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龙赤杰城里,阿即思的表情有些复杂,尼沙布尔城的宏伟和巨大绝对不弱于玉龙赤杰,塞尔柱人集结了十万重兵镇守,那是个让花刺子模人全力以赴才能抽调出的丁壮数量啊。
这一战里,他行动上自是陆齐这边的忠犬,可心里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不是瞎话。阿即思的心中阴暗处也在暗自祈祷,希望陆齐大军能够撞得一头血包,即便是拿下了尼沙布尔,也是经过一场损失不小的血战后才得以拿下。而不是像现在这么轻轻松松的取得胜利。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啊。花刺子模人终究不是中原人,阿即思很害怕陆齐大军轻轻松松征服了天方后,顺手把他们也给敲掉。
作为一个叛徒,如果他所背叛的‘势力’太过弱小了,他本身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三万人被俘……
尼沙布尔城的十万大军是何等的凄惨,阿即思都能想得到了。
哪怕战争中,中国人真的似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双方的实力对比绝对不是尼布沙尔之战的战果反应出的那么悬殊。阿即思都不知道格尔沙普是怎么打这一仗的了。如果不是他得到消息说格尔沙普伤势垂危,险些‘一命呜呼’,他都以为格尔沙普是陆齐军的内应了。
陆齐军的实力阿即思当然是清楚的,塞尔柱人的力量他也通过渠道明了的很,把他放到格尔沙普的位置上,就是闭着眼打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之局啊?难道是格尔沙普自己昏了头,出了昏招了?或是大齐真的得天之佑?
阿即思内心如此想着,心头很是对塞尔柱人生起了一股‘怒其不争’的怒气来。看人家陆齐,不远万里的前来打仗,塞尔柱人且都顶不住,真的是羞死真神。
阿即思这般想着,回过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这样想,这太危险了,如此心思万不能放纵了去,心慌意乱下竟是心跳不止。
“塞尔柱,天方……真的有难喽。”战斗力上绝对占优的陆齐军,将会让塞尔柱人的疆域变得无一日安宁,处处是烽烟,处处是战场。
他是亲眼见过陆齐马军的威武的。尼沙布尔一破,陆齐军杀入波斯高原的阻碍就再也没有了,依靠着他们马军战力的优势,在步军攻城掠地的同时,恐怕就已经能横扫高原了。
是的,波斯高原山川密布,沟壑遍地,地形甚是复杂。很多个城市,或者说是当地土著的聚集区并不容易找到。陆齐要征服波斯高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可如此地形同样对塞尔柱来说,也有一个巨大弊端——他们自身的力量一样不容易聚集来。尤其是陆齐马军出动之后,那就更难了。
可以说,桑贾尔今后能够大肆调动的力量,波斯高原上的只会越来越少,倒是新月沃土——两河流域会成为重心。不过这个时候没人知道陆谦已经打主意捅塞尔柱人的后门了。
花刺子模人的命运已经绑在了陆齐军这条大船上。阿尔斯兰手下的上万马军是他们的精锐力量,木已成舟,阿即思再见异思迁,也不敢玩火的。
期望看到陆齐军翻船的一幕,只能被他永远镇压在心底的最黑暗最不为人知处。
整个吐火罗与呼罗珊,百姓工商千千百百,阿即思相信如自己这般的聪明人,肯定不会少的。
这场大捷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整个天方,后者并没有报纸存在,但这一消息一出,那当即就刮起了一阵超猛烈的选锋,就是远在巴格达的哈里发穆克塔菲都在十日不到的时间内得到了消息。
无数人哀叹,同样也有许多人高兴得把桌子椅子拍得震天响。
穆克塔菲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是阿拔斯王朝的第三十一位君主,却又始终是生活在塞尔柱阴影下的傀儡。
