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氏外戚(维伤)-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回头我就给娘说爹爹虐待秦旭!”吕玲绮也注意到了秦旭的状况,虽然不知道秦旭怎么突然敢这么对蔡邕说话,但看清秦旭现在的模样,顿觉心疼不已。打算回去就向严氏告状。
“咳咳!蔡中郎,这位是兖州曹将军的大公子,曹昂!”秦旭苦笑着任由两女在脸上揉搓,冲着脸色逐渐变青的蔡邕不停的眨眼撇嘴,说道。
“孟德的大公子?”也不知道蔡邕有没有看懂秦旭的暗示,看样子反正是不打算再给秦旭好脸了,倒是仔细的打量了几眼曹昂,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既然是故友之子来访,就请到前厅坐下说话吧!琰儿,你托人去告诉文和,今日有客,我就不去找他了。”
“父亲,那秦旭?”蔡琰见蔡邕似乎明白了秦旭的用意,却仍旧不放心的问道:“前几日父亲答应吕将军要给秦旭取个字的,您看今日?”
“腿长在这竖子的身上,与老夫何干?字早就取好了,你这般胳膊向外拐,自去书房拿了给他便是!”蔡邕冷着脸说道,竟是不再看秦旭一眼,拽着苦笑不跌的曹昂,径自去了。
“秦旭,今日你怎么如此对蔡中郎说话?若是他反悔不将琰姐姐嫁给你了,怎么办?”秦旭交代了老许几句,便被两女拽着离开了蔡府。反正有于禁在,也不虞曹昂会有危险,再加上老许暗中布置的暗哨,也不怕有心人拿曹昂做文章。刚走到了无人处,吕玲绮便一脸焦急的问道。
“你倒是大方的紧!”蔡琰轻拍了一下装睡靠在自己身上耍赖的秦旭,对吕玲绮说道:“秦旭这是做给门外之人看的。相信父亲也能明白,否则也不会让我将为秦旭取好的字拿给这人了。”
“原来是装的啊?难怪平日秦旭这般紧着琰姐姐你,见了蔡伯伯怕的要死,我还在纳闷怎么今天竟然敢这般同蔡伯伯说话呢。”吕玲绮挽着秦旭的手臂,拿小脸蹭了蹭,娇俏的说道:“不过我倒是觉得秦旭今日说的是真心话,真霸气!对了,蔡伯伯给秦旭取的什么字?”
“这家伙都不甚上心,反倒是你这大妇这么着急!”蔡琰同吕玲绮笑闹道:“父亲说既然青州事务繁忙,估计秦旭也不可能抽出时间来加冠加字,也就一切从简了,只告知一下众人便是了。”
“哎呀好姐姐,你快点说吧!”吕玲绮被蔡琰的话说的有些脸红,但还是拧了装睡享受温柔乡的秦旭一把,娇嗔道:“你这死人,刚刚不是精神的紧么?怎么这会子倒是不着急了?害我被蔡姐姐的笑话。”
“好了好了,不闹了!昭姬,我那老丈人给你家夫君取了什么字,说来听听?”秦旭揽在蔡琰柔滑的小蛮腰上的大手趁机作乱,脸上却是一本正经的问道。
“就会搞怪!”蔡琰打掉秦旭的大手,俏脸微红,说道:“其实父亲对你还是十分看重的,这字费了好大功夫才想出来。今日你没对父亲说明情况,你看把父亲给气的。”
“是是是,夫人教训的对!是为夫的不是了!但你也见到了。虽然曹操派了长子为质,但也是他算准了我等非但不会对曹昂如何,反而比他更要看重曹昂的安全。而门前那位于禁将军,虽然名义上是曹昂的护卫,但绝非仅仅是个护卫这么简单!若是为夫不如此,才真会给咱孩子他外公惹上麻烦呢!”秦旭半真半假的说道“好了,这事情相信蔡中郎也会理解的,大不了等青州事平之后,为夫就按照两位娘子的计划,去给蔡中郎负荆请罪便是了。”
“就会油嘴滑舌!怎么之前妾身同玲儿没看出来呢。”蔡琰毕竟是个心思灵巧的女子,秦旭在蔡府中的表现就已经看出了端倪,此刻听秦旭这样一说,虽然娇嗔秦旭一口一个老丈人的沾便宜,但还是窃喜不已,说道:“好了,好了,你那张嘴能说出花来,我却是再不相信了。父亲给你取的字是,仲明!你名旭,乃旭日东升之意,”
“仲明?还不如取字孔明呢?秦旭,秦仲明?不太顺口啊!”秦旭砸吧砸吧嘴,颇有些疑惑,自衬道:“不对啊!伯仲叔季,怎么会是仲明呢?莫非蔡中郎知道些什么?”
