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首辅-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自己终究是最年轻的三品大员,资历太浅,如果穷追不放,反而会落入下乘。
如今严家父子凑到了一起,倚天剑配合屠龙刀,自己必须小心应付,不然就给带到沟里了。
听严嵩提到自己,唐毅连忙说道:“阁老谬赞了,我唐家从祖父那一辈才开始读书入仕,哪里算得上书香门第。更不配拥有此等惊世骇俗的国宝,说起来《清明上河图》能落到下官的手上,还要多谢严部堂。”
严嵩寿眉一挑,唐毅这小子还真数泥鳅的,他赞美唐家,明面上是好话,实则却是说给嘉靖听,唐毅有好东西不献给皇帝,不经意间,就给唐毅上了点眼药。不过唐毅同样道行惊人,又给端了回来。
“严世藩,唐毅所说是怎么回事?”
“儿子怎么知道,唐毅一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严世藩凶巴巴道。
唐毅忙冲着嘉靖道:“陛下,严部堂这么说话就有失公允,《清明上河图》原本是王世贞先得到的,后来严世藩就威逼着王家交出,王世贞心疼宝物,不愿意让出来,又怕得罪了严部堂,就做了一幅假画给严部堂,您不会连这事都忘了吧?”
严世藩黑着脸,咬了咬牙,“是有此事。”
“后来王世贞担忧泄露出去,严部堂会找他算账,微臣就和他说宰相肚子能撑船,严部堂代替首辅大人操持天下政务,也算半个宰相,不会那么小气的,他执意不信,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微臣只能让他把真迹放在我的家中,暂时挂一段时间,看看严部堂会不会找臣的麻烦?”
唐毅感叹道:“严部堂果然没有为难过微臣,前些日子微臣就想着事情既然过去了,如此国宝放在臣的家里,哪里能承受得起。这不,就装好了,献给陛下,结果……”
唐毅两手一摊,一切尽在不言中……严嵩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心里头却掀起了大浪。
他给唐毅上眼药,唐毅毫不客气,刚刚的一段话,只有有三个坑,都是给他们的。
首先是严世藩从王世贞手里强索国宝,仗势欺人。国宝到手之后,严世藩并不知道是假的,他留在家里许久,也没献给嘉靖,有什么资格指责唐毅。
至于第三条,唐毅说严世藩是半个宰相,《清明上河图》的事情显然是严世藩瞒着老爹,那其他的事情呢,严世藩还瞒着严嵩多少……您对严嵩有感情,可是对严世藩未必有啊,可不能任由他打着陛下和严阁老的旗号,胡作非为……
严嵩射来一箭,唐毅还了三箭,表面上不过是寻常的答对,暗中却是陷阱无数,机关重重。
要没有一点功力,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倒是嘉靖,厌倦了明争暗斗,又被严嵩岔开了话头,刚刚的怒气也没地方撒了。
索性嘉靖长叹一声,“严阁老,《清明上河图》是稀世珍宝,如今被严世藩给损坏了,损坏宝物,有愧先人啊!”
嘉靖哀叹,严世藩突然福至心灵,忙说道:“陛下,刚刚唐大人说了,王世贞就曾给臣一幅假画,如今这一幅又怎么担保是真的?倘若臣只是毁了一幅假画,臣以为不但没有罪,相反,唐大人还有欺君之嫌!”
真不愧是严世藩,几句话,不但翻转了局面,还倒打一耙,把球又踢回到了唐毅怀里。
唐毅岂是好惹的,反唇相讥道:“严部堂,凭着你的一张嘴,就想给别人定一个欺君之罪,那你闯到我的府邸,明知是献给陛下之物,你竟然给毁掉,是不是欺君?”
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不要吵了!”
唐毅和严世藩都闭上了嘴巴,嘉靖看了一眼唐毅,目光停留在了严世藩身上,许久,幽幽说道:“严阁老,你怎么看严世藩的话,唐毅有没有欺君?”
有,您快杀了他吧!
