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挥腥绱硕喑钌聘械氖焙颉
徐珪将信将疑的接过孩子,他相信以稳婆接生了百十个婴儿的经验,自然是没问题,但自己心中的那道防线可不是靠话语就能攻破的,仍旧束手束脚,甚至可以说是笨手笨脚,接过孩子在手中时,那小心谨慎的表情惹得大乔轻声娇笑,那些侍女也都悄悄的捂嘴笑了起来。
徐珪缓缓低头,见小家伙似乎睡着了,此刻正发出微弱的鼻息,肥嘟嘟的脸上显得很不耐烦,顿时心中父爱之情泛滥,仔细地看着小徐绩。
“伯玉,孩子是不是和你很像?”大乔见徐珪看得入神,心中很是满足,当即柔声询问。
“嗯……盈儿,你受苦了。”
徐珪抱着孩子来到大乔身边,刚准备轻轻放下,稳婆忙上前阻止,托着孩子道:“吴侯啊,这可使不得,孩子刚刚出生,身子软得很,你若放在床上,只需半刻,孩子身体就会变形的。”
“呃……好。”徐珪又连忙抱起悬在空中的孩子,轻轻地抱在怀中,额头也渗出细密的汗珠。
“伯玉,天都快亮了呢!”
大乔歇了一会儿,神色已经好多了,一双迷人的桃花眼中已经微微闪现出神采,见东方泛出鱼肚白,便开口说道。
“嗯,盈儿你休息,我去找李时珍先生开些处方,助你早些康复。”徐珪心中微微惊讶,想不到时间过得快,这么一会儿天都亮了,便上前低头轻轻吻了一下大乔的额头,看的稳婆捂住了眼睛:“哎哟,吴侯可真是好男人!”
一句话羞得大乔的脸上飞出酡红,徐珪没理稳婆,柔声关切道:“盈儿,你好好歇息,我去去便回。”
“嗯,伯玉你去吧。”
徐珪转身离开,路过那些侍女时,轻声吩咐:“你们照顾好夫人。”
“遵命!”侍女们这才收起笑容,肃声领命。
……
徐珪心中喜悦,脚步也异常轻盈,很快便来到李时珍的住处,“砰砰砰”地敲起了门。
“李先生!”
“呵呵,吴侯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呀?”李时珍也已早早起床,见到徐珪前来当即笑问。
“呵呵,李先生,今晨我喜获一子,盈儿刚刚生产,如今身体羸弱,便想请你开些药方,帮助大乔早日复原。”
“哦,呵呵,恭喜吴侯了。”李时珍听说徐珪得子,当即拱手表达祝贺,随后笑道,“吴侯呀,产后体虚是正常现象,给夫人食用一些大枣、枸杞之类即可。”
“嗯好,多谢李先生了。”徐珪听了点点头,这倒是与自己听来的一些现代养生方法差不多。
“对了,吴侯,你说的‘印刷’之事,进展如何?”李时珍寒暄完毕,谈起这个话题。
“呵呵,李先生,再等两天,后天便可,到时你的《本草纲目》即可传遍天下啦!”徐珪故作神秘的笑了笑,用后世的学识忽悠人真的很有成就感。
徐珪用的活字印刷,是比雕版印刷更高级一些的技术,而雕版印刷是在大约公元600年后才发明的,至于活字印刷,人人都知道是北宋平民毕昇的杰作。
“呵呵,吴侯,在下对你所说的‘印刷’着实好奇,实在无法想象如何能在一日内复制上百上千本。”
看李时珍一脸疑惑的样子,徐珪越发的觉得得意,为了保持神秘感,仍旧笑而不谈,转移话题道:“对了,李先生,你家表叔的四子今年也有3岁了吧?”