早在他之前时候,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就成为了一个受人摆置的木头人。早在二百年前,哈里发自己都和全城一起沦为布韦希王朝的囊中之物。后者由坚持波斯传统的北伊朗人建立,不仅信奉天方教的第二派系——与哈里发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更是险些恢复了萨珊帝国时的拜火教信仰。
一直到新崛起的塞尔柱突厥人南下,将北伊朗人的布韦希王朝驱逐。巴格达这座城市才重新迎来了新的主人。也是在突厥人的阴影笼罩之下,哈里发与巴格达的苦日子才真正的到来。
尽管塞尔柱人早期在波斯的哈马丹建都,但塞尔柱人显然不会给哈里发真正的权利,向巴格达城派遣了自己的长官。哈里发送走了波斯人的软禁,又迎来了突厥人的监视。之后,塞尔柱人索性将宫廷和首都也搬到了巴格达,并在很多公众场合下让哈里发屈居于自己的苏丹之下,这可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只要哈里发没被废除,其本身的精神影响力还在,早已微弱不堪的阿巴斯王朝就还有一丝尚存的希望。
而也恰是塞尔柱王朝的内部分化,让哈里发与巴格达都看到了复兴机遇。
正如所有的洲际大帝国一样,各地方长官在塞尔柱中央无法维持强势后,不可避免的出现强烈的自主倾向。原本是傀儡的哈里发,倒也因祸得福地也成为了一方势力。手中建立起了一支小小的军队。哪怕桑贾尔在稳定了局势之后,很快就重新统治了巴格达,但考量到哈里发的影响力,不愿意多生事故的他对此就选择了默认。
与一般的地方领主不同,哈里发本身就是天方世界的最高精神威权。在自身穷困潦倒之时,他们会通过点头与钦定,向任何强大的势力去兜售自己的认可。反过来,任何其他占据至高地位的军阀,也要想方设法地要挟哈里发为自己背书。直接出兵控制巴格达,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就像中国历史上的东周天子与各地诸侯,或是小鬼子的天皇与幕府。
如今在位的阿里·穆克塔菲是一位颇有野心的政客,他希望能够重建昔日辉煌的阿拔斯帝国。而塞尔柱人就是他头一个要踢掉的绊脚石。
历史上,穆克塔菲在自己的统治后期,见到塞尔柱帝国四分五裂之后,就发起了一场螳臂挡车式的战斗。手中只有三五千战力低弱的宫廷宿卫和民兵的他,高声的对桑贾尔的继承人之一穆罕默德二世发出了反对声。
通过一场奇迹般的巴格达保卫战【巴格达之围】的胜利,让阿拔斯王朝摆脱了突厥后裔的控制。虽然当时的阿拔斯王朝已经进入了暮年,可这样一场胜利也堪称伟大,弥足珍贵。
已是暮年的阿拔斯王朝,正是依靠这次胜利,迎来了自己最后的回光返照。哈里发终于摆脱了来自波斯高原的控制,让阿拔斯重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现在他也同样要进行一场豪赌,哪怕塞尔柱人还远没有穷途末路。但后者在巴格达城内的军队被尽数调去苏摩尔,这也是事实。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下手要趁早。否则大势已成的中国人又如何会考量他的利益?
“亲爱的卡伊姆,我能真正的信任你吗?”穆克塔菲招来了哈里发宫廷的一名学者。
卡伊姆惊讶的张大嘴,他是穆克塔菲最亲睐的人之一。立刻跪在地上说:“真神鉴证,我对陛下的忠诚没有半点欺骗!”
“那么我做出的决定,你会坚定的去执行吗?”
“众牧民的领袖,我最崇仰的陛下,您就代表着真理!”
穆克塔菲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那么你就去胡摩斯吧。”
“我要你记下中国人的每一个反应,返回后细细的告诉我。”
“我最尊崇的陛下,愿真神保佑您。我一定把真实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全告诉您。”卡伊姆脸上闪过愕然,还有那么一丝挣扎,最后却是选择了尊崇。“只希望这一切都是正确的。”
第982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卡伊姆是天方世界的学者,知识量很是丰富。但天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交织真的不多,不然,他此刻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个成语来:驱虎吞狼!
