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海你个窝囊废,你还是不是男人?几千亩地,儿子的将来,还没你那条烂命重要是不是?西夷杀过来了,朝廷是干啥用的?他们要能杀回来,朝廷还能打到他们哪?”
第1028章 中国人要该吃素了么?
这一夜,长安城外如往常有移民经过的时候一般,依旧无眠。
而同在这一夜,万里之外的东欧平原上,那里也是一个不眠之夜。
卢布林城堡外,点点星河一样繁多的火光汇聚成一条发光的长河,正向着不大的城堡汹涌而来。
大批的吴军已经攻陷了这座城市的外城,只剩下城堡还在顽强的坚持着。枪炮轰鸣声、喊杀声、惨嚎声如怒涛一般撞击着帕尔切夫的耳膜。
“大人!城堡即将陷落,我们已经坚持不住了,现在不走就真的没有半点机会了!”侍从向着卢布林城的主人,波兰东北部地区的主宰——“卷发”博莱斯瓦夫大公的封臣谢德尔伯爵安杰伊·帕尔切夫焦急地说道。
帕尔切夫神色很平静,他看着浑身血污地冲来的部下,脸上半点波动都没有。
就像没有看到身边哆嗦不停的妻子儿女一样,缓缓摇头道:“我哪里也不去。这里是我帕尔切夫家族一百年来为之努力、奋斗的家园。如果卢布林要丢失,帕尔切夫家族……”
帕尔切夫家族也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安杰伊·帕尔切夫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却无比的明白。
早在去岁博莱斯瓦夫联手匈牙利人袭扰罗斯地区时候,安杰伊·帕尔切夫就积极响应了号召。因为在他看来,罗斯人虽然属于可恶至极的异端,可好歹他们还信仰着上帝,而东方来的那些黄肤黑发的中国人呢?根本就是一群地狱里涌出来的恶魔。
结果波兰人和匈牙利人都吃了败仗,还被陆齐军反怼了一波。在那场战争中,帕尔切夫家族的实力就损失惨重。现在陆齐军,不,是吴军,反正是中国人,他们再度打了来了,因为博莱斯瓦夫在吃了败仗之后并没乖乖的老实起来,而是一直在派小股部队骚扰陆越。现在吴军杀过来了,早已经损失惨重的安杰伊·帕尔切夫又如何抵挡呢?
当然,现在让他更为愤怒,同时也无比沮丧的是,他手下不少士兵竟选择了投降,更有一些小贵族选择了投降中国人。他身边虽然还有忠诚的骑士在战斗,但却像是惊涛骇浪中的小渔船,转瞬就被中国人的怒涛给撕得粉碎。
安杰伊·帕尔切夫知道罗斯人中有一些贵族在生死面前,选择了投降。他心中无比鄙视这些人,认为是懦夫。甚至还因为罗斯人的信仰问题,而产生了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正教垃圾们,投降了,哈哈哈……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手下的人会一个也不投降,可他没有想过竟然会有那么多投降的。
中国人杀入波兰的东北地区,杀进了伯爵领,那就像一路在游行一样,就没听说过被任何一座城堡、城池狠狠创伤过。
当喊杀声越来越近时,安杰伊·帕尔切夫实已是哀莫大于心死。他的信念遭受到了巨创!
最后的勇士汇集到了他的身边,他都能够听到敌人那粗重的呼吸声。
“帕尔切夫伯爵,投降吧!”
有那么一丝耳熟的声音,安杰伊·帕尔切夫听得很清楚,说话的这个人自己应该见过。
“是谁?站出来!”
一人分开兵丁现身,却是一个穿着锁子甲的波兰骑士。安杰伊·帕尔切夫并不认识这个人,但见了这个人后他有一种脸熟的感觉。
“你是莱赫·瓦文萨的扈从?”
