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骨(我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匈奴左贤王哪是寻常角色,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射箭避箭训练,弓马娴熟,绝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物。谁说方才在转头的一瞬间看到李广向自己射出一支铁箭,实出其意料之外,不过良好的身手还是使得他做出了本能的反应。
  左贤王身体一偏,转过一个微小的弧度,虽然时间紧迫让他来不及做出更多更大的动作,也无法彻底躲避李广这趁人之危的一箭,但总算避过了要害。
  “扑哧!”
  铁箭插进左贤王的右肩,左贤王眉头一皱,剧烈的疼痛却没有让他叫出声,连闷哼都没有。
  一把握住铁箭箭身,长刀在铁箭箭身下一垫,猛一用力,便将铁箭断为两截,只将箭头留在了身体里。做完这个动作,左贤王拍马闪开了原地,避免再被李广射中。
  李广射出第一箭的同时,乾桑城城楼上也同时射出十几箭,这十几箭直射天空,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是李广给潜伏在匈奴军阵后方山林中汉军步兵的信号!
  进攻的信号!
  下一刻,已经在山林中集结待命的汉军将士,一齐涌出了山林,在山林前方迅速站定,对着匈奴骑兵军阵就是一通齐射!
  而此时,从乾桑城城门处涌出来了两百轻步兵……这是乾桑城北门现在仅剩的两百轻步兵,这些轻步兵一出了城门,便对着汉军俘虏所在方向的匈奴骑兵发出了一阵齐射!
  这是为了给城内的骑兵冲出清理出接近汉军俘虏的通道,为了方便汉军解救汉军俘虏,也为了避免匈奴骑兵在恼怒之下,斩杀那些汉军俘虏!
  不过,这倒是李广多虑了。事到如今,匈奴人再斩杀这些汉军俘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左贤王在听到军阵背后传来一片人仰马嘶的惨叫声后,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先前斩杀这些汉军俘虏泄愤的念头马上被他抛到了脑后,马上集结有限的兵力对敌才是关键!
  城门冲出来的汉军骑兵虽然不多,但是后方还有先前袭击了自己的汉军步兵又在一遍遍齐射,左后方,数量不明的汉军骑兵已经现出了身形,正在快速奔过来!左贤王涨红的双眼布满了嗜杀的猩红色!
  “右骨都侯,控制城门!”
  “察哈千夫长,照顾军阵后方!”
  “金迪千夫长,堵住左后方汉军骑兵!”
  “其余人等,随我灭了汉军的骑兵!”
  条指令从左贤王口中发出,一时有些混乱的匈奴骑兵迅速恢复了秩序,由各自的将领率领着奔向自己的位置!
  乾桑城门总涌出第一批步兵之后,近两百骑兵便潮水般飞奔而出!这些汉军骑兵,早已按捺不住,先前要不是秦城劝阻,只怕他们早已冲了出来跟匈奴人拼命了。现在在知晓援军已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汉军骑兵一个个如同野狼看见了食物,大声喊杀冲了出来!
  这些汉军骑兵只有一个目标,救下汉军俘虏!
  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
  果然,左贤王在发现乾桑城里冲出来的近两百骑兵没有去打通跟汉军援军的通道,与援军兵合一处再来反击,而是向着汉军俘虏本来,心中大喜,当下率领着本部骑兵迎着这些骑兵冲了过来!
  左贤王明白,这两百乾桑城骑兵已经必死无疑了,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救下那些汉军俘虏,他们最后的命运,就是和那些汉军俘虏一样,被匈奴骑兵斩杀!
  直到冲出了城门,秦城才反应过来,先救汉军俘虏是一个多么不明智的选择!但是如今没有办法,李广军令如此。李广无法眼睁睁的看着近百个汉军骑兵就这么死去,无法弃他们于不顾!
  因为,他是李广!
  爱兵如子!
  然而这么一来,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一起死罢了!
  秦城策马紧跟着纪铸李虎,身旁是白脸小厮和乐毅,几人冲在骑兵军阵的最前方,迎向匈奴左贤王!
  背后,乾桑城门前,已经在上演一场生死大战!
