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怀恩又喘了两口气,用尽力气说道:“青天大老爷在上,草民自幼体弱,娶了田氏之后,便常常担心有朝一日我若早丧,家产就会落到二弟手里,她弄出了人命官司,惊恐之下,就想到用二弟顶罪,草民一时不察,私心作祟,也就答应了她。谁知二弟走后,她非但不履行诺言,照顾弟妹,还,还和那个小畜生一起欺负他的婶娘。”

张守直听着王怀恩的叙述,眉头紧皱。

“王道充当年不过十二三岁,又怎么会如此丧心病狂?”

“大老爷容禀,逆子虽然年幼,可是他娘总是说什么家产之类的,他早就明白。二弟被充军,本来家产都会落到长房一脉,偏偏弟媳怀了身孕,倘若顺利降生,就算若干年后,二弟死在外面,二房也可以分走家产。小畜生竟然偷偷买来堕胎的药,给他婶娘用了,致使没出世的堂弟惨死,弟妹也险些丢了性命!”

轰!

在场所有人都傻了,亲爹总不至于诬陷自己的孩子吧!王道充这家伙看起来人模狗样,温文尔雅,十二三岁就如此残忍,对婶娘下毒手,简直是衣冠禽兽。

坐在中间的张守直老脸一阵红,一阵白,王道充可是他钦点的第二名,如果没有唐毅,他就是案首了。

一想到点如此丧心病狂之徒为案首,张守直浑身冰凉,气得山羊胡乱颤。

啪!

惊堂木猛响,张守直怒斥道:“王道充,你可知罪?”

王道充荼毒的双眼冒出愤怒的火焰,任何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死死盯着王怀恩,突然疯狂大叫,“你怎么不早点死啊!”

凄厉的叫声如同夜枭,堂口的百姓听闻,一个个只觉得不寒而栗,这是什么孽种,竟然咆哮父亲。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不孝之人,死有余辜!”

“死有余辜,严惩不贷!”

“狠狠处罚,废掉县试名次!”

……

百姓们疯狂地喊叫,听在王道充的耳朵里,就好像一阵阵的魔音,他瞳孔灌血,突然向父亲扑过来,竟然要掐死王怀恩。

王怀义手疾眼快,抬脚踢在他的胸口,王道充摔出一丈多远,嘴角冒血,直接昏死过去。田氏不要命地扑过来,抱着儿子发出凄厉的吼叫。

“王怀义,你敢打我儿子?”

“我打他怎地?子骂父,该万剐凌迟!”

“呸,那个病秧子根本不是我儿的父亲!”田氏疯狂地叫嚣,讥笑道:“王怀恩早就是废人,他还能生出儿子?我嫁给你们家,不过是想霸占你们的家产,只是可惜啊,你们家衰败的真快,白白浪费了老娘二十年的青春!王怀恩,你真该感谢我,不然你哪来的儿子!”

哇!

王怀恩一口污血喷出,霎时间脸色如同金纸,他瞪大了无神的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和他耳鬓厮磨二十年的竟然是一只蛇蝎!

他为了包庇野种,竟然让王家真正骨肉流产,他对得起王家的先人吗?

“二弟啊,大哥错得太离谱了!”

王怀恩又连喷了几口鲜血,扑倒在大堂上,到死两只眼睛都睁着,死不瞑目啊!

“大哥!”王怀义抱着兄长的尸体,仰面摔倒,痛得昏死过去。

……

三天时间过去了,张守直的判决已经下来,田氏因为私通,诬陷被判斩首。王道毒害婶娘,被判充军雷州,同时县试第二名被追回,后面的人依次递补。除了唐毅之外,都往前提了一名,只是大家伙并没有多少喜悦。

一个人要是心术不正,能害死多少无辜的人,造成多少悲剧!

