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叫天)-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硕托此时无心计较他们失陷和硕贝勒之事,问他们有关战事的经过详情。
带头的两个牛录额真互相补充得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还把他们的感觉告诉了硕托。
不愧是打惯了战的建虏,从城内厮杀的声音,持续的时间上,就推测出了城内不超过一千人。又从城头明军的装束上发现,这些明军好像就是一群乡兵而已。
硕托听完了两个牛录额真的禀告后,靠前查看起关城之上的动静。
现在差不多是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但因为城头有火把伸出城外,依稀能看见城头加有木排,不少明军在严阵以待。
硕托是知道昌黎之战的事,对昌黎之战中明国方面加装木排防弓箭之事也有在事后问过汉人中善攻防的人,有了破解之法。
现在他见这清水明月关的明军也用出了这一招,不由轻轻一哼。
从来就没有一招能吃遍天下,这城内的明军怕是黔驴技穷,还想靠这一招来防守,真是做梦。
只是硕托也有头疼的地方,他们是一心逃回关外,临走之时还屠城,根本就没想着还有攻城之类的事情。
因此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除了刀枪剑戟弓箭等各类兵器之外,就只有金银珠宝而已,根本就没有用于攻城的器械,连个云梯都没有。
硕托马上命令一部分人去附近收集可以用作攻城的东西来做器械,另外一部分则原地休息,准备攻城。
他知道清水明月关的详情,虽有险关之称,但现在早已名不副实。这明军肯定是刚占领关城不久,自己手下有三千东征西讨多年的大金勇士,只要能抢上城头,那些乡兵必然不是对手。
在清水明月关内,战果刚统计出来,报到了钟进卫这里。
放进关的建虏一共有七百五十六人,除为首的阿敏被活捉之外,其他七百五十五人都已斩杀。
城外则只砸死了四五个建虏而已,其余的见势不妙,都逃了开去,没有砸到。
已方则死十三人,伤四十二人。多为建虏结成圆阵反击时所造成的伤亡。
钟进卫心中暗暗一算,自己这边还有七百六十来人左右,而建虏城外就有三千多人,还有一半也正在赶来,如果他们爬不上城头倒没事,就怕和建虏短兵相见,拼不过他们啊!
第二百八十二章官匪一家
虽然东边的天空已经隐隐露出了一点鱼白,但走路还需打着火把。
明军主力的前锋出现在了离永平二十里外的官道上,从附近山峰俯视的话,会见到一条粗壮的火龙在前进,并且火龙的周围散落着很多萤火虫。
孙承宗最终和那些将领取得了一致的出兵部署,主力前锋是五千白杆步军,成战斗队列行军。
在白杆军四周一里范围内的萤火虫则是各路总兵派出的部分骑军,分散得很开,搜索前进。
这些散骑一则可以起预警作用,二则万一真的有建虏伏击,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
之后是一万关宁铁骑,一旦前锋遇到攻击能迅速绕过原地拒敌的白杆步军前去攻击敌军。
再走在后面的则是剩下的白杆军和关宁铁骑,最后则是各路总兵的主力人马。
炮营这次没有跟出来,驻防在滦州。
第一是夜间行军,火炮太过笨重,很不方便;
第二是永平建虏并没有据城而守,也就用不着火炮攻城。
