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之赘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耀宗的表情变化没有逃过景翊君的眼睛,一抹红晕悄然在她的玉颊上蔓延开。
景翊君将托盘放置在床边的方凳上。她顺其自然的坐在床边对杨耀宗柔声道:”我扶你坐起来,吃点东西,然后吃些药。你再休息。“
景翊君轻轻的扶起杨耀宗,皇太孙很有眼力的将一个靠垫垫在杨耀宗的背后,然后很是内疚的道:”太孙太傅,昨天是我太冲动了,我不应该。。。。。。不应该。。。。。。“
杨耀宗可不敢让这准皇上给自己赔礼道歉,嗓音有些沙哑的道:”殿下,臣不敢当。也怪臣当时没有及时跟殿下解释清楚。“
景翊君拿起一个碗端,用羹匙乘了一小勺,送到杨耀宗嘴边道:”先喝些水。景晟一大早就跑来我这里看你了。不过你当时还在昏睡。他就一直守在这里,等着你苏醒。“
杨耀宗微笑看着有些紧张的,抱歉的看着自己的皇太孙道:”谢谢殿下关心。我没事的,我可没有那么娇气。“
皇太孙懊恼的道:”姑姑今天早上与我讲了你被景旻抓走的事情。我不知道你昨日身上还有伤没有好。不对不对,就是知道你身上有伤我也不应该。。。。。不应该踹你。我。。。。。。我。。。。。。“皇上病重这段时间,皇太孙心中已经时刻做好了会失去皇爷爷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的失去时,他还是无法面对现实。他想起昨日自己的冲动,杨耀宗被他踹的吐血,他虽然被吓傻,却也猛然惊醒。而当听到杨耀宗晕厥前所言的依旧是在为他考虑,为大周考虑,他知道自己不可以再失去杨耀宗。随后杨耀宗晕厥,他突然间觉得比失去皇爷爷更让他感到惊慌恐惧。
皇太孙想起早晨他刚刚来探望杨耀宗的时候,当时姑姑面含钦佩爱慕的看着杨耀宗对自己道:“他从来不为自己考虑,自己受了伤也全然不在意。他的心中还记挂着你,计挂着皇上,记挂着他爱的人。很多时候我看不懂他,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只要是他有依据说出的,我便不由自主的会去选择相信他。景晟至于你是否选择相信他,姑姑我做不了主,但在你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他现在是你唯一的选择。“
皇太孙知道自己错了,但他毕竟是皇太孙,也会在不久后成为新的皇上。他记得皇爷爷曾经教育过自己,作为皇上,即使知道了自己做了错事,只要自己吸取到教训,那么错事也是对事。不能轻易的向人承认错误,言出对不起三个字。而他此时知道昨天办了错事,想向杨耀宗赔礼道歉,却是不好意思言出对不起三个字。
杨耀宗知道他的意思,微笑道:”其实臣还要感谢殿下的。“
”嗯?感谢我?“皇太孙不解的看着杨耀宗。
景翊君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杨耀宗。手上却是没有停下,继续喂着杨耀宗吃着粥。
杨耀宗点点头道:”臣昨日许是跪的时间太长,身体有些不支,感觉胸闷气短,差点憋死过去。还好皇太孙踹了我一脚,臣吐出口鲜血,顿时觉得不再胸闷气短了。所以说臣要感谢殿下救了微臣一命。“这话说的不乏拍马屁之闲,但却是杨耀宗当时的真实感觉。而且杨耀宗也不想让皇太孙太过介怀此事。
皇太孙睁大那双乌溜乌溜的大眼睛盯着杨耀宗,疑惑的道:”当真?“
景翊君听到杨耀宗的胡说八道却是没有好气的撇了杨耀宗一眼。这一眼没有丝毫的杀伤力,反倒是柔媚风情。杨耀宗傻傻的看着她,心中突突急颤。
景翊君被杨耀宗花痴一样的眼神看的面红耳赤。
站在景翊君身后的皇太孙只见杨耀宗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姑姑,也不知道杨耀宗在想什么,疑惑的小声又叫了声:“太孙太傅?”