“哦……呵呵,吴侯呀,这孩子说来真是奇怪,打从出生那日,体型就异于寻常孩童,硕大无朋,不久前我刚登门,却发现这孩子虽然只有3岁,却是健步如飞,个子已经到我的大腿根部,简直如同六七岁的孩子般高,而且力气大的惊人,见到我便囔囔着要我与他扳手腕,我无奈只得与他相试,全当胡闹,自然没用力气,然而这小子力大如牛,我险些败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胜他!”
“哦?……这倒是件奇事。”徐珪虽然知道这是另一个版本的李元霸,但却想不到他会发育的如此快速,李时珍由于一直四方游历,所以身体健硕,力气大于常人,照他这么说,或许普通男子还真的比不过年仅3岁的李元霸,同时也在暗自发笑,这李时珍也真是的,就不能让让孩子,居然还要扳赢。
“如此算来到是许久没遇上那个疯子李元霸了,真得找个机会干掉他!”
“吴侯怎么了?”李时珍见徐珪眼中突然闪出杀气,立马疑问。
“没什么,只是你这表兄弟和我遇上的一个疯子同名。”徐珪缓了缓神,眼中表现的心有余悸。
“嗯……这事我听表兄说过。”李时珍点点头,一时默然。
“呵呵,李先生,那我就先回去了,命令下人准备些大枣、枸杞,给盈儿补补身子。”
“嗯,吴侯好走!”李时珍笑了笑,拱手送别。
……
来到自己家中,大乔已然入睡,睡得很是香甜,也难怪,经过一夜的奋斗,生产了一个儿子,的确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那些侍女则凑在一起,满脸新奇地看着同样熟睡的婴儿,不断发出清甜的笑声。
“吴侯。”
这些侍女听到动静,立马恭恭敬敬地闪到一边,脸上却仍旧带着笑容,因为她们知道自己的主子不拘小节,为人宽和。
“呵呵,你们等会儿有空去采购一些大枣枸杞,熬些薄粥给夫人吧。”徐珪笑了笑,轻声吩咐。
“遵命,嘻嘻……”这些侍女相继而出,前往完成徐珪的指示,徐珪见稳婆也是面带困意,便笑道:“你先去休息吧,等会儿我会让人取100两银子给你。”
“哦!呵呵,多谢吴侯,多谢吴侯!”稳婆一听有100两,顿时两眼放光,睡意全无,喜滋滋地离开。
要知道她平时给人接生一般也就是5两的样子,随着名气增加,一些大户人家也找她接生,最多的才给30两,与徐珪的100两比起来自然逊色不少,不过30两银子,已经够一户农家生活一年多了。
……看着面带笑意陷入沉睡的大乔,以及正熟睡的徐绩,徐珪心里分外满足身为父亲的责任感爆棚,虽然一晚上没睡,感觉疲累,但随后摆摆身子,这些困意也就都全部甩开了。
……
“吴侯,陛下有旨,请城中文武前去上朝。”
“哦?”正在打着五禽戏的徐珪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收势,返回屋中换上朝服,手持笏板,前往宫中。
“陛下万岁!”
朝中群臣全部来了后,齐声欢呼。
“众卿平身!”
汉帝居高临下,双臂平伸,目光如炬,声音满是威严。
“多谢陛下!”
“众位爱卿,今日早朝,朕有大事。”汉帝见众人平身,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坐下,眼神看向排头的三人。
“陛下。”三人会意,走出队列,转身朝着身后的文武,徐珪一眼就认出了,这三个不就是在远程观战系统中见到的王允、袁逢还有黄琬吗?
“呵呵,众位爱卿,此三人乃大汉旧臣,位居三公,德高望重,如今三公之位尚且空缺,朕以为,理应由三位大人继续担任,不知你们可有异议啊?”
底下群臣窃窃私语,片刻后齐声高呼:“谨遵陛下圣意!”
“好!”汉帝大笑一声,朗声下令:“王允听旨,你是三朝元老,尽心尽力辅佐汉室,现在朕依旧命你为司徒,掌管我大汉人事!”
