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外戚(维伤)-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嘴一多,难免为了显摆自己知道的多一些,在也是道题图说的情况下添油加醋,传来传去,各种版本的秦主簿大战许名士的版本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越来越离谱。

吕布也没有去制止这些诸如秦旭一眼就将许攸瞪吐了血之类,听起来都匪夷所思压根就不靠谱的言论,反而是和高顺张辽在秦旭的房间中密谈了小半个时辰之后,一个个都是哭笑不得,满脸古怪神色的离开了。

“大帅,不好了,山坡上,山坡山有骑兵。”吕布军还没发起进攻,外面黑山军一传十十传百的知道了有敌袭的消息后乱成一团,各级头目们努力喝止也不见多少成效,一名小校连滚带爬的冲进首领张燕的营帐,慌慌张张的报道。

也难怪黑山军如此,黑山军虽然啸聚群山,跨州连郡,扬名河北,但说到底也只是一群山贼和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而已。

张燕与其说是百万黑山军的首领,实际上和后世电影中出现的绿林联盟的总瓢把子地位差不多,以往朝廷前来征缴时,往千里大别山中一钻,任你官军来多少人也是白给,客场作战的官军在深山密林中又怎么会是久居此处的黑山贼的对手。几次失利,一来二去,黑山贼的名头是愈发大了,但实际上,真正的黑山军精锐,实际上不过数千而已。

这名头大了,慕名投奔的山贼、流民也愈发多起来,虽然号称拥百万之众,手下难免良莠不齐。这些人给自己人壮壮声势,顶多再在山林中给官军下下绊子倒还堪用,自保倒是足够,真要用来打仗,估计连炮灰也算不上。

也就是张燕胆大,身边带着千余精锐之士,又带着五万黑山贼众,才敢去打同样只有千余守军的邺城。

“是哪路人马?多少人?张杨还是袁绍?”张燕之前是了解过张杨的,而且之前张杨奉命涤荡并州的时候,张燕也同张杨在战场上打过几次交道,深知张杨谨慎小心的性格,再说了,这边可是五万大军啊,就算再不济,人数摆在这里,张杨敢来么?河内一共才几千兵?

袁绍就更不可能了,正和公孙瓒在冀州边上打的焦灼无比,一时半会怎么能脱开身?

“报大帅,那支军马不像是河内或者冀州的兵马样子。”小校倒是有几分眼色,躬身答道:“看那军队首领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吕字,不知道是哪里的兵马。只是他们似乎一直在观望,并没有直接袭击我军!”

“什么?难道是他!”张燕听完小校的回报,顿时勃然大怒:“敌军还没有发起进攻,外面就乱成这么一团?一群废物!”

“主公!黑山贼已经被您威名所摄,乱了阵脚,我们是不是?”成廉摩拳擦掌的看着吕布,期待着吕布下达进攻的命令。

这年头仗是越来越好打了怎得?这还只是刚刚亮了旗帜,下面就乱成一团,这大名鼎鼎为祸整个河北让官府头疼不已的黑山贼,难道就是这样?那袁绍军也太那啥了,就这样的军队也能让他们急成那样?

“不急!”吕布慢斯条理的抚摸着方天画戟,安抚着不停嘶鼻的赤兔马,淡淡的说道。似乎面对的不是五万黑山贼,而是五万只蚂蚁似的,丝毫不在意。

当顶盔掼甲的张燕带着千余黑山精锐及麾下将领出现在山下的时候,成廉已经在打哈欠了。

“敢问可是吕温侯当面?”张燕的声音十分粗犷,只是面对着高坡之上的吕布军,底气略显不足。

“平难中郎将张将军?”吕布的语气好似在和老友打招呼似的,道:“张将军此是何往?”

平难中郎将?

张燕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而且说出这个称呼的是天下闻名的吕布。想当年董卓乱政时,张燕还同诸侯结过盟,共同讨伐董卓,没想到不过年余时间就已经时过境迁,原本的讨伐对象成了大汉奋武将军,温候,仪同三司,而他却还是世人眼中的贼寇。

“温候不必相诘!”张燕面容上露出一丝苦笑,旋即正色,在马上拱手道:“温候可是为救那袁绍邺城而来?”

