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个时空当然不可能读档重新来,但以陆齐朝对北天竺各国的压倒性优势,陆谦他想不出失败的理由。如此这个大行动对他又有多少的吸引力呢?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贵。陆谦现在就是如此。虽然理智上他很清楚天竺的重要性,那是陆齐的一大输血源泉,是陆齐日后强盛不衰的基石与保障。
他现在只觉的无聊空虚,只是在忙碌了一段时间后空闲下来时必然要产生的情绪。在朝堂上的文武事忙碌完结后,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他只剩下了无聊。
谁让他对天竺大陆没啥期待感呢。没办法,陆谦就是瞧不起阿三哥们的战斗力,就是天方世界都比天竺能叫他兴致高涨。
虽然他知道这是一种偏见,可他改变不了,也没想过去改。这就像他对西征的执念一样!
躺在美人腿上,仰头吃着贡桔,对于后市的卢瑟们言简直是梦寐以求的美事,只是一个梦已经做了十几二十年了,再美的美梦也就那回事儿。
赵福金想了好几个法子,也没能挑起陆皇帝的兴致。人就这么懒洋洋的睡过去了,等一觉醒来天色已暮,华灯初上。他起身去往外头,就看到小赵氏竟也在长安宫内。与赵福金坐在一块,不知道在聊什么,很远就能听到二人清亮的笑声。
缓步的走进屋子里,陆谦看了二人一眼,“聊个什么这般高兴?说给我听听,叫我也高兴高兴。”
“妾身见过陛下!”二女见陆谦来了,连忙站立来施礼。
对着二女挥了挥手,陆皇帝笑着道:“夫妻一体么,私下里就不要顾及那么多!”
说着人坐了下来,也不知道是灯光照射的,还是陆皇帝眼睛一晃,看着娇艳的赵福金和小赵氏,他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邪恶的想法,是不是可以……
该是陆皇帝的目光太过于热络了,赵福金脸上微微僵硬,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第920章 一份“合同”
轻轻的睁开眼睛,将压在自己身上的手臂拿开,看着躺在身边的两个女人,陆谦先是得意的笑了笑,然后再拍了拍额头。
荒唐了啊。这可是宫内!这种事,史官再是耍春秋笔法,起居注中也定是要被记上一笔的。
不过从内心讲他是不在乎的。因为等到这玩意儿曝光于人民大众面前的时候,他早就被盖棺论定了的。根本影响不到他的个人形象!
缓步的走下床,赵福金与小赵氏还在熟睡,面色红润,脸上挂着一丝疲惫。陆谦没打搅她们,自己把的衣服穿戴好,对着外头的宫女太监招了招手,在前殿熟悉用餐,便就缓步走出了长安宫。
“今日可有人进宫?”陆谦看了一眼身边的小太监,沉声问道。
这人已是如今皇城内少有的汉人小太监了。陆齐朝从没有真正招募过小太监,更在十年前就正式下诏停止招募太监。除非是天阉!
现如今宫中的太监大多还是继承自的辽宋‘遗产’。再有一部分就是从天竺和天方世界‘引购’的。
那两块古老的土地上可老早就有阉人存在的,其历史之悠久,不逊于中国。
只是天竺世界的海吉拉斯,那多是信仰产物,人种也全部来自底层,故而不如天方世界的阉人受陆齐朝的喜爱。
故而,同样是新入宫的菜鸟,身体内流淌着炎黄血脉的阉人,地位自然远胜过前者。一如陆谦身边这个小李子。
“回陛下,乐相公半个时辰前已经到了宣德阁,前朝的不少大臣递来了帖子,好像是因内阁对西域战事所下的定论。”小李子对着陆谦施了一礼,恭敬的回答道。
陆谦缓缓的点了点头,耶律大石灭伽色尼,那书面战报送入金陵是很有一段时间了,内阁要商讨耶律大石的封赏问题,还有后续接任正红旗旗主的人选问题。而西域军灭东克普恰克汗国,书面报告送到金陵也一月有余了,占克舎等人眼看都要到了金陵,对东克普恰克人的安排,也确实该有定论了。
虽说后者在陆谦眼中那就是一场戏!
