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妨共同饮酒,如何?”
徐如圭欣然允诺,与杨志入座。刘备将关张二人向徐如圭杨志一一介绍,介绍完后便问徐杨二人姓甚名谁,哪里人士。
徐如圭想了想,这个时代姓名多是两个字,自己索性改个名字吧,反正也要想个表字,而一般表字与名有关,便说道:“在下姓徐名珪字伯玉,沛国谯人。”
杨志也介绍自己:“在下姓杨名志,并州太原人。”
突然脑海中又响起了小三国的声音打断道:“恭喜主公,完成成就‘起个昵称’,获得100能力点。”
徐珪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个白眼:“这是大名,好不好,而且起得这么的有水准。”
虽然无力吐槽但听说得了100能力点还是很高兴,毕竟自己又可以召唤武将了。
接着又是一番介绍,五人互相表示敬佩。席间徐珪悄悄询问小三国刘关张数据,小三国说道:“LV不足,暂时不提供。”
“那为什么吕布的能查看?”
“因为他是三国第一武将啊。”
“好吧……”徐珪无语,不想再问。
吃喝完毕,大咧咧的张飞大声说道:“我家后院有个桃园,既然我们这么投缘,不如结义去吧。”
徐珪一听,暗道不好,顿时傻了眼。
第四章 斗杀马二
徐珪心想不好,这下坏了,本来是来膜拜英雄顺便套套关系的,没想到这热情的莽张飞居然提出结义,都怪自己激动忘了这一茬,假如真的结义的话自己不就成了刘大耳的小弟了吗,还怎么成为诸侯?
可事情发展到这地步,现在如何才好呢?公然否定不仅自己不好意思开口,而且张飞脸上挂不住,搞不好被一顿暴打反而把小命交代在这边。
便悄悄往杨志一看,只见他面露喜色,看来对结义之事非常赞同,徐珪面色有点难看了起来。
然而这一点点面色的变化却被刘备发现了,刘备问道:“不知伯玉有何顾忌?”
徐珪拱手施礼道:“实不相瞒,我等在北军中候邹靖手下为军候,因为差事路过此地,正巧腹中饥渴,便寻酒店吃喝完上路,不想遇到三位英雄,无意中听到三位谈话,很是钦佩,也想和三位英雄结义为生死兄弟,然差事在身,吃喝完急于赶路,耽误了消息不好向中侯交代,不结义又对不住翼德兄的盛情,故此为难。”
杨志在一旁听了默不作声,面上没有一丝变化。
刘备听完表示理解:“我们三人正准备前往投军邹中侯,既然二位已在其麾下,不妨替我们三人美言几句,也好谋得一官半职。”
徐珪拱手允诺。
张飞也大咧咧的拍了拍徐珪的肩膀,大声笑道:“无妨,便是不结义我们也是兄弟,既然急着赶路,伯玉就赶快上路吧。”
比起让徐珪感到压力山大的力道,张飞的大嗓门更是让徐珪觉得销魂不已。
关羽则一声不吭,只是点头表意。
几人又寒暄了一番才互相道别。
在路上徐珪心想,张飞虽然脾气暴躁,但为人却很大度,大咧咧的;刘备看似忠厚,但实质我是清楚的;关羽重义,我等不结义他虽心中不悦但也不说出来。
转头看了看杨志,见他面露不悦,徐珪知道杨志和刘关张三人英雄相惜,张飞提出结义时他表现的很是高兴,而自己却编了个谎言躲避结义,他自然会不太高兴。
虽然知道原因,但徐珪还是问道:“杨兄似乎心有不悦,不知所为何事?”
杨志是个汉子,直言相告:“我看刘关张三人俱是英雄豪杰,且胸有大志,我们也谈得来,为什么不答应结义呢?”
