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氏外戚(维伤)-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两次救援下邳之事打底,和“有心人”的宣传手段,在当初陶谦这个前徐州牧尚且在世时,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将在下邳的名望就直追苦心经营徐州数年的老陶。
因而就在驻守下邳的丹阳兵突然生乱,城外又有袁术五万大军两路窥伺,就算在张昭的努力下将影响控制在最低,而且两万青州兵已经顺利接管了城中大小防务,已将下邳城门紧闭却仍旧阻挡不住逃兵纷纷的情况之下,吕布大军的低调到来,陷阵营、飞骑营、先登营、亲卫营、加上新降的西凉骑兵等战兵加上辅兵足有两万余人,着实给惶惶的下邳民众,吃了颗分量十足的定心丸!
有了曾经帮助陶谦稳定徐州的三大世家带头“表态”,加上时日已久,下邳的民众才不会去思量吕布之前的名声究竟如何。只知道现在青州在吕布入主之后,已经从之前的疲敝之州,变得强盛起来,小小的州境之中,人口竟然直达近两百万众,而且因为流民策的余荫,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被一些人无限放大,但事实却是青州目前已经无限接近耕者有其田,按劳所得的大治境界了。怎能不让最近一年多中,几番遭受战火荼毒的徐州民众心生向往。至少有吕布的赫赫威名在,等闲也没有什么人活得不耐烦了敢去撩拨这位世之虓虎的胡须。也因为此。在得知了自家新任刺史乃是吕布之婿时,稍微明白点世情的徐州民众也纷纷以吕布势力下之民而自居了。倒是令新来不久,被秦旭托付以徐州政事的大才二张。胜却了不少安抚民众的力气。
不过现在这位被下邳民众托付以身家性命的温候飞将,此时的心情可是着实不咋滴。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得知了袁术有些不太合适宜的动作。
“主公,据已经成功借助丹阳兵逃兵身份潜入袁术军营的司马都尉传讯,果然如我等当日所料,陶谦长子陶商确实就在袁术营中,而且极有可能已经同袁术搅合在了一起。而且掌控了被曹将军忽略了的调兵兵符!下邳城中有相当一部分丹阳精兵,皆是由陶谦当初上任伊始亲自招募而来,作为本部部曲所用。深受陶谦恩惠。打算效忠于陶氏之子,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见吕布听自己所言的脸色越来越黑,八成是此时也埋怨死了曹豹的无能,却又碍于府中三夫人曹氏的原因。也不好打骂责罚。甚至虢夺了这厮的兵权,因而使吕布心情十分不爽。
“哼!你那‘家将’上次所言袁术军中必有所动,建议我等等待时机一击以竞全功,这都过去几天了,连其军营之中都被我军趁势打入了兵士,怎么还不见其有动静?这么下去,等袁术这厮兵粮尽了,说不得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我等岂不是白跑了一趟?”直到现在为止,吕布还在纠结于此番自临淄出兵之后。竟然到现在为止,一仗也没有打过,这让一门心思来徐州过瘾的吕温候如何能淡定的了。让秦旭几乎在三丈之外都能感觉到吕布的怨愤之意。
这纯粹就是惯出来的毛病!秦旭暗中撇了撇嘴,腹诽了一下自家这正牌老丈人。当初出奔长安,经河内,借道兖州而入青州时,这一路上吕老板可是一直在说他是要以武止戈的。现在可好,青州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隐患,但终究还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向着良好一面发展,而且自收复青州全境之后,本州几乎再无兵祸之忧,这在乱象已起的汉末也算是奇事一件了。倒也算是离吕老板的“终极目标”更近了一步。这不是顶顶的好使么?怎么现在倒是落得好大的埋怨?