这样做,真的好吗?
不会弄巧成拙吗?不会玩火自焚吗?
这是一个好晴天。
因为‘圣祭节’就要到来,巴格达城内总会比平时还要热闹几分,虽然这座庞大的城池早已经不负昔日的辉煌,可围绕着巴格达生存的人口兀自有三五十万人,在天方世界仍旧是屈指可数的大城。
各路人等都踏足到了街边,巴格达城内熙熙攘攘,街头人头攒动,到处都是热闹的气息,很是有一番太平气象在。街头巷尾弹着乌德琴,摇着纳卡拉【单面鼓】的卖艺人笑声飞扬,商铺酒楼鳞次栉比,一些客人,看着远处的街面,时不时的跟着节奏摇头晃脑。
好吧。圣祭节实则是纪念某人的GG的日子,与一神教的圣诞节可截然不同,气息是很严肃的。
但巴格达是真的很欢快繁华,随着陆齐大军的逼近,塞尔柱人的精力完全集中到了战争中,军队和总督阿卜杜勒·迈吉德全都去了北部的摩苏尔,哈里发的自主性在慢慢增高,整个巴格达城所遭受的【塞尔柱】控制在一点点松懈。
千万别以为塞尔柱人也信奉天方教,他们与巴格达的居民就是真正的一体了。波斯人永远是天方世界的另类,而绿化的突厥人更是异类中的异类。
卡伊姆本也是相当高兴的,可现在他却浑然无法感受到城内欢乐的气息。
“陛下真的没发疯吗?”带着不住咕哝出来的自言自语,卡伊姆大踏步地从街面上穿行而过。他的脚步踏得很快很急,身子里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让他所有后面的随从即使使尽了气力也只能不失仪态的勉强跟在后面。
万幸卡伊姆的家距离巴格达团城的中心圆也没有多远。
他出身迁士家族——所谓的迁士,就是“迁徙者”的意思。与“辅士”对称。指天方教早期为逃避麦加多神【拜火教】教徒的迫害而迁居到麦加以外的人,主要指622年与某先知一同迁徙到麦地那的人家。世代效忠于阿拔斯王室,在阿拔斯王朝鼎盛时期,其家族也一度兴旺过。
巴格达团城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圆形的宏伟城市,由内到外共有三个圆圈,分别是王城——中心圆,而后是贵族街区和平民街区。卡伊姆自然是在贵族区。
即便是现在卡伊姆只是一个宫廷学者,在哈里发王宫内的地位也不是凡俗。他也期望着穆克塔菲的愿望能够达成,因为那样的话,肯定能成为王朝大臣的他,以及他所在的家族,就能一跃成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流权贵。
可是哈里发现在做出的选择……会不会太冒险了?
中国人可是比塞尔柱人更加强大的力量,他们对天方教更充满了不友好,无论是最初时候不能在其国内传教,还是伽色尼人的灭亡,亦或是喀喇人与花刺子模人的该信一事,无不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巴格达如果落到了他们的手中,那将是整个天方文明的灾难。
现在穆克塔菲要与中国人合作,怎么品,都有种不安全感。兔子与老虎的合作么?那真的是合作么?
但不管怎样他都要赶去胡摩斯一趟,与中国人真正接触后,才能做出一更清晰的判断。
哪怕中国人在欺骗呢?最终最初决定的是哈里发啊,而不是他卡伊姆。
说做就做,行动力强是卡伊姆得到穆克塔菲赏识的关键因素。他只在家中带了两日,做好了准备后,立刻就出了巴格达。悄悄地,不为人知的。
宫廷中少了一个哈里发的亲信学者,这自然会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可留守巴格达的塞尔柱官员,却已经无力去留心这不起眼的小事了。
筹备一批批的军需物资送去摩苏尔,组织一波波的士兵送到摩苏尔,再由阿卜杜勒·迈吉德把这些送去哈马丹。这件事已经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生活。区区一个卡伊姆算甚?
