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骠骑)-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这条防线的日军守军也跟随着乱兵纷纷溃败。
站在山谷外焦急等候消息的宋雨航忽然发现大队的担架急匆匆的从山谷中出来,抬担架的无一不是体格健硕的青年士兵,担架队的出现让宋雨航有了一种非常不祥的预感,于是他急忙快步迎了上去。
宋雨航站在担架队旁边,突然他发现一个担架上垂下来的一支手上戴着的一块瑞士手表,这块金表宋雨航是在太熟悉了,这是龙陵战役后从一名日军大佐的手腕上扒下来的,被山地师的张天胜当成战利品送给了宋雨航,而宋雨航又转赠了一直戴着一块不怎么好使老表的方林。
宋雨航拦住了担架,缓缓地揭开了方林蒙在头上的薄毯子,虽然在派遣方林的时候宋雨航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副光景,但是这个时刻真的到来的时候宋雨航却又无法接受了,在宋雨航眼中方林并不是什么杰出的军事指挥人才,可以说就连一般的普通水平都达不到,但是方林有一腔誓死报国的热血,对宋雨航的命令从来不问为什么?向来只有彻底执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就是方林最大的优势与优点。
宋雨航眼前浮现起那个昆明城下溃兵如潮的时候,那个稚嫩的眼镜男挥动着手中的手枪,要誓与阵地共存亡,在防线被彻底被突破之后,依然还想要拦截溃兵沿公路以血肉之躯拦截日军战车,想为城中多尽量多争取点时间。
宋雨航握住方林的手可谓百感交集,正在不知所措,一个清脆的声音大声道:“干什么的?添什么乱?耽误了伤员的救治你负得了责任吗?”
借着一阵爆炸的闪光,宋雨航看清了来人是一名怒气冲冲的女医生和几名护士,护士来到担架前毫不客气的训斥抬担架的两名士兵道:“怎么能把病人的头蒙上那?会影响病人的呼吸的,另外这多不吉利啊?而且还会误导野战医院那边的抢救人员而放弃抢救的机会!两个笨蛋。”
抬担架的两名士兵急忙解释道:“刚刚穿越谷口尘土飞扬,怕呛着伤员所以才蒙上的!”
女医师检查了一下一挥手道:“赶快!”
宋雨航一行人被晾在了原地,显然对方根本没注意到他的军衔,或者说是宋副司令长官的长相实在过于大众化了,往往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不过从女医生和担架兵的对华,宋雨航可以完全确定方林并没有牺牲,只不过是负伤晕了过去,害得自己差点哭天抹泪,如果真的哭了出来恐怕就又要闹大笑话了,有点心有余悸的宋雨航挨赶赴前线的同时安排了一名参谋去野战医院,随时报告方师长的病情。
就在纳巴大战胜负已分,日军做最后顽抗之际,位于英帕尔中心所谓的繁华地带的原英国军官俱乐部,现在的日军英帕尔警备司令部,在一声地动山摇的轰隆爆炸声中飞上了天空!
第三百二十六章 最长一夜(五)
随着这声闷哑的轰隆爆炸声,大地也随之猛烈地摇晃了几下,随即尘土飞扬出了百米之远,无数的砖头、瓦片、甚至大块的废墟残骸纷纷从天而降,围攻俱乐部大楼的伞兵们虽然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业已将包围圈向后退延伸了五十公尺,但是面对无数从天而降的各种物品,中国士兵们还是发觉自己似乎离得太近了。
而作为当事人的张哲铭满身尘土的从坍塌的下水道的缝隙中爬出来的时候,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后,张哲铭大有一种恍然如隔世的感觉。
回想起刚刚自己点燃导火索后,那飞快燃烧的速度张哲铭依然心有余悸,英国人的东西果然靠不住,差点害死老子,卡在废墟缝中的张哲铭在破口大骂英国人的同时浑然忘记了由于当时仓库内照明不足,他的英文又是二把刀,拿了一卷快速导爆索耶浑然不知,按正常燃烧速度计算的长度,结果差点把他自己也埋在里面。
随着这一生惊天动地的爆炸,高野仁一连同他的部队和指挥机关被数吨缴获的TNT炸药送上了夜空,免除了他将要面对的切腹难题,山下奉文即便在是雷霆大怒,也不可能把被炸得连渣都找不到的人拽出来切腹吧!
