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骨(我是)-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缓过劲儿,脸色白得如同纸一般的白大北一听到秦城要手下人去收拾外面的血腥场面,立马就反应过来,白大北如今是唯恐得罪这些杀人如麻的军爷和大侠爷,立马连爬带跑凑到秦城桌前,对秦城深深一行礼,道:“这位将军,这种事我让店里伙计去做就行,何劳各位军爷动手,请各位军爷只管放心吃酒,我这就带人去收拾……”
秦城自然知道白大北心中想的是什么,看到他身上还有先前自己斩杀那意图害他性命游侠时溅落的血迹,不由得笑道:“店家,你还是先去换身衣裳吧。要不再有客人来时看见你这幅模样,估计都没人敢进你这店了。”
白大北低头一看,看到自己满身血迹,这才吓了一跳,方才就顾着被惊吓和想着伺候秦城等人了,竟是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血迹,一时愣在那里,也不知该不该就这样回去换身衣裳。
“店家,你去忙你的吧,外面由我等来收拾就行,这种场面不是你这样的好人能够应付的。”秦庆之说罢,便笑着和两个亲兵出去了。
“店家,再上一壶酒。”秦城见白大北愣愣的站在那里,不得不如此道。
“好咧!”白大北习惯性的大声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动作干脆利落,惹得秦城和郭冬冬两人一阵哄笑。
秦城和郭冬冬两人坐着便闲聊起来,没了敌意的几人谈起话来还算投机,几人相互敬酒倒也显得融洽。这酒一喝上,秦城便发现郭希希酒量了得,相比之下,刀法不凡的郭冬冬酒量就要差些,喝上几杯脸就红扑扑了。只不过相比好几杯酒下肚依旧面不改色的郭希希,秦城倒是觉得郭冬冬的红脸蛋更有风情。
想象一下,一个女扮男装的冷艳古代美人,在你面前低眉颔首,双颊飞红,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将军此行要到哪里去?”郭希希敬完一杯酒,看似随意问道。
“长安。”秦城道。
“长安?”郭希希忽然变得惊喜起来,“正好我和我姐也要去长安,不如我等同行如何?”
郭希希有些可爱和俏皮的脸蛋露出一个期待和喜悦的表情,显得更加甜美,一双水汪汪的美眸直直看着秦城,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
“还未请教将军贵姓?”郭冬冬见秦城没有接话,便问道。
“秦。”秦城道。
“秦?”郭希希眼睛眨巴了一下,随即便是一副惊讶加崇拜附带更期待的表情,不得不说,郭希希这幅模样更能显现出她俏皮的美,她惊呼道:“将军该不会就是上谷军营前番率军奔袭了大漠并且大败匈奴的秦城秦大将军吧?”
秦城微微一笑,却是看向郭冬冬:“确是秦某。”
“将军果真是秦大将军?”郭希希夸张的站起身,随即向秦城深深一拜,“秦大将军前番大胜匈奴可谓是大快人心,你是我大汉的英雄,请受小女子一拜!”说罢真就拜了下去。
秦城微微起身,虚虚一拖,淡淡道:“杀敌卫国不过是军人份内的事,姑娘言重了。”
“世人都说秦将军年青有为,今日得见,才知市井之言非虚,之前我二人有眼不识泰山,对秦将军多有得罪,还望包涵!”郭冬冬站起身,向秦城抱拳,语气郑重。
正在店外收拾战场的秦庆之等人,看到郭冬冬二人如此模样,几人都是会心一笑。
这可是咱将军!
咱将军可真是威风啊!
秦城抱拳向郭冬冬还礼,哈哈一笑,“秦某素来洒脱,姑娘不必挂怀这等小事。我等继续饮酒,如何?”