“没想到您这样的大人物还能记得我这样的小人物。”骑士向着安杰伊·帕尔切夫行礼,但却没有献上自己领主的问候。
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以现在这种模样站在自己的面前,骑士很有种唏嘘的感觉。“您真的应该听从瓦尔萨男爵的建议,那样就不会走到今天。”
“瓦尔萨的建议?让我献上自己的家园?背弃自己的国家和臣民,背弃主的荣耀吗?”
安杰伊·帕尔切夫冷笑。
骑士摇着头说:“博莱斯瓦夫大公都选择了臣服,您又何必坚持呢?尊敬的吴王殿下并没有占据大公阁下的土地,大公只需要每年献上自己的贡品,就可以得到吴王殿下的保护。大公还是大公。而至于主的荣光,就是在罗斯,吴王殿下也没有做出任何有辱上帝的举动。”简单的一句话,现在的陆越已经不需要扩大自己的直属领地,接下的时间里他更需要安稳的环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
所以他出兵打败了博莱斯瓦夫,没有逃掉,又不想死的博莱斯瓦夫选择了投降。今后他就是陆越的臣属附庸,就像历史上的金帐汗国与莫斯科大公国的关系一样。
只是博莱斯瓦夫除了要向吴国低头纳贡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充作吴国的屏障,为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的陆越遮风挡雨。
安杰伊·帕尔切夫什么话都没说,而只是仰天一叹。骑士撕开了他最痛的伤疤,那是他最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他的封君竟然懦弱的投降了中国人。这太让他难堪了。
不过他还是对着那骑士一阵冷笑,“愚蠢的瓦尔萨,愚蠢的博莱斯瓦夫。他们会后悔的。天真的他们真以为中国人要改吃素了么?”这是陆齐打进罗斯后,在波兰地界流传起的一句中国俗语。
“老虎就是老虎,恶龙就是恶龙。中国人的贪婪比魔鬼还要邪恶百倍,不然他们就不会短短几年里就打到了罗斯。这里距离他们的本土已经相隔了几万里。那是一口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只要中国人在罗斯站稳脚跟,两年还是三年,他们就会像猛虎一样扑向那些对中国人的善良还寄托以希望的蠢货。”
骑士脸上立刻露出了僵硬,与中国人“交易”真的很有一种与魔鬼交流的感觉,那种无时无刻都笼罩在心头的恐惧感,谁做谁知道。
然而就算如此,他的封君和帕尔切夫口中的那个愚蠢的博莱斯瓦夫大公,也没办法拒绝。因为他们都不想死,也不想落跑到别处流亡。
那简直是在逼着中国人吞吃他们的地盘,而已经进入东欧大草原的中国人,可不是历史上的蒙古人,打一圈就撒腿走人的。
与历史上的蒙古人相比,他们更像当初的上帝之鞭阿拉提!
第1029章 陆皖也不知道啊
低矮的丘陵下,绿色的原野向四方伸展,夏季时候的草木在灿烂的阳光下展示着勃勃生机。在大片大片被毁灭的麦田间,一座座村庄依稀可见。
只是在看不到袅袅的炊烟冉冉的飘升。
这是小亚细亚南端沿海的奇里乞亚亚美尼亚公国,古老的亚美尼亚王国的分支和传承者。但不同于古代的亚美尼亚王国,其地理位置不在高加索南麓的亚美尼亚高地上,而是集中在小亚细亚半岛奇里乞亚地区西北海湾的亚历山大勒塔,也就是后世土耳其的南部。
——在小亚细亚地区与两河流域的交界处,位于托罗斯山脉以南的滨海平原。
它的建立者是为躲避塞尔柱人入侵而不得不流亡的“亚美尼亚难民”。
与塞尔柱人的仇恨让他们成为了十字军的天然同盟,并自视为一神世界在东方的前哨站。
也所以,这个实力并不强大的小公国被拜占庭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不止一次的碾压。约翰二世动不了十字军骑士国,还对付不了曾经受拜占庭统治的亚美尼亚人么?
