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外戚(维伤)-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苦你了,可曾取了名字?”看着刚刚好容易才从吕布手中“抢”过来的吕宸,以及赖在杜嫣怀中不肯下来,小手抓的不是地方的秦维,本是对这个时代嵌入感并不怎么强烈的秦旭,再次有了种之前在见到秦家俩小姐大丫二丫时的那种血浓于水的感觉。看着已经从身上下来,也是因为刚刚之事而颇觉不好意思的吕玲绮已经渐渐长开的面容之上令人心动的绯红,秦旭直觉满肚子的话拱在口中,临到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略显尴尬的轻咳了一声,问道。

“取了!爹爹说仲明你实在是……是有些……,所以已经让蔡伯伯帮着取了。只是,只是……”吕玲绮颇为埋怨的看了一眼又将吕宸抢过去抱在怀中,惹来严氏等家眷白眼一片的吕布,对秦旭说道:“只是爹爹说,你答应过他长子要姓吕,所以蔡伯伯给老大取了个宸字,吕宸。对不起。”

“咳!这有什么对不起的?难不成随母姓便不是你我的孩儿了么?别多想!”对于两世为人的秦某人来说,这根本就不叫事儿的事儿,竟然让一贯性子爽直的吕玲绮也有些郁郁寡欢,话里行间虽然歉意颇浓,但更多的竟然是隐隐的对秦旭的埋怨,看了一眼将吕宸紧抱在怀中,一副警惕之意的吕布,直叫秦旭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拉起吕玲绮的手,冲腹黑姐姐以及站在一旁看自己如何作答的自家另外一位老丈人蔡邕笑了笑,抿嘴说道:“别忘了,这事儿我还答应了昭姬呢。大丈夫无信不利!再者说了,若是我的孩儿日后若是既能继承主公的勇武,又能继承蔡中郎的才情,怕是我这当爹的,做梦都会笑醒呢!”

“唔!玲儿!仲明这话说的极是!怎么说你也是宸儿的母亲,这点难道就因为他随了某姓,便不是某之血缘了么?谁敢这么说,某家第一个不饶他!”秦旭的这番话还没说完,登时便让本是也一脸紧张之色听着两人对话的吕布及严氏诸人,以及蔡邕皆是松了一口气般。便是腹黑姐姐蔡琰,也是眼神娇媚的白了秦旭一眼,似乎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似的,本是白玉无暇的脸蛋上,也涌上了一丝红晕。只是没待秦旭注目欣赏,吕布便难得大大方方的将吕宸交在身边的貂蝉手中,倒背起了手,几个月来第一次用严父的口气,对吕玲绮说道。

秦旭毕竟不是本地土著,自来此之后,也是不甚通晓世仪,只记得历史上大耳刘曾经过继过寇姓子改名刘封,并不清楚这年头就算是过继,也往往是同宗同姓之间才有可能,异性过继的行为,在整个大汉都是稀奇事儿,往往是不得已才会为之,可一旦如此,却是会被认为是毁了祖宗宗庙的悖逆之人,人格上先天便不再被当世人所接受,甚至多有鄙者。所以历史上才有了后来刘备有了刘禅之后,众臣皆欲杀刘封以绝后患,而刘封为求自保在外时,见关羽陷落荆州,生死危难之际,却因为旧日加耻之仇不发兵相救而导致失却荆州被斩之事。

秦旭并不知道这么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过就算是知道,估计也是会一笑置之。不过就是让儿子改个称呼就能获得偌大的资源襄助,按照秦某人前世的价值观,傻子才会守那成规陋俗呢。不过因为此事,能见到世之虓虎的吕温候,海内大儒蔡邕也露出紧张的神色,其实就已经足以值得回票了。

“仲明此番战报某已经看了。你此行多辛苦,且歇息两日,某尚有事要嘱咐与你!”众人说笑了一阵,吕布抱着吕宸,走近秦旭说道。……

第六百四十章暗生痕隙,三州谁属(二)