“恕我直言,刘关张绝非池中物,关张还好,一个豪放一个重义,但刘备绝不简单,他胸有大志,恐怕不只是想参军报国这么简单,我听说他小时候,在楼桑下与群童游戏,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其志之大可见一斑。”
见杨志虽然面色好转但还是有点不甘心,徐珪便打出了感情牌:“不瞒杨兄,我是想成大事之人,若与刘关张结义,日后必定会有牵制。我本来孤身一人四处寻找父母,然几经挫败几乎放弃,如今幸好有杨兄相伴,让我如鱼得水,如久旱逢甘霖,才有了能力继续前进,是你给了我希望和动力,你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啊。”说的一脸感激,在马上便向杨志弯腰下拜。
杨志慌忙扶起徐珪,还礼感激涕零的说道:“志本潦倒无名之人,承蒙主公收留,才得以苟全于乱世;如今主公主母下落不明,多亏老天有眼让我寻得少主,大丈夫当有恩报恩,若少主公有令,在下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一番话说的慷概激昂。
徐珪心中很是满意,看来自己收买人心还是很有一套的嘛。
便扶起杨志,突然脑海中又响起了小三国的声音:“恭喜主公完成成就‘收买人心’,获得50能力点,杨志忠诚固定为100。”徐珪欣喜万分,还真是一举两得啊。
接着在路上和杨志一路交谈,两人关系更加亲密,见天色不早,便寻一个店休息去了。
走进幽州境内,只见城内一片祥和,人民生活安定。
行不多久,突然前面喧闹了起来,两人策马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一大汉强抢民女,只见那大汉身高8尺半,膀大腰圆,腰挎一口大刀,长的是凶神恶煞,一看就不是善茬,所以尽管周围很多人看热闹,但无一人敢上前替女子说话,徐珪本想静观其变,杨志却忍不住了,便挎着宝刀,下马大喝一声:“大胆泼皮,光天化日之下安敢强抢民女,无视我大汉法律。”
这汉子见有人打扰他的好事,便站直了身板,趾高气昂的冲着杨志大吼:“你是何人,怎敢坏我好事?”
待这汉子站直了一看,只见身高将近九尺,比起七尺半的杨志来只怕快高出两个头,这大汉睨着眼见杨志身材相比自己矮小很多,心里轻视起来,便越发的猖狂起来,邪笑一声:“就你这青脸小子还想来管事,嫌日子好过是吗,想活命快滚,不然爷爷扭下你的脖子当夜壶。”
杨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骂道:“好狂妄的贼徒,出言不逊惹你杨爷爷,今天洒家定要替天行道,还不留下姓名,免得到时候无人认尸!”
这汉子狂笑一声:“你爷爷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人称马二是也。”说完一脸得意之色。
徐珪在人群中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水浒中杨志不小心杀了无赖牛二,现在冒出一个马二,真是风马牛不…嗯嗯,还是风马牛也相及吧,反正这马二是找死的节奏啊!
