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武皇-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武神塔第九层的试炼究竟是什么,竟连他也闯不过去?”林道暗自沉吟道,神情当中尽是凝重之色。
“陛下。”
此时,只见司马懿行礼说道:“既然少林寺没了玄空,我等或可对少林出手,以征兵国策强压少林,将八千少林弟子尽数纳入我汉军之中!”
征兵国策是此前司马懿和郭嘉共同商定下来的,主要针对的目标便是汉朝境内的那些江湖宗门,手段也很简单,无非是威逼利诱,派遣密探挑唆各门派中贪享荣华富贵之人在宗门内生事内耗,将那些不愿接受招安之人一个个除去后,再由朝廷出面,吞并整个宗门。
依此国策,一年来汉朝已吞并数百家江湖宗门,其中尤以剑南道为甚,岳飞手中的十五万汉军精锐,其中大部分便出身自剑南道的江湖门派当中。
林道闻言点了点头,道:“少林寺尚有玄慧、玄静、玄远三名高手,朕会让隐娘。。。。。。算了,待朕亲自出手收拾掉这三人之后,右相便可安排空如慢慢掌控少林,除掉那些不愿归顺之人,而后接受朝廷招安。”
“是。”司马懿俯首应道。
第363章 吞少林
少林寺,藏经阁。
玄空生死的消息并没有引来外界的震动,只因这老僧数十年不问世事,江湖上知道玄空之名的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两掌之数,便连少林寺内,也只有方丈玄慧和其两名玄字辈师弟知道。
而玄慧也没有大张旗鼓的为玄空举行超度法事,只是和玄静、玄远在塔林简单诵了遍《往生经》后,便独自来到了藏经阁内,打算收拾玄空的遗物。
“残年不复徙他帮,身与两禅同业釭。坐到更深夜寂寂,飞雪无数落天窗。”
待玄慧来到藏经阁第七层后,却骤然看见林道正独自一人立于玄空生前的蒲团前,负手低吟。
“林。。。。。。阿弥陀佛,不知武皇陛下到来,贫僧失礼。”见林道无声无息悄然出现在藏经阁内,玄慧着实吃了一惊,强自定下心神,合十行礼道。
林道闻言转身,淡笑着看了眼玄慧:“大师无需多礼,朕此番上少林,实为旧事重提。。。。。。想必大师也不会欢迎,所以这虚礼嘛,还是免了罢。”
“阿弥陀佛,陛下,到底还是不愿放过我少林寺。”感应到林道一身深不可测的武道修为,玄慧回话之际,已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林道淡淡一笑,道:“大争之世,何来乐土。此前朕欲收少林为朝廷所用,大师不许,所以今日。。。。。。朕只好自己来取了!”
声落,轮回领域于无形之中散出,彻底封锁住了整座藏经阁。
“轮回奥义!”玄慧见状,惊呼一声,神情之中凝重无比。
“地藏六道观生死,三千劫几历轮回。。。。。。大师现在往生,或许黄泉路上,还能追的上玄空!”
只见林道嗤笑一声,随即一指朝其点出,使的正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之一:拈花指,只是指尖却还带了些许能湮灭万物的罚恶之力,墨黑色的莲花转动间,直欲彻底吞没玄慧。
“佛陀金身!”
“嘭~”
玄慧见状不敢怠慢,浑身泛起金芒,便如金刚罗汉现世一般,硬生生的挡了林道一指。
“咚咚咚~”
沉重的步伐踩在木板之上,发出震响,玄慧被逼的连退三步,骇然看向了林道:“武皇陛下,何必如此苦苦相逼,我少林立寺千年,从未真正归顺过任何天家势力,陛下若是一味强逼,将来又如何服众!”
