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外戚(维伤)-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细揣摩袁绍脸色行事,绝对是皇帝一般的待遇。即便之前总有公孙瓒添乱,现在又有刘备接着不停搞事儿,但毕竟已然对袁绍偌大的“家业”构成不了什么实际的影响。总好过在来长安这短时间内,不管是政事还是军事上处处不顺心要强的多!

本来袁绍根本就没把青州吕布看在眼中,即便是吕布自被“赶出”河内之后,这一年多来着实混的风生水起,现在谁都知道青州因为得了徐州糜家之助,富得流油;而且当中原诸侯皆为突然而来的特大旱灾头疼不已的时候。青州却是根据之前定制的流民策趁机吸纳流民,壮大实力,特别是徐州掌控于吕布之手后。令本是死棋一盘的青州局势瞬间便有了战略纵深的余地,已然凭借着多重实力,跻身于汉末可以排的上号的诸侯之一了。

可这又如何?!吕布依旧是不足为虑的,哪怕是在吕布手下吃亏不少,精兵谋臣被拐走了不少,但也没有令袁绍将吕布当成毕生大敌来看,吕布还不配!

论地盘。他袁绍同样掌控两州,单单一个并州的面积就要比青徐加起来还要大;论实力,吕布虽然有闻名天下的陷阵营在手。可袁绍即便是没有先登营,也有与之齐名的大戟士;而且,在袁家光环的照耀下,冀、并二州世家大族纷纷归附。单就这一点。就不是被本州世家打心眼里排斥的吕布可以比的上的。

说到底还是名声!这年头名声的确是可以当饭吃的!你名声好,为世人所传,就相当于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麾下势力就会被人所接受。乱世中人命贱的很,世家大族其实也是有生存压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的情况比比皆是,倘若你名声被足够多的人认可,再有些实力。然后再做出些惊爆人眼球的事情,那绝对会吸引一大批人才投效的。比如自己的发小儿曹操,阉宦之后,出身说实话还不如吕布呢,现在不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在明显身上打着吕布军烙印,年纪轻轻便儿戏般的成了徐州刺史的秦旭,先是匹马下潼关,被某些“有心人”吹捧的如同张良再世、韩信复生一般,各种玄奇的版本听着都让人恶心,说到底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但直到明显被自己同曹操联手坑了一把的秦某人竟然出其不意的躲过了必死之局,而且还因祸得福,抢走了本应该属于他老袁的救驾首功之后,根本不用沮授提醒,光听天子刚刚传召自己等人时将秦旭和吕布放在了最前面,袁绍也知道自己这回恐怕又办了件腌臜事。

“公与,眼下我们十分被动,某观天子之意,似乎也不想留在长安。而那秦旭小厮同孟德眉来眼去的模样,似乎早有图谋,我等此来所费颇多,可不能平白便宜了他们去才是!”天子起身回内室更衣,留在朝堂等待的秦旭等人不自然的分成了三拨人,马腾韩遂此番纯粹是来打酱油的,本来见事不可为都要粮尽撤军了,却在天上突然掉下这么个大功来,就好比刚刚赌输了全部本钱的赌徒,出门却得了消息自己中了五百万一般,只坐等好处临头便是,哪里还管的了天子是否还要立都长安?而秦旭同曹操因为在临来时的那一番话,让曹操对秦旭这般“大度”之举颇有些疑惑之意,正在想法设法的套取秦旭的真实想法,自然也聚在了一起。唯独因为之前怒极攻心,几度险些晕厥的袁绍脸色十分不好,被麾下谋士沮授扶着,萎缩在一旁,满脸阴狠的盯着恨不得捏成薯条的秦某人,一点也无袁家家主风范。

“主公说的不错,看那秦仲明同曹孟德的样子,许是在我等插手之前便早有打算了。而且现在天子因为那秦仲明的救驾之功而颇显亲近,怕是对我等谋划之事有诸多不利啊!”沮授小心的看了眼袁绍的脸色,低声说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只看主公的心思是只想固守河北一方,还是欲成就王霸大业了。”

