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
“我要远程观战,袁绍和公孙瓒的战斗。”
“现在不行。”
“为什么?”徐珪一脸懵逼,平时都行,为什么现在不行。
“因为系统变革,现在必须要有己方武将参战的战斗才可以观战。”小三国回复道。
“……”徐珪无语,直接退出系统。
“虽说袁绍比公孙瓒要多不少兵马,但是公孙瓒麾下有两个猛将,冉闵和赵云,单单是这两人,都够袁绍喝一壶的了。”徐珪嘀咕道。
“哎,看来我的穿越还是没有给这个世界的格局带来太多的变化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徐珪叹了口气,随后不屑地笑笑,“管他如何,反正以袁绍和公孙瓒的能力,都难以存留于世,什么时候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想到这边,也不多想,转身坐下,捧起书来细细观赏。
……
西凉。
“太守,时迁回来了!”太守府中,一人进入,向马腾禀报。
“哦?请进来!”马腾双眼一瞪,光芒四射,颇为期待。
“太守,在下无能,未能得逞。”时迁不好意思地开口,头低的恨不得钻到裤裆里去。
“那你此行可有什么收获?”马腾明显地表露出不满,甚至语气中有一丝愠怒。
“太守,小人盗取了一件宝贝,请太守过目。”时迁从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薄甲,正是唐倪甲。
“这……这薄薄的银色衣服有何用?还有……这便是你所说的宝贝?”马腾不解,愠怒之色更甚,他完全看不出时迁拿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
“太守,先听小人将事情的经过说完,”时迁见马腾态度不善,决定换个方式进行交流。
“说。”马腾双手交叉在胸前,看着时迁的眼神像在审讯。
“吕布的赤兔马豢养在将军府内府中,且戒备极为森严,小人盗不走,便下毒毒杀此马,不过此马通灵,对下了毒的草料一点都不吃,还因此踢了小人一脚,在下没法,又因为戒备森严,紧迫之余将毒全部倒入草料中。”
“那赤兔马死了?”马腾疑惑道。
“应该没有,因为将军府内没有多大的动静……”时迁嘀咕道。
“你说你被赤兔马踢了一脚,要知道赤兔马脚力惊人,这一脚下去多半会要人的命呀,你怎么看上去跟个没事人似的?”马腾围着时迁转了转,愈发的疑惑。
“哎,太守,请听在下说完,”时迁没有回答,继续说道,“小人本来是盗出方天画戟的,但是长安戒备极严,晚上盗出画戟,次日一早便加大了盘查,小人将画戟藏于柴火车内,做好伪装,却依旧被发现,无奈之下只能放弃画戟而逃命,在这过程中后背还中了一箭。”
“哦?箭伤如何?”马腾疑问。
“不曾受伤。”时迁道。
“你……”马腾感觉自己有点被时迁戏弄的意味,语气显得颇为急躁。
时迁则平心静气,拱手道,“太守莫急,在下毫发无伤,全赖这件宝甲。”说完便指着唐倪甲。
“你说这是宝甲?”马腾笑出了声,抓起这薄薄的衣服不停地把玩着,“就这东西?”语气当中尽是不信。
“正是,太守可以用剑砍枪刺,这宝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毁坏的。”时迁道。
“这就奇怪了。”马腾皱眉嘀咕,看了看时迁,见他波澜不惊,虽然狐疑,但却又觉得时迁说的是真的。
“父亲。”刚巧,这时马超和武松两人入内,见到这架势,立马驻足。
“你二人来得正好,”马腾朝着两人招招手,“时迁说这东西刀枪不入,你二人试试?”说罢便放在地上。
“嗯,”武松毫不客气,青龙白虎刀刚好又随身携带,便直接抽刀挥砍,“铛”的一声,一刀下去,这唐倪甲的确没有任何变化。
“咦?”武松虎目一瞪,大感惊奇,“好家伙,莫非是我力道不够?”想到这边,又是一刀,力气大了不少,但是唐倪甲却依旧没有半丝的损伤,反倒是地面被武松砍出一道口子。
“!”马超也愣住了,但是龙骑突没有携带,便从兵器架上拿下一杆枪,奔着唐倪甲便刺,与前者一样,唐倪甲没有变化,地上却多了个窟窿。
“这当真是宝甲?”马腾见自己儿子和女婿亲自出手,由不得自己怀疑,当即两眼放光。
“请太守过目。”时迁恭恭敬敬地捡起唐倪甲,递给马腾,“这甲唤作唐倪甲,是吕布的内甲,有了它,绝对不惧怕任何暗器冷箭,这点在下是体会过的。”
“哈哈!好!如此看来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啊!”马腾大笑,看着时迁的眼神终于缓和过来。
……………………………………………………………………………………
第三百零六章 北地战局
马超笑道,“父亲,有了这唐倪甲,在战场上只要保护好其他部位,便可刀枪不入,不惧任何暗器冷箭,实在让人惊奇!”
