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彼此又叙了几句,陆谦把言语转向了正点上。“如今祝家庄覆灭,教师无了容身之处,陆谦且做个大,敢情教师上山入伙儿,坐上一把交椅,不知教师愿否?”
栾廷玉脸上露出踌躇,他就知道陆谦如此待他是要招揽他,可他真的不愿意落草为寇。
第144章 只谋一时,不谋一世
栾廷玉吃软不吃硬啊,自己刚受了人好处,陆谦对自己甚是尊敬宽容,要他张口就说强硬拒绝的话来,是很作难。可他也不会‘糊涂’松口的。
“阳谷县距离梁山泊只咫尺之遥,栾某早听得贵寨义气,仗义行仁,扶危济困。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之名,江湖百姓尽皆传扬。”
“现今小人兵败被捉,得大头领以礼相待,便是那祝家人物也不肯坏了尸身去,始知晓大头领果然义气。倘蒙存留微命,本当以捐躯保奏。”
“可我栾廷玉当年落魄江湖,空有一身本领,却投保无门,累得妻儿随着受苦。若不是得祝东家看重,哪里能有这多年的安乐?现今祝家行错了道路,遭遇大难,某不立跟着殉死已然不义气,安有颜面上山入伙。”
“大头领厚爱,栾廷玉今生无以为报,来世若有缘分,自当效力。”这话说罢,栾廷玉就再次闭上了眼睛。
陆谦能感觉得出他闭上眼睛的意思,鲁智深也能感觉得出来。这不仅是一种拒绝,还是一种任凭处置的无奈。他家小也在那祝家庄的。对比李应和扈成,眼前的栾廷玉真强多了。
那水浒原著上的栾廷玉,形象甚是单薄,陆谦都还笑话过,这家伙绰号铁棒教师,拿的却是一杆铁枪,打人的又是流星锤,跟铁棒有个屁瓜葛。但现在再看,真真就是一根铁打的棒槌啊,骨头够硬啊。
“教师且听陆谦一言。某等兄弟在这混沌世道里无处容身,始暂占水泊,权时避难。虽落草为寇,却不敢多造恶半分,仗义而行,除暴安良,昂俯不愧于天地,这道义上是绝不肯亏欠半分的。教师亦是好汉,我梁山断然不杀的。教师如不愿意入伙,本放了就是。可教师知晓五里口陷落之内情,那李应、扈成将身家性命托付于我,助我梁山轻取五里口,陆谦也必然是要为那二人保守秘密的!”
陆谦话说到‘断然不杀的’这五个字的时候,栾廷玉就一下睁大了眼睛,蚂蚁尚且贪生,没人能在可以活的时候去寻死。
“教师如不愿入伙儿,陆谦自然不勉强。但就敢请教师且在山寨住上三两年,稍后只会把教师家小送上。待日后风波平息了,某必奉路钱,恭送教师全家下山。”
这就是陆谦想到的法子了。羁绊住栾廷玉,却又与山寨总头领区别开来身份,日久天长,只做潜移默化。有利而无弊也。
栾廷玉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应允。
陆谦当日就将栾廷玉使人送上大寨,交与林冲相见,留在寨里安顿。待来日破了独龙岗,取他家小,再送上山去。下午再出一军直取阳谷县独龙岗,这里自一面犒赏三军并众头领,计议军情。
大军行到这儿,在眼下的济州府西北地区,已经是无有威胁了。下一步只是要去祝家庄抄家,砍了祝朝奉后,把祝家的储备尽数抄掠来就是。
但那祝家庄的积蓄究竟有多少呢?
