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毅咬了咬牙,反正自己年纪小,耍点无赖也不丢人,他一躬到地,然后苦着脸说道:“先生钦点弟子为案首,天地君亲师,名分已定。弟子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说。黄公公找到弟子的时候,弟子基于义愤,帮了黄公公一把。可是一个多月以来,弟子发现苏州的票券市场简直就是一个大火坑,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次茶叶风暴一旦扩散,老百姓发觉手里的票券不值钱,必然挤兑商行店铺,商店势必大量倒闭,进而波及到钱庄票号,苏州商业必然遭到重创,危害之大,远远超过倭寇侵扰。别人或许不懂,先生一定清楚其中的危险,弟子斗胆请先生出手,为了苏州,为了江南,一定要力挽狂澜才是!”

第241章拉人下水

王崇古眯缝着眼睛,悠悠问道:“行之,票券之危,当真如此严重?”

“不敢欺骗先生,这也是弟子近一个月来的心得,只怕票券要背后的那些人到了收网的时候。”唐毅笃定地说道。

“听说票券也出现十几年,背后又是那么多强悍的世家,哪里会轻易垮了,你小子不要危言耸听,哄骗老夫。”

唐毅慌忙举起右臂,攥着拳头,对天发誓。

“先生,弟子万万不敢欺骗您。”

你刚刚就骗了老夫,王崇古对此话显然将信将疑,问道:“你可有什么根据?”

“先生,所谓票券本来是考验人的眼光,如果对未来判断精准,就会获得丰厚酬劳,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可是由于朝廷官吏不通金融,不懂生意,没有提前进行规范和预防,结果票券市场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了。”

唐毅做足了功课,侃侃而谈:“大到粮食、丝绸,小到点心,肉类,凡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都产生了票券,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先是追涨杀跌,赚取差价,接着倒买倒卖,到了最近几年更加疯狂,各大豪商大户加入其中。他们力量强悍,能够左右市场,操纵物价。从他们介入之后,票券就完全变了味道。从最初的投资,到投机,再到敛财工具,票券已经成了洗劫苏州百姓手中金银的超级骗局。”

王崇古倒吸一口凉气,陷入了沉思,他一直在观察,可是怎么也没想过问题竟会这么严重,还有些不信。

“行之,老夫看苏州商贸繁荣,老百姓都十分接受票券,大小商铺也都客人云集,丝毫没有危机的迹象,可不像你说的这么可怕!”

“非也!”

唐毅断然道:“先生,票券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判断之上,物价岂有一直上涨而不下跌的道理?可偏偏这几年苏州的物价很少下降,即便是短暂下降,也很快就涨回来。弟子调查了苏州十八种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包括,大米、面粉、豆油、盐、茶、蔬菜、水果、布匹等等,其中大米涨幅一倍左右,果蔬更是多达三倍,至于布匹也有五六成之多。”

说着,唐毅将一份统计图表送到了王崇古手里,展开一看,就让王崇古拍手叫绝。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是十几张折线统计图,将价格上涨的态势描绘一清二楚。王崇古敏锐察觉到图表的价值,忍不住说道:“行之,这是你弄出来吧?”

“是。”

“嗯,改天老夫派几个人过去,跟你学学,你不会敝帚自珍吧?”王崇古明笑得像是狼外婆,十足的趁火打劫敲竹杠。

唐毅轻轻一笑:“些许小事哪用得着先生吩咐。”

王崇古满意地点头,把精力又放在了物价上面,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道:“行之,老夫观之,好多东西翻了一番还多,按照道理,百姓该怨声载道才是,怎么听不到任何抱怨啊?”

“这正是票券带来的错觉。”唐毅严肃地说道:“物价上涨,带来票券价格更快上涨,老百姓手上的财富看起来不断膨胀,他们对物价也就不敏感了。可是!苏州物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地方,这种畸形的物价根本不可能长久维持。另外倭寇频频入侵,变数横生,一旦发生长时间战乱,供应不足,物价飞涨。到时候老百姓就会拿着票券去挤兑店铺,当他们发现店铺拿不出东西的时候,恐慌就会瘟疫般蔓延,几千万的票券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成千上万的铺面倒闭,无数百姓倾家荡产,走投无路,或是悬梁自尽,或是铤而走险。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只怕到了那时候,苏州就是人间地狱!”

