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霸王周通混的比李忠且还不如,乃在济州任兵马使。“他怎生到此?”
不待李富回说,便急忙从麦田里出来,叫人准备清水清洗。
但已经来不及了。
周通已经被人引着过来了。不多远就看到几亩麦地和一旁的瓜田,还有一处西瓜棚子。
棚子里坐着李忠和他子侄,全都一样打扮:头带斗笠,脖子上搭一条暗色棉巾,一身的短装,挽着袖子和裤腿,脚上兀自踩着粗布鞋。
周通没走近就笑了。他早听说李忠弄了好几处庄子,还在庄子上开田耕种,只是没亲眼见到他带着孩子们下地。
李忠见了周通,也不起身去迎,招手笑道:“兄弟且来,尝尝哥哥种的西瓜!”
他那两个十三四的侄子都清楚今日的下地已然结束,领着李忠的一双子女,起身给周通见礼。李忠将手一摆,李富自带着那四位离开。
“小弟来济南府接新兵,听闻哥哥也在此处,便自寻来。”周通与李忠交情莫逆,说话中就一屁股坐在了条凳上,随手拿起一块瓜来吃。
然而万事以公务为第一,周通与李忠的关系再好,也只能在庄上留宿一宿,次日大清早便打马奔去济南新兵营。
就是那李忠在庄上悠闲渡过了五六日后,也返回了益都。
原因不是他又要忙碌了,而是人李忠要过四十寿辰了。
这是整寿,自然要庆祝。如是当日的李府是好不热闹,休看李忠比之林鲁等人,是远远不如。可实质上,一省兵马右副总管,省常备军中的第三号人物,还是梁山泊旧人,那有的是人巴结。
以那李忠夫人的娘家人为例,可不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全都来到了。这并不是看着李忠家富贵,占便宜来的,就是有那眼皮子浅显的,兀也早被人摁下去了。今日可是他们加深与李家感情的大好良机。
一上午都是欢欢喜喜,邻近午时,李氏的娘家嫂子是有点撑不住了,便于自己的妯娌去小花厅坐着了。茶还没换过一碗,外面突然热闹起来。
她们正想叫人出去看看,一侍女跑进来道,“王后娘娘有赏,快!都要出去!”
这位方娘娘的地位是有点尴尬,可那王后的位置兀自坚固。
俩妯娌在屋里自然不会再里三层外三层,外罩都取下来了。五月里的天,恁地炎热。于是再赶紧穿戴整齐,进到后院正厅时候,一应准备都准备好了,等人到齐,齐刷刷在院子里跪了一大片。
来颁赏的姑姑看着有三四十岁,甚是端庄,站在那里腰背笔直,运足气说了一长串特别文言的话,总之的意思就是恰逢吉日,想起李忠多年忠诚,尽职尽责,十分之感动,于是今天就赏赐了。
接下就是几套头面,绫罗绸缎,以及一些稀罕瓜果。比如荔枝和哈密瓜。
前者是商贾进献的,后者是高昌回鹘来使所献。
高昌回鹘很识趣的,在梁山军一统关陇之后,立刻就派出一使团出访益都。随行的还有黄头回纥和青塘羌不少部族使臣。
李氏在后宅得方金芝的赏赐,李忠就在前院得了陆谦的赏赐。夫妻俩都已经配合了许多次。
当初梁山泊头领的生辰,陆谦都叫人专门记着。到了日子便就有赏赐颁下,甚是能收拢人心。后来他成了陆大王,那一些人的生辰贺礼就省下了,太频繁了就也不值钱了不是?可是如李忠这样的整寿,那是必须要有的。如此惠而不费之举,他和方金芝做的都很开心。
李府这一日里也是高朋满座,欢喜不已。鼓瑟吹笙,喜气洋洋。这大后方之所在,兀的便半点感受不到前线战事的惨烈。
宋万将火药送到衡阳军前,又恰好天日放晴,林冲半点也不迟疑,直叫人使洞车在城下掘洞,当日下午起爆,便一举摧垮了衡阳西城墙。
巨响震天,尘土遮蔽了天日。
梁山军大军早有准备,当即擂鼓吹号,大军杀上。而那城内的西军兀自被震得头昏脑涨,惊慌失措,如何还能抵挡?
