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骨(我是)-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后世经纬度的计算,自上谷郡乾桑城向北一千多里(汉制),差不多就是仈jiǔ度的纬度差了,这仈jiǔ度的纬度差所带来的温度差无疑是非常大的。秦城等人在半夜袭击匈奴人部落的时候不觉得寒冷,可到了黎民时候,纬度的差别所带来温度差,可就够众军士喝一壶的了。
千里奔袭,深入大漠境内,在匈奴人的老窝杀人建功,如此壮举,除了秦城,其他汉军将士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一场偷袭战的胜利,对士气的提升,其作用同样不可估量。两千轻骑,在昨夜的作战中伤亡百余人,实际斩首八百三十九,其中既有军士,也有匈奴平民。
最后那部落首领带着几十人仗着熟悉地形和悍不畏死的突围气势,倒是成功逃脱了,眼看着那位首领消失在夜色中,秦城也没有追出多远,当秦城勒马回望一片火海的匈奴人部落时,心中难免一阵豪气。前世秦城也算是经历了一些世面,但那毕竟是上不来台面的黑道之争,即便是赢了,也无法有现在的快感。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后世多少男儿胸怀大志,腹有治国安邦之策,却一辈子只能为了车房奔波碌碌无为一生?就是秦城,前世也是做了十几年从军报国的豪气梦,最终却不得不踏入黑道。相比较而言,生在汉朝这样一个英雄的时代,如秦城,一介布衣尚可凭借一身勇武睿智谋得万人之上的位置,为国为民建不世之功勋,而在后世呢?无钱无背景就意味着不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大建树,更不要说带铁骑数千,驱除鞑虏了。
借我一个英雄的时代,我还你一个大国梦想。
这一刻,秦城如是想到,眼中闪耀着战争的烈火,右手紧紧握住长刀。
头顶,繁星有辰时。
战斗结束之后,大军打扫战场,缴获战利品,军中随行军医官抓紧时间救治伤者减少伤亡。
随后,秦城先是派人回去给李广报信,然后命令已经一日一夜没有怎么休息且刚经历过一场战斗的众将士休息。
到了天明,大军全速往上谷赶回。
在上谷的匈奴骑兵自然会担心秦城趁着左贤王部不少部落防备力量空虚而受到汉军袭击,因而不得不回援,而秦城则要尽快离开大漠这个陌生的是非之地。
对于大漠,汉军毕竟还是陌生的。这回如果不是山甲认得大致的方向,秦城恐怕也不能率领轻骑一击成功,即便如此,众将士对秦城的崇拜还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秦城必须尽快回到汉境,同时尽量避免在路上遇到北上归来的匈奴骑兵。
事实上,伊雪儿在留下三千骑兵对付李广之后,将剩下的六千骑兵分为三路,向北包围而来,同时发挥匈奴骑兵游骑长距离侦查的优势,意图截住袭击大漠的汉军骑兵。伊雪儿的命令也清楚,三路骑兵中任何一路碰到汉军骑兵,都不需要死磕,只需将汉军骑兵死死咬住,不让他们跑回上谷,同时派然联络其他两路骑兵,力求三路或者两路骑兵以绝对优势兵力一起对付汉军骑兵,一举将其消灭在大漠境内。
对上谷军力了解还算清楚的伊雪儿,算准了这回来大漠奔袭的汉军骑兵数量不会超过两千,前番和李广在羊头镇的硬碰硬,让她心中已经有了谱。虽然从大漠来上谷匈奴军营中报信的匈奴骑兵大肆渲染前去偷袭的汉军数量如何多,战力如何精锐,但这种逃避责任的论调不会瞒过伊雪儿,也不会使得她的判断发生错误。
所以,伊雪儿还是有几分把握将偷袭大漠的汉军骑兵永远留在大漠的,虽然这几份把握到底能有多少美人能说的清楚。