从知州衙门回来,唐毅就把王怀义夫妻接到了家中,聘请大夫给他们调养身体,王怀义还好,武夫的底子,没有多大的事情。

妻子身体虚弱,又骤然得知孩子竟是被唐兄和伯母孩子的,情绪起落,痛极伤心,必须要仔细调理,才能恢复身体。

王守义可着急了,他要到苏州去报道,妻子又是这个样子,他割舍不下,急得来回乱转。

“王百总,你要是信得过我,就让夫人在我家中调养吧。”

王守义也知道了唐毅的身份,简直受宠若惊,忙推辞道:“怎好叨扰公子,小人实在是过意不去。”

“家父也是领兵之人,最是敬重英雄好汉,就不要推辞了。”

王守义见唐毅说的诚恳,终于点头同意。

转过天来,唐毅,王世懋,王绍周,沈林,徐渭,连同王守义一起动身,离开了太仓。几年的时间,王守义的骑术还真练了出来,一会儿顺风扯旗,一会儿镫里藏身,玩得极为漂亮。沈林和王绍周小眼睛满是小星星,别提多崇拜了。徐渭由衷叹道:“一直都说江南人文弱,要都如王守义一般,还用得着怕倭寇,怕鞑子?”

唐毅并没有做声,只是拳头攥得紧紧的,作为出过卫青和霍去病的民族,没有理由对蛮夷卑躬屈膝!

或许感受到了主人的豪情,小毛驴狂叫着,撒欢往前跑。小脑袋扬得高高的,只是小傻货,无论扬得多高,都比不上人家马匹啊,气得小东西一个劲的叫唤,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一路疾驰,竟然错过了宿头。

王怀义丝毫不担心,没走出多远,就找到了一座破庙。

“唐公子,就在这休息吧!”

唐毅点头,王守义跳下了战马他先小心翼翼解下了护膝,塞进了怀里,生怕弄脏一点。见大家笑眯眯看着他,王怀义不好意思地:“这东西能护身,俺七年多都靠着它死里逃生哩!”

众人一副信你才怪的表情,王守义只能摸摸鼻子,掉头跑进了庙里。

他动作飞快,先是找了几块木板铺在一起,就是睡觉的床铺,然后把供桌踹碎,点上了一堆篝火。

唐毅他们把随身带着的干粮拿出来,在上面烤一会儿,渐渐发出了焦糊的香味。切成片,塞上烤熟的碎肉,又涂沫了一点酱汁,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王守义连着吃了五个,还意犹未尽。

“唐公子,我们在草原和鞑子捉迷藏的时候,也经常吃干粮肉干,从没有这么好吃的。是怎么做的,能不能说说秘方,有机会告诉弟兄们,让他们改善点伙食。”

提到了吃,徐渭最是权威,抢先说道:“你还是别想了,这肉干是挑选最好的牛腱子肉,浸泡,煮沸,切片,而后进行卤制,光香料就不下七十几种,除了普通的香料,还加了人参首乌等等大补之物,不但顶饿,还能消除疲劳,预防旅途疾病。一斤肉干,少说也值一两银子。”

“乖乖!我岂不是吃了二两多银子了!”吓得王守义张大了嘴巴,他年轻时候家里很有钱,可也没有把食物弄得这么精致啊!吓得他都不敢吃了,王绍周眼珠子来回乱转,怦然心动。

好不容易挨到了大家都睡了,他悄悄爬起来,把装满肉干的袋子放在面前,吭哧吭哧,吃得不亦乐乎,撑得肚皮溜圆,睡不着,只能挨着,到了后半夜才迷糊过去。

等到天光方亮,众人爬起来,才发现王绍周趴在被窝里,一动不动。沈林好奇地到了前面,一摸脑袋,吓了一跳!

“啊,好烫!”

唐毅急忙跑了过来,只见王绍周小脸通红,半睁着眼睛,白眼球都成了兔子,昨天还欢蹦乱跳,怎么一夜功夫,就成了这幅样子?

沈林在一旁更是急得掉眼泪,“绍周,你可千万不要死啊,要不然谁和我斗嘴抢吃的啊!”