“主公,秦将军!死猫那小子又传回讯息了!也不知那厮怎么那么大的胆子,不就是会几句丹阳话而已么,这么明目张胆的来回,不被人发现才怪!”还没等秦旭绞尽脑汁,欲想起什么好话来“安抚”一下脾气暴躁的岳父大人时,孔斌的大嗓门倒是使得秦旭松了口气。
“怎么回事!”秦旭倒是真希望袁术此番能自己闹出点事情来,到时候才好有所借动作,将传国玉玺弄到手,而起顺手给所有觊觎此物的所有势力一个黑锅背背。再者,倘若代表着大汉顶级世家的袁氏最后的力量被打破,那么其产生的象征意义还要比实际所得更加有利于青州这种根基不牢的势力的发展。不过就在秦旭打开火封的帛书之时,尽管在熟知历史的情况下心理上早有准备,却也是下意识的叫出了声来:“袁术这是要疯啊!”
“这就是你那家将说的大变革?”见秦旭如此表情,吕布也自疑惑的接过来扫了一眼,却也是突然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随即疑惑的看向秦旭。
“术置玉玺于案前!”司马冒此番送回的帛书上内容简单的很,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不过七个字而已。但所包含的意思不管是秦旭还是吕布皆是清楚的很。玉玺那是什么?自有此物以来,一直被当做是皇权的象征,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甚至在天子刘协登基以来,尽管是灵帝的亲子,但也因为前番董卓之事,加上传国玉玺的失踪,而被质疑帝位的合法性了。足可见在这个多数时候认印绶而不识人的年代,此物的代表意义。
传国玉玺,顾名思义,只要这大汉天下还在,就只有一位能堂而皇之的用他。却没有想到现在却被袁术堂而皇之的摆在书案之上,这是什么意思?便显而易见了!
在秦旭和吕布看来,倘若是袁绍之死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动使得汉末乱世正式开启,那么有关袁术的这个消息,却是不啻于将大汉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狠狠的扯下,丢在地上再踩上了几脚,彻底击的粉碎。
“大汉乱了!乱了!”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此时竟是露出几分萧索之意,忽地猛的站起,咬牙切齿的道:“这谋国逆贼!这大逆之贼!胆敢如此!唉……何至于此!”
“去传奉孝、贾诩来!”见吕布这一会愁一会怒,颇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秦旭也不好相劝,低声吩咐孔斌说道。心中却是仍然对袁术这明显“提前”的举动感觉不可思议。
这袁术是真傻还是假傻?亦或是因为袁绍之死,已经无人可以压制其内心的**了么?好家伙,单单从军势上讲,面对着仅仅离着三十里外的七万大军,就凭着五万乌合之众,再加上两千丹阳精兵,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做出这等事情,是打算撩拨一下大汉骠骑大将军吕老板的底限么?退一万步讲,天子尚在呢,还是真的以为有了那神器之后,天下英雄就莫敢不从了?
“主公,这么着急召我等前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么?莫不是那袁术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膈应人了?”正在连吕布也沉默了下来,一张冷峻的脸上阴晴不定,秦旭也是哭笑不得的时候,郭嘉却是同贾诩联袂而至。
“文和,这就是你之前所言的大变动么?”秦旭重复了吕布刚刚的那句话。当初贾诩一纸信函使得吕布熄了同袁术速战速决的打算,就是因为贾诩有消息说得了传国玉玺的袁术或许会有所举动,正可令吕布军势力大刷名望。但如今事情果然发生,却是令秦旭这来自后世之人也颇能体会这个年头身为汉臣之人乍听此消息之后,心中空落落的感觉。这种事情,若是换做别人,秦旭没准还真得好好思量一番,但若是换做贾诩,秦旭虽是用的疑问的口气,但话里话外却是透露出了想法。
“唉!秦将军却是高看了贾某了!”本以为贾诩会一如之前几次那般笑眯眯的承认下来,然后慢条斯理的说出一番让人反驳不了的话。这才是贾文和的性格。但此番却见贾诩的脸上竟然也闪过几分忧虑之色,苦笑说道:“实不相瞒秦将军,诩的确曾有消息说袁术此人心怀异志,才推算出这獠可能会在穷极之下而思变,做出天怒人怨之事来。但其实也只是推测而已,之前之所以阻止用兵强攻,也不无看看袁术在突然出现的大军压迫之下,会不会有逆天之举动。可此番我等如此低调的进入下邳城,才刚刚开始着手平叛,那厢袁术就已经开始动作,便是连诩也是惊疑非常呢。”
“若不是那袁术被神器所惑,就是另有高人也存了同我等一样的目的,要搞垮了袁术!或者就是针对我等的计策,要挑起我军同袁术的冲突来。”听了贾诩难得有些无奈的话语,郭嘉眼睛一眯,突然插口说道。
“奉孝不必多言!不管如何,前番袁术勾结南匈奴骑兵杀某兵将的仇还没报呢,这回竟欲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哼!吕某身为汉臣,岂能坐视?!”吕布脸色铁青的看着袁术军扎营的方向,满蕴着怒气道:“传令,速速弹压叛乱之丹阳兵,各营各部整备兵马,陷阵、先登、飞骑、亲卫四营随时待命,准备同某出击,剿灭逆贼!”
