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伦面上带着笑容,行为甚是痛快。
  陆谦到不是没有想过王伦会痛痛快快的把他留在山上。毕竟现如今他与原著中的林冲是全然不同。那原著上的林冲徒有一身武艺,名号在江湖上也叫的响亮,但他真真无有甚大的声望。众人都是瞧着他的身份,想着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会很厉害,就高看他一眼。
  但现在的陆谦呢?那是快要名满天下了。就好比武松打虎,一下子就攒够了混江湖的资本。
  再有柴进的书信……
  王伦真的能明了明的拒绝他上山吗?这样做又好吗?
  但现在王伦如此痛快的答应陆谦上梁山,如此的痛快,却也让陆谦感到吃惊。“大头领的厚待叫小弟心里欢喜,但这第四把交椅,小弟是万万不敢坐的。”
  陆谦所有的吃惊在听到王伦直接把他定为山寨的四当家的,刘唐定为五当家,一直被他忽视的朱贵重新拎起来做了那第六把交椅的时候,就全化作了轻松。
  原来这王伦并没有变,只是把明面拒绝变成了暗中挑拨。
  那朱贵是山寨的元老,这些年里没功劳也有苦劳,新上山两个人他就被后退了两个位置,朱贵心里真的会丁点也无介意吗?
  杜迁、宋万俩人又会怎样想?自己的老兄弟被俩无有寸功的新人这么压着?
  陆谦才上山,可一点功劳也没有呢。
  王伦只要在喽啰中散布一些谣言,陆谦在山上的处境必然艰难。
  因为这些会很大的破坏陆谦的威信,而人的这名望信誉,破坏起来总比建立时候要快捷简单的多的。
  陆谦立刻就做出了反应,这他就算最终坐上了这第四把交椅,那也不能就这么大剌剌的坐下。而王伦并没什么改变,他还是那眼皮子窄,心胸狭隘,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白衣秀士。
  “小弟与刘唐刚刚上山,寸功未立,岂能排在朱贵哥哥之前?首领羞煞小弟了。”
  “朱头领是山寨的元老,岂能排在最后。”刘唐打心眼里并不认为朱贵就该排在自己的前头,更不认为他该排在陆谦的前头,王伦最初的定论正和他心意。但陆谦的反应让他一下子回过神来,他与陆谦刚刚上山,根基未稳,确是不易太过。
  而且这梁山在刘唐的心中就是一个过客,排位高低又有何妨?
  不是他吹牛,就杜迁、宋万俩人,他不需二十合就能轻松斩他二人于马下。
  所以,刘唐也不争。
  陆谦不争,刘唐这个在王伦心中的莽夫也不争,那朱贵又何尝要争?何尝愿意去坐那山上的第四把交椅?
  在陆谦来到之前,谁提起梁山泊来不是说只三位好汉在此聚伙,他朱贵早早就跟随王伦,比之后上山的宋万来都更是山寨的元老。可是结果呢?梁山上就没有他的一把交椅。一直被王伦这厮冷落着。
  为什么会如此?朱贵心里明白着呢。
  现在陆谦来了,刘唐也来了,王伦这厮又拿他做筏子,朱贵可不愿意。
  他心中与那王伦早就生分了,之前的几次举荐好汉,都落得不是,朱贵的心又不是那原子能反应堆,能量超级强大,被泼一百次一千次冷水也一样温热热的。
  朱贵对于王伦早就没了原先的热络和忠诚,不然怎么就在那小店里待着,只因为那水泊岸畔的小店就是他的独立王国。
  现在王伦把他当筏子,朱贵念头思转更是不喜欢。
  就如那表现的不一般的柴进一样,这朱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水浒原著上笔痕不多的小配角。
  “虞侯过谦了。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我朱贵是什么人,有几分能耐,在座之人谁不知晓?就是那一探听消息的风媒,智谋下下,武艺下下,见识也是下下。如何能排在虞侯和刘唐兄弟跟前?这要是传扬到了江湖上,岂不是惹人耻笑?让江湖同道说我梁山豪杰都是那有眼不识泰山之人?”