“别提吃的了!”徐渭气呼呼的声音响起,他抓着只剩下半袋的肉干,呼天抢地,“你小子太不地道了,这就是吃独食的报应!”

唐毅也弄明白怎么回事了,一口气好几斤的牛肉干,小小的身体哪能承受那么多的补药。真真该死,要不是徐渭嘴碎,王绍周也不会好奇偷吃。

“文长兄,就由你背着绍周吧!”

徐渭的胖脸一下子垮了,摸了摸鼻子,只能认倒霉,背起了王绍周。

多了一个病号,半天的路,走了一整天,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差点关城门。要是被关在外面,他们只能找个地方哭了。

进城之后,同样让他们大惊失色,道路上满是摩肩接踵的赶考学子,不少人扛着行李,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磨破了嘴皮子,愣是找不到一间客房。急得蹲在街边直哭,唐毅更是瞠目结舌。

“这就是府试啊,也太凄惨了吧!”

第230章好人有好报

其实往年的府试没有这么多人,苏州虽然是人才汇聚,几乎家家读书,但是毕竟县试录取有限,一州七县,加起来应考的学子三四千之间。

可是今年情况不同,由于去年好些地方闹倭寇,致使县考无法进行,两年的并到了一年,使得考生将近六千。前一段时间,倭寇又攻击松江和泰州等地,弄得不少人逃到了苏州避难,又占了不少客房。

这么一来,苏州的客栈人满为患,就连马棚柴房都倒了出来,可还是很多学子没法安置,眼看着露宿街头。虽然到了三四月份,晚上还是有些小冷,要再赶上一阵春雨,还没等考试,就要倒下去一半。

要真是都病倒了,自己录取的几率会不会增大一些?唐毅不无恶趣味地想到。

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唐毅把王守义叫了过来。

“王百户,考试在即,我不方便去找府尊大人,你去告诉王知府一声,就说唐毅愿意鼎力相助。”

王守义答应着,急匆匆到了知府衙门报道,听说是杨博派来的人,王崇古不敢怠慢,把王守义请进来。询问了路上的经过,又问了一些军事上的事情,还真别说,王守义虽然野路子,可是有想法有本事,说得头头是道,王崇古极为满意。

“好,本官立刻提拔你为把总,帮着训练夜不收精兵。”

“遵命!”来到就升官,王守义欣喜异常,给大人磕头谢恩,突然想起唐毅的嘱咐,忙说道:“启禀大人,小的是陪着唐毅唐公子来的,他让小的给您带话,愿意帮助安置考生。”

王崇古正为了这事发愁,顿时喜上眉梢,一拍大腿,笑道:“有行之贤侄,我就不用发愁了!”

……

事实证明,王崇古是很有眼光的,唐毅先找来了周沁筠,让她把全城所有绸缎庄都暂时关闭,清理出来,改成干净的客房。又调集了一批家具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笔墨纸砚,供应学子们使用。

随后唐毅以昌文纸店的名义,邀请应考学子前来居住。

几年下来,昌文纸店早已不是寻常的文具商店,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能够拥有昌文纸店的高级会员,那就代表你才华出众,家世显贵,是值得投入的潜力股。

有纸店号召,学子们欣然同意,到了这些临时改装的客栈一打听,三人间半个月只要一百文钱,还提供免费伙食。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价格啊,要知道苏州城最便宜的客栈也要三百文,还不管伙食。走进屋子一看,崭新的家具,床铺被褥又松又软,干净整洁。除了临时隔出的房间,隔音效果差一些之外,别的简直无可挑剔。

人都说昌文纸店的老板厚道,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别的店铺都指着学子考试发一笔横财,人家不但不赚钱,看样子还要搭钱,真是了不起,够意思!

