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氏外戚(维伤)-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八十章有心求闲闲不得(上)
青州,临淄城。春日的气息驱赶走了严冬的冷寒。
自年底下了一场大雪之后,去岁的大旱来临时的恐惧,也仿佛随着城外嫩绿的粟苗而被驱赶的无影无踪。地里田间正修理田畦、挥汗如雨的汉子,偷闲时候不忘扫一眼就紧随在身后提着水桶,脸蛋红扑扑的娘子,在娇嗔声中,发出几声憨笑,虎口满是老茧的大手,挥动着不太协调的小耒,动作越发的熟练起来。
城中的主干道上,偶尔身着黑色镶红边衣服的衙兵小队,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走过巡视,收获的皆是善意的目光。在经过位于城中偏西,原本是齐国王宫旧址上建起来的青州牧府和临近的征东将军府时,皆会不约而同的立定转身,行上一个庄重的军礼,才重新列成整齐的队伍走开。
而在临淄城西,临近淄山的稷下学宫之外,不“住校”的学子在响过下午放课钟声之后,三五成群的自半山腰走下来,有的还在小声讨论,有的却已早早的将学宫中发放的儒服小心翼翼的折叠好,放在干净的竹筐中装起来,身上穿着已是摞着几个补丁的麻布衣衫,面色不变的缓步而行。
青徐两州现下奉州牧、刺史之命,除了轮值的城防军外,全军止戈休兵,与民休息,将十六岁以下,三十五岁以上,家有高堂在世且为独子之兵,不论出身,不论序列,发给丰厚薪饷,尽皆放归。又赢得了两州民众一致的称赞。而对于那些久在军营,已经颇有些与世隔绝意味,无甚求生之技的老兵。又有徐州刺史秦旭“伙同”贾诩,适时提出了所谓复员培训机制,和预备役应急制度。复员培训机制便是凡是附和条件“退伍”的军士,已经忘记了除了当兵之外的生存技能也不要紧,有专门的,被秦将军称作“就业导师”的先生,根据你的喜好。有选择的针对几项生存技能倾囊相授,而且在这期间,所有的培训费用。甚至在未就业前绝不停发的军饷,全部由吕布买单。解释一出,顿时全军哗然,竟然使得吕布军军势之兵将。空前的团结了起来。
而所谓的预备役应急制度。主要是针对那些十六岁以下被清退的“娃娃兵”,为了不使用这些经历过战事的宝贵资源流失,秦旭才针对后世的预备役制度,借鉴了老美童子军的经验,涂涂抹抹便成了大汉版本的预备役制度。言明凡是参加了预备役之兵,在审核成功之后,便可以在清退之后,依旧保留番号、军饷减半。所需者。就是在身为青州牧的召唤时,能在最快的速度之内。重新拿起武器。
这两项相辅相成的制度一出,效果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好,特别是预备役应急制度,竟是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的限度之内,将军中因为这因新旧观念冲突而起的不和谐的小浪花,给抚平了。
而政务方面,由于青州司马臧洪、一众袁氏旧臣的努力,配合徐州三贤张昭、张纮、赵昱的治理,加上政令随着稷下学宫学子已经分配各郡县之故而愈发通达,政令通畅,肉眼可见的也已走向正轨。相对于大汉其他各州郡来说,吕布军治下,已经是颇有一番治世的盛景,足以当的最挑剔之人的评论。可若是不说,谁又能想到主政于此之人,竟然会是在两年多年,还是声名狼藉的天下第一猛将呢?
稷下学宫一般是吃过了朝事后开始由先生择科讲解给选择了这一科目,下午晚食之前放课,每到这时,待遇颇好的稷下学宫的指教们,说不得便有了时间寻上三五知己好友,寻一处幽静之地,饮酒作赋,不亦快哉。这种生活方式,据说还是稷下学宫大祭酒,海内大儒蔡邕蔡伯喈最为推崇的,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一种风尚。
可近日,这位平日间几乎总是无意间引导了数项“潮流”的大祭酒,却是每天都在放课铃刚想过,便早早的离开学宫上了牛车,不知去向。也曾经引得不少人好奇。几番探寻之下,却是知道了此中缘由,竟然也同秦旭有关。
蔡琰怀孕了!难怪蔡老头如此稀罕!