这时旁边有人好心提醒杨志:“这位兄台,这个马二本姓褚,名牛,因力大无比,曾到拽两匹奔马而回,所以人称马二,他也以此名为荣。而且他与官府中人关系甚密,时常做一些违法的事而没人管,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啊。”
见马二往自己狠狠的瞪过来,这人吓得连忙钻到人群后面去,不见了踪影。
“哼,管你马二马三,既然官府管不得你,你杨爷爷就来管你,让你知道什么叫法不可违!”说着就拔出腰挎的祖传宝刀,大力往马二砍去。
这马二也不是吃素的,迅速从腰间拔刀举起格挡,只听“铛”的一声,两把刀撞在一起,擦出了火花,两人随即弹开。
杨志不由得惊讶:这厮果然力大如牛,硬是接了我这一刀,震得我手臂发麻,然而他力量有余,技巧不足,并非无懈可击。
同样马二也是惊讶万分,一双牛眼瞪得老大,一是惊讶杨志力道之猛,二是惊讶杨志的刀之锋利:虽然杨志用的是刀背,但自己的刀还是豁了一个缺口。
顿时一脸警惕的打量着杨志,随后又把目光转到杨志的刀上:“我说你小子倒是有点本事啊,而且你这刀绝非凡品,竟一下崩豁了我的玄铁刀,把刀给我我便饶你不死。”
杨志轻蔑的笑了笑:“洒家以为你是个大老粗,竟然也认识你杨爷爷手中的刀是宝刀,那洒家不妨告诉你,反正你也是将死之人了,第一,这刀吹毛得过,第二,这刀削铁如泥,第三……”
杨志突然冷着脸,猛地暴起一刀往马二头上砍去,力道之猛绝非第一刀可比,这马二仓促间仍是机械性的仗着自己的力量举刀格挡,显然不把杨志的话当一回事。
然而事实向他证明了杨志所言非虚,也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只见杨志一刀直接砍断了马二的镔铁刀,趁着余势接着砍向马二的脑门,红的白的飞速流出的同时,宝刀顺着脖子往腋下砍去,一路畅通无阻,宝刀出身而刀上未沾一丝血迹。
在马二不甘和不信的眼神中,杨志趁着他的眼里还有一点生命的色彩,一字一字地说道:“杀人不见血!”
“轰”,已变为一大一小两段的马二的身体倒地后发出巨大的声响,隔了半晌,围观的百姓才鼓掌欢呼叫好:“壮士英雄,为民除了大害啊。”
甚至有人激动地跪地磕头,也有胆大者前去“鞭尸”,发泄心中对马二的愤恨。
杨志拱手施礼道:“各位乡亲们,这马二虽死有余辜,但毕竟是一条性命,且听说他与官府有交,请各位速速离去,免得到时连累了大家。”
说完才前往安慰吓得不轻的女孩,只见她相貌清秀,颇有姿色,经杨志好生安慰了一番,才回过神来,看到杨志脸上的青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赶忙磕头道谢。
杨志扶起女孩,继续安慰了一番,便往人群外围走去,骑上马,徐珪夸了一番杨志英雄,杨志谦虚一下,便一起上路了。
这时,徐珪脑海中才响起小三国的声音:“杨志触发武将宿命‘斗杀牛二’,力量技巧敏捷各提升1点,当前力量:95,技巧:93,敏捷:86,武力:92。主公获得300功勋点。”
徐珪又惊又喜:“不是说到了巅峰了吗,能力还会提升?”
“巅峰属性是基础值,召唤人物可通过完成宿命事件增长。”徐珪闻言,高兴的看着杨志:还真是福将啊,又是能力点又是功勋点,送的根本停不下来!
第五章 再次召唤
行不多时便到了报名投军的地方,只见邹靖在亲自考核人员选拔士兵,徐珪不由的心中一喜。
两人下马,徐珪上前对邹靖说道:“中侯可还记得我们二人吗?”
邹靖闻言定睛一看,大笑:“二位壮士助我破黄巾之功岂能忘怀?二位来投,欢迎之至,当日我说过定会给二人军候之位,今已招募千余人,本将在此命你二人各自率领五百人,早日操练完毕,征剿黄巾,不得有误!”
杨志闻言立马跪下谢道:“承蒙大人高看,小人不胜感激,但是我为少主家仆,只求跟随少主,不求职位,愿为少主手下一卒,望中侯批准!”
邹靖脸上显示出为难的神色,这时徐珪开口道:“大人,当日一别吾等前往涿郡,寻得三名英雄,俱是郡中豪杰,一身武艺,想必此时三人已在来投的路上了。”
邹靖一听大喜,“好好好!今日已得二位英雄,不久又得三名英雄相助,真是天佑我大汉消灭黄巾啊。”
话音刚落,便见远处浩浩荡荡的来了几百骑,马蹄声得得,排头三人,一个手持双股剑,一个手持丈八蛇矛,一个手持青龙偃月刀,不是刘关张又是何人?身后数百骑俱是身披轻甲,背后长弓,手持长兵,左腰挎短兵,右腰悬箭壶,真算得上是全副武装了。
徐珪看着不由得眼红起来:“这刘大耳出场就是阵仗不凡,得了两个举世无双的猛将不说,还得了张世平,苏双两个土豪的赞助,又是马匹又是铁又是银子。自己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命呢?”