  由匈奴右骨都侯率领的匈奴骑兵,有意放过了秦城等人,专心向城门进攻,想要控制住城门!
  而城门守军接到的命令是:在骑兵冲出城门之后,步兵撤进城内,然后关闭城门!
  关闭城门,就意味着冲出去的汉军骑兵一时无法退回城内!但是这是防止匈奴骑兵控制住城门,甚至冲进乾桑城的唯一方法!而冲出乾桑城的近两百骑兵,一时也无法第二次靠近城门了!他们已经跟匈奴左贤王厮杀在了一起!
  对于这些骑兵的去处,李广自有安排!
  由于汉军俘虏安放的位置本就离城门不远,此时虽有不少匈奴骑兵前来阻拦,好在是经过了轻步兵的几遍齐射,秦城等人冲过来时,阻力要小得多!
  靠近这些汉军俘虏的时候,一些骑兵挥刀斩断束缚这些汉军俘虏的绳索,便扔下一把长刀,汉军俘虏中有些受伤较轻的军士,此刻便强打起精神,拿起长刀,替聚拢过来的同伴斩断身上的绳索。
  近两百骑兵,分出极少数照顾汉军俘虏,其他的便全数阻挡左贤王的冲击,一时间人马交错,刀光剑影,战马嘶鸣,鲜血飘飞,生灵凋零!
  秦城冲在前面,过来便看见匈奴骑兵阵营中一彪悍大汉,衣着不凡,气度卓绝,更兼几分贵气,料定此人定然不简单,当下拍马向那人冲了过去!
  先前在老鹰口,秦城一刀便斩了匈奴左骨都侯,虽说有取巧的嫌疑,终究是手起刀落,威胁了敌胆。这会儿见自己又碰见了一个大人物,习惯擒贼先擒王的秦城,很明白领头人在战斗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心想只要杀了此人,必能威慑敌胆,如此,自己这两百骑兵说不定还能安然返回城内。
  心思已定,秦城连连砍翻几个挡路的匈奴骑兵,眼见就要靠近对方,长刀一横,直取对方前胸!
  左贤王正带着部下卷杀而来,在他眼中,对面的两百汉军骑兵已然跟死人没有什么区别。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对方一个年轻小兵凶神恶煞朝自己冲过来,连连斩杀自己三个部下,都是一刀毙命,身手不凡!
  眼看着自己的部下就在自己眼前死去,左贤王心中一阵火起,本来被李广阴了一箭他就十分不痛快,此时见了对方一个小兵竟然在自己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直朝自己杀来,更是大怒,挥刀便迎向那小兵,意图一刀结果了这厮!
  一靠近,对方出刀的速度突然变快,一刀更是直接斩向自己前胸!左贤王暗暗心惊,情急之下身体后仰,长刀变斩为挡,堪堪格住了对方的长刀!
  一接触,左贤王再度心惊,暗道好大的力道!对方一个不起眼的小兵,看似不怎么霸道的一刀,竟是震得左贤王虎口一麻!
  知道小瞧了对手,左贤王收敛心神,专心与对方硬拼起来!
  秦城一刀斩过,竟然被对方轻易挡下,心中也是吃了一惊。料想对方这个将领也不是一般人物,便弃了速战速决的想法,凝神聚气与对方游斗!
  乐毅本是拍马跟在秦城身后,此时一见秦城缠上了一个硬茬儿,两人勒着战马在原地打转,手中的刀却是一刀比一刀很,打的险象环生,乐毅不由得冷汗直冒!光听声音,乐毅就知道,要是自己对上了对方,恐怕不能撑住几个回合!
  虽然心悸,乐毅还是拍马靠近了秦城,在他身旁护卫他的安全,免得他被数量众多的匈奴骑兵偷袭了去。
  这一世的秦城虽然会骑马,但是骑术却是一般,先前对上一般匈奴骑兵不觉有何不妥,这会儿对上了匈奴左贤王,便感到了吃力。对方依靠着娴熟的马术,一次次将长刀出击的力度加大,而自己每每强力出击,很多时候总是被对方巧妙化解,这让秦城有一种力大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更有甚者,左贤王身下的战马甚至都对秦城身下的战马展开了攻击,不时在左贤王的示意下配合着身形用马蹄试图踢倒秦城的战马!好几次秦城都是险险避过,差点儿马栽人倒!