周沁筠一共拿出了一百二十多家铺面,平均一个店面前后院加起来,安置差不多二十人。一下子两千学子就有住的地方,街上哭鼻子的消失的干干净净。

“我有点不明白了。”徐渭挠着头,疑问道:“你可是无利不起早,这么帮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唐毅不屑说道:“文长兄,你没听说过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吗?”

徐渭把嘴都撇到天上去了,信你才怪!

“唉,文长兄,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身为士林中人的自觉,我和他们都是一个阶级。”唐毅说完,将半个包子塞进了嘴里,起身抄起灯笼就往外面走去,此时天色还有些暗淡,路上点点灯笼,宛如萤火虫,汇聚成一条条长龙,向着考场涌去。

跟着唐毅一起去参加府试的只剩下王世懋和沈林,至于王绍周小盆友,此时还在床上哼哼着。

他由于暴饮暴食,又大补太过,无法消受,直接倒了。

大夫诊治之后,开了三服催吐的药,喝下去半个时辰,王绍周就哇哇大吐,把胆汁都吐了出来。这还不够,又开了下泄的药,蹲了三天厕所,孩子小脸都垮了,身体软的和面条一样。他都怀疑大夫和他有仇了,不带这么整人的。

接下来的日子王绍周只能躺在床上,每天喝稀粥调理脾胃肠道,让积攒在身体里的药力散发干净,大夫说得好,要是不妥善调理,都有肠穿肚烂的危险。

没了半条命的王绍周哪里还能参加府试,只好流着眼泪,叨叨念念:“都别中啊,下一次再陪着我一起考!”

要是让唐毅知道这小子诅咒他们,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

随着漫长的人群,到了考场的外面,两旁都是戒备森严的士兵,一手持火把,一手拿着兵器,杀气腾腾,一副战时的景象,丝毫不敢怠慢。

事实也的确如此,倭寇前不久袭击松江,苏州境内还有小股倭寇流窜。如果稍微不甚,抡才大典被倭寇第二卷。了,考试的学子受到了伤害。王崇古就等着被士林的唾沫星子淹死吧!

为了保住老命,王崇古格外小心认真。

考场前面,每县的教谕提着大灯笼,带着二十名士兵严阵以待。见到本县的学子就招呼过来,好像是老母鸡召唤小鸡一般。

由于人员太多,不时听到有人喊帽子丢了,鞋子掉了之类的。乱哄哄的,好像菜市场。唐毅好歹练过武术,和寻常的文弱书生不同。

他好像快速转动的陀螺,从人缝之中轻松插入,三转两转,就到了教谕的前面,有了他带路,王世懋和沈林也都赶了过来。

教谕拿着名册,挨个对照,太仓的考生动作都不慢,在所有州县里面,第二个集结完毕,也就是第二个入场。

同县考一样,唐毅领了卷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正襟危坐。

等到所有考生都入场之后,高大威严的王崇古走了出来,先是带着大家伙拜了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接着说了一大堆没营养的话。而后就开始发放考题。

府试只有两场,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头一场,每一个考生都铆足了劲头,暗暗祈祷诸天神佛能够保佑自己。

唐毅相对淡定,他身为县试案首,道理来讲是必中的。

只是名次前后有些差别,唐毅当然希望名次越靠前越好,只是凭着一篇文章定高下,比起“一卷定终身”更加具有主观性,也更加不公平,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正在胡思乱想之时,考题发到了唐毅手中。

展开一看,第一道出自论语,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吾与尔有是夫!”