“不要打扰两位娘娘歇息,让人都精心伺候着。”说着就举步迈向了宣德阁。
陆谦还没有走进宣德阁,便见到迎面而来的乐和,开口问道:“怎么?外面又来了奏折?”
对着陆谦施了一礼,乐和恭敬的道:“回陛下,吏部已初步拟定了个入天竺大小官员名单,详细的简历档案也都已经报了上,折子刚刚送来。再则就是,内阁重臣和六部侍郎,还有在京的一些文武官员都来了。”
朱涟那样的人绝不是特例,就陆谦所知,那第一批拟定的殖民地官员名单中,不少人都是有背景的。这种事儿他也没办法杜绝,也不必要去杜绝。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前世闹哄哄后都改不了的“属性”,陆谦又怎么去改?
论背景关系,他的儿子们就是最大的“关系户”,不然凭什么他们将来都能封王?
这事儿与东克普恰克人相比,不值一提。
宣德阁内聚集了不少大臣,此刻一个个都老神在在。能赶上如此‘盛世’,这是他们的福气啊。不需要考虑敌人的强弱,只需要知道敌人在哪里。
帝国的版图越发的壮大广阔,这自然是皇帝陛下的功勋,却也是他们这些朝中重臣的功劳。后世青史上,总是要被记上一笔的。
“圣主临朝,百官~拜!”随着这一声喊声,宣德阁里一阵肃穆。金陵皇城内的宣德阁可不同于益都旧时的模样,那无论是模样还是内中大小,比之乾清宫也只是小上一号罢了。
前殿就是个小金銮殿,都能摆开小朝了。
陆谦缓步的走上宝座,对着下面的大臣挥了挥手,沉声道:“众卿平身!”待所有人站了起来,这才笑着说:“这内阁的决意书才送到朕手中,诸卿后脚就纷纷入宫来,是对决意有所不满意么?那就找个人念一念吧!”说着看了一眼乐和,“乐卿,你来念一念!”
内阁之中对于那决意自然不同意见甚大,非是如此这道“决意”还不至于现在了才被着落。马上那占克舎一干人就已经到金陵了,这是屎憋着菊花,不得不为之。
“臣遵旨。”乐和接过奏折,打开大声读了起来。
首先,就是关于耶律大石的。后者受封松漠伯,这倒为众人所接受。虽然耶律大石心很野,可人家这十年里也端的尽心竭力不是?立下了剿灭伽色尼人的大功,可以说是在陆路上为陆齐打开了通往北天竺的道路,封为伯爵也说得过去。
虽然那“松漠”两字被不少人诽议。当初的契丹人,就是被李唐封为松漠都督府的。
再加上耶律大石的身份,这很是让一部分人心里升起担忧来。觉得现在陆皇帝这种政策那根本就是在养虎为患。
故而一部分大臣认为,即使封耶律大石为松漠伯,也不能同意他对外封国。陆皇帝本来设计八旗制度的时候,就没有针对他们的封国么。
陆谦脸上抽了一下,他最初的设想中的确没这种操作,可在耶律大石玩出这种操作前,陆皇帝并没把这个漏洞给堵住啊。
当他意识到耶律大石的谋算之后,再叫他去利用权力弥补漏洞,堵死耶律大石的后路,陆皇帝没做。那太low了!
“耶律大石十年来戎马疆场,功勋屡立,为我大齐肱骨之臣也。朕何以厚此薄彼?”