“哈哈哈,这便无需大师操心了。”
林道郎笑一声,手上不停,罚恶之力隐在少林七十二绝技当中不断向玄慧攻去,逼的其只余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
数十招过后,在无形罚恶的湮灭之力下,玄慧体内元力不断被吞噬,气息渐渐开始混乱,竟已有不支之相。
藏经阁外,少林寺后院长老室。
“师弟,你察觉到了吗?”只见正凝神而座的玄静骤然睁眼,朝一旁的玄远沉声说道。
“察觉到什么?”玄远微微一楞。
玄静凝声道:“藏经阁,似有异动!”
“不会吧,你是说方丈。。。。。。”
玄远话音未落,便已被玄静断然打断:“师兄,速跟我来!”
言罢,身形闪动间,已径直朝藏经阁冲去。
林道的《六道轮回诀》并未领悟完成,玄慧身手不弱,虽被困在了轮回领域中,可二人一番交手最终却还是没能瞒过武道修为仅次于玄慧的玄静。
然而,当二人刚刚踏进藏经阁时,却被另外两人给拦了下来。
“赵云,马超!”
看着挡在身前的赵云和马超,玄静神情凝重至极,至此,少林寺仅存的三名星君境强者算是全被困在了轮回领域之内,脱身不得。
“砰砰砰~”
听见楼上传来的交手之声,玄静急忙朝玄远说道:“师兄,你快去助方丈,这里交给我!”
马超闻言冷笑一声:“哼!狂妄,都给本将留下吧!”
声落,长枪一指,同赵云一人一个对上玄静和玄远,四人战作一团。
“噗呲~”
藏经阁七层,林道一记龙爪手穿入力竭而战的玄慧胸膛,淡声道了一句:“能与朕相斗百招也算难得了,玄慧,这八千少林弟子,朕便收下了!”
言罢,掌中运劲,径直一把捏碎了玄慧的心脏。
“阿。。。弥陀。。。佛,少林。。。。。。绝。。。矣!”带着无尽的不甘之色,玄慧抓住林道的手渐渐无力瘫下,长叹一声。
声落,缓缓低首,阖眼而逝!
斩了玄慧后,林道没有耽搁,直接来到一层助赵云和马超击杀了玄静和玄远,而后三人悄然离开少林。
藏经阁一场大战,少林寺仅存的三名玄字辈高僧尽数被诛,而整座少林寺内,却只有空如一人知道这个消息。。。。。。
“师尊,弟子不孝,可。。。。。。家父已在汉朝为官,弟子别无他法!”
藏经阁内,只见空如朝着玄慧的尸体叩首道:“待他日弟子入那阿鼻地狱,定会向师尊请罪!”
言罢,不再耽搁,径直背起玄慧、玄远和玄静三人的尸首,连夜出了少林寺。
******
翌日,道府碧霄殿。
“右相,朕的事做完了,接下来便由你来安排,开春之前,朕要看到八千少林弟子尽入我汉军之中,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是。”司马懿俯首回道。
林道微微颔首,随即继续说道:“还有那个高丽国的公主,李。。。李什么来着?”
“李雅。”司马懿应了一句,顿了片刻后,道:“李雅确实需要尽快处理,周泰将军已将水军人选挑出,二十五艘海船,七万多名汉军将士,还有那龙牙飞舰都瞒不过李雅的眼睛,若是被其寻机将消息传回高丽,会给我朝带来不小的麻烦。”
林道点了点头,问道:“夫人还是不肯做吗?”