杨耀宗依旧花痴的看着景翊君“嗯?”了一声,随后醒悟的“啊!”然后看着天孙太傅道:“嗯嗯,当真当真。”
杨耀宗突然想起皇上遗体的问题,对景翊君道:“皇上的遗体可安置好了吗?”
景翊君想起父皇,眼中充满了悲伤的道:“嗯,你放心吧,昨夜已经父皇的遗体放置于冰棺中,现在暂时安置在冰库中。冰库由内卫统领周烈髯亲自严密把守。”
杨耀宗蹙眉道:“周髯?”
景翊君点头道“嗯,你曾见过的,就是你与景晟去秦海舟那里,赶马车的那人。我没有回宫的时候,就是他一直负责景晟的安全,此人寡言少语,身手也很好,对皇上与景晟忠心耿耿,值得信任。”
杨耀宗想起那名虬髯大汉,一直以来只知道他姓周,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周髯,倒是人如其名。”杨耀宗心道。
吃完粥,景翊君喂着杨耀宗吃药,杨耀宗觉得这药的味道与前两日音如歆给自己喝的药味道一样。疑惑的问道:“这药?”
不待景翊君说话,皇太孙却是抢先道:“你这粥与药都是姑姑亲手给你熬的。也不知道你何时会醒,姑姑怕你醒来时不能及时吃到,所以凉了就热,都折腾好多次了。你可不能因为怕苦就不吃了。”皇太孙就怕吃药,他还道是杨耀宗闲药苦要不吃,不吃药身体又怎么能好的快。又想让杨耀宗知道姑姑为他辛苦熬药的事情。
景翊君知道景晟的心意,也知道杨耀宗要问什么,微微羞赧的道:“今日早些时候,我见你气息平稳,便去音如歆那里帮你代声平安。观她气色,她应该是一直在等着你。我告诉她宫中有事,你忙完就会回去。这药本是她熬好的,让我带来热好给你吃。”
杨耀宗被景翊君感动的星眸氤氲,也不管皇太孙还在身边,拉过景翊君对着她红润的樱唇轻啄了一下,然后将她搂在怀中柔声道:“你要不要这么善解人意!你这样会把我宠坏的!”
皇太孙先是瞪大眼睛惊讶的看着杨耀宗的举动,随后面红耳赤的偏过头去。他想起在杨耀宗还未苏醒的时候自己问姑姑的话:”姑姑,你是当真想嫁给杨耀宗的吗?还是说为了宽慰皇爷爷,为了大周,为了我而选择嫁给杨耀宗的?“
景翊君恬淡的道:”姑姑知道你皇爷爷让姑姑嫁给杨耀宗,是为了让杨耀宗可以更加忠心的辅佐于你。你皇爷爷看中了杨耀宗的能力,但却不了解他这人的脾气。他这人若是想做愿意做一件事情,不用你说他也会去做。如果他不想做,你就是给他再大的诱惑,或是对他威逼,他都不会去做。我与他每日相处,彼此间也早有好感,不过谁也没有言明。他也许因我是高高在上的公主,而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嫁人的事情。他或许是为了宽慰你皇爷爷才当面与我求婚。但我知道他是心中有我才会如此做的,若没有我他定然会当面回绝掉你皇爷爷将我许配给他这件事。他敞开心扉,姑姑的心扉也因他的表白而敞开。爱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也许你前一秒还恨他恼他,而下一秒你就会在乎他,爱上他。这些你慢慢的就会懂的。姑姑是真心的想嫁给他。所以姑姑很感谢你的皇爷爷。不会对你皇爷爷有任何的埋怨。而且姑姑是知道你皇爷爷也很心疼我这个女儿的。“
…………………………………………………………………………………………………………………………………………………………………………………………………………………………………………………………………………………………
景翊君被杨耀宗搂在怀中,头埋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怦怦的心跳,感受着他的柔情。被杨耀宗轻吻的双唇还有酥酥麻麻的感觉。景翊君的心突突乱跳,虽然依恋杨耀宗的怀抱,但毕竟皇太孙还在身边,她直起身子羞赧的道:“药还没喝完呢,一会儿该凉了。”
杨耀宗看着景翊君娇羞的样子,心中美不自胜。拿过景翊君手中的药碗,咕咚咕咚几下就将碗中的药,悉数喝完道:“真甜!”
