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子乱臣(路人)-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区二十日内,许惊鸿他们已经对胡地数十个部族进行了疯狂杀戮,这种让胡人感到真正恐惧的毁灭打击,终于让那些本还有着过节的胡人们不敢不团结在一起了。十二月二十三日,剩余的胡人终于集合了所有能用的人马,四千七百多骑,开始搜寻起了这支突入到自己境内的宋军来。

但这个草原是如此辽阔,又岂是他们说找到就能找到的?两日下来,不但没能找到宋军给予其迎头痛击,反而因为各部都将能战之士给派了出去,从而使自身的防御更弱,让这支宋军接连又袭击了几个部族。

这么一来,对胡人的打击就更大了,可他们一时却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之法来。从宋军的攻击来看,他们这支人马当在一两千间,在草原之上去寻找这么点人,就象是大海捞针一般。以前,在草原的地势一直是胡人用以自保的关键,可谁也没有想到,如今这一点却也成为了宋人的优势。

“这可如何是好,已经有二十三个部族被这批宋人给杀光了,若再寻不到他们的下落,从而一举将他们歼灭,我们的损失必将无法弥补啊。”黑着一张脸,契丹族,达脱部的族中长老喜聪说道,因为他的身份是现在这些人中最高的,所以便自然成为了众人之首。

其他的胡人也都露出了无奈之色,他们本来人口就不多,现在被杀了这么多人,即便中原的战斗取得了胜利,这损失也是无法抵消的。

“可现在我们连宋人在哪都不得而知,还能怎么办?不如还是化整为零,去寻找他们吧?”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喜聪却摇头否定了这个主意:“不成,宋人应该有近两千的骑兵,我们要是分散了兵力,即便找到他们也没有机会取胜,只是徒增死伤而已。”

“那我们还能怎么做?宋人狡诈,根本不会与我们正面一战的!”众胡人战士纷纷愤怒地说道。

正当所有人都为此而感到无奈和懊恼时,耶律虎重开口了:“我倒是有个法子,只不过这却会再让一些部族受到灭顶之灾。”

“哦,却是什么主意?”众人赶忙问道。

“之前我派了我手下最精明的人去追查宋人的下落,可是最后还是让他们给走脱了。现在想来,这是因为他们行踪本就不定,才会让我们寻不到的。不过只要他们还想对我们的族群进行袭击,就一定有迹可寻。我的意思,就是以那些部族为饵,从而寻找到宋人的踪迹,一举将之擒住!”耶律虎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听了这个建议都是一静,他们虽然急于想把宋军清除,可也不希望自己人就这样死在宋人手里啊。但在长时间的静默后,大家却又找不到更好的主意来,最后,喜聪只得点头:“就照你的意思做吧,让开路来让宋人对我们进行攻击,从而好找到他们。

“另外,我们也要立刻把这里的情况报到三位首领那里,希望他们能赶紧带一部分人马回来。不然,一旦宋人对我们投入更多兵力,只靠这点人马是不够的!”

“是!”胡人们当即就动了起来,四千多骑兵不再四处搜寻,而是留在了达脱部左近,同时派出了少量的斥候进行打探。而赶去中原报信的人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以最极限的速度向南而去。

这时,胡人的大军已经兵临徐州城下,在得知幽州那边有变后,胡人并没有就此回头,而是继续向南挺进。这一次,他们的形势依然大好,前面有重兵把守的霸州城在抵抗了十多日后还是沦陷在敌手。不过因为这么一段时间的拖延,城中百姓倒是得以保存,同时也给朝廷以更多的时间,使得徐州可以有更充足的准备来应对胡人的进攻。

四万多徐州原来的守军,再加上从霸州逃回来的一万多败军,这下在徐州城内已经有将近六万守军了。而城外的胡人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五千,可在气势上,双方却完全调了个个,宋军只是死守城中,不敢有任何的反击。这固然有士气的原因,更要紧的,还是因为徐州的重要性,这已经是敌人直逼大梁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它再失守,大梁危在旦夕,整个大宋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正因为有这么个原因,此次朝廷给徐州守军上下的命令只有一条——一定要守住此城,不能让胡人再进一步!如此为防万一,他们自然不敢有其他想法了。