“此事朕意已定,不须再言。”
把手一摆,乐和接着往下念,也就是正红旗旗主的后继者。折子上给出了五个名字。
“此事暂缓,待朕细思。”陆谦继续摆手,乐和接着继续朝下念。而这就到了今日众臣齐齐聚到宫中的重点了。
关乎东克普恰克汗国的处置。这份奏折非常的详细,从最早的尼勒哈尔与塞尔柱人勾结,到纳扎尔引着康勒人、基马克人来犯,再到陆齐调兵金湖城,然后是奈曼部投降,杨再兴建功,养吉干城一战破敌,最后是折可存使人说服了穷途末路的占克舎,引东克普恰克汗国右翼入彀,然后姚友仲为先锋,库蛮城一战定胜负,尼勒哈尔被俘,右翼各部主力遭创,旋即右翼各部或是西逃如西克普恰克汗国,或是举旗降于陆齐。
整个写的非常的详细。其中对将领的赞扬,对陆皇帝的吹捧,更是着重诉说了陆齐大军的锐不可当,以及占克舎本人的重要性,洋洋洒洒万余言。
最后就是对占克舎等一干投降部族头人的封赏,内阁开出了一份较为丰厚的“合同”,这引得其内部生出很大的不同声音。
“合同”!就跟足球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一样的合同。
现在的东克普恰克各部族头人与陆齐之间,陆齐对他们的封赏可不就等于俱乐部给球员们的薪水么,那可不就是一份“合同”么。
没谁傻到会认为这一战之后,占克舎他们就是陆齐王朝的死忠马仔了,就会生生世世的为陆齐朝效力尽忠了。
那再大的威慑力也是有期限的!
这一切就都要看“合同”办事。
第921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陛下。占克舎迷途知返,与我大齐为敌又本是陷于阴谋,确实情有可原。但其意图负隅顽抗,抵抗我大齐天兵却也是事实。”赵明诚也已经两次进出中央了,然而他真的很幸运。年纪不大就做上了礼部尚书,老早就成为了内阁大臣,出了中央部衙,更是一在南洋任宣抚使,一在中国第一所公办综合大学——成均大学堂任总办!
那是要声誉有声誉,要品级有品级,幸运的一比,标准的人生赢家。简直不要太风光了。
从成均大学堂总办位置上再入中央,人家还是礼部尚书,内阁大佬。而且在老一批重臣退出内阁后,他在内阁的‘份量’也是有所见长。
须知道,最初时候他这个礼部尚书,那是权利最水的时候,在内阁之中的地位就也可想而知。
现在的赵明诚,则今非昔比也,那些刚刚入阁的大臣们,再是觉得‘不屑’与之为伍,也不得不礼让他三分,别忘了人家老婆也是非比寻常的。夫妻合体,一般的内阁大臣能比的了吗?
“故,臣以为,占克舎虽情有可原,然罪不能赎。不可为钦察之主!”
赵明诚的理由很那个啥。你都摆明了要打人家了,还不允许人组织力量抵抗,这太霸道了。然而站在陆齐这一边,你占克舎抵抗过我,我现在看你立过功,早期时候的冲突起因又不在你,就好生的放过你这一遭,但我是绝不会还立你当“大王”的。
因为从心理上讲,就让人很难相信占克舎对陆齐没有怨言。
“赵相公实老诚之言,臣附议。”
“臣附议。”
赵明诚话语刚刚落下,就有几名臣子站了出来。今日道场的人物都是朝堂大臣,份量很是不轻。内阁里对东克普恰克人的处置,意见纷纷,赵明诚这儿就是其中的一波。
作为内阁首辅,许贯忠老神在在;作为内阁次辅,萧嘉穗也不动如山。对赵明诚等人置若罔闻。他俩贯彻的是陆皇帝的意志,有甚可说的?谁让陆谦对钦察草原的处置就是这般决定的,是陆皇帝让东克普恰克人仍旧作回一个松散的部族联盟的。
许贯忠、萧嘉穗若不是对陆皇帝的算盘知之甚详,他俩也会觉得这么做很不妥当。因为陆谦的敕封,还有对整个东克普恰克人的安排,就像李唐时候的‘天可汗’对塞北和东北一个个羁縻州、都督府的安顿一样,管理上太松散了。