便是在祝家庄当教师多年的栾廷玉也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祝家庄甚是豪富,那庄内的储粮之地,粮仓修建的不仅高大,更兼数目不少。那具体的数字他也说不出来。
倒是扈成说了个数目,祝家庄日常储粮就不会低于五万石的,如今夏粮刚刚入库,那祝家庄里的粮食,多的不敢说,十万石还是有的。
这个数字对比一个村坊大户来说,显然过于巨大了。即便是那个村坊甚大,比晁盖的基本盘还要大。但对比陆谦记忆里的五十万石来,就又是个小数目了。
陆谦面上半点颜色不显,心里却直到晚上歇息时都在反复想着此事。
施老爷子地理不过关,数学不及格是很值得肯定的事儿,据说那水浒里,最早版本中的三打祝家庄,还有取粮五千万石的戏码。这数字,真牛掰了。但是这区区十万石,对比之前的五十万石,着实太叫陆谦伤心了。
他来到这个时空已经有段日子了,对这个时空更加的了解。区区一个祝家庄就能取出五十万石粮食,如果不差的话,那年大宋朝必然有什么地方遭了大灾荒。而祝家庄保不准是参与到了屯粮这档子事儿上,要囤积大批的粮食,也的确是再没祝家庄这样的地方更合适了。
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武力充足,安全有保障,还临近黄河,水运方便。
如此一说,那祝家庄的防备为什么比现下森严,如今的祝家庄虽然防备也挺森严的,梁山细作根本打探不出什么具体的消息,但也不至于进都进不去,或者进去了出不来。那也就有道理了。
而且陆谦记得,那原著上祝家庄还要防备梁山来借粮的,为什么梁山向他这儿借粮呢?只说祝家庄屯粮的话,似乎也能说得通。就算是祝家庄为甚胆敢挑衅梁山,都有谱了,人家背后定是有大靠山了。敢屯粮奇货可居,必然是要在官面上有依靠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陆谦的猜测。
今年才是晁盖智劫生辰纲的年份,距离原著上宋江三打祝家庄还有的两三年。陆谦脑子里对水浒的记忆真的不怎么明确,那究竟是两年还是三年,他真是记不清了。
事实上就连蔡京的生辰是那一日他都不知道,陆谦只记得是夏天。不过现在他知晓了,蔡京的生辰是六月十五。这事儿但凡在东京城里居住过的人,都要知晓。每年这时候都不知道会有多少官人、贵仆赶着来于蔡京送礼。陆谦可是官府体系的人,怎可能不知道那蔡京的寿辰呢?虽然他的级别就算要去送礼,都不够级。
所以啊,这拿下了祝家庄后,陆谦也要着手这生辰纲的事宜了。
街老鼠张三早就返回了东京,却离开了大相国寺一代,而多在匠营盘旋。由着梁山上那些工匠师傅们的关系,不停地向山上输送新鲜血液。青草蛇李四只在谍报司当头探员却是有些屈才了。
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收的这俩小徒弟,人确实青皮无赖了一些,但脑子灵活,且常年混迹街头,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那张三已经有了用处,李四【不是李四郎】却也要有个去处,就往大名府赶去。
那鲁智深上山之后,他在东京城里的几个徒弟儿也都被接到了山寨。盖因为党世英劫杀林冲的那一回儿,鲁智深露了行迹,被逃窜的几个残兵告了官,吃了开封官府的通缉,他那几个徒弟也都吃了累赘。正过的艰难,被梁山泊来人一劝,正好上山入伙。
现如今还不到五月,尚有些时日。
只是那梁中书作为一个高级官员,只老丈人过个生日就掏出十万贯来,他么,陆谦看着眼红的同时,想想也觉得不对。有这么搞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的事儿吗?
十万贯可不是个小数字。以现今时空的物价来看这十万贯,那就至少是后世的一个亿。【是,只看实物价格,比如粮食,一贯钱绝对不止1000块。可是北宋的全年财政收入才几个钱?十万贯,至少一千分之一了。兔子每年财政的一千分之一又是多少呢?】
老丈人过个生日,又非整寿,梁中书就如此大出血,这显然不合情理。年年如此的话,那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的担子绝对不轻。
每一年,除去公款开支杂项费用,仅私下的老丈人一人的“生日礼物”这一项,就要上交“一个亿”!两年、三年如此交下去,梁中书他受得了么?