那城池的垮塌对于守军心灵上创伤太大,即便城内有小三万西军,即便坐镇衡阳的是种师中,兀自如那乌合之众般,被攻入城中的梁山军打的节节败退。
后者是如洪水泻地,势不可挡。
种师中绝境之下兀自要组织西军反击,最后被手下军将强拉着从城南逃出。端是兵败如山倒。
然而此时要逃脱生天,谈何容易?
梁山军围堵追击,种师中如何逃脱的出去。最后合同千余残兵被围堵在一处小山上。
林冲知晓陆谦对大小种甚是欣赏,自然不愿意威逼过甚。使人前去劝降,可种师中如何肯临老而做贰臣?“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安能折节忍辱?”
自知身陷绝境,乃十死无生也。自歇回力气,就抖索长枪,引甘愿效死之人冲下山去。
后者人丁不及三百也。
此时已到了已牌时分,只见山下东北角上,一簇旗帜,拥了一把红罗伞盖,隐约可看到一人,身穿紫金盔甲,手拿长鞭,东西乱指。
种师中在山上时候便已经看清方向,将手暗指去,对身边郭成郭浩父子道,“那里必是北贼大将所在之处。此为朝廷祸害,今日他亲临战阵,吾等岂可不与他打个照面?我欲引兵做最后一搏,出那贼不意,将他杀了,亦断陆贼一臂。”
郭成父子时到此时此刻犹自紧随种师中左右,那自是大宋忠臣,闻声立刻说道:“吾父子愿随相公赴死。”
叫种师中好不欢喜,当下叫喊山上军兵,愿意随他死战的,就尽数杀下山去。不愿的,只管待在山上,稍后投降就是。
言语罢,种师中就翻身上马,提起手中钢枪,策马直冲下山。
第629章 生擒活捉
种师中身著一身古铜铠,手使一杆錾金枪,骑下一匹黑云乌骓。郭成身穿青罗文山甲,手使一杆虎头大刀,腰悬竹节钢鞭,跨下一匹青鬃马。另一侧的小将郭浩则最是精神,浑身穿红,身长六尺有余,淡红脸,手中攥着一条酒杯口粗的铁棒。
炙热骄阳,照着平地金晃晃地直刺眼,梁山军步马齐齐排开,在旌旗影里,布了阵势。将山头围得是水泄不通。
种师中怒马当先,郭家父子和三百余将士紧随在后,从山下向上看去,就见是一团黄尘滚滚,如是长龙一样,拥了一支兵马向梁山军阵里飞奔去。
山下兵马看到山上有人冲下,自然上前拦截。那种师中不曾打得旗号,黄尘掩蔽了身影。也看不清楚是谁,当下一波波箭雨射了下来,就听得黄尘中尽是惨叫连连。
只是种师中与郭家父子舞起兵器来,上护己身,下掩战马,于箭雨弩矢中催马疾进,兀的半点不伤。待到近兵相接时候,种师中那錾金枪尖,像雨点也似,在马前拨动去,且不管面前梁山兵有多少,只是对着那看定方向上冲去。
那梁山兵近被马踏,远被枪挑,看那当头一员老将威风凛凛,如何不知道是那种师中,当下纷纷闪开,让出一条通道,种师中三将看到那红罗伞盖下面立着人,相距已经不到三五十丈,疯了一样对着直冲过去。林冲这才确定这三员宋将端的是来对付自己的。
啊呀一声,心中好不惊奇。暗赞一声虎胆英雄。再看那当中一员老将,年到六旬,须发皆白,然身躯高大,自威风凛凛。当下便知晓他是何人也。
“来人莫不是小种经略相公当面?”