第一百四二章剑指北海
冬天本不是个行军的好季节,天寒地冻容易导致非战斗减员极多不说,便是军粮不济之时就地补给都很成问题。按理说,这些根本没有军资来源,甚至许多人连厚一点的衣服都没有的黄巾贼寇,在这寒冬天气中所造成的伤害比之战斗减员更甚,无异于自毁根基,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季节发动对北海郡的袭击。但事实却让北海太守孔融十分郁闷,自初冬之时淄川国黄巾降了吕布之后,北海郡周边三郡黄巾的动作就显得诡异非常,这不年关刚过,密密麻麻的黄巾贼寇毫无征兆的大举来攻,将北海郡围了个水泄不通,声称要借粮过冬。
可怜北海郡虽是青州相对较大的产粮地,在太守孔融的治理下,与公孙瓒结盟,几次躲过刀兵之祸,存粮倒是颇多,也有几分物阜民丰的迹象。可这也不可能成为义务喂饱城外密密麻麻的黄巾贼寇的理由啊。
此时北海太守府内,年已半百的孔圣人第二十世嫡孙孔融,已经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一向自诩风流的儒士风范早就丢到了爪哇国,研究了几天也没有拿出个好主意的北海郡文武官员也不得不承受孔融越来越大的怒气。
“你们倒是拿出个主意啊,平日间针砭时政,大言凿凿,一个个自负有擎天之力,现在倒是说话啊!”孔融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缭乱,语声嘶哑之极,这在平日极其重视仪表的孔太守身上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可现在谁也顾不上去提醒了。
八十万群情激奋的黄巾贼啊,就算是八十万头猪,也不是城中这不过八千兵士所能抗的住的。北海文武一个个三缄其口,如同木雕一般任凭孔融发怒不敢稍动,唯恐有点响声就被揪出来出丑。
“叔治,你平日助某治理北海,颇有智谋,可有良策退敌?”见下面这些人没有一个开口,孔融的脸上闪过一丝戾色,语声阴沉的点名对右首一人问道。
“主公勿忧,几日前我等在黄巾未至之时就已经派出求援的使者,想必已经到达袁绍、陶谦、公孙瓒处,依修来看,不出数日,定然有援兵前来!此次黄巾犯境者虽众,然这几人皆是当世豪杰,麾下精兵无数,击之必令黄巾溃退!主公只需着重防务,安心等待即可!”被点名的这位文士不着痕迹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面带微笑的抱拳说道。正是北海太守府主簿王修。
“叔治莫要好言安慰于我了!”孔融听了王修的话后,眉头一皱,重重的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说道:“虽然孔某平日间专心学问,少问政事,可也知河北袁绍与那公孙瓒此刻鏖战正酣,两家哪有余力能分兵而来?袁绍更是因为公孙瓒与某同盟,所举荐之青州刺史田楷又在我处,对孔某颇多不满,又怎么会抽兵来助?而徐州陶谦虽有丹阳精兵在手,却是一向与我没什么交情,当日诸侯讨董时便对某的邀请毫不在意,又怎么会倾力来救?至于公孙瓒,有袁绍挡路,就是有心,怕也无力啊!”