“公与不必相激!眼下天子年幼,此番才被宵小蒙蔽!我袁家四世三公,当以匡扶社稷辅佐天子为己任,又怎么能够坐视天子被小人所惑?而公孙瓒同那刘备等,不过是疥癣之疾,有俊乂在,加上刘和、鲜于辅等人的十余万大军在侧,难不成还怕那刘备不成?”袁绍猛烈的咳嗽了数声,借着掩口的机会,对沮授说道。

“主公英明!此番我等毕竟是来此兵力最多之人,陛下即便是有心成全那秦仲明,也必然不会令其专美于主公之前,却必然给其一定补偿,这也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沮授眼眸中晶闪闪的闪过几分异色,冷笑说道:“待会那秦仲明同曹孟德必然要向天子建议移驾驶他出,想来应多是兖州某处。既如此。主公可助其一臂之力,让其得逞便是!”

“这……公与,你不是曾经说……”袁绍这会子连咳嗽都忘记装了。惊疑的看着沮授,问道:“那我等这番前来又所为何来?莫不是真成了帮秦旭那竖子成名,助阿瞒这阉宦之后成事了么?”

“主公莫忧!之前这秦仲明匹马下潼关之事,想必就是曹孟德暗中派人鼓吹传开的。端的没安什么好心,目的想必就是为了使青州内乱,秦仲明心计超人,曹孟德瞒不了他的。而且相比于主公。青州同兖州同在齐鲁之地,同盟之间又是这般算计,所谓盟约长久不了的。因此,主公不必插手,必要时还要帮那秦旭一把,使其二州互掐才好。另外。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授上请主公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此时却是要向主公献上‘假道伐虢’之策了!只是尚需主公演的像一点,不至于令曹孟德看出破绽来!”沮授扶着袁绍低声说道。

“何为‘假道伐虢’之策?这同助阿瞒成事有何关系?”袁绍虽然也颇有智计,但如今一连串的打击,使得这位袁氏家主此时也有些被沮授说道脑筋转不过弯来了,皱眉问道:“袁某助阿瞒,倒是不会令其起疑。当初在攻袭长安西门时,阿瞒曾经相告一件有关公路的秘事。袁某当时甚至还派人去阻止颜良拖死秦旭呢,只不过因为颜良那厮无能。某派去之人尚未至潼关,便丢了那般重要所在!咳咳!”

“唔?主公同那曹孟德之间竟然还有此事?”沮授惊讶的看着吐露实情的袁绍,即便是沮授智谋出众,一时间也着实想不出来究竟是袁术的什么消息,竟然让自己主公在那之前便将自己的计策拿来相换了。不过眼下事情已然有了剧变,已经不是纠结于前事之时,虽然沮授心中有些疙瘩,但还是低眉说道:“曹孟德既然想将天子接了过去,主公足可拿保护天子之事说项,派一良将率大军以保护天子之名同去,就像是在曹孟德身边插上一把尖刀,却又让他不得不受着,况且天子既至兖州,那朝廷费用皆应由兖州所出,有我军兵力在彼,又可消耗兖州钱粮。只待时机有变,曹孟德中枢之地,对我等来说,也不过是自家后门一般了。”

“计是好计!只是阿瞒向来颇有智计,又怎能看不出我等用意?若是不答应如此提议,又当如何?”山高九仞而功亏一篑的感觉袁绍是遭的够够的了,此时听了沮授的设计,刚自心喜,却又皱眉摇头问道。

“主公放心,此乃阳谋,那曹孟德若是敢拒绝主公这等大汉义臣向天子表忠心之举,公然拒绝的话,天子又会如何作想?那其行为又和李傕郭汜二贼之逆举何异?到时候只要主公矫诏一封,只要能稳住幽州半壁,足可以倾借河北雄兵,一举取了他兖州便是,顺带着还能威慑青州,令吕布不敢轻动,徐徐为主公所图!”沮授像是早就胸有成竹的模样,袁绍才刚刚表示出疑虑之意,这边沮授便已经将事情的解决方法想出来了。

“好!公与好计策!正与某之所想略同!某得公与,真如高祖之得张子房也!”袁绍本就是心病,再加上激怒之下羞恼难堪所至,此番听了沮授的计策,身子都仿佛轻了几两,本来有所阻碍的呼吸也顺畅了许多,颇有些得意的说道:“公与有所不知,其实到时候不须矫诏,某已经有了传国玉玺的消息,公与此计也正好能够方便某去取之!说不得此番某不但要助阿瞒得到天子这个烧的通红的烫手木柴,而且还要在阿瞒助那秦旭的基础上,再给他加把火!令那青州吕布也好,徐州秦旭也罢,皆为我所用而不知!”