第三百一七章吕布整兵备,周瑜谋大局
ps:感谢伟大的老乡“舞风骚”两倍588打赏!维伤鞠躬拜谢!
事情不是贾诩做的!?
听了郭嘉的分析及贾诩的坦诚之言后,愤怒中的吕布及秦旭都有些难以置信。难不成还有别的势力也见不得袁术这般猖狂,也想到了利用袁术狂悖的心思,将其拖入到天下共讨之,诸侯共诛之的地步么?
知道袁术私匿传国玉玺,而且有能力左右局势的势力其实屈指可数。除了袁术本家之外,也就只有已经失去的袁绍,正在备战的曹操,以及吕布军而已。可袁绍自打从长安回到邺城之后便自卧床不起,之后不久便蹊跷的暴毙而亡,就算是临终前将这个消息透露了出去,可现在袁家三兄弟一人了无踪迹,剩下的袁谭袁熙也正自为其情况举动而导致的后果,忧虑身家性命,隔着个曹操在中间,两人估计就算是有“大义灭亲”之心,也是有心也无力,况且同为袁家子弟,袁术折腾的狠了,他们也得不了好去。
而曹操应该算是最想得到袁术手中的神器,以夯实已掌控于手中的天子刘协的正统,可这神器实在太特殊了,影响力大的足以反噬其主,倘若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能不能得偿所愿尚在两可之间,但可以预见的是,倘若袁术当真被逼的踏上了逆反之路,那将对现在本就混乱的大汉局势所造成的相当恶劣的影响,以及对天子威望的重大打击。绝不是曹操可以承受的了的,因此虽然曹操最有实力来做这件事情,却也是可以排除在外。
那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就只剩下了吕布军势中邪路了消息,亦或是袁术自己终归按捺不住欲要压过天下群雄一头的私欲作祟这两种可能了。
本来当日在济南国中,贾诩的话中倒是透露过类似的意思,预见了袁术必将使自己走上不归路,但看刚刚贾诩这一贯处变不惊的老狐狸,竟也是在闻讯后一副愕然的样子,贾诩自然没必要说谎。那么,唯一的可能八成就还是袁术自己想要作死了!
吕布这回是动了真怒!之前大家打来打去的,争抢地盘。虽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毕竟彼此心中好歹还有个度,至少不管是董卓也好,李郭二贼也罢。亦或是欲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袁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都还将大汉放在首位。即便是眼下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无数英雄欲借时势以建不世之功,成王霸之业,也顶多将现下的时势看所示重现当年东周战国而已。毕竟大汉四百年天下,根基虽然已是摇摇欲坠,但毕竟传承了华夏正统。大家身上也都挂着大汉的官职,遵守着身为汉臣最后的“底线”。
但袁术的这把火玩的确实有点大了!争归争。得按规矩来啊!可眼下袁术要作的,却是想要将这游戏规则彻底的打破,这可就不太守规矩了。竟然想借着窃据神器在手,准备另起炉灶,不和大家玩了。倘若真的让他借着传国玉玺废了汉统,先在身份上便压了大家一头!别的不说,管你什么大将军大司马之类,再大能有皇帝大么?