  这让秦城越打越气,但是越气,秦城偏偏就越发狠,全然不顾体力和退路,手中的长刀一击接一击斩向对方,一刀比一刀疯狂!
  第二十八章 混战
  秦城这边战斗得艰辛,其他几个方向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匈奴骑兵军阵后方,先前冲出来的一千多名汉军步卒在经过几轮齐射之后,终于迎来了匈奴骑兵的反扑。在匈奴骑兵还未靠近之前,本就是刚好出了山林的汉军步卒们,立即转身撤回山林。虽然这些汉军戍卒离山林很近,只是一转身的距离。但就是这一转身的距离,匈奴骑兵的弓箭便留下了几十名汉军戍卒。这些汉军戍卒被匈奴骑兵射中,身体一下子栽倒,便再也没有可能冲回山林。狠狠扑来的匈奴骑兵无法追进山林,便对着这些汉军步卒一阵蹂躏。
  冲回山林中的汉军步卒,当然不忘仗着树林的掩护转身,对山林之外的匈奴骑兵弯弓搭箭。匈奴骑兵自知徒步冲进山林也抓不住这些熟悉山林的汉军将士,也就绝了趁胜追击的心思。在千夫长的命令下,纷纷回了马,总归要跟山林保持一箭之地的距离。这些匈奴骑兵,追过来的时候,汉军步卒便退进山林,他们撤退的时候,汉军步卒便要重新冲出来。无奈之下,这些匈奴骑兵只能在一箭之地外一字排开,箭矢上弦,冷冷对着山林,决不让汉军步卒再有冲出山林的机会。否则,自己这方又是几百人的损失!
  这些汉军步卒,先前的几轮齐射已经给匈奴骑兵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因为匈奴骑兵军阵排列的并不是很分散,一通覆盖性的齐射,少说也有四五百匈奴骑兵中箭,这会儿又成功牵制住了匈奴一部分骑兵,加之先前在山林中的伏击,如此战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支奇兵了!
  跟这边匈奴与汉军的对峙不同,匈奴军阵左后方的汉军援军却是与前来阻击的匈奴骑兵展开了血腥搏杀。
  从驿道尽头冲过来的汉军骑兵,还没来得及尽数脱离狭窄的驿道进入到城前空地,便被快速奔来匈奴几千骑兵堵住了前进的道路。于是,已经冲出驿道的汉军骑兵便开始与匈奴骑兵短兵相接,试图冲开一条血路。而前来阻击的匈奴骑兵,打定了主意不让汉军援军冲过去,因而阵型十分紧密,死死咬住驿道口,不让汉军援军有从匈奴骑兵中间冲过去的机会!
  一开始接触时,急速冲锋的双方前锋,狠狠撞在了一起,不少战马的脑袋直接相撞爆开,马上的士兵被巨大的惯性甩向了空中,在半空中与对方军士撞在了一起!这种时候,不少精明的士兵,在被甩出去的同时,将长刀狠狠往前刺,只要运气稍好,长刀便会直接刺进飞过来的敌人身体!
  如果以一条三五十丈的距离画一条直线,就会发现,两边的骑兵整齐同时冲到这条直线,密集的队形使得马头对马头,士兵飞向士兵,狠狠撞在一起!前一波的骑兵刚刚撞上、一片人飞马翻之后,后一波的骑兵立即就撞了上来,重复刚才的场景。在此之后,第三波骑兵却因为前两波骑兵战马尸体的阻隔,无法直接撞在一起,于是迫切想要打通通道的汉军骑兵,在将领的命令下,索性下了战马,用手中的长刀和为数不多的长戟和匈奴骑兵步战!
  战斗持续一阶段之后,直线两边三五丈的距离中,匈奴军士和汉军军士便踩着战马和士兵的尸体,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近身肉搏战。而这些步战的军士身后,便是对射的双方骑兵!无数的铁箭在步战的军士头顶以弧线飞过,狠狠扎进了对方的骑兵阵营!
