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御江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宋君名虽然是这里的常客,可从来没有买过一本书,每次来,书架前,一站便是一整天。如此日复一日前来,这书斋中的书,只怕有大半已经烂熟于胸。不知,这次怎么忽然对《莫非诗集》如此执着。

    一旁的胡汉三是个爆碳脾气,见宋君名好言好语相求许久,蔺掌柜不为所动。,当下横眉冷竖,大声嚷道:“兄弟,你不用求他,这事,哥哥我包了。我胡汉三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买这一本书。我们走,再过几天我就给你买。”

    “胡兄……”

    这时候,莫非忽然喊道:“掌柜,这本《才子诗集》多少钱?”

    蔺掌柜见那三兄弟在抱头嘀咕,想着还是先顾着另一位客人比较好,因此,赶紧跑了过去。

    蔺掌柜没有见过莫非本人。见对方身穿一袭黑衣,虽然颜色素雅,可他到底有些眼力见,立马瞧出这袭黑衣是绸缎所作,寻常人根本穿不起。

    这样的人,非富即贵,很有可能是哪个官家子弟。

    可是,他又不缺银两,为什么不买《莫非诗集》而买《才子诗集》?

    难道是刚回长安,还不知天下文会的事,

    蔺掌柜心思翻转,刻意提醒道:“这位公子,我劝您一句,您还是买《莫非诗集》吧!今年《才子诗集》,基本上没有人买。您可能还不知道天下文会的事情,要不,我去给您拿一本《莫非诗集》,等您看了您就明白了。”

    蔺掌柜目中含笑,说话恭敬。

    莫非耐心的听完后,摇了摇头道:“不用了,我还是买那《才子诗集》吧!”

    “公子难道买过《莫非诗集》了?不然怎么会只买《才子诗集》?”蔺掌柜心中纳罕。

    “天下文会的事情我知道。我也没有买《莫非诗集》。不过,我觉得《才子诗集》更好一点,麻烦掌柜的就给我拿《才子诗集》吧。”

    天下文会后,莫非的诗名已经名扬大唐。莫非现今的诗名,不知甩了那些才子多少条朱雀大街。现在忽然听到有人对《莫非诗集》不屑一顾,反而执意要买《才子诗集》。

    那边的史元宝、宋君名和胡汉三当下心生不快。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八百里加急

    此时,莫非背对着三人,谁也没有看清莫非的长相。

    宋君名这人向来脸皮极厚,对蹭吃蹭喝毫无心理障碍,不过他的性子懦弱,也不会真正的惹事。可现在听到心目中的偶像被人看低,心中恼怒异常。

    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对莫非不屑一顾,心中火气极大。宋君名十分反常的出言嘲讽道:“哼!这位兄台,我听你说你知道天下文会的事情,这么说来,你也知道莫非。可你刚才那番话,难道是说莫非不如那些才子?呵!倒不知兄台是何人?竟然如此口出妄言!”

    宋君名刚说完,史元宝急性子立马接口道:“太可恶!难道你不知屁股有多大,做多大的地儿?”史元宝说到这里时,莫非已将身子转过去,宋君名和胡汉三见转过来的人,赫然便是自己心中崇拜的莫非。

    两人顿时如同遭受当头一棒,脑中“嗡”的一声。

    这两人认识莫非,史元宝却不认识。本身就是个急性子,说话也是火急火燎,压根没有注意到宋君名和胡汉三表情的他,喋喋不休道:“啊呀!你有多大的能耐就说多大的话,你敢对莫非不屑一顾。我可告诉你……欸!宋兄、胡兄,你们别拽我。”

    史元宝挣脱两人的手,破口大骂道:“你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趣!……你打听打听,我们大唐这次能扬眉吐气,不受那些鸟气,是靠的谁?瞧你这人模狗样的,你……”

    “史兄。”见史元宝越说越起劲,宋君名心中早就慌了,赶紧上前捂住史元宝的嘴。

    嗫喏道:“莫……莫非公子,对……对不起。史兄是无心的,求您原谅他?”

    “什么莫非?宋兄,不是我说你……啊?莫……”史元宝正说着,忽然像是遭受了雷轰电掣,手指打着颤,指着莫非道:“莫非?”

    宋君名和胡汉三点点头,史元宝面色煞白,支支吾吾道:“莫……莫非!啊呀!你们怎么不早说?”