“布与袁绍,素来无交,只是有一事相请而已。”吕布也难得的没有着恼,提着赤兔马的缰绳,原地踏了几步,淡淡的说道。

见吕布动了,张燕倒还没有怎样,身后的白绕,杨凤、左髭丈八等黑山诸将,却是好像摄于吕布的威名,乱慌慌的退了几步。

看属下这般作态,张燕脸上怒气一闪,却也无可奈何。吕布威名太盛,竟至如斯,张燕只得道:“不知吕将军有何所求,燕等照办就是。”

吕布眼前闪过一个年轻的身影百般作揖祈求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道:“无他,只请张将军在此地多留三日而已。三日之后,任凭张将军往来,布绝不干涉!”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七章邺城之变(上)

邺城。高十数丈,横宽七里有余,两重城郭,阔能并行六马,女墙上上插着玄黄色的袁字大旗,忽忽烈烈,迎风招展。

这里原是冀州牧韩馥城治所,北方重镇,少受战乱,兵粮优足,自年初被袁绍使计强夺之后,就成了袁氏的大本营。

“这里就是邺了?比长安也不遑多让啊!可惜就是少了点人气。”在略显的萧索的邺城城门前,被四五个壮汉护卫的马车中发出一声清脆的惊叹。

“这可到邺城了,咱们可说好了,进了城一切都要听我的!你可千万别乱来。”坐在车辕上的一名文士打扮的年轻人,满脸的苦笑,扭头对车内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真烦,一路上说了十几二十遍,知道你秦大主簿,不不,是秦管家,是来办大事的,我不给你惹事就是了!”马车中的女声不在意的说道。

“记住了,你现在可不是吕大小姐,而是张太守的堂侄女,是许攸许大人请你来邺城游玩的,记住了?”

“知道了知道了,真烦!怎么还不进城?高叔叔还等着我们回信呢!”

对话的男女,赫然正是从河内而来的秦旭和吕玲绮。

当日秦旭在吕布军众将面前同成廉打了赌,要顺利的从袁绍处取回许攸许诺的军粮和马匹。如果真的等着许攸兑现,估计等到袁绍老死估计也白搭。

既然知道了老袁不会认账,但张杨的面子,吕布得给,邺城一失,袁绍肯定回兵相救,兵力、战力相差悬殊,张燕肯定守不住邺城。

若是邺城的收获张燕满意,而且也够聪明,干完这一票之后缩回山中,躲避袁绍的兵锋,保全实力,自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除了张杨!

张杨的河内军不过万人,庇护于袁绍之下,对袁绍一向是委屈求全,不管许攸是用什么方法,对老好人张杨来说,都推脱不过。

以张杨和黑山军的军力对比,救援不利这个帽子肯定是戴上了,盛怒之下,以袁绍的性格脾气,发起火来,估计够张杨喝一壶的。

可若是张杨要是不发兵,估计张杨马上就会成为许攸所期望的那般,成为第二个韩馥。张杨在眼皮子底下受难,吕布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但白白出兵,徒然耗费吕布的军力,也是秦旭所不想看到的。

“既然于情于理都必须得出兵,袁绍又有意结好我军震慑长安,些许资助,将军就笑纳了吧,而张太守既然说搬运颇为费力,索性我们就自己去搬得了!”秦旭当日如是说。

秦旭的话让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也有些变色。虽然秦旭在军帐中同成廉的玩笑话时,吕布就隐约觉得秦旭存着这样的心思但此时秦旭说出来,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袁绍占据一州,家世四世三公,名望冠绝天下,同冀州世家大族关系不凡,就算是真的被攻破了邺城,黑山贼也讨不了好去。”吕布皱着眉头说道:“更何况袁绍若是真下定决心回军救援,急行军不过五六日便可以到达邺城,若是被袁绍发现我们这般,稚叔兄可就……”

