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久久不得周瑜的回应,徐珪扭头看着一脸讶异的两个守卫,微微笑了一下,再次高呼:“公瑾!”
“主公?”终于,一个清朗、满是磁性的声音响起,徐珪眼前一亮,听得出周瑜没有进行“运动”,顿时直奔内房。
“主公。”刚刚进入,周瑜就拱手行礼,徐珪则略显暧昧地看着周瑜,看的后者浑身不自在。
徐珪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周瑜,随后轻咳一声,肃声正色开口道:“公瑾啊,我有要事,你快随我同来。”
“……遵命!”周瑜点点头,跟着徐珪前往吴侯府。
走在路上,徐珪思索着其他几个谋士就暂时不需了,他们虽然和自己关系较近,但并没与自己交心过,有些事没必要让他们知道;至于久久未曾出现的李逵,则与鲁智深罗士信那两个秃瓢在一起,连自己的吴侯府都不归了,也不知道成天在干嘛。
进入自己的府宅,周瑜看着人来人往的家丁奴仆,不由得一愣,徐珪将张居正死亡以及林冲抄府地事低声告知周瑜,周瑜愈发的惊骇。
见到正指挥着众人的吴道,徐珪则顺道叫上,一同前往。
“吱呀——”,进入房中,在见到满脸有着乌黑血渍的林冲时,周瑜一愣,不知所措地看着身旁的另外两人。
“嘭”的一声,徐珪关上房门,波澜不惊地解释:“公瑾,陛下已经被林将军杀了。”
“!!!”周瑜张大嘴如黑洞,瞪大眼如铜铃,如此震惊,愣是一句话都没说出。
徐珪接着将原因一五一十地说出,周瑜这才略微地安定下来,点点头:“想不到陛下是这样一个人,如此看来却也怪不得林将军。”说完就看向林冲。
林冲全无愧疚,一派淡然地看着周瑜,露出了微笑。
“公瑾啊,”徐珪扭头看着周瑜,“如此一来再无烦扰,只等着金大坚与萧让完工了。”
“哈哈,林将军立了大功!”想到这边,周瑜再无顾忌,放声大笑。
林冲本人则毫不知情,不明白周瑜所笑何事,顿时一脸懵逼。
“咳咳,佳勤啊,”徐珪不管林冲,这种事还是人知道的越少越好,便轻轻拍了拍吴道的肩膀,“事发至此尚无多久,你速速前往各处街道放声高呼‘陛下驾崩’,以此来扰乱宫中卫军。”
“遵命!”吴道对徐珪的指令言听计从,毫不犹豫就走出门外。
“且慢!”周瑜突然叫停吴道,后者扭头,满脸疑惑。
“主公,”此时周瑜面对徐珪拱手,“主公不可,此事宜静不宜动,我等无须过问,况且宫中禁军虽多,然而多是听命于林冲将军,直属于陛下,如今陛下亡命,林将军在此,一时群龙无首,而这朝廷本就微小,除了三公外再无权势浩大之人,一时难以掀起风波,依在下愚见,不妨火速前往金大坚与萧让处,观看进展。”
“……嗯。”徐珪皱眉颔首,对周瑜所言极为认同,便扭头对林冲说道:“林将军,这几日你先在此处休息,我等即刻前往宫中视察一番。”
“诺!”高大魁梧的林冲拱手领命,不再多言。
“佳勤,好生照顾林将军。”徐珪对着吴道关照一番,便与周瑜一同踏出门外,向金大坚那儿走去。
……
“两位先生。”刚刚进门,徐珪就笑着打招呼,随后径直上前,只见金大坚伪造的玉玺早已完工,而萧让伪造的圣旨也基本完成,只剩最后一句话‘钦此’。
“吴侯,请您过目,看看此诏言语是否得体。”萧让写完了最后两个字,话音刚落,就将圣旨递给徐珪。
“嗯,妙,先生真不愧是圣手书生!”徐珪大赞,一字一句观看起来:
“朕自命无能,自董贼霍乱,身陷于贼,始无建树,如今天下荡覆,民不聊生,朕心急如焚;幸赖祖宗之灵,得吴侯徐珪救助,终得危而复存。如今朕在位近三年,所治之处一派祥和,然今仰瞻天象,帝星暗淡,朕亦自知不久于世,便俯察民心,顺应天意,知行运在乎徐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吴侯徐珪,望其毋辞!钦此!”