“主公!”沮授见袁绍这幅疯狂的模样,虽然也为袁绍从之前的颇为伤身的暴怒状态中走了出来而高兴,但袁绍如此作态,所言又颇有大逆不道之言,倒是让沮授本来十拿九稳的心思,蒙上了一层忧虑之意。

“旨意!此番赖诸君清天理廓,救驾勤王,辅佐大汉,功在社稷,朕实念之!不酌封不足以酬功,不奖勉无可抚人心,冀州牧袁本初,勤劳于王事,世代忠良,特进为大将军、爵邺侯,封车骑大将军,假节钺,掌冀、并、幽三州郡事。”

“兖州牧曹孟德,用心维德,建功于社稷,特进为太尉,爵武平侯,封骁骑大将军,假节钺,掌兖、豫、司隶州郡事。”

“青州牧吕奉先,戮力效命,善用先达,早建功勋,特进为大司马,爵温候加食邑五百户以奖功,封骠骑大将军,假节钺,掌青州郡县事。”

“徐州刺史秦仲明,年少英姿,救驾首功,孰堪嘉奖,特进为卫尉,爵武亭侯,封征东将军,假节,掌徐州郡县事。”

“西凉太守马腾,首起义兵,将士用命,爵槐里侯,封征西将军,凉州牧!”

“金城太守韩遂,附庸首义,用心用命,爵汉阳侯,封征南将军,凉州刺史!”

汉帝身边有高人啊!名为加封,内中却是机关重重!听完这份长长的分蛋糕协议,不仅仅是秦旭,甚至连袁绍、曹操、马腾韩遂等人,眼中都各自带上了异色,有人欢喜有人愁!

……

第二百八九章天子幸何处,袁绍戏曹操

天子刘协背后绝对有高人!这几乎是听完了圣旨之后,在场所有人的想法。看似只为奖赏勤王之功的一通圣旨,却是让人听出了别的门道。

关键就在“特进”二字之上!特进本是大汉官名,后逐渐被用作加官所用,意思是你虽然是这个官职,却是仅仅顶着这个名字而已,并没有应当的权利义务。比如袁绍,特进为大将军的意思就是,你有大将军之名,可以领大将军的俸禄,就是不能行使大将军的职责。曹操的特进太尉,吕布的特进大司马,秦旭的特进卫尉也一样,仅仅是个加官而已。

大将军为皇帝之下最高军政首脑,本来这样封赏也可以理解为天子被董卓、二贼之流吓怕了,不想在大肆封赏后再培养出第二个董卓,李郭二贼来。但其后所封赐袁绍、曹操、吕布的封号大将军,却又有些耐人寻味。骠骑、骁骑、车骑本是大将军之下的高级将军位号,本是一贯用作加封的显贵闲职,并不一定有领兵之权,甚至不一定是军中将领,甚至详细论起来,甚至不如赐予秦旭、马腾、韩遂的四征将军名号。而此番这等清贵闲职,却在刘协的圣旨中皆升了一格,加了个大字,还赐予假节钺之殊荣,却又有了可行外交征伐之事的权力,顿时显得先后矛盾了起来。

天子这究竟是想干什么?曹操、袁绍对视一眼,这一对少年好友现在的死敌,在心中却是明悟的紧。

平衡!天子在用平衡之道!