而这种龟缩的战法,对胡人来说也是颇为头疼的,前面的并、霸两州,他们不是靠突袭,就是靠诱敌出城后歼敌而取得的,可徐州城却不可能再用这两个法子了。唯一可做的,就只有强攻,而胡人对攻城终究不如宋军内行,几日下来,连城头都不曾摸到。

腊月二十七,当胡人的又一次进攻失利后,这次侵入中原的主帅,突厥部之主通古斯就将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直言道:“这样下去,我们的伤亡就太大了。现在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就此收兵,带着我们获得的一切回去。二是与城内的宋军耗着,我们可以通过对周围宋地村镇的抢掠来进行补给,从而直到宋军彻底崩溃。各位以为我们该如何是好?”

胡人当中立刻就分成了两派,退和继续攻两种意见居然难分上下。这让通古斯也很是为难,只有暂且驻兵,看看再说了。可他们的犹豫却没能持续太久,因为胡地的情报已经一个接着一个送到了。

通古斯等首领在知道自己的老巢居然被宋军侵袭,而且有不少人因此被杀后,就着慌了。眼前的徐州一时拿不下,可草原上的那些部族可没有这么好的城池来保护啊,如果自己等不能及时赶回去救援的话,说不定当他们取下徐州城时,那边的伤亡就已经能让胡人三部从此一蹶不振了。

所以在一番商议之后,胡人这一次终于作了一个统一的决定,立刻从徐州退兵。为了不让宋军看出问题来,他们更是连夜退了兵,除了一些贵重之物和必须的粮食等外,胡人这次几乎把其他抢掠到手的财物都留在了徐州城外。所以当徐州守军早上向外看去时,便惊讶地发现城外居然没有一个敌人的踪影了,只有数里的财物留在那里。

其实,胡人还是太过小心了,这时候的宋人早成惊弓之鸟,压根就没有追击的想法。即便可以确信城外胡人已经人去营空,城中的六万大军还是不敢有任何的动作,只是看着城外静谧的场景,过了大半日。

直到天快要黑下来,都不见有任何不妥后,宋军才敢肯定这次胡人是真的退兵了。这一下,城中的宋军就立刻涌出了城来,对那些胡人留下的财物进行了抢夺,倒是比对敌时要英勇得多了。

而后,守徐州的将领们就立刻把胡人退却的功劳算到了自己的头上。他们上书朝廷,只说是在自己等的英勇奋战下将胡人打败,从而让其退兵北还。在他们想来,这个功劳是不会有人与自己等争夺的,这样他们便能获得朝廷的看重了。

但现实却还是让他们失望了,当他们以加急的战报将“胜利”的消息送到大梁时,朝中上下对此只是略略赞赏了两声,便把注意力放回到另一件更加紧迫和严重的事情上去了。

····

祝各位情人节都有艳遇!!!!!

第十四章    年关难过

时间已经是除夕了,但大梁城中,上自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的心情不但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个大宋治平的三十九年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北方的战事自从进入腊月之后就一直不曾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霸州被胡人攻下,徐州城岌岌可危的消息已经在京中传开。或许胡人只要再加上一把劲,徐州城一旦被攻下来,那大宋的都城大梁就会直接面对胡人的铁蹄了。

照理说,这已经足够让满城百姓难以安心了,可现在他们却并不怎么对此上心,反倒是对另一件事情更是看重,那就是那些世家手里的粮铺的粮仓在前几日的夜里突然被火焚毁的怪异之事。

要知道,就在事发之前一日,就有人从朝廷里传出了可靠的消息来,说是朝廷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各大粮商都将粮价降低到半年前的行情了。为此,百姓们自然是极为高兴的,这样一来,大家总算是可以安心过年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一天后,京中数处大粮仓就全部起了大火,上百石的粮食被这场怪异的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了一地的飞灰。当百姓们得知此事,跑到那些粮仓前查看时,只看到了蔓延开来的火势,以及极少数的几个救火的粮仓管事。

上百万石的粮食毁于一旦,这使得本来就居高不下的粮食立刻再次上扬,百姓们就更不可能买到粮食来过这个年了,这让百姓们大为伤心和愤怒,同时一个让人吃惊的流言也开始被人不断地散播了出来。