“主公,其实还有一人可求!”王修小心翼翼的看了愁容满面的孔融一言,开口说道:“此人兵力虽然不多,但实力不容小觑,若是他肯发兵,北海定然无恙。只需主公……”
“叔治莫要说了!孔某宁可身陷黄巾贼寇之手,也不开口向那乱臣贼子,区区匹夫低头!”孔融似乎早就料到王修所言之人是谁,想也不想的打断了王修的话,拒绝道:“还是想想该如何守住北海城,固守待援吧!”
开玩笑,他孔融是谁?根正苗红的孔夫子二十世孙,万世师表老孔家的嫡传。往大了说,自从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大汉所有的儒生、官员都可以算是出自他孔家门下。就算是他孔融现在不过是一个北海太守,但在士林中的声望,却是拔尖的。
而王修所言是谁?吕布!在孔融眼中,吕布论出身不过小吏,论学问更是莽夫,况且之前还是助纣为虐的凶徒,就算是最终侥幸诛杀了国贼董卓,那也是子烝父妾,奸情败露后不得已而为之,声名更是狼藉之至。和此贼同在一州就已经令孔融恶心不已了,更遑论去向他低头求援了。
要知道,自从被这贼子窃取青州之后,作为北海太守的孔融根本就没尿过他。就算眼见着齐郡、淄川、千乘等郡国复归,最后连作为老孔家根本的济南国都被吕布得了去,孔融还是这个念头,就算是无力阻止,也绝对不能让北海轻易被这人得了去。再说都坚持了这么久了,公孙瓒上表请奏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也在北海待了几个月了,就算是豁出去面子有心服软,到时候大不了阳奉阴违,也得顾忌一下自家这个同盟的看法啊。
“主公,武安国将军求见!”一名内侍小心翼翼的走进沉闷的议事大厅,脚步轻的仿若无声,低声说道。倒是把注意力因王修之言而意不在此的孔融给吓了一跳。
“武安国?快,快请!”若是依着孔融平日的性子,这内侍惊倒了家主,就算不挨上几鞭子也得受些皮肉苦。但此刻孔融也顾不得找这名内侍的麻烦了,急忙吩咐道。现在北海城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孔融平日只重文风,几个知兵的小校的能力,甚至连城外黄巾都不如,手头能够拿得出的大将,数来也就只有这位在虎牢关一战之后一直闲置养伤的旧将了。只是自虎牢关一役武安国左手手腕被吕布一戟削掉之后,战力大减,以至于回到北海的孔融对武安国的重视程度直线下降,近几个月更是以修养之名几乎将武安国闲置了起来,再不过问。孔融怎么也没想到武安国竟然在此时还能主动前来。
“主公,末将听闻黄巾贼寇来犯北海,特来听候主公调遣!”随着内侍的引召,一员身高八尺有余的壮汉大踏步的走了进来,也不理会厅中众人,径直向孔融单膝跪地行礼说道。粗豪之气竟是不减当初,令孔融眼前顿时一亮。
“安国啊,你旧伤未愈,融本不欲惊动与你的!这段时间一直没有给你安排事情,就是为了能让你安心养伤!”孔融一脸愧色的抓住武安国光秃秃的左手腕,做出一副关怀的神色,温声说道:“不过你来了也好。现在黄巾势众,有你在,融也能放心许多,我有安国,必能安汉兴国,这北海防务亦可称无忧了!”
“主公!武某受主公之恩十余年,早存了以死报效之心,现虽身残,但还能舞的动手中铁锤,为主公效死之心也丝毫未变!请主公试看,这有武某在,必然使得北海无恙!”武安国这般威猛的汉子,被孔融这一席煽情不已的话说的眼眶犯酸,大声说道。
一旁的王修看到孔融同武安国在这个时候还能弄出这么一副君贤臣忠的样子,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北海无恙?黄巾贼寇那可是八十万,尽管大部分是老弱妇孺,但以北海郡区区八千久不训练的兵士,一比一百的恐怖兵力对比,哪里会如同两人说的那般简单就能守住?况且武安国伤了左手,已经骑不得马了,出城迎战已无可能,久守必失的道理难道这两人不明白么?现在也只能寄希望前几日瞒着孔融,给那和孔融同宗旁支的济南国孔氏家主孔昶送去的消息,能够顺利的带到吕布面前,以期吕布念在北海郡属于青州辖下的这么点关系,尽快带兵来救了。
那厢孔融虽然对城外黄巾围城心惊胆战,但有了武安国这能在吕布手下撑下十余回合的勇将加入,倒还真减少了几分忐忑,也下意识连带着对王修所言几路援军的希望增大了几分的时候,这边吕布在临淄城也完成了最后的战备。
“我令!以张辽、秦谊率领骁骑营三千人为先锋,即日整顿兵马,兵发北海郡!务求首战得胜!”