吕布虽然不以智谋见诸于史,但能在汉末混的风生水起的诸侯,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傻大粗?虽然秦旭的话有些大胆,但好好操作操作,并不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吕布本就天不怕地不怕,之所以顾忌袁绍,大部分也是担心袁绍算总账。

“不是有黑山贼在么……”秦旭的嘴角微微一翘。道:“反正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黑山贼是来帮公孙瓒的,袁绍刚在公孙瓒手里吃了个亏,两家已经是不死不休了,咱索性再给他们加把火得了。”

“……”

计划相当不错,步骤也很合理。对在前世经常做策划案的秦旭来讲,一切计划都不如变化快,所以,计划若是没能成功,吕布的安危自然是不用担心,秦旭看中了陷阵营的高攻高速,自然是邺城攻略的首选。

吕布在秦旭执意亲自去邺城时,没有因为秦旭的年纪和资历而反驳,反而是在秦旭还没有开口时,就令高顺和陷阵营配合秦旭的这次行动。

秦旭明白吕布的意思。邺城虽然是袁绍的大本营,但在黑山军未至之前,危险性是最小的。就算再不济,秦旭的计划失败,有号称攻城拔寨无所不破的陷阵营在旁,区区只有千余守兵根本难不倒高顺。

对于吕布对待秦旭宽容近乎纵容的做派,秦旭也有些麻木了,左右套不出原因出来,索性也就暂时不去想。

一切按照既定的剧本行事,吕布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命城外张辽的骁骑营和成廉的飞骑营截击黑山军主力,高顺率领陷阵营在中途分兵潜入冀州。秦旭在老熟人老许、司马冒和孔二愣子等熟悉的陷阵营兵士的随同下,扮作许攸说服张杨后,为使袁绍放心而送往邺城的堂侄,赶至邺城。

可事情越是想的完美,就越容易出问题,古今如一。

就在这些人刻意避开张杨和许攸离开河内,佯作替张杨完成袁绍的托付的时候,河内太守府内也乱成了一团。

吕玲绮不见了。

“娘亲,貂蝉姐姐,我去找秦旭玩了!”

当下人回报说吕小姐在昨晚去了趟秦旭的房间,却没有进门,第二天就留了张纸条不见的事情,严氏和貂蝉无奈之余也是哭笑不得。这,这,小玲儿竟然和秦旭的关系这般好了?

所以秦旭在临近邺城,如同见鬼一般看到全副武装的吕玲绮站在面前的时候,秦旭就知道那晚的谈话肯定是被这丫头听了去。

有心令吕玲绮回河内,但秦旭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里已距邺城不足十里,吕玲绮这大小姐的脾气最像吕布,秦旭不敢保证这丫头会不会自己溜进邺城。无奈之下,最后索性改了计划,吕玲绮就变成了张杨的堂侄女,是被许攸请去邺城“做客”,而本来享受大少爷般待遇的秦旭,也从司马冒找来的马车里搬到了车辕上,成了一名美其名曰“张”大小姐御用管家的仆从头子。

黑山军借道河内寇掠冀州,目标直指邺城的消息,这几天已经在邺城传遍了。袁绍同公孙瓒之间的战争陷入胶着,邺城兵力所剩不多,偏偏这个时候,一直肆虐河北的黑山贼也来凑热闹,更是使得这里为数不多的守军心惊胆战。

袁绍得邺城日短,这时候说什么民心归附完全就是个笑话,久经战乱的大汉子民,才不会管你是否是四世三公,是否曾是什么诸侯盟主,更不会明白什么声东击西的计谋。所关心的,无非是赋税多点或者少点,家里劳力被征募给的饷银高点或者低点,稍有些消息灵通的,也不过晓得有一个叫老袁的看上了邺城,于是挤兑走了原来的老韩,但还嫌地盘不够大,又去招惹一个叫公孙瓒的,一开始打的挺顺,最后发现其实被人家给耍了,现在人家盟友要来抄他老袁的老窝了。而且来的还是恶名昭著的黑山贼。