林冲止住士卒,兀打马向前去,身边只跟着小李广与大小眼二人。
豹子头表现的坦亮,种师中也自收住了长枪。左右郭成郭浩父子,三双眼睛齐齐盯向对面人。就见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六尺长短身材,四十不到年纪。
头戴大红结顶金盔,身披黑金明光铠,手拿丈八蛇矛,坐下一匹白玉嘶风马。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而再看那左右二人,一个是银盔银甲,坐下一匹雪白宝驹,提一杆亮银枪,年纪不大,可生的身材魁梧雄健,一双大小眼尤为醒目。
另一人则是一副风流好样貌,齿白唇红,星眸有神,两眉入鬓,腰细膀宽,头戴一顶熟铜狮子盔,脑后斗大来一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系一条镀金兽面束带,前后且有两面青铜护心镜;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走兽壶中箭比星,飞鱼袋内弓如月。
正是岳飞与花荣。
这二人看着就是不俗。再有那素有勇名的豹子头,种师中忽的感觉自己想的未免太简单了。
他的武艺自然不俗,却也不是盖压天下,举世无敌。可事已经到了如今地步了,是骑虎难下,更需要破釜沉舟。
种师中大叫一声道:“老夫正是。你旁话休说,且拿性命来。”说时迟,那时快,快马加鞭,錾金枪枪尖,在太阳下闪着电炬也似光芒,直向林冲心窝里就搠来。
林冲见了也不畏惧,自将兵马远远的挥退开外,横枪立马,等候种师中到来。两骑接近,更不多话,各各舞动枪枝斗在一处。
林冲骑的是白玉嘶风马,种师中骑的是黑云乌骓,一白一黑,八只马蹄,在阳光照晒的滚烫的黄土地里,踢得尘土飞溅。人影尘腾,加上两杆枪的影子,犹如两只蛟龙,上下飞腾。
梁山军这边,只是一味的擂鼓助威,并无人上前助阵。那郭家父子被花荣与岳飞一并对着,亦不敢上前。
一片白光,一团黑影,东闪西烁,南冲北撞,那里分得出人和马?
约莫斗了百十回合,种师中一拨马头,跃出圈外,将枪横隔了门面,大喝一声道:“且住。”林冲勒住缰绳,笑着说:“种相公是要降还是要逃?”对比那枢密、太尉,大小种在林冲心中还更多是经略相公。
种师中道:“哈哈,老夫已是花甲之年,身陷必死之地,焉能有逃走之理?更不会降于尔等,只是有一事要说。你我拼斗,老夫若能侥幸胜过一招半式,就敢请林将军放了背后相随之人。他们皆是相随老夫许久之人,不忍叫他们今日阖死。老夫自可与他们言语,叫他们各自归乡卸甲去了,断不会与贵军于新朝再有半点的不是。”
林冲扬天一阵大笑:“这个好说,林某应下了。只是你若输了,却要待怎的说?”
种师中也是一阵大小:“老夫少年从军,数十年声名在此,决不食言。我若输了,听凭处分,死而无怨。”
如此说定,当下二人就再度斗了起。
这二人都是使枪的名家,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这个雄似猛虎吞羊,那个俊如云雕扑兔。
银光夺目,寒气凝空,又是一番景象。
直叫梁山军兵纷纷呐喊喝采。是马军踏镫抬身看,步卒掀盔举眼观。
那种师中急于求胜,一枪紧似一枪,只管向林冲逼将来。林冲却只是左右上下招架,并未奋力还击。小种倒也想到了林冲是在使计策,然他到底年老力衰,不能久持,稍后气血衰败,那彼时要败在正当壮年的豹子头之手的。
故而也不管林冲如何想,只一味的抖擞精神,枪尖似雨点一般,向林冲刺来。
眨眼又斗了百十合,种师中满脸充血,额头青筋暴露,已然是强弩之末。
林冲故意装做招架不周,种师中见了大喜,脑子里已经无暇去想是否有诈,是一个倒提枪法,斜刺林冲的腹部去。眼看枪去人身,不到一尺,那白玉嘶风马四蹄一纵,直跳起来。种师中枪尖直插入泥土里去,林冲的坐骑,却抢上前两步,他的马头,与种师中的马尾相并。
林冲左手抱枪,一横枪身,鸭蛋粗细的枪杆如根钢鞭一样直向种师中肩上横扫过来。种师中一枪虚刺,身子也向前栽去。见枪杆打来,便就要鞍里藏身,伏在马背将鞭躲去。但他人躲过去了,马却躲不过去,马臀部早着了一记,战马负痛不过,两后蹄一撅,便就把种师中掀在雪地里,种师中本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一闪跌,只跌的两眼一阵发黑,浑身若散了架一样,骨肉都要零散,那里还站得起来。林冲勒马止在一旁,身后已经闪出十几名亲兵来,抢步向前,伸出若干把饶钩,不间上下,钩住种师中身躯就把他拖了过去。
生擒活捉!