只要让我的游骑发现你,你就玩完了!伊雪儿领着两千匈奴精锐骑兵往回赶,眼睛死死盯着北方,暗暗咬牙切齿道。
这个“你”,自然就是秦城。
只能是秦城。
伊雪儿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响,而事实上,事情也却是如同她所料的发展了,只不过,具体细节却是有些变化。
秦城也是因为考虑到回撤的时候可能碰到匈奴骑兵的堵截,所以才在昨日大战之后让军士睡了一通,算是养好精神,以有精力应对突发情况。
对于这回回撤到上谷郡,秦城不是没有想过借道代郡或者是渔阳郡,如此一来倒是可以避免被回援的匈奴骑兵堵住,只是按照汉军军制,一郡军士要离开本郡踏足其他郡的领域,必须要有虎符调遣,秦城若是冒然出现在代郡或者是渔阳郡,可就触犯了军制。虽然有事急从权这种先例,但是从后世来的秦城也清楚刘彻的性子,对于这种逾矩的事,尤其是军事上逾矩的事,刘彻很是深恶痛绝。就拿卫青来说,如此深的刘彻信任的将领,当年(按照历史原先发展的情况下)就是因为为了防备在甘泉宫督战的刘彻被从山道跑过来的匈奴骑兵的袭击而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调动了虎贲军,被刘彻狠狠记恨了一回,直接就收了他的兵权。
秦城可不想自己带着两千轻骑好不容易在大漠取得了些战果,却因为触动了刘彻的逆鳞而弄得一身sāo。所以即便是直接回上谷有些风险,秦城也必须如此选择。
当然,要是真碰到了匈奴骑兵,秦城还是有后招的。
所以当散布出去的游骑回来禀报秦城说在前方发现匈奴骑兵的时候,秦城没有丝毫慌乱。秦城自然知道,自己的游骑发现了对方,对方的游骑定然也发现了自己。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过当游骑告知秦城对方的队伍只有两千人的时候,秦城甚至得意的笑了一下。
两千对两千,很公平。
但是对于战力并没有完全形成的汉军轻骑而言,要如何完胜前方的匈奴骑兵,并且保证不被对方拖住,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纪铸,秦庆之听令!”秦城道,“令你二人率军迎敌,实施三号预备方案!”
“柳木,乐毅听令,令你二人率大军向左奔进!”
……………………………………………………………………………………
不出意外的话,明日三更。如果有意外,好吧,也是三更。
第八十九章 如此军队
从南方而来的两千匈奴骑兵,正是伊雪儿领的头,此时她正从游骑口中得知了秦城大军就在前方,于是乎,那双本就因为恼怒而显得格外有神采的眸子这会儿像是被点燃了的柴垛一样,更加明亮起来。
联想到这些日子以来,自己费尽心思给上谷骑兵下套,算得上是劳心劳力呕心沥血,就算是李广,在如此说得上的是万无一失的计策面前也难免会中计,可就是秦城,让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伊雪儿如何能不恼恨秦城?况且此番还是自己第一回领军出征,更是从大汉“学成归来”后的第一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偏偏被秦城搅的一塌糊涂,这对她以后都极为不利。因而要说伊雪儿对秦城的恼恨,真是滔天了去。
在伊雪儿领着两千骑兵加速奔进的时候,秦城也领着两千骑兵向南迎了过来。
秦城自知既然被对方发现,就不可能避过,也就没打算逃避。
当伊雪儿终于看见北方的汉军的时候,她也发现了一个让他更加光火的情况……汉军竟然调转了方向,由向南奔进改向向东奔进!
想跑?伊雪儿冷笑一声,大声道:“追上去,别让他们跑了!”
