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御江山-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丈左右的地方,站着温笔蕴、裴纸南、习墨然、周砚心四君子。而最旁边的位置,则是颜心尘、云瑶以及数位知否书院的女子。

    叶灵竹由于师承知否书院安夫人,素来与颜心尘、云瑶交好,所以站了过来,和她俩说话逗趣。

    “嘿嘿!心尘姐,你还不知道吧,其实他不是男的。我听哥哥说,她是怀安公主李言蹊,平时比较喜欢女扮男装而已。”随后,又懊恼道:“大唐文会上,她是第五甲,还在我的前边。”

    颜心尘知道,虽然叶灵竹脾气火爆,又生性好玩,但放诸于中州,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才女。能比叶灵竹的文采还好的女子,想必也是蕙质兰心。

    随即问道:“莫非公子和怀安公主的关系很好吗?”

    “不知道啊,以前好像是不认识吧。心尘姐,你问这个干嘛?”

    “哦,没什么事。”颜心尘对莫非,充满着好奇和不解。

    叶灵竹坏笑道:“欸。心尘姐,你说,现在裴纸南师兄和韩文渊师兄,都喜欢你,那以后你会选择他们哪一个?”

    “哦!”颜心尘看着莫非,根本没有注意到叶灵竹的话,敷衍的回了个‘哦’。叶灵竹觉得她今天很是奇怪,扯了扯她的袖子,道:“心尘姐,你到底怎么了?”

    颜心尘回过神来,慌乱答道:“哦……哦!没事。”

    一旁胖乎乎的云瑶看着颜心尘,掩嘴偷笑道:“灵竹姐,心尘姐她是在想莫非公子……”

    “云瑶!”

    云瑶见颜心尘严肃的瞪了她一眼,吐了吐舌头,将头扭在一边坏笑。

    ……

    在另一边,李言蹊看着莫非摇头叹气。

    “怎么了?”

    “哎……没想到啊,这天下第一才女,在才子宴上见了你一面,就敢在这光天化日之下,魂不守舍的看你。”李言蹊虽是对莫非说话,目光却是看向颜心尘。

    莫非顺着李言蹊的目光看去,便见颜心尘正看着自己,他眨了眨眼。颜心尘一脸赧然,像是被人发现偷吃蜂蜜的小孩,赶忙将目光移开。过了一会儿,可能觉得自己这样太过刻意,又转过头,看着莫非,颔首微笑。

    莫非亦是回应了一个淡淡的笑。

    旁边的李言蹊朝着莫非靠上去,啧啧耳语道:“你说,如果她看到我们两个凑得这么近,会不会吃醋?”

    吹气如兰,莫非耳朵上感受到温热气息,浑身一酥。即便和李言蹊相处久了,对待这个女人的撩拨,依然会有反应。

    好在他已习惯对方不经意的逗弄,缓声道:“公主这么做,不怕明日说书人口中的主角成了你吗?”

    “原来……你也喜欢才子佳人的故事?”

    莫非无语……

    颜心尘看着莫非和李言蹊的举动,眉头稍稍低了一下,那边,李言蹊却是看着她挑了一下眉,眼神中带着挑衅。

    唯恐天下不乱。

    莫非无奈的瞪了一眼她。

    裴纸南看着三人的互动,牙齿咬得“咯吱咯吱”直响,心中早已妒火中烧。旁边的韩文渊,则比较沉稳,不动声色的斜视了一眼裴纸南,眼中带着鄙夷和不屑。旋即看向莫非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

    大唐文会榜首——莫非么?

    这次天下文会,你这榜首在我面前,是如何的不堪一击。

    ……

    “他怎么今日才来?不会真的像别人说的一样,怕了吧?”

    “谁知道呢?哎……反正啊,我看这次天下文会,我们大唐悬的很。”

    “何必妄自菲薄,我倒是相信莫非,这次,我们大唐一定可以夺得榜首。”

    下边站着的杨子健听着台上的人如此说着,嗤笑一声,不屑道:“不自量力。”

    在他前边,云逸看着莫非道:“他就是莫非?”

