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皇帝的举措直接牵动了整个金陵城,天方刚大亮时,不少消息灵通之人就已经知晓了这一幕。不管是宫内宫外,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瞪大了自己的双眼。
当然也有人在安安生气。
启祥宫偏殿。
刚刚还眉笑颜开的小赵氏,听闻再度传到的消息后眉眼一挑,嫣红小嘴一抿,一股子犀利感就油然而生。“潘金莲这……”
张口就要出恶言,但终究还是没糊涂,忍下了。她现下的地位比之潘金莲可是要差得远。
当然,出身赵氏宗室的她,教养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陆皇帝这辈子是做不得才子了,却不介意弄来一个佳人放在身边欣赏。当然她人长的更好。
但入宫经年,宠爱固然有,却始终落在前辈人之后,想着自己的青葱年龄,正是风华,却被一群大老娘们给压在头上,如何甘心?那岁数最大的潘金莲就成为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今早刚刚醒来就听到了好消息,皇帝不等天亮就出了长春宫,真是笑是她了。直以为是潘金莲没伺候得当,惹怒了陆皇帝。可哪知道这一顿饭还没过去,又传来的消息却是前朝有了大动作。皇帝召见文武重臣议事,这陆谦从长春宫内早早出来的因由就很明显了。
小赵氏怎的不气?
第866章 历史的重演
恒逻斯河畔,似乎是四百年前那场东方与天方的碰撞的重演。今日时候,以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的上万铁骑为首,附带着喀喇汗国各部附庸军的东方军团,与打着西喀喇汗国旗号的天方大军再次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然却并无任何特殊意义的会战。
这场战争,东面的打赢了,陆皇帝也不可能对塞尔柱人动手;西面的打赢了,也不可能动摇中国在河中地区的根基。
因为,任谁都知道眼下镇压河中地区的三旗,那就是中国人伸出来的一根小么指头。与中国真正的力量相比,不值一提。打胜了他们,毫无半点意义。
而眼下的天方大军呢,却已经是塞尔柱的呼罗珊总督与花刺子模人,还有伽色尼王朝与西喀喇汗国至今为止仍没有臣服于中国的力量的共同结合体。这是一支近十万人的大部队,内里光是各方的精锐骑兵就有三万人之众!
高高的望车上,现任的正黄旗旗主高弥勒与镶黄旗旗主李怀恩簇拥着最中央的正红旗旗主耶律大石。无奈何,正黄旗、镶黄旗比之正红旗都成立的早,十多年过去了,第一任旗主宣赞与嵬名屈怀都已经退出了八旗,成为了大齐朝正儿八经的勋贵,一受封和川伯,一受封博乐子,俨然是功成名就也。
所以,现如今接位的高弥勒和李怀恩二人自然要以老前辈耶律大石为首了,更不要说人耶律大石军略不凡,征战沙场屡有斩获。名望之上,其名下的正红旗实力上头,本就比他们二人要强!
八旗是以战养战的主儿,不怕打仗,越打仗他们实力就越强。当然了,这里指的是胜仗,打败仗可就要输掉裤子了。
喊杀声和枪炮声一阵阵的传来,东方军团的兵马在虎蹲炮和抬枪,还有天雷箭的掩护下,打退了穆塔里卜大军所发起的一波又一波攻势。
在齐军中根本无有装备的抬枪,放到眼下却成为了八旗军手中的利器,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这可不是欺负天方人没见过火器!
上次西征的时候,齐军与天方军大打出手,他们就见个够了。
那开始的时候,没有怎么见识过火器的天方军队,完全被这种喷火的武器给打懵了。便是他们胯下的战马也被这种可怕的武器给吓坏了,战马的听觉是很灵敏的,骤然受惊之下,大群的骑兵坐骑在战场上失去控制,四散乱窜,四下逃窜,使得天方那边儿的阵型大乱。给了齐军所属马军可乘之机。总共也就三万人的西征军一路横扫席卷,轻而易举的吊打天方。
自从那一场战争结束后,天方人哪家又敢对‘响声’不以为然的?
