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疯狂的军团(流光)-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般涌过来的苏军坦克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头红色巨兽到底有多恐怖!这一仗双方都使出了吃奶的劲,苏军一个星期横扫欧洲的战略设想没能实现,北约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平均每天近万名士兵的伤亡!

这是一场北约一直在逃避,现在却不得不打的战争。

北约现在真的撑不下去了。石油工业被摧毁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他们的工业生产几乎完全瘫痪,千方百计省下每一滴油送到前线,却连让那成千上万的坦克飞机解渴都不够!他们赖以自豪的精确制导炮弹、炸弹早就打光了,能补充上来的是少之又少,现在炮兵和空军不得不使用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弹药,战斗力大幅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让他们痛苦的是,苏军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几乎掐断了大西洋的所有航线,苏联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将每一艘他们看不顺眼的船只送进海底,一个月来,被击沉的船舶多达一百五十万吨,大西洋几乎成了轮船的坟墓!北约在海军重振声威之前无力打破苏联的海上封锁,而不打破苏联的海上封锁他们就无法获得来自海外的补给,恢复工业生产,这是一个可怕的死结。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欧洲可怕的冬季已经到来,没有石油,没有天然气,成千上万欧洲人冷得瑟瑟发抖,这才十一月份呢,每天就有成百上千人冷死了。至于双头鹰,早已经被流行感冒折腾得两眼发直。这场战事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资源,以至于他们连应对流行感冒的力量都捉襟见肘了,流感趁机肆虐,来势汹汹,短短一个月内夺走了两万多人的性命,而且愈演愈烈!虽说每年都会有几万只小鹰因为流感而丧命,大家早就习惯了,但是疫情来得如此凶猛却尚属首次,“苏联对合众国发动了生化武器袭击”的谣言甚嚣尘上,更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可以说,北约已经快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万幸的是,苏联人也撑不下去了,同意停战谈判了!

德国总理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苏联人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同意谈判?难道仅仅是因为罗斯河战役的失败?如果是这样,我对这次谈判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罗斯河的失败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一次严重的失败······”

法国总统说:“苏联人也不是铁打的!他们在远东已经损失了百万大军,整个远东都丢了,现在又失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连里海地区都被打烂了,他们的损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全靠华国那个傻冒拼尽全力给他们输血,这才硬撑了下来。但是华国整个东北、西北、内蒙也被打烂了,又能为他们提供多少帮助?如果我是华国的国家主席,说什么也不会为了苏联把自己原本就见底了的国库彻底掏空的,苏联除了停战,还能怎么样?”

英国首相则拿出一份数据来向大家证明苏联现在的窘迫。军情六处果然神通广大,把这几个月来华国与苏联之间的物资流动查了个七七八八:“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华国一共向苏联提供了三十万吨物资,其中野战口粮占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布料、蔬果、电子产品等等,而苏联付出的却是大批工业机械······在乌拉尔工业区,很多大型工作母机好不容易才从废墟中挖出来,经过修复之后马上装车运往华国,还有一些苏联已经完工大半的新型武器样品,也被装上列车,送往遥远的东方,换取华国那微薄的物资援助······华国非但要为苏军提供近乎天文数字的物资,还得保障自己在苏联的两个集团军的物资供应,可以说,华国的力量已经达到极限了,虽然他们拼尽了全力,可还是跟不上战争的消耗。在现在的苏联红军,就像希腊神话中受到神罚,被迫推着圆石往山上走的西绪福斯,每当他们认为可以击败我们的时候,物资短缺的残酷现实就会绑住他们的双腿,他们只能一遍遍的做着这种绝望的无用功!对此,我只能说,苏联人还没有完全昏头,知道打败我们是不可能的,所以选择了和平。”

话虽如此,大家还是不大放心,于是下令北约联邦前线指挥部要求苏军后撤二十公里作为试探。苏军的反应让他们大喜过望,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苏军很干脆的停止了对北约的攻势,全线后撤二十公里!

上帝啊,苏联真的打不下去了!

