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列在前阵的庄客很是卖力,继续上前。他们只要此战不死,那都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的。就算是阵亡了,也会有大笔的抚恤。这些都是祝虎祝彪哥俩允诺过的。
  独龙岗不缺钱!
  他们三庄所处地势辽阔,且临近黄河,水源充沛。近两万的佃农,在这个人均田亩五亩左右的时代,独龙岗三庄的人均田亩数量却超过了七亩,三庄田亩总数接近一千三百顷。产粮也是不低,亩均两石是可以保证的。且那扈家庄还组建了商队,有扑天雕李应旧日在江湖上的人脉罩着,往来关西,每年也能获利颇丰。如此再加上这粮食上的收入,三庄每年合得就不下十万贯。虽然要三家来分,一年数万贯的输入,对于三个土豪来说,真真是极高的。也怪不得他们能豢养着那般多的庄客了。同时也怪不得他们要豢养那么多的庄客了。
  实力虽雄厚,财力也很丰富的独龙岗三庄,社会地位可是不高。如没有这么多的庄客做底蕴,这些年里的日子可过不得这般安稳。
  而那张叔夜能用几个保义郎的名头就轻易收买了独龙岗,与他们此前的境地也不无瓜葛。
  如此一想,那祝家兄弟打出“填平水泊擒陆谦,踏破梁山捉林冲”的旗语来,也未尝没苦衷,他们处境颇是尴尬的,那首先就要保证政治正确么。
  这却是往深处里钻研了。
  眼前这独龙岗想的只是尽快撞入梁山军中,搅作一团,叫后者放不起箭弩来。然后把陆谦生擒活捉了来。
  片刻的时间,彼此距离再缩短了五十步,前方两个都的肉搏兵把队列贴得更密,其后的神臂弓手已经散了开来,三五人一伙,只等着在混战中寻找机会,集火对方将领,或是旗手什么的。而弓箭手则弯弓搭箭——
  “嘎吱嘎吱”的弓弦紧绷声中,一张张硬弓被挽成了满月状,每一名弓箭手都神情肃然,两眼微眯,锐利的目光不带任何感情地凝视着斜上方。
  “放——”
  凄厉的口哨声音传来,却是梁山壮大了后,陆谦叫人赶制出了一批铜口哨,下发到各头领头目的手中。
  “咻——”
  “咻——”
  前后都一百五六十名步弓手同时松开右手,弓弦响处,刺耳的锐啸声划破长空。一支支锋锐的雕翎箭带着冰寒的杀机,瞬时飞临到独龙岗阵营上空,然后像雨点般恶狠狠地扎下。
  惨叫声此起彼伏。但独龙岗的人马还在向前。
  很快,第二波箭矢便再次落到了他们的头上。二三百名冲锋的健勇庄客倒下的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了。箭矢对于缺乏防护的部队,有着巨大的杀伤力。事实上对付眼前的队伍,梁山弓手更应该使用的是三五钱的轻箭。可那种箭矢在现如今的梁山上已经找不到了。七钱的箭矢就是最轻的,再上的就是一两重的箭矢和之上的破甲箭矢了。
  敌近二十步,陆谦把手一挥,积累的鼓声登时敲响。已披挂上铁甲,列阵一线的韩伯龙,闻到后立刻振臂一呼。“虎——”
  “虎——”众人接着大喝,再继续喝呼道:“虎——”
  “虎——”
  士卒们连喊三声后,鼓声大急,左右两都人马全线开始小跑,跳动的铁甲叶片映着阳光,闪动着无数光点。陆谦身边的战鼓急快的擂动,两个都的人马保持着完整的偃月阵线,如一支铁箍捣入那烂泥浆中。
  独龙岗的健勇也在嚎叫声中奋起余勇,同样大声呐喊,长枪纷纷放平,大刀举起,往梁山人马迎去,但是他们早就没什么阵列,兵线一段稀疏一段密集,相互一撞,仿佛是一座沙滩上搭起的草房,被海浪一卷,就稀里哗啦的垮下了。
  两三只刀枪同时招呼来,纵是再了得的庄客也只是庄客,如何能应付的下?
