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至于阿杜拉曼,还有刑国的那五大地方守备司,却就是刑国内部的土著力量了。
南洋地区的土著数量可是不少的。马来还算不得多,爪洼和苏门答腊才是叫人头疼。这次南洋联军进攻波罗王朝,方腊便没去凑热闹。原因就在于其内部且还没有被摆平。
而柴进呢,刑国内部大大小小的独立山头到已经被摆平了,因为那个地方主要地势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虽然也有一条中央山脉,把半岛切成了东西两块,但这条半岛上的天然分割线却是从北部的永国南端延伸过来的。
半岛北部地形纤细,形同长条倭瓜,北面纤细,南面肥大粗壮。但如此纤细的北部却兀自被从永国南端【闻焕章】延伸出的山脉给一分为二,让西面的归庐国【李俊】,东面的归刑国【柴进】。
在地形划分上,就是后世暹罗南端——怀抱暹罗湾的那条小尾巴,分给了柴进。因为柴进的刑国不可能如后世的大马一样在婆罗洲占据大片的土地。这是补偿!
永国的地盘就限于半岛之上,因为地理地势远没有爪洼和苏门答腊复杂,柴进是很轻松的就削平了境内的敌对势力。而后五个主动投降的马来王公,就让他感觉到了为难,最后只能把他们变成永国内部的五大土著守备司。
阿杜拉曼今年三十余岁,身材不高,但很敦实。其父是最早投效柴进的马来王公,也是当初三佛齐国完蛋后最早向方腊投诚的人,在父亲年迈去世后,阿杜拉曼顺理成章地接任了守备司总兵的职务——五大土著守备司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本就是规矩。他们就是永国的羁縻州,或者说是永国内的藩镇。
但这个人比较倒霉,或者说从他父亲那一辈起就有些倒霉。
永国的五大土著守备司,按道理都是大马的叛徒,但就因为他家,对,就是他老爹,表现的太积极,太狗腿了,以至于他家硬是被背了更多的骂名和压力。
滔滔骂名一石,他家能有五斗。
但如此的骂名也没有给他家换来太多的好处,除了一家人被赐了国姓——这很有荣誉吗?如果可以阿杜拉曼更愿意自己选择一个汉姓,而不是去姓柴。同时入了汉籍,而其他的待遇与其他的土著守备司比,也全都一致。
当然,如果说他家是五大土著守备司第一的名头也算是一种好处,那也就这么多了。
阿杜拉曼的老爹心中也曾后悔,然而柴进以及他背后的陆齐朝如日中天,他们父子根本无胆敢叛变。而有句话说的好,生活就像强奸,当你无力反抗时,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吧。
阿杜拉曼父子就是如此,老老实实接受现实,摆正心态,为柴进继续卖命。
此战,五大土著守备司各出兵数百,统一由阿杜拉曼率领,作为永国右军都督的副将。
五大土著守备司虽然是土著,但这些年里柴进指头缝里也给他们露了些好处。不管是兵甲的质量还是数量,那比之菠萝王国的土著军言都是要稳胜一筹的,而且他们打仗也是有收益的。
南洋各国针对国内的土著势力,用陆皇帝对付他们的法子,直接搬过来用。干多大活出多少力,得多大的实惠。
永国的五大土著守备司就是这般的被调教多年,为柴进出生入死,却也从柴进手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此番小旋风参与来的资本就是五大土著守备司出动的小两千精兵,外加原来右军都督亲自率领的千多永国的常备军,三千兵力,也是此番攻杀的一小股东了。
只是运气不好,那右军都督在厮杀中受了伤,又因为感染,以至于差点把小命丢在波罗王朝。消息传回永国后,柴进一边使人去把右军都督好生救治,好生安顿,另一边就立刻走马换将。
但是这当中需要时间啊。
阿杜拉曼暂代主将职位,一样可以引着永军先行厮杀么,只是因为没人撑腰,他们也就是一开始时候捞了点功劳好处,随后就被李俊扔到了海边留守了。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兵马在波罗王朝内攻城掠地,大把的捞取金银,阿杜拉曼等人眼睛都红了。可他们在李俊面前就是那三等公民,根本没说话的份儿。
如此,这些人就迫切的期待着新BOSS柴祯的到来。要知道,他们被空置在港口,那损失的不止是他们的金钱,还有柴家的利益。不然柴进怎么会那么急呢!