    “是。”一旁的游纯稚气的脸上,一双眼睛好奇的看了一眼莫非。

    “哼!他做了这么多日的缩头乌龟了。没想到,真敢出来。”

    云逸知道杨子健此人,目中无人、心高气傲,心中虽然不喜,但同为汉国人,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由他去说。而在一旁,看起来面容老成的顾江流斟酌了一下语气,提醒道:“我看过他写的诗。他,恐怕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杨子健冷哼了一声,道:“明日天下文会,我们拭目以待。”

    顾江流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杨子健,没有再说话。

 第八十二章 小人作祟

    学子区域的正中央,叶臣、冷扶童、四皇子等大唐文会的前十甲,站在一起,成为如秦、汉两国才子一般备受瞩目的存在。

    在天下文会面前,在面对秦、汉两国才子的打压下,他们抛弃了家族立场的不同,抛弃了心中的偏见。为了大唐的文道,站在一起,颇有同仇敌忾之意。

    这是文人心中的气节。

    李思源作为当朝四皇子,大唐的文道荣辱,于他而言就像一个烙印。虽然知道对方实力强劲,但还是鼓励道:“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要尽力一试。”

    “这次,连云逸和韩文渊也出世了。只怕没那么简单。”李逸兴看着对面的云逸和韩文渊,犹豫了一下,说出自己心中最直观的感受。

    冷扶童朝莫非看去,过了片刻,认真道:“我相信他。”

    冷扶童话音刚落,一向不喜与人说话的林木,面无表情,一字一顿道:“榜首,他的。”

    除了叶臣微笑着点点头外,其余几人,错愕的向莫非看去。

    能够让冷扶童称赞的也许会有,但是让林木开口的人,迄今为止,莫非似乎是第一个。

    感受到这些炽热的目光,莫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礼貌性的回了个微笑。望一眼看台上要么垂头丧气,要么义愤填膺的观众,笑道:“大唐的文道已经衰弱到这种地步了?”

    “除了四十年前,叶老先生拿过天下文会的榜首外。至今为止,天下文会的榜首基本上都是秦、汉两国包揽。不仅如此,往年无论是前十甲的公试还是后边四十名才子的公试,大唐学子得到的名次基本上都是屈居末尾。

    尤其是汉国,文道鼎盛,所以榜首一般都诞生在汉国。不过,上一次在秦国国举办的天下文会,榜首则是秦皇。”

    莫非笑道:“就是那个被古烟客预言,百年之内,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秦皇。”

    “正是。不过,当年他是二十九岁参加的天下文会,算是历届天下文会中,年纪最大的榜首。即便如此,当时他的风头一时无两。”

    李言蹊口中的秦皇,出生时便被定为太子。年少时,学武,师从古烟客,学文,师从公羊伯,文成武就又懂得治理朝政。因此,偏得秦国太上皇喜欢,秦国那位老皇帝尚在有生之年,就将皇位让给现任秦皇。

    而秦皇登上皇位之后,不负众望,励精图治,治理朝政,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军队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得秦国变得日益强大。再加上秦皇洁身自好,不耽于女色玩乐,颇受国民的敬仰和爱戴。

    莫非知道,如秦皇这般的帝王,绝对不会安于现状。这位秦皇,想要逐鹿中州的勃勃野心,在改革军队一事上,早已昭然若揭。

    ……

    “咚咚咚!”

    锣鼓敲响,随后贤王上台公布成绩。

    第一批才子的结果不出人意料,极其惨烈。在这一轮中,一百二十名学子中,排名前五十的学子,大唐只有五名。当这个结果公布后,不管是看台上的观众,还是那些学子,心中凉了一片。

    高台上,一向笑呵呵的欧冶子,都忍不住皱眉摇头,这种结果,相比往年,情况更糟。

    秦国的三王爷毕竟见惯了大风大浪,沉稳持重,面对这种情况,还能按捺住内心喜悦。

    但是,汉国十五皇子刘婴,满脸的神情倨傲显露无疑。太叔令作为刘婴的授业恩师,扫去一记不满的眼光,刘婴收到这个目光,知道自己有些得意忘形,赶忙收敛了神情。

    ……

    第一批公试结果公布之后,就是三国的前十甲抽签,抽签决定着明日的考题和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比赛的公平性。三国前十甲的才子将会进行三轮的公试,第一轮选出前十甲,第二轮选出前三甲,最后一轮,则为三甲争夺榜首的公试。