伊雪儿这边一声令下,身后的两千匈奴骑兵立马发出他们标志性的狼嚎,一个个挥舞这长刀,排成一个典型的长舌阵形,对着汉军的屁股就咬了上去。
不得不说,匈奴人每次这样冲锋时候,气势还是毋庸置疑的,那一阵阵狼嚎,要是放在晚上,倒是有几分吓人的恐怖效果。这也是匈奴人常年与狼相处与狼斗争摸索出来的战斗经验。
北方草原,向来多草原狼。
在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不与汉军争斗的时候,他们最大的敌人便是草原狼。草原狼无处不在,而且行事颇有几分人的章法,特别是袭击匈奴人的牧场、抢夺匈奴人牛羊的时候,其行动更是有着浓重的军事色彩。
草原狼抢匈奴人,匈奴人就抢汉人,匈奴人学到了草原狼的战法,汉人如今也学到了匈奴人的战法,匈奴人以草原狼的战术对付汉人,向来都是容易取得很大的战果,而汉人以匈奴人的战术对付匈奴人,就目前秦城这回千里奔袭而言,战果也是不小。
人与自然之间,就是如此有意思。
汉军由向南奔进突然转向向左,犹如长龙来了一个大大的神龙摆头,那模样看上去不得不说倒是也有几分壮观。
不过由于完成这个动作需要时间,双方先前又是相对奔进,所以当两千汉军完成这个方向大偏转的时候,匈奴人已经紧紧跟了上来。
秦城在选择回程路线的时候,有意避开了中间路线,将队伍向左偏离,这也是为了避免有可能出现的被围情况,这与神机妙算无关,而是出于绝对的谨慎,或者叫做,多疑。
秦城记得后世某位大逆臣说过的一句很经典的话:这世道,正是多疑才救了杂家的性命!
“咬上去,别让他们跑了!”伊雪儿眼见自己与汉军的尾巴只有两三百丈的距离,先前有些阴霾的脸色渐渐红晕起来,或许是由于兴奋,或许是觉得胜利在望,汉军已经无法逃脱。
一雪前耻,就在此刻。
伊雪儿甚至可以想见,只要将眼前这群秦城率领的汉军骑兵吃掉,那么再折返上谷,要吃掉李广,就是轻而易举。甚至是,飞将军李广被自己吃掉之后,那大汉边境几个郡,还不是任由自己驰骋?一旦自己能任意驰骋大汉边境诸郡,那么要南下中原还不是看自己心情的事?
多么美好的愿景。
如果秦城知晓伊雪儿脑中所想,定然会感叹一声:原来两千年前的女人也是如此爱幻想,他娘的而且想象力还如此丰富!
不管如何,汉军都是养精蓄锐了半夜外加一个早晨,这会儿自然有精力面对眼前的突发情况,甚至还有点以逸待劳的味道,而匈奴骑兵,则是刚经过几百里玩儿命似的狂奔。
“将军,再往前,末将可是真不知地形路线了!”山甲跟在秦城身后和大军一起向东方前行,脸色一苦,道。
这回北上大漠他是向导,如今面对自己也未知的前方,他不得不率先表明自己的能力范围。
秦城微微一笑,有些神秘的味道,“往前也无需你知晓方向了。”
山甲一愣,秦庆之这时大声道:“将军,匈奴人已经到了百丈之外。”
秦城回头看了看紧跟在后面的匈奴骑兵,脑海中没来由将自己想成了正被一大群野狗追着的画面,仅仅是一个愣神,秦城无奈一笑,心想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吹号角,让柳木和乐毅将速度再压下来一些!”秦城道,“再怎么说他们追得也挺辛苦的,不能让他们连我们的气味都没闻到。”
秦庆之心领神会的露出一个阴邪的笑容,倒也有几分秦城的味道,“属下明白!吹号!”
于是,伊雪儿纳闷的发现,在前面的汉军阵中响过一阵悠扬的号角声后,汉军不仅没有将和他们的距离拉远,反而还弄的更近了一些。虽然心中不解,不过这会儿伊雪儿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这些,既然距离拉近了,正好以弓箭射之!
“弓!”汉军军阵后方,秦城突然大声喝到。
五百军阵后方骑兵,应声引弓搭箭,松缰转身,箭头对上后面的匈奴骑兵,动作竟然很是整齐!