虽然名义上给袁绍、曹操加上了尊贵的封号。也知道不可能在眼下乱世之中,真的就令他们偃旗息鼓,罢兵止戈。却又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好将远在青州未曾到此的吕布,也抹上了秦旭立下的“功劳”之名,虽然三人的品级是由上而下,却又皆封为大汉二十爵位中最高的县侯,而今又同加封号大将军,被赋予了同样有外交、征伐的权力。目的很明显。就是制衡!这手玩的漂亮啊!大家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大家平均分配,谁想再多要一点。就要留心一下其他两位既得利益者会不会不满,而作为“果子”的持有者刘协,就可以从三家互争中,至少求得人身安全保障了。这法子。实为刘协这可怜天子在乱世中的绝佳生存之道。

真的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仅仅有十三岁的孩子能够想出的办法!袁绍、曹操自然也不会相信刘协会有这种手段,目光不约而同的向刘协的后方空空如也处望去。

且不管袁绍、曹操对天子旨意中这明着封赏厚待,其实却防备甚严,甚至耍手段的做法如何看待,要说此番勤王之事最为得利的,却并非是未来长安便又加官,由左将军擢升为骠骑大将军的吕布,而是秦旭。

自来到汉末至今尚未满两年。便已经经了天子御口,坐实了当初吕布为了平息陶谦临死前的算计。而被吕布上表请封的徐州刺史之职,成了名正言顺的大汉十三州中最为富庶的徐州之主,而且稀里糊涂的便成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卫尉,本是守卫宫禁之官。虽然只是个挂名,但年纪不到双十的九卿,也足见天子对秦旭的“感恩”之举。

而且旨意中加封秦旭为征东将军,这着实是个不得了的职位。征东将军,虽然比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矮一级,仅为第三品上的将军封号,远不如前者尊贵,却是可以代天子而掌征伐,慑青、兖、徐、扬四州,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四征将军中资深者,是可以加大将军号的。

最为重要的是,秦旭封侯了!而且一封就是爵位中最高一级的列侯。尽管依旧是列侯中最低一等的亭侯,却是已然得到了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控徐州的软条件,要知道,曹操在初任兖州牧时,也不过是费亭侯而已。(有争议——维伤注)

“臣等谢陛下!”还没等感觉出旨意中猫腻之处的曹操袁绍,以及被刘协的大手笔给震了一小把的秦旭缓过神来,马腾、韩遂却是率先伏地谢恩了。对于马腾、韩遂来说,这封赏纯粹就是赚来的,本来还在担心或许知道些两人来攻长安内幕的刘协会算后账,却没想到竟然还得了封赏,那还不抓紧谢恩才怪。没办法,即便是现在实力强横,之前根本没有将天子放在眼中的袁绍有甚异议,在此时没有明确立起来反汉大旗之前,也只能暂时收摄心意,乖乖的在沮授的搀扶下,同曹操秦旭一起,步马腾韩遂之后,向年幼的天子伏地谢恩,但其中诚意究竟有多少,那就无从得知了。

“诸位爱卿平身!长安本是国贼董卓所定之都,朕思之久居不详,况经此番战火,宫室十有**皆遭殃及,不知众爱卿对此有何建议?”刘协面对着眼前行礼的六人,稚嫩的脸上闪过几分得意的笑容,不经意的向着屏风后看了一眼,突然开口说道。

“唔?”刘协此话一出,倒是使得连同秦旭在内,六人皆吃了一惊。马腾韩遂自是不知袁绍、曹操曾经打过的小算盘,还以为刘协当真是不愿意在长安这对他来讲的“不详”之地久待,欲回旧都洛阳去。可旧都洛阳已被董卓一把大火烧的干干净净,眼下又是大旱未去,贸然动土必然又是一番民乱。性子刚直的马腾就要开口劝阻,却冷不防被自家义兄弟韩遂偷偷拉扯了一把,冲着站在左侧的曹操袁绍秦旭三人努了努嘴,将马腾的话给挡了回去。韩遂是隐约知道些袁绍当初的目的的,这位曾经为了争夺救驾首功,欲摘了曹操的桃子的袁氏家主,在“行动”前可是做足了声势,恨不得天子皆知他大汉忠臣袁本初,又要再兴一次当年诸侯聚盟之事了,只是事到如今,不知袁绍如何收手而已。