“呵呵,”马腾笑了笑,转眼看向时迁,“时迁呐,你虽然没有盗出方天画戟和赤兔马,但是却意外获得了这件宝贝,也算是大功一件,你说吧,你要什么赏赐?”
“太守,在下希望能四处云游,回归以往的生活。”时迁闻言,立马跪地,诚诚恳恳。
“哦?”马腾眼神一闪,点点头,“人各有志,我也不好强求,这样吧,我给你百两黄金当作赏赐,之后如何便随你。”
“多谢太守!”时迁长拜,缓缓起身,领着黄金看了一眼表情冷漠的武松马超,默默离开。
饱经风霜的时迁当然喜欢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要自己提心吊胆的偷窃就能衣食无忧,如何不动心?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和马腾非亲非故,她怎么会愿意养一个闲人?虽然说时迁并不能算闲人,但是才能有限,除了偷窃,再无旁才,时迁有自知之明,而且生性敏感,在刚才的言语中察觉到了马腾的不耐烦,率先提出离开,实在是明智之举。
……
“父亲,你留了时迁这个贼人这么久,就是为了让他盗窃赤兔马和方天画戟?”马超疑惑。
“是呀,听说他颇通盗窃之道,便有意相试,我也知道任务极难,其实他没成功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马腾道。
“呵呵,不过父亲除去招待时迁的损失不谈,获得一件如此神奇的宝甲,倒也不亏。”马超笑道。
“哈哈,那是!”马腾目光一转,看着静静躺在桌子上的唐倪甲,大笑出声。
“报!”突然一名士兵冲进太守府,神情极为严肃,“太守,城外一百里处发现大量董卓士兵,为首的大将正是吕布!”
“什么!”马腾大惊,愣在原地一动不动,马超和武松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严肃和一丝兴奋,两人都是好斗的,吕布这个名字,他们都太想去挑战了。
“你可知道大约有多少人马?”马腾无比的严肃,看着这名士兵道。
“回太守,大约有十五万人,为首的吕布带领九名大将。”
“九名大将?”马腾神情更加严肃了,嘀咕道,“吕布的部将我只听说过高顺,还有其他八个又是哪些?”
恐惧来自未知,马腾先先后后和董卓也交手不少次了,基本上是知根知底,但对于吕布,却知之甚少,除了知道他勇冠天下,再无其他,因为吕布从来没有亲自率兵与自己交战。
“父亲,敌军虽然势大,但我军装备精良,又有城池据守,倒也不必担心。”马超道。
“嗯,吾儿孟起言之有理,”马腾随口一说,但是焦虑之情依旧挂在脸上,这种大兵压境的危机感,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消散?
“岳父大人,小婿愿为先锋,率先杀敌!”武松见状,立马拱手。
“好女婿!”马腾微微一笑,但只是片刻,脸上的表情再次被严肃取代,“传令下去,唤城中所有文武前来议事,商讨抵敌之策!”
“遵命!”