“多谢陛下,老臣必定为我大汉鞠躬尽瘁!”王允立马跪拜,长拜不起。
“王司徒严重了,请起。”汉帝笑了一下,继续看向袁逢。
“袁逢听旨,你亦是三朝元老,而且宽厚笃诚,广有贤名,朕现在命你继续为司空,掌管天下水利土木建设。”
“谢陛下!”
袁逢同样长拜,汉帝继续令他起身。
“呵呵,袁司空,你儿子袁绍袁术如今分别在冀州和淮南,朕有意令他二人一同前来,只是尚无合适人选,不知你可否愿意亲自前往两地,说二人来投呀?”
“呃……这……”袁逢一时无语,摇头蹙眉不已。
汉帝扬眉,略带笑意,疑惑道:“哦?司空大人有何顾忌?”
“哎!”袁逢叹息一声,拱手道:“陛下,犬子袁绍与袁术兄弟两人向来不和,他二人如何肯来?”
“哦?即便是他们的亲生父亲带着朕的圣旨,也不行?”汉帝两眼微眯,看的袁逢脊背有些发凉。
“这……老臣愿意一试。”出于无奈,只好领旨。
“呵呵,好!”汉帝这才释然,笑道:“袁司空,你两位儿子若能前来,朕必定会以高官厚禄对待!”
“……多谢陛下。”袁逢满脸蛋疼,一脸心事,退到一边。
“黄琬听令!”
“微臣在。”
“你父黄琼尽忠尽职,颇有政绩,你也是声名远扬,颇得文武口碑,朕依旧封你为太尉,掌管我大汉兵权!”
“多谢陛下!”
黄琬立马跪拜,收到汉帝的旨意才起身。
“呵呵,今年张丞相提议设立了内阁,颇有见效,然而朕以为仅凭我等以及荀彧郭嘉等人,难以处理政务,朕突有一想法,不妨设一机构,名为‘议事科’,但凡经过内阁裁决的事务,都须经过议事科审议方可。”
话说到这边,汉帝独独扭头对着张居正:“爱卿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陛下真乃千古明君也!”张居正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神色略显黯然。
“呵呵,既然张丞相同意了,那么朕就接着宣布,议事科由我大汉三公主管,不得有误!”
“遵命!”
三位老臣互视一眼,齐齐拱手。
在场的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等人,甚至是徐珪,眼睛一亮:似乎闻到了内斗的气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终于要决裂了!
(感谢作者兄弟‘有音乐与啤酒’打赏的100币,小白感激不尽!)
“呵呵,朕的想法就这些,不知众位爱卿可有本要奏啊?”汉帝面带微笑,笑中不乏舍我其谁的霸气。
“陛下,末将有本要奏。”徐珪站在武官之首的黄琬身后,走出队列,手持笏板,弯腰施礼。
“呵呵,徐爱卿请讲。”汉帝见到徐珪,脸上笑容更甚。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我大汉一派祥和,虽然除了扬州荆州之外其余诸州俱是一片动乱,不过我大汉势力却日益强大,国力也愈发昌盛,自高祖时期,便遵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至文帝时期,开始着手儒家;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更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太学以育人,培养贵族子弟;不过孔圣人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在下深以为然,如今我汉廷等同于重铸,无须顾忌旧有贵族势力,不妨在金陵设立‘学校’,请学识渊博之人传授知识,供平民子弟学习。”
徐珪呱啦呱啦地说了一大串,说的时候用眼角的余光不停地瞥向王允,因为自己说的这些教育文化,都是归他管的。
汉帝听了徐珪的建议,立马蹙眉沉思,不及开口,王允就出面阻止:“陛下,微臣以为不可,若设立吴侯所说的‘学校’,如此一来是能造福于广大百姓,然而以民间一俗夫教城中之贱民,老臣实在想不出有何好处。”说完后连声叹息,摇头不已,显得很是无奈,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
“这……”
汉帝听了王允的话,左右为难,但看徐珪气定神闲,并没有因为王允的反对而表现出任何的不悦,便朝着袁逢、黄琬以及张居正询问:“三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陛下,微臣同意吴侯的建议,民不分贵贱,理应得到教育权,况且孟子有言‘民贵君轻’,百姓对一国之重要,可见一斑,而且若能设立‘学校’,并对其中能力突出之人予以考核任命,一来可以壮我大汉,二来天下百姓必定会歌颂陛下之恩德!”
