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强君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水这一战来的突然,结束的也快,短短几个时辰的时间就成了刘越天的天下,以至于其他势力数天之后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而这消息传开后,天下皆惊。
河南郡的祖逖此刻得到了徐达传来的信笺,这信笺里将刘越天的所作所为详细记录,比其他各方势力得到的情报都非常详实。
………………………………
第一百零七章 祖逖
“妙,妙,太妙了,想不到这位十一皇子竟然如此聪慧,计策之妙令人叹为观止,真是有胆有识,此人未来必成大事!”
祖逖是一位年纪五十多岁的中年壮汉,多年行伍生涯让他不怒自威,他在河南郡镇守多年,河南郡地处中原腹地,是处重要的战略之地,西北方与大唐属地接壤,东北方与大魏接壤,东南方还有大吴,虽说这三方诸侯对大周表明还算尊敬,可实际上谁都想讨些便宜,今天占领个县城,明天越界抢些粮食,这样的小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祖逖以一人之力挡住了三方势力,实在是个人的缘故,他在天水的威望就是其他三方都很顾忌,可以说,如果他要在此自立为王,河南郡的百姓绝对是万分拥护,但他忠心耿耿,即便如今大周腐败不堪也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太守,这位十一皇子就是那位被梁冀扔到天水的天水郡王?”
祖逖身旁一位四十左右岁的男子问道。
“国瑞,你说的没错,这十一皇子因为一句话得罪了梁冀而被发配天水,不过现在看来,这是他的金蝉脱壳之计,是他故意离开了长安,那刘家经营天水数代,天水城被他打造的固若金汤,结果这位皇子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把天水夺取下来,这份本事,就是你我二人也远做不到呀!”
祖逖此刻是笑容满面,大周又多了位英明神武的皇子,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
“嗯,不过此人也是好运,要不是大秦攻打天水,他怕是万万不能成功。”
对方显然对祖逖如此高的评价不以为然。
“国瑞,能在刘渊和大秦之间火中取栗,这份这恰恰说明他的高明之处,而且你看这信笺,上面写着如今全城的百姓对刘越天都是万分拥护,能做到这一点,便是汉中王刘彻怕是也远远不如。”
“那倒也是,徐达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性子耿直高傲,能让他佩服,想必对方也有真才实学了。”
“国瑞,那我就借用你的部下,让徐达和常遇春在天水辅佐十一皇子,他们二人都是用本事的人,有他们二人相助,殿下也能更快的发展起来。”
“这个………这样吧,太守,如今咱们河南郡也是危机重重,那徐达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他就不要在天水了,那常遇春就留给这位殿下吧。”
此人回答道。
“嗯!也好,也好!”
对方反驳了自己,祖逖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个人可是他手下第一战将,名叫朱元璋,字国瑞,用兵谋略就是祖逖也自叹不如,祖逖一心培养对方成为下一任的太守人选,朱元璋现在在河南郡也颇有权势,只是他太过严厉,做人也不够大度,但虽有瑕疵却不掩瑜,在很多事情上祖逖都是听从他的。
就在二人在屋中商议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大喊之声:“哈哈,三数,退位一四一五,我把圆周率算到了退位四数,古人也不如我了!”
祖逖原本还很高兴,听到这个声音脸色一沉似有厌恶之状,而朱元璋看着祖逖脸上也显出了一丝无奈的神情。
“这个逆子,又在搞这些无用的东西,还在厅堂之外大呼小叫,看我不教训教训他!”
说完他就走出了屋子,朱元璋也紧跟其后来到的院落里。
只见外面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他拿着一个木制的圆球,双眼看着球烁烁放光不停的大叫。
“逆子,你再干什么?”
祖逖大声吼道。
“父亲,我算出了………。”
那青年兴奋地刚要回答,结果被祖逖一脚踢中了屁股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别看祖逖年纪已逾五旬,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头了,但他常年征战,身体非常结实,即使现在也能举起百斤的重物。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三公子也是孩子习性,万万不能伤了你们父子的感情。”
朱元璋急忙挡住了震怒的祖逖。
“逆子,你看看你的两个哥哥,哪一个不是好汉,再看看你,整体搞这些奇巧淫技,如今天下风云渐起,正是你们这帮年轻人报效国家之事,你倒好,天天什么圆周率,天天什么算术,狗屁,是能上阵杀敌呀还是能让百姓吃饱饭呀!你要是在这么无所事事,我就把你打死,省的给我添乱。”
祖逖气的七窍生烟。
“父亲大人,这怎么能说没用呢?这可是学问,是天大的学问!”