‘炮仗’这一外来事物以最快的速度席卷了大半个天方世界。就像当年陆皇帝的‘驯马’一样,他们的办法也是搞一堆炮仗来放给马儿听。
现在再战,天方军团的战马显然不会再像先前那样表现,但是他们的战马虽然听话了,却不意味着就能突破枪炮的防御。
虎蹲炮射程有限,是东方军团阵线前最后的遮挡,这里可是恒逻斯河畔,茫茫的大草原上,可没有事先准备好的阵地工事。
更远虎蹲炮一步的是手榴弹,其射程在十丈到二十丈之间。事实上,十五丈就是一个坎儿了。很少有人能把手榴弹扔到二十丈的。
再次就是强弓,负责填补二十丈与三十丈之间的这段距离。
而三十丈之外的距离,那就属于抬枪和劲弩了。
抬枪,即是大口径火枪。打的更远,穿透力更强。作用与劲弩仿佛,但要比后者的破甲力和持续力更强大。
这就是八旗军现今的武备,陆皇帝从不把真正的大炮配给他们。可如此的军备已经足够他们打的天方人不要不要得了。
天方军团的进攻在齐军的火力覆盖下每每受挫,其士气自然低落。要清楚,前方的军团是一支多方势力联合起来的兵马,在信仰的激励下。因为被齐军强势‘收复’的西喀喇汗国,这几年里佛化的厉害。
看高弥勒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佛教徒,出身党项的李怀恩和耶律大石,也都是佛教徒。
这些人无论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体察上意的角度出发,那都必须这般干。这也是此次多放势力联合起来的最大原因。
世界上的信仰似乎都有建立‘地上神国/佛国’的理念,看早期道教的起事,还是日本的佛教。那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没这个念想,而是因为没有成功。
一神教也有黑暗的中世纪,萨满教更一度权力大到可和大汗分庭抗礼,但不管是一神教还是萨满教,精神上的力量终究是脱离了世俗的政权,佛教、道教更是如此。然唯独真神教,那是真牛逼,看看后世,直叫人对默罕默德竖起大拇指啊。
现在就是这种力量作祟,以至于各方势力联合一处,俨然就是一出天方版的星月军东征的好戏。
天方军团的实力远远强过三旗,坐等着他们打过来就也太蠢了。耶律大石并非蠢人,他的选择也跟当初的高仙芝一样,带领手中主力直取恒逻斯城,这处叛军的‘国都’所在地。
恒逻斯城是河中地区的重镇,也是原东喀喇汗国西境军事要害所在,靠近西天山,和卡拉套山【东西走向】的西面。背后就是楚河河谷,从这里可以直向东与七河地区【巴尔喀什湖】连通,是陆上丝绸之路最便易往来的北线。
而卡拉套山的东面就是伊塞克湖,其湖畔有一座城,现下为齐军布防中亚的重要一环,其名碎叶城,也就是名垂千古的诗仙李太白的诞生地,也是李唐安西四镇最西面的一处。
恒逻斯城与碎叶城之间就隔着一座东西走向的卡拉套山脉。山北麓是莫因库姆沙漠,楚河河谷便是贴着沙漠的北部边缘,沟通东西。
恒逻斯城以西还有整个西喀喇汗国为陆齐的势力范围,但现在却全已经换做了马黑木二世的星月旗。
当年西喀喇汗国灭亡,汗王穆罕默德二世西逃到了花刺子模病逝,其子伊卜拉欣二世上位,带着花刺子模人和塞尔柱人的支持卷土重来,结果却不走运的死在了一场战斗中,运气很是不好。接着,伊卜拉欣的弟弟哈桑·克雷奇继位,这位的运气更差,刚接位旋即便就病逝。如是这汗王的宝冠就落到了现在的马黑木二世头上,他是穆罕默德二世最小的儿子。
马黑木二世显然是天方世界推出来的旗号,举着复兴西喀喇汗国的旗号从呼罗珊杀出,很快就得到了西喀喇汗国诸多土著的响应,他们与天方世界的距离更近,信仰的虔诚度也就更高,对于耶律大石他们推行的佛化政策早就积蓄了极大地不满。只是困于齐军的犀利而无奈顺从。现在得到了机会,自纷纷跳反。甚至是东喀喇汗国的西境土著中也有不少人被这股情绪给卷裹着。以至于马黑木二世从西喀喇汗国的地盘继续向东进军的时候,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恒逻斯城这座西境的军事商业重地,并且定都此地,发表了一番表述自己豪情壮志的宣言,要收复‘祖先’故土,要一通喀喇汗国,要把迷途的兄弟从错误中拯救出来。所以他立恒逻斯城为都城。这是在表达自己的决意!