司马懿:“夫人心善,便连貂蝉也劝不动。不过隐娘却已渐渐认同了貂蝉姑娘,想来再过些时日,陛下手中的这把利刃,便可真正发挥出该有的功效了。”
“哎~”听完司马懿之言,林道无奈叹了口气,随后说道:“不能再拖了,让赵国荣去做吧。”
“是。”司马懿闻言应道。
第364章 卧龙发兵
汉历二年一月,雪飘漫天,冰封万里,凛冽的寒风呼啸南北,像一匹脱缰的烈马卷着杂物在半空里肆虐,打到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刚经历旱灾和洪涝的黎民百姓,又迎来了漫长的凛冬,饥饿和严寒把人往死路上逼,湘江以南还要好些,而湘江以北,明朝境内,却多有活不下去的大明军民不断逃过湘江,接受汉朝的救济。
汉朝愿意接济黎明百姓,却唯独不救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
司马懿收服少林的法子很简单,将少林仅存的三名玄字辈高僧尸首扔到湘江以北,慢慢散布少林方丈玄慧和两名长老玄静、玄远身死大明境内的消息,乱了一众少林弟子的心神。
而后又命少林寺内有意投汉的僧侣假意失手烧了粮仓,如此一番下来,没了主心骨、饥寒交迫的少林弟子哪里还挡得住大汉朝廷招安的诱惑?勉强撑了十几日后,空如以玄慧关门弟子的身份,联合了一众有意投汉的少林僧人鼓动八千弟子归汉,凛冬之下,谁也不想被活活饿死、冻死,今又有空如带头,自是纷纷顺势归附了汉朝。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不说汉朝这边忙着招安少林寺,只说这一日,明朝和高丽边境,却即将掀起一场大战。
岭南道,辽东城。
辽东城墙之上,一名身长八尺、面如玉冠、头戴纶巾,着一身雪白貂绒外衣的中年男子正蹙着剑眉,负手远眺境外的高丽国土。
“丞相,紫禁城来信,林道已拿到李倧手上的那卷羊皮海图。”此时,只见朱光宇来到城墙之上,朝男子俯首报道。
明朝缺将不缺兵,鉴于此,诸葛亮出世之后,便时常将朱光宇带在身边,既是护卫,也是有意栽培。
诸葛亮闻言微微颔首,问道:“关将军也该快到了吧?”
朱光宇应道:“关羽将军于三日前已从湘西道秘密出发,预计最多两日,便可抵达辽东城。”
说到这儿,只见朱光宇微微一顿,犹豫片刻后,问道:“丞相,时值凛冬,将士们皆无心思战。。。。。。咱们真的要抛开汉朝,独自攻打高丽吗?”
诸葛亮微微一叹,道:“如此寒冬,本相又何尝不知眼下并非开战之机,只是现在不打,真等明岁开春再与汉朝联手合攻高丽,只怕便打不下来了。”
“若让汉朝在高丽国境扎下根来,将来我大明与汉军对决之时,便会受南北夹击之苦。”
“凛冬天寒、军饷短缺,我军无心思战不假,可高丽和汉朝也绝不会想到我大明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发起进攻,一场大旱、一场洪涝,至我大明境内生灵涂炭,此番若能攻取高丽,当以战养战,倾高丽一国之资,或可缓解我大明颓败之局。”
与汉朝签订停战协议,定下开春之时再一起联手攻打高丽只是诸葛亮的缓兵之计,其目的便是为了稳住林道,好让明军在开春之前,彻底打下高丽全境。
若能一战功成,既可解除大明东北边境之忧,又可夺高丽国物资补给明军,此两利一害之局,也难怪诸葛亮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
当然,这也要多亏了驻扎在东北边境的十万西北军,若非这些西北兵士常年征战、本身韧性极强,吃苦耐劳惯了,诸葛亮便是有心趁着凛冬攻打高丽,也是无力为之。
明皇朱玉堂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仙岛之上,而诸葛亮对此却有些不以为然,他还是更加相信自己,逐鹿山河,当从大局着手,左右战局之势,而后以大势反压汉朝才是正道。
只见朱光宇听完诸葛亮之言后,沉默片刻,随即问道:“即便真能打下高丽,待那林道收到消息后,若是一怒之下不再与我朝合作谋那玉京仙岛,届时又该如何?”