皇太孙看着杨耀宗竟然一口就将药都喝完还说甜,他疑惑的道:“这药是甜的?”
杨耀宗对他眨眨眼,点点头道:“嗯嗯。甜的。”
皇太孙好奇的用指尖蘸了一下碗底,舔了一下,随即紧皱小脸“呸呸呸”的道:“杨耀宗你骗人!这么苦你还说是甜的!”
杨耀宗很无辜的很纯真的对他道:“我喝就是甜的嘛!不信你问你姑姑。殿下你是上火了吧,所以口中是苦的。尝这药也是苦的。”
皇太孙有些被他说的信以为真,可还是有些怀疑的看向景翊君。
景翊君当然知道这药是苦的,没好气的瞪了杨耀宗一眼道:“你哪里有个做长辈,做太孙太傅的样子!”
皇太孙恍然道:“哦!哦!哦!哼!这药果然是苦的!“
杨耀宗呵呵笑道:”只要是你姑姑喂我吃的药,就是毒药也是甜的。“
皇太孙被杨耀宗说的情话,恶的抖了抖,吐了吐舌头。不过他看到杨耀宗对自己姑姑好,他也很开心。他也很高兴可以与杨耀宗之间没有芥蒂的聊天。
景翊君也早已沉沦在杨耀宗的甜言蜜语,柔情蜜意中。
第九十章 心战(上)
杨耀宗刚刚苏醒时,室内还很亮堂。待吃完药,室内变得昏暗下来。
杨耀宗问景翊君到:“已经傍晚了吗?我睡了将近一天?”
景翊君点点头柔声道:“要是累了,就继续躺下睡吧。我这里平日就我一人居住,你尽管放心休息就是。我会一直待在旁边,有事你叫我就行。”
杨耀宗微笑关心道:“你都多少时日未曾休息了?就算你是仙女下凡,也要休息对不?你也快些休息吧。我不用你陪着。”
景翊君有些躲避杨耀宗的视线羞赧的道:“我有休息,你睡着的时候,我在那边。”她指了指窗前摆放的矮塌道:“我在那里打坐的。”
杨耀宗有些疑惑为何景翊君不敢看着自己说话,还很害羞的样子。他以为景翊君是在安慰自己,不想让自己担心,而说在矮塌上打坐休息。实际上景翊君的确有打坐休息,不过是仅仅休息片刻而已。杨耀宗看着景翊君疲惫的面容严肃的道:“我是让你睡觉!打坐怎么能休息的好!”
皇太孙小声道:“杨耀宗,你躺在我姑姑的床上呢。“想了想看看景翊君,又看着杨耀宗道:”不过姑姑与你已经在皇爷爷面前结为夫妻了。睡在一起倒也没事。那我就先走了。你们休息吧。杨耀宗明日我再来看你。“
杨耀宗这时才恍然,不好意思的道:”这个。。。。。。这个。。。。。。“见皇太孙正迈步要走,猛然想起一件事情道:“对了!贤王是否还留在宫中?”
景翊君还在因景晟的话而感到羞赧,有些不知所措。听到杨耀宗突然问起贤王的事情,忐忑的心才稍有缓和的小声道:“嗯,三皇叔还在宫中,顺公公一直负责侍候着。”
杨耀宗点点头蹙眉道:“贤王昨夜那么晚还来宫中?突然将他留在宫中他有没有说些什么吗?”