那青年一咕噜从地上爬起还要跟祖逖辩论一下。
“三公子,太守大人说得没错,你就要磨砺,这么的,明天你到我的军中做些事情,也帮帮太守大人。”
朱元璋看到对方还要狡辩,赶忙拦了下来。
“军中那是你们军人的事情,我可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以后整个历史都会记住我的!”
可是这青年根本不理会朱元璋,还“自吹自擂”的说着。
“历史记住你?好,我现在就让你记住!”
祖逖气的来到旁边的兵器架子前,一伸手就抽出了一把钢刀,这可把周围的众人可吓坏了。
“大人不可,快,你们赶紧把三公子带回自己的屋中!”
朱元璋一边跳到了祖逖身旁抱住了对方,一边命令周围的侍女下人,那些人也是冲上来拉住了那青年,不由分说就把他拉出了院子。
“真是气死我了!看看那刘越天,年纪不过十六岁就做出了如此一番功业,在看看我这个逆子,我祖逖堂堂大周武将,怎么生出一个如此窝囊无用的儿子。”
祖逖气的不住喘着粗气。
“大人息怒,三公子还是个孩子而已,等他再大一些就好了。”
朱元璋给祖逖沏了一杯茶。
“孩子?那刘越天比他还小,怎么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来?”
祖逖连连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对了大人,我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让三公子转了性子。”
朱元璋突然眼睛一亮。
“什么法子?”
祖逖问道。
………………………………
第一百零八章 刘越天的意外之喜
“大人,你日夜练兵,自然是没时间照看三公子,他在府中又无人敢管,自然是肆意惯了,不如你把他送到天水那位郡王身边,那郡王年纪和三公子相仿,想来他们之间也有话说,再者郡王殿下英明神武,三公子在他身边耳读目染必有大进。”
“嗯!这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这位王爷能否答应老三去他那里?”
祖逖有些疑虑。
“那大人就亲自写封信给殿下,毕竟他能占据天水我们的人可是立了大功,而且徐达在信中也说了,对方非常仁义,您的请求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分析道。
“唉,为了这个逆子,我可是操碎了心呀!好,我就亲自书写一封信函。”
几天之后,这封信就到了刘越天的手中。
“徐大哥,祖太守让你回去,不过常大哥可以留下。”
刘越天对徐达有些不舍,不过也没办法,他和常遇春都是祖逖手下将领,人家把常遇春留给他已经是不错了。
“殿下,天水只有大秦才会对其造成威胁,而且城池坚厚易守难攻,有您坐守,加上遇春和石勒兄弟二人,此城无忧,倒是河南郡深处要地,濒临三方诸侯,时刻都万分小心,所以太守大人才会命我回去。”
徐达解释道。
“无妨,如徐大哥和常大哥这等人才自然是那里都需要,再说你们也是祖太守的人,我不会难为他,只是………这祖太守提出要让他的三公子来此学习?这又是为何?”
“什么?三公子?”
听到这个名字徐达和常遇春脸上都微微一变。
“怎么?这位三公子也是本领滔天的人物?”
刘越天笑着问道。
“唉,殿下有所不知,这位三公子可是位奇人!”
徐达叹了口道。
“奇人?如何奇得?”
“这位三公子名叫祖冲之,年少聪慧无比,太守对他万分宠爱,可是到了十几岁后,三公子竟然迷上了什么………什么术算之法,还常常搞什么………什么圆周之类的东西,这让祖大人万分恼火,这次让三公子过来,怕是想让他跟殿下学习学习!”
徐达回答道。
“哦?数学家!”
刘越天眼睛一亮来了兴趣。
“数学家?什么意思?”