  朱贵对着王伦一拜,再对着陆谦一拜,上前拉着陆谦直向那左手第二把交椅坐下。
  “虞侯要是看得起我朱贵,就请安坐。”
  摸着天杜迁和万里金刚宋万,名头起的甚是唬人,但本领真真是稀疏。
  这俩人一个是王伦的患难之交——杜迁,另一个是投奔来的功臣——宋万,陆谦对他二人放个侦查技能,泛着一层淡红,这俩人怕是绑在一块都不够韩伯龙打的。
  可他们俩本事低微,心思却不笨,要不然晁盖都挂了,他们俩可是安安稳稳的活到大聚义的。两人眼睛不瞎,心里知道朱贵的谦让是真心的,遂也起身劝道:“陆虞侯就请安坐。”却都没有看到一旁的王伦那颤抖的面颊。
  梁山山寨可不是军营,这聚义厅周边的喽啰,在陆谦三人来到的时候,就把一双双贼眼盯向了潘金莲。
  俗话说,隐藏的诱惑更吸引人。谁让潘金莲带这个帷帽呢。还身材苗条,一看就是美人。
  再之后,聚义厅里陆谦入伙尔,他与朱贵的这一番谦让更是一场好戏,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瞧看,等到了晚饭时候,这场好戏就能飞快的传遍整个山寨。到时候自己就算要散布谣言,都没人会相信。
  陆谦就如是一脸不安的坐在了第四把交椅上,他的对面坐着刘唐。
  陆谦能够看得出,对于刘唐,杜迁也好,宋万也罢,都是相当信服的。甚至于刘唐若非与他是一体同心的,王伦都能表现出如兄弟一般的情怀来对待他。
  可惜这刘唐是听陆谦的,这一点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得出来。
  随着陆谦的入伙,外头的潘金莲明显能感觉到,那一道道瞄向自己的贼眼光,是瞬间消失了。
  聚义厅里的一幕幕她是看不见,但听得到。自己的官人真真当贼了,他竟就是那杀了花花太岁高坎的陆虞侯!!


第42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聚义厅排过次序,陆谦带着潘金莲与刘唐自先下去安置。王伦与众人说定,要在分金亭吃酒,为陆谦、刘唐接风洗尘。
  众人自做高兴。
  喽啰们带着陆谦等进了那房间,是一处不大的院子,正屋三间,左右带两厢房,后院有三分地大小,有着茅厕、马棚、灶房和一口水井。
  前后都有门,前院两分地大小,院子中只有一颗歪脖子枣树。
  “晓得虞侯带着家眷,大头领特意让小的们收拾出了这个院子来。”带路的喽啰还如此说道。在庭院中植枣树,喻早得贵子,凡事快人一步。是吉祥的用意!
  陆谦朗声一笑,“都是王头领的厚爱。如是如愿,陆谦请全寨的兄弟们吃酒。”
  “那小的们就等候着吃虞侯的喜酒了。”
  “哈哈,还叫什么虞侯,今日上的梁山,这世间就再无了陆虞侯。你当唤我声哥哥才是。”
  “呦哦,那就是小人的福气了。”
  如此的说笑着,庭院内笑声不绝。这房间已经被精心打扫过了,床榻窗帘杯盏,一应用品全都是新物,足可见山上的‘诚意’。
  陆谦打开那被搬到东屋里的一口箱子,里头有一个不大的包裹,解开看,全是那一小吊一小吊的铜钱。这一小吊钱就是一百个铜子。
  陆谦去了两串,抵到了那带头的喽啰手中,“这些钱让兄弟们下去多喝一碗酒。”
  “虞侯哥哥,这可使不得。”那人双手摇的如是风车。可陆谦执意要给他,他如何让的。
  “叫你拿着就是,让弟兄们都劳累了。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去多打两桶热水来。”
  200个铜钱,或许可以看做是200块。
  这在陆谦看来不值一提,他就是再落魄的时候,也没缺过这点小钱。他也没指望一到梁山就立刻撒钱收买人心,这么做太明显了。仗义疏财的含金量和技术含量都是很高的,撒钱太low了。
  所以不用去考虑其他的方面,这只是陆谦的‘打赏’的小费。毕竟这些人抱着兵器包裹,抬着箱子都走这么远的路了。
  不过对于这些个小喽啰来说,这显然是很意外很高兴的。
  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整个水浒写的都是英雄,对于底下的喽啰,哪有多点上半字?