后者通过海路来到了苏哈尔港。战争并没有让这座海港变得萧条起来,相反,大量走私商人的存在让这处海港充满了繁荣。
卡伊姆从这里轻易的就找到了前往胡摩斯港的船只,合着一船骆驼。中国人现在从食物到牲畜,再到食物、铜铁铅锡等,都有在收购。
而抵到胡摩斯港后,在于港口的陆齐军方联系后,卡伊姆一行立刻就被转移到了内城安置。
次日就被人带去见新到的特使了,一个鬓角花白、身材比较富态的中年官员——宋清。他结束了自己在天竺的行程后,乘船前来胡摩斯港。
也是够拼命的了。
“外邦使节,见过阁下!”一进门,卡伊姆就深深一揖,显得毕恭毕敬。
两边都配着翻译。
“免礼,贵使请坐。”宋清十分和善,并没有摆架子。他前来天方的目标有三,一就是巴格达的哈里发,二是远在埃及的法蒂玛王朝,三则是埃塞俄比亚。
没曾想到他还没使人去巴格达,哈里发反倒先派了人前来这儿,这真是正瞌睡呢飞来一枕头。
招了招手就让卡伊姆坐下。“胡摩斯杂事繁多,让贵使久等了,实感抱歉。”
两边都是聪明人,对于这次会谈也是心知肚明,客套的话不多说,余音未落就已经转入了正题。
哈里发的地位,天方教的地位,陆齐的真实目的,卡伊姆有太多的未解了。而宋清呢,他也希望能够探明巴格达的意图,摸清楚穆克塔菲的底线。双方都明白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会谈就能轻易地做出决定的。
现在,彼此的第一次接触,只是要确立一个大致方向。
“我大齐陛下对天方文明始终报以友好的态度。无论是作为一个信仰,还是作为一个文明,天方世界都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占得一席之地。”
“哈里发陛下权益,同样如此。”
这是陆齐与巴格达谈判的大前途么。不然,你中国都打定主意要把巴格达gg了,两边还有的谈吗?
汪精卫与溥仪在鬼子那里,可是截然不同的待遇。
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卡伊姆脸上都露出了真挚的笑容。于是在接下针对塞尔柱人的问题上,他毫无遮掩的表达了哈里发对塞尔柱人的敌视。
陆齐对天方文明和哈里发本人的承诺,与哈里发对塞尔柱的敌视全都亮在了明面上,如此大前提就有了。双方的谈判就可以围绕着这个大前途细细展开了。
第983章 都是狠人
“贼他娘,敬酒不吃吃罚酒!”刘峰一脚踹翻了一名塞尔柱男人,然后将枪尖直逼那人胸前,周围几名同样持着刀枪的齐军辅兵则冷笑地看着这个塞尔柱中年男人。
为首的队官是个十年前的退伍兵痞,人凶悍的很,上去都是一阵踢打,那塞尔柱人抱着头嗷嗷乱叫。
“他娘的!真是贱皮子。”不就是把你的羊牵走杀肉吃了么,又不是杀你老子奸你媳妇,至于这么要死要活的吗?“爷爷们这已经是客气的了,想当年爷爷跟着大军扫荡女真的时候,谁敢拦在面前?”
也就是现在上头抓得严,不然早一枪戳死了。队官朝塞尔柱人脸上吐了口唾沫,然后一群人提着刀枪牵着两头肥羊,大摇大摆的就走了。一个个像极了土匪。
军纪堪忧啊!
不远处,刚刚路过的一支御前司铁骑看到这一幕,不知道多少人不自觉的摇了摇头。身边的军法官要去记录那撮人的性命和编号,却被为首的军官摇手拒绝了。辅兵的军饷比正军低了一半,战利品分润也要少上一截,大家都不容易,还是算了吧!