不管是将领还是兵卒,带着紧张的精神,赶了半夜的路,都感到有点疲惫。可以明显得看出来,外围游骑的搜索半径正在慢慢地变小。
孙承宗看看天色,又问了下亲卫到永平城的距离后,叫过跟在身后的祖大寿,让他派出夜不收,先行赶往永平城,查探敌踪。
不一会功夫,命令传达下去,从中军的行军队列中跑出十数骑,从官道的边缘,快速向前跑去。
急促的马蹄声敲响在行军士卒的心上,纷纷扭头看着这些夜不收超过他们,向前方远去。
这支夜不收就是胡浩的那支,他带着兄弟们很快超过了白杆前锋,然后驰到了官道中间,扬长而去。
他一边伏在马背上催马快行,一边对周围的兄弟大声喊道:“兄弟们仔细点,别让建虏给阴了。”
“胡哥放心吧,阴不了。”其他夜不收纷纷回答道。
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并不需要多久。
因为天色已经越来越亮,当他们跑了一半路之后,就已能看清道路,火把随即被他们扔掉,速度也提了上去。
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任何建虏,拐过一个山脚后,永平城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胡浩左手一伸,让兄弟们减速前进。
他们都注视着永平城,只见城内多处地方都有火烧剩下的余烟飘出,偶尔几个地方还能看到火光。
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见不到一个建虏。再近一些,隐隐能看到城门也是洞开。
胡浩略一思索,指着他边上一个兄弟道:“王二,你在这待着。要是一刻钟后没见到我们的身影,就速回,禀告大帅有建虏。”
说完之后,也不待王二表示,一夹马腹,加快速度往永平而去。
其他夜不收也不多话,纷纷跟上胡浩,只留下了那个叫王二的夜不收,收马待在原地。
快到永平城时,胡浩挥手一示意,跟随他的夜不收开始四散开来,呈扇形接近离他们最近的南门。
离城门越近,胡浩他们越紧张,警惕着注视着城头城下可能会出现建虏的地方。
就在城门不远处时,又一个夜不收停住,不再前进,等待前面兄弟的信号。
胡浩抽刀在手,一马当先冲进了永平城门。
一进去之后,眼前的景象就让他呆住了。
大街两边,倒着不少百姓装束的尸体,身前背后中刀的都有,还有不少人的衣服都被扒拉开,显然是被搜身过。
各处房屋的门都是洞开着,甚至有的门已从门轴上脱落,斜挂在一边。
除了火烧木头的噼啪声之外,还有偶尔传来的哭声,建虏果然是屠城了。
胡浩马上指挥他的兄弟们四散开来寻找活人问情况,他自己则直奔城头,站在高处嘹望全城。
在他的视野内,没有见到一个活人。建虏应该是离开未久,否则幸存的百姓就会出现在街道上。
胡浩马上转身对城外比划手势,远处的王二一见,转身往来路狂奔,前去禀告军情。
而在城外不远的夜不收则开始进城,过来和他们会合。
胡浩又取出一个哨子,猛吹了几下,刚才散出去的夜不收都开始向他靠拢。
会合到一起后,有一个夜不收从怀里掏出一锭银两,向胡浩笑着说道:“胡哥,你看,路上捡到的。”
其他人一见,也纷纷从怀里掏出一些金银珠宝给胡浩看,甚至有一个比较多的,分了一部分出来给胡浩。
胡浩也不客气,抓过来放在怀里,然后对他们说道:“多了容易被发现,有一些就可以了。我们现在一分为二,沿城头查探建虏踪迹,到城北汇合。”
夜不收们素来信服胡浩,虽有心再去捡点金银珠宝,但还是克制住了**,遵从胡浩的命令,分两边往城北搜索而去。