“诺!”
“以侯成、曹性神弓营五千人配合司马臧洪领郡兵三千坐镇临淄,谨守门户!”
“诺!”
“以秦旭、麹义、牵招领先登营一千、辎重兵两千为后军押运大军所需粮草,不可有失!”
“诺!”
“布自领陷阵营、亲卫营七千人为中军,以郭嘉为军师,明日开拔,直击北海!”
“诺!”
临淄兵营大帐之内,吕布顶盔贯甲,意气风发的颁下一条条军令。这次吕布真的要过瘾了。以区区一万余精锐战兵,对上八十万黄巾贼寇,纵使是吕布这久经沙场号称不败无敌的战神,也不敢说有十成把握。
好在当日在秦旭拐弯抹角的进谏之下,吕布最终熄了同黄巾硬拼的打算,通过和秦旭、郭嘉、高顺等人的密议,达成了以战求抚的策略。更值曹操也担心吕布失利,会被在河北战场占据上风的袁绍趁机摘桃子,适时服软之举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收复青州全境在望。
第一百四三章撞大运(上)
吕布出兵了!
这消息在汉末大地上一经传开,立刻便牵动了四方有心人的注视。
一万战兵对八十万黄巾,想想都令人咋舌。
吕布太托大了!这几乎成了所有关注这场战争的势力共识之见,他吕布还真当自己无敌不成?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吕布的笑话,将这次出征看做是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将的折戟之战。
就连吕布军内部高级将领,尽管选择了忠实的执行吕布的命令,但私下也对吕布突然决定出兵有些难以理解。当日决定出兵时,不是被秦主簿给拦下了么?难道没有说服主公改变主意,反倒是被主公给说服了?不太像秦主簿的作风啊!
不过现在秦旭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给这些人解答了。
历史因为秦旭这只小蝴蝶的到来,虽然仍旧有着巨大的惯性,但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偏差,原本在曹操收降了青州百万黄巾之后,围困北海令刘备哥仨成名的管亥部黄巾五万余众围困北海事件,以人数上几乎是近二十倍的巨大差距,由不得秦旭不谨慎。
此次秦旭的任务明面上是押运大军所需要的粮草,但混在粮车之中的几辆载着瓶瓶罐罐的大车还是引起了先登营统领麹义的好奇。
“秦主簿,这些东西就是当日你击溃曹军四万精锐的‘神雷’?”麹义自在张杨面前得了吕布的承诺之后,倒是没有对吕布安排先登营护送粮草而有丝毫不满。特别是被牵招神神秘秘告知自己这些人才是制胜关键的时候,更是好像百抓闹心似的,好奇不已。
“神雷?这东西?谁取得名字?”秦旭看着麹义这幅好奇的样子,对这土质炸弹冠以神雷之名感到颇为好笑碍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秦旭实在不是做研究的料,也一直没有改进,无非还是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简单配置而已,除了响声大点,杀伤力有限的紧。除了能在开战前制造点响声壮壮声势外,其实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这种跨时代的玩意,在制作上却是再简单不过,极其容易被仿制,为了不被人学去在战场上反制己军,若非这次要面对的是信奉黄巾道的心智未开之民,秦旭几乎要将之束之高阁了。
“秦主簿,你这次打算还用这个来对付黄巾贼?就像上次在无名山丘一般?”麹义对上次无名山丘先登营在吕布军成名一战自己没有参加颇为遗憾,平日间听麾下饭后闲谈也插不上口,一直觉得很没面子。此次终于能见到传的颇为神秘的“神雷”的庐山真面目,语气中满是兴奋,哪里还有半分统军大将的风范。