    随着执事的示意。

    众学子往考台上走去,这时,走在前边的杨子健眼角的余光注意到莫非后,冷笑一声,故意放慢脚步,直到莫非走在他的身后。

    莫非从台阶上往上走,注意到了杨子健的异常,特意留了个心眼。走到中间时,果不其然,一直都以同一速度上台的杨子健,脚步突然一顿,一只脚似抬非抬的放在下边一个台阶。

    若是莫非没有注意到这个结果,也许一脚踏上去,就会被对方绊倒,在这万千瞩目的现场,颜面尽失。

    跟在莫非身后的李言蹊和颜心尘都注意到了杨子健的小动作。不过,李言蹊并未出口提醒,事实上,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李言蹊已经清楚了莫非的为人,用这种小人伎俩,想要莫非出丑,在她看来,无异于自取其辱。

    而颜心尘,则由于发现的晚,在想提醒时。

    莫非已经一本正经的将脚已经放了上去。

    但是,没有倒地,也没有出糗。反而是杨子健,似是脚踝处像是有一座大山压上,“咔嚓”一声,后脚吃痛,前倾的身体,一时间重心丢失,“噗通”栽倒在地。

    莫非冷笑一声,回到长安后,他一直在认真的调理身体,再加上经常身体锻炼,已经不再是当初羸弱不堪的病秧子。现在,虽然武功不见得有多高,但是这种手无缚鸡之力,只有一些阴私手段的跳梁小丑,他还不放在眼里。

    杨子健栽倒在地,抱着脚踝不断哀嚎,前边游纯赶忙过来扶他,急声道:“杨师兄,你怎么了?”

    “兄台没事吧?我们大唐的台阶虽然尊贵,可兄台也用不着以脸擦地吧!”

    李言蹊面上佯装关切,话语却是戏谑。

    杨子健心中虽有恼意,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却不敢出言顶撞,免得将事情闹大。

    叶灵竹在颜心尘旁边嘀咕道:“作茧自缚,反倒丢了汉人的脸。”

    看台之上,见此情况,也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这个二球,路都不会走,还来咱这大唐丢人现眼。”

    “是憨憨吧,赶紧回你们秦国,丢你先人的脸哩!”

    说话的几人是市井汉子,出言自是毫不顾忌,各种粗鄙之言肆无忌惮喊了出来。

    游宰父和叶公书等人,这几天也听说了有关杨子健和莫非的恩怨,人老成精,自然猜测到了一些猫腻。

    杨子健傲慢无礼,莫非洒脱淡然,两厢一比较,游宰父再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心中却也清明无比。摇了摇头,对着旁边的叶公书道:“让你见笑了。”

    叶公书慈眉善目的脸上,眼睛眯成一条线,摆手道:“不妨事,年轻人嘛。有些傲气,在所难免。”

    游宰父、太叔令等人听闻一愣,他们原以为叶公书会反过来客套,说莫非的不是。但没想到,他顺着游宰父的话接了下去,这样一来,基本上坐实了杨子健的小人动作。

    他就如此相信一定是杨子健的不对?倘若不是,叶公书就不怕名誉受损?

    众人心中有对叶公书此举的疑惑,也有对莫非的重新审视。

    事实上,叶公书之所以这么说,一个是他不相信莫非会做此小人手段,第二个则是他对莫非夺得天下文会榜首寄予厚望,他不愿意让这个极有可能获得天下榜首的才子,沾染上污点。

    所以,叶公书很坦然的顺着游宰父的话说了下去。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看台上众人,因为之前大唐才子失利导致的糟糕心情,减少了不好。随后,众考生上台抽签。接着,四大儒贤又说了几句劝勉的话,第一批公试就此完毕。

 第八十三章 天下文会(一)

    第二日,春暖花香,和风淡荡。

    行走在长安街道,见来往男女成形,闲游赏景,朝着天下文会所在的广场走去。

    莫非穿着一袭墨黑色长袍,走在前边,身后跟着半缘和丫丫。

    最近这段时间,半缘天天黏着丫丫,此时,他正挽着丫丫的胳膊,叽叽喳喳道:“丫丫姐做的披萨,已经比大哥哥做的好吃了。……不过,汉堡还差一点。大哥哥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好吃是好吃,可名字太不好听了,很别扭哇!丫丫姐,我觉得大哥哥要是开一个酒楼,呃……就像天香楼那么大的,一定会有很多人来。”

    丫丫还是一贯的冷漠和面无表情,走在前方的莫非,转念一动,文道:“你喜欢天香楼?”