这声巨响标志着日军在英帕尔的主要抵抗可谓是告一段落,清剿日军残余抵抗的战斗依然还在进行中。
作为英帕尔的援军,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一离开驻地就发生了多起翻车、追尾事故,由于缅甸潮湿多雨的环境,日军的车辆又因为零件的短缺一直处于半完好的状态,所谓的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官兵能够挤上车,剩下的官兵依然要靠两条腿奔袭。
看起来战斗力十分强大,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因为缺乏车辆行军的关系,使部队变成了两个部分,无法集中全部兵力做重点进攻,让支队指挥官酒井什一感到十分无奈。
对于英帕尔的警备司令高野仁一大佐,酒井什一一直以和这种人是同僚而感到羞耻,这种懦夫竟然还能爬上警备司令的位置,这才是让酒井什一十分费解的,此次高野仁一在英帕尔被支那伞兵部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躲在司令部内到处哀声求援,这让酒井什一暗爽了一把,他认为高野仁一横空出世抢了本应属于他的警备司令之职务,这次意外的突然袭击也可谓算得上是种报复。
于是酒井什一十分惬意的坐在车内,吹着清凉的夜风,听着电台内已经喊哑了嗓子的高野仁一在不断地哀求呼叫,但是酒井什一就是不回复,他以为高野仁一不过是被支那伞兵的小部队吓破了胆,支那人哪里来得庞大的伞兵部队?堂堂大日本帝国也不过仅仅只有一个久米伞兵旅团而已,而支那军队不过是一群被临时武装起来的农民,让农民成为伞兵?这个笑话在酒井什一看来十分好笑,显然,酒井什一对于中国军队的印象和良好的自我感觉还停留在1937年。
在黎明破晓之前,激战了一夜的英帕尔终于回归了平和,盟军突然而猛烈的轰炸后,由中国远征军特种作战旅所实施的空降可以说是给予了日军守备部队当头棒喝,几近全歼日军警备部队,然而战斗却并未由张哲铭意愿中那样早早结束,反而清剿残敌的战斗却比攻坚更加残酷和激烈。
在英帕尔损失最惨重的不是日军英帕尔的守备部队,而是两个超过百人的军官轮修团和一个超过三百人的士官轮休团,这些人都是日军的基础战斗骨头力量,大都担任小队长、中队长等一线作战指挥职务,抵抗最为激烈的恰恰就是这批人。
对于这意外强烈的抵抗,张哲铭在搞清对方身份后可谓是兴奋不已,随随便便打死一个小鬼子都等于是消灭了日本人一个班啊!这些基层军官加上曹长、伍长几乎就等于是日军主要战斗力的一多半,消灭这500多人对于日军的震撼和损失甚至比歼灭日军两个联队还要巨大。
竟管这些前来休息放松的日军军官和士官缺乏必备的武器弹药,但是他们依然忠实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战斗到了最后,在他们最后顽抗的小教堂中,三百多具纵横交错的尸体成为了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最后见证。
敌人的鲜血即是吾等荣耀!中国士兵们挺着刺刀踩在那些依然冒着青烟的尸体上在寻找可能存在的生还者,对于敌人,这些被民族大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士兵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与英帕尔联系的中断让山下奉文产生了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于是他再次催促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加快行军,英帕尔是挡在缅甸与印度之间的重要缓冲,在加尔各答尚未攻陷之前,这个缓冲存在的意义自然非凡。
对于加尔各答的进攻山下奉文还在等待前线不断传来的消息,站在勒比高地上遥望加尔各答的山下奉文一时间感慨万千,为了攻下这座加尔各答外围的所谓屏障,四千多名皇军忠勇的将兵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说是高地,其实所谓的高地海拔不过是个三十几米高的大土丘罢了,在占领了勒比高地之后,山下奉文才郁闷无比的发现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阵地竟然在他们的野炮射程之外?而105毫米榴弹炮的数量和所存炮弹又无法支撑起足够密度的火力覆盖,勒比高地最大的作用成为了日军将领等高观察指挥作战的平台,索幸勒比高地也在城内盟军部队的重炮火力射程之外。
眼前的加尔各答城被激烈的爆炸和交火好似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半,山下奉文无需多看就知道显然是他的进攻部队的攻击受阻,否则前沿也不该迟迟无战况发回。
作为此次穿插攻击的三个主要师团其一的日军第二师团,在师团长冈崎清三郎的指挥下可谓入无人之境一般,横冲直撞,杀得措手不及的英印官兵哭爹叫娘,部署在城内担任预备队的三线英印部队根本未作接敌准备,慌乱中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各部队不知自己的作战任务和防区,乱成了一团,很多部队都是成建制的被日军包围缴械。