另汉帝奇怪的是,同为三公的黄琬居然出列,赞同徐珪的建议,这不就是与王允对立了吗?本来自己以为张居正会出言反对,却实在想不到居然是黄琬,自己有心标定阵营的计划也随之落空,顿时有些头疼,微微蹙眉,扭头看向袁逢与张居正:“你二人呢?”
“陛下,微臣赞同王司徒的话,设立‘学校’有悖贵族的利益,即便能培养人才,却难保不会引起朝中势力的对立,如此不安定的事,还要不要做为好。”
张居正拱手,阐述自己的观点,袁逢附议:“老臣赞同。”
“嗯……”
汉帝不停地蹙眉,目光时不时地在几人中转,心里思忖着:现在职权最大的应该是王允、袁逢、黄琬三人,而且这三人都是朝中旧臣,忠诚度可靠,我有心让他们齐心协力,助朕兴汉;张居正虽然心向着朕,设了个内阁大大巩固了朕的权力,但毕竟是个外人,朕有心限制他;至于徐珪,虽然如今身为吴侯,官至征北将军,然而麾下军队不过万余,一干将领也已被遣散至各地,拔了牙的老虎不成气候,朕倒是不必顾及他了,虽然他在朕危难时刻给予极大的帮助,不过自古雨以来仁君难有作为,朕想要兴汉,就不得不培养一些自己的心腹,保证复兴道路的畅通,所以即便是恩人,若对自己的目标不利,也该除掉!
心念于此,当即目光坚定,看着在下面争论着的王允三人以及张居正,沉声道:“诸位爱卿,朕主意已决,休要再争。”
“……”四人停止了争辩,个个表情严肃,反倒是提出者徐珪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徐爱卿,朕以为王司徒言之有理,关于‘学校’的设立,此事作罢。”汉帝很是沉着地看着徐珪,与同样一脸沉着的徐珪四目相对,持续了很久。
“嗯……陛下。”
徐珪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笏板,继续拱手:“陛下,微臣还有事要奏。”
“呵呵,爱卿快讲。”
“陛下,一百年前佛教传入我大汉,凡是信仰之人俱都一心向善,维护一国之利益,去岁鲁智深以及罗士信前来投奔,关于寺庙的建设迟迟没有定论,如今二位四处闲游,无所事事,微臣以为有必要设立寺庙,一来可以弘扬佛教文化,二来可以表现我大汉的心胸开阔,不排斥异文化的度量。”
“呵呵,朕早有此意,准奏!即日起着手建设!”
这回汉帝到是爽朗,的确,建设寺庙似乎真的对自己的统治没有什么威胁,要不然先祖也不会同意佛教的传播了。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
“呵呵,今日徐爱卿倒是有很多事嘛!请讲请讲。”
“陛下,如今已经进入春天,何不效仿古帝狩猎于野?”
“……”
汉帝陷入短暂的思考,片刻后起身,看向底下的群臣,说道:“朕以为此事可行,诸位认为呢?”
荀彧郭嘉等人对视一眼,低头拱手:“陛下,天子狩猎可以扬国威,显天恩,以陛下之魄力,甚善!”
“好,哈哈!”
汉帝大笑一声,心中开心无比,当即说道:“朕已随周侗学武两年,自认剑术不俗,便是周侗也是多有称赞;平日里也常有射箭,虽不抵花荣将军神射,但自认可以与寻常将士一比,事不宜迟,不妨尽早围猎,王司徒,你以为何日适宜呀?”