这要是国都刚刚立下就给丢了,马黑木二世的气势就无从谈起了。
更重要的是,没了恒逻斯城,也就无从谈起楚河河谷了。这里被齐军夺回后也就隔绝了天方人对东方的威胁。而至于恒逻斯城以西的那大片土地,现在就无须把其上的生民看做‘自己人’,全当做是一片巨大的狩猎场即可。
只要打败了这所谓的“西喀喇汗国军”,接下的一切就是平推罢了。都不需要三旗去亲自上阵,只他们身后的东喀喇人就足以把事情办好……
第867章 耶律大石的野望
一天一夜的会战,各方势力共同组成的天方大军,足足十万人的天方大军被数量不过自己一半的东方军团完全击溃。
防御——反击——追击!
这就是耶律大石他们通往胜利的三部曲。
天方军团打不动齐军的防线,两军一边受挫,一边振奋,士气此消彼长,战败就成了必然。
要知道,天方军团是一支多方拼凑起来的队伍,且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若是进展顺利,人心自齐整,万众一心,爆发出的战力亦是非同小可。可要是进展不妙,战局失利,士气大伤下人心散乱,一旦遭遇到激烈的反击自就会化作一群撒缰的野马,四散奔逃。
作鸟兽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追赶羊群的事情,耶律大石就交给东喀喇汗国的那些已经皈依我佛的忠心贵族了。
八旗军的追击目标却是向南,顺着伽色尼王朝的败兵杀入茫茫的克孜勒库姆沙漠。
茫茫的黄沙照应在人的眼中,这是沙漠里唯一的颜色。
八旗军进到西域后就与沙漠有了不解之缘,不光是西域境内的黄沙戈壁,就是眼下的这一战中,他们也是先穿过莫因库姆沙漠的东部边缘,进入到楚河河谷,而后顺着楚河河谷,这条沟通东西的陆路要道,方直杀到怛罗斯河流域的。
而这楚河河谷那就是夹在巴尔喀什湖东侧的巴东荒漠与卡拉套山北麓的莫因库姆沙漠之间的绿化带。
伊塞克湖盆围边的昆格山与吉尔吉斯山的共同作用庇护了这片土地,楚河中游地区两面受水,大自然就在两片荒漠戈壁中间成就一条水草丰美的绿地。在阻止西部沙漠的侵蚀的同时,也为东西两端开辟了一条安全的通道。这是两片荒凉的大漠戈壁的分界线,沿途水源不缺,人烟稠密,只要局势安稳,这里就会是丝绸之路上诸多商贾的第一选择。
想想看,如果来往于东西丝绸之路上的陆路商人,可以有强大政权保障旅途安全的话,保障他们沿着北线一路畅通的直入中原,这显然比依靠不连贯的绿洲补给,并要翻越葱岭的丝绸之路中、南(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端)要更有优势。
这也是怛罗斯城在数百年前就大名鼎鼎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里是卡拉套山西端的山口处,而它的身后的楚河河谷,那么它就是陆上丝绸之路上当之无愧的交通枢纽。