西城内的混乱其实上与英军的指挥方式和指挥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英军的军官全部是毕业于军官学校,接受过正统的战术指挥和单兵战术训练,但是当他们到了具体服役的部队之后,他们就会受到原来部队中的一些所谓习气的影响,这些不尽其然的特定固有做法一般会成为英军一支部队的一个特征,尤其在海外服役军队更是如此,在印度懒散惯了的英国人即使在日军围城大兵压境的紧要关头,依然按照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那套一线、二线备战,三线轮休不做安排的战术参谋方式去思考。
在英国人所谓严谨的思维中,没有发生的事情就等同于需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过分的危言耸听和担忧将会被视为“个人”懦弱的表现,最令人称奇的是英国人可以允许一个旅、一个师、乃至一个军懦弱怯战,面对敌人不奋勇抵抗,而是选择不名誉的悄悄溜走,对此他们称明智的转移,但是却无法容忍所谓“个人”懦弱,基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蕴,宋雨航对于英国人能将敦刻尔克大撤退描绘成重大胜利不解一样。
无论如何,事实总是能够胜于雄辩,当一线、二线的英印部队所据守的防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毫无准备的三线部队自然无从是事手忙脚乱了。
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的蒙巴顿则立即率领他的指挥机关,在宪兵营等几支部队的掩护下向城东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方向撤退,在蒙巴顿看来,此刻唯一的希望是华军能够固守住城东。
冈崎清三郎自然不会给他的对手任何可乘之机,一心想摘取这荣耀无比的头功,而跟在第二师团之后的第三十三师团和第十五师团,在田中信男与宏口高平两人合计下,决定以第二师团为中心分兵两路,形成了三把利刃的直插加尔各答城中心,企图一击而入贯通加尔各答全城,轻松而巨大的胜利已经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谁还顾得上掩护第二师团的左右翼啊?
第三十三师团新任师团长田中信男与第十五师团师团长宏口高平两人的小动作冈崎清三郎非常清楚,这两个师团都是第一次攻印时候被打残的,所以在印度作战都好像憋着一股劲一样,如此巨大的胜利,冈崎清三郎实在也懒得去跟这两个人争辩,他相信以第二师团的战斗力消灭残余的盟军部队简直是手到擒来,尤其是那些盘踞在城东的那些支那部队正好是中国远征军部属,相信这正是他一雪龙陵战役之耻的大好机会。
第三百二十七章 总督大道
当清晨的太阳跃出地平线,夜间的清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蒸腾的热气开始扫荡大地,晶莹的露水瞬间消散。
“该死的鬼地方,该死的破天气!”廖耀湘恨透了印度该死的燥热,擦了一把脸上汗水和硝烟的痕迹,廖耀湘推开了副官递过来的面包,拿这望远镜遥望了对面大楼好一会,总督大道是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修建的一条高标准的公路,除了将加尔各答一分为二直通港口外,以总督府为终点的总督大道每隔一百多米就会有个街心小花园或是喷泉,这无疑加宽了路面,这条大道前后共计四位总督耗时十年才彻底修建完毕,总督大道可谓是加尔各答的一道城市风景线。
加尔各答市内的大多数建筑物和繁荣区域都在总督大道两侧,而现在往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了,不!烟其实并未消散,反而更加浓密了些,不过这烟已经变为了硝烟,大楼已经变为了废墟。
加尔各答的中国远征军守军利用总督大道众多的建筑物布防,而且还在防线后面组织了多支团规模配属坦克营编制的突击队,无论日军企图从哪里强行突破,都会遭遇中国守军的迎头痛击。
贯穿南北的“总督大道”成为了日军的“伤心大道”,宽近三十米的总督大道上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日军进攻部队无论是集群冲锋还是小队突破,或是单兵渗透,都将直接面对隐藏在各式建筑物中的守军火力点。
燥热的阳光照在倒毙在总督大道上的一批批密密麻麻的日军弃尸的时候,那种燥热就会被一种刻骨的战栗所代替。
在黎明到来之前,也就是在大约四十分钟以前,冈崎清三郎亲自抵达师团主力第4仙台联队指挥进攻,第4联队的坂本联队长正有意在师团长面前展露一番头角,于是下了死命的组织部队沿着加尔各答城市中心大约五百公尺长度的街道展开了猛攻,日军不计伤亡的猛攻,并出其不意的使用迫击炮发射芥子毒气,致使附近一个连的中国士兵毫无防备中毒者甚多,而日军也终于在商业百货大楼处取得了突破,大约一个中队的日军冲进了该栋大楼,与中国守军大约一个班展开了激战,寡不敌众的中国守军机枪班在英勇抵抗之后全体殉国。