严嵩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就立刻否决了,严嵩注意到说到严世藩三个字的时候,嘉靖的语气明显重了许多,透着强烈的不满和愤怒,虽然严嵩不知道嘉靖的怒火从何而来,可是他却知道,这道题是在考验自己。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古画传世千百年,真品赝品,多如牛毛,有的能分辨真假,有的分辨不出来,即便是假的,也不能说唐大人就有欺君之嫌。倒是严世藩,做事鲁莽无状,老臣以为该严惩不贷!”
好一个大公无私的老严嵩,嘉靖暗自点头,严世藩虽然让他失望透顶,可是严嵩还是好的,还是懂事的,难得,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面,就暂时放过严世藩一马,以观后效。
当然了,嘉靖不会这么轻松就说出心里话,他还要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条心,笑吟吟问唐毅道:“你又是怎么看的?严世藩毁了你的宝贝,要不要赔偿?”
听话听音,嘉靖只是用了赔偿两个字,没有追究罪责的意思,显然严世藩又躲过一劫。
不过唐毅坚信,以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嘉靖对严家父子的忍耐已经快到了极限,这一次不发作,下一次也会。早晚会有严党倒台的一天。
今天的事情是严世藩蓄谋已久,突然出击,能打个平手,就应该偷着笑了。切莫贪多嚼不烂。
“启奏陛下,《清明上河图》是臣献给您的,并非是微臣之物,若是您觉得严部堂没罪就没罪,有罪就有罪,臣遵从圣意。”
啪啪啪!
严嵩在心里头给唐毅拍了巴掌,此子年纪不大,可分寸把握得不比自己差,当真是一个妖孽,严嵩急忙跪倒在地。
“老臣请陛下圣裁。”
严世藩虽然心里不服气,却只能跪在地上,只能在心里动刀子。
“画是真假难辨,可是天下江山如何,有目共睹!”嘉靖突然疾言厉色:“上天把九州万方,江山社稷交给了朕,朕又把江山社稷交给你们父子打理,出了紫禁城,外面的家你们都替朕当着。可归根到底,朕才是江山之主,万民的君父,不论是哪发生灾荒,出了篓子,首先要骂朱皇帝……当然了,第二号的就是你严阁老!”
严嵩慌忙伏在地上,老泪横流,“老臣无能,罪该万死!”
“谁都是死一次,废话说多了没用。”
严嵩弄了一个老大没趣,只好像大蛤蟆一样,趴在地上,浑身战栗。他总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敢情嘉靖是不满他们父子治国无方,借题发挥呢!
“成了,都回去用心政务,再出一点差错,休怪朕不讲情面。”
第570章收买
又一次左右了嘉靖的喜怒,别人眼里最聪明的帝王,不过是手上的玩偶,严嵩曾经这么认为过,也曾不止一次窃喜。可今天他的想法变了,嘉靖不是提线木偶,而是一头凶猛而危险的狮子,是随时会吃人的。
二十年来,严嵩在耍弄嘉靖,嘉靖何尝不是在利用他。双方就像是鱼和水一样,互相帮衬着,严嵩替嘉靖背骂名,无条件支持他修炼长生不老,换来的是嘉靖纵容默许,把天下变成他们攫取财富的工具。
就像猎人和猎犬的关系一样,虽然二者谁也离不开谁,但是人和犬的寿命是不一样的。
严嵩虽然创造了超长待机记录,但是他的牙齿不再锐利,奔跑不再迅捷,再也捕捉不到理想的猎物。主人容忍了一次失误,容忍了第二次失误,还会容忍第三次、第四次吗?
严嵩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嘉靖最后的警告,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标志着嘉靖要改变长期以来庇护严党的态度。
虽然之前嘉靖对徐阶已经有所偏袒,可是直到这一次,嘉靖终于正式表态了,而且还是在唐毅的面前说,就等于是告诉天下人,严家父子的圣眷衰了!