几天前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还能听到叫卖声、驴骡的嘶鸣声不绝于耳;四门洞开,出出进进的人群和世家大族的商队络绎不绝。可自打黑山来犯的消息传来,城中紧张气氛愈浓,不仅街市上冷冷清清,城外大门也高高吊起,只余东门供行人往来。

驻守城门的袁氏守军也换了新面孔,不似平日间懒散的模样,一个个持戈披甲,在一名校尉模样的军官带领下,紧张的注视着零零落落进出城池的行人,行礼信札都要拆阅检查,盘查的极为严格。

马车很快就被士兵注意到,校尉一脸警惕的看着这架旁若无人,直直往里闯的车架,赶忙上前拦住。

邺城是冀州治所,城内世家大族不少,小家族极多,若是平时,车架豪华,又有护卫,说不定内有女眷,这明显不是普通人家的排场,说不定问也不问就直接放行了,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城内人心惶惶,上峰的命令,令校尉不得不上前盘问。

“诸位请留步!”校尉很客气的拦住了马车,试探的问道:“不知几位是城中哪一家的家眷?”

“我等……”还没等秦旭将编好的那番话说出来,就听得身后一阵密集的马蹄声。校尉仿佛被针扎到似的,也顾不得盘问秦旭等人,带着惊喜的口气,“哎呀”一声,迎了上去。

来的是一只不满十人的军中马队,皆是身着玄甲,身上透着肃杀之气,一看就是军中精锐,只是为首一少年,远远看去,模样十分俊美,年纪约莫同秦旭仿佛,穿着一身小号的铠甲,正对堵在城门口的秦旭等人的车架指指点点,似乎颇有不悦之意。

校尉一阵小跑的迎上前去,又是打拱又是长揖,对少年十分恭敬。

少年满脸不耐的指着秦旭等人的车架对校尉说了几句,就见这校尉疾步走向等在原地的秦旭,脸上丝毫没有了之前的忐忑,像是得了什么仰仗似的,说道“你等暂且靠在一旁,等三公子过去之后,再仔细检查!”

三公子?

秦旭对这校尉前恭前后倨的模样有些厌烦,看着越来越近的少年,微微一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八章邺城之变(中)

袁绍这人,虽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咋滴,但实打实的说,的确是个人物。

长得帅,有能力,有个很好的家世,有份天下人都羡慕的事业,而且很顾家,很疼孩子。

除了性子犹豫点,耳根子软点,比较爱较真之外,放到现代,就袁绍这标准,绝对是金牌钻石男的典范,稀有品种,有情有义又有钱的绝世好男人。

可惜袁绍生错了时代!

汉末,乱世中袁绍这些所谓的优缺点,放在“天下”这个大框架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袁绍能为了小儿子的病,伤心忧愁茶饭不思,甚至连最好的战机都能视而不见,他的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手段不够狠辣,最要命的是,这些都被他最好的朋友,最大的敌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邺城东门外,秦旭听到守城的校尉称呼眼前这个面皮白净,一身小号铠甲的少年“三公子”。

虽然没有见过袁尚,但能得校尉这般称呼,上赶着巴结的,除了那位袁绍的幼子之外,别无他人。

城门校尉之前拿不准秦旭等人的身份,加上袁绍新得邺城,对城内大族十分优渥,尚且不敢太过分,但看到这些人挡了三公子袁尚的路,惹得三公子不快,狐假虎威之下,校尉的口吻自然变得强硬起来。

“咦,莫非是袁氏三公子袁显甫么?”

