长官,以及远东地区对日作战前线指挥的名义宣布,由于部分日军向北逃窜,已经渡过黑龙江,远征军为了歼灭残敌,决意对日寇进行追击,并于四日前进行了渡河作战,一举歼灭河对岸据守的日军万余人云云。

接到这份情报,整个苏联统帅部震惊了,上至斯大林本人,下到一名普通的打字秘书,无论男女老少,谁都不敢相信,中国军队就这么进入了苏联的国土!

“这是侵略,是侵略!”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暴跳如雷,就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大叫起来,身边的几个人虽然不满意此人的粗鲁,但是对中国人的一贯蔑视,让他们选择了沉默。

由于连续在对日的谈判中吃瘪,华西列夫斯基在统帅部的排名略微靠后,这时却第一个跳出来,对斯大林建议,应该立即对中国宣战。

对一个盟国成员宣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用怜悯的目光看向华西列夫斯基,这个家伙是不是因为那个宋雨航而精神失常了,如果苏联对中国宣战,且不论会成为国际大笑话,光是美国人的反应就足够斯大林心烦的了,美国会不会选择支持苏联,如果美国人选择中立,一齐断绝了苏联和中国的美援,怕是等不到苏联击败那支强大的中国装甲部队,德国人就先打到莫斯科了,至于美国人支持中国人的后果,在场每一个人都不敢去想了……

苏维埃俄国的英明统帅斯大林大人,看向了旁边沉默不语的莫洛托夫,这位红色帝国的外交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副主席,因为没有提前预料到德国宣战,其实已经略微在统帅部失宠,现在涉及了国际外交问题,斯大林又不得不依靠这个老牌的红色外交家。

莫洛托夫慢吞吞的站出来,想了一会才建议,第一,对日本宣战,第二,集结更多的部队,击败中国人,第三,致电杜鲁门,要求美国人必须在46年春天开辟第二战场,第四,致电丘吉尔,要英国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家会议上有所表示。

乍听下,所有人都感觉莫洛托夫的提议太荒谬了,日本都投降了,甚至说,连停战协议都签署了,现在苏联再对日宣战,对谁打,空气么,还是一个已经投降的政府?

可是,斯大林仔细一想,立时满意的笑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算盘

斯大林陛下显然很满意莫洛托夫同志的建议,当即下令从苏德前线抽调两个坦克装甲集团军,立即装车用铁路调遣到东方,希望能打个时间差,在俄罗斯的漫漫寒冬结束前,干净彻底的击败那些东方的黄皮猴子。

至于外交上,苏维埃俄国用极为强硬的口气对中国政府发出抗议照会,要求中国政府立即召回进入俄国领土的中国军队,否则后果自负。与此同时,俄国政府还将这份抗议的副本一起交给了美英大使,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希望能得到美英两国的支持。

由于德国人并未如历史上那样,在1944年露出败相,所以,我们的丘吉尔先生,同样也未如历史上那样,在1944年的大选中落败,英国人民还需要一名强硬的领袖来统领他们击败法西斯德国,即使这个领袖的某些作风与法西斯无异。

接到俄国抗议的时候,伦敦已经是深夜,可唐宁街十号依旧灯火通明,丘吉尔还在用心研读一份文件,接到这份说声明更准确的东西后,大英帝国首相笑了,苏维埃俄国,那个邪恶的红色帝国的后院终于着火了,让他这样一个从1918年开始就竭力主张灭亡苏维埃国家的政客有些欣喜。

尤其让丘吉尔感到兴奋的是,点燃这把火的不是那群小岛上的矮子,竟是英国人的传统敌人,大不列颠民族的生死仇敌,华军之中最最不堪的军官,宋雨航。

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出来,这次摆明了是宋雨航在演戏,什么追击,追击有一溜烟追出去几百里的么?这是中国人在为战后布局,准备拖长欧战的手段,在不断地战争中拖瘦拖垮红色俄国。只不过,丘吉尔感觉吃惊的是,着眼战后,削弱周边的强大对手,什么时候,中国人之中出现这种极具战略眼光的人物了?

在丘吉尔的印象种,中国的政治家不过是一群军人,尤其以那个光头花生米为代表的军人集团,只是一群盯着眼前利益的军人,稍微许诺些好处就能欺骗过去,即便是那个不好惹得宋雨航,也不过是个只会胡搅蛮缠的军人,根本没有政治家的气度和外交家的眼光,什么时候,在这样一群人中间,竟出现了一个极具眼光的战略家?