欣喜若狂的北约总部再不犹豫,马上给杭纳上将拍去一封密电:“授权予你全权负责与苏联的停战谈判,务必达成停战,并在此基础上尽最大限度维护北约的利益,不得作过大的让步!”至于具体条件嘛,首先就是苏联停止在大西洋的破交战,让欧洲航道恢复畅通;其次就是保证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在战后不会遭到苏联的报复,当然,如果能让这些国家保持主权完整,并且允许北约在以上国家驻扎军队就更完美了;第三则是苏联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恢复北海油田生产、从拉美、中东以及非洲进口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从苏联进口近些————还好他们没有把苏联的油田也炸掉,要不然,大家就等着冷死好了。现在北约已经没有那个底气提要苏联解体了,都快让人家把狗脑子给打出来了,还有脸提这个?反正看样子苏联也撑不了多久了,迟早要解体的,何必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这个来刺激苏联人?

接到电报后,杭纳上将犯了难。他是军人,现在却要他去干政治家的活,这也太难为他了吧?好在,用不着他去跟苏联人谈判,自有谈判专家跟苏联人慢慢磨,他要做的,就是跟奥加尔科夫谈谈,尽量控制住局势,为北约争取时间————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打起来啊,还是作两手准备好些,万一谈判破裂了,也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嘛。他向苏方拍去一封电报,邀请奥加尔科夫元帅到波兰来,亲自与这位值得敬畏的对手谈谈。

奥加尔科夫元帅很干脆的回复:同意!双方敲定了会面的日期,一直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云似乎开始散去了。这让北约士兵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上级要求加强戒备的命令刚刚下达,他们就把步枪一扔,离开泥泞不堪、寒冷彻骨的战壕,躲回了战壕里。加强戒备,戒备你奶奶啊,打得这么苦,我们又冷又累,都快丢掉半条命了,好不容易熬到停战,还不让我们钻进睡袋里好好睡上一觉啊?军官们自然也知道士兵们的辛苦,作作样子骂了几句就没再勉强,只是要求哨兵提高警惕,转头就钻进了自己的帐蓬里。没人管的士兵可乐坏了,意大利士兵兴冲冲的拿出最后的存货,做起了意大利面,花旗国士兵一个劲的灌白兰地,法国兵拿出女朋友或者老婆的信和照片一遍遍的向大家炫耀,英国士兵兴致勃勃的开设赌局,赌谈判能不能成功,赌谈判到底要谈多久才能谈妥,对于英国人来说,就没有什么不能拿来开赌局的。德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乏善可阵,战斗力强悍的东德军不愿意卖力死战,西德军倒是愿意卖力死战,奈何战斗力实在有点差强人意,一连吃了好多败仗。不过,不得不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在品尝到失败的苦涩之后,汉斯们都发狠了,东欧平原那利刃似的的寒风磨利了他们原本已经被岁月风尘磨平了的棱角,战场上的尸山血海将他们骨子里那份已经被岁月稀释的血性重新唤醒。此时的德国军队,渐渐恢复了两次世界大战时那横扫欧洲的剽悍,他们是唯一一支没有躲进帐蓬里打牌喝酒吹牛的军队,风雨再大天气再冷也跟东欧各国的炮灰们坚守在阵地上,用笔挺的身姿和刚毅的眼神告诉所有人,那支曾经所向无敌,席卷欧洲的铁血雄师又回来了!

十一月九日,在一片乐观的气氛中,奥加尔科夫元帅的专机飞越乌克兰,飞向华沙。北约的防空部队紧张的盯着雷达屏幕上那一串光点,不止一位防空导弹营营长咬牙切齿的说:“真恨不得一发导弹上去,将那个该死的老头子给打下来!”这倒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老头子力挽狂澜,奇迹般顶住了北约联军的攻势,并且将北约联军打得节节败退,把大半个欧洲打成了废墟,谁不想一发导弹干掉他?不过,想想就好了,他们真要是按下发射电钮,只怕营里的士兵第一个造反。

专机在华沙机场降落,奥加尔科夫元帅高瘦的身影出现在北约将领眼前。战疾正在折磨着这位老人,他瘦得厉害,仿佛抓住他的头发一提就能将他从一堆衣服里拎出来。元帅服上的勋章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黯淡无光,一如苏联的前途命运,但是他手里那根元帅杖依旧金光闪闪,支撑起元帅的脊梁。他的随从很少,只有区区十几名警卫,就冲这一点,北约将领也得冲奥加尔科夫竖起一根大拇指,就带这么一点人便敢闯华沙,这份魄力和自信,真的没有几个人比得上。杭纳上将迎了上去,敬礼:“我是北约联军总司令,杭纳,五星上将。”

奥加尔科夫元帅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奥加尔科夫,苏联红军一名老兵。”