“好!将军请!”郭冬冬和郭希希坐下,便齐齐向秦城敬了一杯。
放下酒杯,郭希希露出两个好看的酒窝,看向秦城的眼神中眼波流转,细声道:“此行能和将军一同前往长安,小女子着实高兴的紧呢!一路上还要叨唠将军,望将军不要嫌烦才是。”
“希希……”趁着秦城为自己斟酒,郭冬冬的手在桌子下扯了郭希希一下,不过这回郭希希明显没有打算理会郭冬冬略显不满的劝阻,自顾自将话说完。
秦城斟完酒,脸上依旧是微笑,“姑娘客气了。”
秦城自然知道郭希希如此想跟自己同行的目的是什么。郭冬冬也知道,但她却看出秦城先前就没有答应的意思,而且她本身就不愿意如此做,所以她才试图劝阻郭希希。
郭希希想跟秦城等人同行,无外乎是想借助秦城等人的保护,免去路上可能遇到的如今日这样的麻烦。
这,相当于一种利用。
若是郭希希明说了,秦城或许不会介怀,但是她没有,所以秦城心中有些不痛快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这一日秦城和郭冬冬两人饮酒了半响,众人告别都不知道自己情绪的白大北,便要去官府将斩杀张兴的后续事宜解决。白大北将秦城等人送到官道,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愣在那里好久。北风中,他的手微微颤抖,他的手中,捧着的是秦城等人送的很有重量的“精神补偿金”。
“格老子的!我活了半辈子,就没见过这样的将军,没见过这样的游侠!娘咧,今儿真是算长见识了!”良久,白大北长长一叹,由衷道:“这天下,没见过你真是不知道它有多丰富!”
秦城等人到官府的时候,已经是午后。因为有秦庆之提前去通报,所以这个地方小官府还派了人出来迎接秦城这个少上造骠骑将军。
本来张兴也是这一带还算有名的土霸游侠,恶名昭着,加之有如今在大汉炙手可热的上谷郡军营骠骑校尉秦城领头,这件事没费什么功夫便办好,小府衙的官差们态度那是绝对的好,这本就算是秦城白送给他们的政绩:当天发生杀人案,当天抓捕凶犯,神捕也做不到嘛!所以他们的态度想不好都不行。
不过秦城被如此一耽搁,当日也不能继续赶路,直到第二日清晨,一行六人这才向逐城赶去。
到了逐城,众人仅是停留了半个时辰,吃过午饭,补充了些许干粮和水,便又再踏上了官道。
一日之后,众人到了常山氏元城,又两日,至上党子长城。
一路行来,乏善可陈。值得一提的倒是郭希希这个小女子。
小女子抱着对秦城这位近半年来有着绝对传奇色彩和大功勋将军的极端仰慕之情,一路上来殷勤不断。除却缠着秦城讲些军旅中事,也表现出对秦城这个人极端的兴趣,嗯,应该说是对秦城过往的极端兴趣。而作为对秦城开口的回报,郭希希一路上端茶倒水,俨然仆从行径。
对于前者,秦城一般将皮球踢给绝对乐意效劳的秦庆之等人,让他们可劲儿的吐唾沫星子。对于秦庆之这些常年生活在军营中的军士来说,本就难得接触到外面的女子,就更别说还是一看便能让人惊艳连连的姐妹花。所以这些纯爷们就有些把持不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此,秦城很能体恤下属。而对于后者,秦城一般则轻描淡写带过,即便是一段明明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能给他讲的极端乏味,让人听了禁不住生出打瞌睡的冲动,这倒是把秦庆之给急坏了,有些事他亲身经历过,十分清楚其中的精彩,奈何秦城不让他开口,他自然就只能干咽口水。不过一想到年前除夕大军凯旋时那位站在城头等候秦城的红衣女子,秦庆之也就释然了,毕竟那位红衣女子的风采,可是让整个骑兵部都为之倾倒了的,想到这,秦庆之在心里赞道:想不到将军还是难得一见的专情好汉子!