    说完,三人极为尴尬的面面相觑,虽然,佯装没有刚才那回事,左顾右盼去。

    听刚才几人的对话,莫非已经知道了掌柜姓蔺,为了避免那三人的尴尬。莫非笑道:“蔺掌柜,你这书斋的生意挺好。”

    知道这人就是莫非的时候,蔺掌柜也是吓了一跳,心中还未恢复平静,听到莫非说话,拘谨道:“还得多亏了公子的诗集。”说着又自得起来,笑道:“书斋靠近沧海书院,这南来北往,走街串巷的都是读书人。现在这天下太平,这书呐……永远不愁卖不出去。瞧好咯!这些都会是沧海书院出的书,我们正正经经卖。绝对不是外边那起子地摊书比得上的……”

    蔺掌柜倒像是个话唠,说起来没完没了。

    就在这时,长街上忽然传来高喊:“八百里加急!闪开!闪开!八百里加急!闪开!……”

    八百里加急,在大唐是实属罕见的急报。

    史元宝、胡汉三、宋君名三人原本很尴尬,现在听到街上人声鼎沸,似有大事发生。史元宝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踌躇的宋君名拉出书斋。

    就连蔺掌柜也向门口走去。

    人呼喊,马嘶鸣,声音由远及近,街上顿时人仰马翻。

    黄尘由地而起,骏马飞驰而过,但见眼前人影一晃,连马带人,绝尘而去。骏马死命奔跑远去,只留下那人的背影,街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有一个眼尖的人甚至惊呼:“那是玄黑军旗。”

    众人看去,那个骑者背上插着的军旗,赫然便是玄黑军旗。玄黑军旗,大唐急报中最为重要的军旗,见此军旗,所有人必须退避三舍,务必使传报之人火速前往。

    这种规格的军旗,只有当战争爆发、八百里加急时才会用到。

    太平盛世,这些人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玄黑军旗,现在忽然见到,心中警铃大作,难道中州将有大事发生?

    站在蔺掌柜身后的莫非,看着街上尘土逐渐落定,喃喃道:“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了?”

    蔺掌柜张望着外边,心神不宁,敷衍问道:“什么这么快?”

    莫非没有回答,蔺掌柜也有没在意。

    可能由于这件事本身就在预料之中,莫非想了想眼神便恢复清明,见众人还沉浸在刚才的不解中,赶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才子诗集》,又赶紧从角落中找出一本书皮泛黄,看起来破旧不堪的册子,沾着积灰的册子上,隐隐约约写着《春宵秘戏图》五个大字。

    见众人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莫非赶紧麻溜的将那册子拿起,放在《才子诗集》下,一本正经的压低声音道:“蔺掌柜,算一下这两本书的价钱。”

    蔺掌柜目光依然停留在长街的尽头,头也不回的说:“《才子诗集》一两银子。”随后,意识到莫非说的是两本书,回头瞟了一眼,看见《才子诗集》下还有一本书。蔺掌柜想到下边那本是莫非买的书,隐隐嗅到一丝宣传商机,特意向下边那本书窥去。一瞧,这可吓了一跳。

    莫非是大唐的国宝级诗人,是读书人的楷模。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看《春宵秘戏图》,传出去,岂不是会闹出轩然大波?蔺掌柜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莫非,说实话,他真是不想将此书卖给莫非。

    可见莫非脸上波澜不惊。蔺掌柜心中感到稀奇,谪仙般的一个人,怎么会看这种粗俗不堪的东西?难道……是给其他人买的?

    “蔺掌柜,这本《才子诗集》和《唐书》多少银子?”见莫非说谎话脸不红心不跳,蔺掌柜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儿。

    过了片刻,强行压住心中的惶恐,蔺掌柜急声道:“还是一两银子,一两银子,这本《唐书》是送给公子的,您拿好。”

    莫非接过两本书,递过十两银子。

    一本小黄书……用不了这么多银子。

    蔺掌柜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不敢说,只能用眨巴的眼神示意,莫非笑了笑道:“剩下的,是他们三人的书钱。”

    宋君名三人在街上,根本听不到书斋内的声音。

    掌柜的讶异的看了一眼莫非,暗自佩服:以德报怨,好气度。

    随后,接钱、放钱,动作行云流水,丝毫看不出一点惊慌。

    莫非将书揣进怀中,道了声谢,趁着别人不注意,从角门溜走。

    过了好长一会儿,那三人见黑骑远去,人群散去。这才想起莫非还在书斋,再回去看时,发现书斋中,只有蔺掌柜一个人站在柜台。

    “莫公子呢?”