此技非弓马娴熟者不能为之。
就是秦城,自知如此高难度的动作自己也不能完成的很好,毕竟自己成为骑兵才四个多月,而且成了骑兵之后也没什么时间去训练马术箭术,虽然之前也会骑马射箭,但是面对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只能对着那些一脸淡然弯弓搭箭的军士们真心实意喊一句:算你们狠!
秦城做不到这些,按说轻骑成兵才四个月,也不能做到这些的。可是眼下,情况却并非如此!
原因就在于,汉军军阵后面的五百骑兵,都是老骑兵,也就是是先前的五百骑兵教头!
此时他们脱离了自身的军队建制,被秦城集中安排到军阵后方,与匈奴人对射!
可以说,秦城为了这回大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这种打乱建制的做法,也只有他能想象的出来。
五百骑兵教头,本就是挑选的骑兵老营精锐骑兵,其战斗力毋庸置疑!也只有他们,能胜任眼下的阻击匈奴骑兵的任务!
事实上,五百骑兵教头,倒是没有全部到军阵后方,有五十教头被秦城安排在军阵最前方,领着队伍前进。而那五十骑兵教头形成的空额,自然由秦城的亲兵队补上。
这战术彪悍吗?
“射!”在五百军士回身的瞬间,秦城同时喝道。
伊雪儿刚让手下的骑兵准备攒射,就看到前面的汉军将士猛然转身了一大批,然后空中就是一阵箭雨飞过来,那箭头,恰似千百蝗虫一齐扑过来,带着些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的类虫呼啸声,说不出的闹心,让伊雪儿看了一阵心寒,当下便大喝道:“放箭!”
两阵箭雨,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迎面扑来,撞在对方的军阵中!
当你看到千百支铁箭组成的箭雨中,有一支铁箭正对着你,从百步开外向你飞来,你能清楚的看清那支铁箭的轨迹,耳边还有箭雨的呼呼声,甚至你还能清晰的预见下一瞬这支铁箭就会撞到你的身上,噢不,是胸口上,然后你的胸口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铁箭就插…进了你的胸口,穿透你的心脏,又从背心透出来一截。这一瞬间你能清楚的想象铁箭入体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触觉,还有你接下来摔下马的悲惨模样,然后在地上被后来的骑兵马蹄踏成肉泥!但是此时此刻,你偏偏不能避闪这支铁箭,因为它虽然可见,但是速度之快却不是你能赶上的,所以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飞进你的身体,将方才你在脑海中预见的情景都真实演绎一遍!
想想那种感觉,就令人忍不住抓狂。
而现在,匈奴骑兵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
“啊!”
“啊!”
“啊!”
刺耳又刺痛心弦的惨叫声接连响起,伴随着声声受惊的马嘶声,两个生物物种生命最后一次的呐喊交织在一起,格外有一种残忍的音乐美。
第一轮互射,就引发了不小的伤亡。
而匈奴军阵的伤亡,自然要比汉军大得多。
因为匈奴人是迎着汉军的铁箭撞上去,而汉军是背离着匈奴人的箭矢远去,匈奴人的奔进,既是缩短了自身与铁箭的距离,也加大了铁箭的冲击力,而对于汉军来说,情况则是截然相反,所以不少匈奴人射出的箭矢都没有碰到汉军骑兵,而是在战马屁股后面插…进了草地,就是碰到了汉军的箭矢,不少都被御去大部分威力!
如此一来,双方的伤亡差就大了!
边跑边打,这种匈奴人惯用并且屡试不爽的战术,今天终于自己尝到了它的苦头!
伊雪儿回头一望,看见如此多的骑兵被射落马下,心中一痛,眼泪差点儿就掉下来,当她回头看到汉军骑兵没几人被射下来的时候,气的直想骂娘!
伊雪儿等人不能把前面奔跑的汉军怎么样,但是当她看着汉军军阵中不幸被射落马下的一些个汉军骑兵的时候,便和其他匈奴骑兵一样,直想将他们撕成碎片。
不幸被匈奴人射落马下的一些汉军骑兵,成了承受匈奴骑兵怒火的对象。
但是他们会乖乖束手就擒让匈奴人爽歪歪吗?