但是即便秦城言语平淡,郭希希依旧热情不减最初。
比至于郭希希对秦城,郭冬冬的兴趣更多的倒是放在对自己的刀上。因为跟秦城这些官军随行,郭冬冬和郭希希如今也不用把自己的刀剑掖着藏着,郭冬冬的刀,郭希希的剑,如今都明目张胆露在外边。
每当郭希希有话没话找秦城搭讪时,郭冬冬则是凝视着自己手中的刀,玉手不时在刀鞘上轻抚而过,时而凝神沉思,时而抬头望天,美艳的脸上总有挥之不去的凝重,好似在她手中的,不只是一把刀那么简单,而是某种值得她托付全部身心的东西。
作为一个武痴来说,郭冬冬在看刀之余,也看秦城。那架势,分明就是想和秦城切磋一番。郭冬冬自从那日见识了秦城在白大北店外秦城杀人的刀法之后,偶尔看向秦城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炙热一丝战意。估摸着这小女子也是几次三番想开口提出跟秦城过两手,只不过是碍于秦城的身份没有说出口而已。对于沉迷武道的人而言,跟高手交手的欲望总是很强烈的。
郭冬冬如此神态自然逃不过秦城的眼睛,不过秦城只是觉得有趣,倒也没有其他想法。一个能将刀法演绎的霸气不差于阳刚男子的女子,秦城也有些好奇,但是也仅止于此。秦城倒还不至于主动提出和郭冬冬切磋切磋。
郭冬冬不说,秦城也不言,两人就这样默契的沉默着。
……
而到了子长城,原本平静祥和的队伍,忽然生出几分诡异来。
这诡异不是来自于外界,也不是来自于秦城等人,而是来自于郭冬冬和郭希希。
到了子长城,众人的行程也就过了一半。子长城位于中原腹地,又是郡城,热闹繁华远非乾桑城可比。城市越繁华,人便越多;人多的地方,是非自然也就多。
若郭冬冬和郭希希都是老江湖,她们或许能将自己身上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异样完全掩盖住,但是如今,虽然两人都有所掩饰,但是郭冬冬眉宇间散之不去的郑重和郭希希时常的沉默,都让秦城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过,也仅仅是不同寻常罢了。
子长城的驿馆比之城中一般酒店都要大的多,也要富丽得多,驿馆中人来人往,各色人群凑在一起,或笑谈,或细语。
身处其中,秦城不禁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汉盛世,名不虚传。
到得驿馆,日已暮,月如初。
众人洗去一路风尘,吃过饭,也就各自回房去歇息。
郭冬冬和郭希希同住一房,这一路来也是夜夜如此。
房内,一灯如豆,两张脸凑在一起,一张冷艳,一张俏皮。
“希希,你这是在玩火!”郭冬冬看着自己的妹妹,有些恼火。
“火已经烧起来了,若不想被火烧死,便只能与火共舞!”郭希希丝毫不避让郭冬冬恼火的眼神,声音有几分铿锵。
郭冬冬看着自己固执的妹妹,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可这把火,烧得只是你一个人。”
“姐姐不在火中,怎么就知道这火烧得不是两个人?”郭希希反问道。
“正因为我不在火中,所以看得更清楚。”郭冬冬轻轻叹了口气,“趁早收手吧,免得夜长梦多。玩,也得有个限度。”
郭希希突然笑了,笑的很畅快。在郭冬冬皱起眉头的时候,郭希希这才道:“姐姐,妹妹这回可是认真的。”
“认真的?”郭冬冬被气乐了,“小屁孩儿一个,知道什么是爱吗?”
“我已经不小了!”郭希希抗议道,“而且,这个跟年龄有必然的关系么?姐姐比我大,懂得未必就比我多。”
郭冬冬松了松身子,似乎是轻叹了一声,“我只知道,他不是我们这样身份的人能够高攀的。况且,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姐姐!”郭希希这回是真有些急了,她抓住郭冬冬,“你怎么能如此说?当年你读《诗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说罢,不等郭冬冬答话,郭希希忽然放开了郭冬冬,坐直身子看着她笑了起来,笑容玩味。
“你笑什么?”郭冬冬皱眉道。
“笑你啊!”
“我有什么好笑的?”
“姐姐如此执意反对我,莫不是也被火烧上身了?”郭希希吃吃笑道,笑得有些……邪恶。
郭冬冬一愣,随意摇摇头,“我和你不同,我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再者,我也不会如此轻易就惹火上身。”
郭希希呆了一呆,随意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也是,姐姐向来都是极为理智的。”
说完,郭希希似乎是想到什么,眼中又恢复了神采:“不过,并不是所有时候,理智都是好的。有时候,率性而为,更合我侠义风范!”
“……”郭冬冬一阵语塞,沉默了一会儿,郑重道:“这件事我不想再和你争论下去了,就此打住。今晚我俩还有正事要办,这个才是目前最紧要的。”
“嗯!”说到正事,郭希希也严肃起来,“那我们现在就去?”
“再等等,等到子时大伙儿都熟睡,我俩再行动不迟。”郭冬冬沉吟道。
“好!”