郭成郭浩父子看了就脸色大变,提起刀棒,打马就要来抢种师中。小李广张开硬弓,连珠射出两箭,分中郭家父子坐骑。战马始一中箭就疯狂的蹦跳,将郭成郭浩具撺下马背。
军兵上前摁住二人,捆绑下推到林冲马前。
豹子头饶有兴趣的看着郭家父子,“两位也都是军中战将,理当看得出,那小种相公手下不留情,实恨不得能一枪挑杀了俺。那所谓之约定,如今看更是他虚晃一招,是有意在赚我。”
“你父子兀的要来抢他,宁不知我若死在他手,则尔等必无性命存活。”
林冲不相信郭成郭浩父子看不出来。
却不想那郭成把眼睛一翻,“国破危难之际,不能平贼荡寇,生有何意?今朝死便死了,何惧之有?既随种帅下山,吾父子便就没想着能活过今日。要杀便杀,无需多言。”
另一郭浩,口不出一言,闭目待死。
林冲能说什么呢?看着被人推攘过来,也是不发一言,闭目等死的种师中,甚个话都不想说。
没必要!
“来人,将他们好生看押。”只等这衡阳城内外具都稳妥了,才好连同其它被俘诸将,一同送到潭州。
但他可以先叫人去潭州报捷。
而老种得报噩耗的时间比潭州城内的陆谦更是提早,听闻衡阳城破,三万西军毁于一旦,种师中更是了无音讯,整个人发出一声穷途末路的悲吼,吐出一口血来,当下病倒了去。
此刻蓝山县东部的连绵大山之中。
耀眼的翠绿色覆盖着山川大地,一座接着一座的大山,长远的叫人看不到头首。而这种朝廷官府鞭长莫及,汉人生民不去顾及的地方,那便是古百越之族的后人,苗瑶侗土等民族的存身之地。
立在一座山岭上,向远处望去,可清晰的看到点缀在大山之间的一片片水田。远处的高山上,那浓郁的绿色似乎也更加浓郁了。
赵桓殿中侍御史——何栗抬头望一眼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面上的表情古怪而略显自嘲。
煌煌大宋终究是落到了何等境地,才来相求于这些山川野人,外化之民?