那些克普恰克部族只要缓过这口气,说要造反,那立刻就能再卷起一场风波来。
能够看得到的唯一好处似乎就是让西克普恰克人安心了。陆皇帝这般做显然是没打算去他们的地盘上逛一逛的。但塞尔柱人听到后必然会担忧的。
没人会把手中的宝刀白白收回鞘中,陆齐大军的兵锋不继续向西了,那就只能是对准塞尔柱了。对简单的一道理。
陆皇帝连几座城池都不准备在钦察草原上建,只把占克舎立为钦察盟主,制定了一个较为松散的盟约管理机制,这很不陆皇帝的。
朝堂上很多人都满满的不能理解。
控制草原,陆齐朝并非没经验。塞北大草原上一座座城池,就是他们给出的答案么。但这些手段陆皇帝却没打算施行在东克普恰克汗国。
只是陆皇帝把许贯忠与萧嘉穗说服了,不只是他俩,军中的几名都督也被说服了。只是要对其他人保密,因为陆皇帝的决意若是扩散范围太大,有泄密的风险,那就不美了。
如此,内阁六部等诸多大臣中,异议甚多,事情是被二人给强行定了下来。
陆谦是要准备给东克普恰克汗国归顺的部族们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属于他们的地盘,然后分封他们的头人官职和爵位,就像满清对蒙古人做的那样,只是陆齐与占克舎他们见却没有一个喇嘛教和满蒙间的‘深情厚谊’。那就等于抽掉了满蒙一家的根基!
只有其型,无有其实!
如此的控制手段显然是很单薄的。
但陆谦要的就是‘单薄’。他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原东克普恰克汗国,现如今的滨海之盟的部族们全都“独立”起来,闹腾起来。他虽然没在钦察草原中修筑堡垒,驻扎兵马,却会下令给那些个受封者,叫他们每人在划定的地方修建起一座城池来。名义上说是因为他要通过钦察草原勾勒出一条直接联系欧洲北部与中国的道路来。
可实际上这条商路的用意却是在为日后西征欧洲探路,也是为了二次征服他们做准备。
别看东克普恰克汗国的左右翼都被征服了,那占克舎看起来似乎很老实本分,但如此的重击之下这些个部族对于陆齐肯定会有抵触心理,只是现在被陆齐的武力给震慑住了,以至于不敢表露出来,甚至是主动地被他们埋在心底的最深处。
陆齐用强手段去压制他们,以陆齐的实力当然可以轻松做到了,但看那西喀喇汗国的那一幕,马黑木二世被捧出来后振臂一呼,群起响应,这是前车之签啊。
对于这种草原部族,不狠狠地修理上几遭,那是很难彻底慑服他们的。
陆谦现在就更期望着能让那些个不安分的部族,一个个早日跳出来,别为日后的大事制造麻烦。
而占克舎的这个盟主头衔,看似是钦察之主,但与真正的汗王比,可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
“克普恰克汗国”这个称呼在彻底的废弃后,钦察人、突骑施人、悦般人,基马克,乌古斯及康勒、可萨,马扎尔,阿儿根等等,那就会从部族大联盟形态陡然变回一个个‘独立’的部族。
对比‘历史悠久、认同感更高’的克普恰克汗国,“滨海之盟”简直是开玩笑的。一个外人强加给他们的称谓,若是能有认同感就怪了。
就好比‘支那人’,或者是nigger、yellow monkey,对这般词汇能有鬼的认同感。
同时,宽松的生存态势和较为自由的政治环境,很轻易的便能让现在被逼下投降的那些个部族头人们一个个爆发出自己最真实的“人生姿态”来。
别忘了,人是最善于‘忘记’的。
谍报司会紧紧地盯着他们!