“是啊!不过这东西没有那么神秘,也只能对付一下心智未开之民而已,在常规作战中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小。到时候还是要靠麴将军等战将和兵士们用命才是!”秦旭也没有过多给麹义解释和纠正,反而安慰麹义说道。
“幸亏咱老麴投效的早啊!对上秦主簿这般手段层出不穷之人,谁能打的过?上一次四百对四万,这一次一万对八十万,秦主簿这神人之说怕是要被坐实了!”麹义笑呵呵的说道。语气中的羡慕亲近之意溢于言表。相比秦旭这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几次三番闹出的大动静。武艺精良的麹义之前同公孙瓒作战时那点战功还真不好意思说出口。更何况秦旭已然加冠,就代表着正式成为吕布女婿的日子不远了。先登营上下又一贯同秦旭亲近,因此麹义也有了几分通透的心思。
“不可轻敌啊!”秦旭若有所思的说道。秦旭此刻的心思并不在此。有了无名山谷一战的经验,加上正统的黄巾贼本就是信奉教首张角那套神神鬼鬼的玩意,先有吕布打出本部的威名,再有土炸弹这划时代的利器为辅,逼降这些心智未开的黄巾信徒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收降这些人之后的事情,才是让秦旭头疼不已的。
当初淄川黄巾十万众的归降,已经使得临淄的容纳量趋于饱和了。现在吕布军低级行政官员的大大不足,已经越过粮草兵源等问题,成了吕布军势力发展最大的硬伤。
粮草有糜家暗中用制海盐法得到的大量金钱秘密换取,源源不断的运进临淄,至今已经有了近五十万石,估计撑过今年的大灾和安置未来归降的黄巾已经不成问题,只要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至少可保证吕布军日后征战不用为粮草问题发愁。在兵源方面也因为有未来数以十万计的黄巾青壮加入而不虞不敷。
但秦旭为吕布所规划的重建稷下学宫培养自己势力官员的打算,却是因为老丈人蔡邕年纪大了而进展缓慢。青州新复归郡国的官员良莠不一,甄别方面所费人力极多,稍有些能力的官员,在对吕布的忠诚也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青州即将面临的,将是一个有着极大隐患的虚弱期。如何能够平安度过,秦旭一时也没有个万全的章法。
再者吕布的身边的谋士也是一个硬伤,秦旭有自知之明。历史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自己这些先知先觉在未来也会逐渐失去优势,只凭一个身体不好的郭嘉,完全不能满足一州所需。秦旭可不想郭嘉这等大能如同历史上那般劳累短命。
人才啊!各种人才!
看来这次战役赢了之后,就算是绑也要将老狐狸贾诩绑上吕布的战车,不能让这位能够胜任未来魏国太尉的老先生继续悠哉下去了。更何况好像贾诩还欠着自己一个包满意的承诺呢。
“警戒!警戒!前方有将持戟率众冲阵!不明身份!不明意图!”
正当秦旭胡思乱想,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马上和麹义闲扯之际,突然前军传来一阵急促的鸣锣之声。
“有人冲阵?不要命了?”麹义惊讶不已的说道。这来人胆子也太肥了吧?自家这三千人中虽然有两千是辎重兵,战力有限。但好歹也有补充到一千人的先登精锐在。而且这些人虽然是后军,但同吕布率领的中军始终保持着不到五十里的距离。若是后军被袭,不消半个时辰就能得到中军支援。
而且据探马再报,这人见了吕布军旗号之后,竟然舍众单骑冲阵,这般托大?就算是吕布也不敢说在先登营满员状态下冲阵能够毫发无损啊,当初在太行山首一百先登死士就将吕布硬生生的拖了几个时辰呢。
“列阵防御!不要主动进攻!且问问来人何意?”秦旭在听到有人冲阵的消息之后,心中顿时闪过一个人名,急忙吩咐麹义传令道。不过时间、地点、人数上的差异,倒是令秦旭一时间有些不相信这历史的惯性会如此之大。秦旭记忆中的那位,可是孤胆冲出围城黄巾重重包围,给刘备哥仨送上了晋身之梯的大能之人啊。不会这么巧吧?