留在原地的一个夜不收看看胡浩他们的背影,又往城外看看大军过来的方向,稍微纠结了一下,就跑下城头,又去捡财物了。
过了好一会后,这夜不收隐约听到大群的马蹄声,赶紧回到城头察看。
在来路的方向,一支长长的骑军正迅速赶来,看得出来,他们是大军前锋的游骑,闻讯先赶来了。
这些游骑都看到城头的夜不收,知道城内安全,也不打招呼,纷纷从城门处冲了进来,四散开去。
夜不收在城头看着这些游骑开始下马,四散闯进各家民宅,暗自骂了一句:“遇敌就怂了,抢东西倒是快,我呸。”
城外更大的马蹄声传过来,打断了他的暗骂,就又回头看了过去。
是他自己所属的军队,关宁铁骑来了。
跑在最前面的骑军打着一个“何”字,并没有进城,而是绕过城池,往北而去。
随后的骑军则涌进了永平城里,有组织的开始占领街道四周和城头。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其他总兵的主力骑军也赶到了,发现最近的南门关着,连忙叫门。
有关宁军的校尉在城头喊道:“此处已为我关宁军接受,要想进城,请绕别处。”
城下的骑军骂娘之后,也不再逗留,直接往其他城门而去。
永平城在遭受了建虏的屠城后,又开始被官军洗劫,哪怕他们是正规的明军,也没有手软,反正罪名最终都会被安在建虏的头上。
天已大亮,明军的步军终于出现在永平城外,由纪律严明的白杆军从扇形向前开路。
他们并不是为了防御可能的攻击,而是阻止后方各路总兵的步军越过他们进城。
几个总兵不管在孙承宗面前如何请战,他一概不准,只许他们跟在白杆军的身后。
孙承宗一路阴沉着脸,到了永平城外后,让马祥麟带一千白杆军随他进城,其余的白杆军则由秦良玉带着,监督城外的各路步军列队等候。
已进城的各路骑军也不是傻子,早派有哨兵看着城外。见中军“孙”字旗到了,就赶紧回去通知本兵要到了。
因此,等孙承宗带白杆军进城的时候,进入民宅的那些骑军早已回到大街上,驻守在各处街道要冲,装模作样地执行基本的警戒任务。
孙承宗虽心知肚明这些人在他进城前干了什么勾当,可法不责众,只要不是发生在他眼前的事,就只能当作不知道了。
他知道地方明军在这种情况下,干出这些事情,一点也不意外。
所以他也不敢带其他部队进城,只敢带着白杆军。因为白杆军和地方明军不一样,白杆军说到底是土司部队,士卒的命包括他们家人的命,都由土司说了算。就是士卒想抢,只要土司不让,他们就不敢。
孙承宗来到永平城中间的知府衙门,发现这衙门也被建虏所烧,就站在前面的广场上,传令各处将领前来汇报军情。
第二百八十三章建虏并不笨
不一会,各路总兵赶到,一个个装出沉痛表情,向孙承宗禀告他们所占城区的情况。
关宁军何可纲最后赶到,禀明城北安全,没有建虏踪迹。
从各处汇报上来的统计看,半个永平城算是已经毁了,整个城内被烧毁房屋占了十分之一左右,活着的百姓估计只剩一万不到。
要不是张凤仪奉钟进卫之命拼死报信,孙承宗连夜赶来的话,估计永平城就是一片毫无人气的废墟了。
孙承宗叹了口气,他没法拍拍屁股就当看不见永平的惨状,而直接去追击建虏。
于是,他下令各军除了派出夜不收向北搜索建虏踪迹之外,还要各路总兵拨出一部分步军收拾满城的尸骸,收拢各处百姓,整理永平城。
再令张凤仪领一千白杆军巡视全城,监察各路步军,敢有扰民害民之举,当场格杀。
其余部队,休整半个时辰后再往北追击建虏,前往清水明月关与监军汇合。
大军随即开始调整,已进城的骑军开始由北门退出,并驻扎歇息。永平南门的步军除进城执行任务的之外,其他步军全部绕城而过,不得进城。