他实是心中痛苦极了,方才情绪流露了少许,但也只是少许,转瞬即逝。
因为与他一同的还有一云岭瑶峒的青年,这就是云岭瑶峒峒主蓝贵的儿子,叫蓝邝深,年纪只二十出头,却是云岭瑶峒最雄健有力者,一双大眼炯炯有神,时不时的会望着周围警惕的注意着。周遭也簇拥着一批汉瑶武士。
何栗要提防着自己的真情流露不被蓝邝深看到,而蓝邝深也深怕他们一行被其他势力所伏击。
桂阳监境内的苗瑶侗土各溪峒间的关系,可不是亲如一家。
云岭瑶峒首先与汉人官府接触,这不仅是对云岭瑶峒是件大事,对于桂阳监极其周遭其他的苗瑶峒主们来,也是一大触动。
蓝贵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么。是一口吃成个大胖子,还是被螃蟹毒死,这还都是未知数。
然而在一些苗瑶老人看来,云岭瑶峒这般做,却一定是大逆不道的了。
那桂阳监境内且还有着奖中、白水、太平、浮竹、钦景、石硋、水头、孤浆、黑风等多个峒,内中又以华阴峒和黑风峒之人最敌视山外的汉民官府,被赵宋官府称为郴桂蛮瑶巨患。蓝邝深不可不谨慎。这位何相公可是他爹都十分尊敬的人。
第630章 贤君仁主
陆谦当然不知道赵宋为了抵挡梁山军,甚至都与苗瑶土侗有了勾当。要知道他们可是素来敌视这些化外之民的。
在宋代官府中,苗瑶土侗被他们称为峒寇、瑶獠、蛮猺,将桂阳与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内,居住其中,不事赋役的少民,通通谓之猺人。
那内里甚至不少人本为汉人,只因为赵宋税赋逼压太甚,走投无路,而被迫逃入大山。
可谓是主动的‘变夏为夷’的典型了。
就像前文提及的黄捉鬼。此人是吉州人,纯粹的汉民,但却与苗瑶土侗混迹一处,给赵宋带来许多许多的麻烦。
那赵宋官府把居住于内地,要缴纳赋役,由政府编户的人叫“省民”,而脱离政府管辖,不向政府缴纳赋役居住于溪峒的少民叫“峒民”。因桂阳监地与蛮瑶相接,故边境地带的赵宋“省民”与“峒民”杂居相处,往来密切。有时“峒民”向“省民”购买田产,那边境的一些汉族豪猾大姓为逃避赋税就纷纷把田产寄匿“峒民”身上,官府为此逼税,便就往往会发生直接向“峒民”征收赋税的情况,亦或追捕因逃避赋税而逃入山峒的省民而引起对峒民的骚扰,致使峒民对赵宋官府极是敌视,对汉民也多有仇视,如是也往往是起而为寇。
以桂阳监为例,“峒民”作为“化外之民”,其居住地桂阳监周遭的广大山区自然就成了“王化”所不及的“化外之地”,成为各种反抗政府之人的藏身之所,或是逃犯、是逃兵,逃税之人,或强盗犯罪,不齿于乡里之人。
以至于很多汉人也逃入衡州之南的山岭地带,彼处广袤百余里,与苗瑶接境,大木蒙密。国人逋逃其中,冒称夷人,出寇常宁诸邑,官军不能治也。
那黄捉鬼就是个例子。只从他的名字上便可看出,这人乃是一神汉,而苗瑶愚昧,多有信者。一遭犯了官司,便就纠集信者百数人藏身今桂阳与常宁交界的大山之中,啸聚为寇,同时引诱峒民贩卖私盐,反抗政府,截杀官军,成为宋王朝的心腹之患。
庆历三年(1043)衡州知州陈执方假借招安之名设计捕杀了黄捉鬼叔侄,余党走匿山中,官军进山追剿,欧阳修《再论湖南蛮贼宜早招降札子》中言:“推其致死之因,莫猺之俗,衣服、言语,一类正蛮。黄、郑初起之时,捕贼官吏急于讨击,逢蛮便杀,屡杀平人,遂致莫猺惊惶。”至是,其党遂合五千人出桂阳蓝山县华阴峒,害巡检李延祚、潭州都监张克明,遂演变成宋代最大的瑶乱。
所以,陆谦得军前奏报,大军南进桂阳监受当地少民困阻,其人与宋军同气连声时候,那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呢。
然而对于蓝贵来说,这也事出有因。大山虽然让瑶族勇士剽悍英勇,可狭窄的耕地却限制了部族峒寨的发展。蓝贵不是没见识的人,他知道只有占领着更多平原地区,才能和汉人一样,不断繁衍壮大族人!