其他人都不明白这个数学家是个什么东西。
“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数学家!也对,数学乃是自然科学的最高学科,凡是有大慧者必会在天地之间发现种种数学之奥妙,只是没有料到这祖逖太守的儿子就是一位,此人必定要为我所用。”
刘越天前世就是位物理学家,数学方面自然也差不了,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什么是人类进步的最大推力?那就是科学,而且是自然科学,绝不是什么你打我我打你这种争斗,当然,人类在争斗的状态下科学也会更快的进步,但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科学,战争只不过是为了让科学更快进步的一个原因罢了。
刘越天也想让教人各种科学,可是一来他生存还是个问题,哪里有时间去教人家学习?二来,这个混乱世界还处在冷兵器时代,各方诸侯为了权利打来打去,根本无暇去搞什么自然科学,人们也处在愚昧、奴役这种思维之中,这种思维状态下根本是不可能诞生出对大自然种种奥妙探求的萌芽,也就是所谓的科学思维。
但是现在听到了一个名叫祖冲之的少年竟然对此道颇感兴趣,对他来说是如获至宝。
“马上给我拿笔来,这样的天才人物千万不能放在蠢材手中,必须到我这里来!”
刘越天命人拿来纸模,飞快的答复了祖逖。
“徐大哥,这封信你交给祖太守,他一看便知。”
徐达拿过这封信看了看,上面自然是对祖逖大加赞扬和感谢之类的话,但里面还有对祖冲之的赞许,说他是什么少年天才,什么他日必会大放光彩闻名于世之类等等。
“祖冲之还能大放光彩闻名于世?”
要不是见识过刘越天的英明神武,徐达都会把他当成和祖冲之一样的人了。
“哈哈,徐大哥,你们呀!不懂的什么叫做科学,一旦我们把科学应用,什么七大诸侯,统统都是个屁!”
刘越天在这个时代要是有一支冲锋枪部队,那别人还怎么混呀!全部都给他打死,统一天下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徐达只带着五十名护卫离开,剩下的都留给了刘越天,徐达走时那也是兴高采烈,坐下一匹的卢马,掌中一柄镔铁大刀,这身装备绝对能让祖逖太守羡慕嫉妒了。
当然,为表示对祖逖太守的感谢,刘越天也不吝啬,也送了一匹的卢马,反正只是耗费七八百功勋值的事,占领天水后刘越天倒真不缺功勋值,光是天水老百姓增加的忠诚度就让他得到了二十多万的功勋值。
送走了徐达,刘越天脚不沾地还得忙活。
这些日子他可是没闲着,甚至是一刻都没着闲,占领了天水意味着更多的事情,刘家数代积蓄都在城中,在太守府内的仓库里光是银两就多达近百万两,还有什么美玉黄金也是不少,其中还有十几块昆仑白玉让刘越天高兴了好一阵,钱财什么的刘越天并不怎么在意,那昆仑白玉是制作将军印的原料,在他眼里比黄金可珍贵的多,所以这些昆仑白玉全部被他“中饱私囊”了。
作为胜利者,刘渊的财产算起来都是刘越天的,就算他把百万两白银全部占为己有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但刘越天“三观”决定了他不会这么做,这些财富取之于民,当然要用之于民,比如凡是死掉的百姓,他们的亲人都会得到相应的赔偿,死去一人就赔偿五十两银子,受伤的统一治疗,一切免费,还有那些毁坏的房屋,刘越天出钱;修建房屋所用的劳力,刘越天出钱。
而这些也只是应急的费用,刘越天承诺,从今以后天水城内百姓免除农税三年,三年后按一成收入收取农税,还有什么教育、医疗等等全部免费,由政府出钱,刘越天简直快要把自己前世人类政府的那一套福利制度都搬了过来。
………………………………
第一百零九章 未来规划
刘越天这么做老百姓自然欢迎,虽然有些见识的人觉得他很可能是在吹牛,但刘越天大笔银子花着可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凭这一点来说,他已经得到了民心,至于其他长远的事情老百姓还不会去想。
但是在内部,一些人则对刘越天大手大脚花银子有些不满了。
刘越天现在已经算是天水郡的太守了,虽然有些名不正,因为一个郡守那是得由皇帝亲自委任,刘越天没经过这道程序严格意义来说那是非法的。
而且之前还是郡王,郡王变太守,这是贬官任职,因为在大周的历史上还没有郡王还兼任太守的事情发生过,如刘彻占据的汉中,因为整个汉中都是他的封地,所以就没有汉中郡守这个职务。
不过这些事情没人在意,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谁实力强谁说得算的时代,现在天水刘越天就是老大,其他人来了也会被众人打跑。
好了,刘越天现在是老大,那他就得建立起一套“政府班子”,以前刘渊治理天水之时,或许应该说统治才更为恰当,天水就是刘渊的老巢,所有的百姓都是他的奴隶,田地也是刘渊的家产,这管理起来就容易了,耕种时节出去种地耕作,田地按照劳动力分配,除去军户中的青壮年要去兵役外,其他人一个劳力大概四五亩地,平常情况下种出的粮食五成上缴,如果有战事发生,还得增加。