    半缘点头如捣蒜,连忙道:“当然喜欢啦,天香楼可是长安最有名,最好吃的酒楼。”

    说着又低下头,小小的年纪,却老气横秋的叹息一声道:“不过……我没去过。都是听别人说的。嘿嘿!我以后要是挣钱了,就带缪缪和口口去天香楼吃好吃的,到时候,也带上丫丫姐和大哥哥。”

    说着半缘露出一个天真烂漫的笑容。

    闲话间,三人已经到了广场,莫非让丫丫带着半缘站在一旁的看台上,而他朝着学子等候区走去。

    从秦、汉使臣来长安到现在,天下文会已经酝酿许久,文会的那种热闹、紧张的气氛也已推向**。高台之上,有分别代表秦、汉、唐三国的三王爷、十五皇子刘婴和贤王坐镇。有四大儒贤、安夫人、欧冶子和冷封七位主考官,有以叶经权为首的一系列副考官。

    高台之下,那些历来以严厉著称、享有美名的夫子和文官作为本次的监考官和执事。这些人,是三国共同组成最具实效性的监考团,保证了天下文会的公平、公正。

    而治安上,则由悬天府凉春秋率领悬天府一众官兵和周寒率领的南衙禁军维持。除此之外,秦国的傅天一和汉国的朱破,也都率领随行的士兵,守护着这个地方,保证天下文会万无一失。

    天下文会,事关重要。往年举办,人多嘈杂,闹哄哄的,再加上有不少市井之人,谈吐尽显鄙夷,又时常指天骂地,使得一些污言秽语传入到他国人耳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今年,大唐作为主办国,为了给他国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特意将看台上的区域划分开。在最前边,坐着的则是各个书院的学子以及来使,中间则是那些达官显贵,最后边,则是市井百姓的区域。

    由于周边距离远,所以即便有声音传来,也不会太多刺耳。

    这个时代,阶级观念还很严重,所以那些百姓就算被划分在后边,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似乎理应如此。

    除此之外,现场还多了三个人。

    一个是短发劲装,身背巨剑的游师静;一个是长发披肩,艳红服饰的关山月;还有一个则是看起来其貌不扬,与冷扶童有着七分相似,但浑身透着冷意的冷扶苏,此人诗冷扶童的胞弟。

    此三人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是秦、汉、唐年轻一辈中,赫赫有名的武道高手。这三人武道天赋极佳,师父又都是当世的武道名家,因此,这般年纪,都已经成为了时间少有的九脉高手。

    看台之上,众人艳羡的看着这三人。

    三人中的游师静,见一袭墨黑色长袍的莫非走向学子等候区,顺着莫非前来的方向看去,便找寻到了丫丫的身影。

    游师静嘴角挂着一丝邪笑,朝丫丫走去。

    她一动,场间,众人的目光随之移动。

    按理来说,游家是当下中州儒家礼教最为严谨的世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必然深入每一个子弟的心中,但游师静似乎从未被这些世俗枷锁束缚,从小做事便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实乃当世奇女子之一。

    所以,如今看她在文会上突然朝着看台走去,众人心中不是害怕,而是好奇。

    “你叫什么名字?”

    说话的是游师静。

    话是对丫丫说的。

    丫丫侧头看了一眼她,没有理会,习惯性的将目光重新放在莫非身上,也习惯性的对待外人一声不吭。

    游师静见状,毫不气馁,又问道:“他是你什么人?”

    没有像旁人一样见了自己的态度,就望而却步。丫丫清冷的声音道:“丫丫。”

    “丫丫?好名字!”游师静由衷的赞叹一句,毫无刻意的意思。

    旁边看台上有人看着这两个女人,纳闷摇了摇头,明明一个很土气的名字,怎么就好了。好在哪里?

    游师静看着丫丫,再次问道:“他是你的什么人?”

    “相公。”

    丫丫懒于言谈,惜字如金,说完之后,看着莫非,丝毫没有理会自己旁边的游师静。一向受人追捧的游师静,安之若素,坦然一笑,站在丫丫的旁边,也不说话。

    天下文会前,不管杨子健如何叫嚣,不管秦、汉学子气焰如何嚣张,莫非作为大唐文会榜首,一直没有出面。虽然秦、汉两国,有少数人认为他是沽名钓誉之辈,不堪一击。但大多数人心里并不会这样认为。

    能够成为大唐文会的榜首,证明他的文采的确是有的。

    只不过……不参加诗会,不结交朋友,应该是恃才傲物,目无下尘的狂生吧。也许……这次天下文会,让他见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后,他就会知道他只是一个井底之蛙。