有人在几日后便开始传扬,说这次几处大粮仓一起失火完全是有人故意所为,不然怎么可能出现几个位于不同方位的粮仓同时起火的事情呢,这也太凑巧了吧?而造成如此之事的罪魁祸首,不用人明说就有人推断出是那些粮仓的控制者,也就是世家中人了。

因为他们不想将自己手中的粮食白白送给了寻常百姓,才会想出这么一招苦肉计来。现在粮食在表面上看来是完全被火烧毁了,其他人再想用正常的价格买到就不可能了。而如此一来,市场里的粮食价格就再次攀升,也正是这些粮商所希望看到的。

至于说他们的损失,一者粮食数十倍的涨幅已经足够弥补了,而且谁也不敢保证那些被火烧的真就是粮食,或许他们早在自己放火之前就将粮食给藏了起来,大家只看到粮仓被火烧,谁也不敢保证那仓里就真有粮食的存在啊。

虽然这种推断并没有多少凭据,但对世家早就失去了信任之感的百姓们还是很顺利地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在他们心中,世家当然是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京中寻常百姓对朝中那些世家的抵触已经到了一个最高点。虽然目前看来他们不敢有任何的举动,可谁也不敢保证这样下去不会出现动乱,已经受尽了欺凌和压迫的百姓们就不会铤而走险,突然爆发。

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对立情绪,使得京中官员们更是紧张,巡城营、京畿府的人马这些日子来一直绷紧了弦,生怕什么时候突然的一件小事就引发了大的冲突。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大宋朝迎来了治平三十九年的除夕之夜。

朝廷里的官员并没有因为即将除夕就各自休息了,尤其是现在掌握着朝中大权的六大家,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三十一大早,几位大佬就各自乘着车来到了位于皇宫前面的致公堂里,进行最后一次的磋商。

从马车上出来,叶名扬的脸色有些发白,却是因为他看到了沿路之上那些以往驯服如绵羊的百姓们眼中所藏的怨怼之气,有人甚至敢冲撞他的车队了。要不是叶名扬早就下了严令,让下面的人不得随意招惹是非,只怕这一路都要起好几次的冲突了。

这种情况,叶名扬从走上官场后就不曾遇到过,饶是他的修养在深,也难以遏制心头的怒火。但他也明白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只有暂且压抑,只等事情出现了转机之后,再找那些背后的黑手算帐。

正因为此,当走进致公堂的大堂后,一向与人为善的叶名扬也没有与其他几位同僚寒暄几句,当然,其他人显然也没有心思来说这些没用的了,因为其他人的心情也并不比他好多少,大家都在为眼下的局势担心。

当最后的一个楚灵亦到来之后,吕中和才清了清喉咙道:“那么,就开始吧。”

自从世家当政之后,朝中的重要决策其实都是出自这致公堂的,而以前的大小朝会更多只是个形式而已。每年的岁末,七大家的家主就会对这一年的大事小情进行商讨,从而为新的一年制定出更有利于自身,有利于国家的政策来。

但今年的这次会面显然就有所不同了,因为眼下尚有两个大问题没有解决,若不能在今天做出最后的决断,那大宋还有没有明年都不好说了。

在大家都点头后,吕中和才拿出了一份军报道:“今日是除夕,就先说点高兴的事情吧。徐州已经送来捷报了,在守城将士们的齐心协力之下,入我中原多日的胡人终于被击退了。这就是他们所送上来的捷报和功劳簿。”说着他便把那份军报和一张记满了各人功劳的册子传给了下面的叶名扬。

叶名扬等几人只是随意翻看了一下,就将之放到了一旁。其实徐州城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都是清楚知道的,他们在那边的人可比朝廷的捷报来得还要快一些。所以,这些将领们所想到的借此机会邀功的想法明显是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的。

寒着一张脸,崔日勋便是一声冷哼:“什么功劳,不过是胡人退兵而已,他们没能在这机会上给予敌人以打击,便已经是渎职了,如何还能有功呢?”

“话不能这么说。”吴敬淄当即摇头道:“他们在霸州失守后能守住了徐州,从而保住了我大宋最后的一道防线,这功劳还是很大的,大家以为呢?”