西历1137年,约翰二世亲自率军攻占了奇里乞亚平原上大多数的城镇。拜占庭人俘虏了亚美尼亚人的大公莱翁一世,并把他和其他一些家族成员关押在君士坦丁堡,其中包括莱翁的儿子鲁本和索罗斯。三年后莱翁一世死在狱中。鲁本也在狱里先被弄瞎眼,后来被杀死。但是莱翁一世的另一个儿子索罗斯(索罗斯二世)在1141年成功逃离,他返回奇里乞亚领导反抗拜占庭的斗争,并最终成功赶走了拜占庭的入侵。
可是在亚美尼亚人还没有喘口气的时候,陆齐大军就杀进了天方,强大的塞尔柱帝国一夕间崩塌了,拜占庭人在小亚细亚地区的统治也一样风雨飘摇。十字军骑士国同样在摇摇欲坠……
整个天地瞬间里就变换了颜色。
这般情况下,索罗斯二世才没有为一神世界奉献终生的伟大信念呢。哪怕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钦定一神教为国教,第一个单一信仰国家。
但是在君士但丁堡的四年艰苦磨砺,让索罗斯对拜占庭人充满了仇恨。他曾经不止一次的祈祷上帝,可上帝并没有庇护多灾多难的亚美尼亚人。
然而很可悲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赞同索罗斯的想法,就在他秘密的与陆齐方面暗中进行联系的当口,亚美尼亚人内部就已经有一神教的虔诚者,把消息告知了拜占庭人。
如是,拜占庭人和亚美尼亚内部的虔诚者,乃至是流入奇里乞亚的十字军贵族势力——一个个十字军骑士国成为了过去式,残存的十字军力量纷纷退入奇里乞亚,而不是拜占庭。现在这些人统一联合起来,强大的力量不是索罗斯二世可以媲美的,他只得仓皇而逃,投奔了陆齐军!
而有了索罗斯做带路党,陆齐军杀奔奇里乞亚的时候,那还不是砍瓜切菜,势如破竹?
可是奇里乞亚入手没有几日时间,陆皖就再度遭受到了意呆利水军的袭扰!
在地中海水面力量的短缺让陆齐军和陆皖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当他们把地中海东端的十字军骑士国等势力全部驱除、铲平之后,得到的却不是一个平静的两河流域。以塞浦路斯岛为据点的意呆利水军力量,乃至是奇里乞亚退入塞浦路斯的一些残余势力,让陆齐军在当地的攻守之势陡然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拉丁人以水军战船为载体,肆意的袭扰各地,从南端的耶路撒冷到北面的安条克,甚至是刚刚才被拿下的奇里乞亚,让兵力不足的陆皖军顾此失彼,很是有些狼狈。
那漫长的海岸线可不是陆齐的留守兵力可以防御的了的,偏你还不能视而不见,不然,保管不出半个月的时间,某某王国/公国就要复国了。
可是即便如此陆齐还不能让巴格达来填补这个力量空缺,便是耶路撒冷之战后,天方人的力量也乖乖退出了耶路撒冷城。
本来陆齐这边就是少数派,再让天方人钻了空子,日后保不准要闹出多大乱子呢。
可如此这般也真的很让人难受。
尤其是陆皖这位安国大王,那心头是别提有多么气闷,无奈意呆利人已经先他一步将沿海各港口的造船厂尽数毁去,搜罗走了不少水手、船匠,更将大批的造船木料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现在开始。中国人即便已准备了大批的武力和造船工匠,可他们手中没有木材,那也是不可奈何的。托罗斯山脉的确有大量的木材,但刚刚砍伐的木材可不能用以造船,必须先放上三两年阴干,才能使用。而且造船的木材,不同的木料,得出的效果全然不同。
也就是说,想要制造真正的战船,陆皖短期内已经不存在希望了。
他整个计划进程都被打乱了。只能将耶路撒冷、叙利亚等沿地中海之地,尽数舍弃了。
只派出少量兵马驻守几座重要城池,其余之地尽数舍弃,可不就是‘尽数舍弃’了?这与他当初的打算是大相径庭啊。
不但大片的土地被‘荒废’,甚至连手中的兵力都被拖累,错不是有波斯高原上收拢的仆从军,有岳飞等重将的大力支持,就他手中的这点兵马,如何可以在地中海东端站稳脚跟啊。