  喊杀声一下便大了起来,人丛之中,刀光闪烁,鲜血迸流。
  彪悍的韩伯龙身先士卒,梁山人马有头领带阵,本就高昂的士气更是迸发,戮力向前。
  他们中或许有人会死在这一仗上,可他们相信自己的家人必然会收到山寨不菲的抚恤。陆谦亲卫营里收入的人马,不仅一个个人高马大,而且更是对陆谦忠心。他们的身世背景多被调查清楚,很多人受过陆谦的好处。现在诉苦大会是用不到他们头上了,但每月中还是要开两次大会的,那说的就多是家中的变化了,对比过去展望未来,如此是很能提高他们凝聚力的。这般的人苦练之后,身披铁甲的他们战斗力显然不凡。


第135章 大战独龙岗(二)
  如谁能在天空上生出一只眼睛,那便可以看到,水泊边的这处厮杀,俨然是有一面倒的架势。独龙岗上的健勇庄客,在披挂着甲衣的梁山汉子面前如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栾廷玉设想的很好,先以二三百健勇之辈开路,等到彼此厮杀缠斗之后,他等头领再引着百十马军冲击,自然能把梁山人马给冲垮。到时候他与祝家兄弟去合力擒拿陆谦,必万无一失。
  可哪成想到,独龙岗的人先是在冲击时候就倒下了小百人。两边一接战,对面那看着就稀软的偃月弯弧兵线却仿佛是铁打铜铸的一样,非但没有被独龙岗的健勇们给冲散了阵脚,反而倒推着独龙岗人马回来。
  独龙岗庄客的纪律可远比不上梁山,打赢了还能做顺风仗,打输了可就拉稀了。一个个败兵如同没头的蜜蜂在到处乱撞,倒是把后头的马军给逼的给他们让路了。叫栾廷玉在马背上气得要死!亏得他之前还想着一声令下,那些庄客尽数散开,露出大片空挡给他们马军冲击呢。
  现在陆谦大旗后头的梁山人马正在一点点汇聚,阮小七已经披挂上铁甲上到岸上了。那天空上的眼睛如果还能看的再远一些,就能发现在战场的左右翼,两支兵力在五百人上下的队伍已经列队整齐,向着战场压倒了。
  陆谦人多势众,此战出动了水路小四千人马,而敌人才一千五百人,怎么可能全堆在正面?
  这左右涌出的人马一个是李逵三人组带领的第五营,另一个是鲁智深带领的第三营。现在这两个营头全都以急行军的速度向着战场赶去。
  “快,快,都快啊……”
  杀性涌上心头的李逵,迈开两个脚丫子,一马当先的跑在整个营伍前头,一边跑一边向后喊。上次他就杀的不爽利,这会儿赶上作战,急的他就好比那馋肉的熊孩子被赶出了灶房,图闻到那煮肉的香味儿却吃不到嘴里。
  就只想着能生出翅膀来,一下子飞到战场上。
  但项充、李衮却比李逵还靠谱一些,他们知道自家这支队伍,虽然冲阵厮杀时并不讲究阵列,那打一开始就是被大头领朝着混战里培养的。
  但,是五百人一起涌过去砍杀的好,还是五百人拉成了一两里地长的细线,去奔过去突杀的情况好,那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们不像李逵那般只一个劲的奔走,反而唤他停下来,等等队伍。
  独龙岗的健勇在溃退,可栾廷玉他们还依旧很有信心,这些人的信心就来自于他们的武艺。
  那栾廷玉大喝一声,一踢马腹,战马猛地向前一蹿,眨眼人就已经到了韩伯龙面前。后者刚刚挥动手里的眉尖刀把一独龙岗的庄客劈杀,看到一身披挂的栾廷玉猛地到了眼前,也是毫不畏惧。挺起刀来就直朝他马头劈去!
  然韩伯龙的武艺是什么层次的人物?栾廷玉又是什么层次的人物?