这会给一座城池带来多大的财富和知名度啊。
在陆齐的中亚战略布局中,怛罗斯城的重要度是四星半,都超过许多名声响亮的大城市。
因为在陆齐朝的军事评估中,评判一个地方的地缘潜力,永远不是只看它本身的财富、环境,地缘位置才是更为重要的。这就好像后世的大魔都,如果没有江、海相接的优势,它至多也只是凭借肥沃的冲积平原,成就一个渔米之乡的小康之地。就象古典时期的其他“江南”之地一样。而因江海相接之利,成为中央之国与世界相连的地缘枢纽之后,它就有了竞争世界最顶级大都市的资格了。
楚河河谷就与魔都有些类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理环境,并不是成就它历史地位的主因。能在板块沟通上体现枢纽价值,才是提升它地缘地位的主因。
而之所以不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直接设立军队,原因也很简单——间隔距离着实太远,已经超出了陆齐朝的直接掌控范围。
故而,只把此地圈在‘势力范围’中便就可以了。
至于有人叛乱甚的,有了就打,横竖陆齐军现下占据着绝对的军事优势。打的很了,打的多了,杀得多了,也就乖乖了。
现在陆齐对中亚地区的经营才只是一个开始,等到那儿一个个封国建立起来了,才是真正拉开大帷幕的时候。陆皇帝可是很早就有一颗‘西征’的心的。
甭管蒙古人对华夏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害,蒙古人的西征,却让陆皇帝看了眼馋——那是当之无愧的丰功伟绩。中国近代史上的衰落和耻辱更是把蒙古人的“西征”映衬的更加辉煌。
所以,马黑木二世才会‘定都’怛罗斯城,而齐军若是收复了怛罗斯城后,便也就卡住了他们向东渗透的通道。接下就只要是对西面的区域进行来回的扫荡就是了。
看看那多少人参与进了反叛?十万大军中精锐只有三万人,余下的大部分都是原西喀喇汗国的臣民,这些人既然跳了出来,那就正好一网打尽。
奴隶这玩意儿不止中原紧缺,就是西域也抢手的很。陆齐朝一通西域之后,开路筑城,要用的人手海了去了。所以向西必然会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那各方的精锐一遭被打散,所谓的西喀喇汗国军就是一个笑话。余下的几万人真的是军队吗?
不。他们就只是一波牧民农民罢了。
不要说是三旗,就是他们身后的东喀喇人,也能把垂头丧气,落荒而逃的他们吊打。
当天方军团的主力被三旗铁骑一次次的冲击彻底打垮后,耶律大石很明白,西面的局势就是一场收获之旅罢了。每一个人都能收获一笔丰厚的收益。
但他还是坚持向南去,并且需要重利,说服了高弥勒和李怀恩。
伽色尼王朝,这个正在衰落中的王朝才是耶律大石瞄上的猎物!