本是暴怒之下的吕布好容易被秦旭等人给劝住,却是先下了整军备战的军令。要求全军戒备以待,只要袁术敢出头,而且还是耀武扬威似的在徐州地面上耍横,定要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主公张张嘴,底下人就得跑断腿!这番吕布军令一下,整个下邳城中皆动了起来。而因为陶商手中调兵虎符之因,搅的丹阳兵生出内乱,差点让袁术有机可趁之事,自是首当其冲是想要整改的首要大事。
本来还碍于吕布的面子,没有对丹阳兵此番之事太过插手。而青州兵势此来只是作为让曹豹这吕老板的便宜老丈人可借势的存在,助曹豹整合丹阳精兵,让曹豹放心,也让吕布“放心”!以期将任何有可传能导致吕布同秦旭生出嫌隙的外在因素,统统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曹豹也的确忒不给力了点,虽然几乎是用尽了心思,又有吕布大军在旁震慑,可陶系丹阳兵依旧是该跑还跑,根本就不鸟曹豹这曾经的统帅,曾经的徐州第一战将。
甚至连剩余的没有参与叛乱的兵士,甚至连原本曹豹自己本部所能掌控的近万丹阳兵,见曹豹这般手足无措的无能之举,加上受了离开人中袍泽同乡的影响,竟然心思跟着也有些动摇了起来,明显的有了消怠敷衍之意。可以说曹豹不整备还好,这一同折腾,几乎比之前还要糟糕,令曹豹等闲都不敢来见自家已是威势日重的便宜女婿了。
而面对已经很不耐烦的吕布眼见乱势更大,而派了原青州兵副统领曹性,来“协助”整备丹阳兵,将丹阳兵的统属权划归到青州兵营之下的军令,曹豹也只能苦笑应允了。
好在曹豹毕竟也是徐州本地的老牌世家之主,又长期掌控徐州军势,同吕布关系又十分特殊,日后还需借其手而稳定、平衡掌控青徐两家商业命脉的糜家、几乎把持了徐州郡县政务的陈家等本土势力,因此虽然重新铸造了丹阳兵调兵虎符,变相的将留下的丹阳精兵正式纳入了吕布军二线战斗序列之中,但名义上还是保留了曹豹部曲的名头,也算是保全了曹豹面子。
而就在下邳城中积极备战以待袁术公开行逆,以期一击以竞全功之时,就在下邳郡以东的广陵郡中,奉了袁术之命攻伐此地,却是出工不出力的孙策,此时正在给果然如之前对程普所言,解送了大批粮草而来的少年好友接风。
“公瑾!某之前就对德谋说过,有公瑾在,吾等自当无忧!就是变,你周公瑾也能给某变出粮草来!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某这眼光还不赖吧!”身着便装的孙策几乎是要趴在运粮的大车上,看着一车车足有近千余石的粮草,满是兴奋的大笑说道。
“伯符!此番你可是高看了瑜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某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凭空得出这许多粮草来?”面相儒雅俊逸,帅到一塌糊涂的周瑜见孙策见了粮草便成了这幅样子,也不见怪,反倒是亲密的锤了孙策一拳,笑着说道:“不过此番瑜到此,确实是有两件大幸之事要相告伯符!”