皇太孙抿抿嘴道:”昨夜是皇爷爷派人召贤王入宫的,不过却没能看到贤王最后一眼。“想起去世的皇爷爷,皇太孙眼圈变的红红的道:”贤王没有说什么。一直耐心歇在宫中等候着。“
杨耀宗点点头道:”我现在要去见见贤王,有些事情要与他谈。“
原本杨耀宗还想等着暗察使对贤王及二世子景昱的调查情报,再细细分析计划如何处置贤王与二世子两人,毕竟若是贤王再与勤王当真勾结在一起,一旦勤王起兵谋反,天京城中再有贤王做内应,那谋反十有**都会成功。可如今皇上驾崩,虽然消息被封锁,但还不知能坚持几日,时间紧迫,所以他决定提前先试探下贤王。毕竟从景翊君及音如歆口中了解的贤王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没有是非观念的人。更何况皇上是他的亲哥哥,而且皇上临死前记挂着贤王这个弟弟,应该是待贤王不错才是。若是贤王被二世子利用,或是被二世子掌握了什么可以威胁到贤王的事情,如今皇上去世,皇太孙若是即位,又有什么事情不可以te赦的呢?若是可以让贤王转而帮助皇太孙,以贤王的地位及名声,那对于皇太孙登基后稳定朝臣抚慰军心都有不可多得的好处。
景翊君微微蹙眉关心道:“你身体还很虚弱,先躺下休息。明日再去见三皇叔吧。”
杨耀宗微笑道:“没事,而且我的确有紧要的事情要见贤王。再说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一直将贤王留在宫中。”
景翊君仔细的看看杨耀宗,还是有些担心他的身体,但还是点点头道:“那好,我陪着你去。”
皇太孙在一旁急急的道:“我也陪着你去。”
…………………………………………………………………………………………………………………………………………………………………………………………………………………………………………………………………………………………
一间灯火通明的小殿内,殿内有一木质雕花屏风,将小殿分隔成两室,屏风里侧景翊君与皇太孙正安静的坐在矮塌上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动静。屏风外面杨耀宗与贤王正对坐于矮几前。
景翊君与皇太孙非要陪着杨耀宗一同去见贤王,可杨耀宗是当真有正事要与贤王谈,又担心贤王当着景翊君与皇太孙两人的面不能畅所欲言。原本是亲自要去拜见贤王,却只能变成先寻一处合适的场所,将二人安置好,再由顺公公将贤王带到此处安坐。而杨耀宗则是待贤王安坐后,随后进入小殿。两人之间的名讳也由顺公公通报过。
杨耀宗听景翊君说过皇上与贤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刚进如殿内见到贤王,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对亲兄弟长的着实太像了一些。只不过贤王要比皇上看上去年轻很多,身材上也比皇上壮实很多。
两人的官位已由顺公公通报过,杨耀宗拜见过贤王落座后,拿起矮几上刚刚泡好茶水的茶壶,为贤王倒上一杯茶,又自己倒上一杯茶,端起茶杯道:“杨某一直都想去拜会贤王,今日却是在此有幸得见,便以茶代酒以表我的对贤王的敬意。”
贤王自杨耀宗进入殿中,便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此时见杨耀宗恭敬的为自己敬茶。便也拿起身前的茶杯,抿了一小口,微微淡然的笑道:“太孙太傅有心了,我一”闲王“倒是不敢劳太孙太傅上门拜会。倒是本王久闻太孙太傅大名多时,一直想要与太孙太傅结识一番,却是一直无缘得见。一直都是听说太孙太傅玉树临风才华横溢。今日目睹太孙太傅的相貌,当真是英俊不凡。太孙太傅所做的诗词本王非常喜欢,称得上神来之笔千古佳作。”
杨耀宗恭敬的施了一礼道:“能得贤王赏识,杨某荣幸之至。诗词终归是小道,杨某当不得王爷的谬赞。”
贤王摇摇头道:“诗词写的好坏与否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还是综合展现一个人文化底蕴、人生阅历及联想力的一门高深学问。一篇好的脍炙人口的诗词可以用短短几句话,或仅仅几个字,便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尽请诉说。比如说太孙太傅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若不是太孙太傅有着深厚的才学及丰富的联想力,外加与南宫女相有着浓厚的情感,又怎么能写出这两句绝佳之句,做出如今脍炙人口,争相传唱的诗词。别人也许不理解你为何有如此才学还要入赘南宫府,但本王看了太孙太傅这两首诗词却是十分了解了。太孙太傅的性格倒与本王有几分想象,宁要美人,不要江山。”
杨耀宗微笑缓声呼应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贤王双眸一亮低声重复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随即哈哈笑了两声高声道:“好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世上也许只有本王能了解太孙太傅的心情。什么金钱富贵,权利地位。这些都及不上身边可以有个与你相知相爱的人陪伴着。只要能与自己相爱相知的人在一起,即便入赘又怎样。只可惜南宫女相怕是短时间无法摆脱俗世繁务啊!”