陪同将领们前来接机的一名英国军情局高级官员突然眉头微微一皱,拿出墨镜戴上。在这种场合戴墨镜似乎不大合适,有装逼之嫌,不过,这是职业习惯,特工都喜欢把眼睛藏到漆黑的镜片后面,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他的目光移向哪里,在观察些什么。杭纳上将没有在意这个细节,向奥加尔科夫一一介绍在场的北约将领:“这位是英军最高参谋长汉密尔顿中将,这位是法军司令甘木林,这位是德国······”话音未落,人影一闪,那位英国军情局官员突然朝奥加尔科夫元帅猛扑过去!奥加尔科夫元帅身边的警卫抬手一格,不动声色的将他挡了回去,他还想再扑,被几名将军死死扯住。这一变故让所有人惊愕万分,杭纳上将面色很不好看,低喝:“威廉布恩,你干什么!?”奥加尔科夫元帅不动声色的在元帅权杖上按了一下。

藏在镜片后面那张脸已经变得煞白,这位老特工嘶声叫:“他不是奥加尔科夫!他的脸上有整容后留下的刀痕,他是奥加尔科夫的替身,我们上当了!他可能会对我们不利的,你们快按住他啊!!!”

一个惊雷在耳边炸开,震得所有人眼冒金星,大家呆呆的看着奥加尔科夫,目光多少有点呆涩。目光锐利的人仔细一看,果然看到老人耳根、额角处都有淡淡的刀痕,这是极高明的整容医生手术时留下来的痕迹,这位风度翩翩的老人,竟然是个冒牌货!?

迎着所有人惊愕的目光,“元帅”淡然一笑,说:“我当然不会是真的,元帅是我们苏联的擎天柱,岂能冒险跑到狼窝里来,与你们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打交道······不过,他托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大礼,想必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说着,高高举起权杖。

权杖上,一点危险的红光在飞速闪烁,发出嘀嘀声响,让所有人的心脏为之抽搐。威廉布恩双目眦裂,几乎瞪出血来,发出一声狂叫:“快跑啊————”

轰!

一团雪白的爆炸强光耀出,整整一公斤金属氢炸药在权杖内部爆炸,机场上顿时血肉横飞,在场所有人,不管是苏方的还是北约的,也不管是真元帅还是冒牌货,都在这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粉身碎骨,几乎无一幸免!苏军一名死士假扮奥加尔科夫,在机场引爆炸弹,与前来接机的北约将领同归于尽!

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整个北约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不是说好了要停战谈判的吗?苏军甚至为此后撤了二十公里,放弃了众多血战得来的阵地,诚意表达得再明显不过了,怎么说变就变?难道这次谈判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

遇难者的名单已经出来了,这是一份让整个北约心头滴血的名单:合众国的杭纳上将,英军最高参谋长汉密尔顿中将,法军司令甘末林,德国第一集团军司令戴扬,意大利第三军团总司令斯特伦斯……这些都是北约联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随便哪个拿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为了表达对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敬意,他们亲自到机场接机,结果遭到了灭顶之灾!看着这份长长的名单,英国首相眼都红了,捶着桌子嘶声怒吼:“苏联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我们与苏联人之间永远不会有和平了,让我们的军队马上发起进攻,粉碎他们,杀光他们!让他们为这一次卑鄙无耻的袭击付出血的代价!!!”

德国总理只能苦笑:“现在我们当务之急不是向苏联人发起报复,而是如何应对苏联人马上就要发动的规模空前的攻势!”

英国首相的呼吸又粗重了几分:“苏军马上就要发动规模空前的攻势?”

德国总理真心怀疑这货的智商,他是怎么混进北约来的啊?不过大家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蜢蚱,谁离了谁都蹦不远,他也不好将自己的鄙视表达出来,只能翻个白眼,说:“当然!现在我军的指挥中枢已经被瘫痪了,只要苏军不是白痴都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你该不会以为他们精心策划了这次袭击,纯粹就是为了出一口气的吧?”