  人仰马翻,鲜血横流!
  到了这份上,战斗开始僵持!
  赶来的汉军骑兵大约有三四千,却被堵在驿道口的空地出不来,而赶来阻击的匈奴骑兵,则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这种战斗模式下,他们的马术和箭术完全占不到半点儿便宜!
  前来阻击的匈奴骑兵本就不多,只有两千左右,此时面对两倍于己的汉军骑兵,如何能不吃亏?
  先前,山林中冲出来的一千五百多汉军步卒先是杀伤了一千左右的匈奴骑兵,然后又成功拖住了近千匈奴骑兵。剩下的一千多匈奴骑兵,一部分拥在了乾桑城门,一部分则是跟着左贤王对战汉军的两百骑兵!
  先前,汉军骑兵冲出乾桑城门之后,紧随其后便冲出来两百重步兵,这些重步兵一冲出来,两百轻步兵便开始往城里撤退!两百重步兵以盾牌为墙,长戟为刺,以一个半圆形的军阵硬撼匈奴右骨都侯的冲锋,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本就冲出城门没几步的重步兵,终于后脚踏进了城门。而这时,先前撤进城门的轻步兵,便在重步兵身后对城门外汹涌冲锋的匈奴骑兵展开了抛射,缓解重步兵的压力!
  不仅如此,乾桑城东西南四门紧急…抽调两百五十名守军,终于在这时赶到了北门,在李广的亲自指挥下,他们运用守城器械,在城楼上对在城门前冲锋的匈奴骑兵展开反击。一时间,铁箭、石头和木头便如雨点般落在匈奴骑兵的头上!
  伏击左贤王的一千五百步卒出城之后,整个乾桑城就已经只剩下一千守军,而在冲出两百骑兵、两百轻步兵、两百重步兵之后便只剩下四百人。这四百人还是分散在乾桑城东西南三门,按理说这仅剩的四百人李广是不能抽离原岗位的,在兵法上,这仅剩的一点兵力是各城门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后保障。但是现在,李广却将他们抽调两百五十名过来,实在是北门迫切需要这些兵力!李广也认为,东西南三门不会在此时受到匈奴骑兵的攻击,因为匈奴骑兵全都落在了北门!
  匈奴右骨都侯领了左贤王的命令,誓要夺取城门,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不曾想两百重步兵的拼死阻拦,让他们丧失了最好的时机,现在他们在汉军的三重打击下,靠近城门的一群骑兵已经被尽数诛杀,而没靠近城门的骑兵,在瞬息间又无法靠近城门。但就是这一个瞬息的时间,让得到空隙的汉军重步兵关闭了城门!
  城门外,尸骨几何,血流成河。
  重步兵关上城门之后,暗暗松了口气。轻步兵却没有时间去松这口气,按照李广的命令,在成功关闭城门之后,他们就要返回城楼,去准备接应援救汉军俘虏的两百骑兵!
  李广站在城楼上,手中却没有闲着,此时他和一个普通的守军一样,对城下闯进他弓箭打击范围的匈奴骑兵进行打击!战斗持续到现在,死在他手上的匈奴骑兵已经达到了两位数!
  李广在对着城下的匈奴骑兵弯弓搭箭的同时,眼神却在空隙间瞟向场中正在浴血奋战的秦城等人!
  左贤王在放置汉军俘虏的时候,有意将他们偏离了乾桑城门很远,这也是为了防止汉军轻易救下这些俘虏。不得不承认,左贤王的这个举动给秦城等人的救援行动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秦城刚冲出城门的时候没有看清眼前的对手,在短兵相接之后,他又如何能认不出和自己死战的对手就是左贤王?
  认出了对方,秦城便更加拼命。骑术不如人家,战马不如人家,他便玩起以命搏命的打法。左贤王本就有箭伤在身,在秦城的舍命般的攻击下,渐渐感到气力不济,但凭着精湛的骑术,一时却也不至于落败!