就在城门校尉以为秦旭等人要么就是乖乖的让开道路,或者被已经等的不耐烦的袁尚随从给驱逐,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文士模样的年轻人竟然一口叫破了袁尚的字。

这个年头,称呼不是随便就能喊的。有时候喊错了,引起口角还算是小事,总是刀兵相向的也不稀奇。能当面称呼一个人的字,最起码的条件,也得在彼此相识的情况下才行。

“嗯?你等是何人?为何认得我?”等的不耐烦的袁尚也正奇怪。本来就被他老娘刘夫人约束的紧,轻易不能出来游猎一番,再加上最近黑山贼来攻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若是在这耽搁了回家的时间,还不知道下次出来是在什么时候呢。

“在下秦九,乃是河内太守张将军府中属官!”秦旭答道。来汉末日久,各种礼仪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到是没有丢人丢到邺城来。

“河内太守?张杨?”见秦旭一副文士打扮,举止又很得体,袁尚本来还以为能一口叫破自己的字号,说不准是随老爹袁绍拉拢城中世家大族时候见过的哪家家眷,却不想竟然是老爹的编外马仔的属官,却偏偏还一副我和你很熟的样子,令袁尚心中不喜。

看着袁尚的眉头皱了起来,秦旭才不慌不忙的表现出一副疑惑的样子,接着说道:“我等皆奉许攸先生之命前来邺城,许先生一再嘱咐在下,到邺城一定要拜访一下袁尚公子,难道三公子不知?”

“许先生真的说要你等到邺城一定要拜访于我?”袁尚能得他爹老袁的看重,和袁绍一些性格上的相似也占了很重的分量,至少这性子犹豫得了袁绍七成的遗传。原本见秦旭认得自己,虽然只是张杨的属官,也就没了为难的心思,本想催促秦旭快走,没想到秦旭竟然提起了许攸。

许攸是谁?那可是袁绍在洛阳时候的哥们。当年洛阳三害之一,特别是曹操离开了袁绍这老大哥之后,许攸坚定不移的追随袁绍来到河北,在袁绍势力内的话语权非常之大。

虽然袁绍现在正值壮年,而且势力并不是很大,至少公孙瓒就敢和他这曾经的盟主较劲;但袁绍毕竟代表着的是袁氏四世三公积累下来的名望世家,继承这个问题,一直就是袁氏三兄弟心中的一根刺,与生俱来。

现在许攸还没有明确的表示会支持袁绍的哪位公子,但对年纪最小还没有正式进入袁绍势力决策层的袁尚来说,目前虽得袁绍宠爱,可惜这个时代的惯例,两位兄长的号召力无论哪方面都要比袁尚强不止一倍,可如果有了作为袁绍势力目前四大谋士之一的许攸的支持,哪怕是暗中支持的话……

“啊!哈!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那个……”

“在下秦九!”秦旭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不卑不亢若有所指的说道。

“对,秦九!我想起来了。”袁尚一抚额头,装作一副刚刚及起秦旭的模样,说道:“如今邺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许先生当日走得急,匆匆之下说的也语焉不详的,你看我这记性。只是不知许先生命你前来,可还有别的交代么?”

“这个……”秦旭一副为难的样子指着堵在城门口的马车,和立在一旁战战兢兢的城门校尉。

“对对!”袁尚连连称是,一边给身边随从说道:“快带秦大人同张太守的家眷去驿馆安歇,待我回去禀明母亲再去拜访。”

也难怪袁尚这么容易就相信了秦旭这四六不靠漏洞百出的话。许攸秘密去河内的事情,作为袁氏子,袁尚是知道一些的,所以秦旭一提起张杨和许攸,袁尚就相信了一半。

再看到秦旭身边的卫士,明显是军旅中人,马车中还带着女眷。联想到许攸做事一向喜欢保本的习惯,加上他老子袁绍几次支使张杨为他老袁家拼命所用的招数,袁尚很不幸的替秦旭脑补了为什么许攸会请张杨的“堂侄女”来邺城做客的原因。

还许攸请他们来游玩,八成是许攸怕张杨不用心,送来邺城的人质吧?