(从今天起就稳定更新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剩最后一步了
“呵呵,萧先生不仅笔力绝伦,文采更是斐然,真奇才也!”周瑜走上前,看着圣旨,连声赞叹。
接连受到两人称赞,素来腼腆的萧让立马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张俏脸顿时有些泛红:“二位谬赞,在下愧不敢当!”
“哈哈,”金大坚上前,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烫金大字的玉玺轻轻盖在圣旨上,待刻印风干,轻轻展了展,满意的点点头,看向萧让,后者会意,莞尔一笑。
“主公,圣旨已经完毕,请!”金大坚将手中的圣旨交给徐珪,徐珪将之与先前刘协亲手写的圣旨一对比,完全看不出有何纰漏,顿时心下大定,拱手朝着两人:“二位大功,徐某没齿不忘!”
“唉!吴侯言重了,我兄弟二人既然答应了帮你,就绝无二话!”金大坚异常豪爽,拍着胸脯仰头承诺。
“嗯。”徐珪感动地眼神闪烁不定,只吐出了一个“嗯”,其余的都在不言中。
“既然如此,徐某就先行告退,二位大人在此暂住,我与公瑾去后片刻便回。”
“是!吴侯走好。”
在两人的送别声中,徐珪和周瑜一同离开,往建业城中心,也就是皇宫所在地进发。
“主公,”行在半路,周瑜突然轻声呼喊徐珪。
“公瑾何事?”徐珪见周瑜的神情略显神秘,有些不解,当即询问。
“主公,金大坚与萧让两人可是参与了这件事情,要不要……”说到最后,周瑜俊眼轻眯,眼中闪出一丝狠厉。
“呵呵,不必,正因此二人参与了此事,只要我等待之如旧,他们又怎会说出此等秘密?况且金大坚豪爽,为人重义;萧让腼腆,为人低调,公瑾多虑了。”
“嗯……”听了徐珪的分析,周瑜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不再多言,亦步亦趋,紧跟其后。
其实徐珪之所以如此相信金大坚与萧让,无非是根据《水浒传》中的情节推断的,在书中,金大坚与萧让联手完成了碣石村的“天罡地煞碑”,并对此守口如瓶,这才让梁山108好汉得到了“天命”的光环,从而身价大增,所以据此推断,这伪造圣旨一事,两人也不会说出。
行走大概半个时辰,来到皇宫外,两人留心观察,发现宫内并无异常,看来汉帝死亡的消息并没被发现,两人一时有些费解。
而此时天色已经微暗,远天处已经蒙上了一层青纱,街道上嘈杂的声响也已经不见了踪影,与规模浩大、森严静肃的皇宫相衬托,显得愈发的诡异。
徐珪上前,冷着脸对皇宫守卫说道:“陛下召见,圣旨在此。”
其中一个守卫沉着脸上前:“吴侯,在下并未得到陛下的通知,圣旨需要过目。”
“大胆!”徐珪猛然暴起,横眉竖鼻怒道:“陛下的旨令,你有何资格也敢打开一看!”
这人受了惊吓,不知所为,旁边的另一个守卫上前拉着这人,退回原位,徐珪与周瑜互视一眼,大步上前,走到这人身边时冷哼一声,给个下马威。
终于进了皇宫,徐珪心中松了一口气,同时疑惑不已:林冲就这么满身是血,明目张胆地出来了?