蔡邕一生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还在当初因为只看重对方是世家大族,便忍不住将婚事答应了下来,最后几乎毁了自家闺女的终身;而女儿在同秦旭这混蛋小子黏糊上之后,尽管当初蔡邕是怎么看秦旭怎么不顺眼,但出于蔡琰的坚持,也自没了法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作没看见,眼不见心不烦,直到两人成亲,恼怒于秦旭的“胃口”,竟然一口气“娶”了四位夫人,蔡邕索性也不呆在吕布给他安排的大宅子里了,直接把自己关到了稷下学宫之中,连见也不肯相见了。
直到蔡琰怀孕的消息送来,蔡邕这倔老头才似乎突然变了个人似的,趁着秦旭带兵出征在外的时机,几乎是天天往秦旭府上跑,对着蔡琰的肚子一阵之乎者也,有时候听的蔡琰都直翻白眼。还没成型的娃娃能懂得什么?也不知道这几乎连道都走的颤颤悠悠的老头,怎么那么大的毅力,每日皆来,让其住在府上却又是万万不肯,蔡琰也几番劝说之下无果,也就作罢,蔡邕依旧乐此不疲,想必是这辈子见多了世情,原本是寄心性于教学之道,而在自家宝贝闺女身子里孕育了个小生命之后,老蔡头所有的热情,便一下子都转移到了这个未出生的小宝贝身上了。
“岳父大人,某乃是武将,若是昭姬生个男孩,就该继承秦某这份家业,岳父老大人难不成指望着交出一个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矣然哉之类昏话的书呆子不成么?”秦旭回到临淄已经是数日了,当初一听蔡琰的喜讯,顿时就几乎一条三丈高,比之秦旭只要在家,吕玲绮化身严师时,苦苦教导训练的成果还要好上百倍。以前看某点的小说,总是担心猪脚穿越后某些方面会有异变,却不料自己竟然在刚刚摘了处级干部帽子之后,一炮中的。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吕玲绮和糜贞还没怎么,白玉美人甘倩那充满了渴望的目光,以及时不时“不小心”的接触,却是让秦旭有种想要落荒而逃的念想,真怕这位突然改了性子的甘倩,会使出多大的力道来?还不得被吸成(人)干啊。
“你……你说什么?此言可是当真?”本来秦旭的一番话,是想劝说蔡邕不要为难那个只有三个月,不要再“骚扰”或许还没长全手脚的自家骨肉的。却不料秦旭话音未落,蔡邕已经是瞪起了双眼,像是重新认识秦旭似的,上下打量说道。便是一边的蔡琰,刚刚眼眸中也是闪过几分兴奋之色。
“那有什么……”秦旭刚要解释,却突然发现明白了蔡邕和蔡琰为何会如此了。严格说来,在秦府这四位夫人当中,正妻只有吕玲绮一个,就算是秦旭再宠爱包括蔡琰在内的三女,其实也只能是妾的身份,撑破天算是个平妻,终究所生子乃是庶子。单看袁术在见袁绍成为了袁氏家主之后,那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以及逢人便“揭发”袁绍乃是妾生子的事情,就足以见以一个庶子的身份若是成就了主位,当时多么的惊世骇俗。但秦旭自己事情自己知,吕布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很有可能是将武力提升到了极致之后留下的“遗憾”,即便是同严氏、貂蝉、曹氏从未放弃过努力,但终究还是自吕玲绮之后,再未曾有过一儿半女。所以,几乎秦旭想都不用想,倘若过两年等小丫头吕玲绮长大了,同秦某人有了孩子,那孩子九成九是要被吕布“夺”了去的,姓秦姓吕都不好说。再说了,倘若吕布当真得了“大势”,秦旭到时候的爵位也好,官职也罢,没准那此时尚且不知道在何方的小混蛋到时候有吕布护着还不稀罕呢。那么现在秦某人挣下的偌大一份家业,说到底,不还是得便宜了未出生的这帮混小子们么?