“陛下,三日后乃黄道吉日。”
“呵呵,那好,张丞相,你传令下去,召集我大汉所有臣民前来建业,三日后随朕一同于建业城外围田狩猎。”
“遵命!”
张居正拱手而退,徐珪等人则心中暗喜,眼神交流一番,微微点头。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
见徐珪接着提出第四件事情,汉帝哑然失笑:“徐爱卿,你倒不像个将军,反倒像是国事主管了!”
“哈哈……”
底下群臣忍俊不禁,发出笑声,一向严肃的朝堂此时充满欢声,倒也不错。
“呵呵,爱卿但言无妨。”
“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在城中设立招贤馆,招募天下英杰前来投奔,壮我大汉势力!”
“哦?那这招贤馆何人主持呀?”
听到这边,汉帝两眼微眯,紧紧地盯着徐珪。
徐珪不动声色,拱手道:“陛下决定便是。”
“那好,既然是爱卿提议的,那就由爱卿支持吧。”
汉帝睁开双眼,微微笑了笑。
“遵命!”
顿了片刻,汉帝见无人再奏,便笑道:“既然诸位爱卿无事,便退朝!”话音刚落,就起身,往后堂走去。
“恭送陛下!”
群臣送别,不在话下。
……
各自回家,徐珪在路上遇到周瑜,周瑜笑道:“伯玉,恭喜恭喜啊!”
“何喜之有?”徐珪见周瑜俏脸上满是笑意,便也笑问。
“呵呵,我这不有个小侄子了吗?”
说到这边,周瑜脸上笑意更甚,一双美目盯着徐珪。
见周瑜笑得这么开心,徐珪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公瑾啊,那我什么时候也有侄子呀?”
“呃……这……”周瑜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如玉般的俊脸瞬间通红,不知为什么,平日里资质风流,谈笑风生的周郎,只要提到这个话题就会脸红,简直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徐珪心中疑惑,难道他?矮油……
心中想到那一面,顿时自己也觉得想的太多,有些歪了,便轻咳一声,转移话题:“哈哈,公瑾啊,关于我儿子的事就先搁下不谈,三日后陛下就围猎了,”说到这边,压低声线,四顾一圈,沉声道:“到时可以看看陛下的反应了,以及我是否要作出相应的举措。”
“嗯。”
周瑜点头,脸色恢复了正常。
……
皇宫内阁中
“陛下,”
张居正正在处理政事,突然见汉帝前来,立马拜见。
“呵呵,张丞相,朕设立议事科,主要是为了我大汉,可是事后朕才发现对张丞相有些不公,心中愧疚,特来找你商量。”
汉帝面带愧疚,看着张居正。
“!”张居正大惊,立马下拜:“陛下,即便你贬我为平民,微臣也绝无半点微词!”
说真的,汉帝玩弄心术的本领真的有点成熟了,分明是自己为了削弱张居正的权力而提出设议事科,现在又来“坦诚相告”,反倒是让张居正有些感动了。
“张丞相啊,”汉帝叹了一声,扶起张居正,语重心长道:“爱卿,你对我忠心耿耿,我怎会负你?”
“陛下!”
张居正感激涕零,一时语塞。
“呵呵,张爱卿,你对徐珪提议设立招贤馆一事如何看待?”汉帝询问。
“陛下,”张居正此时已经缓和了情绪,露出一脸疑惑:“微臣着实不解,陛下为何要让徐珪主持招贤馆呢?这不是正中他的下怀,有利于他壮大实力吗?”
“呵呵……”汉帝眼中闪出意一丝诡谲的笑意,笑吟吟地看着张居正:“一个死人,还怕他势力变大吗?”
第一百五十章 又来一个无量天尊
!!!