“杀!”
一个匈奴百夫长见自己正前方有一个汉军骑兵被一箭射中了马腿,马身一歪,摔倒在地,上面的骑士被甩了下来,心中一喜,挥舞着长刀就向那汉军骑士砍来。
就在百夫长已经能想见自己的长刀滑过那名刚站起身的汉军骑士的脖子,将他的脑袋斩飞的时候,那名明明受了不小伤的汉军骑士身子一低,长刀已经拔了出来!
当百夫长一刀落空并且看到汉军骑士抽出的长刀的时候,他心中立马就有了一种要糟的感觉。果不其然,骑士就势身子低下去的时候,长刀狠狠斩断了百夫长战马的马腿!
当百夫长摔落下战马的时候,他心中顿时无限冰凉,因为他已经能遇见自己的命运……奔腾的骑兵军阵中,步兵根本避无可避,即便是己方的军阵,他也免不了被踏为肉泥!
这名百夫长向那名让他面临这种命运的魁魁祸首看去的时候,却发现那汉军骑士正将长刀插进一匹奔腾的战马腹中,而同时,他被己方的一名骑兵一刀砍在了后背上!
看到这一幕,百夫长笑了。
但是下一秒,他的笑容就凝固在了脸上,因为那名背上已经挨了一刀的汉军骑士,只是身子一个趔趄,然后竟然站稳了身体,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来,直直向他掷了过来,因为距离太近,他根本来不及闪躲,就被飞来的匕首插…进了胸膛!
汉军骑士掷出匕首,一口鲜血就从嘴中冒出来,强撑着不倒的骑士嘶吼一声,露出溢满鲜血的嘴和牙齿,他身体一用力,就向旁边一个匈奴骑兵的战马马腿撞去!
那匈奴骑兵战马被阻,马身一歪,马上的骑士也不可避免的摔了下来。而此时,汉军军士的胸膛已经凹陷下去一大块,想必是方才猛烈的撞击所致。骑士倒在了地上,而紧随着方才那匈奴骑兵身后的一骑,马腿已经高高抬起,就要往他的身体上踏下。
尚有一口气的汉军骑士向己方的军阵望了一眼,正好看到秦城也在回头看,两人的目光一下子撞在了一起。
看到秦城悲愤的神情,骑士竟然咧了一下嘴,用只有自己能听得见的声音向秦城,向这个把他们以往只能在平日发恼sāo时当作白日梦说出的话变成现实的骠骑校尉喊道:“将军……快走!”
这辈子能跟着将军杀进大漠,端了匈奴人的老窝,值了!
骑士眼中的光芒散去,眼神看向天空就要闭上的时候,他的余光看到就要踩向他的那匹战马,被一箭射中了脑袋,歪着倒了下去。
骑士闭上眼睛,嘴角挂起一丝笑容。
在这名骑士周边,类似于他的举动在一个个掉队的汉军骑士与冲上来的匈奴骑兵中发生。
他们会乖乖束手就擒让匈奴人爽歪歪吗?
答案是显然不会!
……
为将者深谋远虑,为卒者殊死作战,如此军队,焉有不胜之理?
第九十章 美好愿景(第二更)
每当身边的军士一排接一排倒麦子一般倒下去,伊雪儿就要心悸一阵,奈何己方莫大的伤亡换来的只是前方汉军士气的高涨,秦城极有节奏感的喝令声一遍遍重复,但是伊雪儿每一次听到,都有一种不一样的痛恨感,因为那意味着又一群鲜活的匈奴骑兵的生命要陨落。秦城的喝令声,对匈奴骑兵而言是死神的号角,对汉军而言无疑是天籁之音。
“弓!”
“射!”