孙承宗趁这个机会写了两份奏章,一份是报捷文书,另外一份则是汇报永平惨状的奏章,发往京师。
未及半个时辰,夜不收回报,在离城四十里路左右的地方,发现建虏后军的踪迹。
孙承宗一听,马上下令骑军出击,咬紧建虏后军,拖延他们逃跑速度,等待步军赶上决战。
再说勤王军的北路偏军,一直墨迹没有往北走。
军中的锦衣卫则因为刚到,还没正式开始行使监察军队将领的使命,另外他们刚接到的命令也只是监察军中将领的贪腐情况,对他们的行军打仗之事没有发言权。
因此锦衣卫虽知他们是畏敌不前,但也没权限管辖,只好写信派人去找监军,汇报情况。
在白杆信使组接二连三得找到他们,传达钟进卫的命令后,北路军才知道前方已无建虏。
于是,开始加速行军。先是逼降了遵化的建虏伪军,然后马上向中军报捷。
北路军的几个总兵在轻易收复了遵化之后,尝到了甜头,开始争先恐后地往三屯营出发,想抢复城的功劳。
而在山海关,朱梅则刚收到监军传来的命令,商议之后决定亲自带领剩余的骑军和一部分步卒出发。
一个对建虏的大包围圈正在慢慢地形成。
清水明月关的城头加装上去的木排已经所剩无几,城头底下躺着一些建虏的尸体,但并不多。
贝勒硕托看退下来的部队伤亡不多,却基本拉下了城头的木排,比较满意,让这些人先退下去休息。
然后叫过负责第二波攻击的两个牛录额真道:“和硕贝勒失陷在城里,生死未知,后方的明军主力也正在赶来。尔等须得拼死攻之,敢畏敌怯战者斩!”
两个牛录额真也不答话,干脆利落地打千,然后转回自己的牛录去了。
硕托看看城头,手一挥,弓箭手们开始逼近城墙。
在前一轮的攻击中,他们已经试探出了城头的明军并没有多少远程攻击武器,弓箭少,火炮更是没有。
因此这些弓箭手的胆子较大,分散前进到城墙不远的地方后,才开始压制射箭。
城头上的民壮军没有盔甲,也没有像昌黎一样的土制盔甲,因此对于建虏的弓箭很是头疼。
在前一轮的攻城战中不但没能阻止建虏拽掉木排,而且还有不少民壮头部中箭,伤亡不少。
钟进卫和卢象升以及阎应元经过紧急商议之后,让民壮不再露头还击,就让建虏攻到城下也无妨,反正建虏没有铁楸锄头,没法挖城墙,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用巨木撞城门。
一边待命的牛录额真看弓箭手已经就位,开始压制城头的明军,就带头开始冲锋。
几百建虏抬着简陋的云梯和巨木往城墙冲去,没有人发出声音,互相之间都有默契,没有因为缺乏沟通而撞到边上的同伴或弓箭手。
七八架云梯“啪啪啪”地靠上城墙,位于云梯两边的建虏则自觉地扶好云梯,身后的同伴马上就一手扶着云梯,一手拿着兵器开始登城。
“撞!”卢象升就在这段城墙上,看到建虏的云梯靠上城墙,就下令道。
早已等待多时的民壮,几个人一根碗口粗的长木,前面一人扶着方向,后面几人则发力前推。
“啪”的一声,长木撞上云梯露出城墙的一头,发出一声响。
顿时,云梯受力,被撞离了城墙,梯上的建虏随着云梯立起而掉了下去。
也有的云梯因为质量不行,或者因为云梯上的建虏太重,受力不均直接中间折断。
还有几处的长木没有撞中云梯,就马上再来一次。
在这些长木之间,则是身强力壮的民壮用力往城下抛滚木礌石。
城下的建虏弓箭手就只看到城头抛出滚木礌石,落下来砸到云梯下的同伴,却看不见城头明军的身影,只能干着急。
没用多少时间,建虏的云梯就损坏殆尽,抬巨木的建虏也被砸伤好几个,没有防御无法再撞,就只能撤了回去,城墙下又留下了几堆建虏的尸体。
钟进卫在一边观战整个过程,一边对身边的阎应元笑着说道:“靠着城墙防御很简单嘛!”