  前者也就与没穿越前的陆谦比比手,后者不说一定是五虎级的,至少也是八骠中上游的。两者若是公平较量,不需有几回合,栾廷玉就能斩杀了韩伯龙。
  但现在是战场上,独龙岗人马属于败退一样,栾廷玉要面对的可不只是一个韩伯龙。他铁枪一抖就轻松的把韩伯龙的眉尖刀给拨开了,可接下来他要做的却并非再接再厉的去攻击韩伯龙,而是把枪一揽,将斜侧里刺向自己的两支长枪给挑开。
  李四郎老早就是陆谦的亲卫了,自从唐庙被打开后,他就是那批上山的十七名汉子中的一个。陆谦叫他报了自己堂兄一家的血仇,李四郎是发自内心的感激陆谦。
  随着陆谦地位的变化,以及亲卫营的组建,李四郎从一员普通的喽啰到伍长、什长,以至于现在的右都副都头。
  这一战时,他就站在第三列,最前头的是长牌兵,第一列的是长枪兵,第二列便是刀枪混杂,他手中握的也是一杆长枪,长度足足有一丈,倒是不像那头列的枪兵,大枪比他两个都要高。枪头三两五钱重,整个枪身五斤多一点。
  这枪看似不重,可要使好这杆大枪,就只练一个‘刺’,就真真不容易了。
  当初刚上山时,山寨作训还没个正规制度,还不显。可待林教头上山后,依他的教法,那端起枪,拿好架势之后,只不过一会儿,就发现前手前肩被压得酸痛难忍,肩部抑制不住的上耸,身法也无法保持中正,扎枪送把也不到位,因为送的稍过,前手就无法承受,枪会掉地。
  那现在的这一切啊,都是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栾廷玉出现的时候,李四郎就已经发觉。这人气势不凡,马是好马,还有披挂,显然是敌人的头领,在韩伯龙与栾廷玉交手的时候,李四郎也大喝一声,招呼了身边的枪手,与他一起斜处里向栾廷玉刺去。
  栾廷玉恼怒这两支长枪碍事,铁枪揽拿的时候狠的发力,李四郎就觉得一股大力袭来,刺出去的枪身不由自主的偏离了原位置不说,还有一股力量顺着枪杆直传到了自己虎口,那股力量叫枪杆剧烈震动起来,就他的力气根本拿捏不住。虎口猛的一痛,就不由得撒开手来,那右手处已经啦啦的流血了。
  他身边那枪兵的下场与他一样,要不是有个大刀兵,看见栾廷玉一枪把韩伯龙的眉尖刀拨开,知晓对方是个厉害人物,大刀挥起来就朝着马蹄砍将去,让栾廷玉刚挑开两支长枪,就又要一提马缰,把大刀让过去,他只顺着劲儿再把长枪扫过去,李四郎就活不成了。
  “着——”提马躲避中,掏出一支流星锤在手的栾廷玉,抖手给了韩伯龙一击。
  韩伯龙这时已重整旗鼓,挺着眉尖刀来战,不想栾廷玉抖手给了一飞锤,急忙避开门面。可他先前扑的甚急,这时候再想全躲开已难了。避开了门面,却被飞锤打中了头盔凤翅上,登时间脑袋嗡嗡,整个人都懵了。
  李四郎忙吆喝人手,抢下韩伯龙。陆谦也发现韩伯龙遇险,拍马舞刀杀来。


第136章 大战独龙岗(三)
  如今的陆谦的武力在二流层次中也能排到中间位置了,再做较量,那朱仝一般的准一流高手也休想二三十合就将他斩杀。
  但是对比栾廷玉,那就仿佛是扈成对上阮小七,只十几个回合就被杀的骨软筋麻。万幸那喽啰们看陆谦敌栾廷玉不过,一个个拼死来帮护。
  叫栾廷玉恼怒之极。
  天大的功劳就在眼前,偏偏多了一群碍手碍脚的喽啰。这是栾廷玉先前所万万想不到的。
  他在入祝家庄当教师之前,也多行走过江湖。与那绿林强人几多交手,那都是喽啰们摇旗呐喊的看着他少则三五回合,多则一二十合的把他们头领杀败,就一窝哄的抢来或是去了。哪像眼下,竟然死缠烂打,忒不是好汉。
  可作为孙立的师兄,栾廷玉对那阵仗刀兵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了解的。如今的这架势,不是那绿林火并,可不就是那忠心部曲在兵阵上的模样么?