这是一道大题,孔子告诉颜渊,用我就去做事,舍弃就归隐,只有我和你能做到。

没有丝毫的争议,这种题目满大街都是,唐毅在几天之前,还做过一遍,看起来王崇古比张守直厚道多了。

第一道题唐毅迅速能想出十几种破题的方式,他面带轻松,去看第二道题,唐毅几乎惊得叫出来。

只见六个字赫然在列:“止于仁为人臣。”

一看这么别扭,就是个截搭题,前面说过截搭题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根本不可能押中。不过这六个字却让唐毅倍感情切,原来年初的时候,他和徐渭探讨截搭题的时候,徐渭就出过这个题目。

这句话出自《大学》,全文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做君王的要仁德,做臣子要恭敬,做人子要孝顺,父亲要慈祥,与人交往要诚信。

本来顺理成章的东西,无端把仁和人臣扯在一起,难度就直线上升。唐毅苦思了许久,终于弄清了关键,此“仁”不是臣子的仁,而是臣子的君王的仁,弄清了这一点,再去做文章,一点难度都没有。

徐渭还不无得意地说道:“写上句时通身力气都在下局,写下句之时通身力气都在上句!”显然有了以往的经验,唐毅应付起来,从容了许多。

连续两个题目,大题做过不算什么,就连截搭题都做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自己帮了应考童生一把,老天爷帮了自己一把!

想到这里,唐毅屏气凝神,提起毛笔,略微沉吟一会儿,顿时文思如泉涌。一个个华丽的句子从笔尖流出。

“圣人之行藏,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也。顾特谓之曰:毕生阅历……”

不到一个时辰,一篇八股写完。

唐毅反复检查,务求消灭每一个瑕疵,让文章朗朗上口。足足检查了三遍,他才用规规矩矩的馆阁体抄录在试卷上,每一个字大小一致,位置好像印刷出来的一般,整整齐齐。

考场上的学子都在埋头奋笔疾书,王崇古不断走过每一个考生的身后,看着他们的文章,遇到了好的,就会多看几眼,记在心中,当然更多的是被钉上了“神马玩意”的标签。

当漫不经心,走到唐毅身后的时候,王崇古立时傻眼了,脸上闪过精彩之极的神色,要是唐毅后脑勺长了眼睛,保证能惊得掉下来。

王崇古心里头叫苦:“唐毅啊唐毅,你把我骗的好苦啊!”

第231章往下看的学问

一夜春雨过,空气格外鲜,推开了窗户,满眼都是鲜嫩的绿色,柳枝抽条,枝叶随风起舞,好似妖娆的舞女。枝头喜鹊名叫,声音如歌。

“哈哈哈,一早上就听到喜鹊报喜,本大仙掐指一算,准有喜事临门!行之,我要是算对了,请我吃全羊宴如何?”

唐毅闷着头吃包子,连头都不抬。弄得徐渭仰天哀叹,世道不公,人心不古,连个请活神仙吃饭的都没有。

王世懋狠狠白了他一眼,“文长兄,你都说了八遍了,不就是今天府试放榜吗?笨蛋都知道的事情,算什么好事?”

徐渭摸了摸头,憨笑道:“放榜谁都知道,那排多少名也能知道?不还是要靠我呢!”

王世懋不以为然,“要说别人我不知道,行之的文章老道,宛如山西陈醋,历久弥香,要是不给他案首,谁能服气?再说了,王崇古还欠着行之的人情,十拿九稳的事情,文长兄,你就别枉费心机了。”

“怎么叫枉费心机?”徐渭单脚踩着椅子,大声问道:“行之,你敢说有十足的把握吗?我可是听说了,今科参加考试的可有王崇古的外甥,能不帮着自己人吗!”

这回轮到王世懋着急了,忙问道:“文长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还有假!长洲县的案首曹子朝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学问扎实,他的母亲是王崇古的姐姐。无论如何,行之也没法和人家亲戚相提并论吧!”徐渭笑嘻嘻说道:“敬美,假如你爹是主考,会把案首给行之,还是给别人?”

王世懋唬得张大了嘴巴,半晌小声说道:“反正给谁也不会给我。”王忬为人正直,最怕的就是嚼舌根子,说闲话,对待亲近人只会更严厉。

可是商人出身的王崇古就不一样,没准真的为了提携亲人,就打压唐毅的名次。

“行之,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王世懋关切地问道。

唐毅喝干了碗里的稀粥,舒舒服服打了个饱嗝,突然拖着长声说道:“有——还是没有,去看过不就知道了!”