何况这等事儿,哪儿没有啊?
看看那些个龙子大爷们。一个个可着劲的把金银奴隶往自己口袋里划拉……吃相如何且不去提及,横竖一个个都是狠人!
眼下只是抢去两头羊,一没杀人,二没奸,已经不错了。
刘峰所在的城市不是别个,正是尼沙布尔。这座城市在先前的厮杀中已经被鲜血所淹没了,无数人在战争中被杀,无数人又在接下的日子里被掳。
别以为“三日不封刀”就真是血屠了这座城市,首先城内的工匠是齐军所要保留的第一类人,而后是女人,年轻体壮的女人。
最后是孩子。
毕竟齐军不是禽兽,就算是三日不封刀里,活下来的尼沙布尔男丁也是有不少的。
只要不抗拒抢劫的,身上没有刀枪伤痕的,或者很能忍气吞声的,老婆闺女再生的丑的,都可以安安稳稳的活下来么。【还是避一避河蟹吧】
大批的女人和孩子成为了战利品,可她们更多却取自尼沙布尔城内的失去了男人的家庭。而至于那些个人家为什么没了顶梁柱,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整个尼沙布尔都被清洗了一遍,而不是全都杀干净,内里还幸存的土著,现如今看到齐军就如是老鼠见到了猫,根本不敢有半点反抗。但是在城外,就又是另一副模样了。
先前城外的游兵散勇和当地土著曾经组织起了一支超过一千五百人的队伍,疯狂围攻一处边缘据点,后者只有一个都的辅兵在。结果塞尔柱人被牢牢挡在城外,最后在驰援来的百十名马军发自侧翼的袭击下全军崩溃,成就了辅兵队伍在接手这座城市后镇压土著反抗事件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
厄尔布尔士山脉,波斯高原中一处绵延两千里的大山。图兰城就位于这座山脉的南麓。
不同于北麓的湿润多雨,南麓区域的降水量只有北麓的三分之一,甚是更少。
但无论是北麓还是南麓,都有大量土著聚集。
重要的山隘通道有两处:其一为卡拉季河和恰卢斯河之间形成的坎代万山隘;另一为哈布利阿河和塔拉河之间形成的加杜克山隘。纵向的谷地中有很多重要城镇,毕竟波斯几乎所有的有影响的大城市都是依山而建,这为城市抵抗外敌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掩护。
图兰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作为桑贾尔在波斯高原东北区布下的卫星城之一,这里迎来的是一场惨烈的厮杀。
图兰城居高临下的地势让陆齐军的火炮效用大减,可即便如此,在多日的炮击之后,图兰城也受创惨重。而依靠着绝对的实力,身披重甲的陆齐军更是把塞尔柱人布置在城外的多座营垒给拿了下。梁山砲在这一战中发挥出了较之尼沙布尔一战更大的作用。用事实证明了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武器,只有最合适的武器。
夜幕很快就降了下来,阵地上依旧杀声震天。数日前还雄伟耸峙的城关现在已经变得残破不堪,高大的城墙在陆齐军炮群的猛轰下坍塌了数处缺口。一队队陆齐军战士还没有杀入城中,只因城外阵地上的塞尔柱人依旧在抵抗着。
守卫图兰城的主将正是从尼布沙尔逃出的曼苏尔,他也是格尔沙普的诸多副将之一,后者已经被送回了哈马丹。然坎代万山隘与加杜克山隘不能白白放弃。节节抵抗是桑贾尔早就拟定好的大战略。图兰城是其中之一。
曼苏尔用出了手中三分之二的兵力布置在城外险要之处。只守卫的图兰城,那是在找死。不把城外的险要之地牢牢把持住,坐等着中国人把大炮拉到城下么?