这场盛宴,参与者所能得到的报仇,除了基于兵力上的基础分配外,还在于战绩和贡献。而现如今永国兵马所作出的贡献少的可怜。
只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永军因为被空置,很意外的接到了一块天上落下的馅饼。柴祯急急忙忙来到这里的最大原因,可不是要给阿杜拉曼他们撑腰来的,只是阿杜拉曼不知情,还以为柴进也急了呢。
在接到柴祯率援军两千即将抵到兰拿巴戎的消息后,五大土著守备司就已经动员了起来,他们在各自的所辖地里,开始大肆征集粮草、物资、役畜,同时民夫也被大量发动起来,为大军做最好的后勤服务。
一个个斗志昂扬,就等着新老大来到后,领着他们去开片抢掠了。
如是,柴祯只在兰拿巴戎歇息一日,便召集手下大小将领齐聚一室,开门见山的说要拉着大伙儿出去打仗了。
——阿杜拉曼等人满脸的兴奋。
但永军针对目标却不是依旧在抵抗中的波罗王朝,而是西面的色那王国。
——阿杜拉曼等人人愕然。
他们当然知道陆齐朝要对北天竺发起攻势,也清楚齐军的进展不是很突出,因为其东路军兵力有限,但这事儿是他们能够掺和的吗?
第928章 主战场与分战场
色那王国是波罗王朝的邻居,位于波罗王朝之西南。朱罗国鼎盛时候,其最北境便打穿了色那王国的海岸线,兵锋一路杀入波罗王朝。
而以后世的地理国度来临,波罗与色那平分了后世的孟加拉国。
孟加拉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作为面积只有四个湾湾大的国家,其却足足繁衍了1。6亿人口。人口密度近乎没平方公里1300人,是湾湾的两倍,是世界上各人口大国(即5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国家。
一切都因为后者是一个全国九成的土地都是肥沃平原的国家。都因为它所占据的地方是赫赫有名的恒河三角洲。
所以,现下占据后世孟加拉地盘的两个王国,那都不穷。现今生活这在片土地上的人口也同样不少。
也所以,李俊他们才会错估了波罗王朝的实力。因为以人口来论战斗力,波罗王朝的战斗力根本不是现在这样的。同样信奉佛教,他们比起三佛齐、吴哥、女王国的土著来可差远了。
波罗王朝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后世孟加拉的土地,大概是东孟加拉吧,后世孟加拉的西部地区属于色那王国。东面半个孟加拉与后世天竺的阿萨姆、梅加拉亚、那加兰、曼尼普尔、米佐拉姆等邦的联合体,也就是后世天竺大陆的东北角——对天竺地图有印象的朋友肯定不会忘了天竺人把孟加拉欺负的有多凄惨,整个孟加拉都被天竺国土三面包围,就仿佛是一个国中之中,这才是现如今的波罗王朝。
现在,波罗王朝的中东部地区,是双方厮杀的重点,因为那里有波罗王朝为数不多的山地丘陵地势。波罗王朝的残兵败将汇合了其东部的力量,正依靠着山地丘陵进行着反抗。那里一旦被拿下,同样是一马平川的王国东部,根本就不可能抵挡的住李俊那么的攻势,会跟之前的其西部地区一样,被李俊他们轻易给夺取去。
“波罗王朝的末日已经不远了。我们就是立刻出兵前往东部的山岭地带,也顶多是分上一杯残羹。”主要之前都没想到波罗王朝的抵抗会如此的孱弱。他们比起三佛齐、吴哥、女王国的土著来真的差多了。
那李俊估计都要后悔死了。
柴祯心里感慨着,波罗王朝的弱是叫外人都意想不到的弱。
“所以,我们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区区一个波罗王朝,那只是南洋各国的所求。广袤的北天竺才是我们真正驰骋的疆场!”
