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帆船、大三角船等不同的船只,打成只会漂浮在海上的大号棺材。
  装备着传统武器的船只面对火炮的时候,简直是无有反手之力。
  在广州时候,沙鲁克,也包括了费萨尔,很多天方番商都曾经谋求过大炮。谁都曾经做过——如果我能得到那些火炮,大海都将为我拥有的美梦。
  但很显然他们都失败了。那些动作过火的家伙,更是被投入了大牢,抄没了家产。妻女亲眷,通通被罚没为奴。
  如此严厉的惩罚叫所有‘心怀不轨’的人都静若寒蝉。
  而想到自己曾经的‘贸易之路’,在大海上,海商与海盗是根本没有分界线的。中国人的商船早晚有一日会装备上这种神秘而又威力巨大的武器,那时候,整个大海都属于中国人统治。如此一个国度,如此一个帝国,还怎么可能不强大?
  沙鲁克眼睛里看到的只是长江中的小船,想的却是遥远的未来。
  为此,费萨尔也不禁想到了未来,想到了自己曾无意中生出的一念头。哦,那真的是要好生筹划了。再看了一眼旁边的沙鲁克,要保密,不,是自己想差了。二人的关系本就不好,便是沙鲁克说自己坏话,可信度又有多高呢?甚至自己还能先下手为强!
  “中国当然强大,这里的亿万子民,未来的前景更会美妙而充满光明。那么,沙鲁克,你希望成为一个中国人吗?”费萨尔端起茶盏,神情如是闲谈瞎扯一样,实则却万分之劲爆。
  沙鲁克本以为是自己听岔了,可看着费萨尔的神情,那副从容的模样,显然不是这鸟人精神恍惚了。自己刚刚没有听错的。他眼睛都要睁圆了。
  作为波斯的子民,他虽然在广州置了房产,在吴淞口购了店铺,但沙鲁克从没想过成为一名中国人!
  他满脸嘲笑的看着费萨尔,没有想到费萨尔这个贵族出身的家伙竟然起了如此心思,待回到广州了,看他不给费萨尔好生的抖落出来!让费萨尔名声扫地不可。
  “像蒲家那样不好么?”费萨尔看到沙鲁克脸上嘲讽的表情后,当下就明白了他的选择。但费萨尔觉得很不解,这是为什么?
  他费萨尔是阿曼王国的贵族,如今都希望归化中国。那沙鲁克在波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富商,他有什么可坚持可骄傲的?像广州的蒲家那样,家族兴旺发达,东西左右逢源,不好嘛?
  “蒲家?”沙鲁克表示很不屑。这种在外都已经侨居几百年的天方人,早已经不是纯正的天方人了。如那蒲家的蒲毂,除了长相且还带有天方人的痕迹,言行举止俨然就是中国的读书人。也所以,广州编户齐民时候,蒲家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人,便是广州的番商都不觉意外。
  二人不欢而散。费萨尔的仆人在边上担忧道:“主人,那沙鲁克若是回到广州了说出来……”这会对费萨尔的形象造成沉重一击的。
  “那就让人先回广州,说沙鲁克看到了中国之繁盛强大,为之倾倒,欲归化中国。”
  费萨尔与沙鲁克的关系本就不很好,沙鲁克‘诋毁’他本身都不见得有用,更不要说他先下手为强。


第718章 艺术家梦入靖康
  成都北城一处巷子内,上百名便装打扮,或明或暗的御前班值守卫着此处。而相隔就一条大街的一处小院中,燕青在慢慢的品着酒水。
  被缜密保护起来的巷子内有一宅邸号曰李宅,于成都城内地位非同一般。虽然它并非很大,门前栽了两株柳树,布置、地段都稀疏平常。但只要有李师师住在这儿,它就显得很不同很不同。
  就是锦官城里的达官显贵,也不敢得罪这位赵官家逃到哪儿都带到哪儿的‘民间宠妃’。
  更近处,十几名看着便强悍英武的御前班值散布李宅四周,万分小心的拱护着这座宅院的安全。
  但却没人知道,此刻那早已经熄了灯火的绣房中,那早该入睡的李师师正一脸复杂的看着身边躺着的男人。这真是一个叫人说不得的男人。
  只说这闺中之乐,他就是天下第一的好男人。但这世间,终究不是只有闺中。