“去就去,要是录取不公,非要让王崇古好看!”

王世懋跟着唐毅,几个人直奔学宫。

一路上走来,道上都是赶着去看发榜的学子,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议。也不怪大家激动,苏州府是南直隶科举最强的府,只要苏州中了,基本上秀才功名就到手了。

从此之后,不但免除杂役,见官不拜,朝廷还会派两个人伺候你。走到哪里都有羡慕的眼光,从此进入士人集团,衣食无忧,前途光明……

日上三竿,学宫院墙外面站满了焦急等待的学子,翘首以盼。砰砰砰,一阵云板响起,几个差役捧着一大张红纸到了墙边,贴了上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上面,迅速寻找自己的名字,从人群中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中了,中了,我是第一名案首!”

这一嗓子可了不得,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只不过不是羡慕,而是浓浓的嘲笑,有人干脆笑出声了。

“新科案首”被气得跳了起来。

“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就不能中案首吗?”

他越喊得大声,大家的笑声越大,有人更是爆笑道:“案首,好好看看,自己是第几名?”

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去,原来榜单是从后往前排的,这一张写的是最后五十名,也就是说,“案首”实际上是第二百五十一名,只比二百五强了一点。

可怜的娃弄清楚之后,直接羞愧败走,实在是太丢人了,连事先准备的鞭炮都没心思放了。

出了这么个活宝儿,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

转眼之间,又贴出了几张红纸,考上的欢喜,考不上的发愁……人生百态,在这一刻都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就连唐毅都没法淡定,手心冒出了冷汗。

“真没出息,千军万马都见过了,区区府试能如何?”

唐毅不断给自己鼓劲大气,最重要的一张名单也送了出来。

在万众瞩目中,挂上了墙皮。

唐毅抬头看去,一见第一个名字,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心一下子放下了。

……

“以立,非是舅舅不给你案首,实在是你遇上了劲敌啊!”王崇古对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叹道。

此人正是他的外甥,长洲案首曹子朝,字以立。他长相平平,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眉眼之间,充满了傲气。曹子朝出身仕宦之家,幼年早慧,他没有如同寻常才子一般,早早参加科举,而是苦心读书十五年,遍览经史子集,肚子里装了几千篇八股时文。他自负无论才华,还是技法都是天下最顶尖儿的。

踌躇满志,第一次出战,小试牛刀,就拿下了长洲的案首,本想一路冲上去,过关斩将,如同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商辂一般,三元及第,入阁拜相,冲到人生顶点。

只是想法很不错,刚到府试,还是舅舅担任主考,就折戟沉沙,实在是有些伤人。

王崇古叹道:“以立,平心而论,你的文章并不比唐毅差,只能说在伯仲之间,你知道舅舅为何把案首给了唐毅吗?”

曹子朝低着头,默默不语。

“你不会以为舅舅惧怕唐家的势力吧?”

“外甥不敢!”曹子朝慌忙说道。

王崇古意味深长一笑,“唐家固然是新贵,可是舅舅岂会为了讨好他们,就压抑自己的外甥。我观唐毅的文章,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白玉,一字一句斟酌损益,全都是替圣人宣化,没有自己的东西。反观你呢,加入了太多主观的见解,一旦遇到古板的考官,直接将你黜落,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而唐毅的文章中正平和,谁也挑不出毛病,光是那一手馆阁体就足够独步天下。”

说完王崇古也仰天长叹,“唐毅那家伙真是个妖孽,小小年纪,狡诈多端,智计百出,每每出人意料,做的都是别人不敢想,不曾想的事情。按理说这家伙离经叛道,写出来的文章该锋芒毕露,霸气十足才对,怎么就全无一点年轻人的气息啊!”