能让吕布称之为要事的,肯定不会简单,这点秦旭早就想到了。但当吕布当真同秦旭说起后,纵是秦旭早有准备,也着实是吃了一惊。

在秦旭平定江东,趁虚而入夺了荆南的这几个月中,明面上平静而诡异的河北诸地,没想到竟也是暗起波澜。虽然秦旭已从情报中得知公孙康奇袭公孙瓒后背,使得公孙瓒不得不撤兵回援幽州,给本是已同公孙瓒渐生嫌隙,因而在夹缝中生存的刘备喘息的时间,顺利接收控制了原本公孙瓒所占据的南皮、涿郡等地之事,却不料,自吕布口中,这件几乎是搅乱了河北相对平稳之局的动作,竟然另有隐情。

“主公是说,公孙康偷袭公孙瓒之事,乃是刘备那大耳贼一手挑动?这……这怎么可能?”秦旭难以置信的问道。即便是知道刘备一向以汉室宗亲自诩,一贯借此来刷自己的名望,以期能借之以成大事,而且为达目的,这哥们一向是手段用尽无所不用其极,抛弃妻子,持恩要挟之事也做过不少。但若是说他通过勾结公孙康,出卖公孙瓒,那就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这哥们可是个好面子的,虽然有为了救出张飞,而派人用毒箭射伤吕布的前科,但终究还是能以为了救义弟之名来稍作掩饰。可公孙瓒是什么人?那可是刘备的恩主,倘若坐实了此事,那刘备之前苦心经营的仁义之名,便将要毁于一旦。这对于一个无根基无后台,往大了说就是靠着名声吃饭的刘备来说,无异于是自绝活路。在秦旭熟知的历史上。这哥们可是为了不落人口实,连送上门来的襄阳城都推脱过的,如何又会用这种手段去陷害自己的同窗?而且这消息来暗影都没有事先察觉出征召,秦旭真是有点吃惊不小。

“这种事情你以为那刘备会明着做给天下人看么?”吕布冷笑一声,说道:“现在某真是深悔当初甫入青州时,没有听你的劝告,尽全力杀了此贼。以至于这厮做大至今。不过正所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贼厮估计不会想到。在河北地界之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甄家的眼线!他同公孙康幼子公孙度在渤海郡会面之事,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料会面之所。选的却正是在甄家名下的一处别院。他们一经议定,某这里其实就已经得了消息了。”

“主公。并非是某不敢相信。只是刘备此人隐忍非常,实在不容人小觑。当初逃离青州之后,可是在公孙瓒麾下蛰伏至今已有五年的时间,怎的突然就这般大意的突然暴露了自己的心思,还凑巧被人得知了去?当然,某并不是怀疑甄家的诚意和实力,只是觉得此事的确太过让人难解。”秦旭沉思道:“再者。就算是此事是真。刘备也当真是百密一疏被人查勘了心思,可他这么做的动机。或者说是目的又是什么?骗公孙瓒回幽州同公孙康死磕?这除了让他能趁机接受手南皮、渤海等地之外,一点好处也没有。况且公孙瓒之实力,远在公孙康之上,之所以久久难治于彼,只是因为公孙康所据之地易守难攻而已。倘若公孙康当真出兵攻打公孙瓒,说实话和送死无异。这般调走公孙瓒的用意,就着实让人看不明白了。毕竟公孙瓒乃是刘备之恩主,这点天下皆知,若是刘备之用意在削弱公孙瓒以期取而代之的话,那刘备便是以下克上,恩将仇报。这种名声一经传开,他刘备从此将再无立足之地,他这么做又是在图什么?”

“这个……莫不是甄家……咳咳,那依你之见,这刘备又是何种用意?”秦旭说的话,让吕布也是眉头越皱越紧。本来这种事情就不是什么高深的谋略,只要倒推几步,便能让人察觉这中间的悖谬来。吕布被秦旭这么一说,脸上的凝重之色愈重,问道。

“甄家的消息应该没有问题!或许是某猜错了刘备的真实心性也说不定。毕竟刘备此人表面仁义忠厚,实则心机深沉,用兵用谋极沉得住气,甄家被其误导,也并非不可能之事。”秦旭不相信甄家会如同历史上的糜家一般,被刘备忽悠的五迷三道,散尽了家财,搭上了妹子,就算是死也要追随。就甄家家主甄蹇那老狐狸,刘备那些大仁大义的说辞,估计是惹不起那老贼的兴趣来。再说现在甄家同吕布军乃是盟友,小萝莉甄宓还是秦家义女呢,自然不会放着眼前势力已有五分天下有其一的吕布这么粗的大腿不抱,偏偏去凑刘备这冷灶的热闹。