对刘渊来说,收钱养兵就是他统治的主要目的,至于老百姓的教育、伤病、养老等等的福利,那跟他就没什么关系了。
但刘越天要治理天水就不能这么做了,军队自然要养,但是军饷那是一定要提高了,以前刘渊的军队普通士兵一个月是一两银子,这基本是全国的统一标准,但真正落实下来就大打折扣了,一般情况下一年下来一位普通的士兵也就能得到不到十两的银子,刘越天一上任,马上提高军饷,一名普通士兵一个月提高到二两银子,其他各级士兵也是提高两倍,然后制定各种奖励政策,按照军功多少获得相应的奖励。
这乱世之中军队的保障必须做好,比如刘渊这方面就差了很多,看上去拥有三万人马,可是对他的忠诚远远不够,稍有风波就军心不稳,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大秦军队攻进城来失掉了天水。
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自然是刘越天首要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对于刘越天来说也只能算是最初级的目标,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提高老百姓的各项待遇了。
首先是养老问题,现在天水城中五十岁以上的人不少,占了百分之三十还多些,这个年纪要是放在刘越天前世那个平均寿命将近一百岁的时代,那只能算是刚入中年而已,但这个时代下,由于常年的劳作和伤病,五十岁的老百姓基本上就只能等死了,甚至他们的家人都认为这是家庭的累赘,巴不得让他们这些老人早点死才好。
就像刘越天刚到天水的那一千佃户,百分之七十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被抛弃在城北的一个贫民窟中,他们的家人都不管他,有劳动能力的,刘渊还给几亩地,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靠着邻居的一些救济待在家中等死。
这种事情刘越天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类似养老院的一个机构,让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聚在一起由政府统一养老。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这些老人养老的问题还是在于他们的子女,贫苦导致愚昧,愚昧导致人们的道德沦丧,所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那才是关键,比如孝道,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尊敬,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好在刘越天有一件特殊道具《孟子》,这本书里阐述的就是人的道德问题,忠君思想、孝道思想等等,忠君思想刘越天并不赞同,就如现在的皇帝刘胜,这种昏君你忠诚他什么?那是愚忠,但是孝道思想那必须要广为推行的,人不孝顺那与野兽无异。
所以刘越天准备将《孟子》加以改良在全城推行,或许短时间内无法提升人的道德,但时间长了必然会起到效果,另外仓嘉央措的金刚经对人心的净化也很有帮助,两者在某些方面其实都是相通的,所以刘越天也要在天水内推广藏教,仓嘉央措自然是不二的人选。
当然,提升道德水平只是教育的一方面,而教育也不是只提升人的道德,那需要建立起一套教育系统,最基础的自然是学校了。
整个天水只有一家官学,是由刘渊出钱创立的,所教授的东西也不过是最基础的文字、历史书籍、军事和捭阖之类的权术之学,而且教育水平实在是不能让人恭维。
刘越天当然要改变这种教育,他的想法是先建立起五家学校,首要目的是扫除文盲,整个天水的百姓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重度文盲。
扫除文盲之后就要开始学习《孟子》提升道德,然后学习的就是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物理、几何、化学一定要学,还有数学地理也不能落下,只要这些科学普及开来,那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而那位祖逖太守的三公子祖冲之,就是要来干这件事的。
当刘越天将对天水的未来“规划”设想告诉石勒常遇春等人时,这些人听的脑袋都大了,因为没有人能听懂呀!