下令给情报部门仔细调查,两个月后,丘吉尔才接到一份报告,就在1945年11月前后,中国军队中顶尖的将领进行过一次小范围的极为秘密的会议,会议的具体内容不知,只是在会后,中国军队才开始在远东集结兵力,随后入侵了红色俄国。

接到这份报告,丘吉尔无力的扔到一边,因为,就在接到报告前不久,中俄双方已经达成了停火,中国军队开始后撤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接到苏联大使亲自递交的照会副本,杜鲁门的吃惊程度,不亚于他从战略情报局手中接到中国军队“进入”苏联国境的报告。美国总统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中俄开战了!

下一个想法,杜鲁门就是想抽自己几个大耳光,然后亲手掐死那个宋雨航。

是啊,作为入侵俄国的主力——中国远征军,不正是杜鲁门亲手武装出来的,从罗斯福时代有限度的武装中国军队,到杜鲁门时代的全力提供军火,一天前,武装中国军队代替美国小伙子去牺牲,还是杜鲁门胸前最耀眼的勋章,可现在,面临了分裂盟国的罪责,这份功绩将成为导致杜鲁门下台的重负。

要如何去面对国会和人民的指责?

美国总统的脑中转过无数个想法,却都感觉不成熟,惟有找来马歇尔一起商量。

“断绝对华军事援助,火速断绝!”

马歇尔第一个提议就让杜鲁门感觉有些无力,将自己面前一份报告推到参联会主席面前,上面清楚的写着,就在过去六个月中,中国利用各种各样的名义,包括了为海空军加大油料供应的手段,已经从美国手里得到了数以百万计加仑的油料,这些油料足以支持中国远征军的陆空军半年的作战,至于各种弹药和武器后勤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最最让杜鲁门骂娘的,是宋雨航竟然从美国弄到了几十万套冬季作战所需的特制被服,妈的,如果是要赴欧洲参战,为啥需要这些东西?这摆明了就是要敲打那头北极熊么。

参联会主席与美国总统相对无语,按照现在的情形看,即便美国切断了军援,这场盟国的内战也要维持至少半年,天,半年之后,会不会希特拉与斯大林就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了?

最后,马歇尔不得不表示:“现在看,只有一个办法了,我去一趟中国!”

杜鲁门不得不沉痛地点点头,另外作了几点补充,虽然大西洋宪章已经签署,可看现在的局势,召开联合国家会议的机会还远未成熟,应该将这个会议的日期继续推迟,至少是在欧洲战场上看到曙光的时刻,所有对欧洲战争作出贡献的国家首先召开预备会议,协调具体开会日期,另外,关于惩治日本战犯和对日分区占领的问题,也应该在一个适当的时机,由在远东具有利益的各方来商谈。

“最后,我将签署命令,下令美利坚合众国太平洋舰队进入日本驻扎,与他们一起过去的,还应该有至少两个海军陆战队师。”杜鲁门最后表示。

马歇尔点点头,这些措施都是正常的,面对丧心病狂的中国人,这个时候是应该显示下美国的实力了,至少被卡住了海上补给线后,驻扎在日本的中国军队就会老实很多,而抓住了这些百战余生的中国军队作人质,在美援之外,美国政府也有了要挟中国政府的本钱。

无论美英苏三方如何反应,在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无论是在前面“逃跑”的日本关东军,还是在后面“追击”的中国远征军,都看不出一点寒意来:

得到了西伯利亚铁路上的火车后,日军的逃跑速度明显加快,别洛戈尔斯克,斯科沃罗季诺,莫戈恰相继沦陷,并转眼间落入追击的中国军队手中。

终于,在1945年12月的最后一天,涅尔琴斯克被中国远征军接收,与很多俄国远东城市一样,涅尔琴斯克也曾有一个中国名字——尼布楚!

就在1946年元旦,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宋雨航到达尼布楚,随即发表公开声明:根据苏维埃俄国外交人民委员会在1919年发表的文告,承诺放弃帝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对中国所要的赔款,放弃利用各种条约从中国侵占的领土,放弃利用条约从中国攫取的各种特权,因此,中国远征军受中华民国外交部委托,从即日起,对帝俄侵占的中国总计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行使主权!

同时,条约中还注明,中华民国外交部将重新审核尼布楚条约的公正性,在审核未能完成前,中国政府不放弃对远东及俄国所谓“西伯利亚”地区的领土要求,如苏俄政府有异议,可派出代表团赴南京,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协商。

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从追击开始后,就好像消失般的宋雨航终于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可是,虽然名为记者招待会,宋雨航只接受了中央社记者的提问,他面容严肃地道:“民国肇造,中国人民就致力于挣脱列强加于中国人头上的一切枷锁,并在北洋政府时代取得一系列成绩,进入南京政府以来,政府努力进行外交谈判,先后在1941年与美英比荷等国签订协议,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又,去岁,中国以一盟国平等成员身份,签署大西洋宪章。既为盟国平等之成员,为何在盟国内部,依然有无耻之政府,试图将一系列已废除之旧约强加于中国?”