    众人不约而同的想着。

    ……

    高台之上,时间一到,便有执事拿着册子,清点参赛的学子,确定俱已到齐,便向考台上的执事示意。随后,敲锣击鼓,天下文会第二轮公试,也是天下文会的重头戏,就此拉开帷幕。

    按照惯例,有夫子上台,声情并茂的诵读一段冗长的文章。文章辞藻华丽,文绉绉的阐述了文道的发展历史、深远意义、广泛作用。事实上,这篇文章,在天下文会伊始,就已宣读。

    因此,众人表现的兴趣缺缺。

    文章诵读结束,公试开始,执事带领众考生上台,分配位置。考台之上的三十名学子,都是各国前十甲的存在,文采斐然,风度翩翩。站在考台上,十分惹眼。

    莫非随着众人走上考台,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丫丫旁边的游师静,心中疑惑。他和游师静素昧平生,丫丫和她更不可能有什么交集,她为何要去找丫丫。

    难道……是游师静和关山月对战的那一天,看到他和李言蹊坐在一起,所以,前来找茬?莫非沉思片刻,否定了这个想法,游师静应该没这么无聊。

    况且,之后与李言蹊相处下来,他逐渐意识到,李言蹊不会仅仅因为好奇和无聊,就大费周章的设计这两位当世牛人,在长安一战。虽然他暂时还不知道原因,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此事的判断。

    “咳咳……”

    正在愣神之际,旁边的监考官轻轻咳了一声,将手中的题目放在他的书案上。这位监考官,是翰林院的翰林学士朱子佑,也是那次在贡院选拔时,收莫非考卷的监考官。

    在之前大唐文会上,朱子佑见识过莫非的诗词,对其夺得天下榜首,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在刚发题时,见莫非还神游天外,这才出声咳嗽,提醒莫非。

    莫非在贡院那日,头脑混沌一片,神志不清,根本没记住朱子佑。不过见对方善意的提醒自己,微笑、点头、致谢。

    题目发下后,三声锣鼓敲过。

    全场肃静,开始答题。

    天下文会选拔前十甲的规则,是每人十道题,用时一个时辰。对莫非来说,虽然说用毛笔写字,天然慢几分,但即便是龟速,这个时间也是相当充裕。

    看到题目后,莫非直接下笔。

 第八十四章 天下文会(二)

    天下文会上的题目,并不拘于一格,涵盖内容包括政治、民生、经济等等内容,对于学子来说,想要拿到榜首,则要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广博的学识见闻。莫非在这一轮拿到的题目,以叙景、讲理为主。

    其中第一首,便是要以山水田园生活为题的作诗。

    莫非落笔,直接写道:“《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看台之上,见莫非直接下笔作诗,大唐的才子已经变得麻木,见惯不惯了。可那些秦、汉两国的才子,并未见识过莫非的变态,看他直接下笔,哄然吵声,在看台忽然响起。

    “我没看花眼吧!云逸他们还没有动笔啊!他怎么开始了?”

    “会不会故意的?这么快就下笔,然后提前交卷,到时候就算落第,还有借口推脱。啧啧……这唐人也忒奸诈了。”

    “嘁!你又不是不知道,唐国的文道也就那样了。他也算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晋级十甲还会输给我们儒院的云逸,又何必自取其辱。”

    ……

    说话的这两个汉国才子身后,不远处坐着李青青和张京墨。听到那两人嘀咕声,李青青“铮铮”的磨了磨牙,两只眼珠子狡黠的转动,一旁吃着栗子的张京墨不寒而栗,朝一边挪了挪屁股。

    随后,李青青从腰间拿出一个弹弓,一把夺过张京墨手中栗子。

    “哎……青青。”张京墨见手中栗子被抢走,转头看向李青青。

    李青青仰着小巴,拿眼瞪他。张京墨瑟缩了一下脖子,知道惹不得这个小魔女,一脸不舍的看着炒栗子,干笑道:“给你,给你。”

    说着将脸转过去,看向考台上的冷凝霜。要不是他这副样子长得人模狗样,还真会被人看成一个下流胚子。连不远处的张太乙,看着他没出息的样子,也气得吹胡子瞪眼。

    从张京墨手中抢过栗子后,翘着嘴角,瞄准弹弓,发射。

    “嘣。”

    栗子穿过层层人群,拂过众人黑发,带着一丝丝凉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在那两人的脑袋上。

    “啊……谁?”