郑洞国在得知日军竟然丧心病狂到了在城区施放毒气?怒火攻心的他立即命令第三机械化军所属炮兵向日军突破地域实施炮火拦阻射击,并出动反击部队封堵日军突破口。
当中国远征军的坦克冒着青烟轰鸣着从大街小巷驶出的时候,正好与日军突破部队迎面相撞,日军顿时被中国军队密集的火力打了个人仰马翻,一辆撒旦喷火坦克甚至旋转着喷火炮塔冲进了日军人群之中,十几名猝不及防的日军被碾压在车底,焦热的火焰所过之处,日军士兵藏身之地顿时被烧成了一片火海,不时的有浑身大火的日军士兵冲到街上。
日军第二师团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的猛攻最终以,第4步兵联队伤亡大半而告终,与第二师团处境相同,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和第十五师团在尾随英印部队溃军企图穿越总督大道的时候均遭遇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苦战而毫无建树。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在三位师团长的碰头协调下,在黎明前纷纷占领总督大道对面的建筑物,架设火力与中国守军对射,使用野炮抵近摧毁对方火力点,试图用火力掩护部队再次发起多点进攻。
得知前沿情况的常天放出动了手头全部的十九辆喷火坦克,沿着总督大道行进,将道西所有的建筑物变为了一片火海,熊熊大火烧得日军吱哇乱叫,其精心组织的协同进攻胎死腹中,加尔各答战局进入了相持阶段。
对于没能趁势将加尔各答一成而下,山下奉文可谓无限遗憾,布了如此大的一个局,动用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战力,舍弃了如此之多,到了最后的结果竟然不能全功,这让山下奉文实在无法接受,然而眼前的战事却也让他忧心忡忡。
“总算是攻入了加尔各答占领了一般!好过寥寥无获!相信缴获的物资一定不少。”山下奉文无奈之下安慰了一下自己。
作为一方军事最高长官,山下奉文自然清楚当前的形势,在大形势下看,无论是下面的官兵还是大本营都对这次印度攻略的前景都十分看好,就连山下奉文自己都被美好的前景陶醉过,可是田中新一没能拖垮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反而英帕尔这等重要战略目标却遭到了中国伞兵的奇袭。
自己切断了支那的国际补给线,反观宋雨航又何尝不是切断了自己的补给线那?所剩无几的弹药和物资逼得他不能按部就班的去实施之前订下的战略,支那人还能支持多久哪?山下奉文对此十分苦恼,情报!尤其是对中国远征军的情报严重的匮乏让山下奉文如行夜路一般,眼不可见,耳不能闻,中国远征军在支那部队忠实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其所有的战略、战术计划全部由其长官司令部制定实施,除了方针性的会报告一下重庆的委员长之外,军政部、军委会等都无法干涉,日军埋下的钉子哪里能从重庆方面得到远征军的具体情报,山下奉文十分清楚眼下这个局势已经决定了谁第一个坚持不住,谁也将注定一败涂地。
一夜的攻势已经将加尔各答已经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国远征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的频频出击让山下奉文感到十分被动,他所指挥的部队所装备的九五式战车根本无法与中国远征军所装备的M4谢尔曼A3E8中型坦克相比,更让他头痛的是中国远征军首次出现在印缅战场的一种类似于美军M3轻型坦克的一种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比M3更加灵活,装甲更厚,其装备的长管37毫米L48炮威力远远大于九五式轻型战车的37毫米长管炮,而他旗下所指挥的部队又大多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无论野战还是巷战,对于经常使用快速穿插配合步兵分割歼灭战术的中国远征军来说可谓是束手无策,山下奉文只能接受这个并不理想的结果。
既然已经占领了大半的加尔各答城,山下奉文决定各部队暂时停止攻击,清点缴获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打开英军的物资仓库,他希望英国人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急需的反坦克武器。
准备等部队得到了补充之后再行发起攻击的山下奉文很快得到部下的回报,位于加尔各答的27座重要物资储存仓库中的25座都位于城东,只有2座被服仓库位于城西。
目瞪口呆的山下奉文这才知道自己辛苦的一夜,全部的缴获居然是有被服?