刚刚牵扯了片刻,天色愈发的昏暗,徐珪便不再多想,抛开脑中的杂念,大步上前,一路上并没守卫阻拦,而宫殿门口,之前在两侧排成线的守卫,此刻早已没了踪影。
“哒——”两人先后踏入宫殿内,老远的就看到五具尸体躺在地上,流了一地的血迹早已干涸,凝固成暗红色。
只见汉帝胸前一个血窟窿,依然张开的双眼表明了心中的不甘,而微启的嘴唇似乎在喊着自己的心愿。
“哎!”虽然此刻徐珪对暴露出本性的汉帝全无任何好感,不过想到他从前那副天真的模样,以及死时只有十六岁的年龄,还是感觉遗憾。
再次看了一眼尸体,徐珪将圣旨放在龙椅前的案台上,摆放好位置,便不顾地上的尸体,与周瑜施施然离开。
……
在回到自宅的路上,天色早已大黑,然而繁华的秦淮河畔却歌舞升平,一片笙箫,各色彩光四面散开,冲击着人的眼球,刺激着一些痴汉的大脑,吸引他们不顾一切地前往这片温柔富贵之地。
“公瑾,你以为接下来该如何呀?”徐珪听着秦淮河那边一位不知名的小旦唱出的优美曲调,不禁扭头询问。
“主公,瑜以为应当先静观其变,若天亮之时仍无任何消息,便与林将军一同前往宫中,召集众禁军,将汉帝死亡的消息散布出去。”
“嗯,公瑾之见与徐某不谋而合,呵呵。”熏人的晚风拂过面庞,徐珪认为这事虽然很大,足够震惊三国十三州,但对自己来说又实在不值得焦心,便不再多问,返回吴侯府。
府中那些家丁仆人有些还在忙碌着,有些则已经席地而坐,抹着额头的汗珠休息起来。
“吴侯,”此时张居正的夫人也已经醒来,看来是昏迷了太久,本来风华正茂的俏脸此时略显憔悴;一双杏眼也略微臃肿,两眼无神,没精打采。
“张夫人。”徐珪微微点头,深深地同情这个妇人,一时无话。
“吴侯,你能将丞相的死因……都告诉我吗?”说到这里,张夫人再次两眼泪光,惹人生怜。
“哎,恕徐某不知。”徐珪无奈地叹了口气,拱手赔罪。
“吴侯,柳儿虽然只是一名奴婢,但却知道张大人一向廉洁、公正,如今就这么被斩首了,绝对不是他的错!”一旁的柳儿站了出来,双手叉腰,柳眉倒竖,大声呼喊。
“呵呵,姑娘敢言,徐某佩服。”徐珪微微笑了一声,便不再多言,依次安抚了一遍便返回屋内,并没将汉帝已经死亡的消息说出来。
“林将军,”推开房门,此时林冲已经清洗了面庞,若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徐珪绝对会将他看成张飞。
“吴侯。”林冲拱手行了个礼,静待徐珪的下一步指示。
“林将军,你先休息吧,明日一早我来叫你。”
“遵命。”
“嗯,那我就先走了,佳勤,今晚府内事宜就全都交予你了。”
“是!”
“嗯。”
徐珪轻轻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府内灯火通明,自己这一天真是疲累不堪,凌晨十分就已经起床,照顾即将生产的大乔,之后又会见于吉,得到指示,随后大摆筵席,装病,前往丞相府,皇宫……
迈着沉重的步伐前往房内,走在路上脑中想的都是初为人母的大乔和刚刚入世的徐绩,一时间满是温馨,这感觉只有真正拥有了家庭的人才能体会到。
“盈儿。”
虽然天色已晚,但大乔并未入眠,而是倚在床上满是慈爱的看着小徐绩,这小家伙此刻正吧唧着嘴,徜徉于梦乡之中。
“夫君。”大乔应了一声,抬头看着徐珪,略显疲态。
“盈儿,”一如既往,每次回家,徐珪都会在大乔的额头上亲吻一下,感受着妻子身上传来的幽香,总能让自己心旷神怡。
“夫君,快看我们的儿子。”大乔皱了皱眉精致的鼻子,就伸出一只玉手拉着徐珪看向徐绩。
“呵呵,小家伙这么可爱,和他父亲真像啊!”徐珪坏坏地笑了一声,恬不知耻地说道。
“噗——”大乔忍俊不禁,轻轻拍了拍徐珪,然后一本正经地看着熟睡的徐绩:“希望儿子以后不要像他父亲这样不要脸。”刚说完就抬头,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俏皮地看着徐珪。
“嘿……”徐珪一时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随后坏笑:“要不要我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要脸啊?”
听了徐珪所言,只见大乔羞得面色酡红,真是恨不得滴出水来。
(本月每日两章,基本是在晚上7点和11点更新,等这几章过后,小白会将一些已经出现的武将数据及技能发布出来,届时各位可以参考,并加群,提出自己对数据的不同看法,只要合理,小白会修改的,多谢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汉之殇
“好了好了。”见大乔如此羞涩,徐珪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挑逗下去,便轻咳一声,转移话题,“盈儿,你好好歇息吧,我有要事与公瑾相商,今晚就不能陪你了。”
“……”徐珪很明显的从大乔眼中看出了失落,顿时心里有些愧疚,便转口道:“呵呵,如今时间尚早,我就先陪陪盈儿吧!”