杨耀宗倒是有些心虚,轻轻咳了两声,随意的喝了口茶道:“杨某听说贤王至今也只有王妃一人。真是伉俪情深,令人羡慕。”
贤王只是淡淡的笑笑,并没有回答。抿了一口茶,盯着杨耀宗深沉的道:“太孙太傅,今日应该不是恰巧在此地遇上本王,专门与本王唠家常的吧。”
杨耀宗没想到贤王会先提出疑问。不过他倒也没有紧张,对着贤王的视线直言道:“不知贤王有没有听说八月十五那夜应天府大牢暴动的事情。”
贤王依旧保持淡淡的微笑道:“自然是听说了。”
杨耀宗从贤王面色表情看不出任何线索,继续试探的道:“那贤王可知是谁在策划了这件事情呢?”
贤王喝了口茶毫不在意的道:“我向来不关心这些事情。”
杨耀宗第一次感到有些压力,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拿起茶杯送至唇边,看似随意的脱口而问道:“贤王可曾听说同样在八月十五那夜,大世子景旻逃跑的事情。”
屏风后皇太孙很是不解杨耀宗为何要对贤王道出如此机密的事情。他看向自己的姑姑,希望自己的姑姑可以给自己答案,可景翊君也是一脸迷惑的对着皇太孙摇摇头。
第九十一章 心战(中)
贤王刚刚放下茶杯的手顿了一下,看向杨耀宗的眼神陡然变的凌厉起来,但转瞬间又变的波澜不惊微笑道:“哦?竟然发生了如此大事,为何我从未听说,不知太孙太傅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贤王短顺间的神情变化自是没有逃过杨耀宗的眼力。杨耀宗嘴角略微上扬,心中冷笑,面上保持微笑盯着贤王道:“难道贤王一点也不好奇吗?”
贤王满不在乎的道:“好奇?我为何要好奇?”
杨耀宗眉头微皱反问道:“哦?贤王竟然不好奇大世子景旻为何要逃跑,却是好奇我是从何得知此事的?“
贤王盯着杨耀宗冷冷的道:”相比景旻我的确更好奇太孙太傅,而且是越来越好奇,太孙太傅看来应该不仅仅是“太孙太傅”这么简单吧!“
杨耀宗凝视贤王毫无惧意的道:”贤王怕是也没有那么“闲”“贤”吧!“杨耀宗一语双关,故意把贤(闲)字拖的很长。
两人都是互相不回答彼此的问题,反倒又可以从问话中听出答案。不过倒是把屏风后的景翊君与皇太孙两人听的迷迷糊糊,不知道杨耀宗与贤王两人你问我我问你,问来问去的到底要问出什么结果。
贤王看着杨耀宗的眼神隐现怒意。
杨耀宗拿起茶壶为贤王将茶杯蓄满茶水道:”杨某久闻贤王年轻时征战杀场,仅以威名便可以令得胡人闻风丧胆。尽管贤王已经远离战场及朝堂好多年,但贤王的威名及功绩如今依旧被大周百姓广为称颂,大周的军士将领也依旧对贤王钦佩仰慕。如今我军正与胡人开战,且此次是东西突厥联合同时攻打我大周。不知贤王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此时外面已经入夜,不知何时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贤王闭目片刻,睁开眼却不去看杨耀宗,低垂着眼睑向门外看去。缓声道:”本王已经老了,没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了,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操那么多的心了。“
杨耀宗依旧盯着贤王逼问道:“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大周普通百姓都知道关心国家大事,关外战争局势,而身居高位的王爷您却没有精力去操心了吗?”