秦城举刀大喝。
汉军一轮齐射完成。
“贴上去!”伊雪儿被几十亲兵护着,发狂似的大声喊道,意图领着匈奴骑兵贴上汉军。
只要能够赶上汉军,那么汉军的先前应付弓箭的优势就会变成应对长刀的劣势,当千余匈奴骑兵挥舞着长刀贴上汉军的时候,汉军将面对匈奴人冰冷的刀锋,那时候,汉军的弓箭将不再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匈奴人的长刀,则会成为汉军的噩梦!
因为,汉军是背对匈奴骑兵!
秦城听见伊雪儿的喝令,回头望了望,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个得意而又残忍的笑容来。
想追上来么?
“弓!”
“射!”
已经喊了好几遍这番口令的秦城,再次大声喝令。
一阵箭雨过后,刚刚贴近到汉军背后五十步开外的匈奴骑兵,齐刷刷仰面栽倒一百多人,不少骑兵连人带马摔倒。前面的骑兵栽倒,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紧随其后的骑兵,因此汉军如此一轮齐射,实际能给匈奴人带来近两百人的伤亡!
每一轮齐射,匈奴骑兵与汉军的距离就要被拉远一些,而这个拉远的距离,匈奴骑兵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拉回来。
按说汉军骑兵以逸待劳,又都是轻骑,匈奴骑兵不可能追得上,但是眼前这幅情景,分明就是只要匈奴人玩儿命似的的追,总能追上汉军!
“杀!给我追上去,砍了这群汉军!”盛怒的匈奴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蹊跷,依旧只想着追上汉军,那样的话,他们就能放肆屠杀眼前的敌人,那样的话,胜利就属于他们!
“哈哈,这群匈奴人跟的还真是紧呢!”秦庆之回头射箭的时候,看见匈奴人仍旧在狂奔追进,这会儿射完一箭得了空,顿时喜得眉飞色舞。
听他的意思,到好像是挺喜欢被匈奴骑兵追着。
“如此不是正好?”纪铸刻意压低了声音,“奶奶的,此番出征一直憋着的恶气,总算有了出处,真是畅快得很!”
“可不是,这种情况在下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咱们杀得畅快淋漓,匈奴人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他等偏偏就是咬着我们不松口,到好像是追着让我们杀一般,哈哈!”
秦庆之如此说话,本该配着豪放大笑的表情,但是这会儿他却只能低着头,伏着身子,强忍着不弄出大的动作来,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眼珠子左右转个不停,肩膀一抖一抖。
“跟着秦将军,真是不愁没仗打!”纪铸的模样和秦庆之如出一辙,他大概是想起之前对秦城的误会,如是说道。
听着秦庆之和纪铸的对话,秦城只是微微一笑,倒是显得很是高深莫测。
“匈奴人中也有明白人,尔等觉得他们何时能发现我们在吊着他等?”秦城阴笑一声。
在匈奴骑兵伤亡过半之后,伊雪儿盛怒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脑海中一闪即逝的危险信号让她心中一震,她凝神想了一想,再看见己方拼命追上汉军,被汉军一轮齐射射落百余人,己方又落后,然后又追上……
伊雪儿突然觉得不对,对中原文化很熟悉的她,突然想到汉人的一个俗语:姑息养奸!
这不正是和眼前的情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么?
这一刻,伊雪儿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汉军不是甩不开他们,而是不想甩开他们!
每一轮齐射拉远双方的距离之后,看似是匈奴骑兵追上了汉军,实则不也是汉军让匈奴骑兵追上么?
因为双方的距离一直都保持在一个对汉军绝对有利的范围内!
伊雪儿气得差点儿吐血,只觉得脑袋眼前一黑,差点儿就从马上摔下来!
秦城,你好歹毒的计策!
伊雪儿心中悲喊一声。
“将军,匈奴人的速度慢下去了!”秦庆之眼尖,看到匈奴人的异常,向秦城喊道。
“大抵是匈奴人发现我等是在吊着他等射杀,知道不能追上我等,这会儿想脱身了。”纪铸道。
“他等不是想脱身,是想拉远与我等的距离,等着我等人困马乏的时候再咬上来给予我等致命一击。”秦城淡淡道,“要知道,匈奴人战马的耐性比我大汉军马的耐性要好得多。”
“原来如此。”纪铸恍然大悟,“那该如何是好?”