“小子,和你认识也有两年多了,你和琰儿成亲也有些日子了,说实话,也就今天老夫看你顺眼些!”蔡邕几乎是嘬着没剩下几颗牙的嘴唇,像是第一次见到秦旭似的,上下打量了一番,点点头,一脸满意之色的说道。
“多承老泰山看顾,旭感谢老泰山看的顺眼!”秦旭颇为无奈的苦笑说道。惹得身旁的蔡琰一阵娇笑。
“琰儿姐姐!我们来看小宝宝了!”一门心思讨老丈人和自家老婆欢心的秦某人,正同蔡邕父女说着话,就见吕玲绮同糜贞蹦蹦跳跳的走了进来,见了秦旭也在之后,吕玲绮一脸奇怪的说道:“咦,仲明原来你在琰儿姐姐这里,我说怎么找不到你,郝昭都到后堂来寻你多次了,说是爹爹有事情找你呢!”
……
第三百八一章有心求闲闲不得(下)
前科可见,一般情况下,吕老板只要是主动传唤,貌似都没有什么“好事”。
此番又听了吕玲绮转述郝昭来寻之事,小腹已经微微隆起,精致脸颊已经稍稍有些丰腴的蔡琰看向秦旭的眼神很是关切。
“仲明,此番吕将军又唤你前去,所为者何?不是刚刚才从江东回来么?”人说女人自成婚之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性格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之前秦旭还不怎么相信,此时见蔡琰微皱着眉头,小声的说着不满,也只能深信所言非虚。不过眼见着蔡琰虽然对吕布这么能使唤自家夫君颇有微词,但还是上前仔细的替秦旭别了别衽领,眼中满是浓浓的关切之意。就算是不说话,秦旭也能感觉出蔡琰的细心和变化来。
蔡琰可以说是和吕玲绮一起见证了秦旭自一个小小的内府库房主簿起,是如何如临渊边的走到如今,以未及双十之龄,便已身列九卿,官拜将军,获封列侯,为一州刺史,位只在吕布之下。
或许有人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只言秦某人乃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对这些替蔡琰“不值”的人的言语,蔡琰从来都是付之一笑而已。自家事情自家知!秦旭一路走来经历的种种,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了事的,前后可都看在了吕布军一众大小兵将眼中的!而这一干骄兵悍将,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秦旭身为吕布女婿的身份也许的确是给秦旭上位成为吕布军军势中二号人物提供了不少便利,至少忠诚方面就无须例证。可话说回来,倘若不是这两年来秦旭出生入死,一次次在吕布军功劳簿上浓墨重彩的卸下一笔笔的大功。又谁会心服口服?
即便是秦某人一口气直接娶了四位夫人,被人羡也遭人恨,可留在临淄府中的时间却是屈指可数。远的不说,便从当日同蔡琰成就了好事,使得腹黑美人既结珠胎,不知此中情形的秦某人,便是来回一走三个多月。直到蔡琰显怀才回来。虽然此行无惊无险,但也着实令蔡琰担忧不已,当晚的晚事。甚至多吃了几口粟米羹,为的紧紧是秦旭平安归来相贺,此中事,实不可为外人所道。
蔡琰的动作和话语落一完。如今除了心思爽直的吕玲绮不作他想外。几乎使得秦府其他几位女主人们,一听到吕布要见召秦旭的消息,都是有些紧张,唯恐秦旭再被吕布委以“重任”,又是一去三四月,除了抽象的战报之外,再无联系。怎么能不让秦府四女担心?