“哎呀呀,秦将军此言一出,当真是真知灼见!简直让小侄汗颜之余,也是极为佩服之至!”秦旭话刚说完,冷不防就听在后院门口,有一青衣长冠者,立在中堂,想必是听到了秦旭同吕布两人的讨论,正满头大汗,却是一脸感佩莫名的神色,冲秦旭长揖不已。而就在这人身边,一名脸上蒙着轻纱的白衣女子,也自眼神复杂的盯着有些愕然的秦旭。

“这位是?”当秦旭注意到这人时,人家已经是长揖不已,只留给秦某人一个后脑勺。因而秦旭即便是一眼望去觉得眼熟,却也一时间没有认出这人是谁来。再者,听这人自称小侄,更是让秦旭脑筋没有转过弯来。实在想不起在吕布府中除了吕玲绮之外,竟然还有吕家晚辈?

“义父大人安好!”正待吕布盯着秦旭的窘状要开口时,一个矮了那白衣敷纱女子一头的小丫头,自那白衣女子身后转了出来,明眸皓齿,娇媚无双,倾国倾城的面容上还带着点婴儿肥,却不正是甄宓是谁。

“哦!原来是甄兄和甄姑娘!秦某疾驰数日不得好好安歇,这眼都有些花了。竟是没有认出甄兄兄妹,是秦某的过错!”本来当初要认甄宓做义女,是腹黑姐姐要“整治”秦某人总是给家里“添人”的恶习而故意使的计策。就甄宓一个人叫义父也就罢了。若是让年纪比自己还要大上五六岁的甄坤自称小侄,说实话秦旭想想都是一头的虚汗,连连摆手说道。

“唔,仲明。刚刚某同你说的消息,就是甄家老太公命其‘长子’,远从冀州带回来的。同时他们还探听到了刘备似乎同邺城袁尚有过密的来往,这件事情某已经代你交给文和去查察了。这件事情也须怪不得甄家。那刘备早年在青州为官时,就连某家也被其伪善的面口蒙蔽许久啊!”看来吕布早就知道了甄家在侧,或者说本身甄家这仨就是吕布安排好在此处的。刚刚同秦旭的交谈。说不得也是同样不相信刘备会如此消息的吕布,本身不好冷了甄家的心思,才借秦旭之口,将这事情说与甄家这仨听。想想也是。吕布好歹如今也是已经手控三州还多的疆域。身边臧洪、诸葛玄之辈虽智在行政,却也不是无能之辈,再加上有逢纪、郭图、审配等智谋之士,虽然比不得贾诩、郭嘉这等超绝之士,但要看破刘备故意布下的疑阵,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主公说的是。刘备此人最善蛊惑人心,昔年多背其主,竟然还能让天下传播其仁义之名。但就这手段,便不是一般人能及之辈。此番他又下了如此大的赌注。必然有其不可告人之目的,既然早早堪破,也着实不失是一件幸事。”之前就一直被“影帝”老丈人坑来背黑锅,秦某人自然是已极熟悉这套流程了。在赞叹自家老丈人这政治手腕愈发纯熟的同时,秦旭也只能苦笑着打着圆场。“不过还是那句话,刘备此人实在不容小觑。且不说其在公孙瓒麾下时,短短半年时间便能忽悠来近两万幽州兵为其所用,且又有关张赵云等辈为其爪牙。而且甄兄此番带来的消息,某看也未必全是假的,就其同袁尚之辈暗中有联络勾结之事,依秦某看来,就未必是空穴来风。冀州之地,虽然被曹操假新帝之名交到了主公手上,可毕竟其地乃是袁绍经营多年之所,袁氏毕竟曾经是有着四世三公的名望,门生故吏、袁氏旧臣极多,且大多皆被袁绍安置在了冀州之地。及至老袁家丑闻百出,袁绍败亡之后,也仍旧有不少袁氏死忠奉袁家哥仨为主。而现在,袁谭被曹操所控,成为曹操掌控并州的傀儡。而袁尚自在同袁熙暗争中坐领邺城之后,能在数月之内坐稳,怕是其后也有不少人支持。虽然名义上托庇于主公,可不论是其身为袁绍爱子的身份,还是日渐为人言所惑,都必然不会久于安心位在主公之下。唔,对了,那袁尚生母刘氏以及稷下学宫中的那两位,若是秦某没有料错的话,想必如今已是不在青州了吧?”