  叹息中的李师师,眼睛直看着大艺术家,实则心神却是沉浸在自己内心的世界中,故而她并没有发现大艺术家脸上不时闪过的抽搐与挣扎。
  至于大艺术家的脸上为何会有如此丰富的表情,原因就是他又中大奖了。
  只是此番他就如一个旁观者,视线停留在赵桓的身上。看着他如何的被耿南仲、唐恪等蒙骗,如何的作死——在东京城饱受为难之际,却将各地勤王兵马纷纷遣散。
  坐视赵桓如何的手足无措,如何的惶恐不安,在走投无路之际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骗子身上。
  赵佶不止一次的大吼,但这一回他始终只是个旁观者,而不能亲自去体验。
  那是所谓的靖康元年的润十一月初六,赵宋的大敌是那来自北方的女真人,陆贼是半点不见了踪影。反倒是那燕京之地被陆贼打崩的女真人变得不可一世来。
  短短时间里,金军席卷黄河两岸,大军二扑东京,猛攻善利门、通津门和宣化门。
  他们箭发如雨,射入城内城上,如同暴雨样儿密集。他们又用宋军仓惶中遗弃在城外的石砲击城壁,大如磨盘的砲弹不时落在城上,敌楼高橹纷纷被摧毁。
  守军统制姚友仲负责守卫通津门,处置得当,有勇有谋。
  那通津门是一座水门,有南北两个拐子城。姚友仲指挥守军在两个拐子城上另造两个圆门。他们先在距马面三十步左右的地方,砌一道砖石墙,如同城墙。然后在墙中间开一小圆门,用干戈板做闸门,如同城门一样,四周再垒置女墙。应敌皆自圆门出入,万一敌兵厚重,就从圆门放下干戈板,则又是一个拐子城。这样即可有效打击敌人,又可保护自己。因此,使得通津门更加牢固。
  通津门是金人重点进攻之处,但宋军守御有方,终不可破,皆姚友仲之力也。
  大艺术家知道姚友仲是谁,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姚平仲的兄弟。但对比在军中已经崛起的姚平仲来,姚友仲的发展就暗淡许多。往日大艺术家也没多在意,毕竟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长。姚家的嫡子们也不可能一个赛一个的有本事不是?但现在他心中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名字。
  姚友仲还认为宣化门城楼上筑面太阔,活动空间太大,一旦敌军爬上城墙,很快就会聚积。他建议在城墙上增设虚棚、女墙,女墙旁边设置两小门,如同城门一样。万一敌人上城,因有限隔,既可限制登城敌军的活动领域,又可成为宋军屏障借此杀敌。
  但此建议被京畿提刑秦元所阻拦,朝廷没有采纳。
  如是大艺术家有记住了第二个名字。
  他看着赵桓那逆子把他囚禁在深宫,且为了弥补城内砲石不足的问题,下诏毁掉了他耗资无数方才修成的万岁山,内里的珍禽善兽也因此而遭殃。
  百姓们争先恐后地跑入艮岳,手持锤斧四处敲打,拆掉房屋以为薪柴,伐倒竹木以为笆篱,应班竹、紫筠馆、丁香障、酴醿洞、香橘林、梅花岭、瑞香苑、碧花涧、翠云洞等等,都被军民砍伐干净。还有许多奇松怪柏、桧木、橘柚、花柳等树木,也被军民“一采殆尽”。
  这些珍异花木竹石,多是朱勔等从江南一带为宋徽宗搜集而来的。运送过程中,耗费了不知多少民力和财力,即所谓的“花石纲”也。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大艺术家气的直蹦,变着法的痛骂赵桓,却不能对‘梦境’有半点影响。
  而后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赵九妹,其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马救援京师,但他却先移屯北京大名府,继又转移到齐鲁的东平府,手握十万兵,坐视东京暹罗,自己却始终只隔岸观火,以避敌锋。
  “畜生!”大艺术家觉得自己气的要吐血。他怎么就生出了这般多的孽障来?