因为他已经没时间耗费在塞尔柱人身上了。
作为第一任正红旗旗主,他的任期已经进入了尾声。现在的耶律大石最需要的并非是财富上的增益,而是更加雄厚的政治资本。
有着一颗上进心的他,希望自己的将来也能够割据一方,自己称孤道寡。而且这个野望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陆皇帝的封建国家之策,在他转身一变成为帝国的贵族之后,一样适用于他。
但耶律大石清楚,自己就是再卖力,这十年时间里也很难迈过一道坎儿。从子爵晋升为伯爵,这是普通贵族与高等贵族的分界线。
先前退出的那些旗主们,除了宣赞这个有着深厚背景的家伙做上了伯爷,嵬名屈怀做了子爵,其他几人都只是男爵而已。
但是为了自己的上进心,为了子孙后代考虑,他现在是卯足了劲往上爬。只要能爬过那道坎儿,他所得到的就不只是更大更好的地盘,还有国内更多更强的支持与保护。
所以他舍西而取南。
作为一个很聪明的人,耶律大石一开始就对打着马黑木二世旗号的天方军团探查了个明白。
无论是呼罗珊还是花刺子模,那都属于塞尔柱帝国,这个对手虽并不被他看在眼里,但却不能否认堂堂天方两极之一的塞尔柱帝国并非他一个小八旗旗主可以轻易掀翻的。而对比塞尔柱人,伽色尼王朝就显然是个软柿子了。
“岁月无情啊,转瞬即是八年。”耶律大石对李怀恩、高弥勒叹息着道,他坐上这正红旗旗主之位已经七年有余了,他已经没时间对塞尔柱人动手了,因为到了十年期限,他立马就会打包走人。陆皇帝定下的规矩没有人可以违背。
故而,耶律大石明知道塞尔柱人是一块让人垂涎欲滴的肥肉,却也只能舍大取小,将目标对准了伽色尼王朝。
争取两年里搞定了伽色尼王朝。
第868章 雏鹰展翅
等到怛罗斯之战的捷报送到陆皇帝面前的时候,陆齐与朱罗之战的大前提——总要给陆皇帝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行动已经进行到了最后时刻。
谍报司在朱罗经营了不少年头,手脚勾搭的便就有朱罗水军。
这一次的行动就是朱罗水军袭杀中国商船。
如此的消息一旦在报纸上刊登,两国开战的理由便也就夯实了。
而在如此消息之前,金陵内外报纸上刊登的头版头条,则是清一水的“世界是圆的”、“天下是个球”、“远洋探险”等等。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已经在中国人脑子里扎根了无数年,但也始终有一个声音是说大地是圆的。比如汉代的张横,天地如鸡子,地如蛋中黄么。只是这种声音太少了,甚至很多年都不出一个。与张横这一层次者等肩之人,近者为沈括,远着是郭守敬。后者的太祖爷则都还没出生呢。
所以,陆皇帝突然开口说自己梦中得昊天上帝指点,天下乃一球,东瀛更东处,间隔茫茫万里汪洋,更还有一片广袤无比之大陆也。
如此消息从朝堂传到民间,不知道让多少人震撼到大脑宕机。
天圆地方,这大地怎可能像一球一样虚悬于空中,凡物四面蚁附?那人不掉下去了么。
可是说这话的是陆皇帝,陆皇帝是得过天授的人。当年继位时候,五彩祥云显东方,紫气浩荡满乾坤,是无数人亲眼所目睹的。
这样的主儿,口中说出的言语岂是荒诞?
更不要说陆皇帝雷厉风行,立刻颁旨,以回朝歇息的前南洋水师总管阮小七为将,率五艘舰船东巡。
这是直接赋予行动了!以至于整个金陵城为之震动,在阮小七挑选战舰和兵丁事毕,他家的门槛已经被人踏破,就是陆谦这里都被人递上了话。
以至于整个船队在百姓们都还在议论纷纷时候,就已经从五艘舰船变作了十二艘,随从更是从本来的不满五百人变成了现在的一千人有余。
“两千年前,凤鸣岐山,宗周立而殷商亡。其有遗族一支,自朝鲜向北入寒地,转而向东……”
阮小七耳旁回荡的是陆皇帝的言语,脑子里想的则是一个球,一个圆球,皇帝叫它地球仪。
当时陆皇帝在这个球上画了一条线,联通两块大陆。说:“当年此处且有道路相连,今日沧海桑田,昔年故道早不负存矣。然殷商遗族沿此道东入彼地,与此地土著相合,繁衍生息两千余年,至今兀不知是何模样……”
阮小七当时听了直以为陆皇帝在说书讲古,但陆皇帝随后发出的命令却叫他知道,陆皇帝是认真的,也就是说,这事儿是真的?