“那是建虏不会攻城,否则防御不会这么容易。”阎应元见钟进卫很乐观,就提醒他道。
“那要你来攻的话,你怎么攻?”钟进卫一听,来了兴趣,问阎应元道。
“首先,云梯上端两头绑上倒钩,靠近城墙后就能钩住城头,这样就无法用巨木推之。”
钟进卫听了一愣,好像是这么回事。
“其次,城外架云车,和城头一样高,甚至高过城头,让弓箭手居高临下进行压制,城头守军将难以从容拒敌。”
阎应元说完这两条对策之后,钟进卫的脸色就有点白了。
要是城外的建虏用这两招的话,民壮军的弓箭手数量既没有建虏多,射箭的技艺又没有建虏厉害,本身还没有什么防御力,全靠城墙挡着,一旦建虏能居高临下进行射击,那还怎么打?
“还有,我们汉人攻城撞击城门,并不是像建虏一样只是抬根木头就往城门冲。这种毫无用处,没有一点防御力。有一种攻城车,就像小型房屋,其顶坚固并两边侧斜,滚木礌石对其伤害不大。士卒躲在里面,用悬挂的巨木撞击城门,不但省力,而且威力巨大。”
“大舅子,建虏应该不会这些吧?”钟进卫听到这里,脸色有点苍白,问阎应元道。
阎应元回首看看城外,没有一丝欣喜地回道:“现在不会,不等于以后不会。他们这次是匆忙来袭,想造也没有那么快。”
“那就好。”钟进卫暗自庆幸,然后他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想了半天好像硬是想不起来,这种冷兵器战争,实在没啥主意。
忽然,他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钟进卫脑中灵光一闪,对阎应元道:“大舅子,你在这里看着,我去后面给将士们准备些热水热饭,给他们补充点体力。”
钟进卫这么一说,阎应元才想起来忘记这事了。他和卢象升等人都是初次掌军打仗,而且还不是分工明确的正规军,遇到这连续的战事,就忘记吃饭这事了。
现在钟进卫这么一提醒,阎应元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就让于海静陪着钟进卫去后方准备饭食。
城外,两个攻城的牛录额真跪在地上向硕托请罪。
不过硕托并没有拿他们立威,他刚才看到这两个牛录额真身为士卒,冲锋在前,只是因为手段太单一,被城头明军所克,才不得建功。
所幸明军为城下弓箭手所克,滚木礌石只能用抛而不能砸,死亡的士卒并不多。
建虏弓箭手中的牛录额真也过来向硕托禀告,看不见明军,他们没有用武之地。
硕托锁着眉头,盯着清水明月关,想着这城墙要矮点就好了。
当他看到城墙下的木排时,忽然眼睛一亮,当即下令,准备器械,要再次攻城。
第二百八十四章清水明月关的危机
再说建虏后军主帅纳木泰听报后方发现明军夜不收,是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知道明军迟早会出现,但没想到他们离开永平不久,明军就跟上来了。
纳木泰不由得有点恨那些出现在清水明月关的明军,要不是他们,自己也不用再返回永平城,去运攻城器械。
就这么来回耽搁了下,自己就被明军跟上了。
他看看自己这支三千多人的队伍,不禁暗暗忧心。
在永平城玩得太爽,各级将士之间的建制早就没了。在士卒前后退出永平城后,又没有全部整队再走,都是出来一批走一批。其中阿敏带了一批,硕托带了一批以及自己这一批。
因此现在自己这支队伍的指挥根本做不到得心应手,这在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只能尽量撤,和硕托汇合再说。
纳木泰想到这里,下令加快速度向硕托靠拢,并派人先去向硕托报信。
而明军的夜不收小心翼翼地跟在建虏的屁股后面,并不靠前接触。
跟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感到奇怪了,这支建虏和他们平时对敌的建虏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建虏,那会让自己安心地跟在他们的身后,早就会派出他们的精锐探马驱逐自己。