“不错,虽然在击退敌人这一点上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们的功劳还是很大的,没有他们在前线尽心尽力,我们就不可能如此安稳地坐在此地了。”楚灵亦也点头称是。

其他几人中,除了吕中和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外,其他人都连连点头,认为这次的功劳还是应该给徐州城的将士们记下的。其实这倒不是大佬们有多么好心,实在是现在已经不敢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了,而且他们还想着能让自己的势力能延伸到军队中去,从而好获取更大的保证呢。

在许惊鸿的一番闹后,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在军队中没有势力的不足之处,这次自然不能放过买好军中将领的机会了。

吕中和能够想明白他们的心思,但却也无能为力,只得点头道:“各位说的在理,如今是非常时期,的确不能再生出其他事端来了。就照大胜的规矩赏赐前线的将士们吧,不过现在国库已经拿不出钱来了,就先欠着吧。”

“好,那我兵部在年后就会将封赏的一系列意见上陈的。”许万友忙答应了一声。此时的他看着比之前要老了好几岁,方氏的事情对他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尤其这还关系着许家的门风,这压力对他来说委实是大了一些。不过为了家族的地位,这种重大的会议他还是不会缺席的。

“好了,好消息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来说说坏吧。”叶名扬深吸了口气,才继续道:“现在京中的情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前几日所发生的那几起火灾,大家有什么要说的么?”

堂上顿时便是一静,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尤其是崔日勋和吴敬淄两人。他们两个家中都在经营着大的粮行,这场大火对他们造成的损失实在是很大,而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还是百姓们的态度和表现。

静了半晌,崔日勋才怒气冲冲地道:“实话告诉各位,此事真不是我们的人做下的。朝廷已经到了如此危难的关头,我崔家便是再利欲熏心,也断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我吴家也是一般,我都已经传下严令去了,让那几个米行把价格重新打回到斗米五十文的常平价。可没想到,一夜之间,将近三十万石的粮食就付之一炬了。”吴敬淄也是死死地锁着眉头说道。

对于他们的解释,几位同僚还是相信的,因为他们知道,到了这些人的层次上,这点钱财的多少已经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如此一来,事情就太也蹊跷了,怎么几处大的粮仓都会起的火呢?”楚灵亦皱着眉头道:“这几处粮仓都分散在各处,若说没有人有计划地刻意而为,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这自然是有人放的火了,只是京畿府的人却怎么都查不出个究竟来。”吕中和苦笑了一声:“即便纵火之人真在现场留下了什么痕迹,在这场大火之后也不会被查出来了。”

“但此事若不能查明真相,我们就得背上与民争利的罪名了。各位也是见到了,城中百姓对你我这样的世家已经充满了怨愤,若不是担心国法森严,他们早已经动手了。”叶名扬冷笑道:“而一旦真出了什么事情,对我大宋朝廷,对你我这样的朝中重臣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无论为公为私,我们都必须要尽快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光有交代怕是不够的……”吕中和也随之而道:“现在京中粮价实在太高了,再这样下去,过了这个年,百姓们将有买不起粮食的危险,到时候……他们便是再畏惧于国法,只怕也要做点什么了。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将粮价重新压回去。”

“这个却是谈何容易啊?”户部尚书崔日勋苦笑连连:“若是之前,我们手里掌握着一定量的粮食,或许还能轻易做到,可现在我们手中已经无粮,而有粮者也不过几百上千石而已,这点粮食对大梁城的数十万百姓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哪。而且,户部现在已经拿不出一两银子来购买粮食了,所以朝廷想动手都不成。”

“那就以法来惩治那些使粮价不断上扬的奸商,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为了钱就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崔日勋恨恨地道。自家遭了灾,却让别人得了好处,他自然不会对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好感了。

“这只怕也是不成的。他们的粮食也不多,根本不急着出手,若是朝廷真下了这样的命令,他们只会将粮藏起来。这样一来,粮价是下来了,可这市面上却没了可买的粮食,对百姓来说,这结果也是一样的。”吕中和提醒道。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我们还能怎么做?”崔日勋烦躁地说道。此时就体现出他这种世家子弟的通病来了,真碰上棘手的问题时,一向以来都很顺利的他们就没了主意了。