“嗯。”徐珪这么一说,大乔才露出欢笑,双手圈住徐珪的脖子,燕语呢喃。
……
很快,在徐珪温柔的声线下,大乔带着笑容进入了梦乡,徐珪见状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来到内房,林冲周瑜吴道三人全无半点睡意,而此时已经将近子时。
“主公,”吴道当先发话,“末将方才一直在街道上打听,并无任何消息传出。”
“哦?”徐珪略显疑惑,觉得这很不合理,两人傍晚前往宫殿时,守卫在门外的禁军已经都不见了踪影,照这一反常的举动来看,应该是宫殿内的事故已经被发现,然而他们却并没有通报。
林冲见徐珪陷入沉思,开口道:“主公,末将离开宫殿时,那些禁军都亲眼见到我浑身是血,虽然我并没开口说一句话,但他们必然不会道出此事,依末将来看,他们多半是返回禁军苑中,等待指示。”
“……”其余三人一时无语,不仅感叹于林冲在那些禁军心中强大的声望,更重要的是,发生了如此重大之事,他们却隐而不报,看来汉帝的声望真是不咋地,至少对这些禁军来说,远远不能和林冲相比。
“呵,如此说来也有道理。”徐珪点点头,宫中虽有巡逻的士兵以及太监,但并不会进入宫殿,而只是在宫外执行任务,因此没发现尸体也是合理的。
“既然如此,我等只待天亮便前往宫中,将汉帝死亡的消息公布出去,引来朝中大臣,当面直接宣读陛下的‘遗诏’。”
“遵命!”三人齐齐拱手。
“嗯,如今时间尚早,还有两三个时辰天色方亮,各位先休息吧。”
“诺!”
……
当东方泛出鱼肚白时,众人早已醒来,还留着些夜色,四人就已经踏上前往皇宫的道路。
一路疾行,大概半个时辰便来到宫中,已经过了将近一天,宫内的景象一如既往,全无任何变动,看来是真的没人来过,徐珪最关心的是昨日自己放在案台上的圣旨,上前一看,还在。
“吴道,如今张丞相毙命,众禁军离散,消息难以通报,你直接前往司徒府通知王大人。”
“遵命!”吴道拱手领命,并无半点拖沓,转身就走。
因为吴道武艺高强,身手敏捷,脚力过人,因此做些跑腿的工作也不会感到劳累。
徐珪和周瑜则跑到宫外等候,毕竟与五具死了一天的尸体同处一室,正常人都不愿意;至于林冲,则前往禁军苑中,与众兄弟会面去了。
……
司徒府外。
“烦劳你们通知王司徒,就说徐珪贴身亲卫吴道前来拜见。”吴道面对着两个神情严肃的家丁施礼道。
“司徒大人如今仍在休息,请将军前往厅堂等候。”
吴道心想现在的确有点早,但事不宜迟,便沉声道:“我有要事禀报,若司徒大人知道了此事,绝对难以安眠,请速去通报,就说我有天大之事,耽误不得!”
“……好吧,你稍等片刻。”其中一名家丁将信将疑,最终选择了前去通报。
“司徒大人起床了吗?”来到王允的房间外,这名守卫对着一名侍女询问。
“还没。”
“你速去叫醒司徒大人,就说我有要事禀报。”
“嗯。”这名侍女没有扭捏,开门就前往房内。
“大人……”来到王允床前,这名侍女轻声呼唤,此时王允正在会见周公,可能是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难题,眉头紧锁,神色有些痛苦。
见喊了一声王允没有反应,这名侍女便再次喊了一声,终于王允微微反动身体,随后睁开了眼。
“呼……”王允呼出一口浊气,轻轻擦了擦老迈的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嘀咕道:“真是奇怪,我居然做了这么个梦。”
王允醒来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侍女,而是喃喃自语,看这神色,绝对是做了个噩梦。
“大人……”这名侍女再次呼喊了一声,王允才扭过头来询问:“你有何事呀?”
“大人恕罪,奴婢受门守郭宏所托,前来叫醒大人,说有要事禀报。”
“莫非……”王允闻言,神情一凛,深邃的眼眸紧紧凝视着不远处的挂衣架,愣了片刻才开口:“服侍我更衣。”
“是。”
大概一盏茶的时间,王允穿衣完毕,出了房门,见到郭宏,开口道:“你有何要事?”
“在下不知,徐珪亲卫吴道正在门外等候,他说有天大之事要禀报。”
“哦?”郭宏明显的看到王允身躯一震,随后立马开口,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速速前去!”
“诺!”
话音刚落,两人就疾步上前,直奔府外。
匆匆来到门口,果然见到丰神俊朗的吴道正在等候,后者见到王允立马行礼:“末将吴道拜见司徒大人。”
“无须多礼,你此刻前来,到底有何事?”