  这时候,祝彪一声厉喝,从马背上跳下。两杆长枪只差分毫的就刺进了他坐下健马的腰腹处,健马昂首哀鸣一声倒在地上。可下了马后的祝彪,丢掉长枪,拔出利刃来,一剑斩断了一根夹在长牌之间向他刺来的长枪。接着合身一撞,整个把当面的长牌撞倒,那长牌手向后倒去,还压下了身后那名枪手。祝彪抢上去,踩住长牌,一剑杀了那被压住了腿脚的断枪之人;身后一个轻剽庄客,手持短刃扑倒在地,只把兵刃从前方长牌翘起的空隙里向下扎去。那刀子捅刺的速度极快,呼吸之间就反复了六七下,每插一下就带出一溜鲜血,咕咕的鲜血染红了地面,那长牌下的人先是痛呼的竭力挣扎,后就一动不动。
  那边祝虎瞧见扈成给阮小七杀的吃力,连忙上前接应了下。而韩伯龙这时候也清醒过来,却还有些手脚发软,显然是不能来帮陆谦招架栾廷玉了。但韩伯龙还有别的招,他大声叫唤着弓弩手,叫栾廷玉浑身一阵发凉,满腔的怒火都冷寂了下来。随后看到陆谦遇险的刘唐也舍命赶来,化解了险情。
  步弓手继续在偃月状防线的后头放箭,大批的梁山后备力量也开始涌上。栾廷玉心里很懊恼,他知道这一战估计也就这样了,自己再想斩杀或生擒陆谦已经不可能了。甚至于这一仗他们独龙岗都要败了,这梁山的喽啰比他独龙岗的庄客能打多了。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李逵三人组的第五营冲来了。那就像是一头野猪,飞奔撞向了一匹马儿柔软的腹部。
  项充李衮的飞刀飞枪甚是了得,离得还有二三十步,一把把刀枪就飞了出去。
  “掷!”
  李衮除了自己投外,还大声吆喝着身后的人一起投掷。这第五营中是有人在跟着项充李衮学这一手飞刀标枪的绝技的。
  项充那飞刀名是飞刀,但与小李飞刀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后者的飞刀是后世人脑子里暗器的代名词,而前者的飞刀则足足有解腕刀那么大。但与李衮的标枪却也正好相配,一长一短么。这飞刀的射程比标枪要短上不少,不是谁都有项充本人的本领的。
  五十标枪手应令,学着李衮,纷纷用力将标枪对着敌军掷出。几十柄标枪划过空中,如同一阵急雨,下落处的杀伤力可比箭矢要猛的多了。虽然不少没能击中敌人,可但凡能建功的,后者就非死即伤,叫本就慌乱的独龙岗人马更加慌乱。
  乱了,乱了。
  栾廷玉也好,祝彪祝虎也好,全都喝令不住庄客。扈成更是早早的缩身到一团扈家庄人马的簇拥中,离开了第一线。他可没有那三人的好武艺,也没他们的好胆量,被杀了可就惨了。
  等到鲁智深所带的人马赶到时候,独龙岗的队伍已经彻底崩了。都不等他们发力。那从船上下来的第四营,排着整齐的队伍,往独龙岗兵锋上撞去,替换下先前厮杀的亲卫营和第六营的兵力,那独龙岗就再也支撑不住了。
  他们的兵线在不住的凹陷,很多地方,还出现了空白,在那里,箭矢如蒿草般扎在地上,却是聚集在一起的弓箭手的攒射。一片片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水畔土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渲染着清澈的湖水了……
  两队人马接触的地方,一排排的梁山士卒,挥舞着刀枪,迈着坚定的步子,不住前进。第四营的阵列之中,不时有人倒下,却不会出现空当,前者倒下后者立即便有人补上前去。
  到了这个时候,独龙岗人马所有的抵抗,都已变得苍白无力。他们也不会再拼死抵抗了。
  一个个庄客丢掉了先前的雄健,化作胆怯的羔羊,跪在地。把手中的兵刃抛的远远地。偶尔几个拼死抵抗之辈,也被数量远多于他们的梁山人马给轻易碾碎。
  前前后后还不足半个时辰,雄赳赳气昂昂而来的独龙岗千多人马,就只剩下三四百人跟着栾廷玉、祝家兄弟和扈成的数十马军,狼狈逃窜。
  陆谦没有半点迟疑,立刻命鲁智深带领人马追击。
  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了自己手足无力,浑身上下已然被汗水给浸泡了。他后悔,自己没必要把鲁智深也派去带领一翼,他身边应该时时刻刻都留着一扛得住敌人武将的高手。如果鲁智深今日留在中军,栾廷玉凭什么张狂?