但他这个安国与洛国、吴国等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小亚细亚地理位置特殊,陆齐军在彻底解决了拜占庭威胁之前,定是要大举停驻于此的。这本是陆皖心中最大的凭仗,但现在看,有一得必有一失,果然是至理名言。
帝国大军要想专心应对小亚细亚地区的拜占庭人和塞尔柱残余力量,那必须要先解决十字军骑士国。铲除了一神世界在地中海东端的落脚点,省的前线上大军正在厮杀,侧翼却有大股的敌军登陆,直向着大军的侧后方杀去。
而现在这漫长的海岸线又成为了羁縻他手脚的枷锁……
陆皖心头自然充满了不甘不愿,因为这会大大拖累他的进度的,可事已至此,他的力量根本无能改变眼下的这一切。哪怕陆齐军短时间里就彻底击败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拜占庭人和塞尔柱人,彻底统治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东地区,他该受意呆利人的水军袭扰,还依旧是要受的。
再强大的陆齐精锐也变不成人鱼,跑去汪洋大海上。
欧洲人在地中海的水军优势,是一神文明‘天生’的天赋。
而且,拜占庭人现在根本就不与陆齐军做正面的对垒决战,骚扰战、偷袭战配合着防御战,凭仗着山地高原交错的小亚细亚半岛复杂的地理地势,拜占庭人在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他们想用消耗战拖垮陆齐!
小亚细亚半岛可是有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形复杂,从沿海平原到山区草场,从雪松林到绵延的大草原,拜占庭人这种打发,陆齐军根本就不可能一战而尽全功。
这场战争究竟要持续多久,陆皖也不知道啊。
第1030章 封国之间
位于里海和黑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在后世人眼中,除了是亚欧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可值得注意的事情。
上世纪末轰轰烈烈的车臣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去。
但事实却是,这里自古就是一个南北两端势力角抵的残酷战场。
历史上的高加索,在毛熊强大起来后,他们对高加索地区的征服,他们与奥斯曼人和波斯人反复的厮杀,逐个山头的争夺,持续整整二百年的战争,鲜血都要把整个高加索南北给染红了。
而现如今呢?高加索山地作为联系北方与天方世界的通道,自然也是陆齐军攻略的重心。
在这里,陆齐军遇到的反抗并不是来自塞尔柱人,而是高加索区域的本地土著。
在这片群山环抱,重重叠叠的山地间,生活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顽强的山地民族,在陆齐进入这里前,高加索南麓区域,小国林立,各民族矛盾尖锐,是一个绝对的战乱之地。
这里最强大的是格鲁吉亚人,就在陆齐建立的时刻,格鲁吉亚的大卫四世团结多方势力,在迪德格里战役大破塞尔柱人,夺回被塞尔柱占领的外高加索希尔凡公国和亚美尼亚北部的大片土地。等到陆齐军杀到这里时候,格奥尔基亚三世治下的格鲁吉亚王国已经成为高加索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其影响力扩大到了波斯和黑海沿岸西南部。
但是他们再强大,面对陆齐军的抵抗,也只是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
高加索南麓各方势力,在面临着强势击溃了塞尔柱帝国的陆齐军队时,并没有轻易的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了坚决抵抗。
不为别的,只为了信仰!