想到这便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声,邹靖注意到了,便问道:“壮士所叹何事?”
徐珪忙掩饰:“来者正是我向大人所说三人,看到他们真是这么威武,由此而叹。”
不多时,刘关张引领着数百骑近前,各自下马,刘备领着关张二人拜见邹靖:“我等见了征兵檄文,一向仰慕中侯名声,又得徐杨二位兄弟推荐,特地来投。”
邹靖看刘关张气度不凡,朗声笑道:“三位相貌不凡,且又有此二人推荐,必定能力不俗,我想用你们做我军军候,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刘备心中暗喜,表面不动声色,弯腰作揖:“吾等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将军便以军候相赐,小人无所为报也,愿只领本部人马参军。”
随后又指着身后关张二人,“此二人乃愚弟,望中侯准其二人为吾部。”邹靖当即应允。
刘备便向邹靖将关羽张飞二人介绍了一番,最后才介绍自己,当说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时,且又与卢植,公孙瓒为友,邹靖更加欣喜,毕竟自己也是卢植的好基友啊!两人相谈愈欢,反倒有点冷落了在一旁的徐珪和杨志了。
刘备心思何等玲珑,见到自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而自己又不会放过每一个拉人情的机会。
便走过去拉着徐珪杨志,向邹靖讲说二人的英雄之处,又笑着对杨志说道:“我们路过幽州时,听说一个青脸汉子斗杀恶徒马二,当时便猜测是杨兄,敢问杨兄是也不是?”
“正是洒家,那恶徒强抢民女,且为祸幽州多年,人人恨之入骨,却又惹他不得,既被洒家遇上了,就该为民除害。”杨志咬牙切齿道。
张飞哈哈哈大声笑道:“杨兄豪杰,俺张飞听后心潮澎湃啊,也想找个马三马四打一架,不然憋着难受死了。”
众人闻言大笑,只有邹靖沉默不语,良久才正色对杨志说道:“这马二素与官府中人勾结,如今命丧你手,事情有点难办啊。”
“邹公莫要为难,想那马二虽与官府中人勾结,无非就是马二为祸百姓榨取钱财,然后官府分赃罢了,今其已死,且其素有恶名,官府不便公然为难杨兄,而杨兄为官兵,况且是邹公帐下一员,所以邹公请宽心。”刘备见邹靖面有难色,分析了一下。
邹靖听了觉得有理,当即缓释心情,命杨志为徐珪副军候,刘备领本部人马为军候,关张二人为副。
任命完毕,随后又是一阵寒暄,才各自散去。
临走之时,徐珪很是不爽:这刘备太坏了,表面正气凛然,却一直拉帮结派拉关系,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自己的风头都被他抢去了,刘胜啊刘胜,看来你死后的价值比你活着的价值更高啊!
现在刘备有两个大将和几百士兵,而自己却只有一个杨志,混的真尼玛惨!想到这边,徐珪心一横,是时候召唤一波了。
入夜,徐珪杨志各自入睡,徐珪瞅着杨志睡熟了,便向小三国下令:“给我召唤一个武将,你妹的武将比刘大耳还少,我不服啊。”
小三国叹了口气,仿佛万般无奈:“主公休要胡闹,小三国没有妹妹哦。”
徐珪愣了一下,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忙改口说道:“我要召唤一个武将。”
“回主公,当前LV1,无法选定范围召唤,拥有能力点350点,满足召唤条件主属性80~84人物一名,需扣除300能力点,请问主公是否执行召唤?”