  然后他就看到了这场‘梦境’里的东京之战最为荒诞的一幕——郭神仙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出场了。
  “这鸟厮是个骗子!”大艺术家大吼着。
  却只能看着这些寄托着赵宋满朝文武与东京城满城百姓厚望的神兵们,被二百金军铁骑给践踏如泥。哀号之声,叫人不忍耳闻……
  金军且还趁着大好良机,一举登上了城头。城上守军且还有不少,可仓促之下如何能战?军兵们弃甲掷兵,狼籍于道路,争先遁逃。
  金军在攻占宣化门后,继续沿城墙向东进攻通津门即东水门。沿途楼橹,皆被金兵纵火焚烧。火光亘天,照得满城彤红。
  东京城至此破也。
  大艺术家不气不恼了,时到今日,梦境里的他与赵桓叫他眼界大开。其神经历经了一次次锤炼之后,已经可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了。
  但叫大艺术家想不到的是,他很快就又怒了。他为有范琼这般无耻之人而气怒。
  赵桓去金营,明显就是一去而不复还之举,百姓们拦着车架不让去,这厮却抽出剑,将拉住车辂的百姓手指砍断,更挥剑连杀人。但这还不是可气的,更可气的是,范琼这厮至今还是他大艺术家甚为信赖的一将。
  早前用他将姚平仲从利州路给换了回来。这个叛徒竟然是蜀宋北方守军的首将!
  当然,最终叫大艺术家整个人变成一呆鸡的是,是廉耻彻底丧失后的赵宋官员之鲜廉寡耻。还有对赵宋皇室言,那靖康之耻中尊严彻底丧失的一幕。
  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大艺术家已经不恼了,而是在失声痛哭。他是深信这梦境中的自己是另一世的自己的,自然感同身受了。
  李师师此刻已经入睡了,而后被大艺术家的哭泣声给惊醒来,睁开眼睛后就震惊的看着双目紧闭却始终哭泣不止的大艺术家。整个人都懵了!
  相交多年,李师师见到过大艺术家失魂落魄的时候。在河洛,在江陵,他都不止一次的露出过软弱。但赵佶且还是很重视个人尊严与形象的,至少他从来在李师师面前哭泣过。
  表错了情的李师师这一刻竟然觉得眼前的男人有点可怜。这可又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他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贵公子,书画精绝,玩乐无忌才是他的人生。江山社稷这般重任不应该落在他的肩膀上……
  次日直到辰时末刻,大艺术家才算醒来,脸上已经寻不到半点哭泣的模样。有的只是咬牙切齿。
  午餐都没留在李宅,就匆匆回到了宫中。
  随后的几日,川蜀官场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多名重臣被贬,其中就有那利州路兵马钤辖范琼。而后姚友仲这个昔日在军中不显山漏水的角色,走马上任利州路新任兵马钤辖,更担上了防御使头衔。
  利州路是后世川省的一部分,赵宋于咸平四年(1001)析西川路而分置益州路、利州路两路,益州路后又该做成都府路,利州路则辖: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三泉县;相当于后世川省的绵阳市、梓潼县、平武县,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覀的汉中市、咁肃文县一带等区域。
  早前的兵马都统制是姚平仲,后来姚平仲与督夔州路的刘光国,都被换回了成都。取而代之的是范琼与赵不试。
  而要说此时蜀宋的武将,那还端的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比如刘锜,比如韩泼五,比如王德。
  能统筹全局的也有郑居中、李夔、陈遘、郭仲荀等,这般配置照说且是不弱了。
  只是别去跟陆皇帝比!
  要比去跟南宋小朝廷比,去跟李乾顺、李乾德比去!就是与天祚帝都有的一拼!
  紧接着没缓几日,大艺术家又出招了。他以九子广平郡王赵构为正使,以张邦昌为副使,出使陆齐!
  此命一出,川蜀震惊。那广平郡王年方十七,尚未成亲啊。


第719章 赵构东下
  九妹儿已经从锦官城行到了夔州,眼看着人就要出三峡,进到陆齐的地界。赵构心中不仅没有恐慌,反而生出了一种如释重负感。
  天知道这些日子里,他多少次在睡梦中被吓醒,就因为他老爹那双冰冷之极又充斥着厌恶的眼神。
  大艺术家宣布以赵九妹为正使出使陆齐的瞬间,惊愕之极的九妹儿都愣住了,他虚岁也才十七,且未成亲,不曾参与朝政。那一日他被大艺术家宣来上朝,笨很是惊喜,没想到眨眼惊喜就变成了惊吓。他下一刹那就抬头去看自己的老子,期望着表一下可怜样,能叫自己老子绕过自己这一遭。
  结果赵九妹便看到了一双冰冷且满是厌恶,乃至有着丝丝杀意的眸子,那不是父亲看儿子的眼神!
  当即就吓的他骨头都软了。如何还敢不从命?