但对陆谦而言,这却是一个完全没有想过的敌人。
赵宋与西夏的关系有多么恶劣,苗瑶土侗与赵宋的关系就有多么恶劣。现在这两家竟然说和平就和平了,陆谦当即下令解宝、邹渊引本部兵马前来。
但这一时半会儿的,梁山军在打破郴州之后,那西面的桂阳监与郴州州治西南的宜章便就都恢复了平静。
无奈何,用现下这些关于平原决胜的精锐来打桂阳监与宜章,在崇山峻岭中跟当地少民缠斗不休,太不划算了。
更重要的是,梁山军厮杀至今,已然有五个月了,师老兵疲,陆谦已经有暂且休兵的盘算了。
那晁盖也打不动了,杨志、秦明更是早就歇兵。
后者是打无可打,但好歹夺取了大半江南东路,也算有所得;而前者却看着赣南的绵绵大山和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少民峒丁好生无奈。再说,整个大江以南都在降雨,还绵绵不绝,那高级军官自然无碍,普通军兵许就要以为自己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就是鲁智深、徐宁针对宝鸡、汉中的攻势,也困于地势而长久无有所进。
郑居中虽非用兵大才,却也中规中矩,使人据险而守,又多多筹备粮草物资,以安守军军心。鲁智深几次督兵厮杀,都未能如意。徐宁对汉中的攻势也被阻在了石泉。那地方,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两山夹一川”之势再明显不过。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河流纵横,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只做经济,便是到了后世本处也是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可是只军事上说,这儿也太便易防御了。
如此,这多路大军的攻势便都到了极致,陆谦也能观察到军中士气的降落,心中若再不生出撤军之念,就是脑袋有坑了。
从潭州一路冒雨抵到江北,那潮湿的天气叫他仍是不舒服,再从荆北经过襄阳,进到南阳城,这才感觉到一丝干爽来。
他人抵到南阳时候,那乘着联袂战船,溯江而上的杨志部,也已经进抵江陵。青面兽引几十名亲卫,快马加鞭,直驱南阳而来。
这却是陆谦北撤行到岳阳时,那身侧有人进言,大军主力固然师老兵疲,然诸路大军却非皆是如此。看那关西,战将云集,战兵十万,可这遭里却并无大的战果。休说那甚个战略震慑,世人看的却只是‘真凭实据’。故而,那关陇一干军将必然内心窝火不已。
而再看江南,杨志一军在早春时候战果丰富,然他们早早就停下了兵锋,更多是用来震慑摩尼教军,至今已然有段时日。想必军中将士也是会闻战而喜的。
兼之那右军都督府上下坐镇扬州久也,还当早早挪动一二为上。
一名贤君仁主,并非只是单纯的爱护手下,等手下人捅出篓子了好去宽宏大量。而是根本不给手下人犯错的契机。
陆谦相信萧嘉穗说的话,右军都督府坐镇扬州许多时日,杨志在淮南行省的影响力恐是不弱于郭永的。
于大局而言,这算不得甚个事儿,但它却是个不好的苗头。
陆谦不会再要杨志坐镇江南的,好让他的影响力渗透到江南江北么?他只会将右军都督府整个撤回齐鲁,换秦明去坐镇。
但现在听萧嘉穗一言,陆谦觉得这个主意不失为一个妙策。
旋即就也把萧嘉穗也派遣去了关陇。“即如此,你且也去关陇走一遭,参赞军机,辅佐大军攻伐西夏。”
而后大军徐徐北返,留花荣督军坐镇潭州,徐宁引兵继续屯驻襄阳。后者性情温和,攻伐汉中无功,也兀自不羞不恼。
以李梁为鄂北巡抚,这人是最早投效梁山军的文官,这几年固然是不显山露水,可政绩、资历却都是有了。与那就任岳阳太守的时文彬是一个模样,都是人精。只因为无有靠山背景,始终徘徊知县位置,久久不得升迁。
原淮南巡抚郭永迁为湘南巡抚。这却是某种形式上的贬官,那湘南岂能跟淮南相比?于是陆谦将他的官儿升任为正二品。这般做不是因为郭永在淮南位置上做的太失败,或是太成功了。而是因为他接手淮南之时,便就多历经战事。现如今这湘南巡抚职位,正合适他。
而郭永空出的位置则是由从东海回来的宗颖替代,他所空出的海东总管职位,便交由阮小二。