几位元首那张脸刚才还乌云密布,转眼之间就白雪皑皑了,变化之快,连变色龙都得甘拜下风。他们是被德国总理的分析给吓到了!北约联军最高指挥官已经被炸得粉身碎骨,各成员国派过去的最高指挥官也被一锅端,整个指挥中枢已经被炸个粉碎,百万大军群龙无首,如果苏军此时发动进攻,那……这样的假设,仅仅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最可怕的是,这并不是假设,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一般来说,最高指挥官阵亡跟指挥部被端掉还是有区别的,只要指挥部还能正常运转,就算最高指挥官阵亡了,整支大军也能继续作战,而要是指挥部被端掉了,最高指挥官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再指挥得动他的军队了————光是接电话翻译电报归纳情报就能累死他!很倒霉的是,北约联军指挥部正是由这些最高指挥官组成的,他们死了,指挥部也就残了,如果还不知道趁机发动攻势,往北约联军血流如注的伤口及时的撒上浓浓一把盐,那么只能说明奥加尔科夫不配当苏军的最高司令官,斯大林不会放过他的,朱可夫、崔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不会放过他的,库图佐夫、图哈切夫斯基这些名垂千古的元帅一定、肯定、以及确定会掐死他的!

罗纳德总统勉强支撑着,说:“命令前线指挥部最高司令官哈尔西中将马上回到波兰,代理北约联军总司令,前线指挥部最高司令官一职由副司令官布兰顿中将代理,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总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总指挥部的架子搭起来!必须尽快,苏联人不会给我们时间的!”

苏联人确实不会给他们时间。华沙机场的爆炸声甫一响起,在西乌克兰前线,苏军上万门重炮就发出了天崩地裂的怒吼,炮口喷薄而出的黄白色气浪仿佛冲上平原的海啸,一浪接着一浪,炮弹在轰然巨响中呼啸而出,化作一团火流星,从阴霾的天空中飞坠而下,刺眼的炸点顿时被冻得坚实的地面上布撒开来,千百点同时耀出,一秒钟不到就膨胀成了一团团二三十米高的黑红色火球!正躲在帐蓬里喝酒吹牛赌钱甚至看乌克兰小妞跳脱衣舞的联军士兵们只觉得大地在剧烈抖动,似乎要沉入地狱深渊,那一阵阵密不透风的爆炸巨响比他们所听过的最恐怖的声音还在响亮百倍,千倍,在他们前后左右滚雷般撞过来,撞击着他们的耳膜,撞击着他们的皮肤,撞击着他们的眼球,爆炸强光刺得他们睁不开眼,爆炸冲击波让人感觉似乎刮起了十二级狂风,将一些帐蓬给吹到了天边!乌克兰小妞率先发出了惊恐欲绝的尖叫声,北约士兵也跟着放声尖叫,在如此恐怖的炮击面前,真没有几个人还能保持镇定的。只是,任凭他们叫得喉咙发甜,都听不见自己发出的声音,充斥耳膜的,除了那似乎要将大地撕裂的爆炸巨响之外,就是让人的灵魂都为之战栗的弹片尖啸之声。炮弹炸起的火光形成的火墙翻翻滚滚,朝一个个军营轰隆隆的辗压过去,北约士兵还在尖叫,就被撕成了碎片,碎肢和迷彩服碎片四下飞扬,一蓬蓬血雾在爆炸强光中飞扬而起,随即被爆炸产生的高温吞噬……北约士兵想跑,想躲,想哭,想哀求,然而现在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没用,死神统治了西乌克兰前线,火墙滚过,一个个军营转眼间就被炸成了月球表面,只留下一地燃烧的碎布和一具具焦黑炭化的尸体……

跟那些躲在帐蓬里的士兵相比,坚守在战壕里的德军和乌克兰、波兰等国的炮灰还算幸运的,他们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苏军的炮击,马上扔下阵地撤退。如此凶猛的炮击,再怎么坚固的阵地也得被炸成粉,再坚守在一线阵地纯粹就是找死!然而,后撤并不容易,炮弹冰雹般砸在他们的阵地上,坚固的阵地十三级地震似的剧烈震动,泥土沙袋被抛起二三十米高再劈头盖脑的砸落,沿着战壕运动的士兵不断被砸倒,他们还在挣扎,一蓬蓬滚烫的泥土就瀑布似的从天上泄了下来,把他们埋在了里面,战壕里的泥土越积越高,被埋在里面的人很快就没了影,只剩下一双双手臂还在胡乱挥舞试图将压在身上的泥土拨开。再过一分钟,连那一双双手都看不见了。苏联特有的120毫米迫榴炮火力全开,不断有炮弹直接落入战壕里,爆炸气浪裹着火焰和弹片在战壕中横冲直撞,被扫中的北约士兵像被扯得支离破碎的布娃娃一样飞了出去,消失在拔地而起的火墙之中,大蓬鲜血瓢泼而下,在战壕里奔走,很难不被淋中。还在奋力后撤的士兵很快就变得形同厉鬼,身上糊满了血肉,也不知道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有的身上甚至黏着一截肠子半片肺叶犹不自知,还在狂呼大喊奔走若狂,再加上那一身鲜血和狰狞的表情,真的能把人的胆子生生吓破!