“哦?公瑾要给某卖关子,还不速速道来!”孙策本就是诙谐的性子,见周瑜说的有趣,知道周瑜必然会有下文,自没甚正行的斜斜靠在堆满了粮草麻袋的大车车辕之上,大拇指背指着身后的许多粮草,颇为期许的问道。
“咳咳,这第一!”周瑜略顿了顿,直到孙策几乎要笑骂出口了,才继续说道:“便是这些粮草的来处!瑜此番去庐江向袁公路催拨粮草,奈何却扑了个空,正自欲另想别计间,却结识了其地一位志高才广的仁义之士,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性情温厚惇和,颇有长者之风,见识远达,又颇识大义,同瑜相谈甚欢,听闻了伯符你的事情之后,颇为钦佩,已答应出仕我军以助伯符,而且听闻我军现状之后,二话不说便答应拿出了一半家资以充军用!并且同某约好,只待安置好了家小,便来主公处听用。”
“唔?竟有如此义士愿意相投以助某成事?哎呀,既然是能同公瑾相交甚欢,想必也定然是位有大才之人,真是天助我孙家!待那鲁子敬来时,某定然要以上宾待之!”孙策喜形于色的说道。
自打孙策用传国玉玺换回了孙坚旧部之后,这数月来攻略江东虽然颇有建树,收拢的强悍兵将不在少数,但能被周瑜如此推崇之人,这还是第一个,着实让孙策兴奋非常。不过孙策见周瑜将此等大好之事尚且置于前说,不知又有何事还能比这等人才大事还要重要,见周瑜又是一副含笑不语的模样,孙策大笑着摇摇头,将身上挂着的水囊摘了下来,递给了周瑜,作怪的说道:“公瑾为某奔波,实在辛苦,可惜军中不得饮酒,某只能以水代酒,请公瑾满饮此……袋,权累记下,待得大事定时,某定然要同公瑾共醉以酬公瑾相助大义!如何?”
“伯符又来取笑!”周瑜被自家义兄这惫懒的模样弄得颇为无语,本来想要活泛一下气氛的心思也被击的一溃千里,无奈的摇了摇头,却是站直了身子,一改之前的玩笑模样,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态,凑近孙策低声说道:“瑜此番前去袁术处催要粮草虽然无功,却是在吕范的襄助之下,又同之前曾助我等脱离樊笼的陈纪陈束之再次搭上了线。而且,之前你我曾经秘议要报那扣军之愤夺宝之仇的计策,已是成了九成!”
“什么?”孙策闻言顿时一惊,就连手中的水袋也一时没有握紧,撒了一身水渍也自不管,紧张的四下看了看,紧拽着周瑜衣袖,面带狂喜之意,低声急促的问道:“公瑾所言可是当真?那陈纪……可能保证这陈纪不会向袁术泄露消息?那袁公路可曾见疑?”
“伯符且放宽心!义兄之事即是小弟之事,自然当不得假!”周瑜清朗的双眸中闪现极为自信的神采,凝声说道:“现在袁公路,自得了伯符的传国玉玺之后,印证那流传甚久的谶语,一心只当自己果然是天命之人,哪里还会有别的想法,至于陈纪!哼哼!此人小人也,最是爱惜性命,之前受了我等许多好处,又已经帮了我等那么多,早已经是拎不清了,绝不可能将其自身先如此地的!”
……
第三百一八章袁孙生旧恨,死地欲抽身
ps:连上外网不容易啊……求推荐!求票票!
说来孙策对袁术的感情复杂的很。
自家老爹孙坚同袁术也称得上是患难好友,曾经一同参与过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盛事;虽说曾在当时因为汜水关之事有过些过节,但袁术还曾表孙坚乌程侯,豫州刺史,总的来说两人关系还是不错的。不然的话,初平二年时,孙坚就不会以盟友身份在替袁术征伐刘表时,惨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乱箭之下,从这一点看,其实两人的交情当时应该相当不浅。
不过孙坚可能真的看走了眼,袁术这人人品显然不怎么好。在孙坚死后,先是收编了孙坚旧部千余众以充实力。本来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乱世之中这种互相吞并之事极其寻常,袁术的做法本也无甚可非议之处。
可袁术却在孙策守孝期满,找袁术意欲讨要回父亲旧部时,做法就有些不地道了,哪怕是当时拒绝也好啊,即便是反目成仇,总归同老孙家也算有个善始善终!