说到底,在高丽、日本没有彻底摆平之前,这海东总管治下事物,更多是在军事上。
除了这些,朝中一些位置陆谦也趁机调换了不少。比如说那宣政司,吴用的一把手被樊瑞所取代,后者是重新杀了回来,智多星则被调入了都察院,接替许贯忠这名不符其实的御史台老大任左督御史。
许贯忠则被调入御前司,任马步军都虞候。后者实则便是亲军,现下被改为御前司。
刑部尚书裴宣也该换了位置,与次辅闻焕章互换了位置,后者由吏部尚书变成了刑部尚书。
陆谦手中有一张老大的图纸,可以说那便就是陆齐朝堂的英雄谱了。他看着那张图纸,再叫人收揽诸多情报,凭能力选官择位,那自然就可以随自己心意了。
就像前世玩策略游戏,那一个个位置,自然是要选最适合的人去了——数值最高,效果最好。他现在就很有这种感觉的。
当然,这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等他将需要调整的一干人的位置调整了七七八八后,大军都已经返回齐鲁,他人也已经回到益都了。
那刚刚喘息一口气,便受到了西边和北边的急报。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关陇大军已经收复了灵武,西夏军面对着逼来的梁山军,根本无力也无心去抵挡。
李乾顺只叫李察哥领兵且战且退,在鲁智深领兵抵达翔庆府后,他便引着兴庆府内的军马和党项族人跨越贺兰山,沿着贺兰山西麓,进入河西走廊区域。
李察哥也旋即北撤,途径兴庆府时,一把火将这座党项人八十年来的都城焚烧殆尽。而后直直向北,那里还有右厢朝顺军司和白马强镇军司。
可不管西夏人如何的恼怒和不甘心,李乾顺与李察哥是如何要反攻回老家,灵武之地已然被关陇大军收入囊中了。
这必须是一大好消息,坏消息却是女真终于撕破了与契丹的假和平,露出凶残面目,挥大军杀奔上京道了。
“传文武重臣觐见。”因为关陇捷报而产生的欣喜,这一刻完全消散了。
他对于女真灭契丹的经过已经有些模糊了,但他脑子里还有个印象,在女真歇息几年后再次兴兵征辽之后,契丹没有几年便就被扫入历史的尘埃中了。也就是说,这一次女真人能灭了辽国……
第631章 陆谦要称帝
“时隔三年,女真二度伐辽,必有所持也。”
奉天殿内,齐国文武重臣齐聚,陆谦将北地传来的消息与诸人分说,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众所周知,女真人与契丹议和,实乃是以蛇吞象——由一完颜部,一统粟末江(今第二松花江)以北,宁江州(治所在今吉林省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东北,方圆千余里,户口上十万的女真各部。而后马不停蹄的大军直直南下。短短两年的光景,便夺取了整个东京道,更击败了契丹军的反扑。
这可不就是现实版的蛇吞象么?
这吃撑了,迫不得已的与敌人议和,以好给自己消化战果的时间。
上天便是再庇护女真,那最基本的万物运转规则也是无法改变的。想要实力强大来,那就要吃食与消化相配合,二者相辅相成,这才能叫‘人’强健壮大来。
三年前的女真已然吃撑了,他们只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努力消化腹中的食物,以叫自己越发的强壮强健。而当女真人彻底将早前的猎物吸收消化,那时候就是契丹的死期。
这已然是益都朝堂上文武重臣所共鉴的认知。
“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亦如那赵佶一般,已然遭受大难,偏偏尤不醒悟,斥逐忠良,任用群小。拒谏饰非,穷奢极欲,盘于游畋(打猎),信用谗谄,以至于宝贵时日白白浪费之,喘息之机尽数错过。现今契丹内部倾轧剧烈,纪纲废弛,人情怨怒,金人乘其敝而攻之,又有我军为后合,必能一举扫荡乾坤。”
盖因为陆谦对契丹的南京、西京两道念念不忘,早完颜希尹出使益都时候便于他们明着说来,故而这女真人一起兵戈,契丹真的想要不灭都难啊。
“大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