  他们这些人要么是在家乡犯了事的,要么是破了产丢了地的,甚至还有水泊周边的落魄渔民,跑来梁山入伙,那只是图一个吃饱肚子,有个落脚之地。至于钱财,呵呵,那就真的呵呵了。
  而且看那王伦的手笔,50两银子打发林冲,五锭大银子【最多二百五】打发晁盖一伙儿,可见经济也不是多么的宽裕。这次这伙喽啰忙活了一通,一人能分得二三十铜钱,怎不欢喜?
  听闻陆谦要热水,一个个欢快的就把热水打来。
  陆谦将这些喽啰打发了去,关上门,脱衣净身。看着低头不语,只是忙着自己该忙的事情的潘金莲,问道:“怎么不说话?”
  “婢子不知道官人就是那杀了高衙内的陆虞侯。”
  陆谦赤身躺在木质大水桶里,享受着潘金莲那纤柔的小手的伺候,“你也知晓高坎那鸟人?”
  “花花太岁的名号东京城里谁人不知道。婢子原先年岁可都在东京。”
  高坎死后没几天,就紧接着林冲辞官,搬家走人,那事情是闹的满城风雨。
  而小市民阶级是最最爱传播些八卦的。东京城里的中产阶级家里,往往有两份报纸:一份是官府的“朝报”,相当于后世的党政刊物,一脸严肃;一份是私人办的“小报”,相当于后世的娱乐周刊,往往爆出“朝报”不愿报或者不敢报的宫廷秘史、名人八卦等,特别能博人眼球。
  市民中也猛人甚多,编排皇帝宫闱秘史和传播宫廷里的花边新闻,小道消息,是根本不怕掉脑袋的。甚至还有一些猛人会私下里刻印小报,行那打击报复之事。大观四年(1110年),他们就制造了一则惊天新闻。当时民间对奸臣蔡京的意见很大,为了满足社会舆论需求,“小报”假冒赵佶的口气发布了一则抨击蔡京的诏书,说“蔡京目不明而强视,耳不聪而强听,公行狡诈,行迹谄谀,内外不仁,上下无检”,还报道说,蔡京及其同伙已经被皇帝一网打尽。蔡京很无奈,连开N场新闻发布会,才澄清了事实。却最终也没查清楚此事究竟出于何人之手。
  那高坎被杀后,陆谦留下血字,都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到。接下林冲的辞官,以及市井里传出的岳阳楼之事,那真真的是把一切都揭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小报已经有了专属于他们的‘狗仔队’。狗仔队员们各显神通:有专门找太监宫女打听皇帝和他的72妃之间的情感纠结的,即所谓的“内探”;也有到朝中各部打听官员任免情况、受贿与否、有没有养小老婆的,即所谓的“省探”;还有到各衙门特别是到监狱大牢打探凶杀案进展情况的,即所谓的“衙探”……
  高坎被杀一事是震惊开封府的大案,高俅根本掩不下来。而开封府和提点刑狱司的人在实打实的银子面前,那什么不敢往外吐啊。那林冲平安无事的辞官还乡,说起来与这些小报还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呢。
  满城风雨,高俅就算恨极了林冲,也不敢随意牵连,下手报复。
  潘金莲生生的经历了那一场大戏,对于陆谦的名字是如雷贯耳。但她就好比那好龙的叶公,只愿意在看不见的时候去爱英雄,绝不愿意跟真英雄密切接触。
  可是现在潘金莲……她就是那被真龙来光顾的叶公,心里只剩下害怕了。因为有了这等事,她自己的危险是大大的增加了。潘金莲从本心里说是不愿意如此的。一个不愿意当逃奴的人,自然也不愿意与朝廷必杀的罪犯处在一起。
  但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还能打出这梁山水泊不曾?