    蔺掌柜漫不经心道:“已经走了。”

    “什么时候?”对于刚才的出言不逊,史元宝心中感到万分惶恐。

    “哦……就在你们刚才出去的时候。”

    宋君名朝脑门拍了一下,懊恼道:“啊呀!真是该死,一时忘了,莫公子不会介意吧?”

    在他旁边的胡汉三却道:“莫公子买了什么书?”

    “《才子诗集》”蔺掌柜面色镇定的说完后,又强调道:“就一本。”

    史元宝赞叹:“果然是《才子诗集》,不愧是天下文会的榜首,真有气度。”

    见莫非已走,宋君名三人心中又是懊恼又是惭愧,不知,刚才的那番言论会不会给莫非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过,悔恨已经没有办法,宋君名只好继续软磨硬泡,乞求蔺掌柜降价卖书。

    “蔺掌柜,二两……二两怎么样?”

    蔺掌柜脸拉的老长,扁着嘴道:“算你好运,呶!这是书,不用给钱了。”

    “啊?为……为什么?”

    “刚才莫公子给你付钱了。”

    “啊?真……真的?”

    宋君名惊诧的看了一眼掌柜,见掌柜的点点头,忽然觉得手中的《莫非诗集》沉甸甸的重。自己刚才还大言不惭的教训了莫非,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胸襟……

    正沉浸在这种感情中时,旁边的史元宝忽然问道:“莫公子付了多少银钱?”

    “十两。”

    蔺掌柜刚说完,见史元宝眼睛一亮,忍不住想抽自己一嘴巴子,这嘴咋就这么欠呢?

    史元宝一副蔫坏儿的看着蔺掌柜,说道:“一本《才子诗集》一两银子,这么说,还剩九两银子,正好,我们三兄弟一人一本《莫非诗集》,蔺掌柜,劳累了。”

    听史元宝嘚吧嘚吧的说着,胡汉三忽然眼睛一亮,意外之喜啊!没想到他也能拿到莫非诗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爆发

    时间转过不久,夏天到了。

    长安的气候干燥的厉害,白日里,街上的野狗慵懒的躺在街上,垂着湿漉漉的大舌头,喘着粗气。而一到晚上,各种不知名的昆虫,在炎热的夏夜,肆意聒噪着。

    在这烦躁的季节里,人心也是浮躁的。

    开轩纳微凉,依然挡不住燥热。

    就在这个季节里,毫无征兆的战争终于爆发了。在太平盛世中安逸多年的百姓,初闻这个消息时,只觉得是个无稽之谈。有些居安思危的,也最多以为是边塞的一些小摩擦。

    可在随后的日子里,八百里加急的送信日夜不断,长安街上,因为日夜兼程猝死的士兵时有发生。这时,纵使朝堂上的人有心遮掩,消息也捂不住了。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战争的爆发,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百姓开始人心惶惶!

    而对此更为头疼的,则属宫中的九五之尊——皇帝陛下!

    幽深的宫中,寂静的小院,皇帝站在台阶上,负手而立。一双深邃的眼睛望着天上的明月。

    在他的左侧黑暗中,悬天府五官之一的杨阎,恭敬的站着,与黑夜融为一体。

    过了很久很久,皇帝似乎想起什么了,才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威严问道:“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城郊草场的事,有了一些眉目,不过没有查清。城郊发现的那具尸体,是二皇子的,而且,二皇子是自杀的。至于二皇子沦落到此的原因……已经确定和怀安公主有关系。”杨阎的声音阴测测的,使人听了不寒而栗

    “怀安?”皇帝疑惑的说了声,随即嗤笑道:“就算她再有城府,也只是一介女流之辈,有什么能耐?更何况,这么多年不动手,怎么现在才动手?”

    皇帝不在意李怀璟的死,事实上,从冷家放弃李怀璟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的二儿子遭人算计了。同样的,他也不在意李言蹊是否参与进去,但他不习惯有人替他做决定。而且,他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谋划,能够让怀璟孤注一掷,将自己逼上绝路。

    杨阎突出的颧骨上下动了动,浑身透着一股死气道:“幕后的主使是……莫非。据那边的人说,是因为莫非设计让二皇子名下的一品轩出了问题,导致和冷家有牵连的商铺动了其它念头。属下猜想,正因为这样,冷家才放弃了二皇子。”

    杨阎说到这里,皇帝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睥睨道:“不错!能够让冷家中圈套,证明他的算计也有独到之处。”

    皇帝说完这句话,又愣了愣,因为他知道,莫非的算计,不仅算计了自己的二儿子,也算计了冷家,算计了他这个人间帝王。

    皇帝阴沉着脸。叶家……莫非……怀安公主,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如果拧在一起,势必会打破朝堂平衡。皇帝睨一了眼旁边鱼朝恩手上的急报,心有意动。

    燕云十六郡……瘟疫,莫非不是会医术吗?