“不要说了!”

王崇古突然断喝一声,脸色铁青,额头上冒出了细腻的汗水。面对着千军万马,王崇古丝毫不惧,可是此刻他真的怕了,从心里往外怕了。

唐毅的分析入情入理,简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府试之前,就有倭寇杀入了苏州地界,幸亏他防备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而当时苏州城的票券就动荡了好些日子,幸亏举行府试,转移了大家伙的注意。

现在想起来,王崇古都有些后怕。如果当时倭寇杀到了苏州,只怕早就大祸临头!

不光他的仕途就此中断,晋商票号也会受到极大损失。

“可恶,真是可恶!”王崇古气愤地骂道:“小畜生,竟敢不告诉老夫,还让老夫出头,简直可杀不可留!”

唐毅一缩脖子,莫非说我呢?偷眼一看王崇古尴尬的表情,唐毅瞬间明白,是有另一个“小畜生”说动王崇古找自己的,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只是和事佬没有那么好当的,小爷一定要把你们拉下水。

王崇古发觉唐毅神色怪异,只当他识破了刚刚的失言,只好如实说道:“贤侄,老夫可没有出卖你,只是猜到除了你别人没这个本事。”

“呵呵呵,先生无须自责,既然是师徒,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不管出了什么事,弟子都站在您这一边。”

“点你做案首,是老夫最英明的决定!”王崇古欣慰笑了起来,笑到了一半,他突然憋了回去,忍不住大骂道:“臭小子,给老夫下套子是吧?分明是你来求我,怎么变成你帮着老夫了!”

……

王崇古虽然愤怒,可是不得不仰仗着唐毅的智慧,两个人足足聊到了深夜,都在讨论票券,讨论苏州。

唐毅努力说服王崇古,让他出手解决苏州的隐患,只是王崇古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正如他曾经给唐毅提出的要求一样,晋商的利益要维护,其次就是他任内不要出事。至于掀起晋商和江南大户的战斗,一点兴趣也没有。

谈到了最后,双方都亮底牌了。

王崇古可以出面,压迫对方,把茶价维持在比往年稍高一点的位置,黄锦和唐毅一方可以从容撤退,还能赚上一笔。这也是王崇古对大户们的惩罚,让他们少兴风作浪。

谈完之后,唐毅坐着马车,回到了拙政园——隔壁,进了书房,徐渭正焦急地等待。

“文长兄没睡?”

“睡,心要多大才能睡着。”徐渭拉着唐毅坐到对面,忙问道:“快说说,是不是把王崇古拿下了”

唐毅苦笑道:“没把我自己搭进去就不错了,王崇古多精明啊,他哪里愿意蹚浑水。”

“啊!”

徐渭惊呼道:“那你们谈什么?”

“抽身撤退吧,王崇古答应说服对方,黄公公的投资能赚回来,咱们囤积的茶叶也要销出去。我算了算,此一役咱们能赚五十万两左右,然后就烟消云散,天下太平!”

徐渭瞪大了眼睛,放在往常,五十万两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可是现在他失望,失望透顶!

对唐毅失望,对王崇古失望,对官场失望……

“行之,你忘了前些日子说什么来的?苏州城已经危如累卵,百姓有被榨干的可能。给了你五十万两,就忘了天下苍生,就忘了知行合一?你扪心自问,对得起阳明公的教诲吗?”

面对徐渭疾言厉色的叱问,唐毅也不辩驳,而是拿过了茶壶,没水,又抓过来酒壶,装的满满的,他给徐渭倒了一杯酒,徐渭推到了一旁。

唐毅只好自斟自饮,三杯葡萄酒下肚,唐毅的脸色染了一层红润。

“哈哈哈,文长兄,你也太小看我唐行之!”

啪!