  那身边的侍从,乃至交好的亲朋,在随后的几日都偷偷向他暗示,陆齐是狼窝虎穴,不可去。赵九妹却不闻不顾,一门心思的只想早日离开锦官城。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惹来大艺术家的这般厌恶,但他已经顾不得去解开这个误会,先离开才好。横竖去了陆齐最多被扣下,陆皇帝不可能一刀杀了他啊。至于成都的事情,他会安排人慢慢去调查,看是否有人进谗言,若真是有误会,日后解开就是。可现在赵构却只想着离开!
  赵佶在他心中已经不是亲爹了,而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夺去他性命的人。
  同样是身在夔州,燕青现今正陷入一种懵懂状态。九皇子赵构是他多年来重点经营的对象之一,虽然他不懂为何这个都为成年的赵构那般的受陆皇帝重视,却是不显山露水的在其身边安插了多人,身份最高者已经记得赵构信任,做了他的今身随侍。
  赵构的反常幸会被很快就传到了燕青手中,那厮明明被无数人劝说,但却兀自要向东去。从他留给几个心腹之人的消息看,似乎这赵九儿跟他老爹有了什么严重的误会一样……
  燕青自从听闻了这一消息后就发动了手里全部的力量去探查,却如何能查到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呢?梦境那东西,大艺术家深信不疑,却半个字也不会对外透露。事情的真实内幕,安是燕青能查得到的?
  这整个事儿都似罩着一层纱,让人看的到,却又看不亲切。
  赵佶怎的忽然要向陆齐卑躬屈膝了?不但愿奉之如父国,年纳岁金三十万,更愿将年轻貌美的茂德帝姬奉上?只是因为女真大败于燕京城么?
  燕青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事情打眼一看就有不少的谜团,但他就是破解不开。
  一路上,赵构向东,他也跟着向东,却无半点发现。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燕青看着赵构向东去的车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事儿且还是叫上头烦心吧。
  赵构的心情却轻快很多,脱离了蜀宋的地盘后,他终于不用担心锦官城忽的传来旨意,将他如囚犯一样押回程度了。便是那危险重重的三峡险滩,年纪轻轻的赵九妹也能谈笑风生,风度极佳。待到夷陵后,使团休息一日,更换大船,遂即在齐军水师战船的护送下,轻舟直下江陵府。
  赵九妹一路的好心情,至少这脸上是笑容不断,直看到刘豫这号大叛臣,方才陡然变得不愉快来。
  梁山军夺中原之地已经过去数年,但赵氏一族则必然记下了刘豫这狗头,后者卖了东京城,那可是赵宋的故都啊,是不知道赵宋皇族梦回荣耀之所系处。许多赵宋皇室之人对刘豫之恨,不次于张孝纯之流。
  这厮当日的名声不好,更引关大刀之事惹来了些内部矛盾,陆皇帝冷处理之。把他在益都城内安置了一段,去岁方才外放,后又被调入江陵担当府尹。
  赵九妹对刘豫的态度很不好,刘豫对之也无感的很。赵九一行抵到江陵,刘豫面都没露,只是叫人送去了酒肉。赵构却也半分动怒都没有,此时此刻,他与那张邦昌正抓紧时间,纵览陆齐的报纸呢。
  后者的报业发展在去岁时候有了极大的进步。不但地方官报大兴,便是民间都已经有了民报!那涉及的方方面面就也五花八门的更是囊括万千了。
  蜀中也有陆齐的报纸,却必是延期了许多日子的,更多是新闻报之类的,来源远没有现下广泛、便易与及时。皇城司自然也会收集陆齐大量的信息,但后者却有很多不会对赵九和张邦昌公开。毕竟前者未曾参政议政,后者的身份地位还没达到朝廷顶尖。
  如今二人把陆齐中央与地方的报纸都要看,民报更是要看。如此就已经有足够多的信息让赵构与张邦昌渴求。川蜀太过闭塞,他们对于陆齐的了解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般多,先前他们二人都有些想当然了。尤其是赵构。对于陆齐的了解较之张邦昌尤少。
  此番出使陆齐,在世人眼中,他的身份也更像是送去给人的质子,是个摆设,张邦昌才是正主。
  张顺自然也乐意看到蜀宋使团安安静静,这般就一路行到金陵城处,赵构方才知道陆皇帝月前在此处大阅水陆军,同时下诏以金陵为南都。
  现如今金陵城内外已经在大规模的做起了疏浚工程,退田还湖。
  要知道,后世风光秀丽的玄武湖,此般时候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金陵从孙吴时候,开始有宫苑在此处修建,南朝时候更进入鼎盛态势。玄武湖就在彼时而得名。
  然而隋文帝灭南陈后,金陵却遭了大祸。其不止下令将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这个政策下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直到李唐中后期,金陵方才恢复了丝丝元气。
  然神宗朝,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奏准宋神宗泄湖得田,正史上玄武湖因此而二度消失了二百多年。金陵城遇雨成灾的恶梦也从此挥之不去,一直到了蒙元时候退田还湖,疏浚措施完工之后才稍获改善。
  如今陆皇帝既已经定金陵为南都,自然要为金陵百姓谋福利了。便就下了两道旨意,其一就是退田还湖;其二就是在金陵建一处医学院,以表安道全多年之功。
  惹得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眼红。这般旨意下到,安道全的名头怕是能在金陵城内千年不衰!