“咳咳!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醉心于床帏之内?琰儿。奉先既然着人相召仲明,必是有大事相询。你年纪最大,要做好榜样。何况如今又有了仲明的骨肉,该以此为重中之重,切不可过于劳神,快快去休息吧!放心,奉先同仲明也属翁婿,又岂会害他?”倔老头蔡邕见蔡琰如此,也难得的开明一回,而且似乎自刚刚秦某人“答应”要善待“长子”的事情之后,蔡邕对秦旭才算是真的有些改观。不再即便是蔡琰嫁了秦旭,还和防贼似的总觉的秦旭不安好心了。
“蔡伯伯、琰姐姐放心,此番我同仲明同去,若是爹爹再那般不停使唤咱家仲明,看我不给他好看!”吕玲绮自是明白了蔡琰同糜贞颇有些黯然的面色出于何事,当即拍着刚过十五岁,便已经颇有规模的胸脯,大大咧咧的说道。那幅慷慨中为了秦旭,便不把自家老子当回事的样子,便是如久经世事的蔡邕都有些哭笑不得,半掩着嘴巴,佯作咳嗽,才好悬没笑出声来。
“什么使唤,你家夫君又是不是狗!”秦旭颇为无语的看着娇媚中透着浓浓英气,继承了严氏的美貌却是遗传了吕布暴脾气的吕玲绮,真不知道这对活宝父女一对上,又会给夹在中间的自己,弄出多少“麻烦”来,说道:“好了!主公或许是招我相询扬州之事。昭姬,岳父大人即来,我也放心不少,且去看看就回便是!你如今虽已怀胎三月,但也要多注意走动,对母子都好,切莫听那些庸医误人的话语,最好让你躲在床上不下来才好,他们只是为了省些麻烦而已……”
“好了好了,我的大将军,快些去吧!莫让吕将军等的着急,也省的有人再说妾身是妇人之见!”见秦旭说着也不知道从何处听来歪门邪道的“经验”,絮絮叨叨的只是吩咐些琐碎之事,蔡琰自是不想让自家夫君在老父面前露怯,掩着嘴轻笑数声,收起了颦蹙的眉宇,催促秦旭快些去。
“总之你听我的就是!”就算没生过孩子,也从后世铺天盖地的生理卫生普及中汲取过丰富理论的秦某人,再三小心嘱咐了蔡琰要安心养胎,在蔡邕满意的捋着胡子点头不已的奇怪眼神下,才跟着早等的百无聊赖的吕玲绮出了府门。
不过就是数十步的距离,秦旭随着吕玲绮出门又进门,正碰上四处寻秦旭不见,回来缴令的郝昭。如今郝昭虽然年纪只大了一岁,脸上仍存稚气,却是明显的成熟了不少。见了秦旭同吕玲绮相携而来,冲自己招手,赶忙借着行礼的机会,凑到了秦旭身边。
“伯道,主公召我如此之急,你可知道发生了何事?还有今天怎么这么大阵仗?”秦旭低声问道。因为这两年的连战连胜,又被朝廷加封了骠骑大将军之职,使得吕布的威势也日间隆重起来,再加上之前孔融闹的那一出欲图家眷的戏码,才刚时隔不久,可如今这府邸之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谨的很的布置,却是让秦旭看出了些异样来。
“二哥,详情昭也不甚清楚。只知道自今日一早起,主公府上的守卫便加了一倍!午时过后,更是加派了不少人手。直到晚食之前,又加拨了陷阵营兵士替防驻守,只听说是要招待什么贵客,昭便被主公下令去府中寻找二哥你了!谁知道还是正好错过了身去。”郝昭一身亲卫营校尉兵甲,面色严肃,拱手恭敬的说道。
“贵客?什么贵客这般神秘,又这么得主公如此看重?”秦旭一时间还真想不出能被吕布这般一再加接待规格之人。究竟会是哪个。如今吕布身为特进大司马,骠骑大将军,青州牧。可以说整个大汉天下,能比吕布官职高的人,屈指可数,除了朝廷中那些清贵的闲散朝臣之外。也就只有暴死的袁绍和如今在许昌“看守”天子的曹操能经得住吕布的这番布置。而且。倘若真是简简单单的饮宴,估计以吕布的脾气,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偏偏寻了郝昭这虽然名为亲卫兵兵将,但实际上却几乎可以算是秦府的护卫头子的人出来这般寻找,一定会有寓意所在。
“哎呀,我知道了,今天下午时,娘亲好像给我说过的。好像是……好像是,对了。好像是我的一个什么舅爷,反正是八辈子打不着的关系,前两天来投过帖,说要见见父亲,好像便是今日就到!莫不是就是因为这事?”那厢郝昭正在懊恼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消息能帮到秦旭,却突然听得吕玲绮好像才刚刚想起来似的说道。
“舅爷?不管了,且去看看便是!”秦旭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对吕玲绮的话却是多了几分疑惑。别说舅爷了,便是吕老板的亲岳父又如何?王允之死若是强论起来,和吕布脱不了干系。而吕老板的另外一位岳父,此时可是还因为当初丹阳兵叛乱之事,被禁足了足足好几个月了,也没见吕布徇过私情,怎么会仅仅是因为像吕玲绮所言,不过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至于如此么?