诸葛亮闻言淡淡一笑,道:“不合作便不合作吧,没有明皇陛下手中的海图,他林道也别想寻到那玉京仙岛,最坏的情况亦不过是彻底撕破脸皮,龙争虎斗一番罢了。”
“此番攻打高丽乃本相与陛下共同商定,你只需依令行事便可,不必多问。”
“是。”朱光宇见此,无奈应声回道。
******
江南道,道府碧霄殿。
司马懿正向林道汇报着收服少林之事,却见赵国荣拿着一封信函,快步行进了殿内,道:“老爷,悬镜司消息,湘西道守将日前出现在中州境内,观其行路,像是要往辽东边境而去。”
“去东北边境?”
林道闻言微微一楞,接过信函看了一番后,皱眉道:“关羽不在湘西道待着,去辽东干嘛?”
“不好!”
只见司马懿闻言,只一思忖后便已反应过来,急忙朝林道说道:“陛下,孔明这个时候召关羽去辽东,不会有其他事。。。。。。明朝有兵无将,孔明召关羽去辽东,定是已准备攻打高丽!”
“打高丽?”
林道闻言,沉声道:“高丽国有将近二十万兵马,这天寒地冻的,明朝东北边境可战之兵撑死也就那十万西北军罢了,这么点人,又兼粮饷不足,凭他明朝一家,打的下来吗?”
“陛下,孔明骤然逆天时发兵北伐,连咱们都没预料到,那高丽皇帝李倧又岂会想的到?”
司马懿皱眉叹声道:“临阵用兵本便是卧龙所长,奇袭之下更能事半功倍,此番是臣大意了,中了诸葛亮的缓兵之计,大雪封江,咱们即便是现在想从东海发兵分一杯羹也来不及了!”
“呼~”
只见林道深呼口气,摇了摇头,凝声道:“好一个诸葛卧龙,朕到底还是小瞧了他!”
言罢,朝司马懿吩咐道:“右相,即刻传信给姬鹏举,让他通知李倧,明朝发兵在即,望他早作准备。”
“哎,但愿来得及吧!”司马懿闻言应声叹道。
林道收到悬境司消息,将这份情报告诉给高丽皇帝李倧,且不说李倧会不会信,便是信了,再召集大臣商议,之后通知各城守将却也来不及了,这么一番耽搁,高丽边境早已失守,根本已无需林道再去通知!
第365章 无题
辽东城外,北风呼啸,飞雪漫天。
诸葛亮立于点将台上,看着台下迎风雪而立的十万西北军,朝一旁的关羽淡声道了一句:“云长,传话。”
关羽微微颔首,随即上前,传声高喝:“将士们,有人说,今我大明已濒临绝境,亡国不远!”
“可本将却以为,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能让人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你们,都是我大明最优秀的战士,风雪挡不住你们,饥饿也挡不住你们,你们是我大明无坚不摧的长矛,兵之所至,攻无不克!”
说到这儿,只见关羽朝远处一指,声音一字一句穿透风雪,传进每一名将士耳中:“那里,是高丽国,有我大明急需之粮饷、有女人、有御寒衣物,想要,拿起你们的长矛,本将领你们去夺来!”
“巍巍我大明,巍巍我西北将士,乘风破雪搏傲寒凛冬,飞鞭催马饮庆功汾酒!”
“本将只问一句,谁愿与本将一起,攻克汉城,同饮庆功汾酒?”
声落,十万西北将士同声高喝:“攻克汉城,同饮庆功汾酒!攻克汉城,同饮庆功汾酒!”
诸葛亮见此,上前单手挥起羽扇,将士呼声顿止。
“关羽。”
“末将在!”
只见诸葛亮递出一面令牌,断声道:“命你为右路先锋,领军三万,从东面进攻。一路所过,所遇高丽之军民尽皆杀光,不可留下一人。”
“要以最快速度攻取高丽东面建安城,且不可为自己留下后顾之忧。”
“末将领命!”关羽接过令牌,沉声应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建安城乃是高丽御我大明门户之城,李倧闻建安有失,必会命大将出汉城,率高丽主力军队来救。”
“本相要你领着三万西北将士,守住建安十五日,若你能将高丽主力军队托住,此番北伐高丽,云长当为首功!”