……
子时,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大多数人都已经熟睡,被窝的温度让人依恋,让人着迷。
子长城驿馆,客房很安静,四周漆黑一片。
突然,一个房间的门被轻轻拉开,一颗被黑布包裹的脑袋从房内探出来,鬼鬼祟祟左右看了一眼,确信周围没有人之后,轻快的从房内跃出来。这个黑影跃出来之后,另一个黑影紧接而出,然后房门被顺手轻轻关上。
两个黑影动作敏捷额跃出走廊,又跃出院子,最后一先一后上了边墙,从墙头消失在夜幕中。
而彼时,一间安静的客房内,熟睡中的秦城翻了一个身,眼睛都没有睁开,又继续睡去。
而这个时候,他旁边几间已然住进了客人的客房,这时也空了起来。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夜。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离别
(这章本来是设置的昨晚自动更新,今天早上起来一看,才发现没更上。。。。)
子时过后不久,秦城的房间响起了敲门声,敲门声很轻,很有节奏感。熟睡的秦城在敲门声响起第一下的时候就睁开眼,等敲门声响毕,他已经披上衣袍,站了起来。
“进来吧!”秦城道。
随着“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随即,三个人影迅速步入房内。进房后,最后面那一人顺手将房门轻轻带上。
“将军,属下无能,跟丢了!”三人正是秦庆之和另外两名秦城亲兵,秦庆之一进门,便拜倒在地,随即另外两名亲兵也跟着拜倒,“请将军责罚!”
“起来吧!”秦城大手一挥,无所谓道:“丢了便丢了,这也是意料之中。让你们去跟这些江湖游侠兜圈子,确实是难为你们了,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将军……是属下无能!”秦庆之固执的低下头。
“好了,庆之,你说说当时的情况。”秦城问道。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秦庆之近身低声向秦城将先前的情况说了一遍。
听罢,秦城点点头,然后道:“好,你们做得不错。现在都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继续赶路。”
“诺!属下告退!”秦庆之三人行完礼,便退了出去。
在秦庆之三人退出去之后,黑暗中秦城诡异的笑了笑,“既然发现了被跟踪,也就该收敛一点儿了吧!”
秦庆之等人方才自然是去跟踪先前越墙而出的郭冬冬和郭希希,作为她们此行的同行者,秦城起码要保证自己不要被利用了都不知道。只是三人跟出去没多远,就被郭冬冬两人发现并甩掉,不过这样也罢,如此一来秦城反而达成了jǐng告两人的目的,这便够了。
秦庆之等人退出去,秦城反而没有了睡意,索性就在房中坐了一夜。黑暗中秦城的目光却显得格外锐利,在前世养成的在黑暗中思考的习惯,让他有种自身都很黑暗的感觉,但他却偏偏很沉迷于这种感觉。
此后一夜无话。
第二日,按照这几日早起的惯例,秦城等人收拾好行装走出驿站的时候,郭冬冬和郭希希已经在门口等候,咋一看去,两人并没有什么异样,就连眸子里的神采都一如既往。
“秦大哥,可以走了吗?”郭希希看到秦城等人出了门,笑着向秦城问道,神态自然。
“当然。”秦城淡淡一笑,随即跨上马。
不多时,众人便绝尘而去。
经过几日行程,一路上风平浪静,郭冬冬和郭希希也没有再半夜消失过,众人到了长安之后,郭冬冬和郭希希便向秦城等人告辞。
众人相聚的时候小惊天动地,到了众人分别的时候却是大风轻云淡。
“一路上承蒙秦将军和诸位照顾,我们俩姐妹不甚感激,只是此时一别,不知他日再相见又是何时,我等在长安没有自家居所,如若不然定会尽一尽地主之谊。如果几位不嫌弃,不如由我俩姐妹做东,请秦将军和诸位尝一尝长安的美酒如何?”郭冬冬向众人抱拳,只是他看向秦城的时候,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歉疚,这也是自那日两人半夜出行之后,郭冬冬第一回露出此种神色。
“我等尚有使命在身,赶着去交差,不好耽搁,这回就不麻烦两位姑娘了。下回再见再吃酒也不迟。”秦城抱拳,道。
“也好,如此,便再会了!”郭冬冬迟疑了一下,还是利落道。
郭希希一直看着秦城,却没有主动去插上一句话,当然,秦城等人这时候也没谁会去主动跟她说话。
众人相互抱拳,道了声“后会有期”便各自散了。
只是,在场的众人或许都没有想到,下回众人再相见时,却是以那样一种方式。
“将军……”秦庆之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秦城接话道,“如果大伙儿不会再相见,想这些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毕竟这回她俩也没给我等惹上什么麻烦不是。”
“属下只是觉得心里不痛快……好似被人利用了一番……”
“见得人多了,你便不会如此想了。”秦城笑着一挥马鞭,绝尘而去。
秦庆之愣了愣,随即拍马跟上。
到了长安,秦城自然有朝廷安排的去处,到了地方候上些时间,等到刘彻召见,便到了此行正经处。
到驿馆休息了一日,第二日清晨,刘彻派的人便来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卫青。
“少上造!”卫青在驿馆见得秦城,先是哈哈一笑,随即大步过来,双手在秦城肩上用力一拍,那模样,俨然一副兄长姿态,“你可是终于来了,陛下可是想见你很久了!”