“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从他处调粮了。北方等地刚与胡人战过,也是有很大的损失,自然指望不上,只有向江南一代调粮了。”吕中和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几人的脸色都有些尴尬了,其实这个主意一直都可用,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但因为某一顾忌,他们却总是不肯提,现在被吕中和突然说出来,自然不怎么舒服了。而这个原因,就在于这江南之地,乃是他们六大家的根基所在。

前吴以江东为根基,开创了数百年的江山,这使得江南一地的文教大兴,也让一些世家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崔、许、叶、吕、楚六家正是从这些江南的世家中间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正因为江南之地是他们的根本所在,所以自从世家掌权后,对那富庶的地区很是照顾,其税赋比起西南、西北等贫瘠之地都要少上许多。这使得江南愈加的富庶,也使得六家能通过这庞大的背后力量来支持着自己在朝中的任何举措。

而现在,为了自身的保障,他们不得不动用自己等人最后的资本了,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动的,但现在却又不得不动了。

“各位,现在国难当头,我们已经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必须作一点牺牲了。江南之地,这百来年里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照顾,现在不过是付出一点点,并不妨碍那里百姓的生活。而一旦我大梁城中出了内乱,我们这些人真出了什么事情,江南想要自保怕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其中的轻重大家应该能分辨得出吧?”吕中和语重心长地道。

沉默了半晌后,几人才终于松了口:“吕相的考虑是对的,我们不能因为一贯以来的习惯就不顾眼下的危机。就给江南各州写信,让他们筹措粮食和银两吧。”既然是要动用老本了,自然就连银子也要拿上一些了,不然国库就真要见底了。

“好,那你我回去后就立刻写信。还有,也把朝廷的意思明发出去,以安民心。只要挺过了这一段,一切问题就都不复存在了。”吕中和总算有了点笑容。

“你是说他们要动用江南的力量了?”皇帝眯着眼睛问身前的黄越道。

“是的陛下,这是老奴可以确信的一点。”

“看来眼下的局势已经让他们慌了神了。”皇帝笑了一下,但随即又皱起了眉来:“可如此一来,朕想要借这个机会来打击他们的策略就要受阻了。”

“陛下,现在还是当以大局为重啊……”黄越大着胆子又劝了一句。

但正如他所想的那样,皇帝对此根本不为所动:“大局,这不过是他们的大局而已,与朕何干?朕已经看明白了,现在的天下就是世家的天下,要想从他们手里夺回大权,就必须行非常之事!既然已经做了第一次了,就不妨再做第二次!”

“陛下的意思是……”

“江南离大梁千里迢迢,他们派去的人总有可能出现差错的,就让人把他们给……”皇帝说着眼中寒芒一闪。

“老奴知道了,这就去安排。”

黄越答应了一声就要出去,却又被皇帝叫住了:“慢着,朕还没有把话说完呢。这不过是第一招而已,为了以防万一,你让人给沿路的绿林道传出话去,就说是世家有大量的金银要送来京城,想必总有不怕死的会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的。

“这是对外的,在大梁,我们的人也要多散布一些消息,一定要抢在粮食到来之前将百姓们的怒火给彻底激起来。前几日的效果并不好,这次可以多说一点以前世家所做的事情,让百姓们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这样一来,冲突就会更大了。你就照这两样去做吧。”

“老奴遵旨!”黄越看了眼皇帝,心里暗暗有些担心了,不知道这样一来大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局……

第十五章    除夕夜战

胡地,达脱部,一众胡人的各部首领再次聚于一起,对眼下的情势进行着分析。说话的正是之前为大家制定计划的耶律虎重,他正指着一张极其简陋的羊皮地图说道:“这是几日下来那支宋军队伍对我各族群袭扰的路线图。他们从西南一路向北挺进,昨天已经到了塔别部,而再下去,便是……”说到这里,他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方的一个黑点之上:“这里,羊角部!”

“羊角部是突厥人的地盘,他们这次出动了多半的精锐去宋地,现在应该也没有多少人马可与宋人周旋了吧?”立刻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是的,再加上我们已经调动了几乎能调动的一切人手,现在的羊角部从表面上必然是任人鱼肉了!”喜聪点头,然后又道:“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是的,现在宋人的路线和目标已经被我们给掌握了,正是将他们彻底歼灭的时候了!不过在我们动手之前,便再让他们得意一次吧。照宋人这段时间的行为来看,他们都是在夜间对我们各部族下的手,而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时机偷偷掩上去,一旦他们他们取得了胜利,心情一放松,我们的机会就正式出现了。”耶律虎重将全盘的计划道了出来:“当然,这样一来羊角部就会有不小的伤亡,大家能接受么?”