“唔,这个!……”难得日渐有王霸之气的吕温候,也有被晚辈问住的时候,一张俊朗的古铜色脸庞之上,在听了秦旭这满含叹息的问话之后,竟也破天荒的红了红,略顿了顿,说道:“不错。之前你在平定江东时,探马得知曹操在济南国外的驻军,有向南移动的动静,再加上某家的注意力被吸引在了河北公孙瓒撤兵之事上。彼时恰好袁尚上表,恳求奉养母亲于邺城,又送来了金珠无数,于是乎……咳咳……不过稷下学宫中那田丰、沮授两人,某是在放走刘氏之后,才于同文和处得知,这两个言而无信之徒,竟是混在了来迎接刘氏的袁尚亲兵当中,一道溜了出去。难怪当时某派人遍查刘氏从人,并没有任何异样呢!”

“田丰、沮授,果然是智计无双之辈,这等法子都能让他们想到。抓住了我军不好查察袁尚亲兵的漏洞,得以脱身。有这两人辅佐袁尚,能引得刘备同其接触,也就不奇怪了!”秦旭感叹道。

“义父,义父,义母曾教过女儿!这叫做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是不是啊,义父大人?”甄宓清脆的声音,让秦旭同吕布对视一眼,脸都有点红了。

第六百四一章暗生痕隙,三州谁属(三)

邺城。原本是袁绍的车骑大将军府邸之中。脸庞已有成熟之色的袁尚,正安坐在议事堂中那张刻意被垫的高高的案几之后,听着邺城相辛呲对冀州现状的汇报,脸上隐隐露出几分不耐之色,却又不得不勉强做出一副饶有兴致的勤政模样来,只是嘴巴已是越抿越紧。

“辛相,这冀州防卫之事,若有不决,可问文丑、张颌二位将军,这民治之事,辛相身为邺城相,可同诸僚自处,何必诸事皆无巨细,一一报之。一来浪费光阴,二来某尚年幼,见识也未必比的上似辛相这般久历政事之人。这冀州虽如今是尚做主,可毕竟还要赖诸君戮力精诚相助才是。”见辛呲就邺城的防务、军备、民生、赋税诸事,已经说了足足有半个时辰,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袁尚好容易找了个辛呲停顿的机会,勉强笑笑开口说道。

“公子,这是夫人和两位军师……”见袁尚如此说,辛呲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抬头看了眼袁尚身后纱幔之处,言下之意不言而明。

“辛相放心,听说今日有那传言中仁义无双的刘备亲自来邺城求见,夫人不欲怠慢,已是着田丰沮授两位军师出城十里相迎去了。”袁尚不耐烦的挥挥手,似乎对辛呲只看重刘氏和田丰沮授的态度很不在意,状甚随意的解释了一句。

“刘备?公子所言之人,可是那涿郡刘玄德?”

“正是此人!怎么?辛相莫不是见过这人不成?是了。之前某也经常听说此人如何仁义英雄,就是没有见过真容,听说同我袁家也有些渊源?”见辛呲面色不对。袁尚登时来了兴趣,问道。

“哼!不知道这田丰沮授究竟想要做什么!”辛呲听袁尚发问,先就冷哼一声,直起身来说道:“不知公子可还记得当日黑山贼围城之事?”

“唔?”听辛呲说起黑山,袁尚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阴鸷之色,但随即便隐藏了起来,问道:“辛相说的可是当初二哥辅政冀州时。被黑山贼张燕所诳,差点陷邺城于贼手那次?”