袁术非但没有拒绝孙策的请求,反而是看上了孙策的能力,一片答应的痛快,一边不止一次的画下一个个大饼,几番许诺倘若孙策替他攻下某地之后,不但会将孙氏旧部全部归还,而且还将会将孙策攻下的地盘交给给孙策。就如同之前不过县吏出身的孙坚为了寻求老袁家这等世家庞然大物为靠山而依附袁术一般。
因为有孙坚的“前科”在,孙策倒是“实在”的很。真的信了!其实之所以能这般轻信袁术的许诺,也同袁术除了军势之事办事不咋地外,生活上着实对孙策也的确颇为照顾。视为子侄一般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且孙策也知道,在这大汉若是没有一个好的“倚靠”,特别是自己年不过双十,名声不传乡里,就算有那千余人估计也混不好,甚至连最起码的粮草军资都无处可弄,因此也就这么应了下来。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袁术当枪使。就是没有想到过,袁术也是老袁家这有着四世三公名望的世家中人,可要是肯将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那他还是是袁公路么?
九江、庐江……随着孙策替袁术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袁术开的价码也越来越高,却每次都有借口拖延,就是从来不兑现许诺。就像是在碾磨的驴子面前吊上一根萝卜一般。让孙策不停的心生希望、接连失望。却只能一直为他袁术卖命!这等手段,直到孙策乖乖的交出了令袁术垂涎已久的传国玉玺换取“自由身”后才算作罢。这让孙策心里能好受的了才怪。
早在孙坚新死,尸骨未寒之时,袁术就曾经向孙坚夫人,吴氏夫人讨要过。被吴夫人勉强蒙混过了关,一直就没死心过。孙策虽然同孙坚一样也托庇于袁术志下,现在也赖之“成功”的召回了孙坚旧部,但对这件事情却也是抵触的很。也曾经无意间同好友周瑜密谈时说起过。
周瑜当时听闻了孙策家事之后,就曾经劝过孙策。袁术欲得传国玉玺当然不是为了没事把玩所用!既然这厮想要当皇帝,那索性让随他意,适当时机甚至也可以在背后推一把,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倒是正好可以看看,现在大汉天下天子尚在呢,各路诸侯虽然各自为政,但好歹都是汉臣,天子就是面大义的旗帜,可用之不可欺之。当初连个欺负皇帝的董卓都容不了,又岂能容下这大汉天下突然又冒出个皇帝的事情?不过这事当时还没谱的紧,所以孙策说完后也就没有往心里去,却没想到,周瑜却一直放在了心中,在此时却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公瑾,既然那袁公路已有了不臣之心,僭越之事怕是不远,现在我等又等该如何自处?倘若那袁术急不可耐,我等身在局中,不也成了负贼之人?怕是到时候有嘴也说不清!”孙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狂喜过后,也自冷静了下来,现在满天下皆知袁公路两路大军攻徐州,自己就算再不乐意,脑门上也已经写上了个大大的袁字。沉思片刻问周瑜说道。
“伯符,且放安心!那袁术不称帝则罢,倘若是妄心所致,敢在下邳境内行僭越之事,定然逃脱不了此番必定亲来的吕布眼中。”周瑜略顿了顿说道:“那吕布虽然世人相传乃世之虓虎,寡恩少义,见利忘义,但终归曾经是匡扶汉室诛杀董卓的首功之臣,自然不会给那袁术好果子吃。眼下我等要做的,就是尽快想办法撤出这个是非圈,撤走江东,据长江天险而坐观吕布同袁术纠缠在一起,只待袁术方情况有变,介时便可借汉室大义的旗号,同袁术军彻底划清界限,顺利抽身,连带着还能卖吕布一个好,哪怕是结为盟约也值当,待后顾无忧之后,便就可以安心的攻略江东,以铸大业了!”
周瑜话中意思其实就一句,来时容易去时难!如何从这泥潭中脱身,才是现在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就算是同袁术划清了界限,但实力弱小的自家军势,却还是需要托庇于一个强势的后台,才能保证不会在攻略江东之时,被人袭了后路,以现在孙策军的实力,伤不起啊!