  就如卧龙岗上的诸葛卧龙,安道全在日后兀的也能变成金陵城的代表人物。
  陆皇帝在金陵盘恒了十日,而后去沪港,又耽搁了不少天,最后南下苏杭,此刻御驾方从杭州回到苏州城。下了一道御旨,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以杭州为分界线,其被继是江南,其南则做江浙。
  “老臣以为,陈正汇广有文名,品行中正,多年奔波亦多有功劳,可为江浙巡抚。”宗泽对陈正汇很是满意,杭州市容市貌多有恢复,陈正汇功不可没。他更知道,陆皇帝对陈正汇也多有赞赏。
  而此时金陵城内的驿馆中,赵构换的一身便装,正要去游览金陵城。在得知陆皇帝对其人生自由并不多加限制时候,赵构先是不可思议的张大嘴巴,继而后叫人准备行装。
  那休管陆皇帝是如何想的,横竖他是乐意出去转转。


第720章 金陵见闻
  一国使臣的觐见,可不是径直拉过去就能见到皇帝的。
  鸿胪寺有专门的人来与赵构他们做沟通。沟通什么么?沟通双方的称为、觐见时候的礼仪,甚至是赵构一方的穿着打扮。
  就像后世许多人都知道的马戛尔尼访华!
  满清朝廷整个成了这场大戏的丑角,在上帝视角中,四十多年后的那场阿片战争将乾隆皇帝和他手下大臣们的狂妄尊大,不知天高地厚,衬托的是淋漓尽致。
  后世,就是许多中国人提起这件事来,都自嘲笑乾隆那可笑的傲慢。把脑袋插在沙地里,就以为天地间自己最大了,根本不知道彼时的欧洲人已经强盛到了何种地步。
  但中国历来都有一句话,叫客随主便。英国人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向乾隆祝寿,最终因礼仪的问题而宣告失败,这与其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到更不如说是两边国力的交锋。
  1792年时候的大英帝国,虽然丢失了肥沃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又因为欧洲的老冤家,法国人带头作祟,打了一场耗资巨大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烂仗,整个帝国都遭受了重创,但他们手中还握着印度。帝国的实力兀自强大!
  作为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马嘎尔尼弯不下自己的膝盖,这在后世人眼中很正常。因为那对应的是腐朽的满清王朝么。马嘎尔尼的作为在后世的许多人眼中那就是正确的,他的选择并没有对他的外交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
  可若是阿片战争是失败的呢?那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所以,弱国无外交是真真理。一切说到底,是客随主便,还是主随客便,看的还是谁家的拳头更硬!
  如今的蜀宋与陆齐几乎没有可比性,赵九妹在宋清的有意照顾下,几乎是无奈的答应了全部的‘屈辱性’要求。
  那两边的接触都且未开始,蜀宋便先就称臣了。赵构这位‘小王’更要对着陆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以至于小九妹都唯心的想,陆皇帝最好在苏州待上千万年。
  金陵城的繁华,赵九并不为意。他入住宾馆时候,且也是入城的,虽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路,可这儿端的不如锦官城。但他此次出来为的可不只是看这里的市井。
  金陵府尹不是别个,正是赵鼎。这人对于赵宋,不能说还有忠诚,而只能说有好感。
  “郡王休以为赵鼎是个说客。实乃两邦之间差距太甚。那举兵马城池而降,于赵氏一族言,未尝不是件幸事。”百姓他就不提了,提也是白搭。想叫那些贵人们乖乖的,就只能以他们的利益言事。
  “郡王久居川蜀,不知可否听闻了辽魏王耶律淳之事?此番陛下南巡,便携有耶律淳祖孙。后者因功而被陛下封为安北伯,虽未加开国二字,却也被陛下许做世袭三代始降。”那端的是叫人羡慕。
  “至于郡王,乃至官家忧心之事,”赵鼎面上带笑,“说句不敬的话,当今齐主非太祖皇帝也。”
  陆皇帝的江山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而赵大的江山却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得来的。前者江山社稷得位之正不弱汉高祖,自然不需要担忧底下投降的诸侯和手下的臣工、百姓生出反心来了。
  何况人孟昶好歹有显名,聪悟才辨,自袭位,颇勤于政,边境不耸,国内阜安,又戒王衍荒淫骄佚之失,孜孜求治,与民休息,虽刑罚稍峻,而不至酷虐,蜀人颇安之。
  这声名、才能都是极佳的。可远非现下的大艺术家可及!