“不错!”辛呲没有注意到袁尚的异样,愤愤言道:“公子有所不知。且不说当初黑山围城之事,同彼时率两万幽州兵同来的刘备颇多龃龉,就是如今,黑山贼被曹操、公孙瓒以及文丑将军追剿之下。朝不保夕。就有不少残兵被那刘备招揽了去。而当初刘备便觊觎我冀州,其贼心所为者何,并不难猜测。只是见公子同温候交好,这才在之后,没有敢再行造次!若只是说刘备此来只是为了拜会老夫人,别无它意的话,某却是第一个不信!其人来冀州,必有所图。公子不得不防啊!”

“他区区一个无立锥之地,连军粮补给都要依赖公孙瓒支援之辈。能有什么所图?难不成要图谋冀州不成?”袁尚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却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见辛呲面色凝重,才缓缓说道:“不过既然辛相示警,待见到那刘备时,某多加小心便是了。”

“公子能善纳人言,将来定然能有一番作为!主公在天之灵,当甚慰矣!”辛呲听袁尚此言,一脸欣慰之色的告辞而去。

“这个辛呲!言语上软他三分,就以为可为吾师了?!哼!”辛呲自然是不知自己这前脚刚刚离开,刚刚还一副礼贤下士,谦逊无比的袁尚,便再不掩盖不耐烦之色,嘟囔道:“某还能不知那刘备是何人也?尚还用的着你教?!”

“尚儿!”袁尚正在对着辛呲离开的方向冷笑,自起身后刚刚辛呲注视过的纱幔之后,却是转出了一位美艳妇人出来,正是被田丰沮授用计,自临淄接回冀州的袁尚生母刘氏。见刚自己同辛呲的一番话,皆是已被刘氏听到了耳中,袁尚赶忙走下主案,扶住刘氏胳膊,将刘氏让到软榻之上。

“尚儿可是对那辛呲颇多不喜?”刘氏安稳做好,抓着袁尚的手坐在一边,笑问道。

“让母亲见笑了!”袁尚低头说道:“倒也不是儿子不懂事。只是如今这冀州,未向被袁熙呆过一阵子之后,邺城文武,竟似乎被其收买了不少。在儿子主政之后,这些人明面上因为某也姓袁而时有恭敬之语,但实际上却是心里在看某这小孩子的笑话。就说这辛呲吧,竟是碍于田丰沮授两人之命,才不得不偶将州事相告,还只是挑些不紧不重的琐事相烦,真有大事,又何曾见这些人前来找某商议过?真当某是小孩子分不清轻重了?依儿子看,在他们心中,怕是两位军师的位置,都要比某这袁公三子的分量要重上几分呢!”

“尚儿能有此想,倒是长大了!”刘氏听了袁尚的埋怨,却是不恼,反倒是将手抚上袁尚的发髻,说道:“不错!这个世道为娘算是看清了!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靠山!最终都是靠不住的,唯有咱们自己才能相信。你看那辛呲,在你父在世时,从渤海便已追随,也是颇有才具,一开始便被任命为渤海相。一直到入主冀州,都是你父腹心之人,只是后来投效之人多了,才名声渐渐不显。可就凭他这资历,在你父去世,袁家分裂之后,却成了我袁家顶梁一般的人物,如今执掌冀州政务,嘴里虽然尚有估计,却哪里还有当初半分对袁家的恭敬之色?这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一枝就剩下你我这孤儿寡母,你又年幼,才不被重视?你父亲已是死了快五年了,却还不肯称呼你为主公,就是这帮人心性最好的写照。就这一点,你那两位师傅,虽然对你我母子有搭救之恩,可心中也未必不是也这般想法。”

“母亲!这……”平日间刘氏虽然也经常同袁尚品评如今尚且在冀州为官的袁氏旧臣,但却从来没有对他说过这种话。特别还是之前总是要让自己尊师重道,要好生对待田丰沮授这两位智计超绝的大谋士,以师、父视之。可眼下刘氏的所言,却是同平时说的恰恰相反。话中的意思,似乎就是连田丰沮授也不能尽信。这让袁尚一时间有些不太明白起来。对于田丰和沮授,这两人算是同袁尚同甘共苦过相当一段日子。在临淄时,若不是两人的智谋周旋,让自己同秦旭交好,甚至是曲意奉承,袁尚还真就不敢保证那同自家老爹袁绍颇多龃龉的吕布,会不会就直接咔嚓了自己了事。后来又是这两人不惜自己的名声,用尽各种办法救他同刘氏两人趁着吕布为人所算计之时,成功脱身,后又取袁熙而代之成就如今冀州之主的位子。怎么在刘氏的口中,这两人竟然也成了要提防的对象呢?