关羽闻言,凝声应道:“丞相放心,关羽一日不死,建安便一日不破!”
诸葛亮微微顿首,随即又朝朱光宇说道:“光宇。”
“末将在!”
“命你为左路先锋,领军七万,随本相一起从西路进军,攻克平壤,一月之内,拿下汉城!”
“末将领命!”
战鼓震天,迎着北风呼啸,明朝在辽东卧龙排兵布阵,汉朝冢虎亦在道府之内,推演着卧龙对高丽的用兵之法。
“陛下请看,建安、平壤、汉城三城互为犄角,这三城之中,建安为高丽门户,臣若是诸葛亮,必会遣一先锋大将,一路东进奇袭建安。”
碧霄殿内,司马懿指着高丽地图,朝林道说道:“高丽皇帝李倧闻建安有失,必会派遣汉城主力重夺建安,而此时,诸葛亮的中军部队便可从西路进军,只要能打下平壤,那么高丽首都汉城,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林道闻言微微颔首,问道:“若按右相之意,当如何应对诸葛亮的进攻?”
司马懿想了想后,道:“若那李倧能有所防备,只需派军进驻建安固守,久战之下,明军粮草不济,自会主动退去。”
“可时值腊月凛冬,高丽军心惫懒,明军冒风雪奇袭之下,建安城多半是守不住的。”
说到这儿,只见司马懿细细察高丽地形图,随后指着一处,断然说道:“换位处之,若陛下是李倧,臣必会建议陛下派汉城守军从新城小道连夜急行,绕过建安和平壤二城,从后方切断诸葛亮归路,如此一来,灭十万明军便如瓮中捉鳖,除非他诸葛亮有数十艘龙牙飞舰,否则,早晚必被困死在高丽境内!”
林道闻言微微一楞:“首都汉城不要了?”
司马懿哂然笑道:“只要能将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歼灭,复夺汉城又有何难?”
林道摇了摇头,道:“右相能想到的,诸葛亮只怕也能想到。新城。。。。。。诸葛亮不会没有防备!”
司马懿:“明军只有十万兵力,即便孔明有所防备,也无力分兵三处固守,此乃明计,不怕他诸葛亮知道。”
顿了顿后,又道:“况且,临阵用兵当依天时地利人心而动,期间自有千般变化,臣现在亦不过是说了个大概方略罢了,真要与孔明领军对阵,也要依实而动。”
林道闻言点了点头,思忖半晌后,问道:“我们能否将此间推演送去给那李倧,让李倧依右相之计,对抗诸葛亮?”
“不可!”只见司马懿断然回道:“为帅之道,当知天时、察地理、晓人心,高丽皇帝生性多疑,且颇为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说,若陛下将臣的用兵之法告知李棕,不但不能助其击退明军,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加速高丽国的覆灭之局!”
林道见此,气苦道:“难不成就这么便宜了那朱玉堂!若诸葛亮真能打下高丽,得此一国之资,明朝实力便可再涨一成,于我大汉何益?”
林道现在是真有心把那龙牙飞舰给暴露出来,彻底和大明朝撕破脸皮,助高丽先灭了十万大明西北军再说!
可如此一来,将来探寻东海玉京仙岛,这龙牙飞舰必会被朱玉堂给防备,弄不好还会压着手中的羊皮海图不出,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去寻那长生至宝!
说白了,龙牙飞舰是要留着对付大明精锐神策军、羽林军和紫禁城禁军的,这三支明朝利剑,才是龙牙飞舰的目标,区区十万汉军便将这张王牌打出去,林道实在是不甘心!