  “那如今可是要怪我拐你进这贼窝?”
  “婢子不敢。”木已成舟说什么都完了,这就是命。潘金莲附到陆谦耳边道:“婢子只求官人日后能常常记挂着婢子,万万不要轻易犯险。”
  “在这山寨里,婢子能靠的就只有官人了。”
  一个有姿色的女人最怕的不是被山大王抢上山去,而是怕那个抢她的山大王紧接着就挂掉了。那才是霉星当头,惨上加惨呢。
  “哥哥,可齐全了?”
  门外传来了刘唐的声音,他那住处就挨着陆谦小院。
  “兄弟稍等。”
  陆谦起身穿衣,对那潘金莲道,“晚饭自有人给你送上门来。明日在开火不迟。”取下那解腕刀藏在束袖中,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他上梁山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43章 投名状
  这王伦别看心胸不宽,但很会来事,表面上待人一团和气,真真的有两分老大模样。
  那分金亭内一番畅饮直到三更时分,六人只谈江湖趣事、野闻,王伦对陆谦是半点也无原著上难为林冲的模样。
  但王伦自己不主动提起,陆谦却是要说出口的,他可不愿意在这梁山山寨上静观风云变化。
  从现在到智劫生辰纲,到水浒真正的拉开大幕,可有一整年的时间呢。
  “哥哥,我听闻这江湖上有规矩,凡要落草,必须纳下投名状。陆谦虽然是受柴大官人举荐上山的,却不敢坏了山寨的规矩,明日就与刘唐下山,做上两笔买卖。”
  王伦捋着胡子的手僵住了。他早在放陆谦一行上山的时候,就已经不打算在这点小瓜葛上难为陆谦了,要爽快就索性做到底。虽然当初他接到柴进的书信后,这些天里不知道在心里痛骂了柴进多少次,王伦生生的不愿意让陆谦上山。
  因为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一个不及第的秀才,因受了官府的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他本人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猛地要添了个东京殿帅府出来的虞侯,还有刘唐这等江湖上有名的好汉,如何降的住呢?
  陆谦殿帅府虞侯的名头并不比林冲京师禁军教头差多少,当然武艺上的份量是轻了一些,心智上给人的感觉却是比一教头强。
  王伦很爱惜自己的这番基业的,山寨的一草一木都透着他的心血,真生怕被人抢夺。
  所以他不喜欢朱贵,视他为一个不识眼色的蠢货,把朱贵陆续举荐上山的几个好汉都发付了。如果可以,他宁愿重金送陆谦等下山,可他不能这么做。
  陆谦与先前朱贵举荐的好汉不一样,首先陆谦名头很响亮,为义气,杀了当朝太尉之子,那是一举就攒够了江湖上打混的本钱。二是有柴进的颜面,这也不是朱贵能比的。拒绝了去,柴进面上却不好看,江湖上也会说他忘了日前之恩。
  这两者相加,才是陆谦得以顺利上山的根本。
  陆谦不是林冲这般没有江湖声望之辈,王伦拒绝了林冲,只是让柴进难堪,让知道内情的人说他一声忘恩负义。可他要是拒绝了陆谦,呵呵,梁山的名头就将立刻就能在江湖上臭大街。
  “哈哈,虞侯真真是好汉。小可本……”王伦停下了话语,掂起酒坛给自己满上一盏,“来来来,大家都满上酒,与小可敬虞侯还有刘唐兄弟一杯,愿虞侯与刘唐兄弟能马到成功。”
  杜迁、宋万还有朱贵都十分高兴,陆谦的这次主动要那投名状,一下子就让三人绝对陆谦更是亲切了。彼此间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了一截!