“召唤召唤。”徐珪有点不耐烦,要说这属性还真有点不够看,最高也只有84,更要命的是不知道会召唤出个啥,武将还是文官?万一弄到一个文官难道让他去给黄巾军洗脑?
正纠结间,小三国提示:“召唤完毕,恭喜主公获得梁山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首龙骧大将军天英星小李广花荣,武力:84,统率:84,谋略:64,政治:56。当前植入身份为主公随从,明天自会来寻主公。”
“梁山好汉108将出场率还真高啊,这不,又来一个。”
徐珪松了口气,还好召唤的不是文官,但马上叫屈:“我的小李广居然武力只有84点,我为他不服啊。”
“回主公,数据就是如此,没有任何作假,水浒中你见过几次花荣冲阵斗将?都是暗箭射人的。”
徐珪一时无言以对,想想也是:“武力具体属性给我看看。”
“回主公,力量:84,技巧:92,敏捷:70,武力:84。”
“敏捷好低,只比我多了10点。”徐珪吐槽了一下,“你说花荣是我的随从,那不和杨志一样吗,杨志看到他不会起疑?”
“不会的主公,系统也给杨志植入了相关记忆。”
“那我就放心了。”说完便入睡了。
天刚蒙蒙亮,徐珪便起床了,而杨志也已起床,在营帐外练武,徐珪和杨志寒暄了一番,在一旁打起了军体拳。杨志看到了疑惑道:“少主所练拳法我从未见过,不知是什么拳法?”
徐珪灵机一动道:“去年家人离散之际,得一老者相救并且传给我拳法,唤作‘军体拳’。”
“军体拳?”杨志一脸茫然。
1800年后的拳法他能认识才怪,徐珪心中好笑,但强忍住笑意,问道:“杨兄可愿学此拳法?”
古人大多尚武,能学一种功夫便学一门,更何况是杨志这样的武将?只见杨志当即高兴地拜谢:“多谢少主相授。”
然后徐珪便将军体拳一招一式的教给杨志,杨志果然不是常人,天赋异禀,很快便将军体拳融会贯通。这时徐珪脑海中响起了小三国的声音:“恭喜主公完成‘传授功夫’成就,获得100能力点,另外杨志融会贯通,技巧增加2点,当前技巧:95,武力达到93。”
徐珪大喜,一不小心又获得了能力点,而且杨志能力进一步增强,便对杨志说道:“杨兄,我还会几种武术,俱是奇招怪式,日后闲暇之余便传授与你。”
杨志喜形于色,拱手称谢:“多谢主公!”
忽然,一名小校向徐珪奔来:“报告军候,营外有一年轻男子,生得很是俊朗,自称是你家仆人,听闻你在此为官,特地来投。”
徐珪心中连道:“我的小李广来了。”
正要动身,旁边的杨志激动起来:“莫不是花荣兄弟!”
忙向徐珪招呼:“少主,速去看看,若是花荣兄弟来投,咱们主仆三人同在军中岂不快哉!”说完就拉着徐珪往营外跑去,全不顾上下级关系。
徐珪也无所谓,毕竟自己是现代人,不是生在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严重的封建者。
很快,便来到营门口,果然看见一个年轻男子站在营外,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背着一个硬弓,银盔银甲银枪,牵着一匹白色骏马,很是威风。
杨志大喜:“果然是花荣兄弟。”
这人见了徐珪,忙跪下磕头:“自从去年动乱,小人便和主公一家走散,四处流浪,行至并州,被山贼打劫,幸亏一老者出手相救,见小人之后甚是喜爱,便收小人为徒,小人拜他为师,传授小人枪法,无奈小人天资愚钝,只学得一招半式,他见我资质到此,便转教我弓法,所幸有失有得,小人弓法进步神速,便是师傅也赞不绝口,说在下弓法若再经磨炼可为徒弟中第一,远胜张绣和张任,几乎可与赵云媲美。如今艺成,师傅便赠我银枪银甲白马,让我投军报效朝廷,不想在此遇到少主,真是上苍保佑!”