  从最初时候打仗起,陆谦就一次次玩耍着‘两翼齐飞’的战术,可现在看,有些时候是完全没必要两翼齐出的。那独龙岗的人马,只被李逵三人组的第五营那么一撞,就软了。鲁智深部完全没派上用场。
  而今日一战的中军,却险些搭进去了自己的安危。
  要不是亲卫营的弟兄拼死护卫,要不是韩伯龙喊叫了神臂弓,叫栾廷玉放不开手脚,而刘唐又来的迅速,陆谦除了学宋江落荒而逃外,就真的再无第二条路了。
  今日中军这一战还是有危险的。陆谦再一次有感自己实力的弱小,这“弱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武力,还有整个梁山的武力。如果他手中有几百神臂弓,完全能站在船上就把独龙岗人射的抱头逃窜去;如果他有上万军马杀奔清河,栾廷玉他们早就跑回县城,甚至是阳谷了;如果他手下有五虎八骠,区区一个栾廷玉又何足道哉?
  “这世间最大的原罪就是弱小啊。”回想起来甚感后怕的陆谦在放飞自己的大脑。却没看到,身边的偌大战场,一片狼藉,横七竖八的尸体,成堆的倒卧在一处。鲜血都已将靠近岸边的河水,染成淡红。而这些尸体中,那大部分都是独龙岗的人马……
  这弱小果然是世间最大的原罪。


第137章 聪明的清河知县
  清河县城距离水泊是很近的,直线距离不足三十里。打水畔一战败北的栾廷玉、扈成、祝家兄弟等,跑回五里口,本是要卷了留守的几百人马,一窝蜂的就逃回清河县城的。但是独龙岗的那些庄客如何还能再支撑着奔走二十几里呢?
  几人可舍不得把几百庄客做俘虏于那梁山泊,那便只好就地固守,好歹这五里口镇集还有一堵丈高城墙。但这儿的消息却不能不报知县城,他们火速派出心腹骑马奔出,那除了带信给李应和清河知县外,就是报信给独龙岗。叫独龙岗速再起人马,赶来救援!
  那清河知县和李应,还有武松,此时是才得到五里口水畔开战的消息。李应虽与祝家兄弟闹得有些不愉快,大局上还是知道好歹的。得到信报,就立刻请见清河知县,希望能联手武松部乡勇,一同增援五里口。
  然清河知县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不在乎五里口这一战打赢打输。那打赢了也不是他的功劳,而打输了,他还指望着武松带人守卫县城呢。于是断然不从!
  无奈之下,李应只能自己点起所部,开出城去增援五里口。哪知道队伍才刚刚出城就撞上了二度来报的马军。
  “什么?”得知五里口人马已经惨败,李应目瞪口呆。那儿有一千多人马,且是立在陆地上,占尽了优势,怎的才这点时间就输了呢?还被杀的丢盔弃甲,出击的千多人折损过半?玩笑么。
  “东主,东主,休要再管那五里口的死活。速将儿郎们退回去城里吧。”鬼脸儿杜兴在一旁进言道。那祝家兄弟近来多于李应不恭敬,杜兴看了就恨。这个时候了,自家顾自家,安能要李应再起兵去自投虎口?
  何况李应手下只有五百人马,如何能救的那五里口?不看那祝家小儿的遣人都说,还要回转独龙岗去,叫人再兴兵马前来救援?