一想到这个结果,严嵩就好像被抽空了所有精力,跪在地上,爬不起来。老家伙是真的怕了,损失了多少党羽,严嵩都不会皱眉头。只要权势还在,投靠他的人就会如过江之鲫。
这一点,严嵩看得比徐阶,比严世藩都开,他清楚只要那个人还支持自己,就没人能动得了自己。
可如今呢,恰恰是那个人要抛弃他了,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如丧考妣,那滋味比起万丈高楼一脚踏空,还要刺激一万倍。
真的要完蛋了吗?
在儿子的搀扶之下,一步步,挨出了玉熙宫,每走一步,严嵩的身体都在颤抖,两条腿好像灌了铅,步伐格外艰难。
严世藩心里头嘭嘭打鼓,乖乖,别是老爹撑不住了,万一他要是死了,自己可真的完蛋了。
好不容易到了宫门外,严嵩仰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日薄西山,就好像他自己一般,虽然还在发光发热,可是时间已经不多了。
“爹……”
儿子的呼唤,打破了严嵩的思索。
“唉,你放心,我还死不了。”
严世藩讪讪说道:“瞧您说的,儿子不是担心您老吗?”
“你要是真关心我,就少惹些麻烦。”
“爹,不是儿子喜欢生事,实在是唐毅欺人太甚……”
“不要说了!”严嵩烦躁地摆手,“世藩,去,把唐毅请来,就说我要和他谈谈。”
“什么!”
严世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爹是糊涂了吧?和唐毅那小子有什么好谈的,这么多年,双方早就是生死仇敌,尤其是刚被狠狠耍了,此仇不报非君子。
“爹,我不知道和唐毅有什么谈的!”
严嵩冷笑了一声,“严世藩,你不是自诩天下第一聪明人吗?连这点手段都看不明白?”
严世藩骄狂惯了,实在是想不通,这时候找唐毅,除了认输丢人之外,还能有什么用?
“爹,咱们被人家打了左边的脸,就不要再把右边的也送过去了!”
“你懂什么?”严嵩把眼睛一瞪,几十年首辅的威严,总算是回来了,“严世藩,你要是还认我这个爹,就听我的!”
老爹的话,不容置疑,严世藩五官扭曲,缩成一团,愣了半晌,用力跺跺脚。
“行,我去!”
严世藩一扭头,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急匆匆去追赶唐毅。
看着儿子的背影,严嵩用力摇摇头,露出了难看的苦笑。严世藩是个天才不假,只可惜他的天才都在如何捞银子,还有阴谋诡计上面,把握大势的本事太差。
要真是自己撑不住了,人家一道命令,就能把他给抓起来。
相比之下,唐毅比起严世藩要厉害太多了,一辈子做官,积攒下金山银山,不如有一个好儿子啊!
严嵩带着落寞,缓缓回到了值房,懒洋洋靠在圈椅上面,一动也不动,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还在显示着生命的迹象。
坐了差不多一刻钟,严嵩总算喘上了气,恢复了平静。
这时候外面响起第二卷。。
“爹,儿子回来了。”
“进来吧!”
严世藩推开了房门,大步流星,走到了严嵩的身后,背着手一站,一语不发,好像欠了他几个亿似的。
又有脚步声音,唐毅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给严嵩行礼。
“下官拜见首辅大人。”
“不必不必!”严嵩一伸手,“扶我起来。”
严世藩心不甘情不愿,伸手搭起老爹,严嵩亲自走过来,拉着唐毅的手。
“状元郎,这么多年,老夫早就想找你好好谈谈,偏偏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的事都怪世藩莽撞。你在陛下面前,网开一面,没有继续追究,他才能全身而退。老朽代替世藩,谢谢唐大人的大恩大德!”
“岂敢岂敢!”