而且梁中书给老丈人送寿礼,杨志还是悄悄出发的,那消息怎的散播出去的?散播的还如此之广泛?那公孙胜去寻晁盖的时候,距离寿礼路过黄泥岗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散播的也太快了。所以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杨志押运的生辰纲只是个虚头,那真真的生辰纲早就另有人送去东京太师府上了。当然,那杨志从大名府赶去东京,要经过齐鲁,这施老爷子的地理也叫人叹服。
可不管怎么说吧,陆谦是很好奇没了杨志,今年的梁中书又怎么送寿礼。要知道,他这个女婿的寿礼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一回,至今未获啊。
如果可以,陆谦也希望劫他一回。这北京生辰纲不管多少皆为不义之财,取之无碍。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陆谦的当务之急是拿下祝家庄。而对于那清河县来说,这两日过的却是战战兢兢,知县相公连着几日夜都无法安睡。
大批的钱粮物质被送到了城外的梁山军中。天叫可怜,那清河县城虽然不大,两万人口还是有的,把青壮聚集一下,只凭城外的一营梁山军如何能奈何的他们?且城中正牌的乡勇也有五百人。但满城官民却只愿意花钱消灾,寥寥几个叫嚷着聚集民丁以抗草寇的人,反纷纷被痛斥。
便是知县本人也喝斥他们为匹夫之勇,只谋一时,不谋一世。说那清河县就在水泊边上,梁山贼随时都能来,这次打不动,下次玩偷袭,还能于你时间筹集民丁吗?
武松的心里头乱糟糟的。
两边不用交手,这叫他高兴;可城中一干鸟人的说噪,叫他气怒的不可抑制。
那知县的话说似乎有些道理,武松却自觉的是在养虎为患,抱薪救火。知县骂别人只谋一时,不谋一世,他自己又岂是谋了一世?都如他这般,只会叫梁山泊越发势强。
如果自从清河县都头的立场看,这法子是大祸害。可他武二郎却就要在这等人手下唯唯诺诺。
第145章 内奸?
陆谦现在不知道武松的烦恼,现下他已经挥动大军杀奔祝家庄了。
清河知县也不知道武松的烦恼,他把武松视为心腹,认为武松是个福将,乃有福之人。可武松却把他视为国贼禄鬼,半个真心话也不会对他讲。如此看这武二似有点‘忘恩负义’了。
武松的真心话只能对他的枕边人偶尔说起,再不就是与哥哥武大和张聪等寥寥几个心腹说。
但这些人的见识又能比武松高到哪儿去?甚至还不如武松呢。
“只要天下还有这等蠢虫做官,这世道就清白不了。”武松把酒碗一饮而尽。清河县碰上一个这般的蠢货做官已经是可悲的事了,而更叫他寒心的是,这样的官员明显还不止清河县一个。那隔壁的郓城县,还有巨野县,还有其他县城距离水泊比较远的县份,一个个知县相公都聪明着呢。
那杨团练可不是他武二给坑的,真坑他的人是郓城县的曹京。
不入官场就不知道这里面的龌龊和漆黑,那般武艺高强的一个团练使,家势来头还甚是显赫,就如此的倒在一个知县的上书上。这叫武松都绝望了。
不过此刻的济州府知府张叔夜却在放肆的大笑中。
陆谦打败了独龙岗人马,就大张旗鼓的向祝家庄攻去了。清河县内还留下了不少人马看押俘虏和搬运物资,如此对他而言,真是大好时机。
他先前就有意发兵,可转而得清河知县来报,知道了陆谦从梁山大寨里调兵的消息,便决定暂缓几日。毕竟越多的梁山贼去到了岸上,其大寨中的人马就越少。
而且就在这几日时间里,张叔夜的‘大布局’又有了新的发展。只是这个好消息他没有告诉清河知县,因为清河知县不需要知道这个大好消息。能知道这事儿的只有他身边的张伯奋、张仲熊,还有张清。
现在,一切以水到渠成,出发,出发。
张叔夜的大军终于出发了。
两千左右的主战部队,张叔夜亲自带队,张伯奋、张仲熊兄弟,有没羽箭张清加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三人,再有三百被征调的民丁。
王定六出现在了水泊边,看着一艘艘向着北方驶去的船只,恨不得给自己一刀子。到现在都多长时间了,他愣是没找到一个会养鸽子训鸽子的人,否则现在一羽鸽子飞去梁山大寨,必然能叫张叔夜一伙儿有去无回。
现在王定六只能祈祷山寨这几日能提高警觉性。而那留守山寨的林教头,自来便是个沉稳谨慎的人,想必出不了大问题吧?