  这人就是如此,以类聚,以群分。
  陆谦不可能一瞬间里把所有人都改变了,他虽然是穿越者,却不能抱着‘高人一等’的心态混江湖,穿越者有‘上帝视角’,但穿越者本身可不是上帝。
  “来来,虞侯,朱贵再敬你一盏。”
  陆谦先把酒盏一干而净,然后再满上一盏,于朱贵说道:“明日下山,却还要你这位风媒襄助啊。请——”
  本来都已经要告结束了的酒宴,是接着又喝了半个时辰。等到宴罢,陆谦的头都有点小晕了。这时的酒水就算酒精度数再低,喝得多了一样会醉。
  不得不说,陆谦现今这幅身躯真真是棒。昨夜喝到了三更过半,回到小院里又与潘金莲弄了一遭,第二天五更刚过鸡鸣就醒了。也就睡了四个小时。
  灶房还没开火,陆谦就用冷水洗漱。潘金莲伺候着与他穿上衣服,陆谦提起朴刀,把腰刀挂好,自让潘金莲去睡,自己就出了门去。就看刘唐院门开着,连房门也是大开,里头点着灯,一道影儿在窗户上晃悠。
  “兄弟起来了?”
  “哥哥好早。”
  陆谦在旁等了片刻,刘唐也收拾妥当,就和着他前去客房寻朱贵,好一同下山。
  等到了朱贵处,时间估计也就五点半,夏日天色早亮,那朱贵也收拾妥当,更是已经吃上。见陆谦与刘唐结伴而来,大笑道:“小弟只以为两位哥哥一路鞍马劳顿,要多歇息些,不想今日这般早起。”
  一旁的喽啰自有颜色的去端来饭菜。
  梁山上的早饭甚是简单,大碗的清炖鱼汤,里头放着白嫩嫩的豆腐,再加些炊饼、米团,这就是喽啰们的吃食了。而头领们则还需烫些热酒上来,濒临水泊,湿气甚重,梁山上就没有不爱喝酒的。再有些肉食炊饼,便是早饭了。
  梁山泊里没有炒菜。
  东京不少酒家都有,濮阳也有,但阳谷、清河、范县、巨野,还有这梁山泊,就没有了。
  烩菜,或者是炖菜,才是陆谦逃出东京后最最常见到的。
  仰头把最后一盏酒饮尽,就该是下山的时候了。
  此刻许还不到六点,天还没有完全方亮,水面上飘荡着缕缕白色的雾气。喽啰们半点不怕,他们闭着眼睛都能划到岸上,再多的岔道水港也经不住日复一日的往来。
  船舱里,陆谦看着渐渐被抛在身后的梁山,转首对朱贵道出了一句让其骇然失色的话来。
  “兄长在此地盘恒经久,当知道这水泊周边乡镇里的劣绅恶霸。小弟想寻上一二家,做上一笔大买卖。”
  这就是陆谦盘算已久的‘投名状’!
  他并不是数圣母的,但平白无故杀害过路客商,陆谦心里真真抗拒。但要是杀土豪劣绅,杀地主恶霸,他却是甚能下的手去。
  而且这收益也非比寻常。
  前者只是劫道强人,后者却能不亏他日后要高举的‘替天行道’大旗。
  中国自古以来就要一个师出有名,便是那建奴野猪皮都知道发布一个‘七大恨’,对于水浒这部书来说,‘替天行道’这面大旗,那就也是水浒梁山好汉们的布告。
  没有这四个字,梁山好汉们的聚义就失了些味道,沦落到下层了。
  陆谦不愿意把这四个字现在就拿出来让王伦玷污,但他也不能无视这四个字,行那滥杀之举。
  朱贵仿佛看到了外星人一样,陆谦要纳的投名状就是这般的投名状?!
  这难度可一下子就拔高到天上去了。


第44章 朱贵兄弟,你手中有几人能拼杀的?
  “杀那山下往来客商,算什么好汉?陆谦以为,我等兄弟虽流落江湖,为那官府不容,却也不能就此行为非作歹之恶事。且不说广行忠义,却只愿殄灭奸邪,除暴安良,方是真好汉所为。”
  陆谦看着眼前的朱贵,“兄长久在此间,必然知道乡里内部,陆谦恳请兄长指点!”