对待严世藩,唐毅是不假辞色的,可是面对着严嵩,就算他再狂妄,也不敢失礼。
首辅可不只权力大而已,更是百官之师,德高望重,哪怕是徐阶和严嵩杀成了那个样子,面子上还要过得去。
“元翁,下官不过是就事论事,不敢逾越职分而已。”
“好啊,年轻人要是都能像状元郎一般,大明中兴有望啊!”严嵩拉着唐毅,愣是让他坐在了对面,那可亲切的劲儿,就好像是面对自己的子侄一样,和蔼可亲。
唐毅反倒是有些不自然,他刚刚是想回家的,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呢!偏偏严世藩追出来,说严嵩要见他。唐毅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好回绝,加上他也想听听严嵩要说什么。
“状元郎,你以为老夫是何许人?”严嵩突然没头没脑问道。
唐毅忙说道:“元翁德高望重,是朝臣的表率,天下的担子都在您的肩上,陛下倚重您,百官敬佩您,您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
“呵呵,不愧是状元郎,就是会说话啊!”
唐毅羞赧道:“元翁叫我行之就好。”
“嗯,行之,老夫今天就和你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严嵩给了儿子一个眼色。严世藩急忙去把窗户门关好,检查了一圈,才回到老爹的身后。
严嵩借着这个时候,观察了一下唐毅,他身材很高,眉目疏朗,相貌一等一,和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几分相似。不知道若干年之后,他会不会也变成自己这个样子?
“老夫知道,天下人不齿严嵩的所作所为,可是他们想过没有,要是除掉了严嵩,这世上就能变得好了?都说老夫就凭着写青词,就得到了重用!他们也不想想,天下的事情,多如牛毛,东南抗倭,西北御鞑靼,赈灾,河工,漕运……哪一项是靠着写青词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要有人撑着,东南交给了胡宗宪,交给了令尊唐慎,倭寇就被压下去了。用对了人,这才是干大事的第一要义!”
严嵩似乎在和唐毅说话,其实是说给儿子严世藩的,这些年严嵩把用人大权给了儿子,严世藩的用人水平的确太差了,才弄得严党青黄不接,后继乏力,更是缺少治国之才,才弄到了今天的窘境。
“行之,你在地方上做过官,有什么感受?”
唐毅谦逊道:“下官才做了多长时间,哪有什么感受,反倒是苦没少吃,有上头的,也有下头的,两头受气罢了。”
“呵呵呵,说得好啊,做官说穿了和当媳妇没什么区别,会当媳妇两头瞒,说穿了老夫也是个媳妇,不过是辈分高一些罢了。”严嵩突然一笑,“行之,从你的身上,老夫倒是看出了令师荆川公的风采,不骄不躁,凡事以大局为重。前些日子,陛下提起过,内阁只有两个人,要增补大学士,老夫以为荆川公十分合适,不知道你怎么看啊?”
第571章父子不同调
身为一名文官,入阁拜相,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唐顺之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都具备了入阁的实力。
只是这话由严嵩提出来,唐毅实在是理解不了,老头是嫌自己死的太慢,特意请了一个催命鬼吗?
如果唐顺之入阁,他和徐阶联手,衰老昏聩的严嵩根本不是对手。别说唐毅大惑不解,就连严世藩都傻了。
唐毅刚刚打完了咱们爷们的脸,您老倒好,不想办法找回来面子,还给他们天大的好处,真是老糊涂了!
严世藩拼命挤眉弄眼,甚至干脆用脚踢了老爹一下。
严嵩浑不在意,微微一笑,“行之,或许你会怀疑老夫没安好心,那老夫也就把话挑明了。”
严嵩笑眯眯看着唐毅,“行之,今天在玉熙宫你也都看见了,陛下严词训斥了我们父子,说句俗气的话,我们父子圣眷衰了,朝廷要到了新旧交替的时候。”
心里面唐毅也是这么看的,只是表面上却不能显露出来。
“元翁,您老龙马精神,老当益壮,陛下片刻离开不得,今天陛下也无非是稍微训斥两句,哪个做属下的能不被上面骂,您老切莫介怀。”
严嵩老眼放光,闪烁着洞穿一切的智慧,唐毅的小心思根本瞒不过人家。严嵩自嘲笑笑:“行之是厚道人,可是老夫还是要说,与其让那些老夫并不喜欢的人上位,还不如交给稍微能让老夫放心的。”
严嵩动情说道:“这些年来,咱们之间,或许有些误会,可是行之你在东南的时候,每一年过节都给老夫送礼,从来没有怠慢。胡汝贞也和老夫提到过,你们父子都帮了他的大忙,这些老夫都记在心里。而且老夫也知道,徐华亭几次算计你们师徒,下手可从来不客气,要不然凭着行之的功劳,早就应该进入一部历练,哪里用得着在詹事府、顺天府这种衙门周旋,说起来简直可笑!”