……
许昌。
“主公,公孙瓒和袁绍在界桥开战了!”曹操正在撰写书籍,突然程昱进入肃声禀报。
“这两个家伙怎么好好的开战了?”曹操抬头看了眼程昱,便再次低头撰写。
“主公,双方各有理由,但是在下觉得这场战事该是由袁绍挑起的。”程昱分析道。
“哈哈,不用说我也知道是袁绍!”曹操突然大笑一声,手中的笔没有停下,依旧在撰写。
“哦?主公如何得知?”程昱不解地看着曹操。
“仲德呀,公孙瓒为人虽然好战,但是为人欺软怕硬,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挑衅袁绍;袁绍这人看似不好战,但是野心极大,可惜为人无谋,难断决策,这次祸事,绝对是袁绍听信了麾下谋士而挑起的。”曹操道。
“主公言之有理,只是我等是否也要有些作为呢?”程昱上前一步,探头看向曹操,疑惑他到底在写什么,连头都不抬。
“呵呵,仲德止步!”突然曹操停笔抬头,神秘兮兮的看着程昱笑道,“等我写完了再给你参考,残篇不值一看。”
“哦……呵呵……”程昱秒懂,微微一笑,很识相地后退一步。
“仲德啊,你方才说我军要不要有些作为,那依你之意呢?”这时曹操已经停下了笔,一本正经地与程昱讨论。
“主公,在下以为此战袁绍和公孙瓒必有一方会因此灭亡,主公可以支援,但是选择上可就要深思了……”程昱皱眉道。
“呵呵,那你觉得谁会胜?”曹操笑问。
“主公,恕在下不知……”程昱拱手,“袁绍实力强大,兵精粮足,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占据冀州以及青州北部,实力不下董卓;公孙瓒占据幽州,虽然说实力不敌袁绍,但是却无人知晓他的真正实力,只知道他与胡人作战时从未战败。”
“嗯,你说的不假,我也不知道谁会胜,哈哈!”曹操笑了笑,“所以我军有何必要去作为呢?假使站对了位置,或许能分一杯羹,但假使站错了,结下的便是大仇,以后有的好受!”
“在下知道了,”程昱拱手,准备离去。
“仲德且慢!”突然曹操叫住程昱,“子孝他们练兵情况如何了?”
“主公,那五万黄巾军已经被两位将军训练的服服帖帖,怕是再有几个月,便成为精兵了!”
“嗯,到时给这只军队起名‘青州兵’。”曹操说了声,便摆摆手,“你忙就先退下吧。”
“遵命!”程昱拱手,转身离去。
……
冀州磐河,北岸的大营内。
“哎!”公孙瓒双手背在身后长叹一声,浓眉紧皱,“这袁绍还真是难对付,怪不得敢于挑衅我!”
“主公,我军已经和袁绍开战两天,双方各有输赢,不过似乎都没有派出主力。”完颜宗弼拱手道。
“嗯,素闻袁绍军中两支军队最为强悍,一个唤作‘大戟士’,另一个唤作‘先登死士’,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
“主公,这两支军队的名号我也听过,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估计也与白马义从不相上下。”
“胡说!”公孙瓒细长的眼睛一瞪,“我白马义从个个身经百战,对付胡人未尝一败,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袁绍的士兵如何比得?”
“……”完颜宗弼吃了口闭门羹,索性缄口不言。
“哎!僵持了两天,未有进展,莫非我弟公孙范的仇不能报?”公孙瓒叹了口气,一时默然。
“主公,末将愿意分忧!”突然一个少年将军站了出来,身高八尺,银甲银盔,剑眉星目,唇如涂脂,长得是一表人才,眉宇间英气逼人,和赵云到有几分神似。
“罗成啊,你有何法?”公孙瓒问道。
“主公,今夜末将亲自率领燕云十八骑前去劫营,如不成功,愿受军法!”罗成拱手,神情无比严肃。
“我知道十八骑战力强悍,非比寻常,但是袁军军营岂是十八人便可践踏的?”公孙瓒不信,婉言否定。
“主公,末将愿意和罗成将军一同前往!”这时赵云拱手,看了眼罗成,向公孙瓒请命。
罗成来到公孙瓒麾下时,傲气逼人,对谁都不服,却独独心服冉闵,因为冉闵不自觉散发的野兽气息着实猛烈,自己的傲气在他的野性面前如同狂风里的薄纸,瞬间就被撕裂。
刚刚见到赵云的时候,见他身高与自己相仿,装束与自己相仿,长相也与自己相仿,就连武器也都使枪,出于一山不容二虎的理念,罗成主动提出比试,三十回合,便败在赵云的百鸟朝凤枪下,自此又多了一个心服之人……
“子龙啊,你这一行要小心,如不成功也不要勉强,务必要和罗成全身而退。”公孙瓒嘱咐道。
“是!”赵云和罗成相视一眼,微微一笑,拱手领命。
“出行之前,每人赏酒一坛,羊肉两斤,算是为你们壮行!”公孙瓒朗声道。
“多谢主公!”