“钦察草原各部盟主与钦察之主可是不同。”陆皇帝觉得赵明诚他们未尝不明白其内的区别,只是他们连一个‘噱头’都不能容忍。陆齐朝的大臣们真是有点飘了。
“众卿,奏折念完了,不知道你们都有甚看法?不如站出来说说!”接过乐和递过来的奏折,陆谦笑着对底下重臣们说道。
“陛下,臣有话说!”陆谦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大声地说道。
看了一眼站出来的人,是兵部侍郎赵鼎,陆谦笑着点了点头,大声的道:“赵卿尽言!”
“陛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决意定策必有神机隐匿,臣不敢有议。实是臣心中有不解,何以放着克普恰克人,白白纵容了去?”
朝堂之上又有几个是真的笨蛋呢?尤其是内阁?
这段日子里,最让他们不明白的就是陆谦的故意纵容。如此的决策决断,是会叫占克舎他们喜出望外的。就像没有俘虏会想到自己的“俘虏营”竟然是自己的老家,整个‘老家’都变成了一座‘俘虏营’。
陆谦心中叹了口气,他很像透出一点口风的,比如来一句,“众卿家岂不闻一句古语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一个多月的争讨不休,在外人看来内阁最终做出的这决定必然是很郑重,很慎重,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结论。这充分证明了陆齐朝对克普恰克人的重视么?
而条件如此之好的‘约束’,也充分证明了陆皇帝的大度、宽怀,充分表达了对他们的关爱。
这股沉重如山的‘爱’,就是陆齐对他们满满的善意,是无可争议的爱护。消息传回后,陆皇帝的名头想必会成为‘在世圣人’那一级别的了吧?
这可是一场真·大戏,虽然很多演员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演戏。
“国家财政艰难,尔等勿要节外生枝。”
第922章 娘啊,这是个后爹!
扬州城内,一支从钦察大草原的东部出发,跋涉万里而前来金陵的队伍正停留在驿站中!
队伍里的陆齐军将们一个个在开怀畅饮,肆意欢笑。扬州城都到了,金陵近在咫尺也。他们的任务,他们的目的,他们即将受到的嘉奖,都为期不远了,那如何不叫人高兴?
但同样也有一些人“近乡情更怯”,忐忑惶恐不安,心中如同揣了二十五只老鼠,一想到即将来到的“判定书”就是百爪挠心。
占克舎这波人足足有小四十个,除了奈曼部的巴鲁克外,余下的就无一个不担忧的。
他们可是知道,就自己一行人的封赏问题陆齐朝的内阁大佬们已经争论月余时间了。
报纸上都登了。他们岂能不知道?
但这份“看重”真的叫他们很重很有压力啊。他们没人希望被这么看重的,更希望能被当成一个屁,被陆齐这边放了就得了。
正是因为如此的心理,这一路上他们虽看到了陆齐的繁荣富饶和人口稠密,看到了陆齐实力的牛掰,但心情却与当初来金陵觐见的回鹘人截然不同。
他们看到的中原风情和繁荣富饶,全变成了一座座大山,压得他们气都喘不过来。
本来就没想过向陆齐寻仇报复的他们,看到陆齐的强大富饶后在更加不敢仇恨陆齐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担忧——担忧强大如斯的陆齐会不拿他们当回事儿,会眼睛里全无他们的利益。
就像大象不会在意有多少蚂蚁臣服自己一样,人也肯定不会对鸡笼子里的鸡的情绪有半分在乎。
占克舎他们很怕陆齐“看重”他们,却又不甘心陆齐过分的“轻视”他们。这种矛盾的心理的外在体现就是一个个尽都愁眉不展。
如是,当这些人怀揣着恐慌,战战兢兢的走入奉天大殿后,在听闻了陆皇帝的‘封赏’之后,那心底里爆发出的猛烈感激之情,简直是火山喷发,不可抑制。多日来的提心吊胆,多日来的惶恐不安,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去,身心的骤然安全,可不叫他们一个个都对陆皇帝感激不尽?