    皇帝眼里闪过杀意,既然医术很好,那就去治瘟疫吧!没有一个天下文会的榜首,对大唐来说只是文道上的损失,对他而言,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可要是培养出一个白眼狼,岂不是祸乱社稷?

    ……

    “你是不是早就算好了?”怀安公主府的客厅里,李言蹊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一旁的莫非。

    莫非看着丫丫和少女装扮的半缘在院外聊天,会心一笑。

    随后,敛起神色:“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依照陛下生性多疑的性格,怎么会放任不管?悬天府……能查到我们头上,是迟早的事情。陛下刚给我赏赐了丹书铁券,碍于面子,肯定不会直接下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我为国捐躯,死在沙场上。到时候,陛下既能除掉我,又能顾全自己的颜面。”

    李言蹊闻言,大为叹服,她没有想到每一件事情,莫非都能想的如此透彻、清晰。“你放心,这件事,我会想办法解决的。父皇……也有把柄在我手里。”

    莫非不知道李言蹊说的是皇帝与盛王的苟且之事,还是其它**事,但不管何事,莫非不希望李言蹊为他冒险。

    “不用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留在长安,只会给陛下制造更多的机会。而且,我也想离开长安,带丫丫出去玩一玩。不过,这次离开这里时,我想把半缘托付给你。”

    “她的身边有那两个疯子,这天下,敢欺负她的没有几个人!”

    莫非旋转眼光,笑道:“我不担心她的生命安全。只是,她到底是个女子,不太方便。而且,看她现在的模样,长大后,肯定会无故惹上事端。倒不如放在你这里。……我在沧海书院给她找了一个诗科的班,以后,她也能去书院上课。”

    “你不打算回来了?”李言蹊听着听着,感觉到莫非像是在做诀别,惊诧的问道。

    “也许吧。”

    两人陷入沉默。

    李言蹊知道莫非去意已生,想起这公主府中也就她一个人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便毫不犹豫的应承下来:“你放心,我一定会将她当做亲妹妹一样看待。”

    说完后,李言蹊接着道:“要不我让卜三跟着你,我怀疑……这次父皇会派人追杀你。”

    “不用了,卜三跟着,反倒显得我们做贼心虚。”

    李言蹊知道莫非心中自有主张,也不多说。但不说,心中又一些怅聊,虽然和莫非接触时间不长,可她不得不承认,莫非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一想到……两人分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李言蹊忽而叹了一口气。

    想到莫非将要奔赴战场,李言蹊开口讲解:“大唐的京都是长安,下边的一级区域是州,再下边是郡。士兵总共可以划分成四块,其中汉阳王统领的一百万军兵驻扎在陇南地区,防止南域的邪教人士进入大唐境内。

    大将军左钦良率领的两百万虎军镇守陇右地区,主要是防守汉兵过界。关内的两百万大军,兵权在父皇手中。而与秦国接壤的河西地界,统帅的人是大唐军神周楚天周大将军。”

    “这次秦兵进攻的地方是燕云十六郡,为什么是这里?”

    李言蹊赞叹的看了一眼莫非,不愧是她看中的幕僚,一眼便看出了关键点。

    “这次,秦兵仅用短短的一月,就跨过黑水河,到达燕云十六郡,证明他们早有预谋。燕云十六郡是防守秦兵入主大唐最重要的位置,一旦攻破燕云十六郡,就进入了河西境内。

    河西这里土地肥沃,粮食多,秦军要是进入这里,就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就有足够的余力,攻打霸州。霸州扼守大唐要害,一旦被攻破,秦军就能驱百万虎狼之兵,攻城掠地。到时候,只怕大唐的半壁江山,就要遭受铁骑的践踏。”

    莫非听到这里,不解的问:“这次秦军有多少人?”

    “据探子说,五百万秦兵。而且……汉国和南域邪教同时蠢蠢欲动,牵制了汉阳王和左钦良的士兵。我估计……不到万不得已,父皇不会派兵援助。”

    “燕云十六郡的首将是谁?”