“卫兄,别来无恙!”秦城见了卫青,也露出真切的笑容,不知为何,此次见卫青,秦城竟然生出几分亲切来,见卫青表现的热切,秦城心下也是大慰,“今日怎么劳烦你亲自来了?劳陛下挂念,秦城真是惶恐不安……”
“陛下一听说你已经到了,很是高兴,这不让我来接你进宫么,哈哈,怎么,见着我不高兴?”卫青笑着调侃道。
“我怎会不高兴?上次一别,多日不见卫兄,不管你有没有挂念我,我可是挂念着你,哈哈!”秦城笑道,“此番见你,比之上回更是意气风发啊!”
“少来这套!你秦城这回可是立了大功,陛下高兴着呢!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果不其然。我前脚刚回长安,你后脚就跟匈奴人干了一场大仗,你这一回千里奔袭,功劳之大超乎你想象,为兄也不得不佩服你!”卫青赞叹道,“以区区两千余新练骑兵,直奔大漠,捣了匈奴人的老窝,接着又是连番大胜,如此战绩,实在是让人闻之胆寒哪!你是如何做到的,待会儿可得跟为兄详细说说,让为兄也见识见识!”
“卫兄就莫要打趣我了,说起上回大战,我也是心有余悸,奔袭大漠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卫兄领羽林出马,便是直捣龙城也是轻而易举……”秦城道,他自然知道历史上的卫青,正是凭借龙城大捷正式登上大汉的军事舞台的。
“别跟为兄来虚的!上回见了你练兵,为兄也料到你早晚会为我大汉再立军功,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是以这么一种让人措手不及的方式。”卫青叹道,“好了,我等也别在此多耽搁了,陛下还等着见你呢,你速随我进宫。等你见了陛下,我等在找地方好生喝上一顿,上回分别时,我可是许诺过的。这长安景象,比之你们乾桑,别有一番风味,定然让你流连忘返……为兄必然好生招待你。”
“恭敬不如从命!”秦城笑道。
“好,走!”卫青这便拉着秦城出了驿馆,两人骑马而行,穿过大街,直奔未央宫。须臾到了宫前,经过几道宫门,卫青领着秦城一路前行。
进了未央宫,瞧见周边建筑,秦城不由得赞叹古人的伟大,不说八丈宫墙,重重高楼,仅是脚下千百级玉阶,都让他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
跟着卫青在宫中行走,许久才到了一处宫殿前。这座巍然而立的重檐九脊顶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黄瓦盖顶,像是一座金銮殿。前面并排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两条巨龙,一条在上面,一条在下面,它们盘绕升腾,腾云驾雾,向中间游去;中间呢,有一颗宝珠,围绕着一些火焰。
秦城抬头一望,便看见宫殿正门上方那块牌匾,牌匾上三个金子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宣室殿。
到了这里,卫青便让秦城停下,让他在这里等候,自己则进了门,转眼间便没了踪影。秦城站在宫门前等候,看着两个宫中侍从毕恭毕敬站在门前,微微颔首。这两个侍从见了在宫门前伫立的秦城,目不斜视,大概是不认得眼前之人为何方神圣,也就免了一番打量。
过了半响,宫殿内便传出一阵响亮的号子:传骠骑校尉秦城,觐见!