“仲明来何迟也!哈,玲儿也来了,快来某身边入座!”秦旭在吕布府邸中本就和自己家里没有什么两样,更何况身边还跟了个大小姐吕玲绮,一路上凡是见了秦旭之人皆是长揖到地,行足了礼节。秦旭是个有礼必回的性子,折腾折腾到了据说吕布用来款待今晚贵客之地时,已是华灯初上了。大厅本是吕布用来召集军将所用,如今却是摆上了佳肴美酒,粟羹肉糜,自吕布、严氏以下,凡在临淄的文臣、将领都已经到了场,甚至连奉命镇守平原的张辽也赫然在列,正对秦旭淡然而笑。而坐在这青州一系文武对面的,却仅仅只有五个人,其中一个貌似还是个女子,难怪吕布会让严氏也出“席”了。秦旭到来自然不必通报,本来还打着随便找个角落,先看清楚吕老板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再做计较,却不想被眼尖的吕布一口便道破了“行藏”,让秦某人顿时就成了注目的焦点。便是那一身黄衣,脸部以轻纱蒙面的女子,恍若点漆一般的双眸,也随着众人的目光盯在了秦旭的身上。
“旭不敢当主公谬赞。若非主公武力之高,可擎天柱,智谋之广,又知人善用,青徐二州如何会如同目下一般,生命各安其乐,治境盗匪不生。说到底,其实皆赖主公进有率领在座诸位贤达,已经万千将士杀灭敌军大将兵士之能,退有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算。要说旭,也不过是托了主公洪福,才侥幸能有些许的微功而已,如何能算的上是功劳?”有吕布这面大旗在,才是自己的生存本钱,这点秦旭还是深刻了解的。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尽管不知道吕布的真实用意最终是什么,但在外人面前给吕布脸上无限贴金的本事,秦旭早就已经“练习”过无数次,如今几乎已经是能够顺手拈来了。
“原听说徐州刺史秦旭,乃是当世之英雄,先是败曹操,用流民策安抚收服青州百万之众,诈袁绍、获得十数万军粮,至今袁氏三大心腹,还在此处效命;逼陶谦,以制海盐策架空陶谦,最终被举荐为徐州之主,一桩桩一件件,端的做下了好多大事,被世人传为英雄,如今得见,哼哼……”秦旭习惯性的给吕布灌迷汤,张辽高顺等人倒是没有什么,人家翁婿之间互相捧捧“臭脚”而已,干着外人何事,却不料,就在秦旭话音刚刚到一段落,正想当着来人的面,欲要再将吕布的“功绩”夸大一番时,就见那一行五人之中的蒙面少女,语于黄鹂轻音一般,却是直面讽刺道。
“呵?当世之英雄?没想到秦某年未及双十,名声便已经天下皆知,竟还有人这般看重于某呢?”秦旭看向那黄衣女子,开玩笑似的,对在座的诸位吕布军高级文武笑问道。
“仲明,她是谁?是你此番带回的姐妹么?”吕玲绮见那女子虽然口出不逊,但却是一副了解秦旭甚深的模样,满脸好奇的问道。
“玲儿不须胡闹!”秦旭假意的呵斥了一句,心中却是在极具复杂,这妮子谁啊?怎么什么话都敢向外说呢?也就是吕布是自家老丈人,换了任何一个其他势力的主公,你这般评价一个他的手下试试,看看两人是什么反应?这明明是变相的捧杀么!秦旭盯着那黄色衣衫少女,薄薄的面纱下有着一张祸国殃民的俏脸,虽然稍显稚嫩,但也已经几乎可以让每一个男人见到他的,都将难以自持。不过秦旭却是可以指着太阳发誓,这个女子自己的确不认识!