唐毅猛地一拍桌案,吓了徐渭一大跳。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四个字阳明公做到了吗?没有,立德,立功,立言,平心而论,阳明公的功绩比起杨士奇,于谦都差之天地。”

作为心学弟子,徐渭很不喜欢听,可是却不能否认唐毅的话,只能任由他诋毁祖师爷,“天底下什么最难,做事最难!我是想和苏州的大户一搏,可是王崇古一露面,我就不得不退,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样都没用,很不幸,晋商和东南大户一旦联手,就拥有了这种绝对实力!所以我必须卑躬屈膝,取得王崇古的谅解。”

唐毅猛地抓起酒壶,狠狠灌了一大口,仰天狂笑。

“晋商占据天时,就好比汹涌而来的曹魏,苏州大户占据地利,兵强马壮,好比东吴孙权。我唐毅和他们比起来,就是东西奔走的刘备,将寡兵微,回天乏术。”

唐毅仰天长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独自喝着苦涩的酒水。

徐渭突然觉得头酸心疼,觉得自己很混蛋,很残忍,凭什么把一切担子都放在唐毅的肩上,他已经做了狠多了,凭什么还逼迫他!

亏我徐渭还自认是朋友,是兄弟,可哪有一味逼迫兄弟的道理!

“行之,我,我想说刘备也不错,赤壁一战,刘备才是最大的赢家!”徐渭从来不会安慰人,只能挤出这么一句。

“没错!”

唐毅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颓靡之态一扫而光,变得神采飞扬。

“文长兄,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我抽手了,晋商和苏州大户的矛盾才会突出来,他们杀得死去活来,我才有从中渔利的机会,借力打力,晋商不插手,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票券,他们来了,一切才好办!”

徐渭兴奋地拍案而起,大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我失望的!对了……王崇古那么狡猾,他会上钩吗?”

“哈哈哈,还能由得他吗?”唐毅笑得格外得意。

第242章我上当了

进入六月,白天更长,日头更毒,在外面走一圈,白嫩的皮肤就要晒成红色,若是经常在外面,就会变的红紫黝黑,这不,黄锦的大白脸就变成了红色,翘起了一层死皮。小太监拿着药膏,战战兢兢给黄锦涂抹。

“干爹,看着您老受苦,孩儿们都心疼啊,往后您老就别在外面跑了,好好歇着多好。”小太监絮叨叨地说着。

黄锦听得熨帖,和缓地说道:“不是干爹不想安逸,可这世道不允许啊,现在茶价上来了,干爹的人头保住了,还能得到皇爷嘉奖,可要是像前些日子那样,干爹的脑袋就没了。”

小太监吓得手抖了一下,戳到了鼻子上,黄锦疼得一皱眉,小太监慌忙说道:“干爹福大命大造化大,儿子们还要伺候您长命百岁呢。”

“瞧你的小嘴,是真会说啊。”

黄锦叹着气,一抬头,正好看到小太监领着唐毅走进来。黄锦慌忙站起,笑得眼睛都没了,欢喜地说道:“哎呦喂,原来是金童子来了,快上座。”

黄锦推开了小太监,亲自过来,把唐毅按在椅子上,又是沏茶,又是上点心,不愧是专业伺候人的,动作如同行云流水,没几下就摆弄好了。

“唐公子,怎么有空来看咱家,是不是有大动作?”

“嗯。”唐毅笃定地点头。

黄锦仿佛打了鸡血,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搓着手,无可无不可。

“咱家就知道唐公子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肯定要干大的,让咱家干啥,只管吩咐就是。”黄锦弓着身体,谄媚之态简直和面对嘉靖的时候一般不二。要说黄锦对唐毅的脑残程度,还在徐渭和王世懋之上。

唐毅直接挑明说道:“的确要干大的,只是和公公想的不太一样。”

“那是要干什么?”黄锦惊讶地问道。

“和解!”

“啊!”黄锦一拍桌子,傲然站起,尖利的声音穿破了房顶,盯着唐毅,大声吼道:“唐公子,你没发疯吧?明明是咱们占了优势,茶价一天比一天高,只等期限到了,咱们就能数银子,干嘛和解,咱家不服!”