王定六在这儿患得患失,那水泊北头的梁山上,林冲一双眼睛打量着四周的湖面,脸上充满了小心与谨慎。就仿佛是一头藏身在草丛中的花豹,悄悄的打量着四周,注视着、警惕着、观察着。
陆谦的主力已经北上祝家庄了。那么张叔夜若是来此的话,也该出发了。
山寨中的兵马是远胜那张叔夜,虽然小心防备下,应该万无一失。可林冲还是谨慎再谨慎。
梁山泊这是他们兄弟仅有的立足之地,些许时日的经营,越发壮大。陆谦把此交到他的手里,林冲就决不能让之有丝毫差错。
如此,一天,两天,三天……
林冲心中依旧没半点急躁,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得住、把得住。
然后在第四天,他终于收到了信报,可这信报却不是发现敌人踪迹的信报,而是从清河来的一封急报。
昨日夜晚,官军乘船而来,夜袭水畔营地。第六营大败,统兵头领刘唐重伤,残部在闻讯后急忙起兵来援的阮小七部水军的接应下,退回水寨。
营地内六七百祝家庄战俘和大批的军器、物质,丢失殆尽。更重要的是,第六营五百丁勇折损接近三百。
林冲不知道张叔夜怎么就突然的改变了进袭目标,他现在也没纠结是不是山寨里出了细作。
那陆谦‘神通广大’,能在官军中安插不少钉子,提前知道不少细报。那么官军呢?他们是不是也能这般呢?比如派人扮作难民,或者说真难民却早为官府所用,打入山寨?
林冲不想探究这个。他现在只想能宰了张叔夜,为死去的梁山弟兄报仇雪恨!
或许是提前知道了张叔夜的计划,梁山泊一直是在秣兵历马,但水畔营地和水师营却真真放松了警惕。好在第六营最基本的警惕性还是有的。在张叔夜兵马登岸之前,第六营的执勤哨兵发出了警报声,否则这一战第六营全军覆没,整个被除名都有可能。只要营旗被官军缴获了!
为了让各营有归属感,陆谦还给每个营下发了营旗,营旗正面都是一个斗大的梁字,边角写着各营的番号。为了叫这面旗帜被他们所重视,陆谦都把小鬼子的那一招学来,今后只是打败仗也便罢了,但要是惨败到连营旗都被敌人缴获,那么整个营的建制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六营如果没保住营旗,不管他们是否全军覆没,梁山陆军营伍序列中都将不会再有这个营。第五营之后就是第七营!他们日后要真到了全营决死的时候,那可以把营旗烧掉。
如此一宣布,果然叫各营伍的凝聚力又增强了一份。
那一战,敌众我寡,领兵的刘唐固然奋力厮杀,却早早被人打成重伤,幸亲卫们舍命抢下来。这都是那战失利的因素。错非第六营素质不错,而官军的作战素养,却有些平常,又兼黑夜里水师营拼死来援,那第六营还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贤婿勿要怒火攻心,乱了分寸。”
“泰山放心。林冲还把得住。”
金沙滩码头上,林冲告别了丈人,就对樊瑞、薛永、宋万、汤隆等留守众头领道了一声辛苦。便引着杨志和杜迁向那船舶行去,后者阮小二正光着膀子立在船艏。