严嵩不无讥讽地说道:“徐华亭看重清流,喜欢言官,殊不知那些人空有一肚子道理,扒下官衣,连肚子都填不饱。真正做事,还要落在你们这些干吏的身上。当然了,老夫也有自己的想法,令师只要入阁,他和徐华亭的主张不同,肯定会有分歧和龃龉,行之你是大才,由你辅佐令师,足以和徐华亭抗衡,等到老夫退下来,就是你们和徐阶之间斗争,老夫也好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行之,你觉得这个买卖可还做得?”
严嵩的每一句话,唐毅都仔细听着,用心分析。
还真别说,按照目前的局势,帮助唐顺之入阁,还真是一步妙棋。
外人或许不知道,可是唐毅一清二楚,老师和徐阶之间的分歧相当大,平时两个人几乎很少来往。
就拿唐顺之主持兵部来说,他希望能整顿京营,精练边军,尤其是要增加募兵数量,甚至主动反击俺答,派遣骑兵进入草原,捣毁牧民据点,焚烧草场,避实击虚,攻击老弱妇孺……
天可怜见,唐顺之这一套设想完全是为了大明好,俺答连年入侵,百姓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不做出强有力反击,实在是有愧百姓。就连严嵩都被唐顺之说服了,答应支持。
到了徐阶那里,竟然坚决反对,甚至有不少言官上书,说唐顺之是冒进,手段残忍,不是君子所为。
“自己人”尚且如此,能指望严嵩帮忙吗,边防战略的改革就搁置下来,俺答依旧年年入寇,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百姓受到涂炭,九边生灵,哀鸿遍野。
窥一斑而见全貌,如果严嵩倒台,徐阶一家独大,唐顺之想要入阁,绝对十分困难,几乎就不可能实现。
趁着双方厮杀正酣,把老师推入内阁,等到严党倒台之后,唐顺之也坐稳了位置,再顺势接收一些严党的势力,没准真能和徐阶掰掰手腕。
哦!
唐毅想到这里,也恍然大悟,严嵩的算盘打得真够精明的,他手下的人分量都不够,索性就把唐顺之推出来,由他和徐阶打对台戏,要想顶住徐阶的压力,就必须有一帮心腹手下,严党的人就是唐顺之最好的选择。
要说严党都贪财吗?
也未必如此,话又说回来,徐党也好不到哪去,他们贪得少,是因为没有坐上好位置,想贪没有机会。
严嵩说得对,治国不能靠着清流,要依靠干吏,虽然严嵩,和他的亲儿子、干儿子都不能用,但是严党不乏经验丰富的循吏,不说别人,东南总督胡宗宪,那就是最好的代表。
唐顺之要是接收了严党的势力,就有相应的照顾严嵩父子,有人替他们说话,再加上多年伺候嘉靖,留下来的感情,严嵩就能安心退休,含饴弄孙,过上安宁的小日子。
唐毅偷眼看去,严嵩鬓角都是老年斑,稀疏的头发尽数白了,寻常人能活到八十的都不多,严嵩八十多岁,还要操持帝国的大政,还要伺候嘉靖,应付政敌……
想想都头皮发麻,他累了,也倦了,嘉靖又开始厌恶他,急流勇退,总比别人把他赶走要好。
一瞬间,唐毅甚至理解了这位老首辅的无奈,只是唐毅不会轻易点头,因为他还吃不准,严嵩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里面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
“能得到阁老的厚爱,师父一定非常高兴,只是入阁乃是大事情,还请阁老能赏几天时间,下官会抽空和恩师说一声,询问他老人家的意见。”
“是啊,荆川公是个有主见的人,还请你告诉他,即便是入阁,老夫还会让他继续分管兵部的事情,保证不会架空权力。”
还真是人老成精,严嵩又戳破了唐毅的一点担忧,唐毅连忙起身告辞,他生怕再待下去,就被严嵩给忽悠上道了。
送走了唐毅,严嵩长长叹了口气,好像被抽空了力气,整个人都瘫在了椅子上。
严世藩强忍着怒火,把老爹扶上了罗汉床,又取来一碗参汤,给严嵩喝了两口,老头子总算是恢复了一丝精神。
严世藩忍不住埋怨道:“爹,您老想什么呢,怎么能让唐顺之入阁?就算入阁,也要咱们这边的人啊!您老怎么总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严嵩斜了严世藩一眼,轻蔑讪笑,“严世藩,你知道今天在殿上,为什么陛下会那么愤怒吗?”