却见司马懿闻言,微微一笑,道:“陛下莫恼,既然他朱玉堂不守信约在先,那咱们便也不用客气了。”
“诸葛亮和关羽去打高丽,咱们便正好借着此机,命岳飞尽起剑南十五万汉军精锐,攻过湘江,夺了湘西道!”
话音刚落,却见赵国荣拿着一份情报行进了碧霄殿内。
林道见此微微皱眉,他现在一见到赵国荣便头疼,原因无他,只因这家伙这段时间每每来此,必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
果然,只见林道看完赵国荣递上来的信报后,又将信纸张朝司马懿递了过去,苦笑道:“朱雀来信,明皇领十万羽林军御驾亲征,合湘西境内的二十万西北军,守湘西!”
第366章 取湘西(一)
司马懿闻言,淡笑道:“孔明算无遗策,调关羽北伐高丽,湘西便再无领军大将镇守,对我朝有所防备也是预料中事。只是臣却没想到,明皇朱玉堂竟会亲自去守湘西道。”
林道:“十万羽林军,二十万西北军,明军在湘西的兵力胜我军一倍。想要攻取湘西。。。。。。难!”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明军虽有三十万精锐,可粮饷不济,这是朱玉堂的心头病。”
说到这儿,微微一顿,笑道:“可若是咱们主动给那朱玉堂机会谋夺粮草,则湘西道,取之不难。”
“先生有何计策?”林道闻言眼前一亮,急忙问道。
“陛下可知昔年上方谷一战?”
只见司马懿微微一笑,随即取过剑南道的地形图,向林道不断说起了自己的计策来,用的却正是昔年诸葛亮在上方谷对司马懿使过的诱敌深入之计。
却见林道听完之后,一脸苦笑的看着司马懿,顿了顿后,无奈问道:“右相可曾想过,诸葛亮本是知晓天时之人,为何在上方谷一战中,却没能算到那日会有一场倾盆大雨落于上方谷上空,终使右相脱困出谷?”
司马懿微微一楞,沉默片刻后,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难测,昔年三足鼎力之势已成,孔明却妄图凭蜀道一州之力光复大汉,此举乃逆天时而行,臣一直以为当时是天意助我大魏,致使孔明的‘木牛流马’之计功亏一篑。。。。。。莫非,另有他因?”
林道点了点头,叹声道:“不是什么天意,而是科学!”
“科学?”司马懿诧异道,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林道见此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随即向司马懿解释了昔年上方谷那场暴雨形成的原因。
原来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
同时,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听完林道的解释,司马懿方才恍然大悟,昔年上方谷一战,诸葛亮算尽天时地利人心,司马懿本以为自己是运气使然才能逃出生天,却没想到真正的原因竟是那诸葛亮少算了一筹:化学反应!
只见林道思忖片刻后,继续说道:“不过先生此计却也仍旧可用,只需稍加更改便可。。。。。。”
说着,伸手一指地图,而后将自己的计划向司马懿说了一遍。
司马懿听完林道的计划后,思忖半晌,颔首说道:“此计可用,陛下可即刻传信给岳老将军,命其依计行事。且要叮嘱岳老不可贪功,将陛下所言的。。。。。。‘化学’之理一一告知。”
林道点了点头:“善。大明既得高丽,朕便取他的湘西道,好处总不能让那朱玉堂一个人给占了。”
******
剑南道,剑阁主城。
城主府内,岳飞和黄忠二人相对而座。
“既是诱敌深入,为何还要如此麻烦,只需将明军主力引入断剑谷,而后封住谷口,尽起两侧伏兵以火油攻之,便足以将数十万人坑杀在断剑谷内。怎么陛下和右相,都想不到这点吗?”听完岳飞之言,只见黄忠皱眉问道。
岳飞闻言,淡声道:“原因有二。”
“其一,为确保朱雀地位,保住我朝在大明的情报网,陛下暂时还不想杀那朱玉堂。此番用兵,主要是为了灭杀明军精锐,夺取湘西道,最好能将玄武除去,只要玄武一死,关羽也再难活命。”
“其二,便是断剑谷地势所致,若依着黄老之言,届时的诱敌深入之计,便成了引狼入室了。”
说着,又向黄忠解释了一番昔年诸葛亮在上方谷用计失败的真正原因。
只见黄忠听完后,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只是既要诱敌,不知岳将军欲遣何人为先锋?”