林冲他这次抽掉了四个新编营,再有阮小二的水师左营,虽陆战战力不能比陆谦带去的老营,但兵力也是不小。
两个头领做副将,杜迁那是不需要多说的,带上杨志却是因为他是主动请战的。
一报还一报么。
陆谦先前就纵容了他一回,可现今梁山人马有了为难,杨志还不愿意出马,就有违道义了。
至于那后山落脚的栾廷玉,却只需着人盯着,略作提防就是。看他模样不似吴起,做不出为了富贵不顾妻儿的事儿来。
……
独龙岗上。
陆谦看着自缢身亡的祝朝奉,脸上并无高兴,也无悲伤。这老头还是有成算的,探听到清河大败和梁山兵马杀来的消息后,就先把两个儿媳和孙儿辈皆送走,再散去了家中奴仆。偌大的祝家庄园只剩下他和几个老仆,等到陆谦大军在祝家庄俘虏的带领下,直奔到庄前的时候,祝家坞堡城门大开,祝朝奉也不留只言片语的就自缢身亡了。
“大头领,粮仓内堆满粮米,并无毁坏痕迹。留守的一名老仆献上了账册,五大三小八个大粮仓中计数不下十五万石。这祝家庄真真豪富啊。”鲁智深笑开了怀。十五万石粮食,只一个县境豪强之储,不是亲眼看到,真叫出身关西的鲁智深不敢相信。
这账册上有十五万石粮食,那实际数量就相差无几。人家私人粮仓,与官仓可大不一样。
而整个梁山现如今还不到一万五千人呢,这还要加上俘虏。这祝家庄的十五万石粮食,足够山寨上上下下放开肚皮吃上一年的。
陆谦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这粮食数量虽然比想象里的五十万石要少得多,却也比十万石要大得多,加上李家庄和扈家庄的“赔偿”,还有清河县所得,陆谦这一趟下山光是粮米就赚了不下二十万石。
“既然这祝朝奉如此识趣,那祝家的小儿辈,便不去追究了。”
这一高兴,陆谦也就允了祝朝奉最后一点念想了。虽然他就是不高兴,也未必就会对祝家的第三代斩草除根——杀奔祝家姻亲家去。才几个奶娃子,他心里真有点下不了手。这跟祝氏三杰本身不一样,后者是成年人,杀了没负担。
争天下是需要狠辣,却也没必要全都要斩尽杀绝。历史上改朝换代时候,死在新朝手中的人多了去了,难道新朝就都把他们的后人给杀了?
祝朝奉是祝氏三杰的老爹,三个儿子都折在了梁山手中,他与梁山有不共戴天之仇。能不痛恨梁山么?闻之梁山人马前来,不烧了粮仓,卷了金银细软,带上孙儿辈的,早早离去,反而将十几万石粮米白白奉上,本人也自缢身亡,那求的是什么啊?必然不是为梁山着想,而是为祝龙祝虎的儿女将来着想。求陆谦一个高抬贵手!也甚至说是个了解。
那祝龙祝虎的媳妇都出自阳谷乡绅地主之家,再高的家门,先前的祝家也攀不上的。现在祝家的第三代必然就在祝家姻亲处,或许彼此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祝朝奉更认为孙子孙女待在他们的母亲家,比跟着他逃去外地更加靠谱。
这点陆谦是有些不解的,那祝朝奉年纪虽已近六十,可身子骨不算强壮,也不算坏啊。怎的就下这么大的赌本,那赌注可是祝家最后的血脉啊。他就这么笃定陆谦会发‘仁慈之心’?还是说现如今梁山的大名,就那般叫人相信了?