把基本盘做大了,就算只能分上一勺子,也比先前所能占据的利益更大。
柴祯心中充满了涌动,北天竺才是真正的大局面。
让李俊他们耍鬼去吧!不,他在临走之前还要对李俊说一声谢谢。
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几家人借着柴祯没到的机会,很是道貌岸然的把永军的先头部队放在海边空置,却不想,叫柴家天上掉馅饼,凭空捡了个大便宜。
加之。永国不用像庐国那样把自己整个都陷入波罗王朝,他们完全可以抽掉更多的力量配合齐军的东路部队进攻色那王国,甚至是更靠内陆的帕拉、昌德拉斯等国。
是以,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指的就是这个。
五千人的永军【柴祯带来了两千人】忽的进入了色那战场,给彼处的齐军带来的极大帮助。至少在色那的东北部,也就是恒河北岸地区,极大的扭转如今齐军在此处的被动形势,并沿着恒河快速向西北方向推进,趁其不备,很是歼灭了一部分天竺土著军的有生力量,占领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区在内的大片恒河北岸地区。这是色那的富庶地带,掳掠人口、物资、金银及各类珍玩,打击北天竺联军的士气,动摇其抵抗意志,一气呵成。
是的,北天竺联军。
在北天竺东岸的色那王国与西岸的索兰基王国同时被陆齐水军攻打之后,在原伽色尼王国所在区域的陆齐军也在纷纷聚集和调遣的时候,北天竺各国如何还不知道是怎的一回事?
他们自然也‘团结’了起来,虽然这么说会有辱于‘团结’这个词汇。
以北天竺实力最强的昌德拉王国和乔汉王国为首,库斯达尔、托马拉、帕拉瓦拉、且迪、卡拉丘里、帕拉,当然还有两个当事人——色那和索兰基,是全都统一在一面旗帜下了。
但这绝不意味着北天竺各国的心就一齐了,更不是说北天竺各国的力量就都拧成一股绳了,顶多是彼此间放弃了纷争,比如索兰基与塔尔人。
塔尔人位于索兰基与乔汉王国之间,那是一片浩瀚的沙漠,是两国的天然分割线。塔尔人就是塔尔沙漠的土著居民,人口虽不多,但很彪悍。
他们在南北两个进攻【劫掠】方向中选择了更弱一些的索兰基。
现在,塔尔人固然不会趁机攻打索兰基了,可要说他们会去帮助索兰基,那就是笑话了。
当然,索兰基与色那王国还是受到了一些联盟的支持的,只是这点力量对比起整个北天竺各王国团结起来这面大旗,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弃开索兰基的问题不说,色那处真正的问题是,陆齐军投入进来的力量还是太少的缘故。
进攻北天竺,主力是位于霍国境内集结【阿富汗】的陆上兵力。若是以海路在北天竺两边大打出手的话,那耗费会让金陵的内阁大臣们头疼不已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走万里海路来支持一场对一片大陆展开征服的战争,那太疯狂了。反倒是陆路,虽然一样遥远,但陆齐在西域已经站稳了根,更顺利夺取了阿富汗,打开了北天竺的大门。
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战术角度出发,都比海路靠谱多了。
要知道,陆齐水师还要警惕朱罗国呢。而如今的态势下,就是那西遮娄其王朝对陆齐的感触,恐怕也有变化。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们可都属于天竺!
这般的就自然而然的牵制了南洋水师和西洋水师很大的精力,让陆齐水师如何还有余力去扫荡色那?乃至是西海岸的索兰基?
色那王国地处恒河两岸,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王国内农业发达,故而,城池林立,人口密集。这就给土著军队提供了步步防御,节节抵抗的依靠,同时也可为北天竺联军提供充裕的军粮。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农耕文明时期,军队作战中,粮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更因为地理缘故,色那王国境内的北天竺联军,可以在广阔的恒河平原上随意穿插,骑着高头大马的天竺骑兵,利用自己更胜一筹的机动性,远远避开了齐军的兵锋,然后从敞开的侧翼直插进去,使得齐军的攻势常常是虎头蛇尾。
无奈何,平坦的地势阻挡不住天竺联军的兵锋。同样,紧缺的兵力也让齐军无法完全遮蔽侧翼。
天竺人并没领略到敌进我退,十六字游击战术的精锐,可他们却在实战中做到了这一点。
齐军正面作战的能力很是BUG,但人数的缺少叫他们始终难以打开局面。或许,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一种牵制吧。开辟分战场,好让北天竺各国的力量不能全部投入到乔汉王国。
后者是北天竺的大门,曾是婆罗门教国家抵抗天方教入侵的最前沿,也是现在土著军抵抗陆齐大军的主战场……
第929章 收获
作为分战场就要有分战场的觉悟,千万别想着大破贼军,逆袭当老大,夺走主力军的光彩。不自量力的野望只会让自己陷入险境。
主导东路军攻势的徐徽言是一个很持重的人,他也曾傲气轻狂过,但是流逝的岁月叫他学会了持重。
有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徐徽言就是这样做的。
在吃到了兵力不足的苦处后,徐徽言就立刻转变战争方略,从最初时候的攻城掠地变成了现在的‘占山为王’。
他的法子就是占据色那王国的沿海部分,建立堡垒,以此为根据地,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以达到用最少的兵力便可确保防守无碍的目标。如此来,他才可以抽调出足够多的军力用于针对色那王国的内陆城市的攻击。
永国的五千军的加入让徐徽言手心里实力大增,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手中的全部陆战兵力比起这个数字也多不了多少。那恒河北岸——为了防备北天竺联军在对岸捣鬼,威胁到在恒河南岸的东路军主基地,徐徽言都不会布置军力在那儿。
拢共千人上下的兵力,既要防守城池,还要巡哨恒河沿岸,能够用才怪!