徐珪听了大惊,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压低声音问道:“你的师傅可是蓬莱枪神散人,童渊童雄付!”
第六章 大破黄巾
花荣闻言惊讶道:“正是小人为师,只是师傅深居简出,不知少主何以听闻为师名号?”
徐珪脑袋瓜子一转:“蓬莱枪神之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虽说徐珪在和花荣谈童渊,但心里想着的却是赵云,便有一茬没一茬的向花荣询问赵云的消息。
花荣说道:“子龙师兄不久前随我一同下山,投奔公孙瓒去了。”
徐珪有一点小失望,但转念一想,只要没在刘大耳手下,墙角都是好挖的!
随后便和花荣寒暄了一番,提到主公失散,花荣又是一阵唏嘘,徐珪也陪着他唏嘘,心想着做做样子嘛,有利无害。
突然杨志说道:“花荣兄弟,可还认得洒家?”
原来正在一旁的杨志见主仆两人提起往事,难免有点悲伤,便转个话题打断。
花荣闻言一看,惊喜道:“杨志兄弟,不想你我居然在此相见!”
说着便上前和杨志热情的拥抱,杨志也上前,两个男子汉抱在一起,表情流露出浓浓的思念和欣喜,虽然夹杂着一些忧伤,但男子汉大丈夫,又怎会被小忧伤所左右?
各自聊了一番,花荣跪下说道:“既然少主已为军候,花荣便在此投军,为少主效命!”
徐珪扶起花荣,朗声说道:“花荣兄如今一身本事,屈身为我手下一卒,岂不屈才,还是往投他人去吧。”
花荣刚被扶起来,闻言便又跪下磕头道:“我受主公恩惠,却不能保全主公家人,心中有愧,现在学艺在身,恰巧遇到少主,哪有离开之理,愿为一卒,誓死效命。”
徐珪心里高兴,当下扶起花荣,笑道:“好好,得花荣兄弟相助,讨黄巾便易如反掌!”
主仆三人又聊了根本不存在的虚假记忆很久,但感情却真真实实的加深了。
就这样,徐珪让杨志和花荣每天训练手下的士兵,杨志教枪法和刀法,花荣教射箭,自己有时也和士兵们一起学习,有时则装模作样的指点指点,凭着做广播操的经验让他们动作尽量整齐一些,闲暇之余教他们军体拳强身健体,至于其他的技巧,自己则留着,要做到真人不露像。
两个月下来,这支五百人的小部队已经拥有了不俗的战斗力,而且对徐珪杨志花荣等人很是信服,徐珪更为高兴的是他获得了100能力点,现在又有250点了。
终于有一天,众人正在操练,突然一士兵来报:“中侯有令,命徐珪着部下士兵前往军营待命。”
徐珪当即率领部下前去报到,只见刘关张也在,两个多月不见部下士兵看起来更加强悍,好像比自己部下胜出不少。
邹靖见人已来齐,朗声说道:“斥候来报,黄巾逆贼程远志率军五万犯涿郡,请各位随我去征剿黄巾。”
说罢披挂上马,自带士兵两万,刘备徐珪及其他军候,骑都尉,校尉各自统兵,总计四万前往涿郡。
行至大兴山下,与黄巾贼相遇,邹靖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
程远志闻言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拍马准备上前,杨志抢先一步冲出,直取邓茂,战无三合,一枪戳中邓茂心窝,登时翻身落马,一命呜呼。
程远志见来将凶猛,便挥军掩杀,花荣说道:“且看我神箭。”
当下弯弓搭箭,瞄准程远志,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眉心,程远志向后仰去落马而死,众人无不惊奇。
要知道,两军距离约有六十丈,也就是大约一百四十米,这么远的距离一箭命中眉心,箭法没的说。