虽然这种感激之情会跟之前的恐慌和对陆齐的惧怕一样,随着时间一点点消失。但是在此时此刻里,他们的心情就如是爆发中的钱塘江大潮,几乎在听到了封赏的第一瞬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就已呼啸而来,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直若排山倒海之势,如若万马奔腾之威。
“哈哈哈,哈哈哈……”
回到鸿胪寺安排的住处,占克舎是再也不能抑制心中的高兴,竟然能得到如此的封赏,成为了宾海联盟的盟主,成为了帝国子爵,这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啊。
一个个东克普恰克汗国的贵族头人们欢庆高呼,载歌载舞,这一刻,陆谦便直若是他们心中的太阳,是他们的再生父母。而在这场他们遭受到侵略,完全是受害人的战争中,他们损失的人口、财富,这一切就全都被抛之在脑后。
人真的是一种很善于‘忘记’的生物。
但这就是人类,这也就是政治。
这个世间从来就没有超越时间的忠诚和仇恨。看那满清,满蒙一家叫喊了多久?可在满清后期,外蒙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又是如何与沙俄眉来眼去的?
日本在正史上的唐宋两朝时候,对中国也可以说是拜服有加,崇敬不已。但后来呢?
而同样的,中日之间血海深仇,但后世中土的精日又何尝少了呢?
一切的忠诚与仇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要问这个‘时间’有多久,那就要看你和你的敌人,自身的强大又能保持多久了。
历史上的蒙古人在被满清征服之后,他们跟随在满清的身边一次次攻伐中原,只付出了轻微的损失就从腐朽的明王朝身上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这似乎是满蒙一家的最根本因素!
但那只是假象,重点是满清能牢牢的压制住蒙古,并且从始至终。
而要是那个时候的明王朝里也出现个逆天的穿越者,让满清的精兵强将在汉地撞个头破血流,让跟随作战的蒙古部落损失惨重,后者看到满清实力减弱后也跟定会大声的对满清说“不”!
“你们要明白,我大齐用不着把克普恰克人变成自己的子民。”陆谦眼睛瞄了一下身前的几个儿子,“既然都不需要克普恰克人汉化了,那还用得着派大兵筑城镇压呢?”派兵筑城,在草原上形成一条条坚固结实的锁链,把整个塞北游牧民族的马蹄都给困得紧紧地,那目的是为了把大草原变成中原的一部分,把草原上的牧民尽可能的汉化。
但现在陆谦都不用克普恰克人汉化,他还为何要在钦察草原上步兵设城呢?
所谓的克普恰克人,那就是一个大型的部族联盟,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陆齐不过分的逼迫他们,那就是一盘散沙,而要是过分的逼迫他们,保不准就真给碾成一个整体了。
“把着眼点钉在克普恰克人的顺服上,又有何意义呢?只要那片土地不化为汉土,他们现在就是表现的再温顺,又能如何?这世上可没有千万年不变的忠诚!千年前的曹操最初定是刘汉的忠臣,可后来呢?还有五胡乱中原时的那些个畜生,他们最初被司马氏诸王拉入中原的时候,肯定也是司马氏子弟的一条好狗忠犬,但最后呢?”
“再说一个近些的例子,赵宋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其受周世宗之厚恩何其之深?一遭有机可乘,立使乾坤变幻。那周世宗尸身未冷,可赵匡胤不还是负了他的旧恩么?”
羁縻州永远是不可信的。
契丹与女真,朱明与满清,那都是历史上血淋淋的例子。除非陆齐能把东克普恰克汗国变作一片汉土,不然再把他们压服也是没意义的。
一旦陆齐的实力衰退,羁縻州就立刻能从温顺的看家狗变成凶狠的饿狼。
“一切还要看本身的实力,看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决定‘羁縻州们’老不老实的根本。而最是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这些‘羁縻州’的未来——你究竟是怎样打算的?是一直就让他们‘羁縻’着,还是要把它们化为汉土!?”