作为一个山地国家,高加索人的勇敢是毋庸置疑的,可他们的军事武备,连塞尔柱人都大有不足。
分裂中的阿塞拜疆各公国面对陆齐军毫无抵抗之力,被轻而易举的横扫了全境,残军退入了格鲁吉亚王国,再加上亚美尼亚的部分塞尔柱人和拜占庭人,当然还有亚美尼亚人,组成了多方联军,就像当初团结在大卫四世身边一样,紧紧的聚拢在格奥尔基亚三世的周围,坚决抵抗!
喊杀声和枪炮声一阵阵的传来,花荣、索超、泼韩五等将麾下的数万军兵——有不少附庸军,在火枪和霹雳弩——也就是在弩箭上缠小炸药包——的掩护下,向格奥尔基亚三世的联合大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在陆齐军中的火器链上,威力和性能上属于绝对垫底的存在的火枪和霹雳弩,现在成了大军碾压高加索人的利器,在战场上大显身手。都没见识过火器是甚个模样的高加索人,完全被这种魔鬼一样邪恶的武器给打懵了。
——可不是邪恶么。身披重甲的勇士,举着厚盾,都还被对手一枪击毙。
这种可怕的武器太邪恶了。
一匹匹战马被爆炸声给吓坏了,在战场上失去控制,四散逃窜,使得高加索人所部阵型大乱。给了陆齐军骑兵反复冲击的机会。
花荣为这支偏师的主将,泼韩五是副将兼一线指挥,同是副将的急先锋则就是骑兵统帅,手下有张伯奋、张仲熊,还有已经从罗斯撤回的李彦仙、牛皋几位猛将,就带领着一支支精骑,反复冲击混乱的高加索联军。
上午开始的会战,还没到太阳西下,格奥尔基亚三世纠集起来的四五万大军,就被数量不过两万步骑的花荣军给完全击溃。
当溃败开始后,大批的波斯轻骑兵——附庸军,如狼一样扑上去,一边倒的屠杀开始上演。
宽阔的草原几乎被高加索人的尸体填满!附近一条不怎么宽的小河,河道彻底被尸体堵塞,河水几乎要被鲜血染红!
第二天的黄昏,格奥尔基亚三世的王冠被人献到了花荣面前,只有王冠,后者的尸体已经被马蹄踩踏成了肉泥。
如果高加索人历经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后,能乖乖的人命,那么陆齐就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很多高加索人死去了,那自然也有不少高加索人选择了投降。他们也没有被花荣斩尽杀绝,内里的贵族还被花荣给予了厚待。
军队的上层人物都很清楚,陆齐军打败塞尔柱人和拜占庭人,打败西欧来的十字军和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人,都很简单。但想要真正的统治这片土地却很不容易。
这片土地作为一神教【正教】和天方教反复纠缠过的区域,首先这信仰上就是一大难题。再一个就是地形复杂的高加索南麓,民族众多,而彼此有矛盾者亦是很多。这如何能方便统治?
北方的格鲁吉亚且还好,南面的亚美尼亚,以及东方的阿塞拜疆,都叫人头疼。
这般情况下,轻易的涉足其间,并非一个好主意。反倒不如让他们‘自治’!
以一神化做是彻底的亚美尼亚人为主体,格鲁吉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为辅,都要是贵族。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做城主【总管】,格鲁吉亚人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阿塞拜疆人在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人则当然是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再辅之天方教徒……
吴用觉得这般做后都不需要去特意的挑拨,他们自己都能生出大仇大很来。
而陆齐要各地总管做的就是向其年年缴纳贡赋并提供兵源!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如此。就像历史上的蒙古人所做的选择一样。陆齐现今疆域太大了,而在眼下的时代背景下,它的力量和移民并不足以投放到所有的地方。一些次要地方,就比如高加索这种注定没有大的发展前景的区域,那自然就会被列入移民延缓迁入表单。
或者更直白的说,这片区域并不是陆齐军的关注重点,它今后只会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留给率先把势力探入这片区域的人。
那或许是安国【陆皖】,也或是高加索北麓的洛国【陆豫】。
就像花荣军扫荡高加索南麓山区一样,其北麓区域也一样在陆齐铁骑的刀枪下跪的干脆。但陆豫把自己的都城放在了伏尔加河口,那里距离高加索北麓山区可是有不断地距离。
这距离一远,控制力自然就下降。但是陆豫需要大片的土地,从中原迁移来的移民,从塞北、安西迁移来的移民,以及他自身的家底,这都需要大片的土地。
别想着轻而易举的就控制了整个封国,陆齐给自己儿子划定的地盘半点也不小。在几十年后的未来,这些个封国之间的竞争,可不会小了去!