    “……叶怀武,这次瘟疫爆发,就是从云城开始的,到现在,燕云十六郡的士兵都染上瘟疫了。”

    听李言蹊说完,莫非体内躁动的军人因子忽然跳动起来。对于久违的战场,忽然生出一丝迫不及待的心情。

 第一百二十四章 龙入九渊,鹏游青天

    乾承十一年六月末——即战争爆发一个月之后,不知是麻木了,还是战事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危急到自身。百姓的耳朵里,听到战事紧急后,不再是惶恐的表情。

    呵!燕云十六郡离长安远着哩!况且,秦军是万万破不了那里的。有甚担心!百姓由最初人心惶惶,变得不以为意。

    皇帝差遣莫非去战场的圣旨,发布的相对隐秘,除了莫非和太医院的人外,只有朝堂上为数不多的官员知道。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消息泄露,百姓哗然。

    这些百姓并不知道这事弯弯道道,但这不妨碍他们闹脾气。

    “这叫什么事?仗说打就打,人说派就派。太医院那帮****崽子连瘟疫都治不好?……平日里还摆什么臭架子,原来是逼脸腆的高高的,活着呀!这些个官场客人!你说可笑不可笑?”

    谣言旺盛,谩骂成风,朝廷已经到了不能坐视不理的状态。皇帝随即让人发放官榜,字里行间透露莫非是毛遂自荐,并有绝对把握治好瘟疫,末了,皇帝大肆的表彰莫非精忠报国之志。

    这个皇榜发出,百姓的口风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昨日还是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的百姓,如今纷纷称赞莫非一片赤胆之心,忧国忧民。

    事态的演变,让朝堂之上想为莫非说话的叶经权也不知如何开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道理,此时,无论他再说什么,都显得无济于事。

    莫非在听到皇榜的那一刻,就知道这个人间帝王——九五之尊,做事不留丝毫余地。这招捧杀……不仅将莫非完美的逼上这条路,还堵住了悠悠众口。

    这个瘟疫,他若是治不好,虽然罪不致死,却能让百姓对他大失所望。倘若治好,对陛下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前往战场的时间确定好,收拾数日后,便准备出发。

    七月初,莫非因为有些琐事,让太医院的人先走,他随后便会赶上。

    这天早上,残夜将尽未尽之时,莫非和丫丫从书院的马厩牵出两匹骏马,骑马离去。

    这两匹骏马是李言蹊所赠,通身黑色,是难得的宝马。莫非和丫丫又是穿着玄黑劲装,骑在马上,与这残夜融为一体。

    若非偶尔有骏马的嘶鸣传来,寻常人一定会以为有鬼魅在街上游荡。

    两人骑马赶到城门,这时,天地青淡,已经能够看见一切。走到城门的大街,两人奇怪的发现,城门处的街道两边,站着密密麻麻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从迷迷糊糊中刚刚醒来,然后仓促来到这里。不过,见到莫非,顿时精神抖擞,热泪盈眶。

    这些人里,有伙计、有掌柜、有书生、有商贩,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子。几乎涵盖了长安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在见到莫非和丫丫走来,目光流露崇敬之情,缓缓的朝莫非凑近。

    莫非吓了一跳,若不是他认识这其中的蔺掌柜、方掌柜以及宋君名等人,绝对以为大波僵尸进城了。

    这些人并非官方组织,也不是受人撺掇,完全是自发性的夹道相送。

    “莫公子,路途遥远,一路走好。”

    “一路保重啊!”

    “早去早回,二妮永远爱你,永远等你。”

    “……”

    莫非尴尬一笑,再往前走去,就见人群散开的甬道中,吴庸、叶学思、郑独、贤王、李青青、张京墨、张太乙、叶臣、叶灵竹、冷扶童等等等的人,全部站在城门之处。而众人中间簇拥着的是白发苍苍的叶公书。

    丫丫骑在马背上,莫非翻身下马:“叶老。”

    叶公书眯着,眼慈眉善目的笑道:“精气神不错,莫非……小友。……一路珍重。”叶公书说着说着,心里忽觉沉甸甸的重,这位睿智的老人知道,莫非之所以会被皇帝派到战场上去,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莫非和叶家交好。

    心胸狭隘的皇帝陛下,终究不愿意让这个少年成长起来。叶公书为自己没能帮到莫非心中愧疚,又为这个少年感到深深的惋惜。

    一时间,竟无语凝噎。

    叶公书敛起哀色,手一抬。在他旁边的叶灵竹撇撇嘴,从怀中摸出一封崭新的信,没好气的推到莫非面前。

    “拿着!你……”叶灵竹本来一副很不爽的样子,可又想到莫非要去战场了,忽而,心头涌上难过,闷声道:“到了云城,带这封信去找我三叔,到时候,三叔会照顾你的。还有……活着回来,我们的帐还没算呢!”