爆炸气浪吹散了天空中的乌云,在烈焰火海中苦苦挣扎的北约士兵只要抬起头就会看到,米格…27、米格…29m、米格…31、苏…24、苏…27、歼十、歼…12……数不清的战机正挟着风雷,三四十架一组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在战斗轰炸机、歼击机的后面,是足以将乌克兰的天空遮住的图…16、图…22、图…95m轰炸机,这些轰炸机无一例外,都挂满了炸弹,看到防空阵地就扔几颗下去,一路飞过,一条火龙正在机翼下飞快的延伸。而在轰炸机群后面,则是数不清的伊尔…76军用运输机,运输机内,武装到牙齿的苏联伞兵用伪装蜡油把自己的脸涂得花花绿绿,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弥漫着凌厉的杀气。一直躲在后方的苏联空降部队这次可谓倾巢出动了,他们的目标不是基辅,而是基辅的大后方。奥加尔科夫赋予这群雄鹰的任务是占领科罗斯坚、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等交通重镇,切断基辅与外界的联系,割断北约向基辅供血的大动脉。这些重镇都有重兵把守,毫无疑问,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极为惨烈的血战。当然了,乌克兰的铁路网四通八达,仅占领以上地区是远远的够的,北约联军完全可以从其他方向突围,但是蓄势已久的苏军主力是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的,苏军上千架武装直升机和华军带来的几百架翼龙涡桨战机更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为了这一战,苏军几乎搬空了自己的武器库,而华军也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他们是铁了心要将北约百万大军埋葬在西乌克兰!

已经被这空前绝后的炮击给震得灵魂出窍的北约士兵并没有留意到天空中那庞大的机群,就算留意到了,他们也无能为力,早在金属氢炸药在华沙机场爆炸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二一一章基辅之围(四)

科罗斯坚始建于705年,可谓历史悠久,也算是一座历史名城了。这座城市面积为一百零三平方公里,人口过十万,放在东亚这边,这点人口连一个县都算不上,但是在人口稀少的乌克兰,这已经称得上是人烟稠密了。它距离基辅只有一百五十公里,与波兰名城卢布林基本上呈一条直线,卢布林…基辅大铁路就从这里经过,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对于这个关系着北约百万大军的后路的战略要地,北约方面丝毫不敢忽视,在这里部署了整整一个步兵师,以应对苏军随时可能杀来的空降部队,免得被苏军抄了后路。

守卫这座极其重要的城市的,是英联帮第三步兵师,主要是由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等联邦成员国的士兵组成,兵力过万。澳大利亚士兵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加拿大和新西兰士兵虽然要略逊一筹,不过在北约军队中,也算是敢打硬仗的,全师以轻型装备为主,坦克和自行火炮装备得不多,只有五十多辆主战坦克和三个m198榴弹炮营,没办法,前线打得太惨了,原本属于英联邦第三步兵师的重型装备都被抽调到前线去啦。不过作为补偿,北约联军前线指挥部给他们装备了大量更适合巷战的迫击炮,以及大量反坦克导弹,因此这个步兵师的火力也是不容轻视的,至少对上苏联空降部队,他们在炮火方面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

开战以来,守卫科罗斯坚重镇的第三步兵师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虽说现在北约联军的补给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窘迫,但靠着卢布林…基辅这条铁路大动脉,第三步兵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想饿着他们冷着他们真不容易,他们是联军中第一支换上冬装的部队,比花旗军几个王牌师还要早,让其他部队恨得牙痒痒的。不过,第三步兵师的好日子也快过到头了。他们当然并不知道发生在华沙机场的惨剧,但是一个个怒火冲天:他们刚刚接到上级的电报,要求他们将所有坦克、榴弹炮和大口径迫击炮集中起来装上火车,运往基辅!这道命令让第三步兵师异常愤怒,师长尼德兰挥舞着电报,脸上的肥肉一抖一抖的,怒吼:“他们真把我们第三步兵师当成军火库了!他们已经拿走了我们三分之二的坦克和超过一半的榴弹炮,还不满足,想一口气将我们最后那点坦克、榴弹炮和大口径迫击炮全拿走,简直就是欺人太甚!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这样做的,如果把所有坦克和榴弹炮都运走了,我们拿什么来对付苏军那武装到牙齿的空降部队!?”