  李应不是那鲁莽的人,听那回报的马军说,梁山人马承载船舶数百之多,黑压压的都盖过了水泊湖面,那可不是他手下这五百庄客能破的。
  当即后队转前队,人马倒回了那清河县城中。此时清河知县也知道了五里口大败的事宜,再度庆幸自己没将那武松所部于了李应,否则有了武松部数百乡勇做帮手,那李应保不准已经杀奔五里口去了。
  周边官吏也尽夸奖‘相公英明’,慧眼如炬,未叫清河男儿为那阳谷人白白葬送了性命。
  至于那外头的梁山人马,他们是不惧的。休说县城里还有数百乡勇,就说清河县与梁山泊也不是没有过来往,只要备足了钱粮物质,那陆谦自然退去。
  当初清河县已经来了这么一次,再做第二回就轻车熟路矣。而此间因果那知县也是想的明白,陆谦是‘不敢’打破城池的。
  这自古以来的山大王多的是,可是攻城略地的山大王却没一个能活的长久的。
  那陆谦领袖梁山,也就是求一个存身之所,可不是非要与官府为敌。不看这几次都是那官军围剿梁山泊的么?这更多是高太尉与陆谦之间的私人恩怨所至。
  陆谦作为一名前朝廷官员,必然知道打破县城的后果的。那高太尉正愁没机会调集大军趟平了梁山,陆谦如此做岂不是自己把口舌卖给了那高太尉?所以,他是不敢真的打破县城的。只要钱粮上多于他一些,这清河县城便是无一兵一卒在握,也会安枕无忧的。
  县衙内的众多官吏对此也深以为然,知县老爷分析的是真透彻,有水准。这却不是吹捧!
  现如今着急的是那独龙岗人。他清河县,只管坐在城头观风景即可!
  而话说这清河与阳谷的间距虽是极近的,但五里口在清河南,而独龙岗在阳谷被,这距离便有点长了。直到次日黄昏时候,几匹累的要口吐白沫的马匹驮着风尘仆仆的骑手,方才奔到了祝家庄与扈家庄。
  第二日清早便是那杜兴也赶回了李家庄。
  李应的孩儿年纪尚小,其夫人年纪也不很大,是正经的妇道人家,这舞刀弄枪的是半点不知。杜兴出示了李应的手书,李夫人便放开大权叫鬼脸儿尽去施展。
  且不说李家庄再度起了刀兵,那边的祝朝奉与扈太公也已经见面。这祝朝奉并不是真的就叫这个名儿,他姓祝名璞,“朝奉”乃是因祝家富豪力强,而受人的尊称。可不是那朝奉郎和朝奉大夫的缘故,那前者是北宋正六品的官儿,后者是正五品的官儿。可不是祝璞能受用的。而扈太公这么个称呼却是民间更贯见的,也可证明来这扈家实力是不如祝家的。
  先前所谓的山庄联保,也只是三个庄子的主家彼此交好,又相互吃不掉对方,由此而已。更似一个互不侵犯的和平协议!只是祝家与扈家结了姻亲,李家庄就寂寞了。
  先前祝家和扈家的人马不听李应言语,撩拨那梁山水泊,以至于打了大败仗,损失惨重,现在派人回来求援。祝璞和扈太公虽然是心疼又懊恼,去也无奈,只得尽起刀兵来。幸好那李家庄也遣人来报说都管杜兴已经回转,也在点起兵马。
  如此这李家庄再出五百,扈家庄也再起五百,祝家庄使出了吃奶力气,要点齐两千人。三庄齐心合力,合计三千人马,为首的是祝龙,扈三娘、杜兴做副。
  人马调拨非是一日时间便可成的。祝家、扈家聚在一起,说起来这事儿,却是愁眉不展。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祝璞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要是那祝虎祝彪现就在他面前,看他不用竹鞭狠狠地抽打他两人。却是忘了自己在祝虎祝彪闹腾李应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儿子的这边。
  今日这般祸事,全是这俩混账所至,却也有他的纵容之过。
  那李应先前就于他们二人有过私议:与梁山泊硬拼对仗,乃下下策也。三庄人马最好与梁山泊是井水不犯河水,只需梁山泊稍作抑制,做些样子来,现出来三庄的效应来即可。届时三庄可奉上粮草做补。
  不然,这山庄人马且不去想吃了败仗后如何收场,只说这三庄打赢了。那便要想一想,他们将那梁山铲平了之后,会叫京东禁军怎么来看?会叫官府又怎么看?好家伙,原来这三庄竟是比接连打败官军精锐的梁山泊都厉害,岂能不防?