自以为洞悉了一切的袁尚,越想越是兴奋,练练催促身边仆从部将将秦旭等人送至驿馆好生招待,自己飞也是的去向刘氏报喜去了。

“刚刚那小白脸就是袁尚?怎么这么笨呢?这么轻易就给你骗了!就这笨蛋,爹爹还想让我嫁给他?不过,你真是个大骗子!嘻嘻!”吕玲绮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丫头片子,刚被袁尚的随从毕恭毕敬的安排在最豪华的的驿馆之中,就偷偷的溜到了秦旭的房间之中。

“大小姐,咱不是说好了吗?你别惹事啊。”秦旭正在安排老徐和司马冒以采买用品的名头打探邺城虚实,顺便摆出一副常住的架势安抚袁尚的情绪,没想到吕玲绮冒了出来。

一看吕玲绮兴奋的模样,秦旭就知道要糟,又听到吕玲绮提到袁尚,秦旭再傻也知道吕玲绮这是又想起了几天前许攸向吕布提婚的事,这大小姐心里肯定又不爽了。

吕大小姐心情不爽就想打人的毛病,秦旭是第一直接受害者,当然清楚的很。

“咱们来邺城,是有事要做的。”秦旭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对吕玲绮说道。认识了这么久,秦旭也大概摸清了吕玲绮的脾气,若是不和这丫头说清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给你惹出祸事来。

“咱们也算是朋友了,那天你既然在门外偷听,肯定也知道我和成廉将军打赌的事情吧,你也不希望我输给他吧?”秦旭不得已打起了感情牌。

“朋友?”吕玲绮听到秦旭说起这两个字,竟然微微楞了一下,嘴里不由自主的重复了一遍。不过很快就恢复了过来,还是没好气的说道:“算了算了,知道你秦大……管家肯定不会输给老成的,嗯,更何况城外还有高叔叔在。等高叔叔得手,至不济咱们也学袁绍夺韩馥基业一般,直接拿下他这邺城。”

不愧是吕布的闺女,当真霸气!秦旭无奈的想道。

邺城守军不过千余,四城守卫兵士的密度和换防频率,瞒不过久经战阵的老许,大概瞄一眼就推算了个**不离十。

司马冒也打探到了粮仓的大概位置,只是守兵和临时征召的壮丁却是足有七八百的消息,令秦旭大皱眉头。

还是想的简单了。运粮食有办法,虽然十万石粮草的重量要将近六十万斤,但好在袁绍为了拉拢吕布,加上很明智的没有打和公孙瓒拼骑兵的打算,所以在邺城还有留有两千多匹战马,平均下来不过负重三百斤,不怎么影响脚力。如果利用得当的话,足可以在袁绍回军之前搬空邺城的粮仓。

但若是加上守粮仓的七八百壮丁,虽然未经训练,但纠缠起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有极大可能会暴露陷阵营的身份,若是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吕布和袁绍的死仇就算是结下了,得不偿失啊。

“看来袁绍也不见得就真疼袁尚那小白脸啊,只给邺城留下这么点的兵力,就不怕有人绑了他的宝贝儿子去?”吕玲绮见秦旭一副皱眉沉思的模样,倍感无趣道。

“你说什么?”秦旭突然觉得眼前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却抓不到痕迹,当下急切的抓住吕玲绮的小手,连声问道。

“我……我说……就不怕人绑了袁绍了儿子……”吕玲绮被秦旭抓住小手,想要挣开却发现秦旭的手劲真的“挺大”的,脸颊上透出一抹微红,支支吾吾的说道。

“前一句!”秦旭皱眉道。

“袁绍不见得真疼袁尚那小白脸!”