  秦城这边一百多骑兵将那近百汉军俘虏护在中间,以一个小小的大半圆死扛匈奴骑兵的冲击,伤亡一日千里,眼看就要扛不住。这时候,负责救援汉军俘虏的小部分骑兵终于将汉军俘虏悉数挂上了战马,一匹战马挂上一两个汉军俘虏,剩下的汉军俘虏伤势较轻,便撒开脚丫子跟在骑兵后面狂奔,骑兵们一个个扭转了马头,不奔向城门,却是以直线距离朝着城墙奔去!
  这也是李广布置,他知道城门前必定被匈奴骑兵堵住,汉军骑兵无法从城门撤回,即便是城门不被堵住,两百骑兵要想带着汉军伤员奔向城门也必定付出惨重的代价,亦或是根本办不到!所以李广决定另辟蹊径,让骑兵带着伤员靠近最近的城墙,如此一来,不仅难度大为减轻,一旦这些汉军靠近了城墙,城墙上的近五百弓箭手也能给他们以掩护。只要这些汉军缩成一个团,以骑兵护住外围,上有弓箭手掩护,则能坚持不少时间。那样一来,等到援军冲破阻碍,便能过来接应!
  近两百骑兵死死护卫了汉军伤员,仅是几个回合,伤亡已经过了大半,但那些汉军伤员好歹是行动迅速,他们也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耽搁不起,一个迟疑不仅自己要死于非命,更要连累近两百骑兵尽数丧命!半响过后,仅剩的三五十个汉军骑兵总算是护着这些伤员退到了离城墙一箭之地的地方,这时,城楼上的近五百轻步兵弓箭手便朝咬着汉军骑兵的匈奴骑兵展开了第一轮齐射!
  匈奴骑兵一片人仰马翻之下,几个汉军骑兵也被自己的弓箭手误伤,但是为了保证他们大部队的安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果然,有了这轮齐射,几十个汉军骑兵立感压力顿减,发狠斩了眼前的匈奴骑兵,很容易就护着汉军伤员退后了很长一段距离!
  城墙,已经是近在咫尺了!
  而此时,城墙上汉军弓箭手的第二轮齐射开始了!
  第二十九章 我儿子还是很优秀的
  眼见着己方骑兵在弓箭手的护卫下迅速撤退而去,而秦城犹在和左贤王缠斗,乐毅一边招架着周围匈奴骑兵的攻击,一边急的大喊:“秦城,快退,大伙儿都退了!”
  秦城暗暗咬牙,眼看左贤王已经气力不支,自己就要将他拿下,这个时候偏偏身后的汉军骑兵越来越少,再不退,一旦被匈奴骑兵围住,纵使他有千番本事,只怕也退不了了。
  左贤王将眼前战场的变化尽数收于眼底,恼怒不已,没想到自己这几千骑兵竟然被汉军两百骑兵挡住,让他们成功救下了汉军俘虏,脸上无光的很,心念于此,左贤王对缠住自己的秦城憎恨不已,这下见秦城想要撤退,心下又狠了几分,“小子,你跑不了了,拿命来!”
  面对左贤王,秦城想要抽身而退,却是不可能,感觉到身后的汉军骑兵离自己越来越远,秦城暗暗心急,手中的长刀劈斩的一次比一次拼命。
  既然逃无可逃,不如放手一搏!
  要是斩了这匈奴左贤王,自己说不定还有全身而退的机会!打定主意,秦城眼中凶光爆胜!
  左贤王也是一号人物,在匈奴中更是有着第二勇士的尊称,虽然受了伤,与秦城缠斗也是越来越吃力,不过骄傲的心却没有让他招呼周围的骑兵帮忙,独自咬牙坚持着。
  “秦城,走啊!”乐毅大急,当下已经顾不得许多,拍马而来,与秦城一起对上左贤王!
  “宰了他!”秦城才不管是不是与匈奴左贤王单打独斗,他要的是结果,是自己在战场上活下来,这会儿见乐毅加入进来,毫不犹豫大声喊道!
  与秦城手持长刀不同,乐毅手中握着的却是长戈,一加入战团,就给左贤王制造了莫大的压力!