唐毅把手一摊,笑道:“黄公公好气魄,既然如此,接下来就交给黄公公操纵吧!”

“别!”

黄锦差点吓趴下,让他操纵,还不被吃得尸骨无存啊!立刻黄锦陪着笑脸,说道:“唐公子,咱家就是拉屎攥拳头——假横!大主意不还是你拿吗,只是咱家觉着不能轻易放过了那帮孙子。”

“公公所言,何尝不是我心中所想,只是形势比人强啊!”唐毅苦笑道:“王崇古找到了我,愿意从中调停,黄公公,晋商的面子我可不敢不给,您呢?”

“我?”

黄锦一下子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别人不知道晋商的厉害,他可是一清二楚,只是这里是江南,不是晋商的地盘,他们掺和干什么?

“唐公子,你就那么怕晋商?”黄锦把皮球提了回来。

唐毅哑然一笑,“黄公公,不是怕谁的事情,您是宫里头的人,担负着陛下的使命,凡事以稳妥为先,毕竟掏出那么多银子,传出去有损英明啊。”

“英明?那玩意咱家早就没有了。”黄锦喏喏说道,唐毅的话戳中了他的弱点,没用多废话,他就点头了,比起唐毅预想的容易多了。

其实经历这段时间,黄锦已经习惯了对唐毅言听计从,按照他的主意,绝对不会吃亏。轻松搞定黄锦,唐毅也非常高兴。

有人要问,为何要不遗余力帮着黄锦,又为何要让他在关键时刻抽身而退?答案肯定不是唐毅心善,也不是黄公公比较萌。黄锦代表着宫里,代表着嘉靖,更是唐毅的一条退路。接下来的风暴只会更加疯狂残暴,会烧到什么程度,唐毅都没有把握,让黄锦置身事外,就成了必要的选择。

在唐毅的授意之下,黄锦和赵永芳等人展开了谈判,前后花了十五天时间,终于达成了协议,赵永芳出资一百五十万两,吃下黄锦手里的多单,同时黄锦则要把手下掌控的茶叶都释放出来,很显然赵永芳一干人还认为茶叶是黄锦悄然收购的,毕竟他们不会注意到新科的府试案首能有多大能量。

王崇古要不是因为盐铁塘,因为沙洲大捷,想破了脑壳,也不会想到唐毅。

黄锦拿回了八十万两,又还上了唐毅的三十万,最后剩下四十万两,再扣除利息,他能多赚二十来万,虽然比预想的少了很多,可黄锦就像是做了一场梦,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实在是折磨人,他是再也不想留在苏州一天。

临走的时候,黄锦拉着唐毅的手,老泪横流。

“唐公子,啥也不说了,你以后看着吧,不管到了啥时候,只要吩咐一声,咱家敢皱眉头,就让老天爷轰碎了咱家!”

送走了起誓发愿的黄锦,唐毅再度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雷七前来禀报,说是茶叶已经都抛出去了,获得净利三十九万两。

唐毅似乎对数字没啥兴趣,一下子又变回了宅男,躲在家里,和徐渭王世懋谈诗论文,闷头做文章,一门心思应付院试。

……

宏瑞祥,赵永芳抬头望着几个伙计取下商号匾额,老眼之中,流出了浑浊的泪水。

他当然没本事请动王崇古,就在他无力应对茶价疯长的时情况下,万般无奈,只好选择求助,他找的人是谁呢?

此人名叫赵旭,是绍兴人,谁都知道绍兴师爷厉害,赵旭这家伙聪明伶俐,从小就读书很多,可是人各有志,他勉强参加了一次县试之后,就再也不考科举,也不去当师爷。

那他干什么呢,创业!