……
时至晚上,寒气袭来,让人抗拒,晚风掠过磐河之上,带来青草的气息,嗅入鼻中,倒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上酒肉!”在风中,在公孙瓒的命令下,十余名士兵端酒端肉,送到罗成和赵云跟前,在他们身后,是十八名浑身黑甲,黑纱遮面的汉子,一声不吭,在风中一动不动,好像雕塑一般,感觉不到一点生机,但是杀气却分外明显,此时此刻,只觉得诡异。
“将士们!吃饱喝足后,就随我杀!”罗成将五勾枪插在地上,大喝一声,率先抓起一块肉撕咬,眼神中杀气毕露。
这十八人领命,却没有吃肉,只是端起酒坛,隔着面纱就灌,“咕咚咕咚”喝完后,用力往地上一砸,便又一动不动。
第三百零七章 二十骑劫营!
……………………………………………………………………………………
“出发!”行使的是命悬一线的任务,但是罗成赵云以及那燕云十八骑却好像没有一丝凝重,纷纷上马,头都不回,如同夜行的刺客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中。
“主公,你觉得他们此行能成功吗?”完颜宗弼道,语气显得很是担忧。
“我也不确定,但是假如他们劫营成功,这对袁绍的士气无疑是极大的打击。”公孙瓒叹了口气,“也只能祈祷他们成功了……”
“主公,请听在下一言,”完颜宗弼拱手,附耳过去,公孙瓒一听,点头不已。
……
寒风萧萧,吹彻人心,赵云罗成以及燕云十八骑顶着寒风一路疾行,身后扬起的披风啪啪作响,战马不时地嘶鸣一声,让这寒冷的氛围略显凄凉。
袁绍的军营与公孙瓒隔河相对,距离十里,百余座散乱的连营交错布置,看似平庸,实则暗藏智慧,这些连营就好像一个另类的迷宫,怕是正常人走得深入一点,连出来的路都寻不到。
“哒哒哒”马蹄践踏在木制的桥板上,发出得得声,这预示着罗成他们已经行走了一半的路程,只要过了这个桥,便是袁绍的营地。
可能由于风大,有可能是因为太冷,一路上并没有发现袁绍军的哨骑,也没有发现仍何的哨所,只有寒风肆虐下干枯的平原,和若隐若现的顶顶营帐。
……
“主公早些休息吧,天寒地冻的,不用冻坏了身子。”郭图关切道。
“嗯,这天气是挺冷,是该歇息了,”袁绍点点头,搓了搓手皱眉道,“公则啊,我从刚刚开始右眼皮就一直在跳,你说是不是要有什么事发生?”说完便轻揉眼皮,神情严肃。
“呵呵,主公勿虑,这必定是由于操劳和寒冷所致,早些休息吧,在下告退。”郭图拱手,转身离开。
“嗯。”袁绍应了一声,便起身前往卧榻,将火炉推到塌边,准备脱衣入眠。
“?”上床没多久,袁绍突然屏气凝神,皱眉静听,嘀咕道,“怎么外面乱糟糟的?”
越听越凝神,因为外面的吵闹声越来越大,再仔细一听,似乎还有兵器碰撞的厮杀声,以及己方士兵惊慌的求救声。
“!”袁绍神情一凛,“莫非是有人来劫营?”想到这边当即一跃而起,二话不说就提着剑,一把掀开帐门,只见外面灯火通明,黑乎乎的身影窜来窜去,兵器碰撞的‘乒乒’声越发激烈,战马嘶鸣声清澈入耳,想都不用想,营中大乱。
“主公!”突然一名将领提着丈八蛇矛前来,神色焦急,见到袁绍当即拱手,“主公,敌军劫营,人数未知,请主公小心!”