阮小七对陆皇帝的神圣性深信不疑,所以皇帝口中的昊天上帝就是真的喽。
“我叫你率船东向,目的不是寻找那些殷商遗族,而是去找到这片大陆。”陆谦眼睛里闪烁的全是璨璨金光,阮小七至今想来也记得清清楚楚,富拥天下的皇帝说道新大陆时竟然两眼冒金光,那还是多大的利益啊。
但阮小七却心有顾虑。
现在的他可不是当年石碣村里的小小渔夫了,他曾经贵为南洋水师总管,带领水师战舰与朱罗人拼杀于大洋之上,他已经知道了现有的世界,无论是天方还是欧洲,亦或是皇帝口中的非洲,那儿都有文明,或者说那儿都有国度。
在他看来,此刻东面那遥远未知的神秘大陆也一样会存在着文明和国度,就像欧洲、非洲一样,就算真有金山银山,还能叫你白白搬走不曾?
但这些话他都没有直接道出,因为阮小七明白,即便如此,那个未知的神秘大陆也仍旧不失为一座金光闪闪的大宝藏。
看看陆齐每年的海贸吧,数额逐年日增,金银流水一样涌入国中,银元和钱钞已经彻底取代了“贯”成为了挂在人嘴边的单位了。
要清楚在陆齐朝,纸钞大多数都被商贾所持有,因为便于携带,便于交易。而小市民和普通百姓们却对纸钞抱有疑虑,他们更青睐于真金白银。
虽然有日本金银的补充,虽然扫荡南洋诸国缴获了不少金子,但不能否认,海外贸易也是中国金银的一大来源。谁让眼下时候的中国本土金银产量那么叫人捉急呢。
二月下旬,阮小七所率的‘东征军’终于启程了。依照内阁的安排,此次东去的十二艘船上,都携带有陆齐国书无数,随行鸿胪寺、礼部等文官数十人众,只要情况所至,这些人一个个摇身一变都能成所谓“特使”。
在一干随行人员之中,有一人虽未列入“特使”名单,却拥有着“特使”一级的身份。这人便是许贯忠的妻弟卢仁恩。
许贯忠当初有个绰号叫活地图,他对海外可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的。
错非他现下已经是内阁首辅了,保不准都请命要跟着去了。
陆谦无奈下便只能把他妻弟,一个很纯粹的史学家,一个对海外同样充满兴趣的学者,塞进队伍里。
此刻对‘世界’已经有了一具体的认知的国人,再也不会把海外皆视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了,甚至都因此生出了一丝小心翼翼来。
就像刚刚展翅翱翔的雄鹰,纵然已经飞上了天空,可对未知的外界却也保持着一份敬畏。
《新闻报》上可开辟的有海外专栏,这些年里介绍了埃及,介绍波斯,然后是希腊,最后是罗马、东罗马和大食。
不止介绍了一个个帝国,还介绍了一些英雄人物。
天方世界有针对欧洲人的记述么。巴格达还没有被蒙古人毁灭,开罗的爱资哈尔星月寺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纵然是信仰大学。那里是天方教的信仰和学术文化中心。哈里发阿齐兹在开罗建立了皇家图书馆,藏书达20万册,收藏有大量各种文字珍本。
还有科学馆。一百多年前的哈里发哈基姆,延聘天方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其领域包括信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并附设学校、图书馆和天文台。在十字军之前,那里甚至都不乏欧洲的学者出没。
这些年里陆齐方面的商人也好,谍报司探员也罢,用钱财从中购买了不少书籍资料,自然科学和历史是重中之重。
可是给《新闻报》制造了一个万众瞩目的热点来!