而扬州地处东南,北靠徐州,东临大海,南通交州,西有荆州。孙策欲要夺江东以为立身之基,除了要攻略扬州州郡之外,安抚世家、剿灭山岳异族之外,少不得要和三家军势打交道。
荆州同扬州共有长江,却是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已是注定绝不可能友好往来。再者荆州刘表,虽然实力最强,却同孙策有杀父之仇,别说是托庇了,孙策都恨不得活刮了这老贼。
南边的士家父子,虽然也受汉封,却因孤悬于中原之外,又被十万大山所隔,早就自成一国,土皇帝当的好好的,根本不过问中原之事,也不足以为援。
那么可以引为奥援,或者说是可以联之以安稳后方的,就只有吕布势力范围之下的徐州了。虽说之前孙氏在袁术麾下时,曾经同徐州也有过龃龉,甚至同青州兵势交战过,但当时徐州尚在陶谦麾下,严格说来,彼时各为其主,所以还“有的谈”!
而且徐州广陵郡同江东重镇,也是孙氏本营吴地相接,隔江相望,且岸线曲折,登陆点极多。既然他孙策能悄然的进入广陵郡腹地,谁又能保证若是真因为袁术恶了徐州,那吕布亦或是秦旭,会不会因为他孙策是袁术同党,而突然发难,一锅端了孙氏老窝?
“幸亏某有公瑾在啊!否则孙氏危矣!”孙策良久才从听闻周瑜大略的谋划中清醒过来,好容易才记起呼吸似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面上难掩失意,说道:“形势比人强,如今孙某也只好委曲求全,以图发展,待江东稳定之后再言他事!眼下如何不着痕迹的撤出这是非之地,尚需劳公瑾好生谋划一番才是!”
“伯符不必忧虑!此不过是一时困境而已!”周瑜笑着对孙策说道:“袁术败亡已成定局,正是我等借势以成大事之机。而且据那陈纪所言,似乎袁术之所以这么猖狂,就是手中有了吕布本营的‘把柄’,由此来看,倘若青州果然有事,吕布也不希望徐州生乱,瑜前所言之事其实并非不可为之!”
“公瑾所言不错!某其实只可惜不能同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相会于疆场而已!”孙策深吸了一口气,强自说道。
“报!主公,据探马回报,此地以西距离我军三十里外,有大规模兵势向我军方向行进。如何应对请主公定夺!”正当孙策同周瑜交耳密探正欢时,突然听得探马来报说道。
“唔?可曾打探清楚是何方军势?何人领兵?兵众几何?”孙策问完之后便眉头微皱,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多余了,这个时候出现在广陵郡中的军势,除了徐州方面的来兵外还能有谁?
“回禀主公,来军约有两千余人,乃是上次在下邳城外曾于我等交战之青州兵打扮,主将旗蠹上书太史二字……”探马恭敬抱拳垂首回答说道。
“太史?太史慈?是他!”孙策闻言眼眸登时微张,回过头来对沉思中的周瑜笑着说道:“公瑾可还记得某曾言当日在下邳城下时,那位战力不下于某的那员青州大将么?就是此人!没想到此番又在此此重逢了!”
“莫不是伯符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位战场之上犹自守诺的太史子义么?”周瑜一副恍然的模样,点头笑道:“看来此将果然同主公有缘,现下我军成功脱身之计,说不得就要落到此人身上了。”
“公瑾此言何意?”孙策见周瑜刚刚还微有为难之色,也自知道在同徐州兵势对上之后,再要洗脱袁术同党之名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周瑜在听得来兵大将竟然是太史慈后,却是像听到了绝好的消息似的,甚至将自己等人脱身问题,同太史慈的率兵到来连到了一起,连忙问道。
“伯符,瑜此计成或不成,还要看你一会见到那太史慈后的态度如何了……如此如此!”周瑜对孙策附耳细细言道。
第三百一九章太史慈中计,孙伯符脱身
ps:激情裸奔中,求票求推荐!
广陵郡临近江边,尚且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周瑜“惦记”上的太史慈,在探马告知终于在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