“陛下之言甚是!”眼见袁绍在沮授的不断使眼色之下,本自犹疑的脸庞上终于凝出一份坚定,曹操心中一突,顿时有了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就听袁绍推开沮授的手臂,强撑着底气说道:“长安先有大贼王莽、后有国贼董卓、今又有李傕郭汜二贼乱政,虽为高祖建邦之地,却已为邪秽所染,不宜为天子居!然旧都洛阳,本为光武隆兴之都,传十二帝至于陛下,实乃祖宗福地,但却被那国贼董卓并朋党化为焦土,诚也不可为陛下幸。为今之计,实当在如今大汉十三州中,择一上州之地暂为天子居所,只待天灾归去,兆民赋轻之时,归聚龙气,引天子还都,重修洛阳皇陵,方为我大汉中兴之兆基。”

“哦?袁卿之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为国羽翼,想必已有适合朕暂居之所?”刘协仿佛没有听到袁绍刚刚那一番华丽说辞,微阖着眼睛,稚嫩的脸庞上挂着庄重之意,没有丝毫表露之情,说道:“袁卿何不试言之,朕也好同众卿商讨一二!”

“诺!”袁绍下意识的看了眼正圆睁着本是狭长双眸的曹操,脸颊微微抽动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此番长安复归,皆赖天子之威德,将士之用命,足可证关键时可效死之忠贞之兵士,方才是陛下安危之寄托。眼下天子居所未定,二贼东奔而意不明,绍可举一地,既有天势之便利,又有贤良大义之人同在之地,足可令陛下大施天威,隔河威击逆贼,震慑天下,正是冀州治所,邺城所在!邺城受大河之利,天灾无力,感天子之德,而万民仰望,足可为陛下临时驾幸之所!”

“袁本初!”曹操虽然早就知道袁绍的人品不咋地,即便是将袁术得了神器传国玉玺的消息告诉袁绍,也没指望袁绍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全力支持曹操所欲迎天子之所,只希望在自己提出请天子移驾许县之时,袁绍能少捣乱就已经烧高香了,可没想到袁绍竟然在短短数个时辰之内,竟然将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是吞了个干干净净,竟然丝毫没有将曾经的许诺放在心上,仿佛算准了曹操是绝对不可能同袁术这个同其有夺地之仇之人共同抗袁的,看来是打定了既要得便宜,又想得好处的打算了。当下若不是天子在场,曹操几乎就要当面质问袁绍母亲贵姓了。

“然而!”高高坐在御榻上天子刘协对袁绍的话不置可否,也似乎注意到了曹操突然表现出的窘迫之意,嘴角微微勾起,正待露出几分笑意之时,却突然见袁绍脸色一肃,却是突然话锋一转,说道:“然而天子毕竟是天子,邺城虽好,却是安稳之地,倘若陛下果真去了邺城,那便是更令侥幸逃脱的李傕郭汜二贼生出嚣张气焰,无由助涨了歹人威风,堕了大汉历代先皇之威,失了陛下的天子之威势,孰为不美。所以依臣所见,陛下虽然龙须尚短,但已然有真龙之势,必不会纵容逆贼猖狂。虽有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事关国体国威,是以臣举荐之地,乃是临近逆贼必至之地的兖州陈留曹骁骑治所……”

“本初你……”

ps:感谢热心书友“天音之韵律”两票月票支持以及细心评论!感谢热心书友“舞风骚”双倍打赏!维伤拜谢!

第二百九十章朝堂失算计,移驾幸许县

事有反常必为妖!袁绍的这一举动,令包括天子刘协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天子年幼,奇货可居,掌控了天子,便相当于有了大义的旗帜。不管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亦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便都有了最好的借口,这是一个很难让人拒绝的命题。

而且不管从袁绍之前的造势,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强势来看,怎么也不像是能够将即将顺势“得手”的天子因为一个所谓的许诺,便拱手让人的道理,这不科学,但袁绍却偏偏做了,而且还是一副高姿态的模样,便更令人感觉捉摸不透袁绍究竟是打算要做什么。