贤王转过头,微眯起眼睛,盯着杨耀宗。他本就是个很有傲气的人,年轻时征战沙场,立下无数军功,获得很多赏赐及美名。尽管他早已放下军权远离朝政多年,但与生俱来的那股气势还是存在的。这么多年里有谁何曾敢对他如此失礼逼问。更何况还是个未及弱冠的年轻人。让他不禁着实有些愤怒的看着杨耀宗,声音低沉冰冷的道:“你可知你是在与谁说话!”
杨耀宗微笑道:”您希望我是在与谁对话?是与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威风八面,正气凛然的”贤王“,还是与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万念俱灰、不分皂白的“闲王”对话?“
贤王猛的拍案起身怒喝:“杨耀宗你好大的胆子!”
杨耀宗哼哼笑了两声,喝了口茶慢条斯理道:“贤王因何而动怒呢?是因为我说错了,还是说对了呢?贤王,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先要让自己尊重自己。”
屏风后的景翊君因为贤王的拍案而起,一双玉手双拳紧握,差点克制不住的冲了出去。她可不能再让人伤害到杨耀宗。认真聆听的景晟也吓的一个激灵,差点吼出声了。待见贤王接下来并无任何举动,心才松缓下来。
杨耀宗继续道:“贤王您请安坐,稍安勿躁。杨某心中有一疑惑,不知道贤王还是否怀念年轻时征战沙场时的飒爽英姿,想念被百姓军士拥护敬仰的那种心情。心中会不会因如今自己的力不从心而感到悲切?”
杨耀宗只见贤王冷漠而平淡看了看自己,丝毫没因自己所提出的疑问而引起任何的情绪波动。
听到杨耀宗着一连串的问话,贤王反倒是消了心中的怒气,如老僧入定般盘膝坐下,闭目养神。对杨耀宗的问话仿若没有听到一般,不作任何回答。
杨耀宗蹙眉心道难道贤王当真是意气消沉心灰意冷了吗?如果他当真心灰意冷他又因何会与勤王二世子联手?即便是威逼利诱又怎么会对心灰意冷了的人起作用。更何况贤王刚才明显生气了,尤其是当自己提及“闲”王的时候。这就说明他心中还是有他在乎的东西的。他并不喜欢别人称呼他“闲”王。
室内沉寂,可以清晰的听到小雨敲击着房屋瓦片及落地时的啪啪声。
杨耀宗手指转圈摩挲着茶杯的杯口,注视着贤王的表情缓声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杨耀宗说道沙场秋点兵时,只见贤王紧闭着的眼皮抖了抖,眼珠在眼皮下也有移动。当念完全诗时,贤王猛的又站起来,拿起身前的茶杯使劲的掷于矮几上。“啪!”的一声,茶杯被摔的四分五裂,茶水溅射出来,杨耀宗的衣服上脸上都被溅到了茶水,还好此时的茶水已变的温热。
景翊君与皇太孙的思绪随着杨耀宗所做词的意境牵引着,沉浸其中。听到摔杯子的声音,把两人着实是吓了一跳,这回不单单是景翊君握紧了双拳,就连皇太孙也握紧了双拳。若不是杨耀宗提前叮嘱他俩,不让他俩发出一点声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允许跑出来。他俩此刻定然已经站到了屏风外侧。虽然不能轻易现身,但两人都是蹙眉努力的看着屏风,仿佛可以穿透屏风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
贤王怒目而视的对着杨耀宗喝道:“够了!别再在本王的耳边聒噪!你信不信本王现在就敢杀了你!”