吴道上前,贴近王允的耳朵轻声说道:“司徒大人,陛下驾崩了。”
“什么!”王允大惊,久久不能平静,随后老泪,伏地大哭:“陛下!”
司徒府附近戒卫森严,行人不多,偶然有路过的,见王允突然大哭,也都大惊,当然由于距离太远,并不知道是什么事。
“司徒大人节哀,我主徐珪此刻正在宫中,请司徒大人速速前往宫中。”吴道后退一步,拱手道。
“陛下啊……”王允依旧沉浸在悲痛中,吴道耳尖,隐隐约约地听到王允在嘀咕:“果然应了梦中之戢啊!”
“大人,请速速前往宫中,我主请你相议。”
“哎,知道了。”王允缓缓起身,苍老的面庞显得愈发的颓唐,缓缓踏步,前往皇宫。
……
由于王允上了年纪,行走缓慢,因此足足一个半时辰才到达宫中,此时已经大概有了早上八九点,远处的太阳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朝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这个城市中,却发生了惊天的变故,尤其是宫中,死气沉沉。
第一百六十四章 沿袭正统,自创盛世!
“王大人,陛下他……”站在宫外等候的徐珪远远地看见王允,立马开口打招呼。
“吴侯,”王允神情严肃,简单地点了个头,就立马赶往宫殿内,刚踏入宫中,见到宫内的景象,整个人就立马呆住。
“这……”王允惊骇无比,两眼放大,一脸难以置信,一步一步缓缓上前,走的是那么的慢,仿佛两只苍老的脚有千斤之重。
看着躺在血泊之中的五具尸体,王允不禁皱眉,再看向胸口一个血窟窿的汉帝,死不瞑目,嘴唇微启,立马一阵昏厥,惨叫一声,晕倒在地。
徐珪见状,忙蹲下去掐人中,忙活了半天,终于将王允弄醒。
“哎,作孽啊……”王允刚醒,就说了这么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
“王大人?”徐珪面露疑惑,用表情向王允提出疑问。
“哎!”王允看着徐珪,叹了口气,随后娓娓道来,“老夫今晨做了一个梦,梦见天子命丧董卓之手,之后董卓趁机篡汉自立,毁我四百年大汉,我等众臣尽皆被俘,杀的杀,囚的囚……”
“司徒大人,此梦虽与现实不甚相符,但亦有吻合之处,莫非陛下之死,预示着董贼要逆天改命?”徐珪自然不信这些梦,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顺着王允的思想说下去罢了,顺便看看王允的心思。
“哼……”王允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徐珪,随后又看向汉帝的尸体,脸色立马冷了下来,“陛下是如何亡故的?”
徐珪周瑜吴道三人虽然知道,但又怎么会说出,只管说道:“不知。”
“主公!”
就在四人探讨汉帝死因时,林冲赶来,见到王允,也行了个礼:“末将林冲拜见司徒大人。”
“林将军请起,老夫有一事不明,你身为禁军统领,负责护卫陛下的安危,而今陛下亡故,你可有话说呀?”
王允的神情愈发的阴冷,林冲则波澜不惊,与之四目相对,一双环眼愣是看的王允心里发毛,不敢与之相视。
徐珪见两人的气氛有些尴尬,尤其是担心林冲这个直肠子会直接道出,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陛下亡故,末将实在不知,当时陛下命末将率领禁军前往丞相府抄家,回来之时陛下已经毙命,因此找吴侯相商。”林冲沉默了片刻,编了个还算圆的慌,徐珪则暗暗松了口气。
“抄丞相府?”王允一脸震惊,显然不知道这件事,徐珪便将这件事大概的说了一番,当然略微地修改或是舍弃了一些剧情,比如自己与林冲的那段。
“哎,陛下这么做倒是偏激了,张丞相虽然位高权重,却对大汉尽忠尽职,怎么一言不合就下令抄家呢?”王允话音刚落,就叹了口气,旋即看向地上的尸体,冷声道:“吴侯,你可曾命令禁军四处追捕凶手?”