一旁的印度派遣军新任情报次官小林河下少将见此情景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推脱,于是啪的一个立正道:“对不起阁下,根据审讯英军战俘我们才得知,支那远征军在开战之后将城西的十一座物资仓库中的九座全部搬空了,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山下奉文知道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于是摆了摆手道:“小林君请不要自责,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实际上对于中国远征军这个似乎独立于中国军队指挥系统之外的部队,我们实在了解的太少!”
小林河下听了山下奉文的言语皱了皱眉头,心里泛起了合计:“山下奉文表面上好似替自己开脱,但是言语中却大有怪罪情报机关的意味,似乎他未能全部占领加尔各答都是情报机关未能提供准确情报的过错?”
在小林河下看来,这简直就是混蛋逻辑,是不是如此往后只要前方一旦出现不利,其将领就可以大加指责是情报机关未能提供确切的情报而导致的失败?
对此,小林河下微微一笑道:“司令官阁下说得正是下官的担忧,情报固然是一方面,但是一些无能的官佐,即便给了他们准确的情报,他们依然会把事情搞砸,对于这些无能之辈,还是要司令长官您多多操心才是。”
小林河下虽然面带微笑,但是口中的言语却是火药味异常的浓烈,大本营直属驻派各方面军以上的情报机关都是受大本营直接指派和委任的,严格的讲他们的任务是协助司令长官,双方并没有隶属关系,所以小林河下并不惧怕山下奉文。
面对小林河下的大胆顶撞,山下奉文的太阳穴跳了几跳,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呵呵一笑,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需要决断啊!转身离去了……
山下奉文的离去让做好了被训斥的小林河下顿时愣在了原地,需要决断?小林河下反反复复的品味着这句似乎不着边际的话,他到底在暗示什么?小林河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加尔各答的战事可谓是前一发动全身,在英帕尔外围,酒井什一举着望远镜在仔细的观察静悄悄的英帕尔,可是除了之前轰炸过后依然在燃烧的建筑物外,整座城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看不见任何敌人的踪影。
“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啊!”酒井什一微微的叹了口气,作为一名指挥官来说,此刻他更加愿意看到中国伞兵在紧急布防,大肆挖掘战壕修建掩体,这样他会更加放心一些。
“中国伞兵会不会已经放弃的英帕尔那?”酒井什一也被自己幼稚天真的想法气得一笑,他率领的摩托化部队比预定时间足足晚了两个小时抵达英帕尔,通讯中断,城内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然而,对立即发起进攻酒井什一却有些迟疑,他的摩托化分队的1200人比徒步急行军的主力大约提前了3…4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他一旦发起攻击,至少要3…4个小时之后才能得到增援,就在酒井什一为了进攻与等待之间犹豫徘徊之时,山下奉文要通了他的电台!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谋定英帕尔
对于山下长官措词严厉的训斥,酒井什一有些忐忑不安了,英帕尔的局势和战事变化得实在太快了,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尚在缅甸纳巴与缅甸方面军的守备部队激战,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突然派出伞兵奇袭印缅战略要冲英帕尔?即不符合逻辑又不符合战术、战略实际,面对这场看似诡异的战斗,酒井什一原本准备小心谨慎的等待主力抵达之后再进行试探攻击的计划彻底的破产了。
原因非常简单,山下奉文要求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必须立即发起进攻,与当日,也就是1944年5月16日日落前复克英帕尔,尽全力清剿支那伞兵。
酒井什一在心中对于山下奉文的命令可以说十分的抵触,在敌人的数量、火力配置、战术目的等均未搞清楚之前,就妄言立即进攻?而且还限定时间攻克?简直是肆意妄为的胡乱指挥,是对部下的极其不负责。
酒井什一哪里知道山下奉文的苦处,在攻克加尔各答夺取英军补给之前,山下奉文不能将真实情况进行公布,他的前任河边正三吃亏就吃亏在了过分的信任自己的部属,总是时不时的与部属进行所谓的沟通或交流,要不然就干脆放手让部属们自行其是。
结果身为司令长官的威严和权威慢慢的消磨掉了,最后导致军令不通,各部为争功各行其是或是消极避战,这才给了支那远征军以喘息之机,龙陵的惨败即是河边正三军事指挥生涯的终点。
酒井什一虽然对于山下奉文的直接指挥十分不满,但是他既没有胆量与之抗诉,也没有魄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酒井什一忠实的履行了山下奉文的命令,将手上的1200人分为三个梯队,呈品字型向英帕尔城区推进。
王崇现望着下车拉开伞兵队形的日军摩托化步兵,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小鬼子还不算太笨,没有开着车一头扎进来,而是采用了最基本的步兵缓步梯形进攻队形。
放下望远镜后,王崇现看了看依然望远镜的张哲铭道:“怎么样?多长时间能够结束战斗?”