  “左贤王,右骨都侯被汉军挡回来了!”话说祸不单行,正当左贤王倍感压力的时候,突然一骑奔来大声禀报。
  左贤王脸色一沉,知道这时再也不是一挑一或者一挑二逞英雄的时候了,便顾不上自己的骄傲,忙招呼身旁的匈奴骑兵就要对秦城乐毅开战,意图速战速决,以抽身指挥匈奴骑兵接下来的行动。毕竟个人的骄傲再重要,也没有一场战役的胜利重要。
  此时,左贤王也明白,这块战场自己这方再也呆不下去了!一旦丧失了突入乾桑城的机会,匈奴军队的鏖战便没有了意义!不过,这并不妨碍左贤王将怒火发泄道秦城和乐毅身上!
  眼看一圈的匈奴骑兵齐齐举着长刀向秦城和乐毅扑过来,下一刻秦城和乐毅就要被剁成肉酱,匈奴军阵中突然强势飞来一骑,未及奔到左贤王跟前,便大声喊道:“不好了,左贤王,金迪千夫长顶不住了,汉军援军冲过来了!”
  左贤王脸色蓦地一变,勒住战马,猩红的双眼瞪了秦城乐毅一眼,果断下令道:“撤退!”
  城门突不进去,左贤王尚且能够解决了秦城再撤离战场,毕竟击杀秦城这样一员悍将对匈奴也有好处,但是一旦后方防线被突破,匈奴骑兵再拖延一刻,便有被包围聚歼的可能性,因此左贤王再也无法停留半刻,当下命令撤退!
  那些匈奴骑兵得了左贤王的命令,立马放过了秦城和乐毅,纷纷勒转马头,策马狂奔而去!
  堪堪挡住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匈奴骑兵或劈或斩来的几刀,秦城和乐毅见匈奴骑兵潮水般退去,总算松了口气!
  战场上剩下的三五千匈奴骑兵,接连接到了左贤王撤退的命令,便开始有条不紊的交替掩护撤退,向西边逃去!
  所有看到匈奴撤退这一幕的乾桑城汉军都是松了一口气。
  左贤王撤去,纪铸等人便策马跟了上来,来到秦城身边。
  “秦君,你等无恙吧?”纪铸见秦城和乐毅都是一身鲜血,也分不清是匈奴骑兵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急切问道。
  “没事,死不了。”秦城和乐毅道。
  纪铸等人纷纷松了一口气,方才为了护卫汉军伤员退开,他们没能照顾到被左贤王缠住的秦城和乐毅,心里都是一阵过意不去,这会儿见秦城无恙,都是暗暗庆幸一番。
  这些跟上来的二三十个骑兵,看向秦城和乐毅的时候,都是一脸钦佩,尤其是对秦城。
  “纪将军,我们追吧?!”秦城见援军已经掩杀过来,匈奴骑兵潮水般退去,心知此时追击正是大好时机,定可收获不少战果,因而提议道。
  纪铸也看清了战场形势,哪有不认同秦城的道理,手中长刀向前一引,喝道:“全军追击!”
  一阵马嘶,秦城等人便和赶来的援军兵合一处,对匈奴骑兵展开追击!
  李广缓缓放下手中弓箭。他站在城楼上,城外战场的形势自是尽收眼底。两百乾桑骑兵为护卫近百汉军俘虏伤员到安全地带,损失殆尽,他都看在眼里。不得不说,为了一百步卒损失一百多骑兵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将军,他又能如何选择呢?
  好在援军及时冲破匈奴骑兵的阻击,才使得孤军奋战的秦城和乐毅不至于成了匈奴左贤王当下亡魂。秦城的表现,李广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心中对这个集智慧热血武功于一身的后生赞赏不已,在他看来,秦城也是性情中人,这让李广觉得,秦城和自己是同一类人,这让他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了。在心里,李广甚至有了忘年之交的感觉。
  联想到李敢,李广微微叹了口气,喃喃道要是李敢有秦城一半优秀倒也罢了!
  这秦城怎么就不是我儿子呢?
  我要是有秦城这么样的一个儿子就好了!