这几天王崇古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本想给唐毅第二名,然后再找来谈谈心,说你的文章虽好,但太过出挑,难免惹来不喜,所以老夫压了下你的名次,让你沉心静气,好好准备一鸣惊人……

王崇古相信就算是唐慎知道了,不但不能找自己的麻烦,还要感谢自己敲打教育后辈。

当看到唐毅文章的时候,王崇古所有幻想都碎了,好似一盆冷水浇头,和外甥比起来,唐毅就好比三好学生,外甥成了社会青年。原本准备的一肚子理由,一点没糟蹋,全都留给了外伤,王崇古是哭笑不得。

曹子朝当然不甘心案首旁落,他咬了咬牙,傲然挺起胸膛。

“舅舅,童子试多考小题,考的是急智。可是到了乡试会试则不同,堂堂正正的大题,比的就是真功夫,外甥十几年苦读,读书的时间比唐毅的岁数还大,外甥有信心,日后的考试绝不落在人后!”

“好,不愧是我王崇古的外甥,有志气!来人,我们爷俩喝两杯!”

……

王崇古摆酒宴,唐毅这边同样要庆祝,除了他考上了案首之外,王世懋再一次考上了第三名。放在别人身上不定多高兴呢,名列五魁啊!可是轮到王二公子,那就别提多郁闷了。

“县试如此,府试也如此,难道我就是当小三的命吗?”

王世懋把愤怒化为食量,一口气点了三十几道菜,一张桌子摆不下,弄了三张桌子。看着他骚包的德行,其他食客都瞠目结舌,心说知府大人瞎了眼,怎么录取一个饭桶啊!

王二公子郁闷,还有人更郁闷,沈林小脸苍白,嘟着嘴,坐在了椅子上,一言不发,一筷子不动,小模样楚楚可怜。

不出意外,沈林落榜了,唐毅伸出手,拍了拍小家伙的肩头。

“你才看了几天的书,能通过县考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好温书,三年后卷土重来,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王世懋也说道:“是啊,是啊,沈林小朋友,你不要总往上看,也要学着往下看,你就会很快乐。”

“怎么往下看?”什么呆呆问道。

“很简单,你没考上,还有连考试都参加不了的!”

正在低头喝粥的王绍周提着拐棍就冲了过来,呲着牙说道:“大侄子你是不是皮子紧了?”

“不不不,小叔,我的意思是你虽然没有参加考试,不还有那么多屡试不第的。”话刚出口,王世懋就后悔了,慌忙看向了徐渭,摸了摸鼻子说道:“文长兄,我不是说你!”

徐渭长叹口气,“敬美,我都明白,徐文长早就成了别人眼睛的笑料,不过你放心,我徐渭绝对有一飞冲天的时候,等着看吧!”

说着,徐渭抓起酒壶,仰脖喝了个干净,起身晃晃悠悠,就往外面走去。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另一位孤寂天才的诗作从徐大才子的嘴里流出,两位才子的悲苦似乎汇集到了一起,酸楚动人,眼圈发红。

王世懋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子,“都怪我这张臭嘴。”

“文长兄心胸开阔,不会挂在心上的,正所谓否极泰来,他现在就是涅槃的凤凰,咱们等着看吧!”唐毅信心十足断言道。

第232章最败家的行为

徐渭一走,没了插科打诨的人,庆功宴的滋味顿时没了七成,草草吃了一些酒菜,唐毅就准备回去。

他刚起身,从楼下跑过来一个小少年,急匆匆到了唐毅面前,躬身施礼。

“公子,我家主人有请。”

不会是鸿门宴吧!唐毅带着疑惑,将拜帖接在了手里,看了眼烫金的大字,唐毅吃惊低吼:“怎么是他!”

王世懋随口问道:“谁啊?”

唐毅张了张嘴,只是说道:“表哥,你们先回去,我还有事。”说完唐毅随着少年一溜烟儿走了。直到唐毅消失了,王世懋才猛地想起,账还没有结呢!

“姓唐的,你不地道!”任凭他怎么叫,唐毅都听不到,回过头看了看王绍周和沈林两个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