陆谦看着眼前的几个儿子,那就没谁是笨蛋,这个时候怎还不明白他的打算?
没人相信陆谦会把把放过钦察草原的,他不让克普恰克人汉化,那就等于说克普恰克人已经是他心中要消灭的敌人。而消灭了‘克普恰克人’后,钦察草原会给怎么安置呢?
考虑到他们近些日子里收到的大批关于钦察诸族的文件资料,几个儿子心中全都升起了惊恐。
“那等苦寒之地,父皇要拿它做儿臣们的封国?”
陆川第一个叫出声音来,脸上全是不可思议。东克普恰克汗国,也就是后世就是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和俄罗斯的南部,对于冰天雪地里生活的老毛子言,那都是温暖的好地方。
可陆川他们却想都没这么想过。要知道,那里是田虎都不愿意去的苦寒之地啊。
“娘啊,这是个后爹!”一道道射向陆谦的目光中都蕴含着无尽的委屈。田虎都不愿意去的烂地方,你就给儿子们啊。世间有哪个做爹的会这样?
第923章 自己有手有脚,自己打拼
陆谦看着眼前的几个儿子,他很想说:儿子们,你们的老子已经为中国崛起流过血出过力了,现在轮到你们来做奉献了,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受累,未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你们。
但看着儿子们的神情,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说的好。
坑儿子就坑儿子吧。保不准这些家伙未来时候还会坑爹呢,现在自己先坑回来也不错。
就如今的情况看,解决了宋儒理学这个大弊端的陆齐,开启了事功之学的陆齐,不再可能像朱明那样败得窝囊,被一个个掉书袋的腐儒贪鬼给搞的病入膏肓,最后让一群野人捡了便宜。但“天子守国门”的勇气,皇帝亲自上吊的勇气,陆谦认为——陆氏皇族子弟还是需要拥有的。
只可惜,这话他也只能在心底里想想。
明面上,皇帝的儿子可不就是要享福受用的么。
现在陆谦儿子有十四人,扣除一个在国内继承皇位的,南洋则是只有三个空地可以安置,除了条件最好的新福之外,还有婆罗洲和新几内亚岛,陆齐对后两者的探索还很稀少,可彼处地域之大,物产资源之丰富却是有目共睹。余下的十人,日本再安置一人,那还足足有九人等待“处理”,且这还只是目前。
就陆谦的体格,五六十岁弄出小儿子来也不稀奇不是?
陆谦要未雨绸缪啊。他可不会把吕宋岛当个封地,再把棉兰老岛当个封地,把婆罗洲一切几块,再把日本四分五裂了给儿子。那是在坑子孙后代呢。
他丢不起那人!
可美洲现在也太荒凉荒蛮了,距离中国也太遥远了,故而,他儿子们的封国只能,也必须在西大陆!
广袤的中亚,高加索南北、黑海地区,还有俄罗斯的顿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在战斗民族还未形成之前,在基辅罗斯公国已经不成器的时代,一举倾吞下这片广袤的地区,未尝不能做到。
横竖那一个个封国的背后,还有强大的陆齐王朝在支撑着的么。
穿越者太BUG了。若是只把眼球瞄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就太小了。既然穿越了,既然得到了如此一个绝世良机,那就要打开一个大大的大局面。
地球的球长是没办法做到的,但地球的盟主还是可以奢想一下的。
而被他寄托希望的那大片土地,在如此这个时代还都处在一个比较荒蛮的态势,从波罗的海到巴尔喀什湖,这之间广袤的土地上,一没有强大统一的国家,二没有历史悠久的民族。后世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等民族,如今还都处在一个萌芽状态,或是连萌芽都没有。便就是西方的一神文明也没有彻底的把北欧纳入自己的体系中。
地处温暖的西欧的一神文明核心地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