邹靖见黄巾军一时群龙无首,命全军冲锋,而黄巾军因连死两员大将战意全无,投降者不计其数,众人大胜而回。
后来统计了一下,约有三万五千人投降,邹靖从中选择精壮者,共计六千编入军队,其余解散回乡。
这一仗徐珪获得了100功勋点,因为杨志花荣各杀一将,程远志和邓茂都没有步入三流武将队列,一人只有50功勋点。
到了幽州,刘焉亲自迎接众人,好好犒赏了一顿。
席间,刘备又来‘查水表’,一直和花荣攀谈,开头一句话便是“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接着便一通天花乱坠,夸花荣一表人才,英明神武,箭法超群,拉拢之意不言自明,徐珪在一旁看到恨不得抽这大耳朵几巴掌。
散席后,徐珪杨志花荣一行准备回营,刘备带着关张来,又和徐珪等人搭讪了一番。
徐珪心中已经对刘备几乎没有一丝好感了,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刘备吹逼,反正花荣杨志对我几乎死忠,你就挖墙脚去吧,能挖走算你本事,我徐珪服了,但我就赌你挖不走,刘备瞎侃了半个时辰,词穷了,才叹了口气离去。
徐珪心中不由得得意起来:想挖人?等你地位高点再说吧,就你和我平级的地位你怎么挖?
众人回到营中,各自休息,一宿无话。
次日清晨,刘焉会合众将,高声喝问:“青州太守龚景受困于黄巾贼,贼众甚多,两万有余,特发牒文向我求救,然而现在中侯率军在外,营中无人,谁人愿前往灭贼!”
十几个骑都尉,校尉闻言面面相觑,一言不发,刘备则在一旁静观其变,场面很是尴尬。
徐珪出列拱手回答:“在下愿往。”
刘焉大喜,朗声说道:“贼军势大,然你所部不过五百,现封你为校尉,增兵两千,前往破敌。”
徐珪领命,率众而去,临走之时瞥了一眼刘备,只见他双眼微闭,不知道在想什么,徐珪摇了摇头,也不管这个大耳朵,启程出征。
在路上,花荣问道:“少主,贼军势大,我军不过两千五,且多是新进兵勇,如何破敌?”
徐珪想了想:“我们军队少,断不可正面迎敌,我听说青州一带山峦颇多,树木茂盛,不妨设计诱敌歼之。”
“不知少主有何妙计?”
徐珪刚准备开话,杨志便说道:“何必如此麻烦,以洒家之见,率军直冲即可,在下愿为先锋!”
“不可!”徐珪一声断喝,“幽州青州相距甚远,约有五百里,我军一路奔袭,士兵必定疲惫,断不可突击。”
杨志觉得有理,点头便不再说话。
徐珪接着说道:“在离城10里处扎营,等我视察一番再做定夺,全军加速行军!”
四天后,便到城外10里,果然黄巾把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徐珪实地考察了一番,发现青州城外恰好有两座山岭相对,领上树木茂盛,极利伏兵,心中顿时计策生成,当即便向小三国下令:“我要把我的10点属性点全加到力量上。”
“报告主公,增加后当前力量已达88,武力值达到80,已步入二流武将行列,获得100能力点奖励,当前350点。”
徐珪听了一愣:“怎么属性高了这么多?”
小三国回答道:“在这几个月的历练中,您的属性得到一些提升,目前属性如下:力量:88,技巧:80,敏捷:62,武力:80,统率:36,谋略:46,政治:34。”
徐珪听了心中喜悦不已,虽然统率谋略政治低到没朋友,但武力也勉强拿的出手了。
回到营地,向杨志花荣两人说道:“刚才我探察了一下地形,两边山岭极利伏兵,杨兄可率兵一千伏于左岭,花兄可率兵一千伏于右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