    那两人中的一人龇牙咧嘴的捂头吼道,迅速回头,却见身后众人一本正经德尔坐着,聚精会神的看着考台。而李青青仰望蓝天,佯做沉思状。

    “谁啊?”那人站起身来,朝后看去。

    这时候,后边的人不满道:“欸!你这人好生无礼,快让开,挡住了,快放开。”

    “就是啊,你是汉国的吧?你怎么能这样!”能够踩到他国人的脸面,这些人自然不会吝惜言语。

    那两人见群情激愤,知道犯了众怒,讪讪坐下。屁股刚挨到座位,“嘣”一声响,一个栗子掉落在眼前,脑袋吃痛。

    那两人转瞬回头,李青青原本还没有收好弹弓,很容易被他们看见。但是在她前边,大唐的才子展现了唐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一溜烟侧身,将李青青完全笼罩在背后。

    开玩笑,嘲讽了我们大唐文会的榜首,砸你两人的脑门这是理所当然啊。

    那两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心中愤愤不平,但只能认栽。

    这一会儿的功夫,考台上的莫非已将第一首诗写完,提笔开始第二首。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冷扶童几人见莫非一如既往的落笔成诗,自叹弗如的摇摇头,好在之前已经被对方震撼到麻木,也没有太过惊讶,略略看了一眼,便收拢心态,认真答题。

    而秦、汉两国的云逸等人,不可置信的看着莫非。能在三国之中脱颖而出,参加天下文会的,俱是才思敏捷之辈,倘若只是一首诗,不需要思考便直接下笔,在文思泉涌,灵感充足的情况下,这非常有可能。

    但是,第二首诗也这样,怎么看都有点诡异。

    若说莫非真的有这般才气,他们心中是不信的。但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他只是胡乱作答?

    这些才子多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只有颜心尘看着莫非,目露凝重,她和云瑶是知否书院,唯二进入秦国前十甲的女学子。由于安夫人对她们报以极高的期望,所以,来到长安后,她一直待在四方馆没有出去。

    这段时间,她除了将汉、唐云逸等才子的诗词通读了一遍外,更多的时间都在捧着莫非的诗词诵读。作为天下第一才女,在大秦文会中,她跻身秦国才子中第二甲,眼光自然独到。

    这些天,读过莫非所有诗词后,颜心尘发现了其中让她更为震惊的东西。那就是,莫非风格多变的诗词中,每一首都非常完美,毫无瑕疵。以至于她想要尝试着更改的时候,竟然无从下手。那些诗词,即便不是文会上仓促所作,放在平日里,都是能够名流青史之作。

    所以,即便莫非此刻的速度很快,她也不相信对方会敷衍了事。只不过……这种速度,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难道世间真有这种天才?如文曲星下凡一样,对于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且首首惊世骇俗。

    颜心尘看着莫非的目光,带着疑惑、惊讶和欣赏。

    在她身后的裴纸南和韩文渊一脸阴沉,一记冷眼打在莫非的身上。

    高台之上,老迈的游宰父,手放在椅子上,不住的打颤,浑浊的双目盯着莫非。安夫人、太叔令、公羊伯也震惊于莫非速度,不过,这些人毕竟是文坛大家,人生阅历丰富,心中称奇,但面上不显。

    具体情况,还要拭目以待。

    就在众人心思翻转间,莫非已经做到了第五首诗,但是这种速度并未随着题目的难度变慢。而是以同一种速度,一种极快的、奋笔疾书的速度直接往后答题,直到第十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十道题目全部完成,莫非收笔。此时,距离公式结束还有半个时辰。

    古代的半个时辰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倘若在考台上站一个小时,实在太累。因此,莫非直接喊来考官,交卷。

    这个举动一出。场间瞬间躁动,不仅是秦、汉两国的人躁动,就连唐人也开始躁动。在之前大唐文会上,莫非的这种速度确实震惊到了众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得一个天纵奇才的名声。

    但是,天下文会,莫非的身上承载着大唐文道四十年来的屈辱,承载着大唐文士心中的理想和希冀。起先见他速度快,众人以为他之后会重新检阅。没想到,他却毫不斟酌,答完题目直接交卷,这未免……也太草率了。

    快是快,怎么看都有点不慎重的感觉。

    高台之上,叶公书、贤王、欧冶子、冷封等人蹙了蹙眉,在他们看来,莫非的诗虽然已臻化境,但是按照莫非实力,应该能够写出更优秀,更完美的诗词。这么随意,委实令人担忧。

    莫非之前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