摇摇头,陆谦不去再想这事儿。反正祝朝奉和祝氏三杰都已经死了,剩下几个奶娃子,还是省省吧。不用去过多担忧,这一路走过来,陆谦结下了太多的仇家了。比如党氏兄弟的后人,比如何涛、黄安、蒋磊的后人,比如那些死在梁山手中还的人的后人亲朋,他还能尽数斩草除根了怎样?只是把手一摆,祝家剩下的几个老仆立刻涌上,将祝朝奉从半空中取下来,抬出了厅堂。
陆谦知道,就在不远处的小花厅里,放着一口上好木料打制的棺材,乃是祝朝奉自己给自己准备好的。
第146章 有心算无心
一座不高的小山丘上,金枪手徐宁身披铁叶黄花甲,胯下一匹枣红健马,锦鞍紫缰,半坦鹦哥绿罩袍。顶上缨花红灿烂,手执金丝铁杆枪。雀画弓悬一弯月,龙泉剑挂九秋霜。
静静看着山丘下,一支行迹匆匆的队伍鱼贯通过。
五日前他接到了老上级陈宗善着人递来的一封信报,后者是殿前太尉,偌大的殿前司的第二把手,都太尉宿元景之下第一人。
看了这封信,徐宁很苦恼,因为信中陈宗善要徐宁立刻出兵济州,配合济州新任知府张叔夜并力剿灭梁山贼寇。
接到陈宗善寄来的书信时,徐宁先就很惊奇的。因为他先前遇难,不管是宿元景还是陈宗善,全都对此充耳不闻,束手旁观。亏得高俅本就没要徐宁性命,有了王晋卿的门路,这才得以脱罪。按照道理,如此离开京城的徐宁就等若是脱离了殿前司这一体系——这指的可不是徐宁不再担任金枪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殿前司的人了,便脱离了殿前司体系。殿前司是北宋军中一座巨山太岳,从殿前司中走出的将领遍布四百军州,这些人从本质上说都归属于殿前司。徐宁这一离开,却是冷了心了,不仅仅是离开了殿前司的编制,离开的更是“殿前司”这个起源于东京,发展至整个天下的体系。
可现在陈宗善忽得来信于他,还要徐宁做事儿,这却是要把徐宁再度收回不成?
徐宁再是一个老好人,也不是半点脾气都没有的泥菩萨。他当然不愿意再为陈宗善效力,可是陈宗善要他出兵助济州知府张叔夜剿匪,徐宁如果胆敢拒绝,怕是不几日就要再被问罪抄家啦。
徐宁的拒绝可不仅是拒绝了陈宗善,拒绝了殿前司,更有可能是给对手一个不可辩解的把柄。虽然这是陈宗善的私信而非殿帅府的公文,但高俅早就行牌附近州郡,与济州并力剿捕群贼。徐宁可不要以为那是一句假话。
在北宋现如今的官场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上头要构陷徐宁这个半点后台都没有的小小团练来,还不是随随便便?甚至他都敢肯定,陈宗善必会出重手,处置了他。乃是要杀一儆百,叫人看了害怕。
所以徐宁只能屈服。
他现在是真后悔与表弟太过‘绝情’。虽然他手中如若是真有与梁山联系的通道,事到临头,徐宁反倒未必真的敢去跨越雷池。但现在的金枪手是真有种要通匪的冲动。也许这也是因为徐宁手中真的没有那报信的通道吧。反应反而更大。
徐宁手下的兵力不多,濮州禁军的元气大伤,现在还没恢复过来,何况要统带禁军出境是必须透过知州和兵马都监的。而如此一来,知州还需向上通报,得到上峰的允许,这麻烦反倒是多了。陈宗善要的只是徐宁能统带手下土兵、练勇,紧急出击一遭。那阳谷县的土勇届时会来配合。两项一加,便是两千人上下,如此已经不少了。
只是这濮州的土勇素质可真真不怎么样。徐宁自从上任以来,又半点真心不操,以至于这濮州的土兵练勇和阳谷县的土勇汇集之后,竟然是半斤八两,都在比谁更烂。
徐宁从没见过梁山贼寇,但他半点不敢小觑梁山。这短时间里,梁山泊威名大震,连败官军的Buff加成,叫任何一个智商在线的人都不会再轻视之。
那梁山泊有陆谦,有林冲,还有个前西军提辖出身的花和尚,可不是真的草寇贼匪。如果是正面较量,就手下这撮废物的素质,还有他们的装备,徐宁觉得不被一战打崩便是大善了。可现下于他这边最大的益处就是‘敌明我暗’,有心算无心!