“陛下,兖州陈留地处中原腹地,同旧都洛阳毗邻,虽然在安稳、富庶程度上同邺城尚且有一定差距。但却正是陛下可以逞天威以摄二贼,督重修洛阳旧都之最佳所在。”袁绍佯作没有看到所有人惊诧的目光,依旧侃侃而谈,说道:“而兖州牧曹操,为我朝初相国曹参之后,更是世代忠良,足可依靠。倘若陛下暂幸兖州,必然可有所作为。到时陛下居中调度,臣同孟德以及青州吕将军可皆率大军围拢陛下麾下,为天子利剑,尽全力为陛下驱使,大汉中兴之日指日可待。因此,臣愿以身家性命作保,谏言陛下可暂幸陈留,恭请圣裁!”

“袁车骑说的有理!”天子刘协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面色古怪的曹操。说道:“不知曹卿对袁卿所言,意下如何?”

如何?不如何!听话听音,曹操本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怎能听不出袁绍话中之意来?本来在袁绍突然改口之际,曹操便感觉有些不对劲。曹操对袁绍太过了解了。尽管对袁绍“背弃”诺言之举颇有恼意,但那却才是袁绍的真性情,可以说,袁绍能做出那种事情来,曹操一点也不奇怪。反倒是袁绍突然一番常态的大度起来,却让曹操的警惕心直线上升。

果然。不管是拿邺城的安逸来同处于“前线”的陈留相比较,暗示刘协做出选择是做个守成之主,亦或是开拓之君。乍然庭上去。虽然袁绍所言初听上去句句是为了天子着想,却是隐藏利器,而刀锋所指,正是他曹某人。

什么叫刘协居中调度。他袁绍同吕布率军围拢天子麾下?简单点说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向曹操老巢驻兵。那还能有好!?退一万步讲,就算袁绍当真是只为忠心耿耿,那所谓的大军的给养问题怎么解决?说不得还是要靠被到时候曹操“掌控”的朝廷支付,那么,拿兖州钱粮养着冀州兵将,又能让袁绍在兖州打下一颗大大的钉子,曹操会有这么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袁绍这是想好事想的要疯啊!曹操的确是想奉天子以令不臣不假,但却绝对不会冒着明里暗里将基业拱手让人的风险。让袁绍有了足够掣肘兖州几乎所有军势政治行动的机会,倘若果真如此。到时候曹操若是想要有所动作,估计第一个要防的,就是打着保卫天子之名而留下的袁绍大军。

这种将主意打到别家后门老巢中的主意,绝对不是会志大才疏的袁绍能想的出来的。曹操的目光不由得放在了恭敬的立于袁绍身后的中年文士沮授身上。

沮授之名,曹操闻之久矣了。原本是冀州韩馥麾下谋士。在袁绍半是强逼半是哄骗,里应外合的谋夺了冀州之后。沮授初被袁绍聘为从事,后在谋士“流失”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同与之齐名的田丰,才正式进入了袁绍的法眼。据说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就是沮授的杰作,这让爱才如命的曹操在面对沮授之时,就像是老财迷看到金娃娃一般,尽管恨极了其所给袁绍针对自己的计策,但却是难以压制住对沮授大才的喜爱。而且这次袁绍的举动,根本不必说,定然也是出自沮授之手。

“陛下!臣曹操认为不可!”曹操毕竟不是袁绍那种水平能够比得上的,想着算计人还要先夸一阵自家好,平白弱了几分气势。此时曹操就仿佛对袁绍的“提议”感激莫名似的,先是冲袁绍深深一揖,言辞颇为恳切的对刘协说道:“臣放肆,窃以为天子先蒙国贼董卓之欺君,又受李傕郭汜二贼之无礼,归根究底,皆乃因主弱臣强之故,才令不臣有机可趁。如今天子脱难,曹某同青州吕奉先、冀州袁本初、冀州秦仲明及凉州马寿成、韩文约等,各秉公心,行勤王救驾之事,虽说皆是为了使大汉乾坤重归穹洗,并无二志。奈何天下寡视者非少,倘我等能得陛下驾幸,虽然必是欣喜若狂,但仍旧难脱‘权奸’之名,辱陛下视听不说,也易伤志士报国之心。故而,臣以为,不管是冀州邺城、兖州陈留,乃至青州临淄等地,皆不可为司隶,难承陛下惶惶天威,也不可为有人之心开此先例。尚请陛下三思!”