从小打小闹开始,没有几年时间,赵旭就跃居绍兴首富,接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结交的都是超级豪门权贵。

到了二十五岁,赵旭突然将手上的产业都抛了出去,转而游走在世家和权贵中间,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座上宾,更有人说他是东南第一商人,当代的沈万三。

赵永芳比赵旭打了二十几岁,两个人也没有关系,只是在创立宏瑞祥的时候,赵永芳要借助赵旭的实力,就认赵旭做了叔叔。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也不难开口,把赵旭请来,赵永芳就跪在了他的面前,祈求叔叔帮忙。

“唉,我早就说过,弄票券必须加着一万倍的小心,要捧着卵子过河。黄锦那家伙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岂会没有一点手段。”

“叔,侄子知道错了,只求叔叔能出手,拉侄子一把,侄子愿意把宏瑞祥双手奉上,孝敬叔叔。”

赵旭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晃着脑袋,一圈又一圈,突然叹口气。果断说道:“不能在茶叶上纠缠了。”

“为什么?”赵永芳涨红了脸,不服气道:“叔叔莫不是嫌弃侄子出的价钱不够?”

“呸!我会在乎你的那点钱!”

赵旭冷笑道:“你长一点脑子,我盘算了一下,往年流入苏州的茶叶足有上千万斤,其中晋商要拿走五百万斤。而今年晋商采购不到四十万斤,这么多茶叶都被黄锦那个老阉货给吃下了,他究竟调动了多少银子,你心里有谱儿没有?”

赵永芳一阵抽搐,在心里默默盘算,最后痛苦地说道:“至少要四五百万吧。”

赵旭淡淡说道:“这么多钱,足够左右大明朝的茶市了,你输得不冤。”

“叔叔,难道你也怕他们?”

“笑话,论起银子,我怕过谁?”

赵旭冷冷说道:“我是担心茶叶剧烈厮杀,会引起其他票券一起崩盘,那时候可就不是一点银子能解决的,听我的吩咐,立刻和黄锦握手言和,断尾求生吧。”

“叔,黄锦不会那么容易撒手的。”

“放心,我自有办法,不过你可要懂的规矩。”

赵永芳脸上闪过一丝挣扎,躬身说道:“请叔叔放心,侄子知道了。”

……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赵永芳紧紧握着宏瑞祥的牌匾,手指扣得发白,显示出内心的痛苦,大半辈子换来这么一块牌匾,从此往后,自己又成了给人家干活的可怜虫,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抓起牌匾,咬着牙扔进了火堆,任凭烈火吞噬……

“怎么会?”

赵旭的房间里,他不停在地上走动,按照他的估算,黄锦手里至少有三百万两银子的茶叶,可是这两天抛出的茶叶最多只有一百万两。

还有两百万两到了哪里去了?

赵旭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黄锦还留了一手,或者晋商在背后操弄,总之,茶叶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多出来。

他这个人有些强迫症,想不明白连饭都吃不下。赵旭没有通知赵永芳,直接到了仓库,他想从茶叶上找找线索。

在堆积如山的茶叶之中,走来走去,仔细看过每一堆茶叶,突然赵旭发现一个问题,所有包装茶叶的麻袋颜色,规格,样式都一模一样。

要知道茶叶从各地来,而各地的麻包肯定有细微的差别,为何福建和浙江的包装能没有任何差别呢?

想到这里,赵旭就动了疑心,他二话不说搬出几个麻袋,包茶叶都倒出来,让手下人去打听,很快有人跑回来,告诉赵旭所有麻袋都是太仓生产的。

“都是太仓!”赵旭喃喃念了几遍,突然浑身剧颤,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连连大叫:“上当了,我上当了!”

第243章偷听的乐趣

唐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连吃饭都没出来,徐渭和王世懋习惯了他偶尔发疯,也不搭理。大热的天,他们躲在葡萄架下面,大口吃着西瓜。

徐渭更是发明了一种极品吃法,把大西瓜放在井水里拔得凉凉的,然后拿削皮的刀,除去西瓜青绿的外皮,只剩下一个红红的“肉球”。

“敬美,你看像不像哪吒三太子?”