“对,袁尚!”怎么把这哥们给忘记了。秦旭顺势放开吕玲绮的小手,也不顾人家姑娘等着秦旭说些什么道歉话的希冀眼神,满脸一副兴奋的样子,自言自语道:“估计现在袁小三被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弄的心里烧着一团火,正巴不得秦旭等人登门拜访呢。”

吕玲绮见秦旭仿佛忘记了刚刚抓住自己小手不放似的,只顾着念叨袁尚,气鼓鼓的摔门而去,没有注意到秦旭在吕玲绮转过身去时如蒙大赦般的吁了一口气。

“呼,好悬没发现……”

淡定,淡定。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九章邺城之变(下)

袁氏作为有着四世三公这种耀眼光环的大政治家族,号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大汉朝地方政务的话语权,绝对称得上是大汉朝首屈一指的名门世家。

若是能够成为袁氏的掌舵人,就代表着会拥有极为丰厚的人脉资源和政治资源,在这乱象已显的时代,对任何有目光,有机会的人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成为这个大家族掌控人,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名分,更加重要的,是袁氏内部势力的认可。就像是袁术,尽管一直自承是袁氏嫡子,不太瞧得起袁绍这个庶长子,但也不得不委屈在被袁氏势力选择的袁绍的光环下。

而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性子刚烈,骁勇善战,很得袁绍军方武将爱戴,此次袁绍同公孙瓒交战,就随侍在袁绍身边,屡立战功。

次子袁熙,容貌俊雅,倜傥风流,文武双全,很被袁氏族人看好,同亲近袁氏的大小世家一脉也打得火热,这次袁绍在前方交战,袁熙在邺城太守粟成的辅助下安抚城内大族,确保袁绍粮道畅通之事上,也颇令袁绍满意。

唯独袁尚,一来年幼,没有什么建树,在两个相比之下十分出色的哥哥的光环下,虽然很得袁绍和刘氏的宠爱,但想要出头,得到袁氏各方势力的认同,却并不容易。现在袁绍还健在,军方和世家就被两个哥哥捷足先登,成为袁氏中三大主要利益集团中两个的话事人,作为同样具有袁氏掌舵人备选资格的袁尚又怎能不急?

因此,袁尚在听到秦旭假传许攸的“善意”的时候,怎能不欣喜若狂。在袁尚的思维中,军方和世家已经被两个哥哥瓜分,唯独剩下忠于袁绍的官员一派,似乎不想过早的搀和进来,袁谭和袁熙费劲了心思也没有令这些人明确表态。

而现在作为袁绍四大谋士之一,袁绍的患难之交,铁的很的哥们许攸开口,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十分明显的要支持自己,这让年仅十五岁的袁尚怎能坐得住。

父亲袁绍是袁尚十分崇拜的人,在董卓乱政百官失声的情况下,唯独袁绍痛骂董卓出奔渤海;在诸侯会盟讨董的时候,袁绍又被天下十八路诸侯推举为盟主,这是何等的荣耀?而这一切,正是在袁绍身为袁氏话事人的地位上得来的,现而今距离这一步更加接近,又怎能不让袁尚激动万分。

“三公子,门外有人自称河内太守府属官代张太守前来拜谒三公子。”仆从将大红色的拜帖递到袁尚面前的时候,袁尚还如同在梦中一般。

“来了,真的来了?”袁尚对秦旭的身份本就因为许攸的行踪而选择了相信,现在秦旭这么快就来拜访,更是令袁尚深信不疑,连忙说道:“快请至客房上座,唔,暂时不要禀报夫人了。”

也是秦旭运气好到爆棚,袁尚本来回来就想对母亲刘氏说明在城门口的情况的,但到了府中却犹豫了一下,怕一直说自己太过轻浮没有耐性的母亲刘氏再加斥责,并没有告知刘氏。

刘氏是袁绍正妻,又是袁尚的生母,一直在苦心积虑的为袁尚上位而殚精竭虑。可上有袁尚的两个哥哥,袁尚平日又不甚出色,所以难免对袁尚严厉了一些。以至于袁尚在没有确定许攸的真实意思前,思虑良久也不敢将此事告知刘氏。

至于秦旭假称张杨府内属官前来拜访,袁尚想当然的认为这是许攸的意思,更加确定许攸这是想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浮出袁氏水面之前烧一把冷灶,但又不想留下什么把柄的意思。这完全符合袁尚所认识的许攸的性子。此时令袁尚纠结的,是该对身负“特殊使命”的秦旭态度上是好点呢?还是威严点?

化名秦九的秦旭,最终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