倒是小炉子眼睛挣得老大,似乎有所领悟,然后立刻对刘越天说道:“主人,你说的我听不懂,可这些事要是去做,恐怕您的那一百多万两银子是不够吧!”
小炉子一只为刘越天管理账目,开始时刘越天只有那么点钱,几百几千的还好算一些,现在一下子有一百多万入账,这一下可是让他有些忙不过来了,这几天他带着刘越天的几名护卫正在为全城老百姓发放伤亡补助,几天的工夫就花了二十多万两,另外建设房屋所花费的资金怕是更多,这么一算下来,到最后这些银子恐怕也剩不下多少了,自己的主人再搞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哪里还有银子可以用?
………………………………
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人才呀!
“小炉子,要想办成这些事,别说一百多万两,就是一千多万两,甚至亿两白银也是不够的。”
基础教育最是困难,涉及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所有人。
“什么?没那么多银子还搞什么?”
小炉子撇了撇嘴说道。
“银子不成问题,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
对刘越天来说银子当然不成问题,那金沙江旁的大山之中中蕴含着丰富的金矿,下一步他就准备带人去开采,到时候钱自然就源源不断的来了,可即使有了钱,这些事情怎么去做的?
这当然不能由刘越天一个人来完成,他初步打算要建立起一个“政府班子”,现在这个班子里有石勒、常遇春,不过这二人都是武将,负责的是军事,石勒负责组建一支骑兵部队,人数初步定在五千左右,常遇春则负责城防和步兵,大概两万左右。
另外“班子成员”还有小炉子和张行三,小炉子当然是大管家了,负责刘越天的起居生活,张行三是护卫军的统领,手下的护卫队也扩充到了两百多人。
这些人的工作没问题,还是按照以前那样各行其职而已,但是最主要的是行政事务,什么推广教育、养老、福利这些工作,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刘越天自己也绝对玩不转,即便他的前世这些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可刘越天毕竟是个科学家不是一个政治家,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工作那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的,刘越天自问自己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起码现在没有。
那怎么办?也简单,天水政府成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招聘,面向整个天水人民招聘。
招聘太守府工作人员,别说是老百姓,就是常遇春小炉子这种“体系”内的人也没听说过呀,消息一出,全城震动,所有老百姓都在议论,还有的人蠢蠢欲动想要尝试一下,因为这待遇实在是很优厚,最普通的书记人员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最高级的管理人员更是每个月有十两银子可以拿,一年就是一百多两呀,对普通人来说赶得上十年的收入了。
当然,普通人那是没希望了,连字都不认几个,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错了,怎么去管理别人,认识一些字,但不会写字的人也算了,会写字,可是写出一篇文章狗屁不通的也不行。
三天时间,数百人前来“应聘”,到最后只有十几人还算是合格的,但距离刘越天的要求那还是相差甚远。
“不够呀!这些人记记算算还可以,可以帮小炉子算个账什么的,更复杂的事情就办不了。”
有系统的存在,这些人的属性一目了然,他们都属于文官,文官的属性为:忠诚、魅力、智力、治国、威望和外交六条属性组成,能体现行政方面的是智力、治国和外交,尤其治国能力,这些人的治国能力最高都只有十,这个水平的人管理七八个人或许没问题,再多就要出问题了。
当然,这些人也可以进行培养,比如张行三,一开始各方面的能力也很低,经过这么长时间在刘越天身边的耳读目染,统帅方面也有了不少提高,虽然比不了石勒常遇春,但当个百夫长也没什么问题,武力方面也提高到了二十六的水平,比大秦的精英士兵还要强出不少。
可他的天赋毕竟有限,也就是智力方面只是普通人的水平,再努力也无法成为一名历史名将的。
“人才人才呀!没有人才谁也玩不转呀!”