    莫非一直很好奇,叶灵竹原本对他是客客气气的,可自从贡院选拔那天后,每次见了他,总要摆出不快的表情。莫非之前懵懂,现在听叶灵竹如此说,大概也想通了——叶灵竹已经知道那日树下的人是他。

    莫非无奈一笑,接过信封。

    这时候,旁边的郑独见自己的老师叶公书都叫莫非是小友,他不敢逾越身份。看着莫非,斟酌了一下,道:“……早点回来,一页书我会给你打扫的。……免费的。只要你们回来后让我继续蹭饭。”郑独虽然是嬉笑着,但谁都能听出,他的言语中有些凄楚,随后,郑独看向丫丫,叹了一口气:“那丫头……的手艺,着实不错。”

    莫非略略点点头。

    这时候,冷扶童上前,凑近莫非的耳朵,压低声音道:“保重!路上……小心!”冷扶童特意将小心两个字加重,似是别有所指。

    莫非郑重道:“保重!”

    叶臣等人纷纷上前道:“保重。”

    众人一一道别,莫非见张京墨和李青青一脸奸笑的站在旁边,嘀咕着什么东西,也不和他道别。

    莫非看着两人的样子,笑道:“在说什么呢?”

    “嘻嘻……夫子,保重。”李青青和张京墨眯眼一笑,敷衍着叫道。

    一旁的张太乙看着两人表情,就知道有猫腻,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张京墨,似乎明白了什么。

    道别完后,叶公书摆手道:“不早了,早点启程吧。”

    莫非翻身上马,和丫丫并驾齐驱,朝前走去。

    众人的身后,街上不远处,酒楼店铺门户全部关闭。但只有一家酒楼,已经亮起昏黄的灯,二楼的雅间,窗户打开。半缘攀爬在窗口,在丫丫和莫非的身影渐行渐远,忍着伤心咬着牙,斗大的泪珠儿不断的流下来。

    李言蹊任由半缘哭着,遥望莫非和丫丫的背影,沉声道:“我的好父皇,希望你永远不要后悔你现在的所作所为。”

    李言蹊说完,杯中酒一饮而尽。

    莫非和丫丫走着走着,似有所察觉,回过头来。对着长安街上的百姓拱了拱手,随后不知道是对这些百姓还是对李言蹊和半缘,朗声道:“保重。”

    说完后,两人手中马鞭一挥,扬长而去。

    在长安百姓眼中,两人这抹潇洒的背影,似乎定格在这里。

    直到许多年以后,当人们明白皇帝的算计,再回想起这个背影的时候。才唏嘘发现,当年被迫离开长安的这个少年,在这一刻,如龙入九渊,鹏游青天,真正的开始了他传奇的人生。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将杀

    树林阴翳。

    莫非和丫丫正靠着一棵枯树歇息,不远处,一个名叫张二蛋的士兵冷哼了一声,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看向手中的热茶,起了坏心眼子。

    张二蛋双手捧着热茶,走过去,笑道:“莫公子,要不喝杯凉茶吧?”

    莫非冷眼打量了一下张二蛋,心中冷笑。

    他和丫丫离开长安后,快马加鞭赶路,追上士兵和太医时,已是三日之后。

    这帮人见到他后,根本不予理睬。其中太医院的这些人,主事的是一个老太医,为人迂腐刻板,又自视甚高。仗着资历老,喜欢对人吆五喝六。他虽然没有差遣莫非做事,但也不待见莫非,导致下边的一些太医也排挤莫非。

    而这伙士兵,领头的是北衙禁军的薛统领,手下有五十来名士兵。这些兵痞子最烦莫非这种书生,所以不仅不待见莫非,没事的时候总是冷嘲热讽。

    这里边,当然也有张二蛋。

    张二蛋还未走近莫非时,莫非已经开口道:“不用了,不渴!”

    “这大夏天的,怎么能不渴呢?来来来,喝了这杯凉茶,……大家就是兄弟。”张二蛋对莫非的话置若罔闻,急不可耐的向莫非跑去。

    树林里,枯树枝桠下,那些士兵冷笑的看着莫非,似是预见他会出糗。

    张二蛋是罗圈腿,小跑起来,十分滑稽可笑,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就在跑到莫非面前时,不知是被树的藤蔓绊了一下,还是张二蛋的腿软了一下,手中的滚烫热茶从手中飞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