“这么多族群都已经被这些宋人所杀了,也不在乎多一个族群遇难,只希望这一次我们能一劳永逸地将宋人歼灭!”众胡人首领当即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我有信心,这次能一举就将宋人歼灭,为死去的人报仇!”耶律虎重的回答也是斩钉截铁的。因为根据他的判断,这支深入己方领地的宋军兵力还是有些单薄的,他们只能以突袭为主,一旦彻底暴露了,那就离覆灭不远了。

“那就立刻召集人马,赶去羊角部吧。在一次,我们要让宋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众人立刻大叫着,然后就匆匆奔出大帐,去做最后的准备了。

当太阳升到众人头顶的时候,四千多名胡地骑兵已经集结完成,在耶律虎重等人的带领下如旋风一般地朝着羊角部而去。虽然两地之间有着上百里的路程,但他们却相信自己可以及时赶到羊角部,从而抓住这个机会。

除夕夜,无星无月,风也不紧,但森冷的感觉却还是因为这里的温度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白雪让人冒上心头。

虽然是汉人们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但远在他乡的士兵们却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一点了。现在他们正围在许惊鸿的身旁,仔细地听着他的吩咐,因为这一次他的神情变得极其严峻,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危险的临近。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段时日以来咱们的行动太过顺利了?”许惊鸿看着众将问道。

“顺利?自从进入草原之后,我们一直都很顺利啊。胡人的主力远在南边,这里留守的多半是老弱伤残,自然不可能对咱们构成太大的威胁了。”一个叫王方的将领随口说道。他的话也是其他人想要说的,所以大家都纷纷点头,只有王烈海等几个明白许惊鸿心意的人露出了警惕之意。

“如果是在我们刚入胡地时,这样的态势还是正常的。可现在已经过了有好一段时间了,可胡人的反应依然如故,就有些不寻常了。他们的部族一个个被咱们端掉,难道他们会不想着如何保全和反击么?可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的行动依然如此顺畅呢?”许惊鸿便又问了一句。

“或许是胡人三部之间有着嫌隙,无法合作吧?还有就是胡人的主力都在我大宋境内,现在根本拿不出人马来阻挡我们了。”赵恒干也接口道。

“前者是不可能的,连他们的主力都能联合在一处对我大宋发起进攻了,怎么留守者在遇到如此艰险时反而不能合作了呢?”王烈海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至于后者,胡人终究与我大宋不同,他们人人皆能上马开弓,只要有心,怎么也能凑个几千人来阻挡我们的。即便他们找不到咱们,也会分散了寻找我们的下落,可这几日来我们可从未遇到过这些胡人的骑兵哪。所以我也认同都统的见解,此事很不寻常哪。”

听他这么一说,众将也不禁起了疑心了。他们虽然是武将,可并不是只会向前冲的莽汉,在如此提醒之下,自然是可以想通个中问题所在的。

“那照都统的意思,这其中有着什么问题呢?”赵恒干又问了一声。

“事不寻常必有妖,胡人一定有着什么谋算,他们在等待时机。”许惊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接连的胜利,让我们都有些过于放松了,而这个时候一旦胡人隐藏的实力突然给予我们迎头一击,只怕我们就难以抵挡了!所以,从今日开始,我们一定要小心在意,一切都要照我的吩咐行事!”

“是,属下记住了!”这些人齐声应道,许惊鸿在众人中的声望已经很高了,现在又说得在理,大家自然要尽心接受了。

“那队正,今日咱们还偷袭么?”熊庚摩拳擦掌地问道。这段时间里他可算是痛快了,已经杀了不少的胡人,抢了不少钱财,对此已经上瘾了。

“今天是除夕,我们应该给大宋一份新年的贺礼,而且我们的前方不远处就是一处胡人的部族,自然不能放过了。不过此番行动,还是得依之前的计划来战,除了第三营的人马外,其他人都给我藏好了。”许惊鸿沉吟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决定:“不知怎么的,最近我的心里总有些不安,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