  “虞侯竟真这般想?”朱贵惊愕,旋即有些动容的问道。他在流落江湖前,那也是良善百姓,要不是被生活所迫,才不会走上现在的道路。
  那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朱贵的心也是颤抖的,只是杀人杀多了,就也习以为常。
  梁山人马下来借粮的时候,那少不了祸害人。王伦这厮在这点上还是不错,但喽啰们要是真的祸害了人,他也不可能一刀砍了。
  殄灭奸邪,除暴安良的江湖好汉,那只是朱贵当顺民的时候脑子里生出的念想。中国人对大侠的推崇,就如那对青天大老爷的推崇一般,是自己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的一种YY,一种心理安慰。
  那么,自己眼前的陆谦真的就是这么想么?
  “此乃陆谦真心话。祸害寻常百姓算的了什么,要杀就杀那些乡间里的劣绅恶霸,替民申冤;杀那世间的贪官污吏,还天下苍生一清白世道。”
  陆谦并非在说假话,这念想也算是他当年的理想。‘少不看水浒’说的就是这一点。也就是长大了,成熟了,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只是也只能是一虚诞的理想。
  但是人就要有做梦的权利。周星星电影里有句话: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当年红朝的百万英烈们也知道自己这辈子看不到共产主义,那他们就可以不去奋斗了吗?
  而且卖‘理想’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很有号召力,很有凝聚力,很能忽悠人。
  “虞侯说得好,要杀就杀那些乡间里的劣绅恶霸,杀那世间的贪官污吏。”
  “对,杀尽了他们,一个不留,还天下苍生清白世道。”
  朱贵动了,如陆谦期盼的那样,对他抱拳说道:“虞侯大愿,叫人心神往之,朱贵牵马坠蹬,愿随哥哥左右。”说罢就是一拜,而并不是放言不可,甚至是要回返梁山,禀告王伦。
  陆谦忙一把扶住朱贵:“诶,都是自家兄弟。”
  旁边一直没出声的刘唐,嘴巴都要咧到耳后了。他知道自己哥哥是又有了一个追随者。这朱贵虽然不是你杜迁、宋万这等执掌喽啰的实力派,却也是梁山元老。有了他的倾力支持,自家哥哥在这梁山上就站住了脚跟。
  “我知道山寨与这陆上有着甚多瓜葛。曾听柴大官人说过,山寨里的粮食物资,除了一部分是水上交易外,剩余的就都是来自陆地。”
  就像那猛兽都有着自己的地盘,梁山好几百喽啰,自然也有着自己的‘领地’。那临近的村落镇子欲求得安稳太平,岂能不孝敬一二?
  所以,陆谦之作为需要有一个详细了解其间利害关系的人物来‘指点密机’。那朱贵就是最最上佳的人选了。他是梁山的情报头子啊。
  “哥哥所言不差。这山寨临近的村镇多与我等有瓜葛。内中倒也不是没有可恨之人,但……小弟以为还是暂且不要动为好。”朱贵一边说话,一边看陆谦的脸色。陆谦又不是李逵那般狗屁不懂的莽夫,当然知道这当中的‘不方便’之处。保不准那些可恨之人都隐隐把梁山当靠山打手呢。
  朱贵心中一轻,张口说道:“这郓城虽然是一县境,但济水、运河于此地相汇,相当之繁华,历来便是龙蛇混杂之地,那县城中、乡土间,多卧虎藏龙。不管是那及时雨宋公明,还是托塔天王晁盖,亦或是县里的两位都头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都不是一般的厉害。就是那寻常村镇中也有好手做那教师。”
  “就比如那距我梁山最近的黄安镇上,就有个叫郑昴的好汉,使得一手好棍棒。”
  陆谦做笑,“这黄安镇必是那不好侵犯之所在。”
  “哥哥聪明。但这倒不是那郑昴有多么的厉害,而是这黄安镇上的李大户素来与王头领交善,对我山寨也多是有帮扶。山寨里不论是打造兵器的铁料,还是药材、布匹、油料,近半都出自这李大户之手。”
  “但是在这黄安镇东十余里的唐庙,却甚是不卖我山寨的面子。”梁山泊的东北方向有两条大河,一条是济水,一条是汶水。那黄安镇就在济水旁,而唐庙却是在汶水边。前文里说过,这两天大河汇于梁山泊东北,是这个大泽之所以能成型的一大缘由。
  “这唐庙说是村寨,却有三四百户人家,如是一个小镇,半人家是那唐家的佃农。在我山寨起事之后,唐家就也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组织起了‘忠义巡社’,以石木围起了旧日里的寨墙,拉拢起三二百人操练。敢不加入者就毁约不租于田亩,还欺辱与你。”
  “那唐家是什么来头?”陆谦忙问。乡绅中人能做到这一步的可不简单,要么是手掌通天,要么是德高望重,另外还要有的钱财。
  “那唐家原就是一寻常地主,但这两年不知怎的猛地发迹来,似乎于州府上有了瓜葛。请来了两个教师,都使的好刀枪。官府上对唐庙甚是宽松。”
  “唐庙又是什地势?”