“哼!你道你父亲为何在世时,明知道这两人有惊世之才,却不肯重用的原因么?”似乎咋就料到了袁尚会有此一问,刘氏轻轻揽过袁尚的头靠在肩膀上,也不等袁尚回话,接着说道:“不错,若是单论这两人之智,随便一人,甚至都可以说是能够平定河北,贮敌国之资,成王霸之业!可这两人,田丰刚愎自用,沮授固执执拗,虽无自立之心,却皆是无视尊卑且不可容人之辈!如今尚儿你尚且年幼倒也罢了,两人以师、父之尊相辅,倒也相安无事。可若是尚儿你年纪渐长,又有重返当日你父荣光之心的话,能让冀州之士只知其名而不知你名的这两人说不得就会成为你日后的大敌。所以,你若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两人的话,现在虽要重用这两人,却也要早下图谋,有心防备才是!”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明白母亲的意思了!正如母亲所言,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曹操对冀州贼心不死,吕布在侧虎视眈眈,上又有世仇恨公孙瓒踟蹰蜿蜒,现在又来了个意图不明但绝非良善之辈的刘备,正要借助田丰沮授两位师傅的智谋为我所用,所以,儿子一定要做出一副虚心求教于诸臣的样子,施恩于下的同时,也要尽力侍奉好两位师傅,借其智以安冀州!”袁尚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直起身来,缓缓说道。

“尚儿此言甚善!曹操图谋甚大,吕布用意颇明,公孙瓒更是仇怨深远,却皆是表现在了明面之上,唯独这刘备……”刘氏美艳绝伦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冷笑,说道:“据我所知,这刘备自涿郡起兵以来,每每运气不佳走背字,征黄巾而为卢植所累,战虎牢也因你二叔公路公所阻,好容易求得一处安身之所,却被你父亲送给了吕布,好容易托庇于公孙瓒攒了些家底,却又沾惹上了吕布而损失不小,如今落拓的很。这厮此番来咱们冀州,若非是有所求,就必定是有所图,尚儿不要大意。人言这厮最善借杆向上爬,却又有仁义之名为其所衬,因此身边聚拢了一批爪牙之辈死心塌地为其效命。唔,其人来时,为娘亲自会会他!”

……

第六百四二章暗生痕隙,三州谁属(四)

出城东行十里之外,一行兵马顶着尚嫌清冷的春风,正向着邺城方向而来。为首一人身着将甲,虽看上去只有三十来岁的年纪,但头盔下略显散乱的须发却已难掩几丝灰白,相貌并不出众,甚至脸色也似因为行途长远而有些蜡黄,看上去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唯有顶盔下一双眸中透出的坚毅的神色,才能让人察觉出此人的不凡来。

而跟在这人身后的三员容貌甚伟同样顶盔贯甲的将领,或是绿袍青巾,赤面长髯,或是燕颌虎须,豹头环眼,或是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直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不凡来,却皆是甘心为此人之后,更是坐实了为首这人绝非平庸之辈的推论。

紧跟这四人之后的,是约有五十余骑的黑甲骑兵,形容肃穆,跨箭携枪,靠前一骑手中擎着一杆长长的白蜡杆,扯着一面赤黄色的角旗,一个斗大黑色的隶书刘字赫然在列,而在这角旗上封,又有一行小字,写着“大汉幽州南皮太守”字样。正是新近才被公孙瓒表为南皮太守的刘备并关羽、张飞、赵云四人及护卫兵将。

“前兵止步,来者莫非是刘玄德么!?”刘备这一行人正在拢马观望远处邺城模糊的城郭轮廓,却见驿路亭旁的林中,却是飞出一骑哨探来,远远的看了刘备的大旗一眼,拢手在嘴边,问道。