“陛下,你要除掉徐珪!”张居正本来是感激涕零,满脸感动的,听汉帝这么一说,立马大惊失色,嘴张的不能再大。
“哼哼,正是!今日在朝堂上他如此惺惺作态,一连提出如此多的建议,当朕不知道他的想法吗?”
汉帝满脸阴冷,眼中满是杀气,看了看一脸惊疑的张居正,稍稍缓和了些,然而依旧一脸狠戾:“他提议设立学校、寺庙,无非就是想博取民心,并且拉拢鲁智深与罗士信;设立招贤馆,哼哼,张丞相,你不是也看出来了吗?至于围猎,朕心中深感不安,总感觉徐珪要趁机刺杀朕!”汉帝最后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
“那……陛下为何还答应徐珪围猎?你贵为天子,直接推脱不就行了?”张居正额头见汗,汉帝分析的不无道理,只是现在听来感觉有些惊悚,虽然自己也主张限制徐珪的权力,但实在不觉得徐珪是个狼子野心之人,不然他起初也没必要救回汉帝,或者救来了直接关禁闭,自己大权在握就行了,或许,陛下真的有些陷入疯狂了。
“呵呵,朕还怕他?朕不信他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朕,他要真敢这样做,即便成功的杀了朕,天下人也会摒弃他,而那些诸侯甚至会以此为名而攻之,对他并没有好处!”汉帝两眼嗜血,颔下浓密的胡须随着胸口的起伏不停地摇摆。
顿了顿说道:“朕本想等一段时间再除掉徐珪,但出于种种迹象,朕是忍无可忍了!”
“……微臣知道怎么做了。”张居正此时已经安定下来,看着有些丧失理智的汉帝,便拱手道:“陛下,微臣会让林冲教头加强皇城的巡逻,所有朝中文武出入都需要严格检查,不许佩剑。”
“嗯,”汉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一脸鄙夷:“张丞相,朕相信你的忠诚,然而对荀彧他们就不一样了。”
“多谢陛下,只是,陛下此言何意?”张居正不解,为何独独对荀彧他们不信任。
“哼,今日在朝堂上朕居高临下,他们的举动朕可是都看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徐珪提出围猎之时,他们相视会意的表情再明显不过了!”
(PS:插句题外话,小白友情提醒,各位同学们!上课请不要玩手机哦,找个机会你们可以站到讲台上往下看,会发现底下的景象一览无余,每个人在做什么老师都会洞若观火的。)
“嗯……陛下圣明,那为今之计该当何如?”张居正拱手询问。
“张爱卿,附耳过来。”
“遵命。”
……
徐珪府宅中。
“恭喜恭喜!”
早就接到了徐珪生子消息的文武,齐齐赶来,当然多是徐珪召唤来的一帮手下,不过诸如荀彧、荀攸、郭嘉这类谋士也都赶来祝贺,毕竟一同出谋划策过,那感情自然不用讲。
“哈哈,多谢各位啦!”
徐珪府中喜气洋洋,热热闹闹,人人脸上挂着微笑,似乎对这个小生命的降生异常欢喜。
大乔也已经醒来,微微倚在床上,满是慈爱的看着仍然熟睡着的小徐绩,见他不时地咂咂嘴,脸上笑容愈发的疼爱。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大乔抬头,见到来人笑了笑:“父亲。”
“哈哈,闺女,让为父瞧瞧外孙!”乔老满面红光,眼放异彩,本该在柴桑的乔老,因为几日前就收到徐珪派人送去的消息,所以早就从柴桑赶来,刚刚才到。
“呵呵,长得真是俊俏!也难怪,你和贤婿所生的孩子自然不会差!”
“父亲取笑了。”有了孩子后,大乔仿佛变了个人,温婉之余,少了些娇羞,多了点贤淑。
作为长辈的,还有植入身份为徐珪伯父的徐达,然而因为被汉帝遣往庐江任,而两地距离400里,只怕此刻消息还没传到。
“各位!”