参谋们一致认为前线指挥部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完全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在参谋们的强烈要求之下,师长给前线指挥部发去一封电报,说明了第三步兵师现在的装备情况:“我们师现在的重装备只剩下两个不满编的坦克营和两个榴弹炮营,守卫科罗斯坚已经很吃力,如果再将这些重型装备抽走,我们的火力将退化三十年不止,以如此微薄的火力,是无法应对苏联强大的近卫空降师的······”洋洋洒洒两千多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话算是说尽了,核心内容就一句:“绝不能拿走我们的坦克和大炮!”

北约联军前线指挥部的回应异常强硬:“前线部队重型装备损失巨大,急需要补充!限你们在两个小时内将所有坦克和重型火炮送到火车站装车,不得有误!”

连“不得有误”这四个字都拿出来了,意味着这事没商量了,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尼德兰少将郁闷万分,给几支兄弟部队去了电话,结果都是大同小异,每个师都接到了将坦克和火炮送到火车站装车的命令。这让他心里平衡了不少,原来倒霉的并不止我一个!带着这此许平衡,师长下令将全师绝大多数的坦克和重型火炮送往火车站。第三步兵师行动迅速,很快,火车站装卸区就让成排的坦克和火炮给塞满了。大家依依不舍的看着这些大家伙,一边发牢骚一边等待前线部队派人过来接收,顺便问候一下他们的祖宗十八代。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前线过来的车皮没看到,倒是有一列从卢布林开过来的列车在科罗斯坚停了下来。车上正好有一位前去卢布林述职,刚刚回来的前线指挥部高级参谋,他一看到那么多坦克火炮集中在装卸区,不禁吃了一惊,跳下列车,问正在等候装车的第三步兵师后勤处处长:“这些装备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从西欧那边运过来的?怎么还没到前线就卸下了?”

后勤处长没好气的说:“什么从西欧那边运过来的呀?这是我们师仅剩的重型装备!”

高级参谋一头雾水:“既然是你们师的,干嘛运到这里来?”

“干嘛运到这里来?”后勤处长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位高参,怨气冲天:“还不是拜了前线指挥部所赐!前指命令我们把所有坦克和重型火炮送往前线,补充前线部队的损失!现在好了,他们很成功的全歼了我们师下辖的最后一支重装部队,我们已经退化成轻装步兵师了!”

高级参谋失声叫:“前指什么时候下过这么荒唐的命令?我的上帝啊,难道他们不知道科罗斯坚有多重要吗!?”

后勤处长说:“刚刚接到的命令······怎么,长官,你不知道?”

高级参谋斩钉截铁的说:“前指是不可能下达这种命令的!就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加强科罗斯坚、日托米尔等地的防御力量······你们肯定是被骗了!”

正说着,远远的一股浓烟飙了过来,铁路震动,汽笛狂鸣,数列军列争先恐后的往这边冲来,列车一到站,一队队士兵就跳了下来,小小的车站里顿时人声鼎沸,喧闹非凡,好家伙,少说也得有一个师拉过来了吧?高级参谋只觉得头都大了,一股不祥的预感紧紧揪住他的心灵,让他汗毛倒竖,他快步迎上去,亮出证件,找到了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大声问:“你们不是罗基特诺耶、兹多尔布诺夫一线的部队吗,怎么跑到科罗斯坚来了!?”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说:“我们接到前指的命令,抽调主力前来支援科罗斯坚,加强这一线的防御力量······”

又是前指的命令!

高级参谋失声叫:“我的上帝,你们都上当了!你们都上当了!快,马上疏散部队!”

大家莫名斯妙的看着这位高参,怀疑他的脑子是不是出了毛病。

高级参谋跳着脚嘶声怒吼:“科罗斯坚是很重要没错,但是还没有重要到为了它抽空整个二线部队的地步!这是阴谋!肯定有人假冒前指,向你们下达了这些错误的命令,马上疏散部队,否则就来不及了!”

被高级参谋喷了一脸口水,那些军官们总算是清醒了一点,却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之中:是谁这么神通广大,能假冒前指向他们发号施令,并且做得天衣无缝?牵扯到好几个师的部队,经手的军官那么多,愣是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这······这也太恐怖了吧?

实际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恐怖得多。不光是这几支部队,很多部队都在同一时间接到了假冒的命令,要么一路烟尘的赶过去支援根本就不需要支援的兄弟部队,要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