从这个专栏里,中国人看到了‘外头’的风采,那些古国悠久的历史并不次于中国。纵然很多人心中仍旧不能消去旧有的偏见,却也多少有了点B数。
第869章 谍报战场不需要丰富的感情
卢仁恩的身份有些特殊,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的知道他的底细。可但凡知道的,就都觉得这人是那么的异类。
背靠着许贯忠这颗大树,卢仁恩这些年里陆续掺和了《辽史》、《宋史》和《夏史》的核定与审查。不能算立下多大功劳,却也得了个‘国士’的头衔。
这样的身份实则已经是整个队伍里的第二人了。
人活阎罗还是陆皇帝钦点的军呢,卢仁恩却是自己“主动”围上来的。别管许贯忠从中是否有在当中出力。他本人若不愿意,许贯忠断然不会强迫的。
其实不仅是卢仁恩,就连他妻子心里都有不情愿。
海上能是说笑的么?万一有个好歹呢?这些年陆齐海贸是日渐发达和繁荣,可因此而沉没的海船就也变得更多了。现在自己丈夫要冒险出海,还是完全陌生的海域,卢氏能情愿才怪。
但饶是如此,此时的她亦不能言语甚个,只能像周围其他送行的妻子一般关切地叮咛着自己的丈夫。
一旁膝下的两个孩儿似乎还没有明白即将发生的事情。一直生活在富裕安定的环境中的一双儿女还未曾见识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呢。就是学堂办运动会的时候也比不得这里热闹啊。毕竟皇帝和满朝的许多文武大臣都到场了么。周遭光是荷枪实弹的警卫就有上千人!
更别说停泊在码头上的那十二艘硕大的帆船了。因此两个小家伙只是瞪着两双天真的大眼睛,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着。
然而陆皇帝与阮小七面上却多有肃穆,此行的危险性与丰厚收获是成正比的。
一身戎装的副将匆匆地跑过来,先向陆皇帝行了个军礼,再向阮小七报告道:“都督,舰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李俊已经去做自己的海外诸侯了,后军都督府便就空出了一个位置,补上去的自就是阮小七了。虽然阮氏三兄弟在后军都督府里进进出出都已经三两遭了。
陆齐军征讨南洋时候,三兄弟都有在地方坐镇。都是狠人么,也都是粗人,手段有些粗暴,可管用。
“舰队已经准备好了吗?其他人等是否都已准备妥当了?”阮小七道。
“回都督,所有人等均已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出发。”副将恭敬地回道。
陆谦哈哈一下,“这么说来,倒是朕耽误了起航的时间了。”一边打趣地说道,一边又向阮小七做最后的嘱咐:“既然如此朕就不耽搁你么。只是此行务必要保重,万记住,安全第一。”虽然从心底里说,他以活阎罗为将,这更是为阮小七的身后名增添一层光彩。
只要他能顺利发现美洲,并且返回来,‘著名航海家’的名头便肯定会挂在他的头上。可要是活阎罗真挂在了茫茫大海里,就那啥了。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全力。”阮小七信心十足。
他在江海湖泊里翻滚打混且多少年了,大海于他而言就是另外一个家,此时此刻脑子里根本不存在翻船的念头。
“前途一路小心。那万里汪洋可不比咱自家门前的小水洼。万万平安归来。”
“陛下放心,臣等定满载而归。”阮小七一个抱拳后,肃身而退。
眼见号角声响起,陆氏知道是该是出发的时间了。恍惚间她将目光又移向了丈夫,心中虽有千言万语想要言语,最后却只是嘱咐了一句:“一路顺风。”
“且等我平安归来。”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出发的卢仁恩,最后看了一眼妻儿,便转身随着阮小七等人上了船。
眼看着父亲登上了大船,底下的两个小家伙这才意识到究竟将要发生什么事。那男孩儿先就扯着嗓子大哭起来,一旁的女孩年岁更小,可看着父亲离开,听着哥哥哭声,就已经嚎啕大哭了。
此刻有呜咽声响起的又岂止卢家,码头上是哭声一片,陆谦本觉得自己已经心如铁石了,此刻也不由得一软。
下决心要等他们返回来的时候,从上到下,皆要好好褒奖一番。
每天早上太阳都会依旧升起,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船队没有离港的时候,为万众瞩目,无数张口舌去议论纷纷。但当他们离开了金陵码头之后,天空的太阳照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