“这?诺!”在麹义看来,既然有人敢捋虎须,直接灭了了事,多么简单明了?但虽然不明白秦旭这一会沉思,一会傻笑发出的这命令究竟是何用意,但还是忠实的履行了下去。
“来将止步通名!再向前一步,格杀勿论!”先登营列阵在前,虽然没有了先登劲弩,但对上这不过二十来人的小队伍还真没放在眼中,牵招得了麹义之令,拒马横刀,大喝道。
“将军莫要误会,我等并无恶意!敢问阁下等人可是救援孔北海之军?”那冲阵的小将二十来岁年纪,在听了牵招喊话之后,倒是真的止住了马步,在见了先登营数息之内就布好了防御阵势,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将手中双戟倒背,拱手喊道。
“不错!”牵招在踏马来到身边的秦旭示意下,对那小将喊道:“我等乃是大汉青州牧左将军麾下,救援北海大军之后军,你乃何人?为何率众冲阵挡我去路?”
“青州牧?左将军?吕布?吕……温候?”那小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换了好几个称呼,可见也是听说了吕布不咋地名声的。
“看来这位将军倒是听过我家主公的名声啊!”秦旭在见了这小将手中的双戟之后,马上就明白了自己这次怕是真的撞了大运了。这大半年经历了那么多事,秦旭也不是刚刚来汉末时候的菜鸟了,怎会再犯当初打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放走徐晃的“错误”,收到帐下那才是自己的啊。当下细细的打量了这小将一眼,笑眯眯的说道:“也是!除了吕温候外,又有谁敢明知要面对足足八十万黄巾贼,还义无反顾的发兵救援呢。”
要说麹义和牵招也和秦旭认识不短时间了,在见到秦旭这幅笑容,便知道怕是有着人口贩子“雅号”的秦主簿怕是又生了招揽之意。想来眼前这位看上去卖相不错的小将,也许很快就是自家同僚了。因此也放下了兵刃,一脸善意的盯着那小将。
“呃?这……”那小将本以为秦旭会对自家脱口而出的对吕布稍显不敬的言语而不悦,却根本没想到秦旭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而且在自己收起兵刃之后,那两个刚刚明明一副凶神恶煞,满脸杀气的壮汉,竟然露出了这般“友好”的神色。
这和传言中吕布军的样子,怎么不太相同呢?
第一百四四章撞大运(下)
“这位将军究竟有什么事?我等还要给在前方为了救援北海鏖战的将士们运送军粮,时间不是很充裕啊!”现在秦旭已经可以认定此人是谁,言里话外都刻意的将吕布军的形象刻画的高大全。
“呃,无……无事!尊驾请便,我等这就退开!”这小将稍迟疑了一下,眉宇间闪过一丝犹豫,冲秦旭几人拱了拱手,说道。
“秦某看将军模样,莫非也是去救援北海的么?”秦旭既然已经认出了此人,哪里还容得这般轻易的就错过?拢马前行了几步,突然回头说道:“人多力量大,吕青州虽有无双之勇力,敢以麾下不过万余人直击百万黄巾众,毕竟兵力悬殊。若是将军有心,何不与我等同去助温候一臂之力?北海城小兵微,怕是撑不了许久了!”
“这,某等不过几名乡勇,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这小将明显为秦旭所言说动,颇有些尴尬的推脱道。
“将军此言差矣!”秦旭嘴角微微勾起,笑道:“正所谓泰山不辞微土,所以成其高,沧海不拒滴水,故而成其广;将军既然有心保境杀贼,有何必妄自菲薄?麹将军!”
“末将在!”麹义应和道。
“几位抓紧换装,我等距离吕青州中军尚有五十余里,务必要赶在黄昏扎营之前到。”秦旭不等这几人开口拒绝,直接吩咐道:“给这几位壮士匀出几套装甲,若是让大义忠勇之士被流矢所伤!那就是秦某之罪了!”