王世懋懒洋洋说道:“像,你劈开试试,说不定能能跳出一个娃娃来。”

徐渭转了三圈,突然脱去外衣,光着膀子,一头埋到了肉球上。只见他大嘴张开,疯狂啃咬,大块大块的西瓜进肚,汁水横流,满脸都是,顺着脖子一直流到了肚脐,难怪要脱光呢!王世懋看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徐渭毫不理会,凝眉瞪眼,好像抢食的狮子,越吃离着中心越近,汁水就越清凉甘甜,徐渭就越陶醉,玉露琼浆也不过如此,一口气啃掉了大半个西瓜,四仰八叉躺在椅子上,肚皮高高隆起。

“爽啊,太爽了!”

王世懋看着剩下的凄惨无比的西瓜,气得鼻子都歪了,还让他怎么下得去口!

“文长兄不得不说你有李白一样的审美。”

徐渭拍着肚皮,嘿嘿笑道:“是吧,青莲居士也想不出这么豪迈的吃法,如果他知道,保证要写诗纪念。”

“那是自然!”王世懋夸张地说道:“只是可惜啊,你有猪一样的品味,额不,你就是一头猪!”

徐渭满不在乎,“猪怎么样,那边还有一头驴呢!”

王世懋一抬头,只见唐毅牵着小毛驴走过来。和往常不一样,小毛驴配了一副鞍子,在精巧的马鞍上面竖着两个竹竿,在竹竿的顶端是一个小小的青色伞盖,垂下来一圈轻纱,坐在驴背上,正好能遮挡日头,巧妙极了。

“行之,骑驴都能玩出花样来,你还有脸让我们扛包,你才是贪图享乐好不?”王世懋抱怨道。

唐毅难得脸色一红,低声说道:“又不是我骑。”

“不是你还能是谁?这个小畜生也不让我们骑啊!”

一说到小畜生,小毛驴顿时哼哼叫起来,冲着王世懋龇牙咧嘴,吓得王二公子变颜变色。“不管谁骑,都赶快把这破玩意弄走!”

徐渭眯缝着眼睛,哈哈大笑,“敬美,说你是个棒槌,都是夸奖你,没看出来啊,人家是要接媳妇去了!”

“媳妇?”王世懋眼睛瞪得老大,“小妹要来?我怎么不知道!”

唐毅呲着牙嘿嘿笑道:“表哥,是周姑娘把悦影接过来的,我准备带她逛逛苏州,只是我们两个,你就别凑热闹了,留在家里头好好准备着,回见!”

说完唐毅掉头牵着小毛驴撒腿就跑,一溜烟儿消失在了眼前。王世懋气得眼睛都瞪圆了,这叫什么事啊,妹妹来了,不是当哥哥的陪着,把我当成了什么,伺候人的老妈子?

越想越气,他把火都撒在了徐渭身上。

“赶快滚起来,赶快去洗澡换衣服,要是妹妹来了还这样,我,我跟你拼了!”

……

船只靠岸,跳板搭好,从船舱里探出一张俏丽的小脸,饱含秋水的眸子,明亮灵动,带着一丝急躁,不停在人群中逡巡而过。

“妹妹找什么,人不是在那里吗?”

王悦影顺着周沁筠的手指看去,果然见到一个身着淡灰色儒衫的少年郎,手里牵着一头粉鼻子粉眼的小毛驴,正在翘首以盼。

“是行之!”

小姑娘兴奋地跳起,急匆匆出了船舱,踩在跳板上,既紧张又兴奋,小心肝都提到了嗓子眼,还差一步到了岸上,一只手伸了过来。

“抓住了。”

王悦影愣了一下,绯红着小脸,抓住了滚烫的大手,两手握在一起,双方都能清楚感触到对方的心跳,砰砰砰,竟一下子在跳板头僵住了。直到后面传来周沁筠的咳嗽声,王悦影才羞得脖子通红,急匆匆跟着唐毅上了岸,来到了一棵高大的柳树下面。

唐毅呆呆看着,王悦影为了方便,穿着男装,同样方巾儒衫,越发显得五官清秀,俊美异常。细腻的肌肤白净如玉,明眸皓齿,琼鼻精巧,小口红润,纤长的脖颈,瘦削的肩头,从上到下,无一不美。

“哈哈哈。”唐毅突然傻笑起来,简直犯了花痴一样,王悦影白了他一眼,低声说道:“周姐姐看着呢!”