秦城闻声精神一震,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千古一帝的刘彻,心中除了期待之外更是激动。先前见了千古名将卫青,秦城还不觉得有多兴奋,这会儿要见刘彻了,秦城心想两人毕竟层次差得多了,那感觉自然也应该是不一样。
秦城走进大殿,缓行数十步,眼神忍不住四下打量开去,只见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zhōng yāng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龙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材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龙纹图案,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飞龙、降龙,多姿多彩,龙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整个殿中却是不见刘彻,连卫青也不在。
“秦校尉,这边。”这时卫青在旁边一侧门外向秦城招呼道。
秦城心中苦笑,暗道这算什么,刘姥姥见了大观园,辨不着北了?方才光顾着偷偷打量这宫室的模样了,却没注意到旁边还有一扇门。
秦城循声走了过去,出了门,便见外面走廊上一名青年男子正在栏前眺望远方,从男子那处往外望,这未央宫大片景象和偌大一个长安城,都在眼下,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眺望的好去处。
秦城看见这名男子,只觉对方气势不凡,一股威压无形之中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再看卫青,正恭恭敬敬站在男子身旁。
这人,不是刘彻又会是谁?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宣室
是年元光五年,放眼大汉天下,正是一番盛世景象,而作为全国中心的长安,繁华自然是天下首屈一指,若说整个大汉最富裕的时代,无疑便是尚未对匈奴发动连续作战的汉武帝时期。而到了汉武帝晚年,由于多年征战,整个大汉朝已经疲惫不堪,百姓生活很是穷苦,特别是在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征西大军被匈奴大败并且投降之后,汉朝国力更是消弱到了一个极点。而那是的刘彻,也不得不颁布《轮胎罪己诏》,停止对外征战,着重发展大汉的农业和经济。
汉武帝一生的巅峰时期出现在漠北大决战之后,那时匈奴被迫迁徙漠北,此后漠南无王庭,当时匈奴军队的精锐主力也被消灭,大汉王朝威加五内,外服四夷,成了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强国。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几十年之后,当匈奴人再次袭扰大汉边境之时,大汉已无将可用,自赵破虏没于匈奴,李陵和李广利相继投降之后,大汉对兄作战已经鲜有胜利,曾今被刘彻指挥卫青和霍去病打的毫无脾气无家可归的匈奴人,再次成了大汉的边境之患。但是到了那个时候,泱泱大汉已经无力再战匈奴。
刘彻穷其一生精力,虽然前期大胜了匈奴,卫青和霍去病的威风也是一时无两,但最终却没能彻底解决了匈奴人对大汉的威胁,到最后反倒落了个国力凋敝的下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由此可见,要战胜匈奴,特别是一直战胜匈奴或者是彻底击溃匈奴,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
秦城若是只想做个卫青或者霍去病,倒也不是那么难。只是每当想到自己和手下众将士今后几年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并不是大汉边境的永久安宁,并不是大汉王朝长久的国泰民安,秦城心中就不免有着浓浓的愧疚。
愧对为保家卫国,为保大汉永世太平繁华而牺牲的一个个将士。
而如今的秦城不过是一个边郡军营的小小骠骑校尉,他能目前能做的不多,但是他绝不满足于只做到这些,他敬佩那些为了身后家园和同胞而不惜马革裹尸的将士们,特别是当他和这些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并且看到他们大义凛然战死沙场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守护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成果。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就让活着的将军,去为那千万埋骨他乡的同袍们,换一个九泉下的安心吧!
而秦城,他必须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上去。只有自己的位置高了,他才能做到这些。
而今日,第一次面前刘彻,将是这一切的开始。
“臣秦城,参见陛下!”秦城在刘彻侧后站定,以军礼面圣。
刘彻转过身,看着秦城,露出一个威严的笑容,他才二十几岁,但是他的笑容却显得很威严,他看着秦城,道:“古制有云武将面圣以军礼,文官面圣行跪拜之礼,但真到了这个份上,还能记得武将之礼的人却是不多。之前早就听卫青说骠骑校尉年轻有为,异于常人,今日得见,才知他没有骗朕。秦将军为我大汉立得大功,没有辜负朕对上谷守军的期望,朕很欣慰!”
“都是陛下皇恩浩荡,李将军领军有方戍卒人人用命,才有大胜匈奴的结果,臣不敢居功。”秦城答道。
刘彻饶有趣味的看着秦城,道:“那你说说,朕怎么个皇恩浩荡法,李将军和戍卒又是如何肯人人用命,你又是如何没有功劳?你若是说不出来,朕马上让人打你板子!”
秦城好整以暇道:“陛下君临天下,民心所归,有陛下方有大汉之强盛,此其一;其二,陛下恩准上谷军营骑兵改制,御赐精良军备,使得上谷骑兵得已在装备上远胜匈奴,此其二;李将军带兵有方,因而军中纪律严明,令出禁止,将士合心,进退有序,有如此威武之师,方有此番大胜:再者,匈奴人侵扰大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