刘越天是位科学家,他一直认为只要科学家才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不过现在看来,就算是有科学家,没有那些政治家的协调组织,他空有一脑子的科技也是传播不出去,变不了现也没有任何用处,可他着急也没用,天水地处边疆,是苦寒之地,本地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不能发挥出作用,至于说那些文人雅士,又怎么能来这里?
“看来这饭还得一口一口的吃,路还得慢慢的来呀!”
虽然这些事情无法全面推进,但一些简单的还是做的,比如建立学堂教人识字,新招聘来的那些人一部分给了小炉子,一部分成为了临时的老师,反正银子也不少,他们也是十分高兴。
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完就花了刘越天十几天的时间,现在各方的消息都反馈了回来,不说是天下皆惊也是差不多了,大蜀甚至要专门派来使者,一是来祝贺,这二嘛,自然是来打探一下这位十一皇子的底细了。
“主公,大蜀已经派出了使者,不过路途遥远,估计还得几天才能到达,我们是不是先准备一下。”
此刻那位名叫孙驰的年轻人正向刘越天汇报。
孙驰这位年轻人是刘越天发现的人才,年纪只有二十一岁,但做事非常成熟老练,他的父亲原本是长安城内一私塾的先生,饱读诗书,几年前看不惯长安城内的那些权贵就举家搬到了天水,去年老先生去世,孙驰和母亲相依为命,投奔刘越天之后就被发现,系统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虽然不是石勒这种历史名人级别,但他的天赋很高,智力超过常人不少,如果加以培养,也有一定可能成为名臣。
所以他作为刘越天重点培养的对象留在了身边,帮助他处理各种事物。
“准备什么?他们这些诸侯王心里打的小算盘天下人谁不知道?不用关照他们,等来了我自然会和他们相见,”
刘越天现在的事情太多,可没有多少时间去理会这帮使者。
“那些稻米种下去没有?”
刘越天问道。
“种下去了,一亩地一百颗,一共五百亩。”
孙驰答道。
刘越天耗费五万功勋值兑换了五万颗稻米种子,这些稻米成熟后就会变成五千担的粮食,一年六季,那就是三万担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刘越天和他的军队自用了,要不然没有了农税军队和刘越天这帮人吃什么。
“主公,您在做什么?”
孙驰看到桌子上摆着几堆烂糟糟的东西,刘越天随手挑了几下然后就混合在了一起。
“做什么?呵呵,我在做黄金………!”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火药采黄金
现在天水城内是花钱如流水,一百多万两银子远远不够花,金沙江内蕴含金砂的区域也就那么一段,这几个月来也被刘越天采集的差不多了,下一步他准备到那蜀山上来次大动作。
顺着金沙江向下游走出二十里就是一片连绵千里的群山,这就是蜀山最北的开端之处,金沙江从藏州倾泻而下打在岩壁之上,经过不知多少年的冲刷硬是将数百丈宽的山体打穿,然后江水如一条巨龙穿山而过,形成的江口被当地人命名为蜀龙崖口,之前刘越天已经来过这里里,而且在那崖口之上的百丈峭壁之上发现了大量的金矿石,这江中的金砂就是这些岩体中的金矿石沉积而成。
山上的金矿石虽然丰富,可毕竟不是金砂那样可以随手而得,还需要刘越天去亲自开采。
这个世界人们如何将矿石从巨大的山体中开采出来呢?用锤子凿?那可就麻烦了,就是上万人开凿一座石山也得花上数年的时间。
好在人们够聪明,想到了烧山这一招,把岩石烧的滚热后再往上泼冷水,巨大的温差可以让石头开裂,然后就能轻松些的凿下矿石了。
不过对于刘越天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来说,要是再用这种方法那就是太蠢笨了,即便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他也有不下数种更好的办法得到那些金矿石,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炸药来炸了。
黑火药是一种用三种矿石混合而成的炸药,威力一般,但好在原料容易得到,刘越天桌子上面放着的那几堆分别是硝石、雄黄和木炭,硝石里面含有硝,雄黄里面含有硫,木炭中自然就是炭了,只要将这三种元素按照一比二比三的比例混合,那就形成了黑火药。
“好了,孙驰,你去叫你张大哥他们过来,按照我配置的方法将这三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先……先弄出一百份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