第1031章 动员
“这么快就发起战争?”
陆云惊讶了,他可是知道老八的处境和所面临的压力的,故而对于自己老爹把仅只有一条狭窄走廊连通吴国本土的克里木半岛,几乎完全分赏给陆越,是没有半点异议。
就凭老八顶在最前面为他和老大遮风挡雨,那克里木半岛中就算没有他俩人的度假地,陆云也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作为现今高加索以北区域仅有的三个藩国,三兄弟之间的联系当然是一个紧密。而他们三兄弟之间的话语权也在以‘由小到大’这一不出人意料的逆向模式迅速发展。没奈何啊,老大陆豫的地盘被老八陆越与老五陆皖遮蔽的严严实实,只从安全角度看,那是绝对的安全。
洛国将来的发展前景且不去考虑,只说眼下的境况,没有对外压力,陆豫先天上就低老八老二一头,再加上本身的军事力量扩充的最少,那就只能保持着最小的话语权了!
就是老二陆云都要胜过陆豫一等。
陆越叹了口气,“我何曾想这个时候就动武,叵耐波兰人不安分,不予他们一重击,恐是不行。”
“小弟现在是以打促合啊!”
“父皇曾言,以战求和,则和平得;以退求和,则和平亡。八弟之法甚是。为兄国内最是平稳,可抽调一千汉骑,三千附庸,一千仆从相援!”
陆豫一口打出了五千援军,尤其是内里的一千汉军,可以说是尽全力了,让陆越脸上笑的如绽开的鲜花一样。
陆云也不会说丧气的话,陆越的思维是继承自他们老子的思维,那必须是不会错的。“为兄国内且还有北地不净,实无法如大哥那般阔绰。且可出汉骑五百,附庸两千,奴兵一千!”
各国的境况都不一样,就像陆越的南方,陆云的北方,那都是有敌对力量的。事实上陆越的北方也是有敌对力量,可是陆越把大批贵族转封到了北地,让罗斯人自己斗自己。其自身却几乎不受北面的威胁。虽然日后肯定会留有一些遗患,哪怕有‘推恩令’捣鬼,但现在看却是一最恰当的选择。
而一“墙”之隔的陆云没有如陆越这般做,百十万罗斯人除了在陆越地盘内的外,剩余的近乎都在陆云的沐国境内,但他除了北方大森林里的罗斯反抗力量外,再没有其他的威胁——不像陆越还有南方的波兰和匈牙利拖累,故而他就把所有的力量(汉军+附庸)都用在镇压北地上了。
也所以,沐国境内才有了奴兵这一群体。简而言之,这些奴隶兵就是被俘虏的罗斯人,不仅是他们被俘,他们的家人(没有家人的就替他们创造出个家人)也被俘虏了。被安置在一个个种植园、农场、牧场之中。想要摆脱奴隶的身份,最快最简单的法子就只能靠战争!
而在洛国,高加索北麓山区的一个个小势力在陆豫面前根本没有抵抗之力,陆豫也暂时对他们‘放任不管’,只要年年都老老实实的交税服役,而那些山地小势力的力量就是仆从。
两个兄弟合力支援了八千五百战力,内中还含有一千五百汉军和五千附庸,这样的支持力度让陆越对接下的战争信心十足。
当洛国和沐国的军力纷纷抵到戎郡的时候,时间已到了中秋八月,后者已经汇聚了大量的吴军步骑。整个戎郡,所有人都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全郡二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全被征发入伍。
各个军堡的武库,全部打开。
一些断了条手指,掉了小半个胳膊的轻度残疾退伍士兵,重新披上甲衣,成为了征发军的基层军官。但这些人终究只是一个预备!