  如此谈笑闲叙中,车窗早已经来开,赵构眼睛时时打量左右,便给他发现了一事儿。
  这金陵城内,来往通行各走一边,无论是人是车马,均是这般,且二者还是分开的,他一路行来竟然无有看到一处不同的。且这南京城内的整洁程度远远超出了他想象。
  像锦官城,那也是繁荣之极,可街道上的行人和车马却只能用混杂来形容。更不要说城市的整洁度,赵构且都怀疑这是不是故意做出来的。因为陆皇帝在江南。
  就这般想着的时候,马车已经来到了一处人车马辆众多的十字路口,原本他以为这样人流、车马众多的路口定是会混乱,甚至是拥堵得水泄不通的,再不济也是人群车马争相抢道。这在成都乃至在东京城,都是经常可见到的。
  但是让他惊讶的是,一部分行人和车马到了路口后,竟是在路口前主动停了下来,让另外一边的行人与车马先行通过,等了那么一小会之后,这一边的行人与车马才陆续通过。
  赵构觉得很震惊,如何会这般遵守秩序?
  行人和车马,各行其道,且是先后有序,愣是让这个人流众多、车马密集的十字路口变得井然有序,没有发生半点的拥堵。
  这一场景,看的赵构是目瞪口呆!
  当然很快他就又有了心发现,一个穿着黄色褙子的警察。他认得警察的穿着,与齐军相差仿佛,只是颜色为藏青色。再有就是,寻常警察不携带刀枪,而是只配一根两尺短棒。
  “呼……”这个发现让赵构松了一口气。
  大观元年出生的赵九妹,今年已满十五周岁,虚岁十七也,因年岁不高,且还未成亲,故而未曾参与朝政,对陆齐的了解实是一般般。
  先前看到的已经叫他惊奇了,那路口的一幕就更出乎他的想象。错非是看到了警察,他都要对陆齐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想想看,寻常百姓且能如此,军兵厮杀又当如何的尊崇军规军纪啊。赵构年纪不大,对国家大事知晓的不多,可最基本的见识却还是有的。军队的战斗力就在于纪律!
  这种路口通行模式,在陆齐许多大城市都已经施行。如金陵这般要地,市井繁荣,那交通警察就不止是在人流量最密集的高峰期时候,才来当值。而是在一些行人车马的要口长久设立警哨来指挥交通,以避免大拥堵!
  除此之外,叫赵构印象深刻的就是,金陵整个城市都干净整洁的让人惊讶不已,这个城市不少地方甚至跟锦官城内的皇城有的一比。
  早在江陵码头停靠的时候,赵构就觉得这儿已经是最干净整洁的码头了,但到了金陵,他才发现这个世上是没有最干净只有更干净的。
  而想想也不觉得意外,这陆皇帝人就在江南,不日就要返回金陵,后者岂能不整洁?
  可他万万想不到一座城市且能整洁到这种程度。
  当然,除了城市的整洁,陆齐治下的金陵城且还有许多与赵宋治下城市有不同的地方。这里的私塾、官学之多,叫赵构震惊。
  尤其叫他震惊的是天一阁,后者是金陵城的图书馆,由起名无能综合症晚期的陆皇帝亲提的,据说内藏各类书籍经典不下五万部。
  听得赵构两眼直放光。
  你不管对正史上的赵构有怎样的不满,都不能否认这鸟人是大艺术家的好儿子,骨子里就带着一股文艺范儿。精通诗词与音乐,擅长书法与绘画!行书、草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