“邓将军,那劫营的人多不多?”
“主公,末将觉得事有蹊跷,敌军虽然看上去没多少人,也就二十多的样子,但是恐怕还有后续部队,甚至这些前来劫营的只是诱饵,在营外有大量的伏兵。”邓羌分析道。
“嗯,言之有理,现在情况如何?”袁绍点点头,踮脚远望,发现依旧是乱糟糟的,杀声一片,但更多的是己方士兵的惊恐声。
“末将已经率领一支军队抵挡,但是敌军强悍,抵挡不住,现在张郃将军以及高览将军也已经率兵迎敌,应该没问题,不过末将以为千万不可追出营帐外。”
“嗯,务必要将这些人斩杀殆尽!”袁绍突然厉声下令。
“遵命!不过主公,现在外面一片混乱,末将还是留在身边保护你吧,以防出什么意外。”邓羌道。
“不必了,”袁绍摆摆手,“你传我将令紧急召集大戟士前来护卫,任他铁骑百万也不会伤我分毫!”说完看着旁边两个拿着黑铁大戟,全身铁甲的士兵,露出自信的微笑。
“遵命……”邓羌同样看了一眼,默默的点头,执行袁绍的命令。
……
“呵!”劫营二十人中,杀的最猛烈,喊声最大的便是罗成,一柄五勾枪本来就使得出神入化,在黑夜中,又在敌军一片慌乱的情况下,显得更加无敌,袁绍军士还没见到枪尖枪刃,就已经殒命;
赵云以及那燕云十八骑则与罗成截然相反,他们如同哑巴,从头到尾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但是却并没有落在下风,赵云的豪龙胆霸气侧漏,在黑夜火光的照耀下一直折射着耀眼的光芒,袁军士兵看准方向奋力抵挡,但这支豪龙胆就好像泥鳅一般灵活滑腻,总会从防守的漏洞中钻出,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至于燕云十八骑,则如同地狱里来的黑衣判官,手中弯刀起处,寒光一闪,一颗人头应声而落,在即将坠落时又被另一只手抓住,娴熟地挂在马上,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从人头处滴落的鲜血在地上连成一条线,似乎是指引敌军通往地狱的死亡之路。对他们来说,与其说这是劫营,不如说是狩猎、屠杀。
“站住!”就在罗成等人杀敌无数的时候,突然前方火光一闪,暴喝声如雷,罗成定睛一看,为首的大将带着狰狞面具,手持长枪,胯下白马前蹄直跺;身后几百名衣甲鲜亮的士兵横举长矛布下一个枪阵,显然拦住了罗成等人的去路,而如果他们敢冲锋,无疑会被上百杆长矛刺成血人。
“吁!”罗成一直冲在最前面,当先勒马停住,不停地打量着这个戴面具的大将,从他散发出的气场来看,这人绝对不简单,而罗成也早已听说袁军有一戴面具的,枪法高超,唤作高长恭。
“将他们围起来!”突然高长恭大喝一声,上百名士兵从后面将罗成等人团团围住,现在是前有枪阵,后有围兵,罗成等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止如此,还有其他士兵源源不绝地从各路方向赶来,如同被食物吸引的蚂蚁,要将这些“食物”瓜分。
“呵呵!还真是大胆!”高长恭大笑,“区区二十人就敢来劫营,真是笑话!”话音刚落,便把手中长枪一招,“杀!将这些人给我杀尽!”