杨耀宗见贤王这次真的发怒了,心中反倒是开心了。杨耀宗抬了下眼皮看了贤王一眼,擦了擦脸上沾的茶水又弹了弹身上沾到的茶水毫无畏惧的道:“杨某相信贤王现在就敢杀了我,而且相信贤王杀了我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处罚。毕竟你是王,我是臣。可杨某心中疑惑未解,若是被贤王杀了岂不死不瞑目?贤王何不解开杨某心中疑惑再来处置杨某呢?“
杨耀宗抬头盯着贤王道:”贤王因何要帮着勤王二世子!权利金钱您身为王爷都已拥有,家庭原因吗?据我了解贤王一直膝下无子女,而且伴侣也只有王妃一人。相必是贤王对王妃爱极,即便是没有子女也是无所谓的。若说是因为家庭原因,贤王又不想另娶妻妾,想要有个后人,也不应该会帮着勤王二世子。相比之下我觉得皇太孙与你的关心应该是更近一些。他毕竟是皇上的亲孙子,而您是皇上的亲弟弟。若与权利金钱及家庭都没有关系,那么就只能是您个人的原因了。但是到底是什么个人原因让您帮着勤王二世子,要与皇上为敌。难道你不在乎皇上如何作想?不在乎大周百姓、军士将领如何作想?不在乎皇太孙如何作想?不在乎公主景翊君如何作想吗?”
杨耀宗记得景翊君说过贤王对她很好,如亲生女儿般看待。所以他试探着将景翊君的名字念了出来。
当贤听到杨耀宗提起景翊君时,贤王愣愣的看着杨耀宗道:“你竟然知道翊君?”因为景翊君自三岁便离开皇宫,很多朝廷大员即便知道有这个公主,但在她消失很多年后,也慢慢被淡忘了。而大周的百姓即便知道大周有位公主,也不会知道公主的名讳。甚至连他自己都一直怀疑景翊君是否还在人世。所以当如此年轻的杨耀宗可以直接道出景翊君的名字时,贤王有些发愣,也有些好奇。景翊君是他自从闲置在家以来唯一牵挂惦念的人。但却是自从景翊君消失不久后迄今为止,他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说这个名字。
杨耀宗看着贤王慢条斯理道:“自然知道,而且……”
“而且什么!”贤王急道。
杨耀宗看着贤王如此紧张关心景翊君,心道看来翊君就是他的软肋。他为何会如此关心翊君?难道他是翊君的生父?杨耀宗不禁因自己丰富的联想力而打了个寒颤。心道,不会这么狗血吧。
景翊君听到杨耀宗说到而且后便默不作声了,还以为他要会对贤王说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玉颊不禁有些发烫。
”而且我与她还很相熟。“杨耀宗道。
听到杨耀宗如此说,景翊君的心虽然放松下来,却又有些失落。
贤王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杨耀宗问有些激动的道:”翊君她回来了?她何时回来的!“
杨耀宗蹙蹙眉故意问道:”贤王我们现在应该不是在聊公主吧,您为何如此关心她呢?“
贤王反问道:“你怎么就知道本王所做的事情,与翊君没有关系呢?翊君是我的侄女,我不关心她我关心谁呢?你吗?”
杨耀宗哼声冷笑道:“杨某自然有人关心,无需王爷费心。如果因为公主是您的侄女您就关心她,那皇上是您的亲哥哥,如今皇上身体不好,怎么未曾见到您关心过皇上?皇太孙是你的亲侄孙,如今年仅十三岁,就要担起国家这个沉重的担子,怎么也不见你关心关心他?!哼哼,贤王竟然还敢说自己做下的事情与公主有关系!”
杨耀宗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底气十足的质问道:“难道公主会让您与二世子景昱联手策划应天府大牢暴动事件吗?难道会让您间接的帮助大世子景旻逃出天京城吗?难道会您帮助勤王谋反吗?难道会让您与她的父皇为敌吗?您做的事情您当真有考虑过公主吗?您置公主于何地?您所做的事情完全就是您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不要拿着一个根本不是理由的理由,作为你这样处事冠冕堂皇的借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