大批的军队被布置在不同的山头与山隘,还有一些高地和半山腰平台。用古拉姆压着部族骑兵,部族骑兵压着民兵的法子,不停的向各处阵地填兵加油,你甭管他们死了多少人,却好歹坚持到了今晚。
大批的肉搏部队披着重甲在大炮的掩护下对着塞尔柱人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塞尔柱人的弓箭砲弩也在全力还击,他们还学会了陆齐的燃烧弹,一枚枚火红的‘炮弹’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道道红色的痕迹,在双方间来回穿梭不断。
鲁北压低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碎石堆般的“小道”从图兰城城墙缺开的豁口跑去,身后跟着一队数十人的生力军,人数不多却已经是他聚集来的全部兵力了。
当然,这些人都是附庸军或是仆从军。
在如今的齐军序列里,辅兵是齐军的自己人,附庸军就是藩兵,也是自己人,而仆从军则是被陆齐征服的如喀喇人、花刺子模人这样的军队。
作为一名藩兵,以“战功”而得了五十长职位的人,前不久才收到家里人的来信,得知家人已经受到了他和父亲使人送回的战利品的鲁北,此刻对陆齐的忠诚正值顶峰。
就比如现在,身为藩兵,他本可以留在城外阵地打扫战场的,就像他父亲现在做的事情一样。然渴望着更高位置,获得更高奖励的鲁北,却召集了一拨怀着同样心思的人出现在了这儿。
一出城去,一路上残肢断臂就随处可见,整个城关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瓦砾,在城外的阵地相继失守之后,图兰城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只是让曼苏尔,和城内的上下人等都没有想到的是,齐军打仗会这么的凶,一出手就这么的狠!
炮弹不要钱似的砸来,才短短两天时间不到,城外最后的营垒就被打破,城关也被轰塌。
城门楼也好,城墙也罢,两天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被成百上千发炮弹打的面目全非。
曼苏尔已经指挥调度的很得当了,塞尔柱人也很拼命很英勇,可战争还是不可逆转的向着他们不愿看到的一面倾斜了。
就像原时空百年耻辱中的华夏,经历的那一场场失败。关天培、陈化成,八里桥、大东沟、刘公岛,乃至八年抗战……
原因拼死一战者何其之多?可最终呢?
武器不如人,财力不如人,士兵战力不如人,说到底就都是实力不如人。一如之前的北天竺与陆齐,朱罗与陆齐,三佛齐、南越、占城、日本等一连串的国家名字与陆齐……
这也与眼下的这场战争有着神一样的映照。
不愿意束手就擒的塞尔柱人,用尽了一切法子,一如这场战争中的曼苏尔,可最终他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他们还是不能逆转整个战势向着陆齐的倾倒。
第984章 当年老臣,物是人非
秋高气爽时分,金陵城内桂花飘香,眨眼又到了一年中秋时节。整个中原大地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息。就算是那些亲人在外的军属家庭,面对着朝廷与社会相继送来的真诚‘问候’,一个个也心甜如蜜。
官府先是送来慰问,然后又是社会各界的捐赠,最后是陆皇帝亲自在八月十五日刊登的发言,无不在表明对他们的关心关怀。
配合着天竺、天方战事进展顺利的喜讯——朱罗国是跳反了,然而西遮娄其王朝却还依旧没有起兵。武二郎合着栾君实坐镇天竺,再有水师配合作战,天竺之战局还尽握在陆皇帝的手心之中。朝野上下都一片欢喜。
可就在这个举国欢乐的时候,一些不好的消息也在私下里暗暗流传。
某王性情暴虐,凶残狠厉,动辄屠城,杀伤不计其数,大伤天和……
某王视人命为草芥,纵火焚城,惨不忍睹……
几个儿子的传言有多有少,但就没一个没有的。
以安保司对金陵城的掌控,陆谦都探不到是谁人在散播谣言。从天方送来的奏折战报,他可始终是明发一部分而又留下一部分的。
这显然不是‘无意’而生出的变故。