“他等慢我等也慢,他等快我等再快,不能让他们跑了,也不能让他等靠近!”秦城道,随即露出一个笑容,“既然上了贼船,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脱身的道理?”
随着两军主将的军令,一前一后两个军阵一会儿先后放慢速度,一会儿又先后加快速度,但是无论双方怎样变化速度,有两点始终不变。一是双方的距离既不至于太近也不至于太远,二是汉军的箭雨,持续大规模杀伤着后面的匈奴骑兵!
匈奴人的伤亡持续增大,方才还近千军士这会儿已经只剩下了半数!
再如此下去,这群匈奴骑兵早晚免不了被全歼的命运!
伊雪儿瞪着秦城的背影,眼睛中仿佛有无数暗器飞出,已经将秦城杀成了个稀巴烂!她咬破了嘴唇,终于能舍弃到了嘴边却不能吃下去的肥肉,下令余下的几百匈奴骑兵调头回撤!
“秦城,你等着,我还会回来的!”
伊雪儿道。
我还会回来的。她说。虽然这句话有些歧义。
于是,一直紧跟在汉军军阵后方的匈奴骑兵,在付出了一千多骑的代价之后,悻悻然转头。
几百匈奴骑兵,再也不能对近两千汉军骑兵形成什么威胁了。
一场戏剧化的对战,汉军最终凭着轻骑的速度优势,灵活着控制着速度,既没有让匈奴人追上,也没有让匈奴人落下,在五百骑兵教头付出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几乎完美的赢得了在匈奴境内的第二场战斗。
秦城领着成兵仅仅四个月的轻骑,通过前两场战斗的胜利,向大汉朝野昭示了汉军骑兵也能深入大漠,去端匈奴人的老窝,并且能取得之前的防御战法能不敢想象的战果。
这一战,秦城注定一战成名!
第九十一章 我们,回来了!(第三更)
上谷郡,羊头镇。
前番经历了一场恶战的汉军,经过两天休整,状态已经基本恢复过来。在之前应对匈奴人的围堡战中,汉军受伤的军士不在少数,但是真正阵亡却是很少。这里面固然有战斗形式的原因,只因汉军正儿八经冲出堡子跟匈奴人拼命的时候很少,大多是在守护堡子高窗大门和往外泼水的时候受的伤,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骑兵中实行了军医制度。
这是秦城在一开始训练新骑的时候就定下的这个制度,也算是在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创新了,军医的出现,对于冷兵器时代有效减少阵亡数,意义重大。
一千五百重骑,阵亡数很少,重伤的也不多,轻伤虽然一大批,但是轻伤并不影响他们现在待命出击。不过要说羊头镇本来的好几百守军,因为守卫堡子的战斗中他们中的步兵是主要战力,伤亡倒是大些。
这一两日来,大军在羊头镇休整,哨兵却没有闲着。因为李广要找出匈奴人在附近山头里留下的伏兵,因而这一两日来花了大力气让哨兵暗暗潜出去打探。
经过哨兵几番行动隐蔽的打探,终于发现了隐匿在附近一个山头上的三千匈奴骑兵。匈奴人隐匿的很好,若不是哨兵接到的是李广很肯定要寻找到伏兵的命令,他们根本无法发现这些匈奴人。
事实上前几批哨兵也确实没有发现匈奴人,最后在李广几乎按捺不住要亲自去打探的时候,李敢带着一支精锐哨兵出去,费了很大的力气,总算是将匈奴人藏匿的地方给挖了出来。
自打上回李敢擅自带兵追击伊雪儿反而被伊雪儿俘获,之后又被秦城救回之后,性子倒是变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谦虚了许多。他也算是看清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其实李敢各方面实力都还不错,只是之前他一直拿自己跟秦城相比,才会显得不堪了些。这回他耐着性子找到了匈奴人落脚的地方,也算是大功一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