兵力上的捉襟见肘,自然是让恒河北岸的齐军的局面不美妙起来。
而现在多了永国的五千军,可谓是雪中送炭,那意义大了去了。
至少,齐军在恒河北岸的控制范围可以从恒河口扩展到恒河与马藏藏布江交汇处了。
马藏藏布江就是后世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那是一条水流量大的惊人的大河,与恒河汇流之后,其下河段被后世的孟加拉人称为游贾木纳河,然后与梅克纳河合流,也就是现在的伯拉格河,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又被该称为梅克纳河。
所以,恒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并不在后世的天竺境内,而是在孟加拉境内。
但那都是后世的地理名词了。现在这条河就被叫做恒河,位于色那王国境内。
徐徽言所指的恒河口,也就是恒河入海口上溯到其与伯拉格河的汇合处。
现在齐军在北岸的控制区从伯拉格河推进到了马藏藏布江,可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的。
洪武十六年很快就过去了,临近年底,天竺这里气温却依旧不见太冷。这里的确是一块难得的福地。
在过去的时间里,东路军取得了丰厚的战果,并不是指占据了多大的地盘,而是说他们消灭的敌人和获取的财富。
最初的七八千齐军,连同陆续调来的南洋各国兵马,再算上那支横行在恒河之中的水师,满打满算不足两万人。历经多日征战,去掉战死战伤和因病减员的,再刨除分驻各地的,现在徐徽言手中的机动力量——特指陆战步骑军,只剩下一万人左右。
将士们的士气也有高有低,以番汉区分开来,汉军的斗志是一如既往的高涨,但番军就有些懈怠了。就是那些不很懂军事的人,看到番军们的脸色,也知道他们有些心不在焉了,不一定全是身体上的疲劳,更多是心理上的疲劳,饱掠之后的番军的战斗意志从来就高不到哪里去的。
这点上不止是眼前的番军,就是昔日草原帝国的兵马,也是如此。
所以,徐徽言等东路军高层就都明白,该是调换新军的时候了。那些吃的满嘴流油的家伙们,还是把他们踢回家更妙,换来些新兵,有前者的例子在,那肯定会斗志饱满,战意盎然。
同时,时间也到了年底,是到了该做一总结的时候了。
“来自南洋的三千多番军要尽快遣返,以便更换新军。据谍报司传信,色那已经迎来了新一批援军,主要来自卡拉丘里和帕拉两国。他们肯定会发起一波反攻,现在不确定的就是时间问题。”
徐徽言话音刚落,手下就有军将接道:“管教将军放心,俺们已经缩紧兵力,有着城堡城防在,凭的土著来多少人马,也是不怕。”
定眼看,这说话之人正是张中孚之弟张中彦是也。
此番的北天竺之战,主战场自然是陆齐的嫡系力量占了大头,东西两个分战场便就让给了‘杂牌’。
作甚事都不能吃独食不是?
更别说主力嫡系中也有不少人与‘杂牌军’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徐徽言此刻手下四个团正,就全都是杂牌出身。张中彦来自蜀宋,曲端来自西军,王世宣、王孝忠皆当初襄阳一战中投降之辈。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打仗!