提到这里,严世藩的脸色一变,嘉靖的暴怒,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后背冒冷汗。
“醒醒吧,一个《清明上河图》不至于闹成这样,远的说是陛下不满咱们父子治国秉政,弄出来的问题,往近了说,就是你舅舅当吏部尚书的后遗症,陛下厌恶咱们了!”
说起来严嵩也有气,他当初还没决定写不写奏疏,可是严世藩,还有好几个人都在耳边嗡嗡嗡,说吏部一丢,大势已去,让什么都不能让吏部。严嵩被说得没了办法,只好上书嘉靖,拿着老面子愣是把欧阳必进推了上去。
可接下来的事情大大出乎严嵩预料,先是他的密奏泄露出来,朝堂之上,沸反盈天,纷纷弹劾欧阳必进。
接着严世藩又冒冒失失,在唐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嘉靖对他们父子流露出强烈的不满。
抢了一个吏部尚书,却动摇了圣眷,算来算去,还是吃亏了。
“要是再这么下去,你舅舅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了,到时候吏部一丢,圣眷一失——严世藩,你还有本事扳回来吗?”
严世藩的大白脸越发惨白,天下第一聪明人是有些过了,但是严世藩绝对不是傻瓜,他和唐毅打官司,换成被人,他说不定早就赢了,之所以很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唐毅的圣眷远在他之上。
甚至说,如果不是严嵩罩着,严世藩的圣眷都成了负数,尤其是今天,更让严世藩感到了嘉靖的不满。
他心里有数,却也没有办法。
二十年来,严世藩狠命搂钱,陷害忠良,打压异己,把权力都抓在手里,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俗话说出来混的早晚要还,他这二十年极品人生已经把德行都给散光了。
严世藩眯缝着眼睛,低声道:“爹,您是想挑起徐党的内斗?不是真心给唐顺之大学士?”
严嵩不置可否,又沉默了许久,严世藩都要抓狂了。严嵩才缓缓道:“唐顺之入阁,兵部尚书就空了下来,回头把杨博召回来,三足鼎立,老夫也就可以安心退下来了……”
严嵩说完之后,不耐烦地摆摆手,闭目养神了。严世藩脸色比刚才还难看,他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想要说什么,却无从说起,只能气哼哼出了老爹的房间。
一轮弯月,高挂天边,寒风阵阵,吹得人浑身发冷。
严世藩已经明白了老爹的打算,推唐顺之入阁,召杨博回京,把京城的局势弄得复杂起来,冲淡欧阳必进的事情,留出时间,从容布局,好安全致仕,看起来老爹是真的要放手了。
严嵩能退,他能退得了吗?
人们或许会对一个八十多的糟老头子睁一眼闭一眼,可是自己呢?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嚣张了一辈子,到了最后,让自己装孙子,求人家的庇护?
做!不!到!