说完就紧紧地盯着徐珪,看的徐珪很不自在。
徐珪有些不明所以,所幸思维比较敏捷,开口道:“末将有何能力指挥禁军,如今朝中位高权重之人只有司徒大人您还有黄太尉、袁司空而已。”
“嗯……”王允点点头,分析道,“照你们这么说,陛下应该是被刺杀,而其他四具尸体都是陛下的贴身亲卫,据此可以推断,一定是这四人发现了刺客,并与之搏斗,怎奈此人武艺高强,无法匹敌,因此全都毙命;而外出途中,地上并无血迹,因此刺客必定未曾受重伤;老夫方才查看了一番,四名守卫的死因乃刀伤,而陛下则是死于长枪,一个刺客携带者刀枪,而且能全身而退,有如此本领之人……”话音刚落,王允当即看向吴道,那副狐疑的神情,活像一个图谋不轨的老流氓。
“你……”吴道不乐意了,一脸无辜,“司徒大人,你为何这样看着末将?”
“……”王允没有回复,而是低头,再次陷入沉思。
其余三人则个个傻了眼,都在心里暗自嘀咕一声“真是个老糊涂。”
“司徒大人言之有理。”徐珪点点头,违心的说道。
片刻后,王允向林冲询问:“林冲,你发现陛下身死后,可曾派遣禁军追捕凶手?”
“嗯。”林冲点点头。
“那可有何发现。”
“末将无能,没有发现任何嫌疑人。”
“哎,那皇宫守卫可有何发现?”王允叹了口气,再次询问。
“也没有。”
“这就奇怪了,难道这刺客就这么消失了不成?”王允百思不得其解,一片迷茫。
似乎也不愿在这件事上纠缠,片刻后开口道:“陛下可有什么遗诏?”
“哦,徐某发现一道圣旨,如今就在案台上。”
“圣旨?”王允面带惑色,扭头看向徐珪。
“吴道,你将圣旨交予王司徒。”徐珪见状,立马下令。
“诺!”吴道领命,走上黄金砌成的陛,拿走案台上的圣旨,随后返回,将圣旨递到王允手中。
王允颤抖着双手打开圣旨,看完之后,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徐珪,随后又低头看着手中的圣旨,皱眉看了良久,似乎确认了圣旨内容,才叹了口气:“你……看过这圣旨了吗?”
“嗯。”徐珪点点头。
“那你有何打算?”王允小心翼翼地询问。
“哎,圣旨虽这么说,陛下亦有将皇位传与我之意,然而陛下新丧,我又怎可以外姓子弟自居,徐某以为,应当等服丧期满,再行定夺。”
“……”王允惊骇了片刻,就冷静下来,沉声道:“也只能如此了,先帝仅存两个子嗣,刘辩已被董卓鸩杀,陛下亦死于非命,大汉再无正统,陛下这么做,真有尧舜禹之贤呐!”
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如今死者为大,理应奉旨,尊吴侯你为皇,不过既然吴侯如此忠诚,那就等一段时间也好。”
一旁的周瑜拱手道:“主公,自古有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况且如今汉室动荡,岌岌可危,主公你上有陛下圣旨支持,下有百姓爱戴,堪称顺天命,和民心,此时不登基,更待何时?”
“这……”徐珪看看王允,又看看周瑜,见周瑜不停地朝自己使眼色,便转过身去,背对着两人。
“吴侯?”王允见徐珪久久没开口,忍不住询问。
“那好!”徐珪突然转过身来,“那我就奉旨登基,延续我大汉朝的传统,统领各州郡,平定反贼,兴复汉室!”一直面无表情的徐珪这时突然豪气干云,豪情万丈,强烈的反差吓得众人一跳,只有周瑜这个知情者没有太大的震惊。
“嗯……”王允点点头。
想不到王允这个老顽固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没有一点疑问、也没有任何不满,徐珪在惊喜的同时不无疑惑,难道真的是因为这封伪造的圣旨以假乱真,遮住了王允的眼帘?
“主公,既然如此,就速速派人清理现场,以国葬之礼为陛下送行,以将军之礼为四位禁军送行,并将此事告知各位大臣,另择良日登基,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嗯。”徐珪已经恢复了正常,镇定无比地点头。
……
回去后的一天,奉徐珪命令前往通知花荣的冷夜已经赶来,得知了这一消息,自然少不得祝贺,其间又依次传令各郡,将被汉帝遣往各地的将军都一同叫来。
而在吴道与林冲的带领下,朝中所有大臣都已经知道了这些消息,刘协与那四个禁军的尸体也都被埋葬,按照规矩,新皇登基,要筑坛,待其筑成时,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七天,而这一天刚好是黄道吉日,也就是徐珪的登基之时。
站在高高筑起的登基坛上,俯视着底下密密麻麻的大小官员,从主簿到三公,从校尉到大将,都排好队形,等候着徐珪的旨令。
“众位!自黄巾动乱以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