越是反常就越让夜不收小心,可再小心也总归有接触的时候,双方一交手之后,又让夜不收们大吃一惊。
这些落后大队的建虏好像战力不高,自己没怎么费劲就解决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掉队的建虏是原本驻守遵化、迁安,连夜赶到永平的那部分人。然后这些建虏又在永平的屠城过程中玩得太欢,体力透支太大,才会被这些夜不收轻易解决。
更让这些夜不收吃惊得是,在他们解决得建虏身上缴获了大量的财物。
这些财物很明显是抢自永平城,因为有不少财物,特别是金银首饰之类的有不少都沾着血迹,甚至还发现有个白玉扳指还套在断指上未取下来。
这些有缴获的夜不收,平白发了一笔大财,让他们大喜过望,同时也让未得到财物的夜不收眼红异常。
明军夜不收们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不断得靠近建虏后军,企图再打死几个建虏,抢他们身上的财物。
同时建虏身上携带大量财物的消息就像血溶于海里引来远处的鲨鱼一样,被派来执行牵制任务的明军骑军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根本就不需要再次证实,想想就知道这消息肯定是真的。各路总兵马上派出骑军企图攻击建虏,但当他们发现其他总兵和自己打一个心思的时候,又不肯再冒头了。期待着别的明军先攻,自己捡便宜,也因此多给了建虏一些喘气的机会。
再说清水明月关前,建虏在其弓箭手的掩护之下,竟然在城头明军的弓箭射程内搭木架子。
这些建虏都穿了几层皮甲,在这个距离内,只要明军没有射中他们的要害,就奈何不得他们,甚至有的建虏身上挂着明军射过去的箭支,仍旧不管不问地在施工。
这情况让城头轮值的阎应元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去叫醒趁建虏未攻之时前去补觉的钟进卫和卢象升。
他们两人赶来一看,也是大为吃惊。
这建虏分明是欺负他们没火枪火炮,弓箭又少的缺点,真是太嚣张了!
不过建虏这是阳谋,就算知道了也没办法。
三人一商量,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七百多民壮里挑选箭技好的人上城头进行压制,尽量减缓建虏的搭建速度,等待明军的增援。
于是,正在补觉的民壮也全部被叫醒,从中挑选了箭技高超的人,上了城头,借助城头的掩护,开始攻击搭建木架子的建虏。
这么一来,建虏的搭建速度明显有了减缓,不时有受伤的建虏被抬了下去,然后补上新的建虏。
不管建虏搭建的速度多缓慢,总归还是在搭建。
贝勒硕托看着木架子正在慢慢地加高,要不了一个时辰,就能与城头齐平。到时候,看城头那群乡兵往哪躲。
他想到得意处,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多久,好心情马上就被破坏了。
纳木泰派出的传讯兵赶到了,向硕托禀告了后军被明军夜不收咬上的消息。
硕托心中凛然,详加询问后,下令不计伤亡地加快搭建木架子的速度。
清水明月关城头的民壮弓箭手虽射得勤快,也有战果,可建虏实在是多,有足够的替换,搭建木架子的建虏不见有减少。而且随着射击时间的持续,手臂开始乏力,他们的紧张情绪随之开始增加。
钟进卫在观察点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着急,但却没有办法。要是让建虏真搭好了木架子,只要和城头差不多的高度,民壮就只有被逼下城头的份了。
他左思右想,东看西看地想找出一个办法来。
还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当钟进卫看到城内一角堆满的建虏尸体时,仿佛看到了宝贝,马上高兴地给身边的于海静道:“快,你招呼人去把建虏的盔甲扒下来,给城头的将士送过去。”