想要成功骗过朱玉堂,剑南道所派的先锋将领修为便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临阵斗将,如果让黄忠和岳飞亲自上场,说打不过明军将领谁也不会信,可要是派修为太低的去,也容易引起明皇的怀疑。
岳飞闻言,想了想后,笑道:“有一个人,或许合适。”
黄忠:“何人?”
岳飞:“楚寻欢。”
******
湘西道,涎州。
诸葛亮和关羽去了辽东,戚继光坐镇海口道许阳城,岳擎宇远在西北,湘西道无人镇守,明皇朱玉堂自领着玄武和羽林卫统领华荣来到了湘西道涎州主城高临城,以御岳飞。
“华荣,你即刻派遣斥候过江,想法子探清剑南道内岳飞军队的虚实。”
身为人皇至尊,朱玉堂有他自己的骄傲,虽然诸葛亮在北伐前已一再叮嘱明皇不可轻易率军进攻剑南道,可朱玉堂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当失土之君,如今湘西道有三十万明军精锐,所差者唯有军饷而已,如果有机会能从林道手中夺回剑南道,朱玉堂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是。”华容闻言,领命退去。
“陛下,剑南道山多地险,多处关隘皆可用伏兵,丞相曾言,我军兵多粮寡,三十万大军镇守湘西尚属勉强,若是。。。。。。”
一旁的玄武岳山鸣见明皇一进湘西便派斥候过江,怕其冒险带兵攻过湘江,想出言提醒,却被明皇伸手打断道:“山鸣,朕知道你想说什么,诸葛丞相的话朕亦不会忘记。”
“只是临阵用兵需依时而动,若无机会,朕自不会过江去攻岳飞。可要是寻着战机,却也不能死守在湘西道,这江山,是朕打下来的,朕又岂是那不懂兵事之人?是战是守,待斥候探明情况,朕自有定计,你无需多言。”
“是。”玄武闻言,无奈应声道。
第367章 取湘西(二)
“报~”
数日之后,明军斥候长返回湘西道高临城,朝明皇朱玉堂俯首报道:“禀陛下,多路斥候探报,剑南道总计约有汉军十五万,其中五万由黄忠率领驻扎在剑州蜀山境内,另五万由岳飞率领,驻扎在剑南道主城剑阁。”
“还有五万在何处,谁人统领?”明皇淡声问道。
斥候:“还有五万在断剑谷,汉军的粮仓便在谷内,统帅将领为楚寻欢。”
“楚寻欢?”
明皇闻言微微一楞,暗自沉吟道:“岳飞岂会派一名不通兵事的江湖人物来守粮仓?断剑谷?”
想到这儿,只见明皇取过剑南道地形图,仔细察看了一番后,冷然笑道:“断剑谷三面绝壁,只留一处进谷小道,岳飞派楚寻欢镇守断剑谷,难不成是欺朕不通兵事,想诱朕大军深入夺粮?”
“呵呵,所谓千古名将看来也不过如此!”
言罢,朝斥候长吩咐道:“传朕旨意,各路斥候皆往断剑谷探查情报。”
“其一,探明断剑谷内的存粮是真是假,看看粮仓内装的到底是细粮还是沙石。”
“其二,想法子弄来那楚寻欢在断剑谷的布防阵图。”
“谁能将此两份情报详细探知,朕赏其千金,封千户侯。”
“是。”斥候长闻言神色一喜,领命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