老爹的办法倒是不错,的确要把水搅浑了……严世藩默默思索着,脸上的神情越来越狰狞,好似一头吃人的怪兽,在酝酿着惊天的阴谋。
第572章夫人果断
冷风一阵阵吹着,预示着暴雨不久就会降临,唐毅用力挥了两下鞭子,战马迈着大步,快速向府邸跑去。
时间掐得很准,当唐毅前脚进入府邸,后脚稀里哗啦的雨水就落了下来,虽然是七八月的时候,北方却不比南方,雨水寒冷不说,还夹杂着米粒大小的冰雹,落在身上,很容易生病。
如今的京城,到处都暗流汹涌,危机重重,保持良好的身体非常必要,哪怕实在撑不住了,逃出京城,亡命海外也是好的。
以往唐毅只是这么安慰自己,可如今却全然不同,徐海和王直已经在东番站稳了脚跟,两个人南北分治,徐海拥有四成地盘,王直拥有六成。
除了他们原本的手下,还有差不多五六万闽浙的海商、渔民、农户,迁移到了东番,组成了垦荒团。
按照唐毅的计划,十年之内,要向东番岛移民五十万,建立起一座容纳五万人的商业城市。
凭着徐海和王直,累死他们也驾驭不了复杂的民政事务,即便是大明容不下自己,唐毅也可以泛舟海外,做一个草头王。真的有神州陆沉,甲申天变,还可以在海外留下炎黄苗裔,怎么也要比郑成功做得更好吧!
这么一想,唐毅也就变得轻松起来,仿佛繁杂到了极点的朝局,犬牙交错的各派力量,都不那么可怕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稍微阿Q一点,没什么不好的。
唐毅带着笑,走进了书房,冷不防,却见到王悦影,一身月白的衣服,面冷若霜,坐在了那里,一双眼睛,平视着门口,看不出悲喜。
从没见夫人如此严肃过,唐毅一愣。
正在这时候,突然桌子旁边,立柜的门打开,从里面滚出一个小肉球,滚到了唐毅的脚边,抓着他的袍子站了起来,露出了大大的笑脸。
“粑粑,平安厉害吗?”
“厉害,厉害,真的好厉害!”唐毅笑着把儿子抱起来,在胖胖的脸上亲了一口。
“告诉爹,为什么要躲到柜子里啊?”
小平安仰起头,露出思索的表情,想了好一会儿,就是想不起了,急得扁扁嘴,好像要哭出来。
唐毅连忙抱着儿子坐在了椅子上,拿起一块蜜饯,送到了平安的小嘴里,小家伙又笑了起来,老爹在家就是好,不像娘,总是凶巴巴的,什么都管。
“知道平安为什么往柜子里钻吗?”王悦影淡淡说道。
唐毅一愣,摇了摇头。
“还不是你的那些狐朋狗友!”王悦影气哼哼说道:“唐行之,你知道今天早些时候,有多危险吗?”王悦影探身,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个何大侠,就藏在马车里。”
“马车里?”唐毅吓得站起来,“媳妇,你别骗我,马车不就摆在那里,车上除了装画的箱子,还有那里能藏人?”
“唉。”王悦影重重叹了口气,“何大侠也真是艺高人胆大,他藏在了车夫坐的箱子里面。”
王悦影还用手比划了一下,比起柜子大不了多少,像平安这样的小娃娃,还勉强能藏的进去,一个七尺的汉子,如何能躲在里面?
见丈夫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王悦影叹道:“何大侠说了,那是缩骨法,这不,平安看到了之后,就嚷嚷着要学。”
唐毅低头笑道:“好儿子,有志气,艺多不压身,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到了,夫山先生就是靠着这手功夫,躲过了一劫啊!”
“呸!”
王悦影突然一拍桌子,柳眉倒竖,圆睁杏眼,怒道:“唐行之,你还觉得挺高兴是吧?就差一点,要是让严世藩把何心隐给搜出来,咱们一家会是什么下场?你知道我们娘俩有多担心?”
泪水从眼圈流过,小平安也感到了娘亲的怒火,吓得张着小嘴,流出长长的一线口水,不敢再吃东西了。
唐毅微微叹口气,把儿子放在了椅子上。
轻轻抱住了媳妇的肩头,王悦影扑在怀里,泪水顺着眼睛不住流出,很快唐毅的胸口都被泪水润湿了,女人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