徐珪满脸笑容,容光焕发,热情地招待来访的众人。
“姐夫!我看小姨侄来了!”
突然一个银铃般清脆的笑声传来,徐珪想都不要想,就知道是古灵精怪的小乔来了。
“呵呵,请进,盈儿还在休息,岳丈大人也在。”
“好!”
小乔欢天喜地,满脸笑容,一蹦一跳地跑进徐珪的房中,俨然一副少女样,徐珪瞥了眼,走到周瑜跟前,悄悄地说道:“公瑾啊,小乔肚子怎么还没动静啊?”
说完还神秘的笑了一声。
“……主公啊,能别提这事吗?”周瑜显得很是窘迫,没想到徐珪又问这个问题。
徐珪一听大笑,摇了摇头,不再追问,转而谈论其他话题。
……
“嘿嘿,傻子也来啦!”
众人正谈笑间,突然一个憨厚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扭头一看,见到如同铁塔的罗士信身后还跟着一个凶神恶煞的鲁智深:“嘿!吴侯,洒家也来啦!”
“欢迎二位大师!”
徐珪笑了笑,虽然这两个和尚平日里很少接触,但自己却对他们依旧亲切,一来这两人是自己召唤的,忠诚度有一定保障,二来根据自己对他们所了解的性格,都是忠义豪爽之人。
“来来,今日中午我会大摆筵席,款待各位!”徐珪看了看在场的二十余人,拱手大笑,转身对着周瑜:“公瑾啊,记得等会儿带些酒来。”
“知道。”周瑜笑着点头。
“呵呵。”
突然一声苍老的声音传来,笑声中似乎深藏不露,只是一声笑,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众人扭头看向门外,只见一个道人,瘦骨嶙峋,身穿素色道袍,袒着胸;足蹬木屐,一高一低;手持一个旧蒺藜杖,悬挂着一个老葫芦,看这打扮应该是个失魂落魄的道人,然而此人却又双眼炯炯,精光四射;面色红润,鹤发童颜。
众人正疑惑间,这人笑道:“贫道不请自来,吴侯莫怪!”
其余人一脸茫然地看向徐珪,徐珪则细细打量着来人,第一反应就在思考,我这段时间没召唤什么人吧?确定后便抛开这个思绪,拱手微笑:“这位道长,敝府有两人看守,为何那两人不及通报,却见你入内?”
“呵呵,吴侯呀,”这人笑了一声,将手中蒺藜杖插在地上,取下葫芦,走到徐珪跟前,没有回答:“听左元放说,你有绝世美酒,喝的他是连声叫好,不知贫道能否一饱口福呀?”
“……”徐珪沉默,不停地打量着这个道士,心中突然有个念头:看他的样子,应该不是神棍,而且他说到左慈,估计真的是哪个高人吧?
“喂!”鲁智深突然一声大叫,大摇大摆地来到这人跟前,浓密的不能再弄的眉毛拧在一起,显得更加凶恶,魁梧高大的身体与这人瘦弱的身体靠在一起,对比分外强烈。
“你这牛鼻子,吴侯问你如何进来的,你却直接讨酒?好生无耻!”徐珪本人没说什么,鲁智深却忿忿不平了。
“呵呵,无量天尊,”这个道人退后一步,一宣道号,笑道:“是个酒肉和尚。”
“嗯?你怎么看的出洒家是酒肉和尚的?”鲁智深立马收起冷脸,疑惑道。
“嘿嘿,老头,那傻子呢?”一旁憨憨的罗士信也跑上前来,低着头看向这个道人,眼睛都笑得挤在了一起。
“呵呵,大智若愚。”
“……傻子不懂。”罗士信听了这话,顿时皱眉沉思,百思不得其解,竟然将手指伸入口中吮吸起来,和孩童无异,而这一举动也引得众人大笑。
这个道人也笑道:“是个单纯的人呢!”
“这位道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