  “地势倒也平常。那里相传是唐时建起的一座大寺庙,后毁于战火,待赵天子坐了龙椅,天下太平,就有生民在其间安顿,如今就有了如此规模。”
  朱贵说着,用手点着茶水在几案上画起了一幅图。
  唐庙与黄安镇正好一左一右,把持住了梁山从北地进出路上的通经。
  “山寨久有拔掉唐庙之意,但一来山寨人少力弱,二来不善攻坚,三来这周边四邻也不愿意看到唐庙被毁。王头领两次起兵都未能拿下,到惹得这唐家愈发嚣张。”
  陆谦默不作语,换做他是这儿水泊周边的乡绅地主,他也不愿坐视唐庙被破,让梁山更加的嚣张。有了这唐庙,那就有了一种制衡,一种平衡。保不准这唐家背后操练乡勇的钱粮,都有那周边村镇的一份。
  “此处与我山寨大有不对付,而且那唐家人在平日间也是欺男霸女,仗着权势抢夺人田之辈。我那店中就有个后生是唐庙之人,因为五亩水田被唐家逼的家破人亡。”
  朱贵的眼睛里绽放着亮眼的光芒,“哥哥初来驾到,外人都还不知晓,如果能出其不意,砍他唐家亲近辈两颗人头回来,您与刘唐兄弟可就在这山寨真真的站稳脚跟了。”
  原来这朱贵不是要陆谦、刘唐去灭了唐家,破了唐庙,而是让他俩去瞅准机会砍杀俩唐家的人头回来,一旁的刘唐本来皱着的眉头,一下子平复了。刚刚他越听越不对,这唐庙有二三百乡勇,怎么可能被他与陆谦俩人打破?他都怀疑朱贵是心怀叵测了。
  “有那熟悉唐庙内情之人的指点,的确有可能杀那唐家人一个出其不意。但……我若是想破那唐庙呢?”
  陆谦看着朱贵再次惊愕的面容,问道:“朱贵兄弟,你手中有几人能拼杀的?”


第45章 阮氏三雄
  “哥哥莫不是失了心窍,我等几个人如何能破了那唐庙?”朱贵惊声叫道。他万万不曾想陆谦的心这般大。“小弟手下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人,算上芦苇荡里潜伏的几个,总共也不足三十人。就这等人手如何能打唐庙?那唐庙的乡勇可有二三百人众。”
  “哥哥……”刘唐也震惊了。
  他们人手实在太少,陆谦和他本身武艺是不错,但就他俩,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
  “哥哥三思啊。”刘唐与朱贵对视了一眼,全都急声劝道。
  陆谦把手摆了一摆,“二位兄弟且听我说。”
  “这唐庙有二三百乡勇,真要对仗,的确不是我们几个人能招惹的。但那唐庙只是一洼之地,岂能时时刻刻都维持着二三百乡勇别业操练?朱贵兄弟刚才也说了,王头领两次攻打唐庙未成,除了山寨喽啰战力低弱,不善攻坚外,再有一个因由便是周边村镇也不愿坐看唐庙被破。相信王头领两次领兵刚刚出动的时候,那唐庙就已经接到消息了。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