连同徐徽言在内,上下尽是能打硬仗的干将,北天竺联军与之多少回正面交锋,从无获胜过。也就是趁着齐军拉远了作战距离,露出了侧翼和身后的空挡,他们才利用优势兵力迂回攻击齐军的短处,使得徐徽言几次发起的攻势都有虎头蛇尾之像。后来徐徽言索性就顾头不顾尾了,沿着恒河挺进,利用水师的转运之力,抱着击杀敌军有生力量为宗旨,攻击色那王国的城池,劫掠财货、牲畜、粮食、人口等。这也是他无奈之下的选择了。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叫他们东路军吃了个肚儿圆。
恒河三角洲,这可是农耕时代的膏腴之地。陆齐军改变战略角度后,得到的好处不要太多。便是全军分润了后,上交给朝廷的战利品也是一个叫人惊喜的数字。
“钱粮之事先不说了,人口呢?这次可运送的人口总数统计出来了吗?”胡铨用略有些急切的语气问道。作为东路军的参军,胡铨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小,他这段日子更多是与当地的婆罗门们交流,但这绝不意味着出身文官的他会对‘财富’两字忽略。
对于陆齐朝在财政上的东向,胡铨的位置纵然不高,却也多少有些耳闻的。
“大概四万人左右吧。”徐徽言说道。这个数字他还是很清楚的,当初为了确保沿海地带的绝对安全,他们从当地以及外部大肆掳掠,一度抓捕了五六万劳力,以来修筑棱堡和加固、扩展港口、道路。
天竺人还是很便于管理的,老实听话,这些人加上多次作战中被俘虏的土著士兵,总数达到了八万,超出了东路军数倍之多,但却并没为东路军制造多大麻烦。在突击完成了一部分劳动之后,一些个土著都被释放了回去,多少缓和了一些当地百姓的敌对情绪。
现在东路军手中剩下的就四五万人,能够被送去南洋各国的,就只有四万人上下。徐徽言用手中的劳动力,以及马牛、大象,从南洋各国手中换取到大笔的金银浮财。整个交易过程都是他一手经办的,故而对这个数字清楚地很。
第930章 战争福利
金陵城,户部衙门。
偌大一片建筑群中,到处都是忙的脚不沾地的大小官吏,临到年中时候,户部既要做年度总结,又要对来年的财政预算做最后的合计,那从上到下就没一个能得清闲的。
作为“新任”的户部尚书,蒋敬都已经连续五天没有归家了。
小楼林立的户部,东南一角的鸽巢,是户部衙门中少有的一块‘平地’。
与先前的唐宋先朝不同,陆齐的衙门与之最大的变化就是楼多了。太高耸的楼房没有,一般是三层小楼式的建筑,因为这样的高度水龙车且能够得到。太高则就不行了!
‘办公楼’多了,办公区的实际占地面积就缩小了,一栋接一栋的小楼之间就拉开了间距,这叫防火通道。楼与楼之间就是有连通,也顶多是天桥。一切都是为了放火啊。
即使金陵城修建之中,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砖石、水泥的应用比之前朝已经超出许多许多,但放火依旧是重中之重。
在一座座小楼林立的户部衙门里,一水儿的平房建筑的鸽巢,高度算是最低的。毕竟这里只是一个鸽子窝,接到了密信后他们还要转交给不远处的机密室,在鸽巢做工的人员本身是不知道密码的,更不会从事翻译工作。所以,这里的人虽然不少,却还不至于建楼。
这天,整个户部衙门依旧忙碌非常,鸽巢同样是人来人往如繁荣的街口一样。
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陆齐朝的鸽巢已遍布中土各地,完全是出于情报传递的缘故,陆谦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来落实了这项布局。
以至于现如今,民间百姓都习惯了用鸽巢为远方的亲朋传递紧急消息,邮局下属的鸽巢通过这项业务都能实现自负盈亏了。
虽然如此成果的背后是一只只以三百六十个法子花样去死的信鸽!
金陵城内多的是户部这样人头往来极多的鸽巢,尤其是在年底的时候。外地汇入来的信息不要太多。
一道紧急消息被送入了机密室,很快的一声惊呼就从楼内响了起来,接着机密室主任亲自拿着译制好的情报,快步赶往蒋敬的签押房。
“哈哈,好,好。徐徽言办得好!”蒋敬哈哈大笑,大声夸赞着徐徽言。
色那王国是富足的,那么平坦肥沃的土地,滋养着数百万生民,千百年来能创造出多少财富?但是能从色那王国榨取到如此多的财富,更想到了用当地掳获的土著来换取南洋各国的金银,这就是让蒋敬对徐徽言赞不绝口的关键了。
——波罗王朝是南洋各国联手打下来的,这点不假,但它却并不属于南洋各国。它是陆齐的殖民地,南洋各国联军打下了波罗王朝,他们可以从中取走大笔的财富,还有一定数量的战俘,但却不是无有节制的掠夺一切。南洋各国依旧短缺人手!