张哲铭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日军的伞兵进攻队形道:“足足一个大队的日军,放进城里来打,击溃很容易,但是若想全歼还是有些难度的。”
在黎明时分,第三批的七百余名伞兵同大量急需的武器和装备都已经抵达了英帕尔,即便此刻信心百倍的张哲铭依然十分谨慎的做出战术部署。
在王崇现看来张哲铭似乎有些小心的过了头,完全没有特种作战旅那种指天顾地舍我其谁的猛劲,即便在平日里,王崇现本人最是见不得这种稳健的部署,但是今天他王崇现同样是身处险境,却一点自顾的觉悟都没有。
张哲铭对于王崇现的心理说实话很是复杂,他清楚这个无论资历、军衔,还是受到重视程度都要比自己强出一大段的第一机械化军副参谋长久等于是他的前途,姑且不论仗打得如何,如果这位副参谋长万一有了闪失,他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而且这位王副参谋长本人又是经常扮演副司令长官的喉舌,所以抱着小心无大错,多说多错的原则,张哲铭在应对王崇现的时候都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王崇现当然知道这个特种作战集群指挥官的担忧和顾虑了,显然这个张中校将他当成了“太监监军”了,对于这个和自己一样仕途心较重的中校,王崇现还是觉得有必要将话说开,在战术上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就等于便宜了日本人。
英帕尔的战事可以说还基本在宋雨航的预料之中,然而加尔各答的巨变却让他措手不及,宋雨航很难想象日军是如何突破英军防线的,二十多万部队一夜之间说垮就全部都垮掉了?就是抓二十万头猪,恐怕也得抓好几天啊!
宋雨航结束了与郑洞国的通话后,得知日军第一批首先夺取的竟然是之前的那些物资、弹药储备仓库,但是日军没预料到仓库早已被中国远征军搬空了,说到这里郑洞国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郑洞国还能笑得出来,宋雨航也稍微的放下了心,自己这边击破的日军缅甸留守部队的主力,那边日本人竟然攻破了加尔各答的城防,这个山下奉文跟自己还真是有来有往啊!如何单纯从双方的损失来看,无疑是日本人打了一个大胜仗,盟军吃了大亏。
但是从宋雨航个人的小算盘上来看,中国远征军没吃什么亏,倒霉遭殃的是英国人和印度人。
宋雨航倒是十分在意日军试图夺取物资仓库的举动,很明显,攻破城防之后,突击部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尾随残敌连续出击,将敌人彻底击垮,使其不能重新组织起抵抗反击,而不是去焦急的占领那些仓库,日军的举动意味着一个发出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他们同样十分缺乏补给,宋雨航放下手中的茶杯,出神地望着沙盘上的曼德勒、英帕尔、加尔各答一线三点在沉思,他在估算山下奉文可能携带的给养和弹药的数量,首先是山下奉文的前任河边正三为其筹措了一批,而后在英帕尔又有少量缴获,之后曼德勒亦被我军切断,日军的二十余万大军全部都是在靠之前储备在科希马等地的给养、武器、弹药以供作战只需。
河边正三到底给山下奉文准备了多少家当?眼下这个问题是宋雨航最为关心的!
站在宋雨航身后的崔志钧忽然开口道:“副司令长官,你认为日军的给养还能够维持多久?”
宋雨航回头看了一眼崔志钧,略微犹豫了一下道:“不会比我们强多少,日军一直通过海运由仰光进行补给,我军在衡阳激战之际,日军通过海运为其缅甸方面军补充了大量的部队,以日军的运载能力进行估算的话,河边正三能够为山下奉文储备的弹药、物资十分有限,日军在英帕尔只缴获了少量物资,而攻陷了加尔各答西城意图夺取物资仓库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日军一定同样面临补给危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