“曹卿此言足可见诚!”自曹操开始言说,刘协便不停的在点头,看的袁绍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曹操所言有心之人说的是谁?傻子都听的出来。正待反驳间,竟是听得刘协说道:“只可惜洛阳被那国贼焚毁,否则何须如此为难。那曹卿有何去处,不使朕无立锥之地?”

“臣等惶恐!”见年仅十三岁的刘协一时不查之下,连心里真话都说了出来,乌压压跪下了一片旁听的朝臣,连秦旭袁绍等人的脸上也露出几分不甚自在之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万不可出此令臣等不安之语。既然陛下如此说,臣也举一地。乃是因二贼之事欲救陛下而尽忠,为二贼所杀之孔豫州治所,豫州许县。此处距离故都洛阳不到百里,倘若国都重修完成,一日夜间便可使陛下重回洛阳。况且此地前乃是我大汉忠纯志士所属,而豫州又同臣之兖州、秦征东之徐州毗邻,同本初的冀州也相隔不远,足可保陛下坐镇中枢以控天下。”

“许县?”刘协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疑惑的看了眼除了曹操六人之外的其余众朝臣,也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一时间也搞不懂曹操究竟是什么意思。刚刚曹操所言,其实也是说到了刘协的心坎里。当初在感激秦旭救驾之功时,刘协曾经脱口而出欲同秦旭一同去青州亦或徐州,本意其实也是被这接连而来的掌兵权臣给吓怕了,欲借一地重兵以收归己用,重展大汉天子之威风。而在听了曹操所言之后,着实一惊,慨叹于自己之前想的太简单之外,连带着对曹操这般敢于“直言”而产生的好感也呈直线上升趋势,言语间已然有了颇为赞许之意。

“陛下……”眼见曹操的这般“违心”说辞,几乎要说的刘协当面就点头同意了,袁绍脸色愈发难看,深深的看了自家老友一眼,就欲再行开口,却没料到被秦旭抢在了先头,说道:“陛下,臣附议曹骁骑之言。天子乃是天下共主,的确不适合托庇于某一方势力,哪怕只是暂居,也是国之大事,不可轻易给人留下口舌,复生二贼、董卓之乱。况且陛下若是暂居豫州,同臣所在青徐之地,急行军不过十数日便可听诏而来,再有近在咫尺的兖州曹骁骑兵马在,足可保陛下稳掌天下。”

“臣等附议!”马腾韩遂本来就是来打酱油的,平白获得了这么许多好处,也根本没有发现袁绍的用意,只当是同曹操都是在“发扬风格”,在见识了冀州兖州兵士的战力之后,也乐得顺手推舟,卖袁绍、曹操一个人情,在秦旭开口之后,纷纷说道。

“噗!”袁绍现在是有口难言,你说之前好好的要“邀请”天子去冀州邺城也就是了,想必在天子见识了冀州战力之后,这帮在西凉败兵手中吃足了苦头的一干君臣,也须生不出任何反对之意来。干嘛还得非要顾忌这,顾忌那,恁地耍起了心计。可那曹操是个容易中计之人么?结果倒好,本来好好的一出顺理成章的戏码,三拐两绕之下,竟然白白便宜了曹操不说,还让他老袁弄的里外不是人。顾忌除了天子和这一应只吃干饭干不了人事的大汉朝臣之外,谁都知道那许县虽然属于豫州辖内,却早已被曹操控制,作为扫平豫州的桥头堡?可这话袁绍却又偏偏不能明说出来,只能眼见着刘协颔首算是应了下来。怎么个情况?天子居邺城他袁绍便是有董卓、二贼之志,可在刚刚的旨意中,也明确认可了曹操对豫州的掌控,命掌兖、豫、司隶州郡之事了啊?怎么到这会子却又好像被所有人忘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