“速速把这个递去银行。”大笔的金银没有被蒋敬大笔一挥纳入户部的银库里,而是主动送去了中原银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陆齐朝的各路大佬对于纸钞问题的担忧是多么的慎重。
秘书没有半点迟疑,作为秘书他很理解蒋敬的举动。
然而次日里,陆谦便听到了这个消息,对此不加以评述。臣子们自己搞出的事儿,在他眼中很正常。蒋敬也做了十几年的高官了,难道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且单看徐徽言送回的金银,那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但是对比社会上流通的纸钞重量,这点财富杯水车薪,又算什么呢?
金陵城里的头头脑脑可不会忘记进行中的北天竺之战的。
不只是徐徽言,西路军的郦琼,还有引兵杀入天竺的晁盖——人晁盖至今未婚,也不曾娶妻,基情四射真好汉。
那都会送回大笔的金银来。
郦琼或许会少一些,西路军的存在更多是为了牵制索兰基与库斯达尔,让这两个王国无法去全力支持北方的乔汉王国。晁盖军现在就被阻止在乔汉王国和托马拉王国,两个王国与伽色尼人是邻居,早期为了防止伽色尼人的侵入,乃至后来为了防范古尔人,都在国境内修筑了不少堡垒。
现在伽色尼人已经跪了,古尔人也跟着伽色尼人一块跪了,可乔汉王国与托马拉王国境内的城堡却没有一起跪下。两国依靠着背后昌德拉等王国的支持,在最初的几次会战失败后,便转变了态度,依靠着堡垒和城池与晁盖军打起了消耗战,同时也在为北天竺各国争取时间。
横竖想要如唐时的王玄策那样,大军横穿数百里,直接进到王城下,轻易的打崩北天竺,攻破王城,便能叫大小数百座城池一起臣服,那种好事是想也不要想了。
怪就怪陆谦没撞上一个好时候。
王玄策那时,统一的笈多王朝已经崩溃,整个北天竺都是一团乱麻。所谓的国王只能说是一个个的草创政权,甚至是强大的城主,而现在的天竺,拉其普特人崛起已经数百年了,一个个王国的建立对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巩固的统治。
是的,乔汗、帕拉瓦拉、索兰基、托马拉、遮娄其、卡拉丘里、昌德拉,这些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起的国度。是不是很变态?
由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嚈哒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腊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拉杰普特人,拢共有36个部族,其中却有12个建立了王朝。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北天竺各国之间就能多增添几分的信任。
但是在把这些个国家打怕打疼,同时也榨干他们的军力前,想要顺利的杀入德里,却是不可能的。
天竺的宝库还依旧没被打开,陆齐现在只是在宝库的外头捡到了几块金子。但晁盖使人送到的数字,加上东西路军的收获,那也是叫人感到欣喜的。
“陛下,这是明日的《新闻报》!”
时间还没有到酉时正点【下午六点】,金陵已经一片漆黑。陆谦尚未用晚饭,而依照他的惯例,饭钱先看明日的《新闻报》。
十多年养成的规矩,现在已经改不了了。
老早时候是不放心《新闻报》,唯恐其与自己的政策会有抵触,后来放心是放心了,却也改不了了。
“嚯,好家伙,价格竟是如此便宜?”
一样是关于战争的消息,只是信息来源不是北天竺,而是早就过去的东克普恰克。
当初的那场战争,齐军横扫东克普恰克汗国,俘获的战俘虽然都放还了回去,但落入了齐军手里的牛羊马群,岂能会物归原主?
这个时代,除了陆谦本人外,还有谁能有本事从齐军手里把他们都装进了兜里的东西再抢走?
没有谁了。
如此,大批的牛羊马群就成为齐军的战利品,在战后跟随大军回到了金湖城。
而这些牛羊马群的整个‘销售’过程,一支持续到中秋时候才算完结。其造成的影响就是,今岁整个天山南北地区的牛羊马群,价格都有大幅度下降。这就是战争福利!
当初陆齐打塞北时候,整个冀北与晋西的百姓吃牛羊马肉都吃吐了。
东克普恰克之战一样如此。整个波动范围一直延伸到了关中……
这一期的《新闻报》干货十足。陆谦才刚刚感叹过,不久便又发出一声朗笑。却是引移民局的成效。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移民局共迁移日本人十万余,将之引入了南洋各国及新福、婆罗洲,还有锡兰等地。
这才是这一政策施行的第二年,成绩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