“哼!”见这哨骑只有一人,而且似乎还颇为防备的样子。在尚距离本军近七八十步时,就直接开口问询,且没有一丝哪怕是虚与委蛇的敬意。关羽同张飞的面上,登时闪过一丝怒色。便是一直面色如常的赵云,也是眉头微皱。唯独刘备似乎没有看出这哨骑的不敬来,脸上依旧是带着淡淡的笑意,甚至还抱拳拱手给那哨骑在马上行了一礼,温声喝道:“烦请告知贵上,在下正是大汉南皮太守。宜城亭侯刘备。感念贵上出城十里相迎之礼,备甚是感激,烦请尊使复上。待备整衣修冠。便去拜见。”

“玄德公,兵士无礼,让足下见笑了!在下冀州别驾田元皓,这位是中郎将张俊爻。侯尊驾多时!玄德公一路辛苦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刘备此等说辞无疑已经是给足了面子,田丰虽然性子刚直暴戾,但毕竟如今也是主政一州,为袁尚以师、父之礼待之,且有图谋于刘备,因而也不托大,同张颌自密林中现出身来,在马上对刘备等人说道。

“未想竟是劳动名满天下的元皓先生和河北四庭之一的俊爻将军亲自来见。备之幸甚!幸甚!”刘备一副陡然而惊讶的模样,脸上的惊喜、激动之色溢于言表。虎目含泪,丝毫让人看不出一点不真诚来,似乎真的因为田丰和张颌的到来而受宠若惊,慌忙间连忙下马,当地长揖到地说道。

“这……玄德公抬爱,老朽同俊爻真是愧不敢当。”饶是田丰见多识广,也知道刘备此来怕是所求非小,早就存了一份忌惮防备的心思,可现在见到刘备这样感情外露的作态,心中警惕也是不由得放松了几分,同张颌对视一眼,拢马前行几步,也是下得马来,虚扶了刘备一把,客气说道。

“玄德公,某观你身后三人,皆是姿容雄壮之辈,料想必然不是无名之辈,莫不就是玄德公名传天下的桃园三结义之另外两人么?”相比之下,倒是张颌对于刘备礼多人不怪的动作免疫力高出了不少,见刘备虽然把姿态放的很低,但刘备身后的三人当中,也只有那身着银甲的青年将领见刘备行礼,略一犹豫之下,也跟着行了一礼,而那绿袍青巾者,燕颌虎须者,却只是微微欠了欠身,脸上的不屑之意,却是隔着这几十步的距离,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张颌好歹也是袁绍麾下大将,率领大戟士在对公孙瓒的战事中屡立战功,袁绍故去后,又一直力保邺城不失,被袁尚倚为心腹,这心气自然就高了几分,见刘备都这么“懂事儿”,偏偏那两人脸上竟露出不屑之意,当即冷颜问道。

“当真是天下事都不出将军所知,好叫俊爻将军得知!这两人正是某之二弟三弟!”刘备是甚样人物?张颌的话一出口,就察觉出了张颌口气的不对。对自己这二弟三弟的秉性,还有人能比刘备更加了解么,这种事情也不是遇到一回两回了,因而刘备被张颌问道,连头都不回,似乎想也没想的就开口说道:“二弟关羽,乃是某治下南皮县尉,三地张飞,乃是军中鼓手,皆是山野之身而乍然为官,不明礼数之地,尚请俊爻将军多多海涵才是。”

“倒也没什么!只是见你两位兄弟体貌雄壮,思及当初虎牢关系下,三英战温候一事,心中有感,所以才有此一问,玄德公不必多心!”见刘备这般说关羽、张飞两人,两人竟是也不反驳,张颌倒是也不好太过为难。看了关羽张飞一眼,虚应了一句,便自站回田丰身后,不再言语。却是没有察觉到就在一转身的刹那,关羽丹凤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气,以及紧紧拉住作势欲出的张飞手臂的胳膊上的难以抑制的颤抖。

也难怪关羽两人会是如此。当年兄弟三人桃园结义,尊自谓汉室宗亲的刘备为兄长,立下誓言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