他心里当然明白是怎生回事,而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在出手,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时候显露自己的‘纯良’只会显得很女表。
……
也是这个时候,张孝纯回京了。他当初因为过失被贬去了日本,之后又在朝鲜和南洋打转,后又去了天竺,现在被调回中原,也是应当的事。
他从天竺坐船回来,自然对天方和几个皇子大爷们的事儿不知道了。他只知道自己许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人到了老年,能‘生入玉门关’亦是一大乐事啊。
没有常年漂泊在外的经历,没有步入老年的危机感,班定远“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心情,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张孝纯直到停船沪港时候,才从在沪港任职的儿子张灏口中隐隐得知了一些消息。张灏就是一中庸之人,便是早年有他父亲在后盾,在军中也混的一般般。后来索性转行做警察去了。这人身上很有赵宋时期的味道,又因为出身缘故,武将做的不像武将,更似一文人。
在转行之后,凭着身上的‘温文尔雅’,虽然无法迅速冒出头角,但在警察系统中也甚有发展。多少明白些暗中的事。
从沪港行船到金陵,登陆后乘坐一辆马车就向着城池奔来。到了城门外,远远的就见有个青布小车等候着,更挂着一绘着云纹的‘李’字字牌。车内坐着的不正是多年不见的李光么!
许多年不见,当年风华正茂的李泰定,如今也是两鬓斑白了。
远远的,就疾步过来:“永锡兄!别来无恙啊!”
李光与张孝纯并无太深的交情,当初李光给张孝纯站台,让其能压过郭永接任齐鲁巡抚,可不是出自私情私交。郭永为人过于苛厉,在乱世时候自能镇平一方,但彼时的齐鲁较之郭永却更需要一个性格圆滑一些的张孝纯。
但因为彼时移民局的苛刻,溺婴之事再度于齐鲁爆出,只为能减少家庭人口,好保持人均收入不落到五十元这条红线之下。事情爆出后引得陆皇帝震怒,齐鲁官场上下皆为之震动。
张孝纯也好,李光也好,都为之吃了挂劳。
而二人真正的交情也就始于这场共患难。张孝纯且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在责任之上主动揽去了很大过错,这些年他始终飘在外头,而李光却在爪洼转悠了一圈后又回到了中原,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李光在江浙巡抚任上又跌了一跤,那也怪不得别人。陆皇帝虽罢免了李光的巡抚之职,却是把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不然,他怎么就稍微蛰伏,便又在宣政司坐上一把手?
张孝纯年龄本就比李光大,现在看着就更是见老。李光脑子里且还是昔日张孝纯的模样,现在一看他那模样眼睛都要湿润了。
“贤弟,别来无恙!”
“当年一别,眨眼就是十几岁光阴,弟常常做梦都是永锡兄啊!”李光含泪道。
“是啊,当年一别,谁知就是这么多年不见。你可还好?看你模样,也比当初苍老许多了。”说着两人就上了马车。
“是啊,不一样了。孙儿辈皆已娶妻,光阴一去不复返也。”俩人全都老了,没有了当年的干劲,也没了当年的功名利禄/雄心壮志之心了。
“兄长此番入京,不若就在京中谋个一官半职吧。何苦再去受那奔波劳累?”李光笑道。
“为兄可没那般雄心壮志!能生入中原,此生足矣。”张孝纯笑道。
说笑间,马车停了下。却是已经到了张府。
张孝纯虽然仕途不如意,可他品级却不低,头顶的爵位更没被罢黜。陆皇帝迁都金陵之后,张灏一样在金陵置买了宅院。
次日张孝纯递牌子请见,本以为是见不着的。
不料,当天下午陆谦就宣了他觐见。
宣德阁里,陆谦在小书房见了张孝纯。没让他拜下去,手一挥,边上的内侍已经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