“承蒙尊驾好意!那某等就愧领了!”这小将下意识的感谢道。混不觉已经入了秦旭话套之中。待穿戴完整反应过来时,已经随军走出好远了。
“兄长,咱们真要跟着吕布去打黄巾么?小弟怎么到现在还稀里糊涂的?这可是吕布的军队,咱们换上了这身皮,岂不是如同被抓了壮丁……”跟随在这小将背后的几名换上了先登营装甲的乡勇,犹犹豫豫的凑近小将身边说道。
“噤声!咱们现在身在军中,莫要再直呼吕青州名讳了!小心惹祸上身!”小将苦笑着四下看了看,低声对自家这些兄弟说道:“我等妄自冲阵,本就犯了人家的忌讳,给抓了壮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既然同是去救孔北海,同我等之前目的相同,便是暂时在此屈身也不失取胜之道。大不了待北海事定之后,咱们寻机告辞便是!”
“兄长,你说吕……青州到底能不能打败黄巾贼啊?那可是上百万口啊!”一名乡勇不太自信的咽了口口水,面带犹豫的说道。
“咱们当初就这么几个人,不也照样敢去救北海么?孔北海多施仁政,对我等有恩,你我多承去恩泽。此番前去,某本就存了舍生取义的打算。你若是怕了,大可回乡便是,日后代某在母亲面前替某多行些孝心,某还要感激与你呢。”小将面色淡然的回答道。
“某只是随便问问,兄长忒也小看了人。大婶还是待我等平安归去时兄长你自己照顾吧!小弟平日行事颇有些无赖,不得大婶喜欢!”那乡勇被小将的话语一激,不悦的说道。
“这位兄弟,秦主簿请你前去说话!”这帮人正在小声笑闹,冷不防被牵招一句话打断,顿时神色有些犹疑的缄住了口。那小将见牵招一身校尉衣甲,仅次于为首的麹义,也不敢托大,拱手问道:“不知将军所称之秦主簿,可是之前那位少年?”
“正是!秦主簿是青州牧府少府,左将军府主簿,莫看年幼,但在军中建功颇多,很得将士尊敬。兄台还是莫要小看为好!”牵招知道这为首的小将,大概就是秦旭想要招揽之人,言辞间颇为客气,连带着也好心的提醒了一句,说道。
“将军所言,莫非是当日以两千残军打破曹军四万精锐,又一举说降了十万黄巾的秦旭秦主簿?”这小将听了牵招所言,轻吸了一口气,口气不太确定的问道。潜意识中的话就是没想到传的神乎其神的秦旭竟然这么年轻,疑惑之色一闪而过。
“那还有假,不瞒兄台你,这两件事情,某恰巧就在秦主簿身边,对曹军溃败之情景,黄巾围城请降的场面,那是亲眼所见!”牵招颇为自豪的说道,这小将说起这两件事情,正巧骚到了牵招的痒处,要知道,无名山丘一战是先登营投入吕布军后第一次上战场,就立下那么大的功绩,虽然是秦旭奇招作梗,但整个先登营上下与有荣焉,麹义常因为没有参与而扼腕不已;而黄巾围城而降,本就是秦旭为了躲避吕布的怒火而做出的一场戏,场面之宏大,在汉末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不过牵招毕竟还记得自己来此的目的,对这小将说道:“兄弟既然已经到了军中,那就不着急了,这些事情日后某再同你等详说,兄弟还是速同某去见秦主簿吧!”
秦旭大概不会料到,当日在无名山丘的那一场侥幸之战,影响竟然那么大,而且收降黄巾之事传的也这么快,不都说这汉末的情报传输速度慢的吓人么?此刻见了在自己面前露出几分恭敬之色的小将,秦旭还颇有些纳闷。
其实秦旭的目的很明确,现在吕布军地盘未来将愈发扩大,军队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文武官员的缺口十分之大,现在好容易撞上一个,秦旭哪怕不惜一切手段也要将之拿下。因此不管这位大能心中有何打算,最终秦旭无论如何也要将之“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