  此时李敢已经受了不小的伤,不过他仍是跟着纪铸等人加入了对匈奴骑兵的追击行动中,李广看到这里,总算是心中稍稍宽慰。
  再怎么说,我儿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是不是?
  至少,他也不怕死嘛!
  虽然,笨是笨了点。
  虽然,脾气差了点。
  虽然,身手差了点。
  妈的,怎么什么都比秦城差?
  奶奶的,这都是跟秦城这小子相比惹的祸,以前我觉得我儿子还是很优秀的!
  他妈的!
  第三十章 那射在背心的一箭
  李广命人打开城门,近百个汉军俘虏伤员首先进了城门。这些死里逃生的近百军士,进城门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双眼通红、饱含泪水,这里面有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有对为救自己而牺牲的一百多名骑兵的愧疚。
  “将军!”这近两百军士进了城门,见到李广,膝下一软,全都对着李广跪倒,顿时泣不成声。
  若不是李广发出救援他们的军令,他们此时已经身首异处了。
  作为普通军士,能碰到如此爱兵的将领,如何能不感激?
  先前心中一直憋着的难受,见到李广,一下子释放了出来,便再也控制不住。
  这些步卒心中所想,无非是愧对为了护卫自己、而一个个倒在匈奴刀下的骑兵将士。
  李广鼻子一算,将为首的军士扶起来,缓缓道:“将士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李广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众军士更是羞愧的无地自容,为首的军士泣道:“将军!我等无颜面对将军、无颜面对死去的骑兵兄弟啊!”
  说罢,竟又跪下,肩膀由自抖个不停。
  “你等都是大汉的勇士,是为身后百姓和国家血洒疆场的军人!你们都是好样的……”李广用力将面前的军士再度扶起,坚定道。
  好生一番劝慰,总算勉强稳住了军心,李广便让专人安置这些军士疗伤,自己大步向城门而去。
  城门早已进来一匹骑兵,为首一个四五十岁的大汉,身着将军玄甲,气度不凡,自是这次及时驰援李广的渔阳郡守公孙贺。方才他们进城门的时候,见李广正在安慰众人,没有上前打扰。此时李广过来,早已下了马的公孙贺便迎了过来。
  “公孙将军,此番乾桑之困得以解除,全赖将军,李广多谢了!”李广抱拳道。
  “李将军不必客气,我等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调兵前来支援,正好赶上匈奴军队围困乾桑,这才有了今日之战!”公孙贺道。
  “陛下旨意?”李广惊异道。
  “自然如此,若是没有陛下虎符,我又岂能调兵出渔阳,赶来乾桑啊!”公孙贺道,“陛下虽身在庙堂,却对边郡形势洞若观火,料定匈奴人入侵我渔阳和代郡,其真实意图乃是合兵上谷,因此派遣使节持虎符到了我渔阳和代郡,老夫这才率兵过来救援。如果不出所料,代郡郡守公孙敖的援军怕也是要到了!”
  “原来如此。”李广点了点头,“陛下果真是圣明,若非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李广将公孙贺带上城楼,一路谈论着。
  “说来匈奴人还是对马邑之围怀恨在心,这才有了这次的报复行动。看来往后边郡的日子会更难过了!”公孙贺徐徐道,“李将军,此番战斗上谷损失如何?战果如何?”
  李广颇为苦涩的笑了一下,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不甘和惭愧的神色,半响才道:“此战老夫实在是无颜面对陛下啊!”
  城外,一千五百步卒已经从山林中撤了出来,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乾桑城城门行来。这些戍卒,无不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甚至带着些许骄傲。他们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在汉军对战匈奴的军史上,还没有一只步兵部队有过他们这样骄人的战绩!不仅步兵没有,任何兵种都没有。先是黑夜中埋伏左贤王,斩首两千,再是先前袭击匈奴军阵后方,斩敌近一千,接着又拖住了一千匈奴骑兵,而己方的损失,不过百余人而已!
  李广慢慢跟公孙贺谈起这场战斗的经过,末了总结道:“老夫所率出征军士中,两千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车兵不复存在,重步兵所剩无几,轻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