“遵命!”随着高长恭一声令下,那些持矛士兵举枪冲锋,仗着人多冲向罗成等人,而罗成他们也知道长矛阵的恐怖之处,在第一时间就扭转马头,往身后不断围拢过来的士兵冲过去。
“哼!休想逃!”高长恭猛地拍马,当先冲出,由于马快,瞅准落在最后的一名全身黑衣的燕云骑就挺枪刺过去。
“嗬!”这一枪势如破竹,又是从背后袭击,高长恭显然卯足了劲,他不仅想把这人杀死,更想以此来重整有些低落的士气。
“铛”眼见长枪就要刺中,突然长枪被拦住,原来这个黑衣燕云骑听到身后的马蹄声,早就做好了准备,就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突然回身一刀,生生将高长恭刺来的长枪拦住,高长恭短暂的迟疑了一下,便又纵马追过去。
“杀出去!”罗成冲在最前面,没有注意到刚刚的插曲,而是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前面的士兵,眼神中杀气毕露,浑身散发着强大的气场,胯下战马嘶鸣声不断,手中五勾枪枪尖滴血,身后紧跟的赵云以及十八个骑兵纵马飞奔,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给这些士兵的压力却如山般沉重。
“噗”,五勾枪刺中最靠前的士兵,这个愣头愣脑的家伙立马付出了血的代价,只见胸膛鲜血四溅,溅落到身旁士兵的脸上,温热鲜血的气味瞬间激活了他们的恐惧,眼见这些勾魂使者已经冲了过来,出于本能想要逃跑,却已经来不及了。
屠杀,另一场屠杀又无情的上演,罗成一枪捅出一条狭窄的通道,仅供一人一马通行,但是身后的另外十九人也没闲着,一枪十八刀飞快的收割着没来得及逃跑的袁军士兵的人头,将残躯撞开,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很快腾出一条大道,而那些侥幸生存的都被吓的一动不动。
“……”高长恭见状,勒马停住,面罩遮盖的脸下,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震惊:眨眼间,这些人便夺走了三十多条人命,这还是人吗!
“将军……”身后的士兵赶上,其中一个似乎是偏将模样的人见高长恭停下,便开口呼唤。
“嗯……罢了,追不上了,撤退吧,保护主公要紧。”高长恭应了声,默默看了一眼远去的罗成等人,便扭转马头往回走。
……
被成千上万的士兵围困,想想就感觉头皮发麻,但是这二十骑浑然无惧,奋勇直前,谁敢上前阻拦就夺走谁的生命,一时间居然无人敢进入他们的五步之内,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畅行。
“站住!”突然前方闪出一路彪兵,大约几百人,为首两员大将,一人手持大刀,另一人手持长枪,正是张郃和高览。
番外篇 三国外中国历史精锐部队(一)
这是小白从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而来,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公元十八九世纪,两千五百多年的跨度实在没必要再排名次,试问两千年前的科技和两千年后的有没有可比性?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按照出现时间排名,没有任何主观性,这些番外篇主要是让书友兄弟更好地了解以后本书的内容,毕竟这些精锐部队都会出现的。
……………………………………………………………………………………
春秋战国四大精锐部队:
一、秦国铁鹰锐士
对于这支部队的评价,那是相当的高,“剑术马战步战阵战皆精”,就是说上马下马都行,单挑群殴都行,也就相当于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海陆空三栖,几乎全能,也是当时四大精锐部队里最强的一支部队。
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和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商鞅变法后,秦国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老秦军时期,铁鹰剑士便名闻天下,全军也只有堪堪百余人,司马错做上将军后,在保留铁鹰剑士简拔制的同时,创立了铁鹰锐士制。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与匈奴胡骑为准,而这些标准,也的确都做到了。
铁鹰锐士的简拔方法极为苛刻:首先是体魄;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
司马错则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此关通过,方能进入各种较武;步战较武要在秦国新军的步军中名列一流,骑战较武要在秦军新军的骑兵中名列一流;个人简拔过关后,还要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过各种兵器的较武关。
如此一一下来,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个个都是无敌勇士!秦国新军二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是真正的百里挑一还不止,而其中一半都在白起的千人队。
秦国锐士可以以一敌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二、魏国武卒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这些上文出现过,不再多说。
吴起率领魏武卒征战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人,兼(加)车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满员大概五万人左右。
魏武卒是当世的步战士兵除了秦国铁鹰锐士外,最为精锐和彪悍的。
三、赵国胡刀骑士
汉族的人打仗,原来都是用车,将官们乘车,每辆车后跟几十名步兵。车是计算兵力和国力的单位,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一乘就是一辆兵车。
但当时的胡人(匈奴)打仗是用骑兵,比较起来,胡人的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