“管她呢!”唐毅嬉笑着拉过小毛驴,对王悦影说道:“王兄,请上驴吧!我带你逛逛苏州。”

王悦影还有些犹豫,求助似的看着周沁筠,周沁筠笑道:“妹妹,你是羊入狼口,恕姐姐帮不了你了,我还有事,告辞告辞!”

周沁筠很不讲义气地丢下了王悦影,自顾自跑掉了。

霎时间王悦影就只能任凭唐毅摆布,骑上了小毛驴,唐毅牵着小驴儿,走在了繁华的街道上面,两旁店铺林立,天南海北,甚至连西洋的货物都应有尽有。

做生意的扯着嗓子高声吆喝,比唱戏还有趣,王悦影顾不得羞涩,好奇地看着。没走出多远,就到了城隍庙前的空地,这里聚集了南北杂耍说唱的艺人。

有的赤着上身,胸口覆盖着一寸多厚的石板,一锤子下去,石板碎成八块,人毫发无伤。有的挺着一杆花枪,刺在咽喉上面,锐利的枪尖愣是扎不透一层肉皮,看热闹的大声叫好。

有人耍着双刀,速度如飞,就好像一团白雾,旁边有人抓起水桶,一桶水泼过去,耍双刀的家伙舞动不停,猛地停住,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好啊!”

精彩的表演,王悦影都忘了矜持,随着大家拍手鼓掌,骤然间才想起唐毅就在身旁,不由得一吐舌头。扭头看唐毅,唐毅只是宠溺地看着,毫不生气,掏出了一把碎银子,递给了王悦影,小姑娘心领神会,抓起银子,奋力扔到了圈子里面。

“多谢公子赏啊!”

很快,越来越多的艺人知道有一对大方的公子哥,人漂亮的不像话,出手也大方。见他们过来,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逗得王悦影笑声不断,不停叫着:“赏,赏啊!”

两个人一直逛到了下午,唐毅都疲惫不堪,王悦影却依旧兴趣盎然,这还是坐了一天多的船,要是状态完美,只怕唐毅早就趴了。

“悦影,咱们吃点东西吧!”

王悦影意犹未尽,可是唐毅说了,她只好点头。

唐毅在街边看了看,下意识摸了摸兜里,顿时傻眼了。带来的碎银子都打赏了,银票倒是有几张,不过哪个小店能收下几万两的银票啊。王悦影突然得意地伸出了小手,手心有一粒碎银子,二三钱的样子。

“我留着一块,没都赏了。”

“哈哈哈,好聪明的媳妇!”唐毅接过了银子,心说你倒是留一块大的,像样的饭馆不够,他只好找了家干净的茶馆,两个人上了二楼雅座。没要别的,点了两碗枫镇大面,一碟蟹壳黄,一碟袜底酥。

小伙计上菜的时候,还给他们介绍:“二位公子,咱们的枫镇大面地道正宗,妙处都在汤里面,不光用肉骨,鳝鱼骨熬汤,还加了酒糟螺丝。看着没有,浇头用的是焖肉,不放酱油,纯用盐调味,肥美鲜嫩,入口即化。”

唐毅嗅了一口,果然酒香扑鼻,他高兴之下,把剩下的银子都赏给了小伙计。两个人都走得累了,迫不及待开吃了。

夹起焖肉,放在嘴里,果然在舌尖化开,滋味妙不可言。再喝一口浓浓的汤汁,从里往外舒坦,没几口额头上冒出了细腻的汗珠。

王悦影也学着唐毅,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小脸红润,鼻头微微冒汗,更显得迷人不已,怎么看都看不够。

这时候雅间门口走过两个人,透过帘子,正好能看到里面的情况,有一个人脚下就慢了两步,另一个不耐烦地拉着他。

“陆兄,有什么看的,不就是两个吃面的穷酸书生吗?”

这时候两个人已经到了隔壁雅座的前面,就听偷窥的家伙略带遗憾地说道:“郑兄,你啊就是一个肉眼凡胎,哪是两个书生,分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