  这不是自讨苦吃,自取灭亡吗?何苦来哉?
  李应的肺腑之言,叫祝璞与扈太公尽是认可。这还只是打赢了,若是打输了呢?两边会不会有血仇结下?那梁山泊大军如果直压独龙岗来,他们三庄安能抵挡住?到时候便不是家破人亡,也损失极其惨重。得不偿失啊!
  但是,两人年纪都大了,耳根子软了,特别是祝璞,经不住儿子劝。如此便改了与李应商定的应对,等到祝家兄弟打出那开罪梁山泊的旗号来时,叫李应大感意外。但现在,事后诸葛,这俩老头子,特别是那祝璞,心中是后悔莫及啊。


第138章 直砍杀过去便了
  “一丈青?!”
  陆谦兵围五里口的同时,从没放松了对阳谷的监视,不仅是阳谷,还有清河县左右的郓城与巨野,全都严密监控起来。
  那阳谷县果然再开来了一支人数颇多的乡勇,依旧打着独龙岗的旗号,当先行军的是扈字旗,为首是一员女将。陆谦立刻就想到了扈三娘,这个在水浒里很叫人错愕的人。
  虽然她在原著里,被施老爷子一个‘推却不得’,就嫁给了贪财好色、无才无德、无品无貌的王英,还对李逵的恶行视而不见,显得忒没心没肺一些了。可是不能否认,这整个水浒当中,那就数这个一丈青最惹人眼。那随后的仇琼英,陆谦就觉得这印象太单薄了些。
  “阳谷援军人马颇多,总计不下两三千人。”
  军帐里,方正的桌子上,摊开这一副简易的地图。
  “现在这两侧都无看到人马,倒是这独龙岗,行动迅速啊。”
  陆谦指着阳谷县南下的一道红标线,这就是对方的援兵。而除此之外,这清河县中的官方兵力也分做两截,一段在县城,一段在五里口。而左右的郓城、巨野等县,却是全无半点反应。
  “这五里口有六七百残兵,县城里有一千人,再添上他们的援军,数量颇重,若叫他们聚合一处了,倒是棘手。”刘唐看着眼前的地图,脑子里什么对策也想不出来,只晓得这三股兵力聚合一处了甚是不好。
  鲁智深道:“刘唐兄弟说到了要害。要破独龙岗,决不能叫他们三军合兵一处。”鲁智深知晓梁山大寨里还有颇多兵马,但这些人马却要防备着那张叔夜使坏。那张叔夜有两个儿子,长子张伯奋,次子张仲熊,据传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些日子来在济州府城招兵买马,兴办义勇,已经有所起色。且山寨中还有诸多的俘虏需要弹压,再抽调兵力也只是一两个新建营头罢了。
  对方若是四五千人都缩在清河县城,那便是把梁山整个人马都拉出来,也无济于事。
  不把这里的人马打破,分兵去取独龙岗甚是冒险。盖因为那阳谷县现如今除了独龙岗,还有一支乡勇不曾动弹。
  “大头领,以洒家看,这新来的独龙岗援军必然是支乌合之众。我山寨之前探明的消息,这独龙岗安能使出五千了得的庄客来?”
  这中国打唐代以来,庄客就是地主田庄里的佃农和雇农的通称,包括明代皇庄的佃户和清初旗庄的庄丁,都是一个意思。
  但是这庄客当中也有那区别的,有的庄客就是一本本分分的佃农,有的庄客却近乎脱产的职业化打手,如独龙岗的那些马军。但这只是少数的,更多的就是那半脱产的民勇性质的庄客。如唐庙的那支,也如独龙岗的这人马。
  “如那支援军是一乌合之众,我等何不半道就把它击溃了,断了那小儿辈的念想?”
  鲁智深说着把眼睛看向了陆谦。这位山寨的大头领,别看在兵场推演中不是太过出色,可到了实战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