而据阳谷土勇的禀报,那伙梁山贼寇人马虽多,却更要顾及粮草转运。祝家庄里至少有着几万石粮食,那李家庄和扈家庄也要破财消灾,梁山贼寇人马虽多,主力却紧要转运粮草,分出独立的运粮队伍来,这便给了徐宁部可乘之机。
梁山泊对阳谷土勇嗤之以鼻,视若无物,也必然不会想到阳谷县土勇会联合濮州土勇,联手伏击他们。而如何引着两千土勇去打伏击,去打胜这一仗,那便是徐宁的职责了。
阳谷知县颇为理智,这个时候并没想着去争权夺利,也没有鄙视徐宁这个‘贼配军’,把县中土勇全托付之。
于徐宁想来,此战任那梁山人马英雄,也必败无疑的。
小土丘是周边的一个高地,徐宁静静的看着‘大军’从土丘下穿过,然后一一埋伏到位。与此同时,一道道情报也如流水一样不停地送到。
一支梁山泊的运粮队就要来了。
刘唐、阮小七引着人马留守清河,陆谦带到阳谷的头领只有五个,除了李逵三人组外,便是韩伯龙和鲁智深了。
此次引着一营人马,护送着粮草向清河县进发的人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没有水路,只能通行旱路,十几二十万石粮食要运送是需要很多牲畜车辆的。陆谦就是把独龙岗三庄全部搜刮了一遍,也找不出这么多的车马来,如此只能分批转运。
以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人为民夫,应许了他们走一来回五斗粮食的好处,车马费另算,那扈家庄和李家庄的百姓,纷纷争抢报名。陆谦这才知道,这梁山泊的‘大名’原来真的很有信誉,很值得信任,很过硬的。
这打去年开始,梁山泊惩强扶弱,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大名就传播的挺广泛了。且因为梁山泊的名头是有一门门土豪劣绅的鲜血来映衬的,尤其的引人信任。即便是独龙岗这种偏僻的所在,也都知晓。
这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虽然缓慢,可阳谷县就隶属于济州府,就是一个‘地区’的,再缓慢也要有个‘进度’不是?但陆谦还是觉得这可能是水浒世界的加成。
扈家庄、李家庄再加上祝家庄,一共贡献出了七百多辆板车,牛马骡子等牲畜数量却是更多,只是板车少。那小的只能装载四五石粮食,大的也不过十石上下。七百多辆板车看起来数量颇多,实际的运输能力还不足5000石。
显而易见,陆谦需要更多地车马来运输粮食。否则只靠如此的运转力,几千人马非耗在这儿几个月时间不可。
陆谦又算了下这走五千石粮草所需耗费的‘工钱’,他本是要学一下打祝家庄后的宋公明的,人家是发了一石粮食,对比捞取的好处来,略显吝啬。虽然陆谦只入手了二十万石粮食,但他也不比宋江‘小气’!
可是他仔细的算了一下账后,念头翻转,便是这人手五斗粮食,都觉得肉疼。
他么,陆谦总算是知道古代中原王朝军队征讨草原,粮食转运是多么的艰难了。这损耗是能叫人崩溃了的。
鲁智深引着第三营的人马,拱卫着七百多辆车马,慢腾腾的朝着清河赶去。这彼此间的道路或许还不到一百五十里,但七天中能走完就是幸事。
清早时候就出发,热饭都吃不嘴里,每个人吃的都是昨日故意多做的饭食,捏成的冷饭团。
中午潦草吃了一顿稠粥,这是队伍行进中最长吃的饭食。把腌菜、野菜全下到粥里,有盐有味到,还顶饱,这便够了。
第三营的稠粥中许下的还有鱼粉、肉酱一类的,但本质上都是咸粥。
当山丘中响起一声号来,上千土勇分做左右两拨,向着队列拉成长长一条,前后延伸出了四五里长的运粮队列袭来的时候,鲁智深真的是吓了一跳。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瞎了眼。这会怕是要糟糕了!
毕竟他此时手边只有一个中都,三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