当时民壮们打扫战场的时候,把武器银钱之类的都收集走了,建虏身上的盔甲多有破损,暂时又只是躲在城头防御,盔甲的需求也不大,因此就没人想着去扒。
现在建虏弓箭对城头的威胁加大,盔甲的需求就上来了。而城内的民壮都在休息,城头的民壮则紧张注视着城外建虏的动向,都忘记了城内还有一堆盔甲可用。
反倒是钟进卫这个闲人看啊看的,被他看到尸体堆而想了起来。
于海静一听钟进卫的命令,也是一喜,马上就去招呼城内的民壮扒拉建虏的盔甲,给城头的民壮送去。
没过多久,城外的建虏忽然发现清水明月关城头出现了好多同伴,都是身着大金服饰的兵卒。
他们一愣之余醒悟过来,明军是扒了失陷在城内同伴的盔甲,都大为震怒,不管射不射得到,纷纷往城头上送箭支。
卢象升在箭楼上,看着一下多了那么多盔甲,又看到城外建虏的情况,心里开始思量起来。
离城三四十步的地方站着弓箭手,压制城头,在他们后面则是一些徒手的建虏在忙着搭建木架子,这些建虏都没有近战能力。
但在几百步之外还有几千建虏,纷纷坐在地上休整。
卢象升的眼力不错,能看到不少建虏其实在打瞌睡。
要是挑选士卒随自己杀出城外的话,木架子肯定是能毁掉。只是建虏都是久经战阵,虽然现在都在休息,恐怕也会快速反应过来,粘上自己的话,出城厮杀的部队恐怕就回不来了。
卢象升皱着眉头看着城外,敌我实力的差距实在太过巨大,让他虽有心,却无力出击。
眼下还是再等等,非万不得已,还是不出去冒险。
建虏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木架子架了两层之后,就架不上去了,高度只有关城的一半左右。
硕托很不满意,正要下令强行往上架时,纳木泰又派来一个信使,禀告说明军的骑军也已跟上后军,请求增援。
在报告坏消息的同时,也有一个好消息,说从永平携带过来的攻城器械马上送到。
建虏都是骑军,之所以没有甩掉明军,就是因为要护送攻城器械的原因。
硕托一听,大喜过望,细问了攻城器械后,马上打消了强行再往上搭建木架子的心思,将就着让弓箭手就站那半个城墙高的木架子上向城内射箭,多少都有效果,攻城主要还是靠纳木泰送来的那批军械了。
紧接着他下令多做些云梯,所有云梯准备一次全部用上。
硕托打的主意就是一次攻下清水明月关,因为明军主力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他从容攻城。
在木架子上面建虏弓箭手的压制下,城头的民壮们被迫靠近墙根躲避。一边也是趁机恢复手力。
阎应元上了箭楼,和卢象升去商议对策,看怎么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没想他刚到箭楼,还未来及和卢象升说话,就听到城外传来建虏巨大的欢呼声。
两人忙看过去,愕然发现从远处推过来六架投石车,,虽然不是最大型的那种,但也不是他们能对付得了的。
城头其他民壮偷偷看到了投石车,一个个的心情都沉重了起来。
第二百八十五章建虏的危机
钟进卫当然也看到城外建虏的投石车了,虽然投石车的数量不多,但城头完全没有可以克制的武器。
这六架投石车轮流砸过来的话,清水明月关这狭窄的防御面反而弥补了它们数量上的劣势。
一旦这些投石车开始攻击,不但民壮们无法在城头立足,而且还可能砸坏城头。
这奶奶的明军,城墙长久不修,外墙都能看到有砖头剥落的地方。城外的建虏不可能没看到,他们使劲用巨石砸的话,说不得还能给他们砸出一个缺口。
城外的建虏开始排列投石车,在做攻城前的准备,让钟进卫很是焦急。
他想着自己当面砍人不行,但脑子应该还算灵活的吧,到底该怎么对付这种投石车呢,他绞尽脑汁地想起来。
后世大部分人对于这种情况的借签只能来自电影电视剧,钟进卫想着想着又被他想起一种可以借签到眼下场景的方法,只是这种手段好像只有反派才会拿出来用,这建虏凶残成性,估计不会有用。但不管如何,总得试试。
城外投石车旁边,硕托看这几架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