“哈哈,玲儿,这会你可算是误会仲明了!”吕布抬眼狠狠的看了颇为尴尬的秦旭一眼,又看了看尚且不知失言的吕玲绮,突然大笑说道:“说来来人或许你可能还有印象呢。”
“印象?什么印象?”吕布这番给严氏撑场面的做派,算是做给了瞎子看了。吕玲绮年已经近十六岁,怎么会对几十年不来往,莫名其妙蹦出来的“舅爷”感兴趣,想也没想的甩嘴说道。
“这一位便是你那舅公,是你娘亲小时分家时,流落于此的一支。而在其身旁的,便是来自并州的大豪商,河北甄氏两位朋友及家眷!”吕布自然看出了酷肖自己脾气的宝贝女儿竟然也是会耍心眼了,这丫头明明就是故意的。当下吕布挑明了说道:“如今你这舅爷,在闻听为父今日成就,特地引荐了两位豪商,前来洽谈相助我青州民生之事。你还不速速退下,免得无端生乱。”
“原来如此!”秦旭没注意到吕玲绮对自己“求援”失败后,撅着可以挂上二斤油瓶的嘴唇,嘟读嘟囔囔被侍女扶回内府。可就算如此,秦旭也仿佛没有看到似的,看着如今在吕布宴席上端坐的武人,嘴角露出了几分笑意。
豪商?相助民生?骗鬼去吧?就凭着刚刚那咄咄逼人的态势,鬼才会相信呢……
ps:今日欠下一千字,明天补上吧!实在是有些扛不住了000
第三百八二章甄家有女初长成(上)
大汉立国四百年,世家大族新兴或者湮灭者不知凡几。至如今,能以商道“贱业”传承数世而不倒的,也只有西北董家、巴蜀吴家、荆襄蔡家、江东朱家、陈留卫家,以及河北甄家,被称作大汉六大豪商。
这些人或许所从控制的行业、货源各有不同,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背后都有着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后台支持。
秦旭曾经听蔡琰闲聊时说起过,董家是当初董太后亲族的分支,董卓赖其财力欺凌天下,如今虽已势微,但仍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绝不容轻视;吴家乃是蜀地东州士一系,为刘焉锁扣天府之国提供了极大的臂助,吴氏子弟也多在蜀地为官;蔡家本就是荆襄豪族,同江表名士数世结缘,大多有亲,大力扶植据说是曾经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八骏之一的刘表,而刘表其实也是蔡氏家族的女婿;江东朱家如今新附于孙氏,助其调理豫章,看似实力最为弱小,但其却是和程、陆、张三个老牌江东世家结成联盟,可以说整个江东四郡,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是出自这四家或是依附于四家门下的亲族充任;而陈留卫家乃是河东大族卫家的分支,自一开始便由卫兹出面,结好曹操,那曾经被秦旭“欺负”惨了的卫却,便是卫家的庶长子。至于像是支持吕布军势力的糜家,虽然近两年得了秦旭的制海盐策相助,实力突飞猛进,但比起这些传承数世的老牌豪商相比。却仍旧少了不少底蕴,先天上太多的不足。就比如河北甄家!