作战的主力还是吴国的禁军、野战军和郡国兵,以及洛国、沐国的援军。
吴军的一番动作,自然不会逃过波兰人的眼睛,因为卷发的博莱斯瓦夫根据陆越的命令,也已经在大力筹措兵马,虽然他的实力比之当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波兰人没办法对吴国进行密切监视,还不容易从博莱斯瓦夫的地盘上得到消息么。
余下的三个公国的领导人纷纷汇聚到了原波兰都城克拉科夫的瓦韦尔国王城堡。
这里本是整个波兰的政治中心,然而上一任的国王波列斯瓦夫三世,赫然信了罗斯人的邪,玩起了他从罗斯人那里引进来的分封继承制,在晚年颁布诏书,将国土分封给四个儿子、遗孀。
遗嘱是把波兰全国分成七块:他的儿子们:长子瓦迪斯瓦夫分得西南部的西里西亚公国、次子卷发的博莱斯瓦夫分得东北部的马佐维亚公国、三子梅什科分得西部的大波兰公国和小儿子亨利克分得东部的桑多梅日公国。同时他们的母亲分得中部的土地,并在她死后土地归入克拉科夫公国——首都。
最后的波美拉尼亚附属由克拉科夫公国领导;克拉科夫公国(包括小波兰)的土地不被继承和分封,由波兰国王兼领。
遗嘱还规定由皮亚斯特家族之最年长者为波兰国王兼克拉科夫大公,并为诸封建政权之盟主。
但是权贵之家的儿子,岂能真的有同心协力的?纵然长子瓦迪斯瓦夫的实力最强,但其他三个儿子联手制衡,也让瓦迪斯瓦夫有力不得施展,更让整个波兰贵族的视线纷纷聚集在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上。
如是,强大的波兰王国四分五裂,而大公国再分裂成小公国,彼此之间的相互争斗和倾轧,不仅让波兰国力大损,“国际地位”也陡然下降。
历史上的波兰,直到二百年后才重新被统一起来,才算是恢复了大国气象。而在这当中的二百年里,那几乎消失在了欧洲的争霸史上。相反,其内部力量的彼此争斗还让条顿骑士团看到了机会,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向北征服策略,让波兰人损失惨重。
现在,次子卷发的博莱斯瓦夫投降了吴国,面对陆越的兵锋和威胁,长子瓦迪斯瓦夫和三子梅什科及小弟弟亨利克,就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应敌。一定程度上,陆齐军的出现还改变了波兰的命运呢。
“抗击那些来自东方的恶魔不止是我们波兰人的职责,教廷,教廷必须给我们支援!”老三梅什科高叫着说着。他的封国是三兄弟里最安全的,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心来讨要好处。
老四亨利克的桑多梅日公国就在东部,紧挨着东北部的马佐维亚公国,战争一起,战火立刻就会烧到他的领地。对于战争的积极性,他比领地在西部的老三梅什科可积极多了。
“教廷远在罗马,就是把消息送到,我们还能等到教皇的回信吗?中国人早已经杀下来了。”
“那也可以有事后的补偿不是吗?”
“难道我的哥哥已经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吗?”亨利克讥笑道。
“不要争吵了,我已经联系了匈牙利人……”瓦迪斯瓦夫眼看两个弟弟要闹起来,连忙说道。
“那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国王吗?”梅什科不屑地说道。贝拉二世已经死了多年,现在的匈牙利国王盖萨二世才十五岁。
“年龄再小那是一位尊贵的国王,你必须给予尊敬。盖萨二世虽然还没有成年,但他的母亲塞尔维亚公主伊洛娜却是一个聪明人。中国人的威胁有多么巨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