砰!

宋雨航奋力一拍,猛地站起身,怒视着坐在下面的俄塔社记者,眼中充血的道:“今日之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非是旧日的满清政府,如果某些政府还想赖在中国的领土上,奴役中国人民,中国人将用自己手中的枪炮,为自己争取平等和自由之权益,此权益乃上天所赐,人神不容侵犯。”

自由,平等,听到这两个词汇,下面的美联社记者,还有纽约时报记者等美国记者,立即有如打了鸡血一样,脸上充盈了异常的红潮,手里运笔如飞的记下宋雨航的每一句话,“至今被奴役的盟国成员,为自由和平等而战”,多好的新闻标题啊,想必发回国内,一定会在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吧。

说完这些,宋雨航也不管塔斯社记者羞辱的表情,一转身离开了会场。

就在所有记者认为招待会将要结束的时候,就见苏娜仪态优雅的拿起一叠纸,有优美的声音念起来,原来,这又是份声明。

声明宣布,中国军队整编74师进驻迪化,并将驻扎在迪化的苏俄红军一个机械化师缴械,由于中俄并未展开谈判,这些俄军官兵暂时以战俘名义收容在中国,一待中俄谈判结束,即刻遣送回国。与此同时,整编74师改为平叛剿匪部队,即刻对南疆三城叛乱势力进行剿灭。

宋雨航早看苏俄驻扎在迪化的一个机械化师不顺眼,斯大林的野心真是没有止境,当初新疆军阀盛世才想搞新疆独立或是新疆并入苏俄,因此不仅与苏俄签订了比日本二十一条还要过分的协议,更允许苏军进驻新疆首府迪化,也就是后来的乌鲁木齐市。待到二战爆发苏俄军队大批抽调去了欧洲战场,国民政府才有机会将军队推进新疆,解决掉了盛世才的省政府,让新疆回到中央管束。可是,即便欧洲战场吃紧,斯大林斗没将驻扎迪化的那个苏军师调走。不仅没调走,当新疆政府重回中央治下后,在南疆地区又闹起了三区叛乱,将个新疆搅和的乌烟瘴气。

这一次,宋雨航密令张灵甫,收拾了外蒙后,立即挺进新疆,结束新疆这种不正常的局面。

但是,在声明发表的当日,其实74师还在路上,想想也是,漫漫万里征程,还是严寒的冬季,74师官兵除非是长了翅膀,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月内穿越外蒙到达新疆不是?

可这份声明就好像一个强有力的注脚,一下将新疆问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尤其此时西伯利亚大铁路阻塞,苏俄政府就算是想要立即撤出那个机械化师也不可能,一下子,苏俄政府在外交上处于全面的被动。

听到这声明,本来在国内饱受指责和质疑的杜鲁门如获至宝,当即要国内与民主党友好的报纸将两份声明放在头版头条,用黑色大字标明——“中国:为自己的平等和自由而战”。

与民主党报纸配合的,宋雨航也秘密指令自己在美国的公司,无论是用钱收买也好,用流氓吓唬也罢,总之,要让中国人在争取平等和自由的口号喊遍整个美国,让每一个美国人都知道中国远征军出征俄国的意义。

几乎是一夜之间,美国的舆论界完全叛变,前一天还在口诛笔伐说总统养了一头白眼狼,今天就开始声援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发动的战争,甚至在纽约时报的显要位置,大幅标出了被苏俄强占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地图,这种声浪一下扭转了杜鲁门政府的不利局面,也让军方很多将领私下里表示:只要中俄开始谈判,对中国的军援就可以立即恢复。

自然,也有一丝不同的声音传出来:过于强大的中国,未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帝国?未来五十年,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将有谁来维护?

不过,在这种举国一致的声讨俄国浪潮中,这些稀少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以至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根本闻所未闻。

接到外交部搜集的声明文稿和美国舆论剪报,丘吉尔仔细看过之后,一脸无奈地看着他的外交大臣艾登:“看来我们要放弃香港了……”

艾登无奈地点点头,看看宋雨航的声明就能明白,现在的中国正在要求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这个目的,不惜与北面强大的苏联翻脸,不要说中国,就是在英国内部,能下这种决心的人也绝无仅有,为了区区一个香港,与中国内部的狂人彻底敌对,这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

“可是。”艾登迟疑下看,“斯大林这个人极度自负,他会允许中国人抽他的嘴巴么?”

丘吉尔有些疲惫的瘫坐在椅子里,连平时从不离手的哈瓦那雪茄都没动,低着头慢慢道:“约瑟夫这个人我见过几次,他老了,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或许他会断然反击,可是,现在的局势让他不得不迟思量清楚,面临了东西两方的压力,一下变成两线作战值得不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