甄家在河北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十几世的积累。使得甄家根底世系并不比那些风光的儒门世家少多少,便是说甄家跺跺脚,河北都要颤上三颤也差不多。可自桓灵二帝开始,大汉天下一日不如一日,而且近十年来,又是贼患,又是兵灾。黄巾肆虐、黑山盘踞,各势力征伐不休,河北三州之地。十年来乱成了一锅粥,使得甄家也不得不寻求大树倚靠。
不过甄家可是没有其他五大豪商那般好运,不管是董家还是蔡家、吴家等,皆是已经打上了本地之主的烙印。作为输送钱财的“工具”。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甄家自十年前选择了实际掌控河北的时任幽州刺史的刘焉,可没几年刘焉就因为垂涎巴蜀的天子之气,自请往镇,离开了河北;继任的刘虞实在不是个雄主,又加上其乃皇室大宗正,也就是皇室一族的族长,名义上皇帝有个大事小情也都得归他管,自然对甄家这操持商贾“贱业”的世家看不上眼。无奈之下。甄家便选择了冀州牧韩馥,可谁料这位韩老哥仁义是仁义了。权谋也不差,可就是运气差了点,也是没过几年,就被渤海太守袁绍给夺了基业。出身有着四世三公声望的袁氏家族,又是时任族长的袁绍,显然是比当初那些什么刘焉、刘虞、韩馥之流要靠谱的多,而且袁绍礼贤下士,对甄家很是看重,甚至有意择一子同甄家联姻,诚意表现的的确是足足的。
眼见着袁绍自入主冀州之后,着意励精图治,很短时间便恢复了冀州元气,接着编收并州于囊中,窥幽州于身侧,又有幽州牧之子甘降身价以求庇护,身为本代甄家家主的甄蹇可算是松了口气,十余年接连不断的换主子,几乎是刚刚喂饱了人也走了,让这位甄老先生应接不暇之下,着实有些跳脚。如今看这本就是出身豪门世家,门生故吏号称遍布天下的袁氏家主袁本初有如此“威势”甄蹇是打足了主意,要好好的借袁氏这颗大树休养生息,以缓和这十余年动乱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可愿望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就在甄家满心欢喜的要对袁绍加大投入,助已经有扫平河北之势的袁绍更进一步,以攫取更大利润之时,“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位年已六旬,却仍旧可以夜御数女,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甄家老家主甄蹇的头上。
袁绍死了!暴卒!这个消息让甄家顿时慌了手脚。听说老主上,年仅五旬有余的刘焉近两年身体也是不行了;韩馥、刘虞如今也早已经是一抔黄土,现在袁绍也英年早逝,难不成老甄家投靠谁谁完蛋?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或许还是凑巧,但这十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就算是甄家自己人不去吓唬自己,也经不住一些眼红甄家财富权势之人的小话啊。现在河北并州被袁绍长子袁谭占据,这小子之前的注意力皆在兵事上,仗着并州产马,可造骑兵,初掌大权便恣意轻狂,不顾自身实力的大摆威风,若不是因为袁术之事拖住了曹操的后腿,早就不知道如今何在了,非是明主之像;而袁家老二袁熙,虽然性子温和一些,同当初袁绍麾下政务系官员走的较近,但毕竟托庇于其兄之下,就算是将来不被袁谭吞并,但在河北如今的局势下,也终究难成大事。况且袁绍死的蹊跷,已经有“消息灵通人士”放出风来,说是似乎和他那两个宝贝儿子脱不了干系。
甄蹇不是没有想过要举家去投靠能同袁绍对抗了那么多年的公孙瓒。可是如今公孙瓒自困易京城塞,将州事军政大小无论,一概“交”给那汉室宗亲刘玄德处理。甄蹇积年老贼,自然看的出来刘备自持身份,又有两位绝世猛将的兄弟,绝非久居人下之人,幽州归属,尚未可知,吃足了老亏的甄蹇,自然不敢轻易再将全家轻易托付。
可有时候事情并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开的。袁谭、袁熙出身袁氏,自然深知若要立大志,单单靠着作践境内民众,收取那么点农税和苛捐是完全不够的。当初自家老爹袁绍若是没有甄氏家族的鼎力支持。想要在短时间内能有如今的局面,也根本就是空谈。因此,虽然河北袁氏风光不再。但不管是袁谭还是袁熙,对甄家的拉拢,一直就没有断过。而且,不管是空负大志的袁谭,还是夹缝求存的袁熙,两兄弟不约而同的想起了甄家同袁氏有结亲之事。
这话是当初袁绍势力最为强盛时,甄蹇亲口说出来的。自然做不得假。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老袁家沦落至斯,谁还愿意再去提那档子“旧事”?无奈之下。也只能先是虚与委蛇慢慢拖着,再寻他法解决此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